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认识
什么是白血病残留
什么是白血病残留文章目录*一、什么是白血病残留1. 什么是白血病残留2. 白血病残留会导致复发吗3. 白血病无残留的标准是什么*二、白血病复发的原因是什么*三、怎样预防白血病复发什么是白血病残留1、什么是白血病残留西医认为采用标准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目前所用化疗药物缺乏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即使给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的化疗药物,虽然可以使患者白血病细胞短期得到抑制,但是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于人体正常细胞的杀伤性太大,也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重创,对于脑脊液、睾丸等存在血脑屏障、血睾屏障等部位的白血病细胞难以起效,成为白血病复发的根源,称之为白血病残留。
中医认为白血病患者经化疗治疗取得完全缓解后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但由化疗毒副作用大伤元气,使机体处于“邪退正衰”、“气阴两伤,邪毒内伏”的病理生理状态,此时及时很少量的残留白血病细胞也容易再次繁殖,导致白血病复发。
2、白血病残留会导致复发吗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血象和骨髓象也会恢复正常,检查也难以检出白血病细胞的存在。
但实际上患者骨髓内的恶性白血病细胞还存在,数量可以是109(10亿)或以下,这些残存的细胞即成为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3、白血病无残留的标准是什么在临床上,并没有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常规化验显示血红蛋白≥100g/L(男性)或≥90g/L(女性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中未发现白血病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百分之五,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血液病专家李文雨强调,当患者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时,视为完全缓解;若患者骨体检查符合有关标准,但临床或血常规化验尚未达到相应标准时,则视为部分缓解;否则为未缓解。
此外,若从治疗后,完全缓解之日算起,其间无白血病复发达3-5年者,称为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
专家给你讲述中医治疗白血病的特色和优势
血康专家给你讲述中医治疗白血病的特色和优势白血病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几乎都是很不成熟的、幼稚的,以粒细胞为例,大多为原性粒和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等细胞为主。
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采用输血、激素、化疗、免疫抑制剂、骨髓移植等常规疗法,激素类如康力龙、强地松、此类药物作用缓慢,疗效不稳定,而长期应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和骰骨头坏死和肝肾损害,往往是旧病未愈而又添新疾。
输血不治病,越输越不造,反而抑制骨髓造血,只适用于临床急迫之时,对原发病无任何作用,而多次输血,会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甚至肝肾功能衰竭。
免疫抑制剂如田可,环胞素A等因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切,停药易反弹,和副作用大等一直未能被广大血液病患者所接受。
骨髓移植由于受骨髓来源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外,骨髓移植的患者常发生抗宿主病(GVHD),5年内复发率也高达70%,及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西医主要采取化疗,主要是杀死白血病细胞,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庇护所的存在如脑神经,眼眶,卵巢,睾丸等再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也不能100%地完全杀伤,所以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总是复发的根源。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需知残留白血病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要想消灭残留的白细胞细胞,主要靠中药,因为中医药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强盛则可驱邪外出,才能彻底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缺点是中医见效慢,但疗效稳定,中医中药缓解后可长期生存,所以说化疗疗效快,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适用于白血病的急性期。
中医中药药效缓和稳定,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可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白血病的各期均可应用。
所以中药有优势,西药也有长处,但是最终要达到长期缓解,带病生存,中医中药是首选。
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的综合疗法,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再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出体外,能取长补短。
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经临床验证此疗法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明显的提高,小儿急淋完全缓解率在90%以上,急性非淋M390%可以完全缓解,大部分人可以获得治愈,其他类型白血病缓解率也达80%以上。
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微 小 残 留 白血 病 ( MR D - L ) 是 指 白血 病 完 全 缓 解
或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体 内存 在 残 留 白血 病 细 胞 的 状
态, 是 白血病 复 发 的重要 原 因 。 在 MRD — L 尚无 特效 治
疗方 法 的今 天 , 运 用 中医学 独 特 理 论 对其 进 行 病 因病 机及 治疗 的探 讨具 有积 极 意义 。
l 邪 毒 与急性 白血 病 的发 病 与复发
早 在《 内经 》 就对 邪伏 体 内有 了一 定 的认识 。 《 素 问
・
生 气通 天 论 》 有“ 冬 伤 于寒 , 春必温病” 的论 述 , 最 早
有 所差 异 , 但 其 入 络 搜邪 之 功 能 是 相 同 的 , 邪 在 阴分 ,
必须 入 阴搜 邪才 能祛 邪 。 俞 根 初《 重订 通俗 伤寒 论 ・ 伏 暑 伤寒 》 也 有 阴分伏 热之 证用 清 透 阴分郁 热 , 使转 出阳 分 而解 的治 疗方 法 : “ 邪 既尽 , 而 身犹 暮热早 凉 者 , 阳 陷
已基 本成 为 共识 , 它 在 白血病 的发 病 中是不 可 忽视 的 。 邪毒 入血 伤髓 是 白血 病发 病 的重 要机 制L 6 ] 。
热》 邵按) 。 邪气 留伏 体 内有 一定 的条 件 , 正如 《 内经 》 所
说“ 正 气存 内 , 邪不 可干 ” , “ 邪之 所凑 , 其气 必 虚 ” , 正气
中 医杂 志 2 0 0 5年 6月 第 4 6卷第 6期
思 路 与 方 法
微 小 残 留 白血 病 的病 因病 机 及 治 疗 探 讨
中医药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贼藻凿 责燥造赠造葬糟贼蚤糟 葬糟蚤凿 皂蚤糟则燥泽责澡藻则藻泽 葬泽 遭蚤燥凿藻早则葬凿葬遭造藻 凿则怎早 糟葬则则蚤藻则泽 枣燥则 糟藻则藻遭则葬造 贼怎皂燥怎则[泽 允]援 允 酝蚤糟则燥藻灶糟葬责泽怎造,圆园园园,员苑(缘):远圆缘援 [圆员] 王增寿,张摇 华,朱光辉,等援 脑用表阿霉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及其特性考察[ 允]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圆园园苑,圆苑(圆):员源愿援
[员源] 孙摇 宇,钮萌萌,王佳苗,等援 喷雾干燥法制备鼻用甲氨蝶呤壳 聚糖微球及 其 特 性 的 考 察[ 允]援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圆园园怨,圆远
(源):圆远园援 [员缘] 慕摇 蓉,严向阳,张连营,等援 载阿霉素磁性壳聚糖微球靶向治
疗大鼠移植性肝癌[ 允]援 西北大学学报,圆园园苑,猿苑(缘):苑愿远援 [员远] 刘利萍,李摇 苹,吴泽志,等援 缘鄄云怎 壳聚糖 辕 丝素复合磁微球的制
微小残留白血病与白血病无明显界限,仅是白血病细胞 负荷数量 不 同,一 般 成 人 明 显 白 血 病 时 白 血 病 细 胞 可 达 员园员圆 ,经治疗获 悦砸 后 约 员园员园 ,因此 酝砸蕴 白血病细胞数可能是
[员园] 杂澡蚤灶早葬噪蚤 栽,匀蚤凿葬造早燥 陨,云怎则怎遭葬赠葬泽澡蚤栽,藻贼 葬造援 栽澡藻 贼则葬灶泽灶葬泽葬造 凿藻造蚤增藻则赠 燥枣 缘鄄枣造怎燥则燥怎则葬糟蚤造 贼燥 贼澡藻 则葬贼 遭则葬蚤灶 蚤泽 藻灶澡葬灶糟藻凿 遭赠 葬糟藻贼葬扎燥造葬皂蚤凿藻( 贼澡藻 蚤灶澡蚤遭蚤贼燥则 燥枣 贼澡藻 泽藻糟则藻贼蚤燥灶 燥枣 糟藻则藻 原 月则燥泽责蚤灶葬造 枣造怎蚤凿 )[ 允]援 陨灶贼藻则 允 孕澡葬则皂,圆园园怨,猿苑缘:圆源愿援
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新认识
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新认识1. 引言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增生和堆积的白细胞。
传统上,西方医学在白血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
然而,随着对中医中药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认识,探讨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领域的应用。
2. 中医对白血病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白血病属于“恶性肿块”范畴,主要由体内湿气、毒素、气滞等因素引起。
传统上,中医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清除湿气毒素、活化气机等方法来治疗白血病。
2.1 阳虚阴盛理论中医认为,白血病患者多数具有阳虚阴盛的体质,即阳气不足而阴寒过盛。
因此,治疗白血病的关键是调节阴阳平衡,增强阳气。
2.2 湿毒理论湿毒是导致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湿气内停、毒素滞留会导致体内环境恶化,从而诱发白血病。
因此,清除湿气、祛除毒素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2.3 气滞理论中医认为,气滞是导致白血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气滞不畅会导致体内各种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白血病。
因此,活化气机、通畅经络是治疗白血病的关键。
3. 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其作用:3.1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抑制和贫血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2 三七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等作用。
对于白血病患者因出血导致的贫血和出血倾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3 党参党参是一种常用的滋补药材,具有益气养阴、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在白血病治疗中,党参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
3.4 石斛石斛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
在白血病治疗中,可以清除体内湿气毒素,减轻患者不适感。
4. 中医中药与西医综合治疗虽然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单纯依靠中医中药很难完全治愈白血病。
因此,中医中药与西医综合治疗是目前的主流方式。
白血病要定期检测微小残留 不要轻视它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是指在白血病经诱导化疗获完全缓解后或是骨髓移植治疗后,体内仍雍留有少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它是衡量患者病情缓解程度以及病情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对患者的意义
1、检测白血病在经过治疗后是否缓解,以及缓解的程度,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由此可见,白血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虽然已经达到完全缓解,但也不能轻次复发。
因此,即便经过化疗已经达到完全缓解的程度,白血病患者也要继续巩固治疗。中医药在对于白血病缓解之后针对微小残留病的消除上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中药治疗白血病可帮助患者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其次,通过中草药的调理可以增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提升治疗过程中病情的缓解。
2、监测白血病是否存在复发的迹象,可尽早进行干预
3、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确定是否达到治愈的目标。
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很多患者就认为已经治好了,从而忽略了对病情的监测。需要提醒的是,即便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大多数患者体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微小残留病,而这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而化疗在理论上可以完全消灭微小残留病,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
中医对白血病的解释
中医对白血病的解释
中医对白血病的解释主要是从气血失调的角度来理解。
中医认为,白血病是由于体内的气血失调引起的。
其中,气指人体的生命活力,而血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根据中医理论,白血病可以分为虚实两类。
虚型白血病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无法正常抵抗病毒或恶性细胞的侵袭,进而导致白血病的发展。
实型白血病则是由于体内湿热、痰火等致病因素导致气血郁结,进而引发白血病。
中医对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调节体内气血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气功疗法等。
其中,中药疗法常常通过调理脾胃、益气补血的功效来改善患者的气血状态。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通,进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气功疗法则是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白血病主要是辅助治疗,不能完全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患者还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接受西医的专业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可以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诊断学中的白血病辨证方法研究
05
白血病辨证施治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清热解毒法
针对热毒炽盛的白血病患者,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黄芩 、黄柏等,以清除体内热毒。
益气养阴法
适用于气阴两虚的白血病患者,使用益气养阴的中药,如人参、麦 冬、五味子等,以扶助正气、滋养阴液。
活血化瘀法
针对血瘀证的白血病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红花、 桃仁等,以消散瘀血、促进血液流通。
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白血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且男性发病率略 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和 青少年时期为发病高峰期。
地域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白血病的发病 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等因素有关。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贫血、出 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 可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研究白血病辨证方法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推动中 医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在白血病辨证中的优势
80%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 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从全局角 度分析病情。
100%
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能够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80%
无创诊断
中医诊断方法大多无创或微创, 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断接 受度。
04
白血病辨证方法研究
病因辨证
外感邪毒
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六淫邪气,以及疫疠之气等,侵袭人体,导致脏腑功能 失调,气血不和,引发白血病。
内伤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损伤五脏,使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诱发白 血病。
中药学中药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学中药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化疗药物、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
然而,这些治疗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药在临床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和机制。
一、中药的抗白血病活性成分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植物及其组分对白血病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其中,常见的中药如黄芪、当归、三七等被广泛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这些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等,这些物质对于白血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药对白血病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研究发现,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来抑制其增殖。
此外,一些中药也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发挥其抑制增殖的作用。
三、中药对白血病微环境的调节作用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受到其周围微环境的调节。
中药作为一种调节剂,可以通过调整白血病微环境来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研究发现,中药可以调节白血病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另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机制来改善白血病患者的微环境,提高免疫力和减少并发症。
四、中药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中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与传统化疗药物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
研究发现,中药可以增强传统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此外,中药还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五、中药在临床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在临床白血病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人参、人工牛黄等中药可以显著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
中医是如何看待白血病的[1]
中医是如何看待白血病的白血病概述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影响正常血液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白血病属于“血瘀”、“瘀热”、“湿热”、“虚火”等病证范畴。
中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医认为白血病发病的原因和机制多与体质虚弱、情绪不稳定、长期受到不良环境刺激、饮食不当、长期病染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会导致中医所说的“气虚”、“血瘀”等病理状态,进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中医病理特点和诊断中医将白血病的病理证候主要分为“虚证”和“实证”。
常见的病理特点有气虚、血瘀、气滞、湿热等。
虚证•气虚证:白血病患者多有乏力、懒言、面色苍白、潮红多汗等表现,舌质淡红,苔薄白。
•气血两虚证:表现为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畏寒、怕冷、心悸、疲倦、食欲减退等,舌淡红、苔薄白。
实证•血瘀证:患者常表现为瘀斑、瘀点、肝区不适或肝肿大、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腻等。
•气滞证:表现为胸闷、胁肋胀满、口苦、舌红、苔黄腻等。
•湿热证:患者常有热症状,如高热、口干苦、便秘、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等。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白血病主要通过调理体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手段来改善机体的内环境。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白血病药方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病理证候来确定。
常用的中药有:1.补气药:如黄芪、党参、人参等,可调和人体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
2.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川芎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活化血液。
3.清热解毒药:如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可清热解毒,减轻湿热症状。
4.化痰祛湿药:如半夏、茵陈蒿等,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养生和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中医还强调患者的饮食调理、精神调养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包括: - 合理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辛辣、腌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中医药对白血病的辅助治疗与康复
中医药对白血病的辅助治疗与康复白血病是一种由于异常增殖的白血球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
虽然西医药在白血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中医药在对白血病的辅助治疗与康复方面也显露出了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白血病的辅助治疗效果以及如何进行康复。
一、中医药辅助治疗白血病1. 中医药对白血病的治疗观念中医药对待白血病的治疗观念与西医药存在一些差异。
中医药强调调整整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的目的。
2. 中药辅助治疗白血病中医药在辅助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枸杞子、当归、黄芪等中药都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这些中药可以调理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减轻白血病患者的不良症状。
3. 针灸疗法在白血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针灸疗法在中医药白血病辅助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灸可以调整患者的阴阳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白血病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康复对白血病的作用1. 中医药康复的意义中医药康复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康复是通过对患者的整体调理,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康复进程,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食疗在白血病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康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疗。
中医食疗注重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食物进行调理。
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中医药康复食疗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提高免疫力。
3. 民间中医康复方法的应用在中医药康复中,民间中医康复方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等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活血化瘀,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三、中医药辅助治疗与康复的案例研究1. 患者A的中医药辅助治疗与康复过程患者A,女性,年龄48岁,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经过中医药辅助治疗和康复,病情明显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食疗等多种中医药康复方法。
中医对白血病的看法
中医对白血病的看法现代医学眼中的白血病现代医学认为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是一种几乎不能治愈的绝症,主要表现出来的一些临床症状有:发热、感染、出血、贫血、骨骼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病症、相关组织器官呈现浸润症状、甚至出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症状。
常用的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有如下几种:1.AML治疗(非M3)2.M3治疗3.ALL治疗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5.慢性淋巴细胞治疗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虽然ALL、AML中的M4、M5等类型常见合并CNSL,但是其他急性白血病也都可以出现。
由于常用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做腰穿鞘注预防和治疗CNSL。
部分难治性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全颅脑脊髓放疗。
7.干细胞移植除了少数特殊患者可能会从自体移植中受益,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应该做异体移植。
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供者选择、移植风险及远期预后等方面都已经有显著进步,因此,异体移植目前是各种中高危白血病重要的根治性手段。
8.新的治疗方法展望虽然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效果,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选择性免疫治疗和各种分子靶向治疗是将来治愈白血病的希望,例如肿瘤疫苗、细胞治疗、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等。
可以说是世界难题,如果遇见这个病症,很多家庭等于碰到一个炸弹,几乎等于倾家荡产,而治疗效果收效甚微,现代医学对待此类病症,基本两大招数就是化疗和换骨髓,病人是非常的痛苦,成功率也是大受质疑。
那么,人们就说,白血病是不是一直新型的疾病,以前人们没有了解这个疾病吗?中医如何看待白血病其实是很大的误解,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
试论扶正法在微小残留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
试论扶正法在微小残留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首先由荷兰学者Hagenbeek提出,是指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目前国内外尚无 MRL的标准化诊断标准,一般认为白血病细胞占骨髓细胞总数的1/10000~1/1000以下,用常规细胞形态学方法不能检测出来,即可诊断为MRL。
微小残留白血病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故MRL的研究是其关键。
近年来骨髓移植、维持巩固化疗、生物调节剂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手段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有所提高,但高复发率仍得不到有效控制。
祖国医学对白血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辨治MRD多从扶正补虚、祛除余毒或扶正解毒三大方面入手,临床上以扶正治疗为主,中医认为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存在与机体正气不足密切相关,事实上正气不足贯穿在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始终,正气亏虚,阴阳失调,而痼邪不能及时消散,长期停滞于体内,导致余毒留伏阴分,所以正气不足是白血病的内在条件。
扶正法即补益法,也就是“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意思,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充分发挥机体内在抗病能力,增强免疫机理达到防治微小残留白血病,间接抗白血病目的,同时也会提升MRL患者的生存率[2]。
1.微小残留白血病应用扶正法的依据1.1 中医对MRL的认识急性白血病属中医急劳”、“血证”与“症积范畴,发病原因是因为邪毒入血伤髓,表现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
《医宗必读-积聚篇》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
急性白血病后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脸色晄白、唇甲色淡、头晕眼花、气短倦怠、腰腿酸软等症。
经过治疗,正盛邪衰,病情虽然缓解,然邪毒尚未完全清除,而是再度深伏于骨髓,或内蕴于脑、睾丸伺机而发,表现为“邪去正衰、气阴两虚”的特点。
中医白血病的原理
中医白血病的原理
中医认为,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体内的痰浊、淤血、瘀滞等病理因素导致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痰浊:中医认为,白血病患者体内常有痰浊代谢物积累,影响气血流通。
痰浊聚集在体内,阻碍了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2. 淤血:中医认为,白血病患者体内常伴有淤血现象。
淤血阻碍了气血的正常流通,使得机体免疫细胞无法得到充分的供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进而促进白血病的发展。
3. 瘀滞:中医认为,白血病患者体内常有瘀滞现象。
瘀滞是血液凝滞在血管中的现象,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阻碍了免疫功能正常发挥。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体内的痰浊、淤血、瘀滞等病理因素导致的。
治疗白血病时,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活血、调理气血等方法,以促进体内痰浊、淤血、瘀滞等因素的排除,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白血病常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从中医角度重新分析白血病
从中医角度重新分析白血病*导读:白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如不给予积极治疗,其自然病程,一般在6个月到1年之内,甚至数天后即死亡。
白血病的治疗,在五十年代,只能使少数患者获得缓解。
六十年代以后,由于一系列新药的问世,虽然使治疗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因对该病还缺乏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还没能认识发生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对白血病的研治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白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如不给予积极治疗,其自然病程,一般在6个月到1年之内,甚至数天后即死亡。
白血病的治疗,在五十年代,只能使少数患者获得缓解。
六十年代以后,由于一系列新药的问世,虽然使治疗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因对该病还缺乏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还没能认识发生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对白血病的研治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成人白血病的治疗仍不抱乐观,如急非淋白血病,采用化疗及良好的支持疗法,也不过使缓解率达50%左右,若防治感染措施不力,成份血的供应不足,达到上述缓解仍有困难。
有人认为,虽然化疗药的不同组合,大剂量的使用,但总的趋势是化疗治疗白血病已经达到了一定限度,再有突破是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来研治白血病,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理论运用系统的观点,揭示客观物质世界新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
它立足于整体,如实地从完整的有机的复杂系统中去把握对象。
这种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并把这一整体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中找出共同性,规律性的方法,与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思想是一致的。
运用这种理论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科研思路,理论思维,从而揭示白血病发病规律,给攻克这一世界尖端,展现了极其乐观的前景。
孙一民老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人体的整体联系性探讨了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规律和治疗特点,创建了大剂量甘寒养阴清热的“四鲜汤”。
中医对白血病认识和治疗的探索
中医对白血病认识和治疗的探索一、白血病的起因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分化异常,血液或者骨髓内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细胞)不正常地过度增生,减少或阻碍血液内其它正常成份的生成,导致各种病变及死亡。
本病可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又可依据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胞性、骨髓细胞性、粒细胞性和单核细胞性等。
1、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青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泉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急性肿瘤,是前沙俄日本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回顾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雨腥风,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呈恶性,限限制地增生,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细胞在骨髓有量和质的变化,每天骨髓产生上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体内产生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
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
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的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
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很容易受伤,出血、感染。
2、白血病治疗现状。
.治疗CMI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医学科学快速发展,中西医均致力于研究有效治疗白血病的方法,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和服自己的优势,但也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中医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与调理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系统中白细胞的异常增生。
中医作为一种千年传统医学,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和调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与调理的相关内容。
一、中医对于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1. 中医对于白血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白血病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邪气流窜所致。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和阴阳的协调,认为白血病的发生与人体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2.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白血病的基本原则是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养阴清热。
中医秉承着“治未病”的理念,强调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而非单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二、中医药物治疗白血病的常用方剂1. 白血病白蛉汤治疗方剂白蛉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潜邪的作用。
该方剂常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2. 益气健脾方剂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不足,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因此,益气健脾方剂是中医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方案之一。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整体抵抗力。
3. 养阴清热方剂在中医的理论中,阴虚热盛是白血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因此,养阴清热方剂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药物有麦冬、玄参、生地黄等,能够有效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
三、中医养生对于白血病的调理1. 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应该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同时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 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推荐适度的气功、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可以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
3. 心理调节心理因素是白血病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中医注重身心的统一,强调内外兼治,患者应该学会舒缓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结语:中医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与调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强调整体平衡和阴阳调理。
自古中医怎么认识白血病
自古中医怎么认识白血病中医无“白血病”之说,但中医“热劳”、“急劳”、“虚劳”、“癥瘕”、“血证”、“温病”、“痰核”等病症中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类似。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劳伤,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素问》:“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这与白血病出现的高热及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相近。
《圣济总录》:“急劳之病,其症与热劳相似,而得之差暴也。
”又日:“热劳之证,心神烦躁,面赤,头痛,眼涩,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食饮无味,肢节疼痛,多卧少起,或时盗汗,日渐瘦者是也。
”这与急性白血病出现的高热或者肢体疼痛,以及贫血高热出现的衰竭症状极为相似。
《圣济总录》:“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
”又云:“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
”《金匮要略》:“马刀”、“侠瘿”。
据曹颖甫注文说:“马刀之状若长形小蚌,生于腕下,坚硬如石”“侠瘤生于颈项、连连如贯珠。
”这些论述与白血病出现的肝、脾、淋巴结增大表现类似。
《外科正宗》:“口破色淡为虚,色红为实。
”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或因免疫力低下引起感染所导致的口腔炎与“口破”确实相似。
《诸病源候论》:“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
”这句话表明虚劳的病位在肾,而白血病出现的虚劳证候,现代医家也多从“肾”论治。
根据古代医家的论述,并参考临床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虚劳相当于白血病所导致的贫血;热劳相当于白血病所导致的高热;癥瘕相当于白血病所导致的肝、脾大;血证相当于皮肤紫癜、尿血、便血、吐血、齿衄、鼻衄等总称;急劳相当于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期;痰核则为急慢性白血病出现的颈下、腋窝、腹股沟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增大。
西溪读医系列。
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的研究
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的研究张姗姗;许勇钢;杨晓红;杨经敏;刘锋;麻柔【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4(24)1【摘要】目的 :分析微小残留白血病 (MR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 :用三标记荧光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测定MRL患者 30例、健康人 5 5名及急性白血病患者 36例的细胞免疫功能 ,比较分析其细胞免疫功能和中医辨证分型相关关系。
结果 :MRL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各项指标普遍降低 ,包括WBC总数、总T淋巴细胞绝对值、辅助T淋巴细胞绝对值 (P <0 0 5 )、淋巴细胞总数、自然杀伤 (NK)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 (P <0 0 1) ;总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 + CD2 9+ 细胞百分率、抑制T淋巴细胞百分率、记忆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但绝对值不升高。
MRL患者与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MRL 患者气血不足型免疫功能紊乱严重 ,包括辅助T淋巴细胞和抑制T淋巴细胞比值较正常降低等。
气血不足型免疫功能紊乱最明显 ,气阴两虚型患者紊乱相对较轻 ,阴虚火旺者介于二者之间。
结论 :MRL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属中医正虚邪恋。
不同中医证型细胞免疫紊乱程度不同 ,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药物与剂量是有必要的。
【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辩证分型;T淋巴细胞【作者】张姗姗;许勇钢;杨晓红;杨经敏;刘锋;麻柔【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相关文献】1.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陆小强;周夫;梁敏青;吴日亮2.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和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J], 李友白;薛博瑜;华忠;李燚光3.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马济佩;何立群;郑平东4.冠心病患者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板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J], 贾宝善;马军5.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与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J], 衡先培;郭跃进;翁苓;杨柳清;郑薇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5-10-16T08:54:44.11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杨小娜郭建美林鹏李明炜刘莉杨海辰高建英[导读]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2.保定市涞水县医院 3.保定市第二医院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白血病,缓解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清除成为重点,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杨小娜1 郭建美1 林鹏1 李明炜1 刘莉1 杨海辰2 高建英3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2.保定市涞水县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3.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白血病复发的根本原因是缓解后患者体内仍存在微量白血病细胞,而机体不能对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监视而清除之。
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白血病,缓解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清除成为重点,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从中医角度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机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14-01
1 病机认识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无与白血病相对应的病名,但对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及变化的类似描述在历代医书中并不少见。
当代诸多医家对白血病的中医病名认识分歧较大, 目前各家较统一的看法是急性白血病与中医的急劳、虚劳、血证、疮积、温病等疾病有关。
有学者[1]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肾脏虚衰、精髓内亏,复感疫毒之邪所致。
正气虚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2]根据白血病与阳证、热证发病规律相似的特征,认为本病是一种以实证为主的疾病[3]。
也有学者[4]认为除胎毒外尚有出生后感邪而致的温热毒邪,现多认为热毒是引起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清热解毒是其重要治法,温热毒邪作为作为白血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基本成为共识,邪毒入血伤髓是白血病的重要机制。
表现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即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宜主攻,后期多以正虚为主,治宜主补。
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进入MRL阶段亦以正虚为主,表现为“邪去正衰”,“气阴两伤”的特点。
我们认为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病因病机正气虚弱,余毒留伏阴分。
1.邪毒伤正,化疗也伤正。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温热邪毒有关。
温热邪毒,热盛伤阴,这在急性白血病初治时表现明显。
即使完全缓解后,这种阴伤的病理改变仍然持续存在,尤其因为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从中医角度可认为是邪毒深入,内伏阴分所致。
化疗药物最常见的骨髓抑制可以表现为气虚、血虚或精血亏虚等。
这些副作用在化疗间歇期相当的时期内均有所表现。
临床常见的虚损类型有:(1)气血亏虚:可见面色觥白,倦怠,少气懒言,气促,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舌质淡,脉虚弱无力。
(2)阴虚血少:可见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口干咽燥,大便燥结,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淡红少津。
(3)肝肾阴虚:可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低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瘦干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4)肾精亏损:可见形体赢瘦,精神呆钝,发落齿摇,壮年男子精少不育,育龄女子经闭不孕,头昏目眩,健忘恍惚,腰膝酸软,舌萎无华,脉细弱。
(5)脾胃虚弱:可见面色萎黄,身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弱。
2.脏腑功能失调。
邪毒及化疗损伤除导致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外,也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
临床常见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证候类型有:(1)脾胃不和。
主要由化疗药物的损伤致中焦不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见神疲倦怠,纳谷不香,恶心欲呕,胃脘饱胀不适,大便不调或便溏,舌质淡红,苔腻或浊,脉濡。
(2)肺中伏痰。
主要因白血病细胞的肺部浸润所致。
温热毒邪犯肺,伏留肺脏,见咳嗽,干咳或少痰,或痰粘连成丝,或呈结块,呼吸气促,舌苔腻,脉滑。
(3)心肾不交。
药伤或温热毒邪损伤下焦肾阴,使肾水不能升腾以制心火;心阳上亢,不能下潜以温肾水而成水火不济之势,见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肝郁气滞。
主要因患者对急性白血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高昂的治疗费用而产生的忧郁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寡言少语,胸胁不舒,善太息,食欲不振,或大便不调,舌质淡或质红,脉弦。
3.余毒留伏阴分。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恶性克隆,不成熟淋巴系或者髓系祖细胞失控,呈克隆性扩张,被阻滞于一定的分化期而发生的。
当放化疗使白血病细胞减低到一定水平,即残留病灶水平时,放化疗对之就失去了治疗作用。
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白血病,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及血-睾丸屏障,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这些屏障而杀灭白血病细胞,致使缓解期这些部位白血病细胞的残留。
临床缓解期骨髓甚至血液中仍然存在微小残留病灶,或中枢神经系统或睾丸中残留白血病细胞。
2 治疗认识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受损以及邪毒伏留,故治当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和祛除余毒。
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及从整体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特点,对缓解期体质的改善微小残留病灶的治疗均有积极意义,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结合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正气虚弱的体质特点及邪毒留伏体内的病理特点,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和清除邪毒是缓解后的重要治则。
1.扶正培本。
化疗作为白血病治疗最常用的手段,是根据细胞周期的原理设计的,它通过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以求减少肿瘤细胞负荷。
但是化疗药物同样影响正常细胞,化疗缓解后,以淋巴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系统也可能被摧毁。
化疗药物不能使多数本病患者得到根治,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化疗进一步降低免疫功能有关。
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患者缓解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缓解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的低下,气血阴阳的不足,而中医补益药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2.调节脏腑。
脏腑功能的紊乱、气血津液的运转障碍是缓解期治疗必需注意的。
机体五脏六腑之功能正常、相互协调方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缓解期应根据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3.祛除余毒。
扶正的同时,要清除余毒。
邪毒留伏阴分,清热解毒之品难达病所,通常之补益剂难以将邪毒托出,实为难治之证。
我们认为必须使阴分之邪毒出于阳分,再行祛邪解毒之剂方可收祛邪之效。
参考文献
[1] 田泳 ,陶秀芳论中医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关于白血病论治的区别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10(7);42~47
[2] 安丽中医诊治白血病的体会 [J] 中医研究 ,2002,15(4):48-49
[3] 李海燕,钱林生,薛艳萍,等.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舌象辨治体会J .中医杂志,1996 ,37(6) :345
[4] 吴雪彪. 白血病辨证施治初探〔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