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 最新

合集下载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导学案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导学案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4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重点难点】1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

2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前预习】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 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资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Τ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

【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前预习】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和成因1.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归纳总结】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

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

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

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

据此回答1~2题。

1.《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A.美国B.加拿大C.法国D.意大利2.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①杀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技巧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之一,但实质上地理是个半文半理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思维都要与其他科目不同。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2.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且受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和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思考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E.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①②③2.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如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3.重点生态工程: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高中地理_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前预习】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

(5)生态⑱________ 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境保护⑲_________ 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思考探究一】读教材70页内容与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一下问题:1、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提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类型多样⎩⎪⎨⎪⎧ 森林面积缩小湿地干涸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大兴安岭西侧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半干旱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降水较少、气候较干过牧严重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严重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集,过垦严重南方亚热带丘陵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亚热带丘陵、山区、高原,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土壤侵蚀,草地退化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天津高考)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五節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途徑【學習目標】1.瞭解中國生態環境現狀、成因和防治措施。

2.運用中國的生態環境脆弱圖,分析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為原因。

3.理解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緊迫性,逐步樹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課前預習】一.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現狀和成因1.現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2.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歸納總結】2005年夏天,我國許多地方遭遇了少見的氣候異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溫、雲南的洪澇災害等。

生活在歐洲的人們卻感受到天如此寒冷。

在倫敦,人們穿上了毛衣,在德國,居然下了幾十毫米厚的積雪。

有證據表明,氣候變暖是誘因,它破壞了正常的大氣環境。

在此情況下,《京都議定書》的實施顯得那麼迫切和需要。

據此回答1~2題。

1.《京都議定書》中有一條款是“碳匯”問題,允許森林茂密的工業化國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溫室氣體的減排義務。

因此下列哪個國家可從中受益()A.美國B.加拿大C.法國D.義大利2.農民在溫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①殺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提高溫室大棚的溫度④吸收太陽紫外線和可見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下圖是我國歷史時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地區分佈圖。

讀圖回答3~4題:3.圖中秦代以前和西漢時期森林植被遭破壞的主要原因是()A.氣候變化B.興修水利C.戰爭破壞D.營造帝王宮殿和陵墓4.關於下列地區森林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a地區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區B.b地區以人工林、次生林為主C.c地區森林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D.d地區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採伐林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设计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1.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 .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F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②管理不力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2.防治措施: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 污染等问题严重,导致土地资 源质量下降。
森林资源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且近年来森林砍伐、火 灾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开发等因 素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
濒危物种增多。
课件内容与结构
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 题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防治途径 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
保障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有利于减少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 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成因
01
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等造成的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02
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对策
03
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提
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03
03
04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保护生物栖息地与生态系统
完整性。
迁地保护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种质资 源库等,对濒危物种进行人工
繁育与保护。
法律法规保障
制定与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 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与
监管。
公众参与与教育
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行动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现状及生态恶化的原因。

2.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

3.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类型多样⎩⎪⎨⎪⎧ 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2.形成原因(1)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各地气候和地势的差别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2)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掠夺式、粗放型开发。

(2)执法不严、管理不力。

(3)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2.保护措施(1)重点生态工程: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国土整治等。

(2)重点防治工程: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

(3)重点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

(4)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

(√)2.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东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轻。

(×)3.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性。

(×)4.土壤侵蚀多发生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等东部季风区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等。

(√)5.草地退化多发生在我国西部非季风区内,森林破坏的主要分布区是我国的三大林区。

(√)6.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A )A.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林业C.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林业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7.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B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教材P70图4.16,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土壤侵蚀、________。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人教版选修6《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6《环境保护》学案系列四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班级姓名编制: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2-3-29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2、运用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3、理解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网络结构1234、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背景):(1)地域广大, 气候显著,自然灾害频发(2)地形 ,地势(3)植被覆盖率2、人为原因:★ 过大 → 的不合理开发利用(1) 意识不强,重 轻 ,重 轻 ,对资源 、 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 ;(2) 薄弱, 不严, 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3)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三、特点1、类型多样性:世界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如: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

2、问题区域性:(表解)四、防治措施1、总体措施:(1)重点生态工程: ; (2)重点防治工程: ; (3)重点保护区建设:① ;② ;(4)环保、法制建设:① ;② 。

3、具体措施—— 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表解左)[案例分析、读图思考]教材P70图4.16、P71案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新疆生态破坏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引起的损失,引起的损失和引起的损失。

4、试结合图4.16推导生态破坏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一般规律通常是:东部西部;经济发达区经济欠发达区;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

发展评价基础训练题: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1~3题。

1A.甲 B.乙C.丙 D.丁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3.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D.涵养水源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D、E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背景介绍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各个区域,不同的环境问题也垂头丧气地出现了。

本文将就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进行介绍。

二、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短缺在华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水资源难以供应的问题。

2. 大气污染严重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大气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减少工业排放和限制车辆排放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三、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土地荒漠化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土地荒漠化。

大量的土地使用被林木砍伐和颗粒物沉积等问题损害。

因此,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水污染问题严重在华东地区,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

由于农化品和其他杂质大量排放,污染水质。

因此,限制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发展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四、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气候变暖在华南地区,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高温和高湿度,导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减少碳排放和加强植被的种植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华南地区也存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这种现象。

因此,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排放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五、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土流失严重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势多山,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重。

因此,植被的种植和植物的覆盖以及土地的保护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网格化经济不平衡由于西南地区的网格化经济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同,也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支持和发展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六、防治措施在防治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2.推广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等低碳经济模式;3.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4.限制企业和车辆的排放和生产;5.减少农化品的使用和工业化发展;6.加强对地区的支持和发展。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全套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全套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保护选修6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一、环境与环境问题λ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λ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λ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λ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λ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λ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λ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λ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四、环境污染与防治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五、环境管理λ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λ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本讲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本讲难点: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我们周围的环境(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经典例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ED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2).草原严重退化 我国现有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约有 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近 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3).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高 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 著减少,种群数量锐减。
4、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侧, 内蒙古半干旱
草原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青藏高原高 寒地区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G FE D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淮海平
原因?
G
自然原因:高寒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爱惜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案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爱惜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学案新人教版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缘故
现状
非常严重,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扩大
原 因
自然原因
地域广大,季风影响显著,气候和地势差别明显;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原因
巨大的人口压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解析:3.B 4.D 第3题,第一判定两地域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域,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域,两地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第4题,黄土高原地域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进展水电,大力推行沼气池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区域性特点明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7题。
解析:5.D 6.B 7.C 第5题,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份在我国存在;青藏高原受气候转变和人类活动的阻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B项错;南方丘陵山区的要紧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峻,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丛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致使物种灭绝加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第6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不同显著,西北地域过度垦殖、放牧致使草原退化;华北平原旱涝、盐渍化和风沙危害严峻;南方丘陵地域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峻,仅次于黄土高原;东北平原由于过度开发,黑土流失,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第7题,新疆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与宁夏水土流失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体相当,可是宁夏土地面积较小;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峻的人为缘故主若是过度开垦。
3.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治理不力。
4.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爱惜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
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
2.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D.涵养水源
3.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采
4.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①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②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林业
③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④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目前我国最严重的三大生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③石漠化④盐碱化⑤草场退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6.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农业发达、盆地地形
B. 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D. 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长江上游工程 区
以三峡库区为界,包括云南、 四川、贵州、重庆、湖北、 西藏六个省区
以小浪底水库为界,包括陕西、 黄河上中游工 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 程区 山西、河南七个省区
出台国 家扶持 政策, 增加工 程建设 投资等
生态环境大为 改观,生物多 样性明显增加, 企业活力有所 提高,工程建 设已对区域经 济和林业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 湿地干涸
读 图 思 考

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 侵蚀、草场退化 严重 土壤侵蚀 草场退化 土壤侵蚀严重
自然背景
降水较少 气候较干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A
大兴安岭西侧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D E
西北干旱半干 旱地区 黄淮海平原区
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草场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四大牧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贫困、过 度放牧,草场退化明显
这里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 气候高寒是当地的显著特点
青藏高原地区
喀什农民在砍挖植被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读案例5分析新疆经济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具体的影响怎样?
1、恶化原因 (1)人口压力 (2)不 合理的开 发活动 根本原因
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 主要原因
②环保意识弱 ③管理力度不够 ④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的投入不足
2.防治措施
重点生态 工程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重点保护 区建设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 林公园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稳步发展 环保法制 建设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前预习】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和成因
1.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原因:
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归纳总结】
2018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
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
寒冷。

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
雪。

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

在此
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

据此回答1~2
题。

1.《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
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
从中受益()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
意大利Array 2.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①杀菌消
毒②提供
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
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3~4
题:
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