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卷习题鲁科版必修1
鲁科版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专题测试(含解析)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
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
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1C.+3 D.+5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①CO2和NaOH溶液②NaHCO3溶液和盐酸③C和O2④NaHCO3溶液Ca(OH)2溶液A.除①④外B.除②外C.除③外D.除②④外3.在标准状况下,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气三种气体按一定比例充满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并将该容器倒置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M mol·L-1。
则M的取值范围是()A.0<M <B .<M <C .<M <D .<M <4.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CO2通入的量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溶解)()A.若O B=0,则形成溶液M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B.若O B=BC,则溶液M为Na2CO3溶液C.若O 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CO和HCOD.若3O B=BC,则溶液M中c(NaHCO3)=2c(Na2CO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6.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65%的硝酸、98.3%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红D.白黑白7.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标准状况)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鲁科版: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题编辑人:吕荣海2012.10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原因是A.它们是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B.他们各自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具有不同的几何外形D.石墨能导电而金刚石不能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合成氨B.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C.用氨气与硝酸制成“硝铵”化肥D.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3.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5Cl2+I2+6H2O==2IO3-+10Cl-+12H+,ClO3-+5Cl-+6H+==3Cl2↑+3H2O。
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rO3->ClO3->Cl2>IO3-B.BrO3->Cl2>ClO3->IO3-C.ClO3->BrO3->IO3->Cl2D.Cl2>BrO3->ClO3->IO3-4.稀硝酸与某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2价,被还原的硝酸占硝酸总量的1/4,则该反应中可能的还原产物是A.N2B.N2OC.NOD.NO25.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A.加热法 B.加入AgNO3溶液C.加入氢氧化钠 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6.为了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SO2气体,可以使气体通过A .饱和Na2CO3溶液 B.H2SO4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 D.Ba(OH)2溶液7.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盐酸C、硝酸锌D、氯化铜8.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热残余物,最后剩下的物质是A.NaCl、I2、Cl2 B. NaCl、I2C.NaCl、NaBr D. NaCl9.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溴水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见到的现象是A、上层为紫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液体B、上层为无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C、上层为橙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D、不分层,均为紫色液体10.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鲁科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现有CO2气体中含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通过如图所示的洗气瓶,(1)(2)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A. (1)NaOH;(2)浓H2SO4B. (1)浓H2SO4;(2)NaOHC. (1)NaHCO3;(2)浓H2SO4D. (1)浓H2SO4;(2)Na2CO32.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4(s)X(g)+Fe2O3(s)+SO3(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X为还原产物B. X能使溴水退色,说明X具有漂白性C.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2O3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3D.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NO3)2溶液中,可得到两种沉淀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易升华,应该密封保存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深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把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D.用加热的方法可将NaHCO3中混有的少量I2除去4.下列元素①Cl①Na①Br①I①Mg①U属于海水中的微量元素的是()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5.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少量溴水,振荡后静置,溶液无色的是()A. Na2SO3溶液B. NaCl溶液C. KI溶液D. FeCl2溶液6.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 g,则此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PbOB. Pb2O3C. Pb3O4D. PbO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仅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D.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8.V mL的溴化亚铁溶液中缓缓通入a mol Cl2,结果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为溴单质,则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10.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 mLB. 336 mLC. 224 mLD. 168 mL11.能证明硫酸为强酸的实验事实是()A.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能与磷酸钙反应生成磷酸C.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D.能与食盐固体共热产生气体氯化氢1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B.与烧碱共热产生氨气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硝酸亚铁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Fe3++NO↑+2H2OB.铜片与浓硝酸反应:Cu+NO+4H+===Cu2++NO↑+2H2OC.氯化铵浓溶液与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14.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含答案)
《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浓硫酸跟过量的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有( )①SO 2 ②SO 3 ③H 2S ④H 2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④D .只有①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B .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浓硝酸中的HNO 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红棕色3.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与铜反应C .与Na 2CO 3溶液反应D .与S 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 2SO 4和NO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B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C .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D .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5.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 .BaCl 2溶液B .K 2SO 4溶液C .KCl 溶液D .Ca(HCO 3)2溶液6.100mL2.0 mol/L 碳酸钠溶液和 200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 .0.9 mol/LB .1.5mol/LC .2.0 mol/LD .2.4mol/L7.以下物质间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HClO→HClB .SiO 2→H 2SiO 3C .Cu→CuSO 4D .SO 2→SO 42-8.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无沉淀生成。
若再通入气体X ,有沉淀生成,则气体X 可能是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①NO 2 ②CO 2 ③NH 3 ④Cl 2 ⑤H 2SA .②③④⑤B .①②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9.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结构式: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氮气的电子式:10.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C.分别取两种固体各1 g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D.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再将反应所得溶液分别经加热、蒸干、灼烧后称重11.下列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等质量Na2CO3、NaH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体积少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等物质的量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CO2多12.如图,把气体缓慢通入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和试管B,在试管B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其生产流程图如下(1)贝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一、单选题1.常温下,向100mL0.05mol/L氢硫酸中逐渐通入氯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c(H+)先变大后变小B.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C.氢硫酸完全反应生成1.6g硫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2Cl-+S↓2.下列关于N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久置的浓硝酸会呈黄色,这是浓硝酸分解之后产生NO2溶于其中的缘故.B.因NH4Cl受热会分解,故可利用加热NH4Cl制备NH3C.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到变红D.氨气溶于水后溶液中共有5种粒子3.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溶于水并且都能和水反应,前者的溶解度大于后者B.两者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疾病,前者的效果好于后者C.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CO2多D.等体积等浓度的AlCl3溶液分别和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反应,前者产生CO2多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明矾溶于水,充分水解产生Al(OH)3胶粒数目小于N AB.常温下,71g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N AC.标准状况下,22.4L丙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破坏非极性键的数目为2N AD.足量的锌与含1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分子数大于0.5N A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酸雨的形成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少量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只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能是NO2一种气体7.向铁铜合金中加入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O2、N2O4、NO混合气体,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mol/L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①把工厂烟囱造高①燃料脱硫①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①开发新能源①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做还原剂的是()A. O2 B. Fe C. H2 D. Cu4.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二者比较相等的是()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①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①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只有①5.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标准状况)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4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含二氧化氮1.12 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 mol6.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 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做制冷剂7.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可能大于22.4 LB. A溶液中n(NaOH)=2n(Na2CO3)C. 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有NaHCO3D. 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8.铜跟稀硝酸反应中,如果有63 g硝酸被还原,则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为()A.mol B.mol C. 3 mol D.mol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四氯化碳层变为橙色或橙红色的是()A.少量氯水滴入KI溶液 B.少量碘水滴入NaBr溶液C.少量溴水滴入KI溶液 D.少量氯水滴入NaBr溶液10.能够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反应是()A. CuCl2+H2S===CuS↓+ 2HClB. Cl2+ H2S===2HCl+ SC. 3Cl2+6FeSO4===2Fe2(SO4)3+2FeCl3D. H2SO4(浓)+ NaCl(固)===NaHSO4+ HCl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12.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入足量氯气①将海带烧成灰①加CCl4振荡 ①过滤 ①用分液漏斗分液。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鲁科版必修1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B .许多领域中用液氮制得低温环境C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 2D .正常雨水因溶有CO 2,其pH 约为5.6,而酸雨的pH 小于5.6解析: 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的氧化物,它也是引起酸雨的重要物质。
答案: C2.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能共存的是( ) A .SO 2和O 2 B .NO 和O 2 C .H 2S 和SO 2D .NH 3和HCl解析: 2NO +O 2===2NO 2;2H 2S +SO 2===3S↓+2H 2O ;NH 3+HCl===NH 4Cl ;SO 2和O 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
答案: A3.含有下列离子的水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但不是被氧化的是( ) A .OH -B .Fe 2+C .SO 2-3D .S 2-解析: OH -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CO 2+2OH -===CO 2-3+H 2O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Fe 2+――→O 2Fe 3+,SO 2-3――→O 2SO 2-4,S 2-――→O 2S 。
答案: A4.关于非金属元素N 、O 、Cl 、S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 B .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C .其单质都能跟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D .每种元素仅生成一种氢化物解析: S 单质常温下为固体,分子组成和结构比较复杂。
N 、O 、Cl 、S 四种元素中N 、O 的氢化物不止一种。
它们的单质都能与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答案: C5.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为(双选 )( ) A .氯化铵和消石灰 B .碳酸氢铵与过氧化钠 C .碘和食盐D .氯化铵和硫酸钠解析: A 发生反应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B 中NH 4HCO 3=====△CO 2↑+H 2O↑+NH 3↑,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2H 2O +2Na 2O 2===4NaOH +O 2↑;C 中I 2受热升华而NaCl 的熔点较高;D 中NH 4Cl=====△NH 3↑+HCl↑,遇冷又会生成NH 4Cl :NH 3+HCl===NH 4Cl 。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A.二氧化硫通入氯水溶液中B.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D.二氧化氮通入水中2.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3B.溶液的酸性增强C.白色沉淀是BaSO4D. 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3.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二氧化硫的是()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溶液退色;④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解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③④⑤均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4.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获得Cl2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C.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D.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新制的氯水可长期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产物与物质的浓度有关的是()①铜与硝酸溶液②铜与氯化铁溶液③锌与硫酸溶液④铁与盐酸溶液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7.11.2 g铁粉与2.2 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A. 11.2 LB. 5.6 LC. 4.48 LD. 2.24 L8.下列溶液分别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钙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9.“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
高中化学必修1鲁科版本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标准状况下,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气三种气体按一定比例充满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并将该容器倒置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无气体剩余,所得溶液的浓度为M mol·L-1。
则M的取值范围是()A.0<M<B.<M<C.<M<D.<M<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具有弱碱性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共有6种粒子D.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除水外)3.把铁和氧化铁组成的某混合物放入250 mL 2.0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少是()A.400 mLB.450 mLC.500 mLD.550 mL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a2+、HCO、COB.K+、H+、HCO、COC.Na+、Ba2+、HCO、OH-D.Ba2+、Ca2+、HCO、Cl-5.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6.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可利用如下原理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硫:3S+6NaOH(热)===2Na2S+Na2SO3+3H2O,该反应表现了硫的()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7.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可得到的是()A.NaClB.金属钠C.金属镁D.Cl28.粗盐溶解后的盐水含有Ca2+、Mg2+、Fe3+、SO等杂质,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入稀盐酸;⑤过滤;⑥蒸发、结晶。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的是()A.氯水B.氯化氢溶液C.漂白粉溶液D.氯酸钾溶液2.浓硫酸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2H2SO4(浓)CO2↑+2SO2↑+2H2O③2FeO+4H2SO4Fe2(SO4)3+SO2↑+4H2O④Fe2O3+3H2SO4Fe2(SO4)3+3H2O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NO(NO2)通过水洗涤 B.NO2(NH3)通过水洗涤C.NH4HCO3(NH4Cl)加热 D.浓HNO3(NO2)加NaOH溶液5.下列各组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A.铜投入到浓硝酸中B.碳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C.电石投入到水中D.碳酸钙投入到盐酸中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 Cu与HNO3溶液;② Fe与HCl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铝与NaOH溶液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7.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中,没有发生颜色变化的是()A.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氯气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用KSCN溶液检验氯化铁中的Fe3+ D.用盐酸检验碳酸钠中的CO32–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2CO 31 / 9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9.下列实验装置及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实验室制备氯气,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被全部消耗B.Ⅱ图中:实验室制备氨气,棉花的作用是用来减小空气对流C.Ⅲ图中:利用CCl4萃取溴,上层为CCl4层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10.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鲁科版必修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l2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红色沉淀D.用图④操作可提取碘水中的碘解析: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时会混入HCl和水蒸气两种杂质,先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A 项正确;实验②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若Cl2过量,Cl2与Br2同时遇到KI溶液,Cl2先和KI溶液反应,无法证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B项不正确;实验③溶液变成红色,不是沉淀,C项不正确;实验④操作不正确,分液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项不正确。
答案:A2.“绿色化学”的思想是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采取合理安全的工艺合成产物,使原子利用率为100%,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的做法可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②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④的做法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以上三种做法均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而③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逸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
综上所述,只有C项正确。
答案:C3.为了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答案:C4.检验溶液中的离子或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有Cl-存在B.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有SO2-4C.加入KSCN溶液和H2O2溶液,有红色物质生成,证明一定含有Fe3+D.加入淀粉KI溶液,变蓝色,说明可能有Cl2或Br2或I2解析: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除Cl-外还有CO2-3,A项错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为单质B.C一定为氧化物C.D一定为酸D.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2.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铜与稀盐酸B.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钙与稀硫酸D.碳酸氢铵与稀盐酸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用途源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是()①作燃料②跟氢气合成甲醇(CH4O)③和水蒸气反应制H2④与灼热的Fe3O4反应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①③④4.实验室制备和干燥氨气常用的方法是()A.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共热,生成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加热氯化铵固体,使生成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生成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D.氮气、氢气混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然后再干燥5.有4 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7.5 g沉淀。
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FeOB.Fe2O3C.Fe3O4D.FeO和Fe2O6.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看到喷泉现象的是()A.NH3(H2O)B.CO2(H2O)C.SO2(NaOH溶液)D.NO2(H2O)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Na2SO3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不会消失B.将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将SO2气体通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8.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的硫又有游离态的硫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C.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D.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9.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但不能生成二氧化碳C.硝酸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D.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Ca(HCO3)2和Ca(OH)2D.Na2CO3和HCl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S FeSB.SO2+Ca(OH)2===CaSO3↓+H2OC.SO2+Cl2+2H2O===H2SO4+2HClD.2SO2+O22SO312.关于单质硫的叙述有:①通常状况下为黄色粉末;②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二硫化碳;③氧化性比氯气弱;④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⑤医药上用来做硫黄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有答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钠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金属钠B.海水蒸发制得粗盐,经提纯后再电解盐溶液可以得到金属钠C.从海水中提纯到的食盐,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产物可以制得“84”消毒液(NaClO)D.可以通过物理方法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2.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X 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 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160 mL,则X的值为()A. 2.24B. 3.36C. 4.48D. 1.123.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少量电离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4.关于氮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不活泼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OC.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D.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作还原剂5.在下列反应中,氨作氧化剂的是()A. NH3+H3PO4===NH4H2PO4B. 4NH3+5O24NO+6H2OC. 2NH3+3Cl2===6HCl+N2D. NH3+NaH===NaNH2+H2↑6.将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均能使溶液退色,其中利用SO2漂白性的是()A. KMnO4(H+)溶液B.品红溶液C. FeCl3溶液D.溴水7.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①碘水、淀粉溶液②氯水、CCl4③溴水、苯④稀硝酸、AgNO3溶液⑤氯水、苯⑥FeCl3溶液、CCl4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8.已知某溶液中n(Cl-)∶n(Br-)∶n(I-)=2∶3∶4,现欲使溶液中n(Cl-)∶n(Br-)∶n(I-)=4∶3∶2。
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
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硝酸、浓硫酸可用铁质或铝制容器盛装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易挥发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2.向Na2CO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HCO3-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后减小 D.先逐渐减小后增大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CO(CO2),将混气体通过在NaOH溶液D.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4.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2分).现有A、B、C三种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2反应生成C,A和C都能溶于水,前者显碱性,后者显酸性,两者水但却能与O2溶液相混合得到了D的溶液,请写出A、B、C、D的化学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性质不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液化B.极易溶于水C.水溶液显碱性D.有刺激性气味2.向含有K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12充分反应。
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和KCl B.KCl与NaBrC.NaCl和KI D.NaCl、KCl与I23.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体现了浓硫酸的A.脱水性和吸水性B.吸水性和酸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不挥发性和酸性4.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用下列试剂或方法能将两者区分的是①Ca(OH)2②盐酸③CaCl2④NaOH⑤加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⑤5.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B.O2C.H2O D.CO2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Mg反应的有()①H2O ②N2③CO2④H2⑤FeCl3溶液⑥ArA.①②③⑤B.④⑥C.①③④⑥D.全部7.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碘和四氯化碳B.水和四氯化碳C.酒精和水D.汽油和植物油8.三支体积相等的试管分别充满相同状态下气体:①氨气;②体积比为4:l的NO2和O2气体;③NO2气体;将他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和③试管内溶液体积不等,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也不相等B.因为它们都可溶于水,所以液面都上升到试管顶部C.三支试管中,试管②中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D.试管②和试管③中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9.在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NO2充入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A.1/2 B.1/3 C.3/8 D.2/310.加入少许下列一种物质,不能使溴水颜色变浅的是A.Mg粉B.H2S(g) C.KI(s) D.CCl41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B.NaHCO3比Na2CO3稳定C.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2.某溶液中含H+、SO42-、NO3-三种离子,其中H+、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0 mol·L-1和2.0 mol·L-1。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 50mL\, l8mol/L的硫酸与足量铜片共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A. 大于\ 0.9, molB. 等于\ 0.45, molC. 小于\ 0.45molD. 大于\ 0.45, mol小于\ 0.9, mol【答案】C【解析】解: 50ml\, 18mol/L的硫酸中 n(H_2SO_4)= 18mol/L\times 0.05L= 0.9mol,假设50ml\, 18mol/L的硫酸中的硫酸分子全部与铜反应时,据 Cu+ 2H_2SO_4(浓)\mathop\substack= \!= \!= \!= \!= \!= ^ \triangle CuSO_4+ SO_2\uparrow + 2H_2O可知作氧化剂的硫酸为 0.45mol,起酸作用的硫酸 0.45mol,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当成为稀硫酸是此反应停止,所以作氧化剂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 0.45mol,即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 0.45mol,故选: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SO_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漂白原理与氯水相同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C. 浓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可以得到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D. 检验\ NH_4^+ 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答案】C【解析】 A.氯水漂白性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漂白是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大分子,二者原理不同,故 A错误;B. 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选用排空气法,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 B错误;C.浓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 Zn+ 2H_2SO_4(浓)= ZnSO_4+ SO_2\uparrow + 2H_2O,Zn+ H_2SO_4= ZnSO_4+ H_2\uparrow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得到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故 C正确;D.氨水溶液呈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应用红色石蕊试纸,故 D错误;3.某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氧化物有两种,且常温下均为气体,则该单质为()A. \ SB. \ N_2C. \ CD. \ Si【答案】C【解析】解: A、 S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 A错误;B、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和氧气化合生成只能一氧化氮气体,故 B错误;C、 C单质可以和少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C正确;D、硅可以和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硅,故 D错误.故选 C.4.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 NH_3,② NO_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 gt ②B. ①\ lt ②C. ①\ = ②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 \dfracVVm知,氨气、 NO_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因 NO_2能与水反应: 3NO_2+ H_2O= 2HNO_3+ NO,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做喷泉实验时,盛放氨气的烧瓶、含NO_2的烧瓶,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烧瓶、 \dfrac23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为 3: 2,所以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dfrac\dfrac33\dfrac22= 1: 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含答案)
《自然界中的元素》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C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水溶液显碱性B.D为一种红棕色气体C.B 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D.F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2.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A.《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B.《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
”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 4溶液C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 .《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记载:“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HgS4.常温常压下,将下列各组气体分别充入到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2molNH 3和1molHCl ,②2molSO 2和1molO 2,③2molH 2S 和1molSO 2,④2molNO 和1molO 2,⑤1molH 2和1mol Cl 2A .②>④>⑤>①>③B .②>⑤>④>①>③C .④>②=⑤>③>①D .④=⑤>②>③>①5.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 )A .有漂白性B .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C .有氧化性D .有还原性6.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7.下列各选项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B.焰色反应实验中,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Na+离子火焰呈黄色C.检验Na2CO3固体中是否混有NaHCO3,可向固体中直接滴加稀盐酸,如果观察到立刻有气体产生,说明混有NaHCO3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9.对下列物质性质或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HClO的强氧化性B.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稀硫酸铜溶液中会有红色固体析出C.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10.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Na——黄色的烟 B.H2——苍白色火焰C.Cu——蓝色的烟 D.Fe——棕色的雾11.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C.将铝片放入冷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浓硝酸与铝片不反应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12.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小苏打—Na2CO3B.熟石灰—Ca(OH)2C.胆矾—CuSO4D.纯碱—NaOH二、实验题13.I.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最新高中化学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卷习题 鲁科版必修1(考试必备)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B.许多领域中用液氮制得低温环境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D.正常雨水因溶有CO2,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解析: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的氧化物,它也是引起酸雨的重要物质之一。
2.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B)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解析:浓H2SO4、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故A、C项错误;固体碘应放在棕色广口瓶中,故D项错误。
3.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D)A.氯化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氯化钙和氯化钾均不反应,且CaCl2与KCl也不反应,故无白色沉淀产生,A项错误;碳酸与氯化钙不反应,加入碳酸氢钙也不反应,故无白色沉淀产生,B项错误;碳酸与CaCl2不反应,加入氯水后也不反应,无白色沉淀产生,C项错误;碳酸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D项正确。
4.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A.CO2和NOB.CO2C.NOD.NO2解析:气体通过浓H2SO4时,NH3被吸收;通过Na2O2时CO2被吸收,放出O2,产生的O2与N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与NO等体积的NO2;当NO2通过Na2CO3溶液时,NO2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和NO,硝酸跟Na2CO3反应产生CO2,故最后得到的气体为CO2和NO。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解析: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判断氧化性强弱不能根据得到电子数目的多少,即被还原的价态高低,而是根据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越易得到电子,其氧化性越强,故B错误;硝酸与金属反应,没有氢气产生,D正确。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测试1鲁科版必修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退色,且退色原理相同D.少量SO2通过浓CaCl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选B。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SO2,A项错误;SO2能使品红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二者退色原理不同,C项错误;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酸性比盐酸弱,S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2.“厨房化学”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
下列实验不能在“厨房化学”中完成的是( )A.证明CO2气体不能支持燃烧B.证明碱性物质具有去污能力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D.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解析:选C。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需要硝酸银试剂,厨房中一般没有这种试剂。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解析:选C。
A.出现发黑现象是因为生成了单质碳,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颜色变黄是因为生成了NO2;C.金属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D.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若CuS溶于水或溶于稀硫酸,则该反应不能发生。
4.下列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C.铜在空气中加热D.铜与硝酸反应解析:选D。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
鲁教版化学高中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考试测试卷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三支等体积的试管分别充满相同状态下气体:①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①体积比为4①l 的二氧化氮和氧气气体,①二氧化氮气体。
将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①和①试管内溶液体积不等,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也不相等B.因为它们都可溶于水,所以液面都上升到试管顶部C.三支试管中,试管①中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D.试管①和试管①中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2.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 1 mol B. 1.5 mol C. 2 mol D. 2.5 mol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B.都难溶于一般溶剂C.质量相等的金刚石、石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只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可以导电4.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CCl4溶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5.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往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 Br-、I-、Cl-B. Br-、Cl-、I-C. I-、Br-、Cl-D. Cl-、I-、Br-6.当氨气与氧气一起通过灼热的铂丝网时,在导出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 NH4NO3 B. H2O C. N2 D. NO27.某碱式碳酸镁[Mg(OH)2·x MgCO3]固体31 g恰好与100 mL 8 mol·L-1的HCl反应生成MgCl2溶液,则x的值为()A. 1B. 2C. 3D. 48.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卷习题鲁科版必修1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B.许多领域中用液氮制得低温环境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D.正常雨水因溶有CO2,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解析: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的氧化物,它也是引起酸雨的重要物质之一。
2.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B)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解析:浓H2SO4、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故A、C项错误;固体碘应放在棕色广口瓶中,故D项错误。
3.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D)A.氯化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氯化钙和氯化钾均不反应,且CaCl2与KCl也不反应,故无白色沉淀产生,A项错误;碳酸与氯化钙不反应,加入碳酸氢钙也不反应,故无白色沉淀产生,B项错误;碳酸与CaCl2不反应,加入氯水后也不反应,无白色沉淀产生,C项错误;碳酸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D项正确。
4.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A.CO2和NOB.CO2C.NOD.NO2解析:气体通过浓H2SO4时,NH3被吸收;通过Na2O2时CO2被吸收,放出O2,产生的O2与NO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与NO等体积的NO2;当NO2通过Na2CO3溶液时,NO2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和NO,硝酸跟Na2CO3反应产生CO2,故最后得到的气体为CO2和NO。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解析: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判断氧化性强弱不能根据得到电子数目的多少,即被还原的价态高低,而是根据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越易得到电子,其氧化性越强,故B错误;硝酸与金属反应,没有氢气产生,D正确。
6.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C)解析:SO2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呈酸性,无色酚酞溶液无变化;SO2通入品红溶液能使溶液最终变为无色;SO2通入氯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SO2通入BaCl2和NaOH混合液中,SO2+2NaOH====Na2SO3+H2O,Na2SO3+BaCl2====BaSO3↓+2NaCl。
7.下列反应能说明卤素非金属性活泼顺序是Cl>Br>I的是(C)①2HClO4+Br2(气)2====HBrO4+Cl2②2NaBr+Cl2====2NaCl+Br2③2KI+Cl2====2KCl+I2④2KI+Br2====2KBr+I2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B)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H2O+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OH-====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2====Cu2++2NO↑+H2O解析:在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按不足量的物质的组成来写,A选项中的Ca2+与OH-物质的量之比应该为1∶2;B项考查铵盐的性质,该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中氢氧化镁为难溶物,不应拆开写;D项电荷不守恒,方程式也未配平。
9.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D)解析:A中NaI与氯水反应,生成碘单质,萃取分液;B中Cu和盐酸不反应,碳酸钙溶于盐酸,然后过滤;C中Fe可以还原FeCl3生成FeCl2,多余的铁粉过滤除去;D中CO2和HCl均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用来除去CO2中的HCl。
10.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C)11.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严密的是(B)解析:加入稀硝酸无沉淀生成,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或等,故A项错误;试液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正确;试液中加入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故C错误;若原溶液中有也可产生此现象,故D错误。
12.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C)解析:A项不能用NaOH溶液洗气,因NO2与NaOH溶液反应;B项浓硫酸与Cu反应需加热且SO2与KMnO4(H+)溶液反应;D项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固体干燥剂应放在球形干燥管中。
13.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H2SO3、)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B)A.Br-B.C.H2SO3D.解析:实验①证明有H2SO3分子,②能证明有,③证明一定有Br-,而且溶液中含有,但是此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也可能是H2SO3被氧化成的H2SO4,因为还原性:H2SO3>Br-,所以Br-被氧化了,H2SO3一定被氧化了。
14.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C)①KCl晶体②H2S气体③CCl4 ④Mg ⑤NaOH⑥Na2CO3 ⑦Na2SO3 ⑧FeBr2A.⑤⑧B.⑤⑥⑦⑧C.①D.均不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8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CuSO4、CaCO3、Na2CO3。
(2)原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MgCl2。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NaCl、KCl。
解析:根据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
根据实验②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硝酸,而BaCO3溶于稀硝酸)。
根据实验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
对于KNO3、NaCl、KCl,题目中没有进一步用实验检验,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16.(12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蒸馏。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MnO2+4H+====Mn2++I2+2H2O。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苯与水互不相溶且与碘不反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出现蓝色,说明水溶液中还含有单质碘)。
解析:(1)该实验是对固体海带加热灼烧,与三脚架一起使用的常常是泥三角、坩埚和酒精灯。
(2)步骤③是由海带灰悬浊液得含碘离子的溶液,因此一定要进行过滤的操作;步骤⑥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3)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
(4)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苯与水互不相溶且与碘不反应,故可选取苯来提取碘。
(5)根据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这一现象,可以取少量提取碘之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淀粉来检验其中是否还含有碘单质。
17.(14分)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1)A是(NH4)2S,Y是O2,Z是H2O。
(2)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2SO2+2H2O。
(3)当X是强碱时,E是HNO3,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
解析:A是正盐,并且既可以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A应是弱酸的铵盐;C、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分子组成上恰好相差一个氧原子,因此,C、D为氧化物,且组成它们的另一种元素应有多个价态,Y应为O2,E为酸,Z应为水。
18.(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BC(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