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从2000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大规模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硬件设施建设日渐完备、软件资源建设日益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备受重视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师技能大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现代教育发展论坛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发展及理论提升的相关活动举办;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效果日益明显。
• 发展历程概览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 .多媒体的到来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落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和不足的主动性薄弱;教师欠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须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方法;缺少多样化的资源,教师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学校及教育局也不能为其选择合理的教学平台和工具。
虽然这些问题和不足限制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未阻碍我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践方法的研究,一线教师、科研部门、相关管理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这阶段的主要方式归纳为“黑板到多媒体的迁移”,即用多媒体替代黑板,或者与黑板互为补充。
这种应用方式在示范课和公开课中更为广泛,教师以PPT课件为主要授课方式,将原来黑板上展示的内容搬到大屏幕,主要目的是追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和丰富性。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发展状况论文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发展状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及整合的目标、要求等作了一定的概括。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多媒体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
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前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我国教育目前现状的一个整体趋势的前瞻,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未来变革方式。
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文本教育向多媒体方向发展,教学方式也由教师的单向授课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发展到了主动学习,因此这也必将成为不远的未来教育活动中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随着20世纪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严重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面对面式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现状,使得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它也对传统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很好的纠正,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因此,很多国家都制订了专门的计划,把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看做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武器。
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老师和学生群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既是一种演示工具,能够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未曾见过的东西,也是一种交流工具,通过信息技术老师可以与学生自由交流,也可以实现老师与老师、老师与社会的信息交流。
但归根结底,我们是希望将信息技术转化为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教育改革。
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但仍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育,但是它给人类带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它的全面普及也将是不远的事实。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末,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目前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在全国普遍流行,数字化内容和各科课程的整合也成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届报告中主要强调的内容。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步引进与发展(1980-1990年代)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部决定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教育。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进入中学课程体系,并逐渐在一些高校开设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
这一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与拓展(1990-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计算机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逐渐融入各个学科,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普及到小学和初中阶段,成为一门必修科目。
此外,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是逐步涉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化与变革(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进一步深化与变革。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定为培养“信息素养”,即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包括信息搜索与评估、信息的加工与分析、信息的表达与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通过项目制、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将呈现以下趋势:1. 强调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2.促进教育公平3.激发学生兴趣4.培养创新能力5.增强实践能力6.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1.政策支持2.基础设施保障3.教师培训4.课程改革5.家长配合四、深度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1.个性化教育2.智能教育3.远程教育4.终身学习五、总结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2.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在这场变革中,信息技术不仅为教育带来了便捷,更赋予了教育新的生命力和创新空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引言1.背景介绍在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取知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快速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促进教育公平信息技术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缩小地域、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发展
173教育版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对小学生素质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一)教学地位偏低。
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下,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知识学科作为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学生认真学习好主要课程才是学习的根本任务,相比之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显著偏低。
一方面,在学校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明显低于主要课程,更有甚者,部分学校表面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实则该课程被其他学科任意占用;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存在偏见,家长在询问孩子学习情况时候,往往忽略对本课程的询问。
久而久之,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开始下降,再加上小学时期的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行为规范,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秩序混乱情况时有发生,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授课方法和模式的不当会导致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学习性。
在现代社会,如果忽视了计算机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淘汰。
但是,在现阶段,"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一块黑板"的"灌入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大多教师有"山高皇帝远"的思想,没有落实相关的教育制度,到检查时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把信息技术课程当成正事来抓,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的策略:(一)提升教师自身水平及能力。
教师需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自身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及发展。
技术课程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并且速度非常快。
教师需要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
主动改善目前的教育模式,确保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新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新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新理念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参与度。
在这一新理念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和资源,如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在线课程等,来辅助教学和展示课程内容。
通过电子化的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更直观地呈现知识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理念下,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更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知识,例如通过自主学习和在线互动学习等。
他们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这一新理念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充分认识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同时要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将其有机地融合于教学中。
此外,学校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设备和软件支持,并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便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搬到大屏幕, 主要目 的是追求图片、 音 频、 视频、 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动
态f 生 和丰富性。 虽然这 种尝试只是信息技 术与课 程 整合 的初级 阶段 , 是无 论对 教 师 但 教学 还是 学生学 习都具有很 重要的意 义 。 于教师而 言, 体教学 可以将 对 多媒 他们从对 内容重复 的书写中解脱 出来,
入 思考。 我国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也逐渐 关注资源 的规 范 和标 准。 因此 , 可以将 资源建设的发展历 程归纳为资源建 设
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阶段。 随着 人们对 网络资源 建设及 网络
我国在上世 纪9年代就开 始了信 0 息 技术 与课 程整合的研究 , oo 也 N2o ' #
交流 的重要 组成部 分和工具” 这 里的 。
程 ; 信息技术 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 开展 动; 应用网络学 习社 区建设 更广泛的城 乡学校协作的新渠道 , 促进教 育公平。 ◇关注 数字化环 境下创新人 才早 期培养, 建设一批全面数字化的示范学 校, 为实现处 处可学 、 时能学的学 校 时 学习共同体奠定基 础。
在内容 呈现方面 更好地 达成课 程的预 设和生成 的一致 l 更饱和地 完成教 学 生,
多的关注和重视 , 得了快速的发展 。 取
初期, 大多数人都在 关注网络资源库快
速建 设 , 同时, 些专家学 者以发展 的 一 眼光 关注 网络资源库的内 发展 , 涵 对其
定位 、 分类 、 标准、 功能等层 面进 行了深
甄选合适 的 资源和软件, 最大限度地融合 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 和教 学 程。 过
— —
钟绍春
信息 技术 与课程整合
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钟 绍春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已不再局限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成为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如何相互影响,成为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方式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具体化、直观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变革。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创新、课程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
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课程内容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展现方式。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
在课程管理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支持。
二、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与课程整合的关系2.1 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与课程整合的内在通联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与课程整合在内在通联上有着天然的契合。
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更多的是指信息技术的学科教育,而课程整合更多的是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两者都是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和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2 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与课程整合的相辅相成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与课程整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更多的是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而课程整合更多的是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全面应用和融合。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十个案例
06
案例六: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 的应用
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移动学习
指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过程。
特点
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实时 性。
移动设备
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 便携式通讯设备。
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基于APP的学习
开发针对特定课程或知识点的APP,提供学 习资源、互动练习和在线测试等功能。
学习成绩提升
学习动力增强
通过对比混合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下的 学习成绩,发现混合式学习能够显著提高 学生的成绩。
混合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 与到学习中。
综合能力提升
教师能力提升
通过混合式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还提高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B
C
D
提升技能水平
通过游戏化的实践操作,提升儿童的动手 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技能水平。
促进知识掌握
游戏化学习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情境 相结合,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09
案例九: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与 管理
数据驱动决策在教育中的应用概述
数据驱动决策是指基于数据分析、统计和预测来进行决策的 方法。在教育领域,数据驱动决策是指利用教育数据和分析 工具来支持教育决策和改进教育实践。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智能推荐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 习。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个性化推荐学习资源的实现方式
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 求,为每个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困难与挑战,以及一些创新的思考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为教育带来很多的好处。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形式,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利用虚拟实验、网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交流性,通过网络课堂或在线讨论等形式,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使得学习更加具有参与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个性化教学、协作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许多的好处,但是要真正做到整合并不容易,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而目前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仍然较为薄弱,这就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持,需要拥有一定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而一些教育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有一定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机制,需要有成熟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现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紧密结合,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体现出了人机效应、动态模拟和快速运算等特征,引起了人们采用计算机来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设想。
自1959年___发出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分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计算机辅助研究阶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始于90年代中期,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这些变化对社会、教育和生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和促进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上,八国领导人曾于2000年7月在日本冲绳举行首脑会议,发表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
其中明确指出,信息与通讯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各国竞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
其中,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并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关注的前沿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教育观念、研究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育资源等方面发生根本的转变,成为今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方式。
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
教育部在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应得到大力推进,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随着信息技术在今天的社会中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增强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因此,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首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教材、教学视频、互动模拟实验等。
这些资源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主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够提供与学生个体能力和兴趣相适应的个性化教学,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和学习管理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精准和高效。
其次,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培养其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搜索、筛选、评估和应用能力等。
此外,信息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和表达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协作工具等,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另外,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还包括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使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之间进行共享和交流。
通过网络课堂和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享受到来自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同时,通过在线社区和协作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跨学校、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最后,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还包括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概况,包括其历史背景、学科特点、教学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背景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计算机诞生的早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引入教育领域。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学科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数据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其特点如下:1. 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创新性:信息技术课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技术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跨学科性: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以下是常见的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项目化学习: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和教学内容,以下是可能的趋势: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将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2. 大数据:大数据的兴起将催生对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信息技术课程将加强对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教学。
3. 云计算: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将学习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1、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中。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操作、网络应用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资源也日益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2、教师队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的需求。
3、学生参与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越来越高。
许多学生都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1、课程设置的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
未来,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师队伍的优化为了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教师队伍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未来,将有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未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程的更新、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广,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IT)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整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整合的基本特征
1.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2.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
•学生参与程度增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合作。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设计的灵活性
•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参与资源的制作和分享,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5.评估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项目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等。
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和学校应积极推动和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逐渐调整和改革,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入手,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进信息技术课程。
当时,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推动,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此时,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并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1.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不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
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发展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将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探究活动。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 引入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程将引入各种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通过学习这些前沿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4. 注重培养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整合,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更高效、更具互动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本文旨在浅谈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负责接受知识并进行课后作业。
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更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比如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甚至可以使用虚拟实境技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轻松获取课程资料,还可以通过在线辅导获得更多的帮助。
学生们可以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互动学习,这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教育机构开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一些新趋向:1.使用多媒体资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
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这包括: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资料,以及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体验。
2.网络化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的课程已经成为许多教育机构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网络化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此外,网络化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某些语文学习软件中,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行选择学习路径,而且软件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用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应用。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课程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知识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信息技术可以为课程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例如,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在线教学视频、学术论文、实验数据等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验等工具,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课程的评估更加科学客观。
传统的课堂评估方式往往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评判,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在线测验、电子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使得评估更加客观和准确。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融入还可以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定制。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相同,传统的集中式教学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信息技术的融入需要教育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和网络支持,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张海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1世纪的人类将面临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对人才的全新要求,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必须进行改革。
教育体系的革新首先遇到课程发展的创新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一是要保持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二是要发展人类文明,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
因为教育的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内容安排来体现,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受内容决定并为它服务的。
教学的质量、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主要看教学内容实现得怎样,纵观不同时期的教学改革,课程问题始终是关注的中心。
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2]。
所谓知识,代表一定时期国际范围内科学知识的总和,即人类积累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总和。
课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知识中选择什么,因此,它是影响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
社会要求是指社会生产活动对人素质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差别,决定了人们从知识库中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课程,可以说,社会要求是影响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条件则是社会科学技术及物质生产水平的总称,它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物质与技术的基础,它是决定课程物质形态基础。
学生特点主要指学生的认识特点、认识水平、学习动机等诸多因素。
在同样知识总和,同样社会因素下,学生的不同也会带来课程的不同,如擅长文艺和擅长逻辑推理的学生就应开设不同的学科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
1.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
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新兴科学大量涌现,知识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过程空前加快,出现了“知识爆炸”现向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约每3年翻一番。
有人预计,到2050年左右,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仅为知识总量的1%,这就是说,走向信息化后的人类社会,将创新出99%以上的新知识。
可见,信息和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换代。
这种知识的极度膨胀和快速更新,使得课程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量的新知识内容需要加入到课程内容,一方面对课程内容过多过难、学生负担加重等方面的批评越来越严历;课程展开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限延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加,这又是课程研究者所不能忽视不见的。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变革“课程是继承人类经验知识精华”这个基本观点,即学习过程是一种单纯继承性的观点。
课程应该在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性和适应性的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具备进行终身学习的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
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大脑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课程是填充仓库的材料,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就越有学问的“仓库理论”。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全面论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对策。
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生活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全新设计,重新组织。
“四大支柱”首先调的就是学会认识,而且对认识的涵义作出了全新的解释。
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是让学生掌握认识的手段、方法,即学会自已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和更新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本身。
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长,若是象传统教育那样,只强调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识,即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进入社会以后,能够自我更新知识结构,通过自学继续学到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1]。
“四大支柱”中的认知观对课程发展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那就是课程主要目标要从传授知识转向教会学习的技能与方法。
当然,学习技能的获得过程,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展开,课程不可能不传授知识,但当代课程要转到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技能并重的模式上来。
课程中的知识应该强调基础性,通用性。
正如布鲁纳所主张的:“学习任何学科应该要学习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的中心是促使这些基本知识的迁移,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应用情景中知识迁移的技能。
”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是说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是这些枯燥的原则(基本结构),而是要求课程采用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案例来表现这些基本结构,设计课程时,不应是设计课程的内容(教材教学计划等),更应该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促进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结构”的迁移,学习技能就隐含在利用学习资源进行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之中。
2.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要求课程培养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信息能力。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是信息,信息成为了社会活动与社会生产所围绕的核心,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首先,信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只是初见端倪,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经济的曙光。
据统计,目前“世界联合组织”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知识为基础,信息社会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利用,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于几个小时,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暴发户或面临破产。
在信息产业中,知识就是生命线,谁能及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知识信息,谁就是胜利者。
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是不过份的。
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存储、利用而得到的(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就可成为知识,所以住信息与知识密切相关)。
信息时代常见的特征就是信息爆炸,随处都是信息,但这些信息却是纷繁无杂的,我们只有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和加工,才能获取对我们有用的知识,才不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之中。
信息时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洽,国际网络的无所不在,都使得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
比如,芯片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加工信息的速度,扩大了人类存储知识的容量,光纤和数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模块化软件技术可以使得极其复杂的知识以高品化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增值。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改变将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导致经济基础的改变,从而又引起上层建筑从政治、法律、经济理论、文化教育到整个意识形态的彻底变革。
人类社会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组成的,一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个社会就必然要飞跃到一个全新地阶段。
信息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发生变化以后,整个社会形态(包括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将随之发生全面的变革。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形态全面变更、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
上述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基本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
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1]。
人类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正象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就将被信息社会所淘汰。
换句话说,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已和体现传统文化基础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不可或缺。
也就是说,“读、写、算、信息”将取代原来的“读、写、算”而成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来培养,因此,课程必须适应文化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之内。
3.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社会,并在发改造自然中不断进化。
现代的人类,无论是在生理结构还是在心理、智力结构上,都与古代要类有着显著的不同,这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同样在改造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变化和发展。
在我们现代人想当然的事情,恐怕古代最具智慧的人做梦也无法想象,每一时代的基本特征,都鲜明地烙在这个时代的人脑中。
同样,信息时代同样会对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观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方式都会打上“信息”的标签。
信息技术不仅会对人类的经济基础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而且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桑新民教授就曾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促使我们传统社会的“读、写、算”三大文化基石发生巨大的裂变[3]:阅读方式的裂变: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将让位于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以多种连接和组合提供高效的检索和更多的信息;单纯的文字阅读将发展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通过在电子数据库和电子百科全书中的交互式阅读,极大提高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
写作方式的裂变:从手写方式走向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单纯文字写作转变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学会进行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交互式的写作。
计算方式的裂变: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走向学会使用电脑高速计算;电脑语言将上升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图象、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用权虚拟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