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方法、标本选择、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方法、标本选择、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学显微镜下骨髓原始细胞< 5% ,造血功能恢 免疫表型(LAIPs),LAIPs 存在于白血病细胞表面,
复[1])甚至治愈;儿童ALL 患者治愈率达到75% 包括抗原非同步表达、跨系列表达、过度表达/ 表达
;,仅 ~ 80%
30%
的成年 ~ 40%
ALL
患者可长期
缺失;在正常骨髓细胞上不表达或低频率表达[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单 1 ALL 患者MRD 检测方法
个B 或T 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分为 1. 1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 FCM 由液流系
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急性T 淋巴细 统、光学系统及电子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在液流系
胞白血病(TALL)。ALL 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离子 统中快速测定单个细胞的电阻、光散射和光吸收等
方法有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PCR、二代测序(NGS):FCM 测量速度快,可多参数测量;ALL 患者MRD 可出现抗
原漂移导致FCM 结果呈假阴性;PCR 包括实时荧光定量RCR(qPCR)、逆转录PCR(RTPCR)两种,检测MRD 的灵敏
度均较高,但结果易出现假阴性;NGS 又称高通量测序、深度测序,检测MRD 时灵敏度高于FCM、PCR 法,但具有需要
选用多种检测方式,可提高MRD 测定的阳性率。 敏度一方面取决于测序读长的数量[12];另一方面取
但FCM 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抗体组合的选择、设 决于投入DNA 的总量:为了达到0. 的精 000 01%
门方式、检验者的经验等,需要统一、规范的标准。
确度,必须分析65
μg
的 。因为 DNA[13]
见的儿童急性白血病,其发病率逐占15 岁以下儿 量,可对同一个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

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方法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方法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方法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可达80%,但5年存活率仅30~40%[1],究其根源是完全缓解后,体内仍含少量白血病细胞。

因此,对于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的检测可更早预测急性白血病的复发。

本文对MRD检测方法以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标签: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急性白血病检测方法:MRD常用的监测方法分以下几类:细胞遗传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不能理想监测MDR。

1 细胞遗传学方法1.1 染色体核型分析多数白血病细胞伴随染色体核型的异常,如在AML中出现异常分裂象或数量结构的改变。

用此法检测MRD的个体差异大且敏感性差,近年此法研究少在此不多叙述。

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染色体为探针检测白血病细胞中染色体的异常。

改善了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缺点,具有高敏感度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短时间分析较多的骨髓、外周血或组织细胞,检出难以识别的基因异常及断裂点的异常。

由于其检测的靶分子为基因,可避免由于表面抗原的改变造成的假阴性等问题。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意义:在中国APL在AML中占有很大比例,90%以上的APL具有特征性融合基因PML-RARα,FISH为检测APL-MRD最常用的方法。

黄正刚等[2]用FISH检测了30例已达完全缓解并经三轮巩固治疗后的APL 患者,发现融合基因PML-RARα持续阳性的有3例并最终复发。

张济等[3]用FISH 检测34例完全缓解的APL患者,9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3例检测结果为阴性;经巩固维持治疗后,4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2例检测结果为阴性。

所以,FISH检测APL-MRD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2 免疫学方法2.1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MFC)因成本較低准确度敏感度较高,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它是依据识别在白血病细胞表面联合表达的特异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s)。

WT1 基因在监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意义

WT1 基因在监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2期5投稿邮箱:zuixinyixue@·论著·WT1基因在监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意义许飞,李玲,马慧(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血液科,宁夏 银川 750004)0 引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是以异常分化的髓系细胞对骨髓,血液和其他组织的浸润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1]。

虽然目前AML 的完全缓解率(CR )可达到60%-80%,然而之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而微小残留病(MRD )是AML 复发的主要原因,MRD 是指AML 经化疗后或骨髓移植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

准确动态评估AML 患者治疗后的MRD 对尽早预测复发、评价疗效、指导个体化治疗、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均有重要意义[2]。

同时进一步研究MRD 特征性分子标志对监测MRD 具有重要价值。

WT1基因存在于11p13q 染色体,其编码的转录因子通过参与造血干细胞正常分化与促进细胞异常过度增殖两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肿瘤均高表达WT1基因,特别是在白血病中,WT1基因的表达被作为白血病细胞存在的标志。

同时,有研究报道WT1的mRNA 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疾病活动情况密切相关[3]。

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WT1的mRNA 水平是否可以作为AML 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收治住院64例初发AML 患者。

所有AML 患者均符合国际FAB 诊断标准,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核型和分子生物学结果确诊。

其FAB 分型见表1。

诱导治疗及缓解后治疗均参照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4]。

经诱导缓解治疗后,其中46例患者达完全缓解,并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5例患者复发。

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 )检测完全缓解(CR )及每次巩固化疗后 MRD 水平 230人次,平均 5 次/例(3-7 次/例),RT-PCR 检测每次巩固化疗后骨髓 WT1 基因表达水平 230人次,平均 5 次/例(3-7 次/例),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
AML患者获得CHR并继续接受治疗后的转归如下: ①极少数患者发生早期复发; ②部分患者呈MRD持续阳性状态,最终发生晚期复发; ③部分患者由MRD阳性进入MRD阴性状态,即用现有的MFC、RQ-PCR
和NGS等方法在患者体内检测不到白血病细胞;部分MRD阴性患者可再 次转为MRD阳性导致晚期复发;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图1)。
二、MRD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二)分子学方法检测MRD
2.分子标志检测MRD的技术要求: 应用1 μg RNA逆转录为cDNA,每次反应的cDNA相当于100 ng RNA(约
为200 000个细胞,如果基因表达水平高则需要的细胞数量少)。 对于基于DNA的方法,每次反应需要至少100 ng DNA(约为15 000个细
此外,包括RUNX1、GATA2、CEBPA、DDX41和ANKRD26在内的某些 胚系基因突变与AML发生风险相关,如果把这些基因突变作为MRD评估 的标志,就需要应用DNA测序的方法除外它们是胚系组织(皮肤组织、 毛囊或颊黏膜)来源的突变。
多个MRD分子标志物组合应用可克服单个分子标志物评估MRD的缺陷, 该缺陷包括AML亚克隆的异质性和CHIP的存在对MRD的影响等。
二、MRD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二、MRD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二、MRD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一)MFC检测MRD
用于MFC评估表型异常白血病细胞的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包括CD34、 CD117、CD13和CD33,跨系表达抗原CD2、CD7、CD19和CD56等。
利用MFC检测MRD的方法包括白血病相关异常表型(LAIP)以及与正常 骨髓细胞表型相鉴别(D-F-N,different from normal),前者是指初诊时 确定患者的LAIP,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利用LAIP进行MRD检测;后者可 用于缺乏初诊LAIP的患者,也可检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抗原漂移 (Antigen shift)。

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特点是骨髓或淋巴组织中存在大量异常细胞,导致正常血细胞受到抑制或代偿性增生,引起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危及生命。

随着白血病治疗的进步,尤其是多种化疗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治疗过程中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却成为了治疗方案制定、疗效判定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微小残留病是指在化疗、放疗或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结束后,血液或骨髓中仍存在极少数的癌细胞,虽然病情已经得到缓解,但极易引起复发。

因此,准确监测微小残留病的水平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预测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和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微小残留病的概念、类型和分类方法
2. 微小残留病监测的方法、指标和临床应用
3. 微小残留病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 微小残留病监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5. 微小残留病监测的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四、研究意义
本文对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总结,有利于促进治疗方案的个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同时,探索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的进展和挑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团队的协作,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广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标记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临床意义论文

表观遗传学标记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临床意义论文

表观遗传学标记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07-01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治疗方案的改进,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最终会复发。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白血病的复发与微小残留病密切相关。

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是指经过诱导治疗达临床缓解时,白血病患者体内残留的少量白血病细胞。

对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监测对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检测mrd的关键是寻找分子基因标志。

细胞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的异常改变在急性白血病mrd 检测中占有重要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少数患者,大多数患者并不具备遗传学的预后指标。

随着对急性白血病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的进步,人们把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归结为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通过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的发生异常改变[1]。

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检测相关机制的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

表观遗传学生物标记(epigenetic biomarkers),特别是dna 甲基化相关标记检测拥有遗传学标记、抗体等标志不具备的优势。

本文就mrd细胞分子遗传学的检测方法及dna甲基化检测mrd 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常用白血病mrd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1.1 分子生物学方法:遗传学的改变,包括染色体易位/缺失、基因突变等是白血病发生的基础,其所导致的正常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和功能异常是白血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异常的遗传学改变,已成为急性白血病临床检验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q-pcr ) 方法结合了pcr和荧光探针两种技术,通过定量检测白血病细胞中标志性基因实时观测mrd,是目前检测mrd最为敏感的方法,灵敏度可达10-4-10-5,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建立mrd检测方法的首选。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流式细胞术)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流式细胞术)
1. 快速、简便
2. 流式细胞术是直接进行定量,更为精确;而PCR是根据 产物的量进行推算。
3. 流式细胞术检测时可以区别活细胞和经化疗将要死亡的 细胞以及死亡细胞的碎片(而这些死亡的细胞以及细胞 碎片在PCR检测中都可能形成阳性信号)。
上 海 市 临 床 检 验 中 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Fluorescent Standard
Obtain Results
Troubleshoot Maintenance
Color Compensation
Generate Report
FAIL
Process/ Method Control
PASS
Test Reimbursement
上 海 市 临 床 检 验 中 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Elaine Coustan-Smith, etal. Clinical importanc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lood. 2000, 96(8):2691-2696
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MRD原理
利用抗原表达的差异,以直观的方式区分白血病 细胞和正常的骨髓细胞(正常生理状态下和骨髓重建期)
跨系表达的抗原 质的差异 时相混乱的抗原 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抗原 抗原表达量异常高 量的差异 抗原表达量异常低
上 海 市 临 床 检 验 中 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差异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㊃论㊀㊀著㊃∗通讯作者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赵㊀兰,许惠利∗(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血液科,上海,201800)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检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临床意义㊂方法㊀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骨髓免疫分型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3个月检测一次MRD,并动态监测,同时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㊂结果㊀MRD <10-4复发率为22.2%,MRD >10-3复发率为77.8%,MRD >10-2复发率为100%㊂结论㊀经过20例患者的MRD 检测显示:MRD <10-4的复发率低,MRD ﹥10-3的复发率高,MRD ﹥10-2提示近期复发㊂因此,MRD 对早期复发的判断㊁及早干预治疗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㊂关键词:㊀急性白血病㊀完全缓解㊀微小残留病㊀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㊀R733.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6213(2021)02-0193-03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 in Complete Remission of Acute LeukemiaZHAO Lan,XU Hui-lI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ealth Sciences,Shanghai,201800,China)Abstract :㊀Objective ㊀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microresidual disease(MRD)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of acute leukemia(AL).method ㊀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bone marrow immunotyping at the first consultation.From the 14th day after the first induced remission treatment,MRD was tested every 3months,and dynamically monitored.Bone marrow morphology was also performed.Results ㊀MRD <10-4relapse rate of 27%,MRD >10-3recurrence rate is 82%,MRD >10-2The relapse rate of is 100%.Conclusion ㊀The MRD test of 20patients showed that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RD <10-4was low,the recurrence rate of MRD >10-3was high,and MRD >10-2suggested a recent recurrence.Therefore,earlydiagnosis,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options have obvious guid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㊀Acute leukemia;Complete remission;Minimal residual disease;Clinical significance㊀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确诊时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大约为1010~1012,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㊁多药联合方案的应用㊁大剂量化疗和HSCT 推广,AL 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期较前有所提高,此时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降至108~109㊂据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约为50%~80%㊂CR 后复发是目前急性白血病面临的难题之一㊂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与白血病复发密切相关,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为疾病复发的根源㊂为争取患者长期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DFS)和痊愈,必须对AL 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同时对MRD 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评估疗效,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1]㊂本研究通过对20例急性白血病缓解后的病人进行MRD 动态监测及分析,评价MRD 在指导治疗及早期预测复发的意义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收集20例患者均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病人,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底㊂根据㊃391㊃㊀血栓与止血学2021年第27卷第2期WHO MICM分型法确诊的AL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为44岁,男10例,平均年龄为42.6岁,女10例,平均年龄为55岁㊂1.2㊀治疗方案㊀AML诱导缓解方案采用标准DA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㊁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㊁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ALL诱导缓解方案采用CVDP方案㊂巩固化疗AML采用DA㊁MA㊁HA㊁HD-Ara-C等,ALL采用CVDP㊁MA㊁HD-MTX 等方案,缓解期定期常规鞘注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㊂1.3㊀临床完全缓解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十五版)急性白血病CR 标准㊁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㊁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㊂1.4㊀研究方法1.4.1㊀标本及仪器㊀抽取诱导治疗或强化治疗后患者的骨髓液进行骨髓涂片行细胞形态学分析,同时取EDTA抗凝骨髓液约3ml进行MRD检测㊂标本统一按照要求送达上海复旦大学新培晶临床分子研究中心,仪器采用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㊂1.4.2㊀主要试剂㊀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BD公司,利用三色荧光(PE㊁FITC㊁PerCP)抗体直接标记法标记㊂1.4.3㊀MRD检测㊀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骨髓免疫分型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3个月检测一次MRD,并动态监测,同时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收集100000个细胞㊂1.4.4㊀检测MRD的同时测定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和骨髓巨核细胞(MK)的变化判断白血病预后㊂2㊀结㊀㊀果2.1㊀MRD水平与复发的关系(表1)表1㊀20例AL患者CR后MRD水平与复发之间的关系MRD<10-492722.2% MRD<10-392277.8% MRD<10-2220100.0%㊀㊀MRD<10-4组一例M2患者,染色体检查示t(8;21),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㊂自认为预后良好,化疗未满三年即放弃治疗,回单位上班,9个月后复发㊂另一例M4患者CR近五年,行MRD检测提示MRD> 10-2,骨髓涂片原始细胞5%,随访骨髓检查,两个月后骨髓涂片原始细胞>20%㊂2.2㊀PLT㊁MK水平与复发的关系(表2)表2㊀PLT、MK水平与复发的关系MRD水平血象WBC Hb Plt骨髓象骨髓增加度原始细胞幼巨颗粒巨产板巨MRD<10-4CR5.8121133活跃0.5122314 MRD<10-4复发9.991133极度活跃2410189 MRD<10-3CR6.1113119活跃0.8132112 MRD<10-3复发11.18579极度活跃45978 MRD<10-2CR7.0104106活跃2.5111411 MRD<10-2复发10.57665极度活跃57753㊀㊀根据表1经过20例患者的MRD检测显示:MRD <10-4的复发率低,MRD﹥10-3的复发率高,MRD﹥10-2提示近期复发㊂因此,对早期复发的判断㊁及早干预治疗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㊂根据表2急性白血病CR期,血小板在正常值㊁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以颗粒㊁产板巨增加为主㊂复发时血小板㊁巨核细胞总数减少,以幼巨㊁颗粒巨为主,产板巨减少明显㊂3㊀讨㊀㊀论AL患者初发时体内约有1012个白血病细胞,经过化疗后杀伤4个对数级后即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实际体内还有约108个白血病细胞,如果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体内白血病细胞可以降得更低,例如白血病细胞﹤105㊂然而,目前常规检测白血病细胞数量为骨髓涂片计数的方法,原始细胞﹤5%即认为CR,实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无法计算㊂易造成AL患者的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㊂治疗不足易造成复发,过度治疗易出现致命性并发症[2]㊂因此,AL治疗后体内有多少残留白血病细胞,巩固治疗如何实施成为目前AL治疗的瓶颈㊂新近提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是指恶性血液病经过治疗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㊃491㊃㊀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2021Vol27No2㊀后体内残存的通过形态学等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任何水平的微量肿瘤状态[3-4]㊂MRD能准确定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数,敏感度达到10-4~10-5㊂而基于MRD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可以使不同危险度分层组中的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5]㊂临床根据MRD水平高低,可以判断AL 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同时能早期预测复发,为早期干预提供有力依据㊂研究表明:MRD可作为AL 缓解和治愈的标准[6]㊂本研究中,我们对AL病人进行FCM(flow cytom-etry)的白血病细胞标记,然后观察AL患者经过治疗获得CR后骨髓中MRD的变化情况,定期监测CR病人的MRD变化情况,根据其变化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㊂MRD作为白血病独立的预后因素,使AL的缓解标准由细胞水平提升到分子水平[7]㊂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MRD在监测AL复发前期的改变和及时干预治疗的应用价值㊂参照国外研究现状:San Miguel等根据MRD检测水平将AML获得CR的患者分为4组,即:MRD< 10-4㊁10-4~10-3㊁10-3~10-2㊁>10-2,随访观察发现,各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0㊁14%㊁45%㊁85%[8]㊂Coustan Smith等应用多参数FCM研究MRD与预后的关系,发现以MRD检测10-4为标准,其5年复发率<10-4以下组为6.1%㊁>10-4以上组高达23%[9]㊂意大利学者Renato Bassan.等根据MRD结果分为:MRD阴性(﹤10-4)㊁MRD阳性(﹥10-4)[10]㊂MRD阴性者结束巩固治疗后进入为期2年的维持治疗㊂MRD阳性患者最好接受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不能接受干细胞移植者,可以进行强化治疗+自身外周血干细胞支持㊂国内研究现状: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FCM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8~10色MP-FCM在MRD检测中体现出敏感性高㊁特异好㊁适用范围广的优势,MRD的FCM检测从小规模样本的临床研究发展到大规模样本的临床验证,目前已成为恶性血液病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分层的重要依据㊂初治AL患者经标准化疗后,虽然5年生存率达到40%~50%,但部分患者在2~3年内相继复发,其根源是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㊂学术界一致推荐把MRD检测作为白血病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㊂与传统的形态学比较其创新点是能精确地定量残存白血病细胞数,敏感度达到10-4~10-5,而且该方法具有快捷㊁简便㊁敏感㊁特异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㊂参考文献[1]㊀MAURILLO L,BUCCISANO F,SPAGNOLI A.Monitoring of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sing peripheral blood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to bone mar-row.HAEMATOLOGICA,2007[2]㊀M.J.BOROWITZ,M.DEVIDAS,S.P.HUNGER,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other prognostic factors:a Children s Oncology Group stud-y.Blood,June15,2008;111(12):5477-5485. [3]㊀HOKLAND P,OMMEN HB,MULE MP,et al.Advancing the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Concept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Semin Hematol,2015,52(3):184-192. [4]㊀OSSENKOPPELE GJ,SCHUURHUIS GJ.MRD in AML:Itis time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of remission[J].Best PractRes Clin Haemetol,2014,27(3-4):265-271.DOI:10.1016/j.beha.2014.10.008.[5]㊀WOOD BL.Principles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detectionfor hematopoietic neoplasms by flow cytometry[J].Cytome-try B Clin Cytom,2016,90(1):47-53.DOI:10.1002/cyto.b.21239.[6]㊀AL-MAWALI,D.GILLIS,I.LEWIS The Role of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for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Disea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 J Clin Pathol,Janu-ary1,2009;131(1):16-26.[7]㊀D.CAMPANA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Hematology,December1,2010;2010(1): 7-12.[8]㊀SAN-MIGUEL JF,VIDRIALES MB,L6PEZ-BERGESC,etal.Early Immunophenotypical evalu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disease in acute nueloicl.Leukemia identifies different pa-tient risk groups and may contribute to postinduction treat-ment stratification.Blood.2001,98(6):1746-1751. [9]㊀COUSTAN-SMITH E.BEHM FG,SANCHEZ J,et al.Immu-nological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ren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ncet.1998.351(9102):550-4.[10]RENATO BASSAN.et al.Improved risk classification forrisk-specific therapy based on the molecular study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in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ALL) 2009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收稿日期:2020-10-20)㊃591㊃㊀血栓与止血学2021年第27卷第2期。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疗的 6 0例 T — A L L患儿在 治疗不 同 时间点进 行 追踪监 测 , 分析 不 同 MR D水 平 患儿 的 临床 特征 及 预 后 。结 果 诱 导 治疗 第 3 3 d MR D≥1×1 0 I 4 组 患 儿 易复发 , P= 0 . 0 3 ; 诱 导 治疗 第 3 3 d MR D<1 x
c h i l d h o o d a c u t e T — c e l l l y m p h o b l a s t i c l e u k e m i a( T — A L L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6 0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T — A L L
监测T — A L L患儿 M R D水平在评估早期治疗
【 关键词 】 微 小残留病; 白血病 , T淋 巴细胞性 ; 儿童; 预后
C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c f a nc e o f mi n i ma l r e s i d ua l di s e a s e i n c hi l d ho o d a c u t e T- c e l l l ym ph ob l a s t i c l e uke mi a ZHANG Ru i d o n g,W U Mi n y u a n,ZH ANG Y o n g h o n g,MA Xi a o l i ,ZHOU Xu a n,ZHENG Hu y o n g. He ma t o l o g y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HENG Hu y o n g,Ema i l :h u y o n g z he n g @ s i n a. c o m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蒋惠【摘要】目的:研究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在白血病复发预测以及临床治疗指导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40例白血病患者标本,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RD,从诱导化疗治疗后的第21天开始,每个月检测一次.按照首次接受诱导治疗后的第21天检测的MRD水平,将40例AL分为低(MRD< 10-4)、中(MRD:0.01 ~ 10-4)、高(MRD>0.01)三个组.结果:低、中、高三组三年的复发率分别为0、20.0%、85.71%.其中MRD >0.01组3年复发率最高,MRD< 10-4组预后好,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MRD动态监测的过程中,形态学完全缓解时的MRD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复发概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D >0.01提示复发具有高概率,MRD阳性比形态学复发出现早,连续的MRD监测对于个体化治疗以及预测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2页(P18,20)【关键词】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分析【作者】蒋惠【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凉山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微小残留病 (MRD)指的是白血病患者经过骨髓移植治疗或者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体内残有的少量白血病细胞的一种状态[1]。

为了能够提前的预测白血病的复发,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或骨髓抑制效果,目前出现了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微小残留病 (MRD)的试验。

本研究跟踪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140例骨髓标本进行微小残留病的动态监测分析,证明微小残留病在急性白血病复发的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缓解后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为50岁,共140份骨髓标本,进行MRD检测。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预测复发风险
微小残留病检测可以检测患者体内残 留的白血病细胞,有助于预测患者的 复发风险,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微小残留病检测在巩固治疗中的应用
监测病情变化
在巩固治疗期间,通过微小残留病检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迹象,调整治疗方 案。
指导治疗决策
根据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继续巩固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2024-01-08 汇报人:xxx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急性髓系白血病概述 • 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原理 • 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解读 • 微小残留病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
中的应用 • 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 总结与建议
共识由国内急性髓系白血病领域 的临床专家、实验室检测专家以 及方法学专家共同组成。
制定流程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讨论和会议 研讨等方式,对急性髓系白血病 MRD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 讨,并最终形成共识意见。
证据等级和推荐强

根据现有研究证据的质量和数量 ,对共识意见进行证据等级和推 荐强度的评估,以确保共识的科 学性和实用性。
未来发展方向及展望
技术创新
多学科合作
继续研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 ,提高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准确性。
加强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 学科的交叉合作,推动微小残留病检测技 术的快速发展。
标准化与规范化
普及与应用
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规范,提高不同实 验室和检测方法之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 性。
灵敏度与特异性
当前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仍存在一 定局限性,难以准确检测出低水平的残留病灶。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维持治疗第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骨髓MRD检测,统计MRD阳性及阴性患者不同危险度及不同治疗时期的复发情况,同时比较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不同骨髓缓解状况下MRD水平。

结果: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以及维持治疗第3个月,高危组的MR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期MRD阳性复发率显著高于MRD阴性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达M1的患者MRD≥10-2比例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达M1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MRD水平与ALL的预后有关,MRD阳性可作为ALL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白血病化疗、靶向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但仍有20%的患者存在复发,复发后的治愈率则显著下降[1]。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和白血病的复发有明显关系[2-3]。

对此,本研究对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ALL患者进行MRD检测,比较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复发情况,以探讨MRD在AL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确诊,且均为初发患者,其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109例,T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8~70岁,平均(41.3±5.6)岁。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技术挑战与改进方向
灵敏度与特异性
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和假阴 性结果。
多参数检测
开发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标志物的技术,提高检测的全 面性和准确性。
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临床解读的困难与对策
其他检测技术
免疫学技术
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特异性抗体与 白血病细胞结合,实现对微小残留病 的检测。包括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 方法。
细胞遗传学技术
新兴技术
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突变 检测、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分 析等,为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提供了新 的手段。
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等技术对 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 从而评估微小残留病的情况。
临床解读
深入探讨了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 果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包括完 善检测标准、提高检测灵敏度、加强临床与实验室沟通等。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将不断涌现,如单细 胞测序、液体活检等,有望提高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准确性 和灵敏度。
缺点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抗体选择和标记方法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
原理
利用PCR、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白血病特异性基因 或融合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从而实现对微小残留病的分
子水平监测。
优点
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检测 白血病细胞的残留情况。
缺点
可能受到样本质量、引物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且部分方法 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意义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意义
昆 明 医科 大学 学 报
2 0 1 3 , ( 1 1 ) : 1 0 8 ~1 1 0
CN 53 — 1 2 21 /R
J o u r n  ̄ o f Ku 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急性 白血病 完全 缓解 微 小残 留病 检 测 的意 义
i nd u c t i o n c he mo t h e r a p y b y CR, a nd d e t e c t e d a t l, 3, 6 a n d 1 2 mo n t hs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R d e t e c t i o n f o r t he i f r s t t i me, t h e i n d u c e d MRD l e v e l s we r e o b t a i ne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t he n 4 3 pa t i e n t s wi t h AL we r e d i v i de d i n t o ne g a t i v e
利用流式细胞术 ( F C M )进行 M R D检测 ,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 1 4天开始 ,每 1 ~3月检测 1 次 ,并动 态监测 ,分为阴性 ( MR D < 1 0 、阳性 ( MR D > 1 0 -  ̄ ) ,2组进行 比较分析 .结果 于阴性组 ( P <O . 0 5 ) .结论
路 萍
6 5 3 1 0 1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玉溪 市人 民 医院血 液科 ,云 南 玉 溪
[ 摘要] 目的 义 .方法
探讨急性 白血病 ( A L )患者骨髓微小残 留病 ( MR D )的监测对疾病 预后 和疗效评价 的临床意

白血病要定期检测微小残留 不要轻视它

白血病要定期检测微小残留 不要轻视它
白血病要定期检测微小残留 不要轻视它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是指在白血病经诱导化疗获完全缓解后或是骨髓移植治疗后,体内仍雍留有少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它是衡量患者病情缓解程度以及病情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对患者的意义
1、检测白血病在经过治疗后是否缓解,以及缓解的程度,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由此可见,白血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虽然已经达到完全缓解,但也不能轻次复发。
因此,即便经过化疗已经达到完全缓解的程度,白血病患者也要继续巩固治疗。中医药在对于白血病缓解之后针对微小残留病的消除上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中药治疗白血病可帮助患者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其次,通过中草药的调理可以增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提升治疗过程中病情的缓解。
2、监测白血病是否存在复发的迹象,可尽早进行干预
3、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确定是否达到治愈的目标。
急性白血病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很多患者就认为已经治好了,从而忽略了对病情的监测。需要提醒的是,即便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大多数患者体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微小残留病,而这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而化疗在理论上可以完全消灭微小残留病,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在 MR D检测 中 的临床 意义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研 究对 象
细 胞存在 , 即判 断为残 留 白血 病 细胞 。在 C D 4 5 / S S C
散 点 图上 , 至少分 析 十万个 细胞 , 以这些 残存 的细 胞
占骨髓单 个 核细 胞总 数 的 比例作 为 MR D 的数值 。
1 . 4 M RD 监 测 及 随 访
选择 2 0 0 5年 4月 至 2 0 1 1 年 5月在 南 昌大学 第

附 属 医 院 诊 断 并 坚持 治疗 的初 发 急性 白血 病 患
对4 0例患儿 分别 进行 诱 导治疗 及化 疗 6个 月 。 2 5例 患 儿 在诱 导 缓 解 结 束 时 、 1 5例 在 维 持 期 进 行 MR D监测 。每 3 - 6月随访 1次 . 随访 期 为 1 ~ 5年 。 MR D判 断标准 _ 4 ] :
C D1 3 7 C D 4 5 : 0 ; C D 3 3 + / C D 4 5 : ( 1 . 3 2  ̄ 1 . 2 8 ) %; MP O : ( 、 抗C D 2 2 ) , 髓系 单抗 ( 抗 C D1 3 、 C D 3 3 、 C D1 1 7 ) ,
障碍可 阻滞在不 同阶段 , 阻滞 发 生 在 较 早 阶段 称
急 性 白血 病 ¨ j 。目前 , 急 性 白血 病 完 全 缓 解 ( C R) 的临床 判断标准 是体征 和症状消失 . 骨 髓 细 胞 计 数 原 始 和 幼稚 细胞 < 5 %:复 发 的 判 断 标 准 是 复 查
摘要 : 目的 研究微小残留病( M R D ) 的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已诊断并坚持治疗的4 0 例

流式细胞术在微小残留(MRD)检测

流式细胞术在微小残留(MRD)检测

4、流式细胞术: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或细胞 内免疫分子来区别并计数白血病细胞。可以 直接计数白血病细胞(PCR是根据扩增产物 的量进行推算),并可区分活细胞或将要凋 亡 的 细 胞 及 碎 片 。 敏 感 性 10-4 , 较 PCR 低 (但达到临床要求);白血病进展及治疗后,
免疫表型可能发生改变,造成假阴性。目前 仍是最简单、直接、精确、使用的方法。
TDT/CD34/CD10/CD19
65.71%
CD38/CD34CD10/CD19
45.71%
CD58/CD34/CD10/CD19
61.43%
CD45/CD34/CD10/CD19
44.29%
CD66c/CD34/CD10/CD19 32.86%
CD22/CD34/CD10/CD19 合计
2、 荧光原位杂交(FISH):依靠区域特异 DNA探针对染色体染色来鉴别染色体数量和 结构的改变,从而区分白血病细胞。分子水 平。敏感性差。
3、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检测扩增 的靶系列(染色体断裂点融合区、免役球蛋 白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来区分白血病细胞。 敏感性最高10-6 。但覆盖面小(65%儿童 ALL缺乏特异的含有断裂点融合区的染色体 改变;另由于白血病细胞重组酶活性较强, 重排基因可能进一步重排,造成假阴性。)
但据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特点跨系时相紊乱量的异常及正常早期b细胞对糖皮质激素十分敏感等特点仍能找出相应检测中的应用
一、MRD概念
指白血病患者经诱导治疗达临床缓解后,体 内残存的少量白血病细胞。此时白血病细胞 仍可达1010,是复发的根源。研究表明当体 内白血病细胞小于106时,肌体通过自身免疫 机制可将之清除。即MRD检测敏感性应达到 10-4,才有意义。

血液病微小病灶残留(MRD)检测的意义。

血液病微小病灶残留(MRD)检测的意义。

血液病微小病灶残留(MRD)检测的意义。

核心提示:白血病初诊时,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数量为10的12方~10的13方。

诱导治疗缓解后,虽然骨髓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已经看不到白血病细胞了,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仍然有10的8方~10的9方,这就是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

白血病初诊时,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数量为10的12方~10的13方。

诱导治疗缓解后,虽然骨髓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已经看不到白血病细胞了,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仍然有10的8方~10的9方,这就是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

所以白血病需要多次巩固和强化治疗以进一步减少体内白血病的数量。

研究表明,如果治疗第33天的MRD能达10-4以下,今后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如果MRD到第12周还在10-4以上,复发的可能性就较大。

那么,如何检测MRD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对儿童白血病来说,主要有两种方法:流式细胞学检测和PCR方法检测。

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美国治疗儿童白血病最好的医院)主要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而欧洲最大的儿童白血病协作组则主要采用PCR方法检测。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检测,前提都必须是:在初诊时需要找到该患者白血病细胞特有的标志,打个比方,A患儿的白血病细胞有一个三角形的标志,B患儿的白血病细胞有一个圆形的标志,那么在今后的MRD追踪检测时,对A患儿就去找三角形的标志,对B患儿就去找圆形的标志。

所以如果在初诊时没有确定该患儿特有的白血病标志,那么在缓解后也就没有办法做MRD检测了。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觉得“MRD检测不难啊”。

其实不然,白血病细胞绝不像我举例的那么简单,因为每个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标志不尽相同,并且白血病细胞上还带有很多正常细胞的标志以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

所以如何确定白血病细胞特有的标志最为关键。

如果白血病细胞有特异的染色体易位或融合基因,那就相对比较容易确定和监测。

骨髓涂片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骨髓涂片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da n ss Co cu in Mii l rsd a i a e a e ee td fo t e ma o s a a l y ig o i. n lso : nma e iu l d s s c n b d tce m h r w me r s mp e b e r
中图分类号 : 2 . R7 55
MARROW SM EAR F R DE O TECTI N O F M I MAL RECI O NI DUAL DI SEASE N I CHI DREN ACUTE YM PHOCYTE L L L EUKEM I A B Y PCR
A S R C Obet e T s bi i lr q ikrme o o eet g te ii l B T A T jci : o et lh a s e, uce t d frdtci h mnma v a s mp h n
r s u l d s a e Me h d:T i y t o ma r w s a a l s o h h l r n s f rn c t y h c t e i a ie s . d to h r — w ro me r s mp e f t e c i e u f i g a u e l mp o y e t d e
PCR a d t n i ha c ra n ln c l a u i t o s r ai n f le i to a d r d c to o t e ea e s e ti c i i a v l e n he b e v to o a lv a i n n p e i a in f h r l ps o c t lmp c t luk m i. f a u e y ho y e e e a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摘要】微小残留病变检测(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临床结果的精确度。

MDR检测的目的是提高分子生物学水平的CR标准,为临床判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正确的诊断。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查诊断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本文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定义、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变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31-02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指经过化疗后使患者的病情处于良好的控制程度,但是骨髓中仍存在形态上不能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造成白血病的复发几率。

所以提高MRD的检测率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1]。

目前,评价MRD的标准基本上已经一致:在AML和ALL患者形态学正常的骨髓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最具有评估预后价值的指标为白血病细胞数在0.028%左右。

现报道,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对象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儿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高峰年龄在四岁左右。

据研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因素是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无限增殖。

儿童白血病早期都患有严重的贫血,他们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发热、呕吐恶心、惊厥昏迷、口腔牙龈以及颅内大出血、肝脾和淋巴结部位肿大等。

急淋的治疗主要包括: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庇护预防、维持和加强治疗。

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转化程度,再及时选择可行性的治疗方案,提高完全缓解率[2]。

2.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流式细胞术(FCM)以及Southern blot等方法组成MDR检测的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文莉莉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蛾眉,614200
刊名:
现代预防医学
英文刊名: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08,35(15)
被引用次数:1次
1.Radich JP;Cooley T;Bryant E The significance of bcr-abl molecular detection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late" 18 months or more after transplantation[外文期刊] 2001(06)
2.Beishuizen A;VerhoevenMA;van-W ering ER Analysis of Ig and T-cell receptor genes in 40 cb.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 ias at diagnosis and subsequent relapse:implica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m inimal residual disease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1994
3.朱平现代血液肿瘤诊断治疗学 1995
4.Khalil SH Molecular hematology.Molecular hematology.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2005(10)
5.Im HJ;Kong G;Lee H Expression of Wilma tumor gene (WT1)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eukemia[外文期刊] 1999(02)
6.Mikael KA;JoseMA;Martin B Th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006
7.Szczepanski T;van Dervelden VH;van Dongen JM Flowcytomettic im-munophenotyping of normal and malignant lymphocytes[外文期刊] 2006(07)
8.Campana D Determin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leukaemia patients 2003(06)
9.郑玲;薛永权;李建勇中期荧光原位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0(03)
10.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 2003
11.Sramkova L;Muzikova K;Fronkova E;Krejci O Sedlacek P Forrnankova R Mejstrikova E Stary J Detectabl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befor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hmration
predicts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外文期刊] 2007(01) 12.Paydas S;Tanriverdi K;Yavuz S PRAME mRNA levels in cases with acute leukemia:Clinical import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2005(04)
13.李琳;徐兵;许文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2007(04)
14.Tobal K;Newton J;Macheta M Molecular quantit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t (8;21) can identify patients in durable remission and predict clinical relapse[外文期刊] 2000(03)
15.Van Dongen J J;Seriu T;Panzer-Grumayer E R Prognostic.valu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hood 1998(9142)
16.陈洁;朱康儿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06)
17.San Miguel J F;Vidriales M B;Lopez-Berges C Early immunophenotypical evalu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disea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dentifies different patient risk greups and may contribute to postinduction treatment stratification[外文期刊] 2001(06)
1.孙良.何庆梅.刘鲲.李洁.周雪云.胡亮杉.郭坤元.邓兰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231例白血病融合基因的检测[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 201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fyx20081509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