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开眼看世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教学素材1)
8、从“看眼开世界”到维新变法(教学素材)导入新课教师边演示幻灯,边讲述:在欧洲迈进近代门槛之后,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不断解放,同时近代自然科学不断不断发展,西方文化表现出一种昂首向上、积极进取状态。
此时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正不断加强,宋明理学日益走向僵化。
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中,西方文化明显处于强势,有学者借用物理学的名词,称之为“势差”。
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和西方列强不断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西学东渐”。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经历了由拒绝到被动应付,再由被动应付到主动吸纳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认识逐渐深刻,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先仿制外国的器物,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此举失败后,又想仿行外国的政治制度图自强,这就是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思想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再后来就是再解放思想,学习外国的“民主”和“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个过程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从林则徐、李鸿章到康有为、孙中山,再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奋斗,不断解放思想的漫长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所决定的;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
材料一:……(明末清初时) 西学的传入,人们还是可以轻易地用“西学中源”,把这些知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引者著)解释为古代中国的发明,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
从明清之际最前卫的人算起,如黄宗羲认为“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王夫之认为“盖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皆剽窃中国之绪余”。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分层作业8“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北师大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八)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建议用时:30 分钟)[学业达标练]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兴起。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有(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A. 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C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依然认为中国落后的只是技术,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说明统治者当时依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对自己的落后仍认识不清,故选C项。
]2. 《海国图志》记载:“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
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
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
”这表明《海国图志》( )A.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 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 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D [《海国图志》通过对西方的先进技术的介绍,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但不足以改变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项正确。
]3.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 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
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A. 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A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时期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农民阶级对西方文明反映的政治主张,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 B 项错误;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时期明确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C.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A.抗击英国侵略者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C.虎门销烟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评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②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③都主张放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④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5.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
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
这表明()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防范西方列强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6.“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此评论适用于()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7.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说明李鸿章()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制度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C.主张对外“和戎”和对内“变法”结合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8.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8“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八)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这反映了( )A.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B.“开眼看世界”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C.魏源已经找到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D.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主张政治变革A[《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说明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故选A项;“开眼看世界”没有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排除B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排除C项;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但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不主张政治变革,排除D项。
] 2.《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说:“但比较起来,魏源的态度则更鲜明……他的《海国图志》第一稿脱稿,他在书中主张应在广州设立造船厂和兵工厂,延聘法国和美国工程师进行建设,并教授船只的航行和武器的使用。
”其主张体现了(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求富”③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④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①正确;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求富”,②错误;魏源的主张以“制夷”为目的,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③正确;魏源《海国图志》中的主张引导人们了解西方世界,④正确;故选D项。
]3.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复兴儒家为国家的道德基础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D[题干信息体现了张之洞维护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思想道德,主张学习西方器械的“中体西用”观点,故A、B、C三项正确;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但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哪一项是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中国B. 文艺复兴期间,人们主要关注宗教问题C.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而非宗教问题。
它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常认为是古希腊时期的启蒙运动。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A. 萨拉热窝事件B. 法国与德国的矛盾C. 英国与德国的海军竞赛D. 俄国的扩张政策答案:A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二、简答题1. 请简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贡献。
答案: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伏尔泰主张理性、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主权;孟德斯鸠则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对后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阶级分化等问题。
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全球贸易的扩张,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1. 论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场重大社会政治运动,它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历史试题的学习和解析,我们不仅回顾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加深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2018—2019学年云南省江川二中高二月考)2010年3月23日,袁隆平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其获奖理由是“他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A.研制出原子弹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D.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背景(1)中国的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1964年,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2.成就(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2)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意义(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家洋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农业成就取得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A.邓稼先B.钱三强C.李四光D.袁隆平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
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上领先世界的成就是A B C D1.【答案】C【解析】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袁隆平于1973年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C正确。
2.【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可知,这个人指的是袁隆平,故D项正确;邓稼先、钱三强是物理学家,故A、B错误;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故C项错误。
3.【答案】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人民版):专题检测卷三 含解析
专题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C.开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D.是主持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解析:主要应从其首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分析。
答案:C2.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解析:“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表明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民主革命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变革的是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3.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
答案:D4.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
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根据材料,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其思想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探索;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02年”即可排除①③,故选C项。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三习题
7.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 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 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纳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8.以下著作、杂志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 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
(1)材料一中“黑暗的中国”指的是什么?“曙光”指的是什么?“曙 光”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3分)
(1)“黑暗的中国”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北洋 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曙光”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影响:它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 新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 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 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 级的知识分子„„乃是这个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原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论》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特点:现代化启蒙。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4分)
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 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 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 活动,做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
15.新文化运动使中国近代思想界得到了空前解放,其表现有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弘扬 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时 代主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3.1开眼看世界 (共40张PPT)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①Ⅱ鸦片战争后,民危加深 (1)社会: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导读:
器物——技术
20课 西学东渐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 习 西 方 马中 克国 思的 主发 义展 在
制度——
主立宪政体 民主共和政体
思想文化——民主、科学 学习东方——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毛思邓论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清朝时期——长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统治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愚昧无知
英 军 炮 轰 中 国 战 舰 南 京 条 约 签 订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1、背景 【结论】 社会存 ①鸦片战争失败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政治)
在决定社会意识.一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经济 ) 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决定一定时期的文 ③闭关锁国打破,中西联系扩大(对外) 化. ④开始冲破传统思想,以新眼光审视世界(思想)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 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 作。‛ ——《海国图志》 思考:魏源作《海国图志》 的目的是什么?提出向西方 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制造 技术和治军练兵方法
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 制夷三位一体,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制 夷‛,方法是‚师夷长技‛,根本目的 还是维护封建统治。是中国近代西学东 渐的开始。 魏源认为要师夷制夷,先从洞悉夷情开始。夷之长技有三: 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林则徐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第一人,魏源形成理论,洋务派对此继承和发展。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开眼看世界”(含解析)新人教版
“开眼看世界”(2017—2018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编译《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参考答案】C【解题必备】新思潮萌发1.背景(1)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
2.内容(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是指军事技术。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
3.影响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4.认识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迈出了新时代的第一步,但其思想依然有着较深的旧时代烙印,他们对西方的认识依然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是荒诞的,如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仍把西方人当作“蛮夷”看待,这体现了其时代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虽然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其认识仍然没有高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思想。
其意在说明林则徐在认识上A.并非真心主张学习技术B.尚不足以引领时代潮流C.并未摆脱天朝上国局限D.仍然坚持传统对外政策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揭露制度腐朽,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倡导“经世致用”C.抛弃“闭关锁国”,放眼看世界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主张“向西方学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人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
2018_2019高中历史第5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清朝君臣对英国闭目塞听,一无所知。
2.代表(1)林则徐a活动:设立译馆,编译出①、《各国律例》等资料。
b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②第一人。
(2)魏源a活动:编撰出③,阐述了“④”的思想。
b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曾国藩、⑤、左宗棠。
3.主张:“⑥”“⑦”。
4.目的:挽救⑧。
5.实验: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产生(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⑨、郑观应等。
(3)主张a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⑩。
(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发展(1)康有为a著作:撰写⑪、⑫。
b特点:借助经学,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变法。
c作用:有力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2)梁启超a著作:⑬。
b思想:宣传⑭、变法图存。
(3)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3.实践: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发动⑮。
4.意义:起到⑯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⑰潮流。
K知识参考答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核心、实质和评价(2017—2018学年河北省景县中学高二月考)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洋务派①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②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④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学说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2017—2018学年安徽舒城桃溪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袁伟时在《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中的论述:“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下能力提升三(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少林寺内有一“三教合一”碑(如图)。
整幅画看上去是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一边,左面就是老子侧像,遮住另一边,右面则是孔子侧像。
与这幅画寓意最相近的现象是 ( )A.“天人感应”B.“独尊儒术”C.理学的形成 D.佛教的传入解析:选C 画像反映了佛、道、儒思想的融合,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理学体系,故选C项。
2.隋唐时期,波斯人创立的祆教、摩尼教,阿拉伯人创立的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传入中国,在西域胡人中广泛流传。
这一现象 ( )A.体现了隋唐社会的开放B.表明佛教、道教的衰落C.成为中华文明先进性的表征D.反映了儒学与外来文化冲突解析:选A 隋唐时期,外来宗教传入中国体现了隋唐时期开放的国家盛象,故A项正确。
3.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
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A.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吸收佛教道教思想C.趋于世俗化大众化D.具有思辨性哲理化解析:选C “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可见儒学的世俗化和大众化,故C项正确。
4.宋代程颢、程颐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
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 ( )A.人性本善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C.格物致知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解析:选B 材料中二程把儒家伦理道德等同于天理,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
5.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
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解析:选B “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这一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崇尚孔孟,故B项正确。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一、选择题1.某同学是连环画的收藏爱好者,以下是他在班级做连环画展览的三本书,他需要给这三本书列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A.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B.现代中国的建设道路C. 20世纪三位巨人的成就D.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C【解析】【详解】2.下列各项属于1840-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解体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④【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自古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所以1840年进入近代以后,这种观念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有识之士于19世纪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故①符合题意;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价值体系就是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新文化运动开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故②也符合题意;1840年以来,我国屡遭列强侵略,有识之士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不懈努力,在最终建立新中国后,就以追求人民的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目标,故③④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目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
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
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
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题目。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1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3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含解析)第五单元第1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以林那么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 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D.军事技术方面解析:选D。
鸦片战争后,以林那么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师夷长技”。
2.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解析:选A。
“夷”是对汉族以外民族的蔑称,而“洋”那么表达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由“夷”到“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应选A项。
3.洋务派曾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期“师夷长技以自强”。
这是( )A.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开展B.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认C.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D.要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解析:选B。
此题考察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洋务派依然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并没有给传统儒学思想增加新的时代内容,但其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这在客观上是对儒家思想的某种否认,C、D两项均与题干不符。
4.康有为认为:要到达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说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选B。
2018-2019学年《课堂新坐标》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课件:第3单元 第8课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3.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康有为 ①《新学伪经考》猛烈抨击了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 __________ 古文经学 。
托古改制 、主张变革的先师,力证 ②《孔子改制考》则把孔子塑造成_________
君主立宪 是历史演进的必由之路,从而阐明了维新变法的 变君主专制为___________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李鸿章 、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________
了一系列变革思想。 2.形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 (1)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初步表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
劝学篇 》,系统地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2)张之洞撰写了《_______
[特别提醒] 抵抗派和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是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三、维新变法思想 1.历史背景
维新思想 日 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人进一步觉醒,_________
益激荡。 2.理论依据 (1)康有为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史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
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史料解读] 结合史料二出处和史料二中关键信息“立宪法开国会”可
判断出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2)根据史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提示】 主张: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代表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姚莹D徐继畲2、“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由不包含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3、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 林则徐B魏源C严复D梁启超4、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③促使了人民的觉悟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5、 19 世纪 90 年月,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含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确立了经济基础②民族财产阶级的形成为其供给了阶级基础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供给社会环境④西方先进思想的流传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 D ②③④6、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一致性是A 坚持反封建B除去清代剩余权力C 反对尊孔复古D展开文学革命7、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鲁迅8、新文化运动与财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对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 流传了西方财产阶级民权同等思想B较为完全地批评了封建正统思想C 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亲密联合9、中国最早举起流传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10、以下事件促使了马克思主义流传的是A 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11、传入中国的各样思潮中,最后被陈独秀、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接受的是A 基尔特主义B无政府主义C适用主义D马克思主义12、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选项是A 器物—思想—制度B器物—制度—思想C 思想—制度—器物D制度—思想—器物二、资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钱玄同的文章呼吁说:“青年啊,假如你还想在二十世纪做个人,你还想中国在二十世纪算个资料二鲁迅发布文章指出:“此刻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由于科学能教道理理解,能教人思路清楚,不准鬼混,因此自但是然的成了讲鬼论的人的仇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1_“睁眼看世界”
知识点1:“睁眼看世界”
“睁眼看世界”
【背景】 •(1)列强: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
“睁眼看世界”
【背景】 •(2)清政府: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睁眼看世界”
【典型试题】
1、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睁眼看世界”
【典型试题】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 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愈益频繁, 中国逐渐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睁眼看世界”
【典型试题】
3、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 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 实倡先声”是指( ) A.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 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睁眼看世界”
【典型试题】
【考点】新思想的萌发 【解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故①正确;洋务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求富”,故 ②错误;魏源的主张以“制夷”为目的,寻求强国御辱之 道,故③正确;魏源《海国图志》的这些主张引导人们了 解西方世界,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睁眼看世界”
【背景】 •(3)先进志士:惊醒开眼看世界。 •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 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 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 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 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48)
(3)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
(1)含义: 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
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
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惟
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
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
孙中三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合影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作用、特点
所属阶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主要作用
特点
地主 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重在学 军事技术)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 进技术)
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
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 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
(2)目的:
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3)实践: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抵抗派
洋务派
目的的侧重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
学习的内容 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技 仿术 西, 方包 国括家军在事教技育术、,赋效税、
高中历史每日一题维新变法思想(一)(含解析)必修3
维新变法思想(一)(2018—2019学年河北省栾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说,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这实际上反映了早期维新派A.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B.已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C.已形成全面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D.全面否定了传统中国的天朝意识【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早期维新派(1)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
(2)主张: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3)评价: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郑观应认为,“攘外”是目的,“振工商”是途径,“速立宪法”是保证。
这种认识A.代表着一般士大夫的认知B.表明早期维新思想体系完整C.突破了洋务派的思想认知D.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
这一叙述意在论证A.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B.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C.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1880年,正当中俄伊交涉紧张之时,思想家王韬给清朝政府大员郑藻如写信提出,如果与沙俄作战,各地均宜动员百姓,办理团练,团练头目“必兼由民间公举,千万不可由官派”。
这反映出王韬A.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B.将民主思想与救国实际结合起来C.主张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D.是近代中国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1.【答案】C【解析】材料“振工商”“速立宪法”即振兴商业、效仿西方宪政,突破了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科技,不变革政治制度的做法,故C项正确;一般士大夫仍坚守传统制度,故A项错误;仅从材料无法看出早期维新思想体系完整,故B项错误;郑观应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D项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眼看世界”
(2017—2018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
A.编译《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
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新思潮萌发
1.背景
(1)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
2.内容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是指军事技术。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
3.影响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4.认识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迈出了新时代的第一步,但其思想依然有着较深的旧时代烙印,他们对西方的认识依然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是荒诞的,如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仍把西方人当作“蛮夷”看待,这体现了其时代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虽然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其认识仍然没有高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思想。
其意在说明林则徐在认识上
A.并非真心主张学习技术
B.尚不足以引领时代潮流
C.并未摆脱天朝上国局限
D.仍然坚持传统对外政策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制度腐朽,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C.抛弃“闭关锁国”,放眼看世界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主张“向西方学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人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
这反映出魏源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答案】C
【解析】林则徐虽然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没有高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思想,主要是由于林则徐没有超越天朝上国限制,C正确;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A错误;林则徐引领当时学习西方潮流,B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结合魏源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出魏源根据实际提出了一些抵抗外敌的主张,反映了他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 项正确;魏源的认识中没有涉及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制夷”,没有反映魏源要学习西方,故“师夷”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