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新媒体基因_彭兰
烟台大学彭兰 网络传播学 笔记
网络传播学彭兰目录第一章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 (1)第一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1 第二节互联网的主要技术.................................................................................................4 第二章网络传播的渠道. (11)第一节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11 第二节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11 第三节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16 第四节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18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 (19)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19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23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27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29 第四章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 (31)第一节网站传播..............................................................................................................31 第二节即时通信传播 ......................................................................................................34 第三节网络社区传播 ......................................................................................................36 第四节博客传播..............................................................................................................41 第五节搜索引擎传播 ......................................................................................................44 第六节 R S S 传播..............................................................................................................46 第五章网络传播的符号系统 .. (48)第一节网络传播中的文字符号.......................................................................................48 第二节网络传播中的图形、图像符号............................................................................49 第三节网络传播文本的总体特点 ...................................................................................51 第六章网络中的专业新闻传播者. (53)第一节网络中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构成............................................................................53 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中的竞争与合作....................................................................57 第三节新闻网站的任务与业务构成 ...............................................................................59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受众. (64)第一节中国网络媒体的受众构成 ...................................................................................64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需求 ..................................................................................................65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总体特征. (67)1。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一章笔记(彭兰)
第一章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第一节从门户时代到泛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演变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初,最先出现的传播渠道是门户网站。
它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
之后,随着搜索引擎以及此后兴起的各种新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逐步打破了门户网站的垄断地位。
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的聚合和分发特点:(一)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二)搜索引擎:多元搜索+算法调度(三)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五)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六)专业化服务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二、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一)Web 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Web1.0时代以万维网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称为大众门户模式。
大众门户模式是传统大众传播的点对面模式的延伸,在这样的模式下,网站扮演着互联网传播中心的角色,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心,是依靠丰富的内容,网站以内容聚集起用户,由此带来流量。
2、用户特点:该模式中,用户仍然是线性传播的一端,与网站的地位是天然不平等的。
网民在获取信息方面仍然是被动的。
即使有一定的反馈手段,如留言跟帖,但反馈功能的开关控制在网站编辑手上。
(二)Web 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它的传播网络是有无数的网络节点,用户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其特点有: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3)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4)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5)网络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
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的不断再生产过程。
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
第十章《新媒体导论》彭兰著[25页]
公民素养
传媒业者媒介素养: 信息生产素养 信息消费素养
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 媒体管理者素养 媒体使用者素养
Thanks.
文化 行为
文化 产品
文化 秩序 格局
新媒体 文化
文化 事件
文化 产业
文化 精神
文化 现象
三、新媒体文化的发展动因
新媒体文化的形成,有着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也有外部推动力:
技术-经济-政治:外部力学系统 主流文化:初始标靶 用户互动:助推力 个人诉求:原动力
10.3 新媒体技术及“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的含义
社会参与素养 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 和他人的表达权、理性表达与讨论。
二、新媒体时代传媒业媒介素养新拓展
新媒体背景下,传媒业者的素养的拓展,主要包括以下: 1.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协调、组织、整合
运用社会化媒体自我拓展的能力 把握社会化“公”、“私”界限
新闻报道、跟帖 即时通信、手机短信 博客、维基、SNS
微信、微博、网上签名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新媒体舆论的形成
舆论起点
导火索事件引 发关注
舆论中间环节
讨论的扩散
舆论最终达成
意见的整合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2.新媒体舆论的互动
与传统媒体互动
与现实空间互动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四、中国新媒体舆论发展中的几组关系
在中国新媒体舆论发展的过程中,有几组关系值得关注:
=现实民意?
1.新媒体用户是否代表社会各阶级? 2.新媒体舆论能否代表新媒体用户意 见?
人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
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彭兰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个领域,并分享了她关于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见解。
1. 引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参与社交的方式。
传统媒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与社会化媒体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热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彭兰教授关于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
2. 社会化媒体的定义与特点社会化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在线社交平台,使用户可以在线上共享内容、观点、信息、个人经验和观看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互动和交流的一种新型媒介形态。
彭兰教授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包括用户生成内容、用户参与性、互动性和社群效应等。
3. 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媒介面临着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如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的生存状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然而,彭兰教授指出,社会化媒体也为传统媒介带来了许多机遇,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拓展读者群体和增加媒体传播影响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4. 媒介融合的发展与趋势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彭兰教授在研究中总结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包括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和业务融合等方面。
同时,她也指出了媒介融合所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标准、内容授权和商业模式等问题。
5. 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案例分析彭兰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述了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实践应用。
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品牌推广和政治宣传等方面的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理论。
6. 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意义与影响社会化媒体和媒介融合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彭兰教授认为,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有助于加强民众参与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能力,提高信息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促进社会公众意见的形成和交流。
7. 结论本文基于人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精英报纸和数字化延伸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价值进化——以云南《都市时报》和“掌上春城”为例
76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9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将电子录像称作是“新媒体”,随后美国人重要官员也在公共场合中多次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和媒介研究中通行,并逐步成为各国媒介研究的热门话题。
但直至今日,“新媒体”还没有准确的定义。
清华大学教授彭兰从“新媒体”的演变、特征及使用情景三个角度出发,认为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下,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
[1]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具有较广泛的受众、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高的传播效率。
一、报纸的价值及价值演变19世纪末学者开始对价值有了定义。
“价值主观论”学派认为,一切价值都起源与人,价值仅存在于人的思维,而不是固有地存在于物品本身。
“价值客观论”学派认为,万物的价值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情景论”学派认为,价值只有人在特定的情景中,综合主观与客观的优点下,才具有意义。
随后,主流的价值理论认为价值的意义是以主体为标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
[2]换句话说,客体是否满足与主体,就是其价值的体现。
媒介依赖论认为当受众个体越依赖于某种媒介来满足自身需要时,就说明该媒介在个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这也说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度越高,媒介就越有价值。
张金海教授根据主客体之间的满足关系以及“媒体-受众”的结构界定了媒介的三大价值: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
[4]也就是说,报纸的价值就是向世界提供最新的变动和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娱乐大众和以及引导社会舆论。
(一)改革开放前: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徐宝璜曾说道:“新闻纸者,国民之喉舌也”。
1942年中宣部曾下达《未改造党报的通知》并对党报进行检查和改造,此后我国党报就承载了国家立场、发展方向的使命。
[5]因此,我国报纸在19世纪50、60年代的主要价值是让群众了解国家立场以及发展的方针政策,引导人民正确的前进道路,成为人民的精神支柱,最后党和人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的新闻传播景观_彭兰
新兴传媒文/彭兰进入2005年以来,新一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概念越来越普及,与之对应的是,Web2.0这样本是技术性的字眼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含义。
关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界的核心词是IPV6、网格计算、语义网、P2P技术等等。
关于Web2.0,最常见的关联词是RSS、Blog、SNS、Tag、WiKi等。
尽管人们对于Web2.0的理解各式各样,但是,他们共同使互联网蒙上新一层“乌托邦”色彩。
技术界人们关注的新一代互联网,是在基础设施与技术结构上进行着的一场革命,它将使网络的能量再次急剧增长,而Web2.0则更多的是应用方式的革命,是对于这个新的网络中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信息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再一次定义。
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视角来看,新一代互联网所带来的,则是新闻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再一次变革,是新闻传播景观的再次改写。
虽然新景观能否完全实现,并非仅仅取决于技术,但是,技术在其中的推动力是不可低估的。
非专业人员在新闻生产领域的深层渗透如果说第一代互联网为非专业机构以及个体进入新闻信息的生产领域打开了大门,那么,新一代互联网便是为他们成为新闻传播中的有生力量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如果说第一代互联网中,网民更多的是通过无意的行为在进行着新闻的再生产,那么,在新一代互联网中,网民则可以通过博客、维客等手段,更制度化地、更专业地参与到原创性的新闻生产中。
尽管博客们还无法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
一些专业领域的博客,正在逐渐形成“意见领袖”的地位。
非专业力量正在新闻生产领域进行着一种从边缘向中心的渗透,虽然他们还没有到达核心地带,但是,他们与专业机构的交融已经形成,并且会越来越紧密。
在这样的局面下,专业新闻机构的逃避或者是消极的抵触情绪都是不理智的,在一个被改写的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中,专业新闻机构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既要坚守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又要尊重和利用博客等非专业新闻生产者的价值,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0新媒体导论 第一章PPT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五、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 新媒体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 • 新媒体对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推动作用 • 新媒体对社会阶层变迁的影响
(四)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 • 催生了各种新的文化现象 • 新媒体文化由很多层面构成 • 新媒体文化具有一定的平民性与非主流性 • 新媒体是各种文化对话的平台与渠道,也将推动不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三、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三)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 要把内容当做产品全方位开发 • 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 • 更新对新媒体用户“消费”行为的认识
(四)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变革 • 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 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 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者的结合。 • 传播的多次性(再传播者对内容的再次加工) 多级流动延伸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但传播过程中也使信息影响更加复杂化。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二、新媒体撬动的传播格局变化 (一)传统媒体垄断地位的削弱
• 非媒体背景的专业化新闻生产力量扩大 • 各种机构、组织和企业的自媒体 • 非职业化的传播者 • 技术性的信息采集、整合工具或平台
第五节 新媒体时代传媒人面临的“变”与“不变”
一、变化的要求(适应新媒体传播需要的新能力) (一)数字信息传播能力 (二)跨媒体的整合性能力 (三)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之间的穿越能力 (四)内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能力 (五)内容与产品的贯通能力
二、不变的要求(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与素养) (一)人文素养 (二)新闻基础能力 (三)职业操守与伦理
“新媒体”的概念的流之一:原生的新媒体
原生的新媒体: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
领悟新媒体法则_从_TheDaily_的失败中学习什么_彭兰
3 2013.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领悟新媒体法则
——从《The Daily》的失败中学习什么?
□ 彭 兰
尽
管 2011 年 年 初 默 多 克 新 闻 集 团 推 出 全 iPad 版的《The Daily》时,就有人不看好
牌优势、人才优势,但我们却面对着这样一个事 实: 即使在网络新闻传播方面,不具备新闻采访 权甚至在起步阶段没有多少新闻传播专业背景 的编辑的几大商业性门户网站,其影响力超过了 任何一家传统媒体办的网站。虽然导致这个现象 的原因非常复杂,但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反思 的: 传统媒体的经验真的就会成为新媒体的财富 吗?也许它更像一个包袱。 传统媒体的一个自信是 :我们的人员是经 过专业训练的,他们更懂得如何进行新闻价值判 断、如何进行新闻写作或加工、如何进行版面的 处理。而中国网络媒体的实践表明,实际上媒体 的这些价值判断、加工与处理,与网民的需求未 必总是吻合的,反倒是商业网站的编辑们,以他 认同。 当然,这并非说一味迎合受众就是对的, 但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对受众的研究不能停留 在那些市场调查分析的数据上 ; 对受众的心理需 求的分析、对普遍的社会心态的把握,是更重要 的受众分析。 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媒体过去所看重的
它的前景,但没有想到它的失败来得如此之快。 《The Daiy》的失败,实际上再次反映了传 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些常见误区,如果不能 走出这些误区,无论传统媒体的经营者在新媒体 领域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力,恐怕都难逃与《The Daily 》一样的命运。
一、媒体精英是否一定能保证新媒体的成功?
为了启动《The Daily》 ,新闻集团重金雇用 了来自《纽约人》 《福布斯》 《纽约邮报》和其他 报刊的一百余名员工,这些资深的媒体人似乎应 是《The Daily》成功的保证,但结果事与愿违。 是否适应新媒体的运营?进入网络时代以来,这 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之路,但 传统媒体似乎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 视。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尽管《人民日报》等 媒体走上网络之路的时间要早于新浪、搜狐、网 易等商业网站 ; 尽管都自认为拥有传统媒体的品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之彭兰教授讲话内容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之彭兰教授讲话内容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携手第一财经、宁夏卫视联合主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6日下午16:00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3层网真演播厅举行。
主持人:刚才的讲话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听懂了,我想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勉励自己的收益。
好,现在我们进入论坛的主题演讲阶段,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彭兰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几个关键变革。
下面有请彭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彭兰: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想最近几年媒介融合是我们业界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忠实用户,也作为新媒体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进程,业界已经有非常多的实践,这些实践也给我们很多启发。
我想今天下午借这个机会,把我的一些研究的心得跟大家一块分享。
媒介融合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一些变革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我想第一个变革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传媒人个体的变革,这看上去好象是一个很微观的话题,好象只是我们个人对自己定位的认识。
但实际上也影响到整个产业流程的变化,甚至我们对个人的定位未来可能更多取决于产业格局的变化。
我们人大新闻学院在最近一两年做了很多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探索,我想总体的思路应该说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思考,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到底是让学生更多的掌握全面的技能,还是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以后拓展自己某一个专长,可能每个人的能力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让新闻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能够掌握一切的技术,但是可能缺乏自己专长的话,未来他们到了新的媒介的岗位中间,可能会不能适应。
我们有的时候要求一个人身扛所有的机器出去,既能够写文字稿,又能够拍很好的照片,同时还可以做电视等等。
新媒体时代_谁能永生_彭兰
Column专栏文章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新媒体时代,谁能永生?文 | 彭兰2012年12月31日,美国的《新闻周刊》出版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2013年全面转向数字版。
2012年末,《德国金融时报》、《法兰克福论坛报》、《纽伦堡晚报》等三家德国有影响的报纸连续宣告破产,上千人失业。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初发布的《新闻传媒业现状》(State of the News Media)报告称,2010年美国网络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首次超过了传统的印刷媒体。
德国市场调查公司Statista进行的统计显示,谷歌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获得109亿美元广告收入,而在此期间,包括报纸杂志在内的美国纸媒体,只获得了105亿美元广告收入。
也就是说,谷歌一家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的广告收入总计,已经超过了美国报纸杂志的广告收入总和。
2012年12月普华永道与美国互联网广告局发布的调查报告称,2012年第3季度,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达93亿美元,是印刷媒体广告收入的两倍以上。
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9月公布有关美国人的新闻源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报纸作为新闻源的比例是29%,在所有媒体中排名最后,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将网络或手机作为新闻源的比例是39%。
1991年时,选择报纸的比例是56%,仅次于电视,从1991年后,这个比例开始一路下滑,而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网络作为大众媒体兴起的年代。
这一系列事实,不禁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纸质媒体的前途。
但面对国外纸媒的颓势,一些中国的报人往往会找出各种安慰自己的理由,例如:中国的国情下,报纸还远没到那么危险的边缘;纸亡而报不亡,纸这种载体可能在未来消失,但报纸永生;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将永远存在,所以今天的媒体将永远可以生存下去。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我们在说这些话时,到底还有多少底气?一、中国的报纸可以幸免于难?中国的报纸,真的可以对世界性的纸媒低迷症有免疫力吗?也许几年前,中国的纸媒还可以说自己活得还不错,但是2012年以来,情况也在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对“全媒体”再造时代的冷思考
对“全媒体”再造时代的冷思考甘肃日报社时政部首席记者徐爱龙传播媒介不断更新,媒介环境不停变迁,当我们全力构筑更加立体的媒介立方时,全媒体传播对于这个时代的再造作用更是不能小视。
什么是“全媒体”?尽管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全媒体”的定义依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全媒体”热风的来袭。
“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全媒体”无疑是当下最闪耀的词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一文中指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
她强调的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特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则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则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
具体来说,“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①不论是以彭兰为代表的“营运理念(模式)”说,还是周洋的“传播形态”说,两种定义从不同角度为我们阐述了全媒体不同的内涵。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总结,“全媒体”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介体验。
“全媒体”再造时代媒介环境之再造正如最早对“媒介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曼所指出的,我们的“身外世界”,即现实环境越来越广阔、复杂而又稍纵即逝,人们很难直接地去亲身体验它、理解它,现实环境已成为“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环境,但是当我们通过媒介去扩展我们的认识,去了解这个世界时,我们所认识的已不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是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学科,它涉及到了多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
而《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则是一本详尽的新媒体导论书籍,通过对新媒体发展历程、概念及特点、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媒体的本质与特点。
首先,该书对新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式,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等特点。
在这一部分,作者彭兰对新媒体的起源、发展和变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读者对新媒体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该书还详细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作者从新媒体的技术形态、传播特征、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对新媒体进行了概念化的阐释,使读者对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
作者还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展示了新媒体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让读者对新媒体的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最后,该书还系统介绍了新媒体的技术与应用。
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媒体等多个方面,作者对新媒体的技术基础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使读者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是一本内容详实、观点独特的新媒体导论书籍,它通过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使读者对新媒体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适合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新媒体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并关注新媒体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领域。
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_彭兰
电视产业的实践启发我们, 生产 技术越复杂、生产环节越多就意味着 越复杂的分工与合作。媒介融合下新 闻传播涉及的技术要比电视业更复 杂, 因此新闻生产将更加细化, 专业 分工更为明显, 也将出现更加多样化 的合作模式。
未来的新闻报道中, 多媒体、互 动性手段将运用得更多, 表现形式也 将更复杂, 这使新闻的生产需要更高 的技术支持。现在的传统媒体或新闻 网站也许不擅长这些技术, 因而需要 越来越多地借助外力。从另一方面看, 拥有新的信息整合技术与发布技术也 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拥有内容发布的 通道与平台, 也就拥有了 “话语权”。
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
新媒在线 X
□彭 兰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 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它是目前传 媒业发展的一个总体走向。尽管很多 人对于媒介融合的前景仍有各种疑 惑, 但是, 数字传媒技术发展使媒介 融合景观日益明朗却是不争的事实。
媒介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 于技术上的原因, 它首先是在网络这 一 平 台 上 付 诸 实 践 的 。 随 着 P2P 技 术、宽带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通 信等一系列技术日趋成熟并相互结 合, 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必将越 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发布音频、视频 内容, 传统的报纸、杂志也可以通过 网络实现产品形态的创新。数字报 纸、多媒体互动杂志、网络电视等, 正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媒介融合的 具体产品形态。这些具体产品的不断 实践, 推动着各种媒体间业务的交 叉、渗透、互动, 直至融合, 并逐渐 发展到媒体平台及市场的交汇、相 融。而更高层次的融合, 将会在电 信、IT 界与传媒业等相关行业的各类 机构大汇流的基础上出现。
在 英 国 , BBC 在 2006 年 提 出 了 “创造性的未来计划”, 其中第一项发 展策略便是跨媒体整合传播的 “马提 尼媒介”策略, 根 据 这 个 策 略 , BBC 的 广 播 电 台 、 电 视 台 以 及 BBC 网 站 之间建立了跨平台的节目制作和共享 机制。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第四章:我们⾝处的共享经济与社群经济第⼀节作为共享经济节点的⽤户⼀、共享经济:⼀种新的关系【词条解释】①共享经济的概念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萌芽,但直到近⼏年才成为当下热门的新型经济模式,这是由于近些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共享经济所需的技术条件,从⽽近⼀步推动了共享经济所需的基础结构的完善。
②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有偿让渡资源使⽤权给他⼈,通过点对点连接⽤户及资源匹配、⽤户⾓⾊的随时转换、⽤户间的协作等,使得让渡者收到经济回报,使⽤者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获得满⾜的同时创造价值。
③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为32828亿元,⽐上年增长11.6%,同时,2019年也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年,其发展模式正在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式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加速转型。
④总之,共享经济不仅促成了⽤户闲置资源的利⽤,⽤户需求及其相应资源的对接,也促成了⽤户之间基于经济⽬标形成的新型关系,即⼈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往在新媒体平台上⽤户之间与经济收益相关的关系,主要是交易关系(以所有权转让为特征的活动)。
但共享经济带来了⼀种超越交易的新关系,即⼈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户⾓度看,共享经济所需要的基础结构,是个体作为⽹络节点的⾓⾊的凸显,以及⽤户之间点对点连接的顺畅。
这种结构才能带来去中⼼化的个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以及点对点服务的建⽴。
除了今天的共享平台外,⾥夫⾦认为,物联⽹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可以使社会企业和个⼈组成的数百万⼩型参与者集合成对等⽹络,形成全球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淘汰整合垂直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
在共享经济形成的⼈与⼈的关系中,除了资源共享、点对点匹配、⽤户的⾓⾊可以随时转换外,更重要的是,点对点的连接,构建了⼀个对个体的经济⾏为产⽣强烈约束的关系⽹络。
新媒体用户研究笔记彭兰
第三章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一节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一、个性化节点地位的不断上升网络社交平台结构的演变,使得网络中人的“关系网络”更加明晰,个体节点的地位上升。
早期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是被圈定在特定社区内的特定社区内的互动。
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使得社区边界明确,社区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
但却很难体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环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明确的边界,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边界可以随时伸缩的社交空间。
这样的社交空间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社会资本。
而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多,则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
总体而言,从“圈式结构”到“链式结构”这样一种社交空间的结构变化,意味着个体突破了小范围的集体约束,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网络中,增强了个体作为节点的存在感和意义。
二、个性化节点在网络社会中的诉求(1)自我塑造与存在感:人们试图通过自我形象塑造以及相关能力的展示来寻求存在感,而不同的社交平台则会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同一平台中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让用户自身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
这种存在感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
(2)情绪表达与情感支持: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互动行为)都是用户情感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人们通常在网络中的情绪释放更为强烈。
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去抑制”功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绪释放,随着实名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去抑制”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们重要的情绪释放窗口。
(3)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参与:获取社会归属感是人们减少孤独的重要方式,而网络中的多种社区、社群、圈子都能带来归属感,通常加入这些群体通过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
(4)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本获取:人们希望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性回报,而新的社交平台推动了个人社会网络的构建,使得人们的关系扩张有了更多可能,为人们赢得了更多获得社会成本的机会。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一章笔记(彭兰)
第一章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第一节从门户时代到泛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演变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初,最先出现的传播渠道是门户网站。
它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
之后,随着搜索引擎以及此后兴起的各种新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逐步打破了门户网站的垄断地位。
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的聚合和分发特点:(一)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二)搜索引擎:多元搜索+算法调度(三)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五)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六)专业化服务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二、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一)Web 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Web1.0时代以万维网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称为大众门户模式。
大众门户模式是传统大众传播的点对面模式的延伸,在这样的模式下,网站扮演着互联网传播中心的角色,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心,是依靠丰富的内容,网站以内容聚集起用户,由此带来流量。
2、用户特点:该模式中,用户仍然是线性传播的一端,与网站的地位是天然不平等的。
网民在获取信息方面仍然是被动的。
即使有一定的反馈手段,如留言跟帖,但反馈功能的开关控制在网站编辑手上。
(二)Web 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它的传播网络是有无数的网络节点,用户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其特点有: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3)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4)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5)网络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
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的不断再生产过程。
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
社会化媒体_移动终端_大数据_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_彭兰
今天的传媒业面临的技术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技术因素不能决定一切,但如果无视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固守传统媒体的思维与工作方式,那么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终将变得越来越被动。
目前传媒业更关注的是媒介融合的影响,但与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并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将对传媒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背景,它们分别是: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
一、社会化媒体:开启“用户为中心”时代尽管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在互联网1.0时代已经出现,但在1.0时代,整个互联网是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
但门户模式是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沿袭,在某种意义上,与网络本身的特性是相违背的,门户时代只能算是网络传播的热身阶段。
而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
也可以说,互联网关键的变革之一,便在于从门户时代转向社会化媒体时代。
社会化媒体真正代表了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的冲击。
尽管人们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但一般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
这些内容并非全都具有公共价值,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地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因此,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视频分享、问答、维基、SNS、微博、LBS,甚至电子商务,都是社会化媒体应用。
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上的应用,除了各类基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2年第16期专题・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作者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媒体研究所所长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三网融合相关问题研究”(10@zh002)1)于Web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社会化媒体的属性。
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的趋势不可阻挡——专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
《美国新闻评论》通过对2014年新闻招聘HR的调查显示,新闻从业者简历上最被期待的四种技能是:1.可运用社交网络获取重大新闻;2.可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获取信息、把握趋势;3.可跨平台熟练处理音视频、广播和社交媒体及各种软件;4.新闻报道能力。
新媒体时代或者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需要作出哪些调整?新闻院校如何培养跨媒体人才?新闻院系如何调整教学方向?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下的传媒教育《中国传媒科技》:如何看待媒介融合趋势给传媒教育带来的改革效应?彭兰:业界谈媒介融合,往往期待以传统媒体去融合新媒体,在不改变传统媒体根基的前提下,试着融合一些新的手段让自己重生。
但是,从这样一个方向来考虑的话,我们需要去反思,传统媒体有没有能力去改造新媒体,让新媒体为我们所左右。
我个人更倾向于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的过程,是一种以新媒体为主体去融合传统媒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整个传统媒体不发生本质变化,不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话,是不会有未来的前途的。
当然,这样一种本质变化也许意味着,那个时候传统媒体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了。
个人认为,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或者改造传统媒体,这应该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给业界带来极大冲击,这也必然波及到新闻传播院系。
无论是开设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还是调整整个教学体系,新闻院系都在面临着很大的震荡。
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我们新闻院校对跨媒体人才的认识也应该有进一步拓展,跨媒体人才不再只是在技能上跨媒体,还需要跨越各种媒体的整合性思维和能力。
有一些新闻院校毕业到媒体工作的人反映,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实践所需要的技能。
这种情况的确是现在的学生和未来毕业的学生将会碰到的问题,如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改变的话,我们学生在进入新媒体工作后就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新闻教育框架以及新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的趋势不可阻挡本刊记者|曹素妨 实习记者|司曼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者按:传媒教育的变与不变,一直是传媒类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本刊关注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新媒体基因彭兰几个月前,笔者在《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1期刊首语《传统媒体缺少哪些新媒体基因》一文中,谈及了对新媒体基因的一些认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一、从产品、产业角度看新媒体基因尽管今天的传统媒体都在声称要将内容产品化,但是,产品化,并非将一个传统的媒体业务形态贴上“产品”这样一个标签、把受众改口为“用户”那么简单。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科特勒关于产品的5个层次的划分,被人们广为接受。
这5个层次包括:核心利益层次(产品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基本效用或功能)、有形产品层次(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时的具体形态)、期望产品层次(用户在购买产品时对产品的特点、质量、使用便利程度等方面的期望)、附加产品层次(使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潜在产品层次(产品可能产生的延伸或演变)。
过去媒体的内容生产,主要是将注意力放在产品的核心利益层面上,而对于其他4个层面的关注是有所欠缺的,甚至对有些层次是完全没有顾及的。
【摘要】今天的传统媒体都在谋求转型,但媒体转型并非将一个传统的媒体业务形态贴上“产品”这样一个标签、把受众改口为“用户”那么简单。
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本质上存在文化性的差异。
在此,从产品、产业角度以及文化角度看新媒体基因,以便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基因;产品;产业;文化【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0052014年第2期●今天的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连接)与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服务)。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同样的内容,在商业网站的平台上,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商业网站注意到了内容产品的其他4个层次,并且在挖掘这4个层次的潜力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1.从有形产品层次来看,通过标题的“再包装”,增强内容的吸引力,这无疑是商业网站的一大法宝。
虽然这一做法往往矫枉过正,甚至走向歧途,但是,至少商业网站在琢磨用户心理,力求通过形式上的包装使内容对用户产生更好的接近性方面,是比一些传统媒体下了更多功夫的。
2.从期望产品层次看,商业网站更早地注意到了“用户体验”。
这种用户体验不仅仅是视觉运动与鼠标运动的便捷与舒适度,更是一种与用户心理共鸣的程度。
同样的若干条新闻,在不同网站经过不同编排组合,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版面效果。
这同样会影响用户对内容的关注程度。
当然,到后期的竞争中,用户体验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舒适便利和共鸣程度的体现,它更是在惯性推动下的一种行为定势。
当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时,人们更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惯性去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一个陌生的页面消耗的用户时间与精力显然是要更大的。
在早期的用户体验竞争中不能抢得先机,就容易在后期变得被动无力。
3.从附加产品层次看,新媒体上的内容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交的内容传播。
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如果不能与社交产品或活动产生深层关联,其传播效果也就会受到抑制。
从早期新浪从“谈资”角度去判断新闻价值,到之后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到今天网站的“无分享、不新闻”的共识,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一贯的思维,那就是新媒体对于内容产品的“社交润滑剂”这一附加属性的认识,以及将这一附加属性不断放大的努力。
尽管这种思维并非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但是,也许传统媒体在推动“社交润滑剂”属性的放大方面,还并不那么积极。
而与此相关的关系产品的开发、社区的营造,也是内容产品生命力的一个来源,商业网站在不断推动内容产品的发展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着关系产品的开发与营造,从邮箱、论坛、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到微博、微信。
像腾讯这样的新媒体公司甚至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先做关系产品,再在此基础上推出门户和内容产品。
事实证明,关系产品以及基于关系产品的社区,是新媒体更基础的土壤,内容产品只是这个土壤上的大树。
尽管很多传统媒体的网站都有自己的社区,但是,从定位与人气来看,都难与商业网站相抗衡,而传统媒体也几乎没有能力开发出能影响几亿网民的关系产品。
4.从潜在产品层次看,新媒体能满足人们的,不仅仅是内容需求与社交需求,内容与服务的关联,也是新媒体给人们带来的新满足。
今天这种服务并不只是指围绕内容产品的服务,而是正扩展到与人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其他服务。
例如,当人们读到一本好书的推荐文章时,希望马上可以购买到这本书,内容网络与服务网络的连接,将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动向。
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也将是人们对于内容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
而这种个性化服务,对于技术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传统媒体在这个方面也显现出自己的劣势。
今天的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争夺,首先是“入口”的争夺。
这个入口显然不仅是由内容的核心利益的水准决定的,而是由内容产品的所有层面的综合价值所决定的,从竞争的角度看,“关系”、“服务”这样的附加、延伸产品的价值,甚至比核心价值更为重要。
5.从产品生产的角度看,内容生产主体发生的深刻变化,也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基因。
过去的媒体是把受众当“教育”对象或者服务对象,而今天的新媒体是要把用户当基石,当靠山。
成功的新媒体都是实践“群众路线”的真正典范。
2005年成立的赫芬顿邮报这样一家美国网站,在2011年,其流从文化上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基因,一个是“庙堂式”的,一个是“江湖式”的。
006●量便超过了纽约时报网站的流量,被称为“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纸”。
本质上它是一家博客网站,尽管只有150名左右的带薪工作人员,但依靠超过3000名的核心博客作者、12000多名“公民记者”以及所有读者,开创了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享事业”。
它的成功也许代表了未来的某种方向。
对于今天的用户来说,信息消费过程也是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也是一种信息消费方式。
促进用户的信息消费行动向信息生产活动延伸,或者促进其信息生产成果为更多用户共享,是新媒体信息生产的重要特点之一。
今天媒体都在谈媒介融合,但往往只是把媒介融合当作媒体的“独角戏”。
事实上,最终如果不能体现为“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的“媒介融合”,也许多是徒有其表。
6.新媒体的更重要基因,在于它是全新的产业链条。
过去传统媒体独霸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情形不复存在。
以为靠内容生产这一个环节的优势就能控制整个产业格局的思维,在今天也受到沉重的打击。
如果传统媒体的转型,只在内容这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今天的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连接)与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服务)。
而在这其中,内容尤其是新闻内容也许是同质性最高、不可替代性最弱的一个要素,如果内容不能与其他要素打通、融合,而只是作为一个孤岛存在,那么它的影响力的释放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换言之,新媒体是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与服务网络四者的交织,传统媒体要在未来赢得自己的位置,需要在这四种网络的未来格局中去进行战略思考与布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自身要勉为其难地去做所有产业链条上的事,合作,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
二、从文化角度看新媒体基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基因差异,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性的差异。
从文化上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基因,一个是“庙堂式”的,一个是“江湖式”的。
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作为惟一的专业化大众传播主体,仿佛置身于庄严的“庙堂”之上,受到众人瞩目与膜拜。
传统媒体也由于这种“庙堂”地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
这主要表现为:“庙堂”的中心性:作为传播的中心,传统媒体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受众进行着“灌输”,同时接受着公众的仰望。
“庙堂”的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高音喇叭”式传播,“庙堂”的传播效果形成,更多地靠提高自己的“地势“与“音量”。
“庙堂”的封闭性:进入专业媒体行业,有很高的门槛。
这样一种高门槛,造成了行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既有利于保证这个行业的水准,维持其“庙堂”地位,但也可能使得它的周围没有太多的参照物,使得专业媒体对自己的检验坐标单一,容易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这也会成为媒体变革的阻碍。
“庙堂“的“不容错”:在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无可替代。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专业媒体会尽量保证对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专业媒体原则上是不容错的。
尽管事实上它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庙堂”的统合性:作为“庙堂”的传统媒体,其作用之一,是用相对统一的价值体系来整合社会的各个阶层。
作为“庙堂”的大众媒体更注重的不是个体的差异,而是社会的共性目标。
而新媒体不再是神圣的、受人顶礼膜拜的“庙堂”,而是一个能容纳各色人等的“江湖”。
“江湖”的属性,造就了新媒体的文化特质:“江湖”的开放性:理论上来说,新媒体平台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新媒体的开放性,也带来了它的多元性。
任何人都可以投身其中,参与“厮杀”,如果悟到了某个秘籍,还有可能自成一派,笑傲江湖。
“江湖”的分权性:互联网结构设计的导向是去中心化。
过去集中在传统媒体手中的权力开始向其他主体分散。
当然,在一段时期后,“江湖”上仍然会出现若干“中心”,但这是基于点对点的、“接头接耳”式的传播模式的新博弈。
“江湖”的共享性:新媒体所创造出来的内容,不是要被供起来的,0072014年第2期而是要用于分享,分享是新媒体的本质之一,在分享行为的背后,是人的社会关系需要。
“江湖”的容错性:参与主体的多元必然会带来信息传播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没有神圣感的新媒体本身也是一个容错的“江湖”。
但是,“容错”不等于没有纠错机制。
新媒体上的“群氓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这个平台的自我纠错。
越是容错的机制,越有可能通过不断试错,来发现与纠正错误。
正如凯文·凯利所说:“网络孕育着小的故障,以此来避免大故障的频繁发生”。
①“江湖”的戏谐性:新媒体江湖没有“庙堂”的约束,没有天然的架子可端,它更多地是用戏谐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即使是面对那些宏大的主题。
某些时候,这些戏谐性外壳下也有着凝重的内核。
尽管传统媒体的“庙堂”早已被市场化的洪水淹了大半,而新媒体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庙堂”的飘摇,但由于惯性,或多或少,多数传统媒体人始终内心有着一种文化上的先天“自负”。
对于那些与他们的自负产生冲撞的新文化特质,不少人很难真正敞开怀抱,不是简单排斥,就是采取鸵鸟政策,哪怕口口声声地说要向新媒体学习。
因此,传统媒体要进行转型,首先是要在文化上改造自己,这个层面的“洗脑”,甚至比产品层面的“洗脑”,更为重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媒体研究所所长)注释:①【美】凯文·凯利:《失控》,39页,新星出版社,2010年12月。
30年坚持学习、实践、研究新闻评论写作,并将这一成果毫无保留反哺社会、传艺后学,其结晶便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一月新书《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