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1-2-3全球性大气环流(大纲版)

合集下载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大气 第2节 大气运动同步训练 人教版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大气 第2节 大气运动同步训练 人教版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二单元大气第2节大气运动右图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

据此完成1~2题。

1.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根据海洋的气温日较差比邻近的大陆小,可以判断虚线代表海洋气温日变化曲线,所以④是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答案:D2.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A.6~18时 B.8~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解析:根据乙图中吹海风可知此时为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再结合图示即可确定出现海风的时刻是8~16时。

答案:B右图箭头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

据图完成3~4题。

3.图中哪条虚线为高压脊线( )A.甲 B.乙 C.丙 D.丁4.图中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高空大气的运动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据此,在图中画出的等压线应与大气的运动方向一致。

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所以乙处为高压脊,丙处为低压槽,低压槽容易形成锋面,降水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 3.B 4.C(2010·山西平遥摸底考试)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相对固定 B.在其他大洲没有分布C.天气状况单调 D.气流下沉不感觉有风解析:赤道无风带是由于受赤道低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导致的;其位置并不固定,随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赤道无风带分布广泛,天气状况单调。

答案:C6.图中K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K地地处南半球的信风带,盛行东南风。

答案:A右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7~9题。

7.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热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9.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常年炎热干燥 D.常年温和湿润解析: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确定,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

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大气 第3节 天气体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同步训练 人教版

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大气 第3节 天气体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同步训练 人教版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二单元大气第3节天气体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009年12月3日,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大部。

XX、XX、XX、XX以及XX等地寒风凛冽、雪花飞扬。

2日及3日,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了今年首次寒潮橙色警报,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命令。

据此回答1~2题。

1.与本次天气变化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解析:我国冬半年的寒潮,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冷空气一般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区。

答案:A2.对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影响我国的北方地区B.过境时都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C.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也是由其形成D.若夏季时受其影响往往会产生暴雨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受到锋面的影响,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

冷锋过境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但并不一定每次都有雨雪;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形成的。

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答案:D(2010·XX一中高三检测)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

早晨,太阳在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着的一只破旧篮球。

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

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

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

此时我才发现,是那么美。

于是,我感到:,需要风;盼风!据此回答3~4题。

3.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解析:当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而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答案:A4.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解析:一般冷锋过境时易出现大风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3《大气环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3《大气环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3课时大气环流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4.南亚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不同纬度之间热力差异③南北之间的地形差异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从大气环流方面考虑,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6.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9.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1.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二、综合题12.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范文-大气的运动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范文-大气的运动大纲版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下图中,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c、d距地面3 000米,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a、b、c、d四处气压和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压a>b,气温d>cB.气压c>d,气温b>aC.气压c>b,气温a>dD.气压a>d,气温b>c解析:由高空c、d处的等压面状况,可知近地面a、b处与其相反,a处温度高,气压低,b处温度低,气压高;同一水平面上气压a<b,d>c,气温a>b,d>c,垂直方向上,气压a>d,b >c,气温a>d,b>c。

答案:D2.此地,a地与b地和c地与d地之间的风向可能为()A.a~b间,东南风B.c~d间,东北风C.a~b间,偏西风D.c~d间,东南风解析:由上题可知,若a、b位于北半球,a~b间为东南风;c~d间为西北风。

若a、b位于南半球,a~b间为东北风;c~d间为西南风。

答案:A3.若a、b两地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和海洋,则图示时期()①内蒙古草原一片枯黄②地中海沿岸酷热难当③三峡水库蓄水量大增④珠江入海口咸潮易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若a、b两地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和海洋,则此时大陆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答案:B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据图回答4~5题。

4.右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的是()A.建筑物面积B.绿地面积C.工业化程度D.人口数量解析:城市热岛效应随建筑物面积、工业化程度、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绿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弱。

答案:B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城市热岛效应出现时,城区气温高,等温面向高空凸出;城区近地面气压低,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

答案:B(2010·潍坊模拟)中新社2008年8月14日电奥帆赛14日进入第六天,但青岛浮山湾海域的风力不到每秒3米,不符合比赛条件,当天原计划要进行的七个项目的比赛被迫顺延至下一个比赛日。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9套)通用1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9套)通用1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月均温在20C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C〜20C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C〜10C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C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

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

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

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 •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A .①②③B .①②C.①③ D .②③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四季气候类型分布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沿经度变化方向延伸;本图仅仅是从四季类型方面来划分的,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明显不一致。

答案:B2. 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洋流C.地形 D .大气环流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四季类型是全年皆冬,而同纬度其他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说明两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是受寒流的影响。

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B .“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C . “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D .“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解析:“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在南半球海洋分布面积也很大; “四季分明”型的地区在沿海与内陆均有分布; “全年皆冬”型的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南纬 60°附近。

答案:A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4〜6题。

------------ : ----------------60^N4. 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A. AB . BC . C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

需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分界线。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1.2.1大气的组成、结构(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1.2.1大气的组成、结构(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结构和热力状况一、选择题美国宇航局2009年2月11日称,美国199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铱33),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时55分,与俄罗斯一颗1993年发射的、现已报废的卫星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相撞时轨道高度约790 km(在空间站上方),倾角74°;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

据此回答1~3题。

1.卫星相碰事故发生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太阳辐射接近一天中最强烈时B.气温仍在逐渐降低C.对流层中对流运动显著D.影响了我国的无线电短波通讯解析:事故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11时55分,此时北京时间(早13小时)是次日的0时55分,正值午夜时分。

A、C两项叙述错误。

此时气温仍在逐渐降低,至黎明前后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影响的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卫星相撞不会对此有影响。

故选B。

答案:B2.关于卫星相碰地点的正确叙述是()A.气温很高B.有大量电离层C.大气密度很小D.臭氧含量最多解析:卫星相碰时轨道高度约790千米,属于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密度很小,气温低。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高度在80~500千米高空。

答案:C3.1997年美国发射铱33卫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卫星依次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B.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最后进入宇宙空间C.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偏右现象D.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大到小,气压越来越低,最后进入宇宙空间解析:A项中电离层属于高层大气;B项中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的叙述错误;C项中卫星垂直运动不会发生偏右现象;只有D项正确。

答案:D4.(2009·上海高考)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全球性大气环流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全球性大气环流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全球性大气环流大纲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节全球性大气环流一、选择题1.如果用相同的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释放地区是( )A.赤道地区B.副热带地区C.副极地地区D.极地地区解析:赤道地区对流强烈,空气上升运动速度大,气球释放后升空速度快;而副热带和极地地区为下沉气流。

答案:A(2010·凤阳模拟)读右图,完成2~3题。

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A.③气流比较湿润B.乙处多锋面雨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解析:在中纬度环流中,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

答案:A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②气流动力作用下沉解析: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D4.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解析:由图示环流方向及60°判断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乙点位于90°N附近。

答案:A5.《三国演义》中,曹操说:“今方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下面气压图(单位:百帕)中和当时情形最吻合的是( )解析:当时我国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在高气压中心东部盛行西北风,D 图符合。

答案:D(2010·大同调研)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完成6~7题。

6.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析:甲位于30°纬线附近,此处的气压带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中地理】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共19套) 人教课标版6

【高中地理】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共19套) 人教课标版6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09·安徽高考)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1~2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判断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各纬度间热量不均)和地球运动(地转偏向力等)。

答案:D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解析:总热量输送数值应最大,对应②曲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海洋输送的热量小,且北纬60度附近为低气压带,以北来自寒冷地区的极地东风带,来自南方海洋上的暖热的气流不能越过,所以向北热量输送应该为负值,故海洋输送对应①曲线。

答案:B(2009·安徽高考)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

完成3~4题。

3.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注意审题,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①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答案:D4.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少解析:a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可以得出坡面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坡度变大,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将增大,选项A正确。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演练 必修1 2-4《全球性大气环流》(湘教版)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演练 必修1 2-4《全球性大气环流》(湘教版)

1-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2·山东烟台期末)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④为东北季风B.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C.①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②由低压流向高压2.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断流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答案:1.C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环流为北半球低纬环流,从而可判断出各气流的特征。

第2题,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其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读下图,完成3~4题。

3.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图示月份为7月4.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3.C 4.D解析:第3题,图中纬度向南增大,说明是南半球,a等温线在b 等温线的低纬度一方,应该温度更高,同时看到在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分布在30°的南侧,说明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陆地上的气温应该高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第4题,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应该属于地中海气候。

(2012·江西红色六校联考)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完成5~7题。

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6.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②B.温哥华—③C.威尼斯—①D.开普敦—④答案:5.B 6.B7.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②地几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⑤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④两地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2011年高考地理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练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质量检测

2011年高考地理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练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质量检测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08天津高考)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解析: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

港区陆 地部分开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才能停船。

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 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B2.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解析: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 活动与海岸更近,但人类活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答案:D读“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 ”。

回答3〜4题。

2题。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阶段质吊检测• 1 N ; | IHi . IV- l !E香港球离遠喘令布祐筒图丈化* JM :霁川趨3. 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运输的货物可能是()A. 煤炭与铁矿石B.石油与天然气C. 粮食与蔬菜D. 木材与水果解析:读图可知,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最适宜运输的货物是石油与天然气。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丰富。

答案:B4. 俄罗斯海运周转量少的原因是( )A. 海岸线短B. 海岸线较长,但没有优良港口C. 经济落后,没有货物需要运输D. 海岸线长,但因国土纬度高,海运价值不明显解析:俄罗斯海岸线长,有许多优良港口,但因国土纬度高,冬季海水结冰,所以海运价值不明显,海运周转量少。

答案:D 城际列车一般指两座相距不远的重要城市之间开行的多班次趋向公交化的中小编组短途旅客列车,中途不停站或停很少的站,只配置硬、软座车厢而不配置卧铺车厢。

如开行的京津、广深、沈大、沪杭、沪宁、成渝城际列车等。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范文-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一、选择题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四点主张: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实行互利共赢是目标,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合国讲坛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世界和我国的影响的叙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解析:全球变暖并不一定导致全球各地气温持续上升,它是波动性上升,而且不同地区上升幅度也不一样;我国有的地区降水量将增加,有的地区降水量将减少;全球变暖对河流水位有影响,但并不都是上升;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会减少,因为气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

答案:D2.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原因是()①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多②发达国家最先被淹没③发达国家资金雄厚,技术先进④发达国家没有酸雨等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程度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同时发达国家资金充足、科学技术水平高,理应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承担相对更大的责任。

答案:B3.根据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我国应()A.禁止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B.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依赖发达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D.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利用率解析:A项中“禁止排放”不合乎实际。

B项叙述是防治酸雨的措施。

我们不能依赖发达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

同时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采新能源。

答案:D读“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

回答4~5题。

4.与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相比,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A.加拿大沿岸B.美国沿岸C.挪威沿岸D.俄罗斯沿岸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沿岸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选择题
1.如果用相同的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释放地区是()
A.赤道地区
B.副热带地区
C.副极地地区
D.极地地区
解析:赤道地区对流强烈,空气上升运动速度大,气球释放后升空速度快;而副热带和极地地区为下沉气流。

答案:A
(2010·凤阳模拟)读右图,完成2~3题。

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多锋面雨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解析:在中纬度环流中,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
天气。

答案:A
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动力作用下沉
解析: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D
4.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由图示环流方向及60°判断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乙点位于90°N附近。

答案:A
5.《三国演义》中,曹操说:“今方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
下面气压图(单位:百帕)中和当时情形最吻合的是()
解析:当时我国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在高气压中心东部盛行西北风,D图符合。

答案:D
(2010·大同调研)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完成6~7题。

6.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甲位于30°纬线附近,此处的气压带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B
7.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解析: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相对北移,故为北半球夏半年。


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答案:D
8.(2008·广东高考)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80°附近 B.南北纬60°附近
C.南北纬4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
解析: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为,南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大气稳定,A和C分别处在极地东风带和西风带;南北纬60°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形成极锋,故D最优。

答案:D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年平均梅雨开始、结束等日期线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区梅雨开始最晚的地区()
A.南昌
B.广州
C.武汉
D.福州
解析:由图中等日期线可知福州梅雨开始日期为5月中旬,是四地中最晚的。

答案:D
10.图中福州梅雨期大约为()
A.不足一个月
B.一个半月左右
C.两个月左右
D.两个半月左右
解析:福州梅雨始于5月中旬,结束于6月下旬,为期大约一个半月左右。

答案:B
读图,回答11~13题。

1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
一大陆上,则M点的常年盛行风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若为侧视图,P点自转速度为零且位于大陆上,则P为南极点,M为45°S 常年盛行西风。

答案:A
12.若该图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 005百帕,M点气压为1 000百帕,
则M点的风向为()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解析:若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根据题意为一低压中心,则M点吹西南风。

答案:C
13.若上题所述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北部地区,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南亚为一年中的旱季
B.我国长城站正值极夜期间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黄土高原处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季节
解析:若印度北部为低压中心说明北半球为夏季,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D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故0~10°N、10°N~20°N的地方都盛行东北信风;20°N~30°N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N~40°N的地方盛行西南风。

即D项正确。

答案:D
1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解析:根据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可知,甲代表北半球冬季;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可表示7月份;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综合题
16.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及沿30°N的大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若两图
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

(1)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和(填序号)。

①a→b②b→c③e→f④f→e
(2)b表示的气压带是,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当b
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高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由甲图判断此时的季节,由乙图确定30°N附近,80°E~160°E之间的气压中心。

第(1)题,由图中大气环流位置向北移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伦敦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东南风。

第(2)题,由b气压带位置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e处的经纬度判断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亚欧大陆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3)题,c处为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
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的;e处为大陆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

答案:(1)炎热干燥②④
(2)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印度低压)高空高纬(或北)
(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的冷气
流在60°N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动力原因形成);e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热力原因形成)。

17.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形成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
带是。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风,D处盛行风。

(4)夏季,D处盛行风,形成原因是,故季风气候
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

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

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答案:(1)1(2)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压带
(3)西北东北
(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