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篇)
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含答案)(34页)
目录兰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高中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翻译划线的句子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4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东道主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5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最新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
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连词,表承接,译成“才”“就”)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连词,表承接。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向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就)请(请求)荆卿曰:“秦兵旦暮(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您,对对方的尊称),岂(怎么,哪里)可得哉?”荆卿曰:“微(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请求)之。
今行而无信(信物),则秦未可亲(亲近,接近)也。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共4篇)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1.《苏武传》班固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句式:),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 )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用什么)复加?(句式:)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2015届粤教版高三语文背诵篇目落实挖空练习
2015届高三语文背诵篇目落实练习(一)文言文(11篇)★1.《论语》(2013年、2014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______________。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______________。
”子曰:“道之以政______________,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如乐何?”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______________。
不知言,______________。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
为仁由己,______________?”子曰:“______________,能使枉者直。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
能近取譬,______________。
”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
知者动,______________。
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察邻国之政,______________。
邻国之民不加少,______________,何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甲曳兵而走。
______________,或五十步而后止。
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__________,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______;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共4篇)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1.《苏武传》班固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句式:),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 )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用什么)复加?(句式:)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高中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页)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文言文挖空练习(答案)
高三艺术班课内文言文复习---挖空练习卷一、劝学《荀子》答案:已:停止;中:符合;:同“煣”,用火烘木,使它弯曲;曲:弯曲;虽:即使;有:通“又”;槁:枯;暴:晒;挺:直;砺:磨刀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跂:提起脚后跟;疾:强;彰:明显,显著;利足:善于奔走;致:到达;水:游泳;绝:横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焉:于此\句末语气词;得:获得、得到;无以:没有用来;舍:放弃;锲:刻;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躁:不专心、浮躁。
二、《师说》答案: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同“授”,传授;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闻:知道,懂得;固:本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犹且:尚且,还;益:更加;所以:……的原因;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约,大概;惑:糊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族:类;不齿:不值得提起,看不起;乃:副词,竟;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徒:同一类的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过,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嘉:赞美,赞许;贻:赠送三、《赤壁赋》答案:第1段:①属(劝请) ②横( 笼罩,覆盖) ③纵( 放任)④如( 往) ⑤凌( 越过) ⑥万顷( 广阔的江面)⑦冯( 同“凭”,乘) ⑧虚( 太空) ⑨御( 驾)⑩羽化( 飞升成仙)第2段:①扣( 敲) ②溯( 逆流而上) ③渺渺( 悠远的样子 )④倚( 循,依) ⑤和( 同声相应,唱和) ⑥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⑦缕( 细丝)第3段:①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②危坐( 端坐) ③缪( 同“缭”,盘绕、围绕)④方( 当) ⑤舳舻(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⑥酾酒( 斟酒)⑦固( 本来) ⑧骤( 一下子,很轻易地) ⑨遗响( 余音,指箫声)第4段:①斯(此,这里指水) ②盈( 满) ③虚( 缺) ④卒( 终究) ⑤消长( 消减和增长) ⑥曾( 竟,竟然) ⑦苟( 如果) ⑧虽( 即使) ⑨适(享有)第5段:①更( 再) ②狼籍( 即“狼藉”,凌乱) ③相与( 互相) ④枕藉(枕着垫着) ⑤既( 已经)四、《鸿门宴》答案:沛公军(名作动,驻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5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高中语文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提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
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向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就)请(请求)荆卿曰:“秦兵旦暮(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您,对对方的尊称),岂(怎么,哪里)可得哉?”荆卿曰:“微(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拜会,前往)之。
今行而无信(信物),则秦未可亲(亲近,接近)也。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兰亭集序XXX九年,时值暮春之初,我和一群贤士们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一起举行修禊之事。
这里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溪流在左右流淌。
我们以此为背景,品尝美酒,吟咏诗歌,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但是一觞一咏已足以畅叙幽情。
这一天,天空晴朗,气候宜人,俯瞰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真是令人愉悦。
人生中的相处之缘,或许是因为志趣相投,或许是因为寄托所托,放浪形骸。
尽管我们的趣味和居住环境万殊,安享当下,暂时忘却了衰老的来临;但是当我们所在之地已经变得熟悉,感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移,我们感慨万千。
曾经欣赏的事物,已经成为XXX,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忘怀。
更何况,我们的修行和寿命都是有限的。
古人说:“死和生同样伟大。
”这不是令人痛心吗?每当我读到古人们所写的感人文字,仿佛与他们有着共鸣,不禁感慨万千,无法用言语表达。
虽然我们知道XXX都是虚幻的,XXX和XXX都是虚构的人物。
但是后人看待现在,就像现在的我们看待古人所写的文字一样。
这真是令人悲哀。
因此,我将时人的故事记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不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
后来的读者也会对这些文字有所感悟。
赤壁赋XXX,七月既望,我和客人一起在赤壁下泛舟游览。
XXX来,水波平静。
我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诵读明月之诗,歌唱优美的歌曲。
不久,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白露笼罩江面,水光接天。
就算是一根芦苇,也能在广阔无垠的江面上漂浮,仿佛在风中驾驭着虚空。
飘渺的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世外桃源,变成了仙人。
于是我们畅饮美酒,扣舷而歌。
歌曲唱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人中有一个人吹奏洞箫,与我们的歌声相和。
他的声音哀怨悲伤,就像是在倾诉哀怨和思念,余音袅袅,仿佛缕缕绵延不绝。
我们跳起舞来,就像是在幽深的峡谷中跳舞,歌唱着孤舟的嫠妇。
XXX坐在那里,面带愁容,严肃地问客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XXX’,这不是XXX的诗吗?向西看XXX,向东看武昌。
文言文挖空训练
文言文挖空训练
以下是一篇带有挖空训练的文言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请注意,挖空训练是一种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基础和练习。
如果您对文言文不熟悉,建议先从基础开始学习,逐渐提高难度。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挖空练习(共四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挖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君道贞观初,太宗谓侍臣(侍奉帝王的行廷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使……生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吃尽肚子),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上面治理得好)而下乱者(……的情况)。
朕每思伤其(自己)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贪欲)以成其祸。
若耽(沉溺)嗜滋味,玩悦(喜欢欣赏)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人民)。
且复出一非理(违背道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离散分裂),怨讟①既作(兴起),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恣纵放荡)。
”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才德出类拔萃的君主),皆亦近取诸身(从自身入手),故能远体诸物(推及一切事物)。
昔楚聘(招请)詹何,问其理国之要。
詹何对以修身之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詹何以修身之术对”)。
楚王又问理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理(自身治理得好)而国乱者。
’陛下所明(所明白的),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贤明)者,兼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也;其所以暗(昏昧)者,偏信(片面相信一方的意见)也。
《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昔唐虞之理(唐尧、虞舜治理天下),辟(使……开辟)四门(面向天下的门),明(使……明亮)四目,达(使……通达)四聪(面向天下的听觉)。
是以(因此)圣无不照(具有最高智慧的人没有不知晓的),故共、鲧之徒,不能塞(隔阻)也;靖言庸回(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不能惑(使……迷乱)也。
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抛弃阻隔)疏贱(疏远百姓)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
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王宫),竟不得知也。
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劫掠)邑,亦不得知也。
是故(因此)人君兼听纳下(接纳下属的意见),则贵臣不得壅蔽(闭塞(言路)),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详解与挖空练习
广东省202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汉】贾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真题详解](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嬂①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文本二: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慕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②天下粟。
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
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注]①嬂(zhí):细致。
练习4:挖空训练4(《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多角度复习与练习
练习4:挖孔训练4(《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寡人之于国也(练习)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3、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解析)1、梁惠王(魏国都城在大梁,梁惠王即魏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荒年,谷物收成不好),则(就)移(使动用法,使…迁移)其民于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2、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请允许我)以(用)战喻。
2021年高考文言文挖洞训练教师版
2021年高考文言文挖洞训练教师版材料一:凡战,若(如果)我众敌寡(少;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不可战于(在,介词结构后置)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平坦宽广)宽广之地。
闻(听到)鼓(击鼓,名词作动词)则进,闻金(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刁斗,又名“金柝”、“焦斗”,是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军中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则止,无有不胜。
法(兵法)曰:“用(使用,指挥)众进止(能前进,能后退)。
”晋太元(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时,秦苻坚进屯(驻扎)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对峙)。
玄使(派遣)谓符坚曰:“君远涉(进入)吾境,而(并且,表递进)临(面对)水为(设下,列下)阵,是(这)不欲速战。
请君少(稍微)却(退后,退却),令将士得(能够)周旋(运转),仆(谦词,我)与诸君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应该)阻(凭借)淝水,莫(不要)令得上(上岸)。
我众彼寡,势必(一定)万全。
”坚曰:“但(只管)却(使退却)军,令得过,而我以(凭借)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认为)然(正确)。
遂(通“挥”,指挥)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停下)。
于是(在这时),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率领)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面对)阵出奇(出奇计、用奇计),攻人不意(意料),斯(这)亦相(观察)变之法(法则)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表判断)以(凭借)小术(方法,手段)而胜(战胜)无术,以片善(微小的优点)而胜无善,斯安(怎么)足(足够)以论兵法也?若(像)谢玄之破(打败)苻坚,非(不是)谢玄之善(擅长)也,盖(句首发语词,不译)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看)侍臣检(拣选,挑出)《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什么地方)是不善(好)?”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各个)军皆溃败,唯(只有)慕容垂一军独全(保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座号: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翻译划线的句子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表转折,然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却)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绳,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把它做成)轮,其曲(弯度)中规(圆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故(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对自己检查,省察)乎(相当于“于”)己,则知(通智,智慧)明而(并且,而且)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之(取独)所学也;吾尝(曾经)跂(提起脚后跟)而(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取独)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但是,却)见者远;顺风而(表修饰)呼,声非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也,而闻者彰。
假(借助,利用)舆马者,非利足(脚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向上)食埃土,下(往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
蟹六跪而(表并列,可不译)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翻译答案1、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2、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3、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4、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5、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6、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座号: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翻译划线的句子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感伤的样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伤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望夏口,东(向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缭,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捕鱼打柴)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侣)鱼虾而友(以……为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
挟(携带,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屡次,多次)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到底,终究)莫消长也。
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竟然,连……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
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禁止),用之不竭(尽,完),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享有)。
客喜而(表修饰)笑,洗盏更(重新)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互相)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天亮)。
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座号: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翻译划线的句子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师说韩愈古之学者..()传道受.()业解惑..()必有师。
师者,所以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 )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皆通习之,..()经传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用来……的,或者……的凭借)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却)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在我的前头,我也应该跟从他而且把他当做老师)吾师(以……为师,学习)道也,夫庸(岂,哪里)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无论,不分)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