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一、引言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
二、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几何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几何基础知识,培养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直观教学法在几何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几何知识,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拉一拉、钉一钉等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形式,可以形象地展示几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圆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圆的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画圆的技巧和方法。
3.合作探究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几何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四、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教案关于几何
小学数学教案关于几何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范本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使用几何范本绘制各种几何图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几何范本的使用方法。
2.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教学准备:
1.几何范本。
2.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几何范本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几何范本的好处。
二、呈现(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何范本的种类和用途。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几何范本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三、讲解(15分钟)
1.教师详细讲解几何范本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尺寸、正确放置和固定范本等。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使用几何范本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四、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一人使用几何范本绘制一个几何图形,其他组员观察并记录。
2.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绘制的图形,找出不同之处并讨论如何改进。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几何范本在绘制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操作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几何范本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并写下使用几何范本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几何范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进行了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浅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策略【摘要】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有效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学习资源,注重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测量,多做几何题,培养几何思维能力,利用文具和工具进行几何图形的实践操作。
通过这些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知识,巩固和提升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自信心也是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目标,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数学几何图形,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学习策略、教材、基础知识、概念、绘制、测量、几何题、思维能力、文具、工具、实践操作、兴趣、自信心、学习成果。
1. 引言1.1 为什么要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几何思维,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图形的学习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
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是必不可少的。
1.2 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学习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学习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建筑物、道路等都涉及到几何图形的应用,因此学习几何图形可以增强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
几何图形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有效的数学几何教学策略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几何的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浅析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合适的目标,以便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几何概念,培养其数学兴趣和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制定数学几何的教学目标:1. 分层目标:根据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可以将几何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应用问题三个层次,逐层设定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几何概念体系。
2. 生活化目标:将几何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几何,提高他们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 发展性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发展性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和几何直观,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几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1. 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进行几何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几何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视觉化教学:利用视觉教学工具,如几何模型、图形图像等,来进行几何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几何知识,提高他们对几何的直观理解。
3. 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性的讨论,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4.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如几何图形的绘制、几何问题的解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何知识,提高他们对几何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模式1. 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第一,过于依赖教科书。
传统的数学几何直观教学主要依靠教科书来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和例题,缺乏真正的互动和思考。
第二,缺乏实际应用的场景。
数学几何的内容往往与实际生活脱离较远,缺乏具体的应用场景,导致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
缺乏视觉辅助工具。
数学几何的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缺乏直观的可视化表示,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抵触。
解决这些问题的改善策略如下:
第一,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互动课件、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第二,将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场景的设计,将数学几何的知识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几何的应用意义。
使用可视化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几何软件、投影仪等,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和演示解题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定理。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对数学几何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改善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几何的直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几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几何基础。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几何直觉的基础。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1. 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空间和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教室、操场、图书馆等不同的场所,让他们观察各种几何图形的存在,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用品如盒子、球、笔筒等,让他们认识不同形状的物品,并了解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空间和图形的直观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模型等视觉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可以使用图示法,通过图像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使用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绘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从而增强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通过视觉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操作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具有操作性的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探索和体验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拼积木、组装立体模型等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来认识和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和游戏,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操作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几何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环境相关的几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认知能力。
试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已从知识教授变为了能力培养,而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极大影响,所以教师要对图形与几何教学进行创新,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呢?本文简单介绍几种方法,广大小学教师可以尝试运用。
一、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一)动手操作实践机会不多几何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用到。
小到日用品的外形设计、房间设计,大到环境艺术、城市设计,都体现出了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但是,几何图形的学习是需要实践的,是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几何感悟的。
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并未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感悟、体验,所以学生的抽象思维没有得到培养。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
为了教学进度,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就被占用了。
此外,虽然有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操作时间,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采用了老套的方法,学生并未获得相关的锻炼[1]。
(二)空间能力未得到培养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年纪小,思维简单。
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思考浅显,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鉴于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脑海中“画”出图形,并且学会图形解疑,不管图形怎么变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重视这一点,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教授,因此学生没有建立空间思维意识,无法看到图形的本质。
(三)学习程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不紧密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紧密。
但是,小学生年纪小,抽象思维能力弱,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所以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愿意听讲。
这就导致教师没办法对几何图形进行规范性教学。
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会将几何知识拆分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教授新知识,就需要将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小学几何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几何教学策略探讨引言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打下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
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并善于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几何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巩固学生几何知识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几何教学有所启发。
一、培养学生几何观念几何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几何思维方式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几何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几何观念,使他们对几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1.1 利用视觉教具视觉教具是培养学生几何观念的重要工具,比如几何模型、几何实物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明确几何概念,激发学生对几何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具进行直观化教学,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几何的奥妙,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1.2 张贴图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教室的空白墙面,张贴各种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方式,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多媒体设备成为了教学的利器,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几何教学,比如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几何图形的生成过程和性质,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几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学生对几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2.1 利用身边事物在几何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比如教室的桌子、椅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性质,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几何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比如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几何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设计适合小学学生的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图形与几何的特点、小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困难、小学生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及其实施。
一、图形与几何的特点:1. 图形与几何是一门具有空间性质的学科,涉及到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2. 图形与几何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3. 图形与几何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适合通过视觉、感官和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4. 图形与几何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学科,需要运用数学概念、方法和推理进行研究。
二、小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困难:1. 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概念理解不深入,容易混淆和误解。
2. 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名称和属性认知不全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
3. 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变换和运动概念理解困难,缺乏直观的感知和准确的描述。
4. 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缺乏系统性,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小学生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认识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形状、大小、位置等。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操作和变换,通过动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和几何直观。
4. 制定系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阶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图形与几何能力。
5.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包括图形模型、拼图、图形工具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小学数学几何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知识的阶段,直观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兴趣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实际讲解:直观教学过于注重生动有趣的示范,缺乏对几何形状特性的详细解析和深入讲解。
学生容易忽略形状特性的本质,只注重表面的看法而无法进行抽象推理和应用。
2. 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直观教学大多以教师示范和学生观察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参与的机会,导致理解和记忆深度不够。
学生缺乏动手操作和实验的机会,无法将几何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将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3. 缺乏巩固训练:直观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缺乏对学生进一步巩固训练的机会。
学生在直观教学后容易忘记几何形状的属性和推理方法,无法灵活运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改善策略:1. 加强形状属性的讲解:在直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几何实例,详细解析几何形状的属性和特征。
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形状认知。
2. 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直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将几何形状的属性与实际操作相联系。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加深学生对几何形状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几何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入应用场景:直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通过设计生活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几何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设置巩固训练环节:直观教学后,教师应设置一些巩固训练的环节,对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可以通过练习题、小测验等形式,让学生反复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几何的直观教学,我们需要在讲解内容、学生参与程度、实际应用和巩固训练等方面进行改善。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小学数学几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何的直观教学是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几何直观教学的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几何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在直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图形上的认知,而对于图形的性质、特点和变换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较难从几何形象中抽象出几何定理和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2. 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几何直观教学常常只是停留在图形的展示和描述上,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深入。
3. 教学方式单一。
在直观教学中,教师常常只是通过图形的展示和描述来进行教学,缺乏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
在直观教学中,学生常常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和能力培养,对于几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制约。
二、改善策略3. 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几何直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教学游戏、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几何直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几何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推动整个几何教学工作的提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探索,能够让几何直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几何
小学数学教案几何
课题:认识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
2. 能够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 能够在生活中认识和应用几何图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命名几何图形。
难点: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1. 准备多种几何图形的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
3. 准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并引导他们发现常见的几何图形。
2. 展示几何图形的实物,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
二、学习几何图形的命名和特征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并命名。
2. 让学生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正方形有四条边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巩固和拓展
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应用,如窗户是矩形、钟表是圆形等。
2. 利用数学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几何图形知识。
四、课堂小结
对于今天所学习的几何图形进行小结,让学生自行复习。
五、作业布置
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个周围的几何图形并标明其特征。
六、课后反思
思考今天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策略研究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学习兴趣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几何与图形的概念较为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
(1)课堂互动不足: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如仅以讲授为主,未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计算能力,而忽视了思维发展。
(1)过度强调公式和定理:教师教学中过于注重公式和定理的记忆,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而忽略了推导过程。
(2)缺乏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解答题目,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几何与图形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混淆:由于几何与图形的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导致在实际运用时出现错误。
(2)理解浮于表面:学生对几何与图形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影响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对于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
- 空间观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物操作、模型展示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几何图形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应用。
- 几何直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比较等手段,培养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研究引言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理解空间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
一、直观教学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如电子白板、动画和视频)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和性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实物教学在课堂上使用实物(如几何模型、拼图等)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
例如,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从而加深他们对几何形状的认识。
二、探究式学习1.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学习几何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如“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碰撞与创新。
2. 游戏化学习将几何知识融入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设计一些几何相关的拼图游戏或竞赛,鼓励学生通过游戏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在游戏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实际应用教学1. 生活中的几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家具、交通标志等),让他们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形状,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2. 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几何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小型建筑模型,学生需要根据尺寸和比例进行计算,从而在实践中巩固几何概念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个性化学习1. 差异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小学数学几何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小学数学几何的直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较差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抽象,缺乏生动形象的展示。
平行线、垂直线等概念虽然在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较差在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
这主要是因为教学中往往只停留在二维图形的认知上,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教学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不足,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缺乏实践操作环节在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中,缺乏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数学几何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二、改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策略:1. 增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展示平行线、垂直线等概念,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立体图形的认知教学在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中,应该引入立体图形的认知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可以通过实物、模型等方式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来认知立体图形,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在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几何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小学数学几何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几何直观的重要阶段,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问题一: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善,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力有限。
但目前的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强调公式和定义,缺乏直观形象的说明,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几何概念。
改善策略:1. 引入具体的实物或示意图:通过使用实际对象或绘制示意图来引导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如通过使用木块或模型来讲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视角。
2. 培养学生观察力: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对象,引导学生发现几何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如观察校园中的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
3. 启发性提问: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几何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问学生为什么公交车的轮子都是圆的?为什么花瓶都是圆柱形的?问题二:只重视几何概念的记忆和应用目前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学生对几何概念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了对几何直观的培养。
学生会忘记概念的定义,而导致灵活运用时困难。
改善策略:1. 强调几何活动:通过组织几何活动,如拼图、建模、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操作去理解几何概念,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
2. 打破固定思维模式:进行非常规的几何问题探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非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找出图形的中心,并通过观察和思考给出合理的解释。
3. 引入空间几何:逐渐引入三维空间几何的概念,让学生在立体空间中观察、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
问题三:缺乏趣味性和实际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他们对数学教学往往缺乏兴趣,因为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际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善策略:1.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通过结合数学和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小学数学的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几何概念,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几何问题和实例,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3. 操作实践: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构造、测量几何图形,能够增加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几何直觉。
4. 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几何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几何情境,让学生将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6. 多角度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示意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几何知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几何概念。
7. 培养创新思维:在几何概念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猜想,引导他们运用几何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和探索精神。
8.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别化或小组化的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得到发展。
9. 游戏和竞赛:在几何概念教学中,适当利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几何知识的积极性。
10. 学以致用:在几何概念教学中,要注意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和应用,让学生看到几何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对几何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应该注重学生的直观理解、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教学的策略与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教学的策略与案例分析引言几何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几何直观教学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实施方法。
一、教学策略1. 多感官参与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例如,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
2.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几何概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例如,通过测量教室的面积、制作纸模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几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鼓励探索与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比如通过折纸、拼图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4. 创设情境设计与几何相关的情境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直观经验,逐步深化理解。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认识三角形目标: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活动:实物展示: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模型,展示给学生。
探索活动:学生分组,用纸张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利用量角器测量角度,记录数据。
分享讨论: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总结三角形的性质(如内角和为180度)。
结果: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不仅直观地认识了三角形的种类,还加深了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案例二:测量周长与面积目标:让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形状的周长和面积。
活动:生活实例:带领学生到操场,观察和测量操场的周边和区域大小,提出计算周长和面积的要求。
分组测量:学生使用卷尺测量长方形操场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周长和面积。
总结与反思:学生回到教室,讨论测量的结果,并反思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结果:通过参与实际测量,学生不仅掌握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数感。
三、结论几何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至关重要,通过多感官参与、结合生活实际、鼓励探索与实验以及创设情境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几何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策略与做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策略与做法《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线,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条线索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内容层层推进。
同时,“图形与几何”的四条线索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观念、几何直觉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知识,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知识点之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仅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的范畴。
这些内容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即使简单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情境1.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把学习和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教学可以设置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图形与几何”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方向,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前言 (1)2、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意义 (1)2.1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1)2.2学习小学几何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学生对小学几何初步知识认识的差 (3)3.1日常概念的差异 (3)3.2标准图形的误导 (3)3.3强成份的干扰 (3)3.4数与形的脱节 (4)4、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4)4.1空间观念的教学要求 (4)4.2求积教学的基本要求 (4)4.3操作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 (5)4.4思想教育方面教学的基本要求 (5)5、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几种策略 (5)5.1从生活经验入手,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5)5.2自主探索,有效操作,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6)5.3潜移默化,及时纠正,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6)5.4重视数形结合,揭示问题本质 (7)5.5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利用 (8)5.6教师注重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8)5.7探寻新旧联系,促进知识系统化 (8)5.8注意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养成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策略摘要:小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还属于认知阶段,因此教师要将抽象的几何转变成直观的几何,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文中从学生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意义、学生对小学几何初步知识认识的差异、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几种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我们今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方法一、前言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老师应该通过多维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数学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们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的思维、内涵,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由此获得广泛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能力。
几何一直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小学阶段主要偏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也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感觉学生学习几何这部分知识时,困难重重,虽然经历了充分的动手操作与交流辨析,可是大部分学生仍旧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于一窍不通。
有的把图形的表面形象认作概念的本质特征,有的概念不清,有的不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有的思路单一,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思维定势,不能进行变式思考。
二、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意义在小学数学中,几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与图形”,具体包括简单几何形体的认识、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位置、图形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向的认识以及平面坐标的初步体验等。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师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各种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们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
要认识几何形体,必须理解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几何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后得到的。
所以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表象阶段,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不作理论性的证明,不下严格的逻辑定义。
为了便于掌握教学要求,新大纲中把它们由低到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直观认识――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名称。
一般来说,初步认识――较直观认识略高一些,能略知图形的一、两个简单的特征:认识(知道)――较“初步认识”又略高一些,知道图形一般特征;掌握特征――知道图形本质特征。
这是认识的最高层次,但仍不要求对概念下定义。
对于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而且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
例如“体积”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先验性的。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4条线段(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二)、学习小学几何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何知识具有较严密的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因此,我们就必须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研究知识。
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就是体、面、线、点,它是构成一切几何图形的基础,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体或者它们的集合,都叫做几何图形。
贯穿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图形,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线:直线、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五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选学内容);七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选学内容);四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与此要联系的四点:端点、顶点、垂足、圆心。
从教材的编排看,都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先出现形体的概念,再教学“求积计算”。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先教学概念,在学生对概念大量感知,并形成正确表象,建立正确概念的基础上引出计算。
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一般要通过直观教学或实际操作,才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再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中包含着判断、推理的过程。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我们这样引导学生:①初步感知长方体。
引导学生结合实物模型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并告知学生,立体图形中最基本的形体是长方体。
请大家谈谈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②提出问题。
从准备好的学具模型中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非长方体模型,请学生指出哪个形状是长方体?根据什么说一个是长方体而另一个不是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③研讨交流。
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和非长方体模型的比较,通过小组研讨,集体交流,逐步概括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进一步研讨,学生抓住了长方体的本质特征。
一名同学欣喜地说:“我发现,长方体与非长方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是长方体最本质的特征。
”三、学生对小学几何初步知识认识的差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抽象的几何知识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日常概念的差异在日常生活、游戏和活动中,小学生已接触了不少的几何形体,通过对这些物体的感知,形成了对于几何知识的一些初级的概念。
其知识面和生活范围的限制,这些初级的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小学生的眼里,角似乎都是“尖尖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角的认识”时,不能认识平角和周角,使角的概念范围缩小到180度以内,阻碍了正确概念的形成。
(二)、标准图形的误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物体大多是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教材也结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选用了一些标准图形。
使用标准图形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但容易使学生把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联系在一起,缩小概念的外延。
(三)、强成份的干扰小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常常带有很强的选择性,最先感知的往往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典型特征(即强成份)和熟悉的知识(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察图形时容易被图形的非本质特征所迷惑,忽视本质特征。
如比较这样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如图),学生看到的往往是Ⅱ的邻边较长这个非本质特征,而忽视了Ⅰ与Ⅱ等底等高的本质特征,得出Ⅰ的面积小于Ⅱ的错误判断。
(四)、数与形的脱节学生在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图形的特征,又要选择相应的数据计算,同时还要排除某些干扰的因素,数与形的脱节,使得其思维过程显得非常复杂。
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主要包括空间观念、求积计算、操作技能和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小学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一直以求积为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教育的发展, 以求积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转向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这是当前几何初步知识教学改革的主流。
(一)、空间观念的教学要求所谓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表象。
它是学习、掌握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往由于忽视空间观念的培养, 过分强调求积计算, 以至造成学生的空间观念淡漠。
有时虽然完成了某些求积计算, 却不知计算的对象为何物;有时面对实际问题, 由于想象不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 求积不知从何处算起。
同时, 由于缺乏空间观念, 也给升入中学后, 进一步学习几何带来许多困难。
要达到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由于小学生在形成空间观念时, 具有某些特点的缘故。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儿童在三四岁时, 空间观念已开始萌发。
学龄初期(七至十二岁)空间观念初步形成, 但在这一阶段, 由于经验的缺乏, 对某些图形往往说不清楚, 说不准确。
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基本上都属于表象阶段, 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 而不下定义。
为了便于掌握教学要求, •通常把教学要求自低而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当某一几何初步知识按照不同层次在几册教材中出现时, 更要切实把握不同的教学要求。
如, 角的认识, 二年级只要求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就可以了;四年级则要求知道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并知道角的分类。
再如正方形, 一年级只要求直观认识像这样的形状是正方形就可以了;三年级则要求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到了六年级要求进一步掌握正方形的特征, 知道正方形是长方形乃至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情况。
(二)、求积教学的基本要求求积教学是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求积教学不仅沟通了形与数的关系, 同时通过求积计算, 也深化了对图形性质的认识, 强化了空间观念。
如, 对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这三种图形的关系的认识;对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三角形的认识;对圆锥体积的计算, 深化了对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的认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