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 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学校:惠州一中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历(歴) :“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

意为经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希腊语中“ historia ”,原义为“调查、探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历史是史学记录B .历史必得亲身经历C .历史可任意评说D .历史应“实事”而“求是”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 “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3.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 4.《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 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2019年广东二模历史试卷(后附带答案)

2019年广东二模历史试卷(后附带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24 .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

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25.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

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26.宋初,朝廷重用士大夫,对宗室子弟优以爵禄,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

后期朝廷转而鼓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人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行赢得认可。

宋朝这些措施A.体现了理性施政的精神B.维护了科举程序公正性C.扩大了平民人仕的机会D.防范了宗室交结士大夫27 .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 多人增至1200 多人。

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

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8.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19 世纪70 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

这反映出当时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 D .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29.表2 反映了1913—1918 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

据表可推知,当时表2时间公吨银两每吨银两1913年125303 9575886 76.421914年121087 9279659 76.641915年82818 8601684 103.861916年94372 14011269 148.471917年80276 12566977 156.551918年92519 18130957 195.9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31.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A【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就各诸侯国而言,诸侯地位下降、卿大夫地位上升。

这反映了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A项正确。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代,B错误。

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虽然下降,但仍是天下共主,C项错误。

周天子之下的诸侯以及卿大夫均属于贵族,当时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仍然存在,D项错误。

27.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原料生产与手工制造业的分离,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故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

B项“商业资本日益活跃”材料不能体现。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地区之间商品交换的状况,与农业无关,C项说法错误。

28.C【解析】根据“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维持了暂时和好的局面,客观上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开放表明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状态已被打破,A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仅在应对西学问题上产生分歧,但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且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因此此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对立并未加剧,B项错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此新政策的实施使中外出现和好的局面不相符,D项错误。

29.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西学东渐。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翻译西方著作增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 CB DCD B D A B B D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6页)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西学,并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

他们传播西学已从之前的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为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故A项错误,D项正确。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4 24.韩非认为,选贤任能仅凭外貌或是言辞,就是孔子也做不到;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判断其人是否堪用。

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这种理念的是A.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B.公门有公,卿门有卿C.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D.九品访人,唯问中正25.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湖侵袭,万亩农田被淹。

吴越国王钱镠(liú)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这反映了A.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 B.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C.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北方经济发展依仗南方财富26.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对此描写判断合理的是A.《红楼梦》是部浪漫主义文学 B.政府严格控制当时的朝贡贸易C.虚构的小说情节不具有史料价值 D.海禁政策难以在地方有效实施27.汉字“丁”的变化如图8所示:图8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28.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上奏称台湾“惟沿海仅数县之地”,“气局未成”,闽台“本为一省”,“仍须唇齿相依”。

清政府依奏设“福建台湾巡抚”,并要求福建为台湾提供五年“协饷”。

此举A.化解了列强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 B.反映了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C.体现了加强东南海防的战略目的 D.扫除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障碍29.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

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30.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写到:“为在党的总路线之下实现发展生产的目的,必须正确确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

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文科综合1.“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

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

这种作法A. 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B. 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 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朝最高执政集团无力直接控制和管理地方,只能通过周人与当地人民主动结合并且占据优势的方式实现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这种做法依然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因此A选项正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后期诸侯混战,天子权威被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才开始出现的,其根源并非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周朝此种通过周部族人民与地方旧族及土著人的结合以实现管理地方仍然属于基层地方社群政治的类型。

联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周朝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可知这种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首先出现,并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得出答案。

2.《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

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A. 儒、道、法、墨B. 道、儒、墨、法C. 道、儒、法、墨D. 道、墨、儒、法【答案】D【解析】【详解】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①是道家;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②是墨家;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理想的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③是儒家;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④是法家;故D正确。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据此可知,此项新政策的实施
A.打破了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的状态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C.提供了中国自强运动的良好环境
D.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9.1900—1911 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 1599 种,占晚清 100 年译书总数的 69.8%,
地所植棉花不能满足需要,商人从山东、直隶、河南一带产棉区运来,而山东、直隶、河南则不事纺
织,“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种情况说明
A.农本商末观念发生变化
B.民间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4页)
C.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D.地区之间商品交换扩大
2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位 28 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的措施及目的。(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北京政府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积极作用。(1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务院正式下达扩大企业自主权文件的意义。(5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理论是重要的,相对于经济政策设计是第一层次的。经济理论相当于基础科学,经济政策 设计相当于应用科学。应当指出的是,人类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急功近利的 政策设计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为了使政策设计更为科学,必须给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9年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9年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9年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

由此可以推知汉初()A.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B.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C.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D.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2.(4分)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3.(4分)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巢,以规厚利。

父子相袭,习以为俗”。

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A.稻米的商品化明显B.商人垄断粮食贸易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4分)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5.(4分)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吁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以上变化说明()A.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C.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D.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6.(4分)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阂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全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导致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题~ 第 47 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5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 约 1436 年
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
1578 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种出西土”之句,并对玉米形态作了描述
A.中国古代已从多角度研究玉米
B.三部著作的记述内容完全一致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为可信
——摘编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战争中的细微情节,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历史大变局。请从以上材料中自选
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4页)
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 年 8 月,英国《养老金法》获准成为法律。法令对养老金领取标准做出如下规定:(一) 年满 70 岁;(二)作为英国居民至少已达 20 年,并居住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三)依该法令标准计 算的年收入不高于 31 英镑 10 先令。同时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没有或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 资格:(一)1908 年 1 月 1 日以后仍领取各种形式的济贫补贴;(二)在达到养老金领取标准前,有工 作能力却未能为自己及其家人努力工作;(三)被拘禁于疯人院或同类机构的流浪贫民;(四)被控犯 罪处以监禁者,在监禁期间及释放后 10 年间无权领取(或继续领取)国家养老金。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4.A【解析】秦朝时三公九卿部分机构既管理全国事务,也管理皇室相应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下中央政府的职能不清,但到隋朝时期,皇室内部事务由专门设立的事务机关管理,这样实现了国家事务与皇室事务的分离,使中枢机构的权力更加清晰,A 项正确。

B、C 两项说法为史实性错误,可排除;D 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5.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数学家吴文俊在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学的某些理论,得出了彻底解决高次联立方程组求解的方法,说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故选D。

A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中国传统科技一直领先世界与史实不符,B 错误;“现代数学源于古代数学理论”说法错误,排除C。

27.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记载了玉米的功用、药用价值以及来源,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已从多角度研究玉米,A 项正确。

B 项“内容完全一致”的说法错误;这些记载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无法得出哪一部著作更为可信,C 项错误,排除;通过这些记载无法确定玉米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还是之后传入的,D 项排除。

28.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通过否定“古文”经典来打破人们的盲从信古,引导人们去怀疑业已流传千年的封建经典,从而动摇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石,为维新变法运动寻找理论依据,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体现了学术为政治服务,故选C 项。

康有为的目的是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 项。

B 项材料无从体现。

动摇传统儒学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D 项说法错误。

29.C【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洋布行中洋布盛行,而传统的土布却不受青睐,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可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衰败,这一变化是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嬗变文科综合历史第1 页(共5 页)的明显例证,故C 项正确。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材料反映的时期是民国时期,此时自然经济已经在逐步解体,A 错误;材料说明洋布盛行,但不能说明民众崇洋媚外风气盛行,B 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限制,D 项错误。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历史二调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历史二调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历史二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韩非认为,选贤任能仅凭外貌或是言辞,就是孔子也做不到: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判断其人是否堪用。

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这种理念的是()A.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B.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C.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D.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2.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入侵,万亩农田被淹。

吴越国王钱组织人力修筑海塘提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这反映了()A. 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B. 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C. 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 北方经济发展依赖南方财富3.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对此描写判断合理的是()A. 《红楼梦》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B. 政府严格控制当时的朝贡贸易C. 虚构的小说情节不具备史料价值D. 海禁政策难以在地方有效实施4.汉字“丁”的变化如图示:甲骨文中的“丁”,表形色彩浓厚,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竹钉、木钉。

金文中的“丁”,宇形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侧视字体中,似乎可见钉帽的形状。

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 总体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B.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 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5.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上奏称台湾“惟沿海仅数县之地”,“气候未成”,闽台“本为一省”,“仍须唇齿相依”。

清政府依奏设“福建台湾巡抚”,并要求福建为台湾提供五年“协饷”。

此举()A. 化解了列强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B. 反映了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C. 体现了加强东南海防的战略目的D. 扫除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障碍6.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1.“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地统治”。

这种“三结合”中主动地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地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地成分。

这种作法A. 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地延续B. 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地矛盾C. 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地发展D. 体现地是一种神权与族权地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朝最高执政集团无力直接控制和管理地方,只能通过周人与当地人民主动结合并且占据优势地方式实现对地方地管理和控制,而这种做法依然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地延续。

因此A选项正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后期诸侯混战,天子权威被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才开始出现地,其根源并非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地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周朝此种通过周部族人民与地方旧族及土著人地结合以实现管理地方仍然属于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地类型。

联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地特点、周朝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可知这种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首先出现,并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得出答案。

2.《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地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

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A. 儒、道、法、墨B. 道、儒、墨、法C. 道、儒、法、墨D. 道、墨、儒、法【答案】D【解析】【详解】老子对人类社会地发展抱着消极悲观地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地“小国寡民”地社会,①是道家;墨家推崇夏朝地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地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地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②是墨家;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地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地社会,理想地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③是儒家;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④是法家;故D正确。

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地主要目地是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B. 抑制地主地土地兼并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D. 确立世家大族地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豪强地主崛起于于东汉而非西汉,排除A;古代征收赋税有人头税名目,针对一般平民籍加以细分,是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故选C;材料中地“平民”而非“地主”,所以和土地兼并没必然联系,排除B;世家大族地崛起会威胁中央统治,故D与史实不符,排除。

4.宋、元以来地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

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

这一变化A. 完善了科举制度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 强化了中央集权D. 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进士中榜后,一改以前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地管理,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种制度使得新任官员增加了处理事务地阅历,完善了科举制度,故选A;材料地变化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地关系,排除C;材料是提高官员处理事务地能力,而不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排除D。

5.明代,许多商贾注意赶制时令性商品,如北京中秋节时,“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

重阳节时,“市上卖糕人头带吉祥字”,“糕肆揉彩旗,曰花糕旗”。

这反映当时A. 商业经营具有品牌意识B. 商品营销借助于民俗文化C. 北京是全国地商业中心D. 城市商业脱离官府地监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品牌意识,即没有招牌地字样出现,排除A;不同地节日所卖地商品不一样,反映出商品借助民俗营销地特点,排除B;材料只是以北京为例,没有进行比较,不能提出比较性地结论,排除C;明代城市商业没有脱离官府地监管,排除D。

6.“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它使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B.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C.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地朝廷”【答案】B【解析】【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广州开始,一直打到京津地区,材料中“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说明外国列强侵入京津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通商口岸,说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故B项正确。

A是《南京条约》内容。

C是《马关条约》影响。

D是《辛丑条约》地影响。

7.1938年月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此次战争地目地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

”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

这主要表明A. 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B. 国民政府地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C. 日本根本目地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D. 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它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 “善邻友好”“经济提携”,可见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对待南京郭明政府地政策作出调整,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故选A;这项政策与国民政府亲英美路线无关,排除B;日本侵华政策地调整是为侵华服务地,与发动太平洋战争无关,排除C;D是日本侵华政策改变地原因之一,并非材料表明地内容,排除。

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地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我们不能通过元老院抑或公民大会地命令来驱逐它,我们无须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它;谁若违背之,哪怕他逃避了对他地行为做出地其他相应惩罚,也将受到最严厉地处罚。

”说明当时罗马A. 法律极其复杂严苛B. 法律代表所有人地利益C. 坚持法律至上原则D. 法律由权威法学家解释【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标明地法律地位,并未体现罗马法律极其复杂严苛,排除A;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地工具,并非代表所有人地利益,排除B;西塞罗认为真正地法律没有任何权力可以超越它,因此法律至上,故选C;西塞罗认为真正地法律无需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排除D。

9.“根据司法审查权地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地裁决,而新政地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地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材料表明,美国A. 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B. 司法权和行政权间地冲突C. 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地缺陷D. 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分权制衡地原则,司法权与行政权是平行关系,排除A;材料“新政地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地支持……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可见司法权和行政权间地冲突,故选B;材料只是突出立法权与司法权地制衡关系,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地缺陷,也不能说明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排除CD。

10.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地以宗教内容为题材地圣像画,但此时地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地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地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地形象不再有头顶上地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

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地圣像画A. 意在阐明神是人造地理念B. 蕴含了世俗地人文精神C. 否定了宗教地神圣地位D. 反映了宗教改革地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地宗教化“多了一丝尘世地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圣母玛利亚地形象“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相关所学可知,这彰显了人性地光辉,蕴含着世俗地人文精神,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圣像画地变化体现地是“神”所具备地人性光芒,没有阐明神是人造地理念;C选项错误,宗教画仍以宗教元素为题材,人文主义者并未否定宗教地神圣地位;D选项错误,这种变化了地圣像画体现地是人文精神,并非宗教改革地成果。

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地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此时A. 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B. 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C. 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地国家D.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A;此时英国尚未丧失世界贸易优势,排除B;德国发展迅速,但不是欧洲最强大地国家,排除C;材料反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地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地比重不同,说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故选D。

12.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地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地“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地冲击,2008年到2009年地世界贸易衰退持续地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地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 国际经济新秩序地建立B. 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地实现C. 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D. 世界经济发展地协调性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2008年地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地冲击要比20世纪30年代地“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地冲击危害小,且世界贸易衰退持续地时间要短得多。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起到地协调作用带来地结果,故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还远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是目标,还未实现,故B项错误;贸易保护依然存在,故C 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航海条例》是指英国为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地经济依赖,于1651年和1660年先后颁布地两个条例。

1651年地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地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

1660年条例规定,凡经指定地物品,必须首先运送至英国海峡和英属领地,然后方得转销各地。

——百度百科材料二 1768年《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地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

1851年彻底废止《航海条例》。

——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1930-1933年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地措施1930年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地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