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中体会什么是美
普通话考试命题作文对美的看法范文
普通话考试命题作文对美的看法范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普通话考试命题作文对美的看法范文篇1题目:美在哪里?美啊,美无处不在!从大自然到人工建筑,从艺术作品到生活细节,处处都可以发现美。
我最喜欢大自然的美了,那是最纯朴、最质朴的美。
春天,万物复苏,到处都是新绿;夏日充满生机,百花盛开,鲜艳夺目;秋日硕果累累,丰收的景象让人感到喜悦;冬日虽然寒冷,但白雪皑皑的景象也有一种纯净的美。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我都喜欢。
我家附近有一片小树林,那里真美!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光斑;小溪潺潺流淌,欢快地唱着歌;青蛙偶尔也加入其中,auxiliary部。
我常常坐在树下听这吵吵嚷嚷的"合唱",感到无比惬意。
偶尔会有几只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唱着,那欢快劲儿可真让人喜爱啊!除了大自然的美,人工建筑中也处处存在着美。
无论是宏伟壮观的高楼大厦,还是精巧别致的庭院园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城市里到处是高高低低的建筑,夜幕降临时,它们在灯火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熠熠生辉,就像一幅幅迷人的夜景画。
艺术作品则是美的最好诠释。
无论是名家大师的杰作,还是小朋友的随手涂鸦,都蕴含着美。
画里可以看到各种景色,人物,动物...画家用精湛的技艺展现在我们眼前;音乐家用音符谱就了动人心弦的曲子;诗人用灵巧的文字描绘世间百态。
艺术就是美的化身!生活中处处皆美。
妈妈温馨的微笑,爸爸和蓝而憨厚的笑容,都是我生活中的美;老师谆谆教导,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都是学校生活中的美;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才是社区生活的美。
只要用心去发现,点点滴滴都是美。
所以说,美无处不在。
大自然界有纯真的自然美,人工建筑里有宏伟壮丽的建筑美,艺术作品中蕴含着艺术之美,生活点滴处处可见生活之美。
美环绕左右,只要用心去发现,处处皆是美的天地。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去弘扬美,使这个世界因美而更加美好!普通话考试命题作文对美的看法范文篇2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救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建筑之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建筑之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中,建筑之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
建筑是人类独有的创造性产物,是文明的象征。
建筑之美,除了它的功能性、稳定性外,更重要的是设计的艺术性。
建筑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景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筑之美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上。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会注重建筑的外形,从建筑的比例、形状、线条、装饰等方面考虑构建出美观的形态。
比如,在欧洲,许多城市的建筑都很多使用拱形结构,它被认为是欧洲建筑的典型之处。
而在中国,许多传统的建筑常常采用独特的四合院设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建筑形态各有特点。
而在学习建筑的课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设计元素,尝试从简单的图案和形状入手,慢慢提升我们对建筑形式的认知。
建筑之美体现在建筑的色彩上。
建筑的色彩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彩的。
不同的颜色能够产生不同的感觉,比如,红色能够体现出热情、喜庆,而蓝色则能够体现出冷静、优雅等感觉。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通常会选择与建筑风格和主题相匹配的颜色。
在学习课程中,我们应该学会认识不同颜色背后的情感和意义,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以达到用色协调的目的。
建筑之美体现在建筑的整体结构上。
建筑的结构是指建筑内部构造的方式和支撑体系。
不同的建筑会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比如,西方传统建筑大都采用框架结构,而中国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榫卯结构。
还有一些现代建筑采用前沿的技术,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学习建筑课程时,我们应该了解建筑结构的主要种类,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优劣势,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
在建筑之美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要学习建筑的基础要素——线条、形体、色彩和结构,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作业之中。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故事,以加深我们对建筑文化的认识。
只有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洞察建筑之美的本质,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展现我们的创造力。
浅谈建筑之美
建筑之美—对建筑美的意境的追求摘要: 建筑美在层次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建筑的审美, 古已有之。
建筑之美是一个多轴的坐标系。
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 又服从于自然环境, 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要奉献出最优秀的建筑。
关键词: 建筑审美; 意境; 建筑艺术; 建筑形式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Pursuing Artistic Conception of ArchitecturalAestheticsAbstract: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differs in its narrow sense and in its broad sense. There has been 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 since old times and it is a multiaxial coordinate system.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roots in nature and also subordinate toit. To create outstanding architecture is the duty of the architects.Key words: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 ; artistic conception ; architecture引言建筑是一种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于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人们在建造一幢建筑物质实体的同时,也在构筑着精神实体。
建筑艺术中的美、技术、文化是浑然一体的,很难截然分开。
建筑美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
对建筑美的理解与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美学的价值及价值目标的确定,而价值取向在各自方法论的指引下,最终将导致对审美情趣的决定性影响。
众所周知,审美是要由形式的直观美上升到理性的审美领悟层次的。
谈谈你对理解美的几种模式的看法作文
谈谈你对理解美的几种模式的看法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
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到美,比如美丽的风景、美好的品德、美妙的音乐等等。
可是,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对于美有不同的理解。
我个人认为,理解美有几种主要模式。
第一种模式,就是用眼睛去欣赏美。
这是最基本和常见的理解美的方式。
我们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比如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清澈的湖泊等。
也可以欣赏人工建筑的美,比如雄伟的高楼大厦、古色古香的园林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欣赏艺术品的美,比如精美的油画、优雅的舞蹈等。
用眼睛欣赏美能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第二种模式,是用耳朵去体会美。
有些美是肉眼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聆听。
比如动听的音乐、婉转的诗词歌赞、悦耳的鸟鸣虫叫等,都能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美妙体验。
我最喜欢古典音乐了,每当听到钢琴曲或小提琴协奏曲时,总能感受到音符组合的魅力和节奏的韵律之美。
妈妈也常常哼着民谣曲给我听,歌声虽然简单,却饱含着大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到阵阵清新。
第三种模式,是用鼻子去嗅觉美。
这种理解美的方式比较少见,但同样让人陶醉。
比如花朵的馨香、熟透的水果香气、新鲜咖啡的醇香等,都能让人百闻不厌,沉浸在美好的气息中。
妈妈做饭时,厨房常常弥漫着酱料的香味,使我对美食的香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四种模式,是用舌头去品尝美。
这种理解美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美食来实现的。
像麻辣鲜香的火锅、酥脆可口的点心、香浓甜美的冰淇淋等,都足以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外婆做的家常菜虽然样子很普通,但滋味无比纯正,让我感受到了异乡难觅的乡土美味。
春节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年到头最最美味的佳肴都会尽数端上桌,我们像品尝世间至美的味道一样,吃得不亦乐乎。
第五种模式,是用身体感受美。
这种感受非常亲和,往往通过亲身体验实现。
比如,踩在厚厚的雪地上的柔软感觉;快乐地在明媚的阳光中撒欢打闹时的轻松愉悦;做运动的过程中,身心达到完美的契合与统一时的美好体验等。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建筑构造心得体会1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的组成部分和结构形式。
它直接决定了房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度。
作为建筑从业人员,我深深体会到房屋建筑构造的重要性。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稳定性是指房屋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倒塌。
在设计房屋结构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外力,如风力、地震力和重力等,以确保房屋能够承受这些外力的作用。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如加强房屋的基础、增加房屋的支撑结构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具备牢固的房屋建筑构造,房屋才能真正地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自然力的洗礼。
其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安全性是指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控制。
例如,在房屋的电气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规划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问题,以保证电器的正常使用。
在房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设计管道,避免漏水和堵塞等问题,以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
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只有房屋建筑构造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居民才能安心地居住和工作。
再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美观度至关重要。
房屋的美观度是指房屋在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形式和艺术感。
例如,在房屋的外立面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在房屋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装饰的`精心搭配,创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实践,我深受启发,意识到房屋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去打造。
最后,房屋建筑构造需要与环境相适应。
房屋的建筑构造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选择。
例如,在高寒地区,房屋的保温性能和抗寒能力都需要特别考虑;在热带地区,房屋的通风和防晒能力需要特别重视。
欣赏作文之建筑欣赏心得体会
欣赏作文之建筑欣赏心得体会建筑欣赏心得体会【篇一:建筑艺术欣赏心得】浅谈建筑的艺术性这学期的公选课,我选择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程。
我为什么会选这门课程呢?首先,我是建筑陶瓷设计的,我们的学习和建筑是分不开的,在学习力学结构及管理的同时还勿忘紧跟时代脉搏,掌握时尚的建筑式样。
其次,也十分喜欢建筑大师们彷如神来之作的优美华丽的建筑,想在课堂里徜徉在建筑的美丽海洋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
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
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
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
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
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
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心理感染力。
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
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密切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
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礼)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它所体现与蕴涵的是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
这一点与中国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思方行圆”的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等。
所有这些特性,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有较多的阐述,在其建筑实体中也有较多的表现。
谈谈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500字
美感是一种审美经验,是对美的感受和认知,是一种情感表现。
美感可以存在于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中,体现出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发现美感,让美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
1. 视觉美生活中的美感可以体现在各种事物和场景中。
我们可以通过观赏自然风景、建筑艺术、绘画雕塑等形式来发现视觉美。
可以去公园、湖畔、海滨等地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去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地方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视觉享受。
2. 听觉美音乐是一种很好的表达美感的形式,通过欣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美感。
可以去音乐会、音乐剧、演唱会等活动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也可以去自然中聆听鸟鸣、风声、雨声等自然声音,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妙声音。
3. 触觉美触觉是人们通过接触事物而产生的感知方式,而触觉美则是通过触摸事物来感受美感。
可以去感受不同材质的物品、艺术品,比如木质家具、丝绸布料、陶瓷器皿等,体会它们带来的触觉美。
4. 宗教信仰美宗教信仰美是通过信仰来感受美的一种方式。
不同宗教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通过宗教仪式、建筑风格、艺术品等形式来表达宗教信仰美。
可以去不同的宗教场所,感受宗教信仰美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5. 文学艺术美文学艺术是人们通过文字、语言来表达美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舞台剧、电影等方式来感受文学艺术美。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其优美的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
以上是一些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的方式,美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可以在生活中随处发现美感。
发现美感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身边的美,让美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6.挑战美美不仅仅存在于自然景观和艺术作品中,有时候,发现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挑战和乐趣。
可以通过参加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来挑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加专注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感。
建筑的对称美
[3]房学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2.
[4]施济光.学习创造·通用构造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0-125.
[5]刘建荣.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0-160
自然界景象瞬息万变,光、影、风、雨、树林、天空及一天到晚的阴晴雨风的多变神情都在这“半月塘”的湖镜面里记载着,一年到头的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也在这“半月塘”的湖镜面里记载着,这些自然元素在“半月塘”里汇合着,尤其是那些被风吹碎了的云、斜风细雨下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水里深处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物的轮廓与光色合力演奏着,它们不仅掩盖、淡化、消除了建筑外墙上的不洁之处,又像在自得其乐地“颤动”,这种有节奏的“颤动”,使建筑表面似乎进行着一场冰层里透体的、朦胧艺术表演,更加具有趣味性,又使人产生朦胧的动感,增强本身艺术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试想,当自然色彩与建筑在水中的倒影交错重叠,虚幻与真实的景物与空间交相辉映时,撩起的是怎样美好的遐想。使人不由得联想到我们面对镜子,伸出你的手,按在镜子上,镜子中的手和你的手一模一样,那样亲密;使人不由得想起吴小仙在题《骑驴图》中写道的:“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那“蹄踏蹄”与“嘴对嘴”的美妙画面撩起的是美好的遐想。自然,这水中映出的建筑的“虚”对称,为建筑本身平添了几分和谐、
建筑中的数学美
建筑中的数学美【课题确定】数学是没有生命的,而当数学遇到建筑时就会有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出意料之外的奇迹。
古今中外,过去现在,世界上为人们所熟知的伟大建筑中,无不体现着数学的美。
数学美和建筑美究竟是怎么摩擦出如此奇妙的火花?数学究竟为这些瑰丽堂皇的建筑注入了什么魔法?将我们如痴如醉?就让我们深入探究建筑中的数学美,体会数学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摘要】当我们徜徉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廊中流连忘返的时候,怎不为将这粗陋简单的泥砖土瓦雕琢成传世永恒与辉煌的鬼斧神工所感动、所钦佩?但是,当我们在享受着这一件件艺术瑰宝带来的惠泽时,可曾想到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里面隐藏着数学的奥秘?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在古今中外建筑形式中的表现。
【关键词】古代现代中外数学之美建筑设计【主体内容】建筑是根据功能和美感的需求,对土地、材料和结构进行堆积与组合,比例决定着建筑中个体、局部与整体的数学关系,因此比例是建筑的核心和灵魂。
比例在数学上并不具有美感,但“黄金分割”的比例分割之美在各种艺术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现代设计师仍然最常见地使用黄金分割法则构造着适用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新颖建筑。
一、古今中外建筑中的数学之美1、中国古建筑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体现着数学美。
而要体会到其中的数学美,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天津旅游心得体会
天津旅游心得体会天津是个很美的城市,在旅游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天津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在天津的市区,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如意式建筑风格的意式风情区、法式建筑风格的界址牌楼等。
这些建筑让我仿佛置身于国外的街道上,感受到了异国风情。
此外,天津还有许多具有中式特色的建筑,如天津古文化街和盘山景区内的古庙等。
这些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建筑风貌。
其次,天津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在天津旅游过程中,我品尝了许多地道的天津小吃,如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驴打滚等。
这些小吃口感独特,味道鲜美,令人流连忘返。
除了小吃,天津还有许多有名的菜肴,如八大碗、蓟县白切羊肉、麻花等。
这些菜肴的制作精细,味道独特,让我欲罢不能。
此外,天津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如大闸蟹、虾、贝类等,新鲜美味,非常可口。
天津的美食文化让我大饱口福,也让我对天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天津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意式风情区、天津之眼、五大道等。
这些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
在意式风情区,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意大利小镇,街道两旁都是色彩斑斓的建筑,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异国情调。
在天津之眼,我坐上了观光轮,俯瞰着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到了天津的辽阔和现代化。
在五大道,我看到了许多老式的英式建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
这些景点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天津还有许多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在天津期间,我参观了一场传统的花灯展,看到了各种精美的花灯,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场花灯展还有许多传统的表演,如京剧、魔术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天津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庆典都有独特的方式和习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喜庆。
总的来说,天津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无论是建筑风格、美食文化还是旅游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
园林审美心得
园林审美心得园林审美心得篇1园林审美心得:探寻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背景介绍: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园林作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旨在探讨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和心得体会,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典艺术形式。
创作风格:中国园林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山水,以真山真水为基础,通过提炼和加工,形成具有典型性的园林景观;2)建筑布局,注重空间层次的安排,以虚实对比、藏露互换等方式营造出深邃的意境;3)植物配置,以松、竹、梅等常绿植物为主,辅以花卉和果树,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4)人文元素,如石、桥、船、车等,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深入分析: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意境美、对比美、细节美和哲理美。
意境美是通过诗情画意的手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对比美则通过虚实、藏露、古今、雅俗等对比,突出园林景观的特色和韵味;细节美则体现在精美的园林小品、工艺品等,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致和细腻;哲理美则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相比,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更加鲜明。
例如,日本园林追求简洁、宁静和自然,而意大利园林则更注重建筑和园艺的结合,以及几何图案和自然景观的对比。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看法和追求。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中国园林的审美精髓在于意境和细节。
园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和情感,使人们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生活哲理。
此外,中国园林的细节处理也十分到位,无论是精致的雕刻、华丽的建筑还是寓意深远的景观小品,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美感和智慧。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中国园林是一门集自然、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建筑对称美作文
中国建筑对称美作文你有没有发现,中国建筑就像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学究,特别讲究对称美呢?这对称美啊,就像是中国建筑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从古至今,一直稳稳地拿捏着。
咱先说说故宫吧。
那故宫啊,从午门一路进去,沿着中轴线,什么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跟串糖葫芦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左右两边那布局啊,简直就像是照镜子一样。
左边有个偏殿,右边肯定也有一个。
你站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往两边看,那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对称的魔法世界。
这种对称啊,让人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就好像这些建筑都在跟你说:“咱这可是有规矩的,可不是随随便便乱盖的。
”再看那些传统的四合院。
四合院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家族王国。
一进大门,正对着的是正房,那是家里长辈住的地方,地位那是相当的高。
东西两边呢,就有厢房,像两个听话的小跟班一样,对称地站着。
这院子里啊,从花草树木的栽种到房间的布局,处处都透着对称美。
就连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那也是一边一个,整整齐齐的。
要是哪家的四合院不对称了,那估计就像一个人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子,看着就别扭。
你要是到了一些古城里,比如说平遥古城。
沿着那古街走,街边的店铺也是对称分布的。
这边是个卖小吃的,对面说不定就是个卖小玩意儿的。
房屋的门窗啊,也是左右对称,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像是在暗暗地较着劲,看谁更能体现这对称的精致。
这种对称让整个古城看起来和谐有序,就像一首节奏平稳的曲子,每一个音符都在它该在的位置上。
为啥中国建筑这么喜欢对称美呢?我想啊,这可能跟咱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有关系。
中国人讲究平衡、和谐,觉得对称就是一种平衡的表现。
就像做人一样,不偏不倚,稳稳当当的才好。
而且这种对称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你看故宫里的建筑,中轴线的建筑那都是最重要的,越往两边呢,等级就稍微低一些,对称中还藏着这种等级的秩序。
不过呢,这中国建筑的对称美可不是死板的,它也有灵活的一面。
比如说在园林建筑里,虽然整体上还是遵循对称的大原则,但是在局部地方就会有一些巧妙的变化。
红楼梦建筑的心得体会
红楼梦建筑的心得体会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无数读者。
其中,建筑在整个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人物心情、社会地位以及文化背景的体现。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对其中建筑的描写产生了许多感悟和体会。
首先,红楼梦中的建筑画面美不胜收,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
小说中描绘的大观园、荣府、贾府等建筑物都是美轮美奂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描绘,如琼瑶玉树、碧水低绕、芬芳馥郁的花园等等。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想象力丰富,也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读者仿佛可以看到白玉为帘、寒丝作瀑、缕金穗饰的墙壁,触摸到光滑如镜的红木家具,嗅到花香和书香交织的气息。
这些描写使小说中的建筑既是艺术品,又是文化的结晶,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其次,红楼梦中的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说以贾府为主要背景,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生活习俗、家族制度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贾府内的建筑风格包括了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水墨画意象等,将北方与南方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同时,小说中的建筑还借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诗词,例如从岳飞的“教堂”中得到启发的贾府前的大门、以颐和园为原型的大观园等。
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建筑画面使得红楼梦在艺术层面上更具有深度和厚重感。
此外,红楼梦中的建筑还反映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例如,荣府是宝钗的家,它的建筑风格与贾府的北方风格明显不同。
荣府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南方园林的影响,象征着宝钗温婉大方、柔情似水的性格特点。
而贾府则是贾宝玉的家,它的建筑风格更加豪华、繁复,反映了贾宝玉富贵且纷繁复杂的命运。
建筑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对建筑的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
最后,红楼梦中的建筑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在小说中,贾府作为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它的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展示,更是权力和利益的象征。
建筑中的贵族们通过修建宏伟的府邸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这种鲜明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存在。
建筑美学读后感
建筑美学读后感在建筑美学这本书中,作者对建筑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让我对建筑的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建筑美学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和形式,更是建筑所传达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传达。
在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
然后,作者通过具体的建筑案例,分析了不同建筑风格和流派的美学特点,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通过这些案例,我对建筑美学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不同建筑风格的美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建筑美学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它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文化的传承和环境的保护。
通过这些内容,我对建筑美学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对建筑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建筑美学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传达文化、表达情感、展现艺术的魅力。
通过建筑美学的学习,我对建筑的审美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建筑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建筑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建筑审美能力,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建筑美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研究,更是一种实践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总的来说,建筑美学是一门深奥而又富有魅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在美感,更是建筑所传达的文化、历史和情感。
通过对建筑美学的学习,我对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建筑的美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建筑美学素养,也能够为建筑美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美学是一门永恒的学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美术中建筑之美感受作文
美术中建筑之美感受作文建筑,那可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在美术的世界里,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超级明星,各有各的风采,每一个都能让我发出“哇塞”的惊叹。
先说说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吧。
那三角形的巨大身影矗立在沙漠之中,就像从外星掉落在地球上的神秘巨物。
从美术的角度看,那简洁而又规整的线条,简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每一块巨大的石块就像是一个音符,组合在一起就奏响了古老而庄严的乐章。
当阳光洒在金字塔上,那明暗对比,一半在光明中金光闪耀,另一半在阴影里神秘莫测,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
我每次看到金字塔的图片,都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埃及,那些法老们正站在金字塔前,举行着神秘的祭祀仪式呢。
再瞧瞧咱们中国的故宫。
故宫那可是建筑界的大佬,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从美术的色彩角度来讲,这红和黄的搭配,那叫一个绝。
红色的墙充满了活力和热情,黄色的瓦则显示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故宫的建筑布局也超有讲究,对称美玩得那叫一个溜。
一排排宫殿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齐排列,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
走在故宫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艺术迷宫,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幅画。
那雕梁画栋,精致的木雕、彩画,上面的人物、花鸟都像是要活过来一样。
我就想啊,以前的工匠们得多厉害啊,没有什么高科技工具,全靠一双巧手,就打造出了这么震撼的建筑艺术。
还有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像巴黎圣母院(虽然遭受了火灾,但依然不影响它在建筑史上的伟大)。
那些尖尖的塔楼,就像一把把刺向天空的宝剑,充满了向上的冲劲。
教堂内部的彩色玻璃花窗简直美到爆。
阳光透过花窗,洒在教堂里,那五颜六色的光影就像梦幻的仙境。
彩色玻璃上绘制的圣经故事,就像是用光线讲述的一部部神圣的历史。
从外面看,哥特式建筑那高耸的骨架结构,就像是一个瘦高的巨人,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我觉得哥特式建筑就像是建筑中的浪漫诗人,总是充满了对天空、对上帝的向往。
现代建筑也有很多让我惊艳的地方。
比如悉尼歌剧院,那白色的贝壳造型在蓝色的大海边,就像一群正在休息的白色精灵。
少数民族建筑欣赏课心得
少数民族建筑欣赏课心得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欣赏了少数民族建筑物之美,而且还体会到中华文化是那么博大精深。
尤其是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这个民居和那里的风俗习惯、特别讲究等。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傣家竹楼,虽然它离我很远,但当我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时候,却被它的壮观所震撼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他们。
为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那里。
果然,只见许多人围绕在一幢两层的小竹楼旁边拍照留念。
整个村寨都弥漫着宁静悠闲的气息,使人觉得神清气爽!眼前出现了一座三角形的亭子,旁边有一个池塘,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突然间,从对面传来了潺潺流水声,再往前看,便是一条小河。
这种古朴典雅的建筑,谁能说不是江南特色呢?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栋具有典型特征的竹楼房屋。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再仔细一瞧,嗬,田里金灿灿的谷穗可把大家给乐坏了。
有些人拿起相机忙着给这幅农家田园画面拍照,更有甚者干脆直接跳下去帮助主人捡谷粒。
由此可以想象,主人收获季节将有多开心呀!吃完晚饭后,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可爱的竹楼房屋,踏上回校的路程……最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为我们刚才欣赏到的竹楼房屋写一篇游记。
也许是因为实践活动太丰富了吧!同学们似乎忘了做这件事,并没有人向我提问或讨论什么的。
此次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无忧无虑,是那样地自由自在;与汉族同胞生活条件截然不同。
在课堂上,教室黑板上方挂着各式各样的图片和五颜六色的气球,加上柔和的音乐,就像进行着一场盛大的舞会,每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身处仙境般,让人羡慕极了。
首先,我要谈一谈我最喜欢的服饰——彝族服装。
彝族妇女头戴鲜花,帽沿缀满珠宝和彩色丝线。
背部披一块织有红、黄、白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腰系一块围裙,脚穿绣花鞋,胸前挂一串贝壳、铜钱等银饰。
胸前挂着银泡泡、银珠珠,项圈坠着四颗银元珠,耳朵挂着许多银环。
她们的服装大多为青蓝色,衣袖宽肥,领口袖口和衣襟镶着刺绣花纹,衣服和裤脚都有刺绣花纹,显得十分漂亮。
建筑结构在建筑艺术中的审美意义
建筑结构在建筑艺术中的审美意义说到建筑结构在建筑艺术中的审美意义,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建筑不就是“楼房”嘛,拿来住、拿来办公,跟艺术有什么关系?其实啊,建筑不光是用来遮风避雨的,它还肩负着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责任!说白了,建筑不仅得让你住得舒心,还得让你看了心情愉快。
就像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它的每一根梁、每一根柱子,都能让你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美的力量。
想想看,你站在一个宏伟的建筑前,抬头望去,哇,钢铁与玻璃的完美结合,简直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
那一刻,建筑给你的不仅仅是遮蔽,它更给你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
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精美的建筑细节?那些细腻的雕刻,弯曲的拱顶,甚至是外墙上不同的材质搭配,每一处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作品。
建筑结构看似是冷冰冰的砖块和钢筋水泥,但它们通过匠人的巧手,一点点被赋予了生命。
比如那些古老的欧洲教堂,楼顶那一根根飞檐、错综复杂的雕花,还有那些哥特式的尖顶,简直就像是从画卷里走出来的,透着一股高贵和神秘的气息。
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石雕,都像是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工匠们满怀敬畏与虔诚的心情。
而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结构的审美也越来越讲究。
你看,那些充满未来感的高楼大厦,玻璃外墙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简直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再比如说,设计师将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巧妙的布局,既保证了建筑的实用性,又让每个空间都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
站在这样的建筑前,除了感受到它的雄伟与大气,你还能体会到一股子科技感和未来感,仿佛它在告诉你,建筑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物体,它也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艺术作品。
不过,说到底,建筑结构的美感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形式,更多的是它与环境的融合。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建筑看着特别舒服,而有些就让人觉得“怪怪的”?建筑的美感离不开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如果一栋建筑的外形设计得再好看,可是它突然出现在一片杂乱无章的街道上,或者跟周围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那么它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建筑中体会什么是美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因为这门学科所包含的问题的探讨同人类的审美意识史一样久远。
在中国,先秦许多思想家都明确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都深入地探讨过美学问题。
在西方,古希腊几位著名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美学问题发表了相当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说它年轻,是国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近代才确立起来的。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从建立完整的人类知识体系出发,指出构成人类心理功能(活动)结构内容本有知、情、意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应有三门学科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研究“知”的为逻辑学,研究“意”的为伦理学,而“情”却还没有一门独立的、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
于是鲍氏呼吁建立一门研究感觉、情感即感性认识的学科,并提议用“埃斯特惕克”)来命名。
1750年,鲍姆嘉通以《埃斯特惕克》为书名的拉丁文专著出版,从此,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鲍氏便也被称作“美学之父”。
其后,康德、黑格尔在他们的美学著作中沿用了这一术语,并把美学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从而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最早用汉文把“埃斯特惕克”译成“美学”,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把它引进国内,也使用了“美学”这个名称,并渐渐约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
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已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美学学科的创立也已有两个半世纪之久,但由于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迄今为止,美学家们还没有就美学的定义取得共识,关于什么是美学,众说纷纭。
最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其一,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其二,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科;其三,美学是有关审美经验的价值论;其四,美学是表现的理论;其五,美学是艺术哲学;其六,美学是原批评学等。
这种状况反映出美学这门学科仍处于尚不成熟和不断成长发展的阶段;它所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内在联系,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区别还没有被充分揭示清楚。
撇开美学的定义,具体考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则可以看到,自古至今美学研究大体不外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美的哲学,即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包括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真善美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辩或分析。
其二是审美心理学,即审美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包括审美感受的特征、美感与快感的联系和区别、美感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艺术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心理等问题的分析研究。
其三是艺术社会学,即关于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等方面社会学研究。
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
它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特别是艺术美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经验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人类对美的创造和欣赏,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它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按照美的规律欣赏美和艺术,美化生活、美化世界、美化自身,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认为,美要有一个尺度,适度的才是美。
尺度,一个古老的哲学与美学范畴。
古希腊与荷马史诗中,包含了尺度这样一种意识。
毕达哥拉斯学派、诡辩学派、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尺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伯蒂则说:“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
”这实际上是在强调,美在于适当比例的尺度即适度。
适度的才是美的。
就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建筑举例,楼梯太过于陡峭或房门太过于低矮,既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性,并且在观赏的角度来说,也令人十分不愉快。
当然,所有的尺度都是以人为本,相对于人而言的,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尺度,能够满足、契合人的需要的,就是适度。
适度的建筑形式有很多种,有的建筑形式具有自然地尺度感,其审美品格的特点是波澜不惊的,淡味的,无色的,平和的;有的建筑形式具有逗人的尺度感,是一种温馨的、淡淡的喜悦感,意味着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对立小时,达到平衡适中状态;还有的建筑形式具有撼人的尺度感,也就是夸张的尺度感,这种建筑形式使人一定的思想感情与愿望意志得到满足,造成令人震撼的感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画,是无声的诗。
从建筑中能够感受和体会到尺度和符合尺度的适度的美。
无论何种审美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然中的事物都遵循着各自的尺度,所以世界才是和谐的,才是美的。
适度即是美。
环艺0903
0603090314
刘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