文化遗产申遗报告中轴线申遗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闪耀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以中轴线马克杯及包装设计实践为例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以中轴线马克杯及包装
设计实践为例
林清源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2(56)2
【摘要】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和宣传文化。
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古代皇权中正思想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其文化重要性尤为突出。
以中轴线文创设计为研究主体,探究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创设计中的路径与不足,有利于增强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价值,弘扬民族自信。
将北京中轴线的文创设计为出发点,结合艺术文化价值,从建筑、人文思想、吉祥图案等代表性文化入手,引申到情感化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当前处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申请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营造良好申遗氛围,从而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林清源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2;TB482
【相关文献】
1.北京中轴线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
2.从汉字的书法轴线规则看城市中轴线规划——以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设计处理为例
3.浅析作为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及其保护现状
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
5.讲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的"故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家说:北京中轴线
大家说:北京中轴线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北京中轴线的定义与特点 (3)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沿革 (4)2.1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 (5)2.2 现代对北京中轴线的认识与发展 (7)三、北京中轴线的构成要素 (8)3.1 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 (9)3.2 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10)3.3 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11)四、北京中轴线的城市影响 (12)4.1 城市形象与品牌塑造 (13)4.2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15)4.3 社会文化与旅游体验 (16)五、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 (16)5.1 保护规划与政策支持 (18)5.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8)5.3 传承与发展策略 (20)六、结论与展望 (21)6.1 研究成果总结 (22)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23)一、内容概括本文深入探讨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中轴线作为北京古城的核心规划,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也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显著特色。
文章详细分析了中轴线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象征,揭示了中轴线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和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轴线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唤起公众对这一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意识,并探讨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它不仅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北京中轴线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沿革、现状评估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层价值,并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北京中轴线,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线路,起始于元大都的丽正门,终止于明清两朝的钟鼓楼,全长约公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宿迁市准备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以制定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
我校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二、任务活动,合作实践任务一文化遗产我知道(前置)(参考资料一)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各小组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资料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明确:(1)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2021-2023北京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
2021-2023北京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3)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识别材料中学生所运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燕子家族——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许多人致力于扎燕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王某独创的雏燕风筝广受欢迎。
◇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
◇一直致力于推广扎燕风筝文化的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
但有人指出,这样将别人独创的风等公开讲解,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的意义。
5.(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
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6.(2022·北京·高考真题)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不过也要看到,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不当行政干预等现象还部分存在。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材料二立法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就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决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 13 世纪,形成于 16 世纪,全长 7.8 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构建了北京城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描述其为“一根长约 8 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这条中轴线不仅是中国璀璨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具有独特的世界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发文称,“北京中轴线”上的 15 个遗产构成要素共同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展示了中国王朝制度变迁和城市规划传统的演变。
《世界旅游画报》也指出,北京中轴线体现了文化遗产的“整合”特征,其是元、明、清和现代发展的结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
西班牙埃菲社报道,该城市轴线的起源可追溯至 700 多年前,如今仍是中国首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组,因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哲学思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其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获得认可,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中轴线”也是北京城市现代生活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许多外媒报道了与它相关的生动故事,比如原联合国人居署专家唐华德,自2004 年便与家人居住在钟鼓胡同,生活沿着中轴线展开。
来自塞尔维亚的留学生尤瓦娜在游览天坛后,对中国的祭祀文化有了深刻认识。
“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更是引燃了外国游客的旅游打卡热情,不少游客对其附近景观的历史厚重感印象深刻,也对北京的城市环境和友好氛围赞不绝口。
中国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申遗报告范文
申遗报告
一、概述
本报告旨在申请将XXX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遗产地位于XXXX,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自然价值。
在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我们确信该遗产地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标准。
二、遗产地的价值和重要性
1. 独特性:该遗产地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其所在地区的典型代表。
2. 濒危性:由于受到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堪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有助于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一珍贵资源。
3. 普遍性:该遗产地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普遍性,对于世界各地类似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三、申遗理由及依据
1. 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标准: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该遗产地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包括文化和自然价值、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等方面。
2. 保护和管理状况: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该遗产地的保护工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和监测。
但仍需国际社会支持,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资源。
3. 社会影响和意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坚信该遗产地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标准,并强烈建议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一珍贵资源,还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北京市北大附中2024-2025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北大附中2025届10月阶段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成为北京老城独特景观秩序的极致体现。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城形成“凸”字形城郭格局,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建设延续并强化了中轴线居中、对称的规划格局,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准线仍然发挥着统领性作用。北京中轴线中段北部,城市景观主要由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和祭祀建筑构成。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居于轴线之上,故宫居南,内金水河环抱整个皇家宫殿区;景山居北,山体苍翠森然,为其靠山;南侧的午门、端门、天安门以层层门阙形成严整的景观序列。位于北京中轴线核心区域的天安门、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构成中段南部,是自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重要礼仪活动空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发展中,北京中轴线整体的规划格局与景观秩序均得到尊重与延续,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又在时代需求的驱动下得到不断发展与传承,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展现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规划理念对于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选自《中国文物报》,有删改)材料二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背后,多项数字技术为其提供了高精度、三维立体的空间数据底板。这也是全球首次数字化技术全过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数字化已经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创新标签。确定轴线走向在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进程中,需对其方位、走向、空间格局等进行精确测定。相比于定性式描述,精确测定更能展现北京中轴线严谨的空间秩序和丰富的细节。
申遗报告范文
申遗报告范文申遗报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本报告旨在申报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丰富的剧情内容而闻名于世。
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种基本表演技巧,其表演风格独特,舞台上的服饰、化妆、道具等也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二、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
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演出形式、表演技巧、剧本内容等方面,京剧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京剧曾经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京剧的保护和管理;另一方面,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京剧传承和推广活动,使得京剧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四、遗产项目的申遗意义。
将京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加强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升京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京剧在国内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五、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京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京剧传统剧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确保京剧传统剧目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2. 组织开展京剧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京剧的学习和传承中;3. 加强对京剧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确保京剧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4. 加强对京剧相关场馆和演出团体的管理和扶持,提升京剧演出质量和水平。
我心中的北京中轴线
我心中的北京中轴线今年暑假除了有热闹的奥运会,还有一件让我作为北京人很自豪的事,那就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北京中轴线就是我们北京城的中心线,就像我们画图时的中线一样,把城市分成了左右两边。
这条线从南到北,穿过了整个北京城,上面有很多很多有名的建筑,比如天安门、故宫啊,还有钟鼓楼等等。
申遗,就是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思。
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来的,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瑰宝。
北京中轴线能申遗成功,说明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宝贝。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可悠久了,从元朝开始就有了,一直到现在,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呢。
这条线不仅长,而且直,就像一把尺子一样,把北京城规划得整整齐齐。
走在这条线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建筑,感受到北京城的古老韵味。
而且,这条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线,它还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体现了对称美和秩序美。
走在这条线上,你会感觉到一种平衡和和谐,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申遗成功,意味着北京中轴线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更多的人会了解到它,来参观它。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申遗成功也是一种责任。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知识和故事,传承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它不仅是对北京,对中国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和传承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北京中轴线,让中国的文化遗产,永远闪耀在世界的舞台吧!。
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24.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有一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如脊梁一样,贯穿南北,两翼对称。
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
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
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
“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
“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核心。
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造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现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蕴含着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坛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如此规划寓意深刻。
进入本世纪,中轴线逐渐延伸,在北延长线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
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的生机。
(取材于谭烈飞、张馨予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
中轴线申遗知识问答
中轴线申遗知识问答
中轴线是中国北京市的一条历史文化街道,被誉为“中国古都北京的脊梁”。
该
地区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紫禁城、天坛、景山公园等。
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轴线被列为中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并于2013年被列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轴线申遗的常见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中轴线申遗?
中轴线申遗指的是将中轴线作为一个整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文化遗产申请,以保护和传承中轴线的历史文化遗产。
2. 为什么要申遗中轴线?
申遗中轴线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中轴线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3. 申遗中轴线的过程是什么?
申遗中轴线的过程包括申请前期准备、申请材料准备、申请材料提交、考察和审核等步骤。
4. 中轴线申遗的成果是什么?
中轴线申遗的成果包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保护
和传承。
5. 中轴线申遗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中轴线申遗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通过保护中轴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
化遗产,可以促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轴线申遗的看法
中轴线申遗的看法中轴线是指中国北京市的一条东西向中心线,以天安门为中心,向东延伸至东直门外,向西延伸至西直门外。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轴线。
中轴线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址,如故宫、天坛、北海公园等,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申遗是指将某个地方或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过程。
中轴线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申遗是实现其保护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
申遗不仅能够增加中轴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保护,为中轴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申遗中轴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中轴线上的历史遗址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通过申遗中轴线,可以加强对这些历史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且通过旅游等形式,将其历史文化价值传播给更多的人。
第二,促进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它的申遗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
中轴线上的历史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第三,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轴线的申遗可以使得更多的国际游客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中轴线作为世界遗产,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世界遗产共同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为世界各国的人民共同拥有和保护。
综上所述,申遗中轴线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中轴线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使中轴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并为中轴线的申遗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
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和传承中轴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的标题
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的标题保护北京中轴线: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脊梁。
作为传统的皇城地域,自明清时期起,中轴线便承载了政治、文化、宗教等多重角色,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标。
保护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迹,代表着长久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观念。
中轴线上的建筑、街道、景点等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保护中轴线可以增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轴线所展示的建筑和景观,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中轴线的保护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为了保护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立对中轴线的保护责任。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保护规范,加强对修复、保养等工作的监督。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中轴线的认知和关注度。
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籍、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中轴线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和互动展示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轴线的独特魅力。
此外,建立专门的保护基金或机构,用于资助中轴线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参与到中轴线的保护事业中来,形成共同的力量。
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共同努力,保护中轴线的历史遗产,才能使后代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让中轴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继续熠熠生辉,让世界共同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轴线申遗故事
中轴线申遗故事中国被誉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故宫中央有中轴线”的说法。
众所周知,它就是指故宫的中央有一条“中轴线”,它与皇宫建筑息息相关,并且把宫殿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穿越历史的线索。
在建筑结构的规划和设计方面,“中轴线”作为故宫的中心线,贯穿整个宫殿群,将宫殿联系到一起,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体。
中轴线是整个宫殿群的核心,所有的画面都是由它组织起来的,这是中华文明的根源。
中轴线此前申遗过,但是开始时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也没有太大的进展。
但是由于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的兴起及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对于紧急申遗的要求,让中轴线变得出名起来,甚至将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
中轴线介绍及申遗经历令人惊叹,它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轴线的申遗不仅是文化故宫的一次重大考验,而且将带动故宫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轴线申遗曾经受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轴线需要进入故宫,在完善细密的文物资料,把握宫殿的体量与空间美学,以及整合文物的结构、布局和承载特征等等,申遗只能用尽心尽力来进行。
最终,“中轴线”已经在2012年10月再次申遗成功,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地带,这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中轴线的申遗,不仅标志着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贡献。
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地位,它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处,也是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把开山火。
中轴线的申遗,除了文化的发展,它也将成就新的商业机会。
许多游客来参观故宫,尤其是在文明影响力方面,它们将产生更多的商业活动。
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今天,中轴线申遗也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思考,它提示我们要珍视自身文化,维护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文明,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辉煌。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中轴线为标志的故宫,也让我们珍爱自身的文化,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在文化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世界传播着中国文化的精神,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中轴线申遗撰写推荐语
为中轴线申遗撰写推荐语
中轴线是世界上最壮美的一条城市轴线。
它不但壮美,而且对城市的生长、建设影响巨大。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盛赞这条轴线“伟大”——这条“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今天,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基本完整,原有42处古建筑,现存38处。
其中,永定门等是在原来位置上复建。
从景山上看去,中轴线两侧平缓开阔的格局还在,它统领城市景观的地位还在,如景山、正阳门、钟鼓楼等,他们还是在城市的最中心,还在“统治”城市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以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天坛、故宫午门、奥林匹克公园等地标建筑为点,向外延伸阐述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老字号、文化遗址等景观元素背后的历史变迁、文化意义、保护故事,带领听众一起领略中轴线的城市文化风貌,感受厚重的城市文化,揭示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申遗计划
文化遗产申遗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文化遗产申遗计划:保护与传承的全球行动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遗产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而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申遗新起点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月度热点素材解读
申遗新起点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热门标签文化、保护、起点、历史、传承、价值观热点在近日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入录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第一例茶文化遗产。
而在去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换句话说,申遗成功的不仅是中国茶本身,还包含着围绕中国茶而展开的生活方式。
顾真题(2022·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作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请以“ 里的文化”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析题:题目“ 里的文化”,“文化”的含义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从概念看,很抽象,且很宽泛,好像无从下手。
根据材料“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可知文化包括生活、技艺、建筑、器具、文艺、道德素养等等。
可从中选取一个方面的具体人、事、物等来立意和选材,就能扣紧题目,如古筝、茶艺、水饺等。
立意上,应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自豪、赞美、传承等,进而表现文化自信。
美语句1、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里德2、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约翰·赫尔达3、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马大·安诺德4、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爱默生5、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
——阿诺德6、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遗产申遗报告中轴线申遗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闪耀在北京,有一条传奇的线,这条7.8公里长的虚拟线,是首都北京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线——北京中轴线。
而今,这条集合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工业、现代建筑的中轴线,正在进行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世界最长的城市规划轴线在形成、在保护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本文将溯本求源,带您去 __长河中,探求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元朝始建历经三朝更迭
早在3000多年前,《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对城市规划的记载。
所谓“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其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均衡对称,城市中必有一条中轴线。
这条轴是整个城市的中枢脊梁,所有的建筑在其两侧展开,而能够建在轴线上的,只有至高无上的皇宫。
纵观中国历史,各朝代的 __在建都时都有过这样的规划,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秦朝的咸阳、汉朝的长安都未能实现;虽然唐朝长安城的均衡对称规划初具规模,但不完善;使这一理念真正得以实现的是元大都,明北京将之进一步扩充至永定门;清朝将之完整地继承下来,也就是老北京城的格局。
自古以来,北京城址虽有变迁异动,但基本格局始终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受城市中轴线所控制,这是中国城市尤其是都城的突出特征。
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到明清时期形成现有规模。
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7.8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很多知名的文物古迹都在这条线上。
现存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永定门(复建)、燕墩、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太庙、社稷坛、 __、故宫、景山、北海、皇城墙、普度寺、万宁桥、火神庙、鼓楼、钟楼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又陆续扩建了 __广场,建设了人民 __、 __纪念堂等。
目前,中轴线周边已形成多个功能相对成熟的地区,如什刹海、南锣鼓巷、前门、大栅栏等传统商业街,故宫及天坛周边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__城市中心广场,以及 __、东交民巷地区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区。
就在大家已经普遍认为中轴线是正南正北的时候,一位专家的结论打破了这个700多年的共识。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在一次准备拍摄北京全景鸟瞰图的过程中,从北京的航空影像图、卫星影像图、北京地图中猛然发现,北京南北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有所偏移。
为了证明“北京南北中轴线偏离子午线”这一现象,夔中羽先在北京地形图上选择了永定门、地安门和钟楼三个点,算出偏角是2度十几分,又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进行了“立竿见影”的试验。
“我们在甬路中央立了一根2米长的竿子。
由竿子的下面,沿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表示中轴线。
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竿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上。
影子与黑胶带之间的夹角就是子午线与中轴线的夹角。
经测量和计算,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也是2度十几分。
根据这一计算,从永定门开始的中轴线到了钟楼,就已经偏离子午线达300米了。
”
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被披露出来以后,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是,当时的元大都设计者是汉人,因为不满蒙古人的等级制度而故意不让元朝皇帝坐在中轴线上。
如果要考证一下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依据,就一定要了解元大都的设计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而说起来,这位设计师还真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宋代诗人陆游在《书愤》诗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人就此评价说,1000年后,还真有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他就是元代名臣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1216年出生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一个官宦人家。
刘秉忠小时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很聪明。
他8岁入学,“日诵
数百页”。
17岁时,当了个邢台节度使府令史。
刘秉忠不安心于令史这份做文案的工作,整天郁郁寡欢,终于有一天跑到武安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子聪。
刘秉忠不但是政治家,还是当时第一流的学者、科学家、诗人。
曾与他同在邢台西南磁州紫金山学习的张文谦、王恂、郭守敬,都称他们从秉忠而学。
王恂是太子真金的老师,早以算术闻名,后王恂和郭守敬日夜测验推步,创制《授时历》。
刘秉忠在算数、天文、历法、水利上的造诣可见一斑。
他的《荷叶·烟霞洞》为卢前收入《元曲三百首》:“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
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
两度江南梦。
”毛泽东很是欣赏,曾一再书写。
刘秉忠除帮助忽必烈设计了建国的蓝图外,他还是元朝两座都城即上都和大都的设计者,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留下了世人惊叹的成果。
其中,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1285年完工,历时18年。
鉴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历史事实,就有历史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中轴线是汉臣刘秉忠、郭守敬故意弄偏的,也就是他们并没按照天子的意图,使影响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处于正南正北的子午线上,试图以此反抗元朝统治。
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上述说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于是,有了第二种看法:可能是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了技术上的误差。
但是,夔中羽认为这种推理不大令人信服,毕竟刘秉忠和郭守敬是当时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会采用精度较高的天文测量,而“采用当时就证明误差极大的磁针定位,可能性不大”。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中轴线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发生偏斜。
夔中羽则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元朝第一个皇帝、铁木真之孙忽必烈身上。
“这条中轴线建于忽必烈统治时期,它的形成是否也与忽必烈兴起的地方元上都有关联?”
带着疑问,夔中羽等人继续量算地图,进行野外考察。
最终他们发现:北京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延长线恰好通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
而据当地蒙古史学家介绍,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所在地。
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
而事实上,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办公,即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即为“夏都”。
由此,夔中羽研究员认为,中轴线偏离的事实,乃是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有意为之。
由于“蒙古帝国”的元代档案残缺不堪,因而在具体的考证和推理方面,科学家和史学家仍在艰难地寻找着答案。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