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本质意义与生成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2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Vol.22No.22008年04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pr.2008年
34
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本质意义与生成的问题
张晓西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实质上是一种师生间的人格对话,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
的心智,构建学生独立完满的人格,是“师生共渡生命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力求避免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假“对话”、没有思想的“对话”和没有引领的“对话”等问题。

关键词:对话;本质意义;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思想;引领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64(2008)02-0034-0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园丁式教育发展到融合式教育,
融合式教育也称对话式教育。

①本世纪初,中国中小学教育逐步开始实行新课程标准。

“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伴随新课程实施应运而生,“对话”与“互动”、“生成”、“自主”、“合作”、“探究”一起成为新课改以来使用率最高的词汇,成为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话题,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由于它几乎承载了所有新课改教育思想的新要素,因而已成为课堂上教师们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本质意义
从课堂“提问”到课堂“对话”是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具有“准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新课改所有的教育理念都在印证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对话”。

“对话”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从权威的“提问者”变成精神世界平等的“对
话人”。

“对话”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并且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通过对语言
文字的敲打来丰富体验、积淀语感、培养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整个人格的互动,追求师生之间视界的融洽、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的过程”。

②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实质上是一种师生间的人格对话,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心智,构建学生独立完满的人格。

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将其概括为“师生共渡的生命过程”。

“对话”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维。

角色变了,思维自然也要随之而变。

威廉詹姆斯曾说: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态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对话”教育引起的教学思维的转变可以套用此话说,新课改如果有最伟大的贡献,那就是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维和心态,从而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生活。

这种教学生活最大可能地印证并且实现:学生的人生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收稿日期:2008-01-20
第2期张晓西: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本质意义与生成的问题
35
因“对话”而转变的教学思维至关重要处有二:
首先是尊重学生,无论是优秀生或者偏差生,让公平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潜能、潜项)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肖川《有效教学的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尊重,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上,这种评价有两种,即消极评价和积极评价,大多通过言语、手势、表情甚至眼神表现出来。

消极评价,包括语言的指责,贴标签,动作及表情上的不耐烦、不屑、不冷不热等等,理应被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所摒弃。

积极评价,则应发自教师的内心,让学生直接感受老师的理解和赏识。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充满关爱和期待的。

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老师要随时注意不要把问题的焦点对准对方的错误,不要明指对方的缺欠,只须说出自己的感受;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部分正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与鼓励。

只不过这种表扬用语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也不缩小;二要有学习的导向性,表扬与鼓励有利启发智慧,激活思维;三要有赞扬的差异性,老师不能当“老好人”,夸奖没深没浅,没轻没重。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的前提是要明晰学生的四个权利:
参与的权利。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行为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有情感与思维的参与;不仅仅有参与的前奏(课前查资料、收集或动手制作教具、复杂问题提前
思考等),还要有参与的后延(拓展内容、实践活动)。

质疑权力。

学生不但可以同学间互相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老师则要学会倾听: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还想说什么?
犯错的权利。

学生是未成熟的学习者,出错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在所难免,教师则要以宽容慈爱的心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

越轨的权利。

越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容忍并控制、引导学生的越轨行为。

课堂教学要活起来,学生学习要生动起来,学生偶而越轨也在所难免,而前者,正是新课程的新要求和着眼点所在。

其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达尔文曾说过:方法是最重要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较比传统的“提问”有一个质的区别,那就是“对话”的追求不再是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注重全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思辨以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由讲解甚至灌输为主转向以训练思维、启发智能为教学重点。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教学“对话”最本质的特征显现。

现在,有些中小学的青年教师对新课改的实施有着这样一种认识,新课改与中考、高考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解。

新课改的全部理念都体现在它所设计的教学三维目标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中,过程与方法是三者之中的“纲”,课堂中的“对话”的实质就是解决了“纲”的问题,从而达到“纲”举而目张。

二、课堂教学中“对话”生成的问题(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36
“平等、民主是课堂教学中展开对话的第一要义,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没有真正的对话。

”③但是,在我们现实的课堂“对话”中,有许多教师积习难改,有些教师说话的腔调变了,柔和了也亲切了,但心态没变,“权威者”的姿态没有彻底放下而只是有所收敛,“提问”细腻了,但与“心灵沟通、情感碰撞”相距甚远。

即使有了些许“心灵沟通”有了些许“情感碰撞”,但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的细节上,从言语到动作到表情做得很不到位,而缺乏细节的“对话”很难说是成功的“对话”。

与之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教师自动放弃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一味迎合学生,对学生在“对话”中的“不合理”因素视而不见,一味迁就或者默认,于是,有温度无深度,有接触无碰撞,有情节无内容,如此“对话”与“误人子弟”相差不远。

(二)假“对话”
脱离文本,节外生枝架空分析,课堂气氛活跃,然而与教学的目标“南辕北辙”。

现举一课例:

师:(出示一枚船形桃核):这是什么?
(生全神贯注。


师:这是我在豫园商场好不容易觅到的一枚桃子的核,请传阅一下,上面刻了些什么?
(三四名学生传阅后:船底磨平了,上面刻的是小篷船的样子。


师:今天要学的《核舟记》就是介绍明代微雕艺人王叔远以桃核为材料创作的一件雕刻作品。

此桃核与彼桃核有天壤之别,我手里这只是给孩子玩的,粗糙不堪,文中介绍的却是工艺品中的精品。

请同学们阅读,文中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
技艺的?作者又是用怎样一个词来形容刻制的人的?看了注释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

(生阅读;师在黑板上画长8分多、高约2分的长方形。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怎样的技艺?制作者又是怎样的人?刻的是什么内容?生1:技艺“灵怪”,人“奇巧”,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赤壁。

师(赞扬):准确无误。

王叔远这位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在桃核上雕刻了苏子游赤壁。

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不得不以技艺灵怪奇妙来赞叹。

灵怪到什么程度呢?先计算一下,刻了多少人与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生2(朗读最后一节的第一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就黑板上的长方形标明所刻的人与物。

画是画不下的,只能在图的四周用简明的文字标出。

上面同学写,下面同学说,要秩序井然。

师:我读几个字,大家把句子接完整,弄清人的位置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船头坐——生(众):三人。

师:中——生(众):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师:佛印——生(众):居右。

师:鲁直——生(众):居左。

师:苏、黄共阅——生(众):一手卷。

师:东坡右手—生(众):执卷端。

第2期张晓西: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本质意义与生成的问题
37
师:左手——生(众):抚鲁直背。

……
师:左臂——
生(众):挂念珠倚之。

师:珠可——生(众):历历数也。

生1:了不起,这一丁点儿的地方刻三个人,不要说神态,连两个人靠近的膝盖在衣褶中都看得出来,真是神了。

生2:这就是微雕艺术,比桃核小的还有。

师:你了解微雕?说说看。

生2(得意地):头发微雕,一根头发上能雕一首诗;一粒米大小的正好雕红楼梦……
语文名师于漪对此有启中肯綮的分析:“当前有些语文课有类似的毛病,喧宾夺主的状况比比皆是。

课文本身学习的目的不清晰,甚至蜻蜓点水,快速阅读捋一捋,然后就拓展开来,或就全文拓展,或就某一内容、某一写法拓展,有时真可谓一拓三千里,飘忽不定。

名为发展思维,开阔视野,实则应理解与掌握的课文本身,在浅层次上浮游。

学了,又好像没有学,懂了,又好像没有懂,学得不扎实,不深入,知识能力又如何真正地有效迁移?……每课必拓展,有无必要?语文课要朴素、自然,扎扎实实,节外生枝要不得。


(三)没有思想的“对话”
课堂的“对话”是以文本交流为前提,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在师生间的共同思考中才能转化为真正的智慧,没有师生各自独特的观点与思想,知识只能是苍白的、僵化的、枯燥而缺乏吸引力的。

因此,观点、思想是课堂教学中展开对话的必要条件。

接受美学有一著名观点,凡有理解,就有不同,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中小学教材所选的内容,从通篇的主题到具体段落的词语解释,常常出现歧义出现多解性,这就为师生间展开多重对话架设了平台,提供了话题。

顺理成章的应是,“师生之间因思想而发生碰撞,因碰撞而激发思想,因思想而产生智慧”。


我们现在课堂上“对话”最常见的通病是,没有思想或有思想而没有深度,没有问题或有问题而没有“含金量”。

不少教师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要求学生积极配合,“集体回答”。

这种“集体迎合”式的对话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对话”⑥
,它的弊病有三:
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集体回答出来,说明问题太简单,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没有价值。

二是集体回答问题时,部分学生随声附和,容易给教师造成错觉,即便一部分学生有了新想法,也没有机会表达,不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也很难摸准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脉搏。

三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即使有价值,由于没有为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即不能进行“有思而答”,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意义。

有思想的“对话”必须从问题开始,问题离不开预设以及生成的“问题情境”,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一要保证问题思路的正确性;二要抓准问题的切入点;三要把握好启发的最佳时机,然后,把“问题”一步步化解。

如果问题难度适中,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回答,并鼓励新异的思维;如果问题有相当的难度导致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38
学生个人思考一时难以解决,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如果问题难度较大,“合作学习”短时间难以解决,那么,可把问题作为悬疑留在课后思考,让学生解决问题有更充裕的时间。

(四)没有引领的“对话”
教师是课堂“对话”的组织者,更是一名引领者。

教师指导、引领是课堂教学“对话”的应有之义。

课堂“对话”从不排斥教师的讲,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

当教师在学生疑窦处轻轻点拨,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效果;当教师在学生激烈争论的相持中稍稍归纳,往往能拨开迷雾让学生豁然开朗,教师从来就没有理由放弃在课堂对话中的指导责任。

引领也是一种控制。

课堂“对话”是一个系统,是师生互动,共同营造的一个系统,作为“对话”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须学会控制,并优化控制。

教师要控制“对话”中的话题的教学目标,避免泛化和游离;教师要控制自己和学生的情绪,避免压抑与过度亢奋;教
师要控制“对话”中的问题生成,积极的有效利用,消极的及时调整,避免徒劳与泯灭。

当课堂“对话”在教师的步步引领和控制下,与新课程“三维”目标越走越近,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对话”是有益的和有效的,这样的课堂“对话”才是成功的。

注释:
①滕守尧《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北京第1版.
②《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③同上.
④于漪《节外生枝要不得>>,《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1(B )期.
⑤同②.⑥张霞、张启胜.《如何走出启发式教学的两个误区》,中国教师报2008年2月27日,第4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