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研究_李娜
小学生家庭环境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性研究_李娜
2011年第6期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李娜小学生家庭环境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性研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行为习惯的社会性表现,是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从小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主要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职业状况、基本生存条件、医疗保健条件等。
其中经济状况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所以本研究选取经济状况作为物质环境因素的代表。
家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家庭和睦程度及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法等。
这些都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笔者自编的《小学生家庭环境与行为习惯养成调查问卷》中也都有明确的体现。
本研究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和中等发达地区的河北省,从两个省各选取两所小学进行实地调查,并与个别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访谈。
再从所选取的8所小学中(每个省4所)选取小学2-6年级各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即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50份,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率为91.3%,有效率为84.7%。
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庭环境因素(一)家庭和睦程度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家庭和睦是指家庭各个成员间能够愉快地相处,在一起健康地生活。
家庭和睦既包括夫妻之间的和睦,也包括夫妻与老人、孩子愉快地生活。
无疑,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影响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
所以,本研究把小学生父母之间的关系做为研究重点。
1.家庭和睦程度、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和睦程度分为和谐、一般和紧张三种。
在和谐氛围下学习的学生,其成绩和品行均优于家庭和睦程度一般和紧张氛围的家庭的学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家庭因素研究——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
一
习 中 有 压 抑 感 ,于 是 厌 恶 学 习 。如 果 孩 子 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的做错了 ,当然也要给予批评 ,让孩 子明 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 , 让他 明白道理。 其次, 使孩子 一开始就有成功 的体验 。成人要尽 可 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 , 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 , 这样 既增 强了孩子的 自信心 ,又使他体验 了 学 习的快 乐 。 明确学 习 目的 ,培养间接兴 趣。例 如 , 有 的孩子 在学跳舞 ,她不喜欢舞蹈基本功练 习,吃不 了这个 苦,但 是她对学习舞蹈可 以 参加各 种演出表演活动 的结果感 兴趣,这 种 兴趣可以促使孩子去从事基本功练习的活动 。 所 以家 长们既要充分利用孩子 的直 接兴趣 , 激 发其 勤奋学习 ,更 要通过学习 目的教育来 提高孩子 的间接兴趣。 ( 3 ) 利用孩子 的好奇心 ,培养学习兴趣 。 孩 子具 有 好 奇 、 好 问 、好 动 的特 点 ,家 长 应 充 分 利 用 它来 激 发 孩 子 的 学 习兴 趣 。有 的孩 子把 闹钟 拆开 ,有的孩子不停 问为什 么、家 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 、 捣乱 , 对 孩 子 采 取 批 评 、 冷 淡 、 不 理 睬 的态 度 ,就 会损害孩 子智 慧幼芽的生长 ,挫伤他们求知 的 积极 性 。另 外 对 孩 子 的 提 问要 积 极 回 答 , 如果不会则可 告诉他弄明 白后再告诉他 ,但 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 了事 。如果家长是 骗骗他 , 以后 孩 子不 懂 的 问题 他 也就 不 问 了 , 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 4)创立有利于学 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 境 。只有肥沃 的土壤才能长 出好庄稼 ,只有 良好 的家庭环境 才可能培养 出智力优秀 、聪 明活泼 的孩子。首先 ,父母要 以身作则 ,热 爱学 习。家长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身教重 于 言 教 。若 父 母 督 促 孩 子 要 努 力 学 习 ,而 自 已却常 常通宵 达旦地打麻将 ,那么孩子感兴 趣 的恐怕 不是如何搞好学 习,而是如何玩好 牌 ;学 习 的恐 怕 不 是 科 学 知 识 而 是 玩 牌 窍 门 了,若父母饭后 捧一本书 ,伴一杯清茶 ,端 坐 书桌前,伏 案写作 ,孩子耳濡 目染 ,也会 经常看 书、学习。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家庭因素研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家庭因素研究近年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已成为一个大家所关注的话题。
这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从家庭开始。
事实上,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本文将讨论家庭因素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1.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家长们的行为代表了一个孩子学习行为的标准。
公正的家庭关系、家长间的沟通以及家长的知识与技能,都能够通过影响孩子的观念、价值观和能力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旦孩子进入小学,家庭因素在孩子的行为养成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2.家庭环境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小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房间结构、室内装修、家具、玩具、家庭设施、家庭气氛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反之,坏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们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将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
3.家庭文化影响孩子行为习惯家庭文化是涉及到家庭生活习俗、家庭价值和家庭代际传承等方面的家庭因素。
孩子与家庭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家庭文化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且影响了孩子们的信仰、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家庭文化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如何养成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1.家长要重视自己的行为习惯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批榜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家长搬重物的时候,应该使用专业的道具,不要弯腰和承重,同时,不要在孩子们面前吃零食、抽烟等行为。
2.鼓励孩子在家中参加家务工作让孩子们在家庭中参与家务工作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给孩子们打扫房间、整理桌子和洗衣服等家务技能,让孩子从小学到如何尊重和照顾自己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习得了实用的生活技能,而且还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等。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探讨。
一、引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他们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1.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相反,家庭氛围紧张或缺乏关爱可能会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求进行调整,注重引导、启发和鼓励。
如果家长采用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出现问题,如过度依赖、缺乏自律等。
3.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的自身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如果家长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反,如果家长自身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或缺乏教育经验,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三、优化家庭教育的策略为了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注重引导、启发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
3.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是显著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2010-11-09 16:38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
人格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
笔者提出一个人才公式: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
前面的四项内容是人才的基础素质,核心是人格。
家长最能够发挥教育影响作用的显然是人格。
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
至于知识教育,家长能够起一定作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
即使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家长,如果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没有教学方面的经验,也很难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知识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下能更快地接受信息,提高效率。
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他的自身潜质是他发展的基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影响共同在他的成长中发挥作用。
有专家研究发现:年幼时,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在上小学后,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上初、高中后,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少。
因此,要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他个性、智力发展的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一、要掌握科学营养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体魄。
人类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越来越多。
尤其是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居多,经济条件优越,但家长大多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无暇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搭配,合理膳食,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速熟食品。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作者:张亚琴李桃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48期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其社会活动十分有限,早期的教育工作应该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担任。
著名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家庭环境是培养个体美好品德的第一场所。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一、家校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中,家长与教师能够发挥互补作用:家长依靠自己的亲和力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形成是非、对错等观念;教师依靠自己的引导力对小学生进行约束,使其形成责任、担当等行为意识。
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养成教育的亲和力不断提升,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
例如,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于叠被、吃饭、洗衣服等行为应该要求其逐步独立完成,培养孩子自立、勤劳、自强等意识,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将具有不同行为习惯的小学生聚到班级当中,通过公开表扬、私下谈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改变依赖他人、拖延懒惰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家长与教师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刻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鼓励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用责任、成长等概念引导他们,让其成为行为的主人。
二、鼓励与惩罚相结合,塑造良好的品行陶行知先生提倡“要教人求真,教人做真人”。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在教授知识前,要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若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则是本末倒置,对其将来的发展而言有害无利。
学会如何做人是人生的第一堂课,也是人一生中需要不断摸索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家长可采用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培養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委婉指出,适当惩罚,当他们积极改正并获得成效时,要及时鼓励,激发其上进心。
例如,家长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不喜欢刷碗,正在看漫画,如果家长采用强硬的手段,要求其立即停止看漫画,孩子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时就需要父母通过委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告知如果将自己的房间收拾整洁,就可以适当增加看漫画的时间,如果仍表现出不想收拾房间的态度,可提出如果收拾房间就不需要刷碗等。
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研究
惠政策的情况下 , 有一部分人员选择 了自主创业 , 据{ 2 0 1 2 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调查研究表 明: 中国大学生 自主创 业 比例连续两年略有上升 ,尤其是 2 0 1 1 届高职高专毕业 生 自主创业 比例( 2 . 2 %) 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 1 . 0 %) 。而 俄罗斯大学生因受到俄罗斯初期“ 经商热” 的影响 , 在 自主 创业的态度上更为理性。 ③就业领域差异。中国大学生在 就业领域方面大多追求财务 / 审计 / 税务 / 统计 、计算机 与数据处理 、 教育等职业领域 , 忽略服务领域; 而俄罗斯大 学生较为看重国家提供的就业服务 , 国家向大学生提供非 营利性的公共性的就业服务 ,以帮助他们做好职场的准 备, 找到满意的工作。 ④就业主体条件差异 。 中国大学生受 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 ,更为注重 自 身学历 的提高 , 据 { 2 0 1 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 2 0 1 1 届本科 毕 业生 读研 比例为 9 . 2 %, 比2 0 1 0届 ( 6 . 7 %) 高2 . 5 %, 比 2 0 0 9 届( 8 . 4 %) 高0 . 8 %。可见中国大学生对提高 自身学历 很看重 , 而忽略对今后就业考虑 ; 而与俄 罗斯 中国大学生 相比, 他们更加注重所学的专业 , 面对职业准备更为务实 , 心态较为平和 , 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不高 。
学 生 自身两 方面 的共 同努 力 , 树 立 正确 的就 业观 。② 促进 高等教育改革 , 优化专业 , 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 使得培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李娜
家庭教育案例教育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子:张**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
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
在校的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
原来,张 **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小同学,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不听从父母的教诲。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很拗”。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她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一.案例背景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 2005.05.2 父亲是木工,帮别人装修房子。
母亲和别人合伙开一个餐馆。
两人平时都比较忙,难得有时间照顾孩子。
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姐姐长得比较漂亮,学习成绩也好。
父母亲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本意是要生个弟弟的,偏又生了张 ** ,为此两人还闹过矛盾。
由于父母亲都忙,因此小张跟父母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
小张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张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吼一顿来解决问题。
由于姐姐学习成绩好,对姐姐抱有很大的希望。
二.案例分析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孩子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将孩子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
原因在于家长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
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
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
关于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影响的调查报告1
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的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1、调查背景及意义:(1)核心家庭的概念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指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并且共同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
与之相对的就是extended family(大家庭)。
核心家庭中的子女,无论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在数量上并无限制。
(2)相关背景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
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
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从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北京已有48.6%为核心家庭看,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习性养成的重要因素。
核心家庭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中家庭模式转变的一个普遍趋势,值得研究。
核心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
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
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到现在,中国家庭都是男的在外挣钱的,女的在家养育孩子,这样家庭资金来源充足,孩子可以得到母亲很好的照顾,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会很有责任感。
但是父亲对儿童在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成人交往的机会。
幼年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儿童,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母亲所不能给以的。
(3)调查意义核心家庭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性格习惯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给孩子创设好的家庭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团结和谐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
家庭团结和谐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家庭团结和谐是每个家庭都希望拥有的美好状态,它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
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社会化途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机制。
一、学习型家庭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影响1. 父母的榜样作用学习型家庭中,父母通常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他们会以身作则,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家庭氛围学习型家庭的家庭氛围通常积极向上,父母会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思考,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督促和引导学习型家庭的父母会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督促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1. 意识培养学习型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时间规划学习型家庭注重时间的规划和分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生活规划习惯。
3. 社交能力学习型家庭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交往中更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
三、学习型家庭对子女行为习惯的影响1. 自律性学习型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使孩子养成自觉、自控的行为习惯。
2. 创新意识学习型家庭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使孩子养成积极探索的行为习惯。
3. 批判性思维学习型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使孩子养成理性、客观的行为习惯。
四、学习型家庭对子女心理习惯的影响1. 自信心学习型家庭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拥有坚定的自信心,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习惯。
2. 成功观念学习型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成功观念,使孩子养成追求成功的心理习惯。
3. 心理健康学习型家庭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心理习惯,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五、结论学习型家庭对子女生活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
中俄大学生就业现状对比研究
的典型事迹,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我校大二学生早餐状况,写出调查报告;走访医院和禁毒所,收集有关毒品、艾滋病资料,完成一篇微型论文“毒品、艾滋病的危害”;开展高职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活动;开展“重新和父母建立连接再认自己的父母”的活动,并完成活动报告;用纪实的方式探寻和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奇迹故事;探讨死亡对人生及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3.学生以10人左右的团队形式申报一个项目,组成一个课题组。
一个老师可以指导3个左右课题。
4.指导方案撰写和筛选申报方案,并确定入选的科研课题组。
5.开展课题研究。
指导学生搜集文献、编制问卷、实施调查、联系单位、调整计划进程等。
6.完成科研调查,或调查报告或论文集或摄影集或课题成果展现的其他形式。
7.SRP计划实践时间以一学期为单位。
8.期初申报科研课题,期末课题结题,第二学期初进行课题成果交流或展示活动,实现成果共享,同时弥补个体无法参与每个实践项目的遗憾。
六、SRP计划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生命教育科研计划,是高职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科研,从关注自身到关注周围世界的一个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SRP计划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在途径拓展上的突破,也是增强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益尝试,更是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科研能力的有效探索。
学生通过集体性实践,能真正比较生命,增强感悟,体会生命的坚强与丰富,领略生命的情感与韧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感悟。
参考文献:[1]吴美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肖川.大学生生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教育部规划课题《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09YJA880012)的子课题《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研究》(2012G377)一、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环境对比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有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化,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近66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2011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7.8%,虽然比同期有所增长,但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素质养成与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介绍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与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简称:“专攻北大”课题组北大社科部立项登记号:4131602019目录一、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简介二、课题介绍●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课题组的成立与发展●课题组的基本立意、基本内容与目标宗旨●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实施方案●课题组的实验总结报告三、专家团队四、研究成果五、课题应用(一)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简介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北京大学所属的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与信息分析的专业机构。
中心既能够根据政府、科研、商业机构的需求与委托,策划、设计、承接专项的调查研究项目,也能够有效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统计各类信息并开展相关的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北大社会调查、信息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科研中心与培训基地。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优势:●敏锐的专业洞察力现中心的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教学工作,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
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作为研究人员,他们自身长期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这使得本中心在面对一个社会现象时,能有力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设计出有效的调查和研究方案,采纳合理的调查和研究方法。
●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中心主要由受过严格社会学训练的专业教师组成,并聘用了数名正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作为工作人员,调查人员都是由北京大学或者其他各地高校社会学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
他们谙熟各种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并在社会学学科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处理调查情景的经验。
而且,作为大学生,他们的身份使得他们在调查活动中拥有比较容易的进入路径。
我们的分析人员主要由社会学教授统计课程的教师和社会学专业的高年级研究生所组成。
出色的英语水平,以及与国际社会学界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在分析过程中能采纳最先进的分析手段,紧跟最前沿的国际水平。
●完善的硬件设备中心目前拥有22台电脑及最新的数据处理软件,以供进行定量数据处理,同时拥有一个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共同组成的定性研究小组。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王丽娜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地养成教育学校老师怎样制定和采取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地一系列问题地对策,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地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地培养,我们来凤县飞机小学在这么做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提高认识,从灵魂深处搞清楚养成教育地重要性.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地体现,是新修订地《义务教育法》地具体内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地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地冲突,独生子女地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地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地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地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地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地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小学生不良行为地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地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地主观因素.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地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地重中之重.根据学生地年龄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达成共识,从学校团队形成坚强有力地辅导构架.良好行为习惯地形成,是学生成才地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所受地影响,非智力因素约是主要地,智力因素约次要地.良好地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地方面,所以,培养良好地习惯,对学生地一生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地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地行为习惯.如良好地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地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地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地行为习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科学化.加强教师身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地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地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地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地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地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地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地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地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地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地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地时间相当长,家长地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地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地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地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地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地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地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地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地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地各种表现.结合学校行为规范地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发挥社会组织地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地法制意识,规范学生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生本身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地一个不可忽略地重要因素.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地还是学生群体,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地活动,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地发生.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如若纵容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地学生.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然后以一个恰当地时间,用一个恰当地办法,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关注细节,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自制能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地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地,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地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地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地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多天不间断地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地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地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地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地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地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地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地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地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地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地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地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地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地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地程度.这个时候他们地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按照学生年龄特征进行分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地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地洁净;养成爱清洁地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注重体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地事物出现在眼前地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地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地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地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地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地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榜样引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地影子.因此,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榜样地力量是无穷地,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地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地故事.要树立学生身边地典型,从身边地人学起,发挥榜样地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地,教师首先做到.在平时地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地仪表,彬彬有礼地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地典型事例,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地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地同学带动后进地同学,对纠正学生地不良习惯,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会起到强大地推动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敏锐地发现孩子不良行为地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遏制不良行为习惯地形成.要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即要注意孩子地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难度就会增大.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要不放过学生地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地健康成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九形成制度互相督促,形成良好氛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地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地“承诺”,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地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地作业和知识地掌握情况,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地现象要及时与此同学交换意见.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地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地帮助.这样,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增强了学生地责任心,使班上地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地肯定和充分地利用,形成良好地学习氛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十加大检查力度,评比与自我评价互相结合.建立一套严格地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地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地最关键地因素.要使学生最终达到“养成”目标,就必须坚持长期地检查、评价与训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强对学生个体行为规范地考评.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地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地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地增强,提高学生地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地作用,加强对学生地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检查、记载,建立学生德育分地考评制度.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加学生参与管理地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地能力.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常规管理,做到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化、行为习惯自觉化,使行为规范真正融人到学生地思想中,体现在学生地言行举止中.还可以定期评选出“行为小标兵”,让他们起到榜样地作用.也可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特别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地优缺点,给那些对自己缺乏自觉控制能力地学生适当地机会,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地行为,使他们分清是非、善恶,意识到自己过错地性质、危害及克服方法.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地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就会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重要地导向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强对教师地师德考核.教师地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地养成,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地考核.要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地师德建设监督网络,通过听课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地情况.每学期要对受学生爱戴地好老师进行表彰,对有问题地教职工予以应有地批评教育,严重地给予处分,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时实行一票否决,从而规范教师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李海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李海霞
【作者单位】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三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如何提高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心”的律动——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关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
5.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路径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儿童的身心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如今小学生问题行为频现,成人的问题行为与儿时的行为习惯培养也分不开,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点,家庭环境和家庭观念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当中重视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规范,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原因和改善策略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家庭教育1 基本概念的界定1.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这个场域中,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等个各个方面无不受到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
随着教育的发展,研究者对于家庭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后人们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与我们今天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家庭教育的概念也会被新的研究者赋予新时期的内涵。
1.2 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个人在长期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倾向或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进一步来讲,有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
学习习惯是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复练习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自动化学习方式。
2 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2.1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
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2.2 课中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简述核心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
简述核心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多数家庭还是以核心家庭为主,而核心家庭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这就是所谓的“独生子女”,由于孩子人数减少,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爱和关怀,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高。
因此,家庭教育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但我们也发现,当代社会中的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寄托给了祖辈或保姆,家庭成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导致亲子关系疏远,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一、有利于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核心家庭给孩子提供了更多与父母共同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从小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怀,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由于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个性中的自私、狭隘等不良品质,他们不能意识到团结友爱、乐观开朗等优良品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不利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核心家庭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鼓励孩子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发挥想象力,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
四、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核心家庭中的父母及祖辈的人格魅力会给孩子耳濡目染,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核心家庭的特点核心家庭的出现是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
这种模式下,父母既扮演着为人父母的角色,又承担着为人子女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核心家庭的生活状况令许多人羡慕。
据报道,在北京,近三成的独生子女家庭是核心家庭。
在大连, 40%左右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在成都,仅28%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而在广州,这一比例也高达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人脉蜘蛛网”的状态。
④就业主体条件方面。
两国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要想立足于职场中,他们都看重自身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多劳多得”、“按质论薪”的市场规则。
2.中俄两国大学生就业观不同点。
虽然中俄两国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有诸多相似点,但仍有不同之处:①就业态度差异。
由于中俄两国大学生面对同样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中国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积极向上,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好的工作,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而俄罗斯由于曾因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使得本国经济受到严重挫伤,国家经济萧条,人们生活水平曾大幅下降,面对这些境况,一部分俄罗斯大学生在就业态度缺少积极,拒绝工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不满。
②自主创业观点差异。
中国大学生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求职无望和中国政府各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员选择了自主创业,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年略有上升,尤其是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
而俄罗斯大学生因受到俄罗斯初期“经商热”的影响,在自主创业的态度上更为理性。
③就业领域差异。
中国大学生在就业领域方面大多追求财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教育等职业领域,忽略服务领域;而俄罗斯大学生较为看重国家提供的就业服务,国家向大学生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性的就业服务,以帮助他们做好职场的准备,找到满意的工作。
④就业主体条件差异。
中国大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更为注重自身学历的提高,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研究表明: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2%,比2010届(6.7%)高2.5%,比2009届(8.4%)高0.8%。
可见中国大学生对提高自身学历很看重,而忽略对今后就业考虑;而与俄罗斯中国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所学的专业,面对职业准备更为务实,心态较为平和,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不高。
三、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启示综述对比,中俄两国在就业环境与就业状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入场,两国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形势上也表现一定差异,这是由于两国社会经济现实所决定的。
对于中国而言,应当借鉴俄罗斯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就业现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帮助和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我,树立正确就业观,以便更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具体包括:①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兴衰,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人口加剧时期,青年将成为劳动力珍贵的社会资源,为此,我们要通过国家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专业,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得培养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要求,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人才的供给,以防出现市场供不应求。
③发展和完善青年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如俄罗斯建立的青年就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就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
根据我国目前面临严峻就业形势,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将就业形势、政策及相关就业知识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技巧、价值观念、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和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求职定位,树立就业信心,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1]邢士彦,柳海英.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4).[2]李霞.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3]解辉.中俄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对比[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专项)(1252xs221)!!!!!!!!!!!!!!!!!!!!!!!!!!!!!!!!!!!!!!!!!!!!!!!核心家庭指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其成员只有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在影响小学生成长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个因素中,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尤其核心家庭日益成为北京社会的主流并成为制约北京社会的发展,北京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同时核心家庭是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个体性格、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
同时,探讨核心家庭对于少年儿童习性养成的影响因素,不仅突破我国德育教育实践创新仅限学校教育改革的思维定式,给予我国德育改革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内涵,还促进其改革的时代性、全面性、时效性。
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北京已有48.6%为核心家庭,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北京已经有超过60%的家庭为核心家庭,这并不是偶然,事实证明核心家庭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中家庭模式转变的一个普遍趋势。
核心家庭比例的增长到底意味着一个怎样的社会局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核心家庭对北京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研究李娜,包磊,刘苗苗,刘航,李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摘要:核心家庭是当前北京家庭的主要结构,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
此次研究通过梳理北京的核心家庭概况,从核心家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经过分析成因,获得启示。
以期不仅能促进社会对于核心家庭在北京小学生的道德品行、认知习惯、身心健康等习性的正面影响,还为核心家庭的研究拓宽视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家庭;北京;小学生;习性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84-03【专题研讨】大于利,一切都要从现在的孩子习性出发。
一、核心家庭对孩子习性养成的积极影响“核心家庭”的稳定应该被看成是社会和谐最基本的保障。
在核心家庭中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的接纳,预示着一种新的担当,双方在履行婚姻关系中的义务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承担了社会的一部分义务,漂泊无依的灵魂能够彼此依靠,并因此而延续生命的传承,对下一代的生育及抚养,也表达着人类爱意的延续。
与传统的数代同居的大家庭相比,“核心家庭”具有明显的优势,家庭关系简单,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小,减少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容易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和民主气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满足了不同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
核心家庭与非核心家庭相比,我们明显地感觉到,除责任、情感等之外,核心家庭有强烈的归宿感,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意识到温暖的所在,无论风雨归途的遥远还是离别牵挂的伤痛,情感的指向性都非常明显,那个温暖的地方不仅仅是你爱人的期待、孩子的笑脸和熟悉的生活场景,还是你能够获得个人的尊严、坦诚交流、能哭能笑的地方。
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挺直腰板,迎接你亲人最真诚的赞颂。
同时她也是你永远的靠岸,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是孩子习性养成的重要场所。
二、核心家庭对孩子习性养成的影响1.父亲参与孩子教养少的问题。
父亲参与教养少是影响小学生习性养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的习性影响各不相同,母亲主要对孩子的语言沟通、自我控制、他人合作等习性有影响;父亲则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社交技能、性别定位等习性。
父母对孩子习性影响主要由于父母性别、能力、语言、思维方式等的独特性决定,两者的配合是缺一不可的。
2.家庭气氛的影响。
家庭气氛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类,由夫妻关系和谐与否决定。
夫妻关系好的容易形成融洽的家庭气氛。
反之则是对抗的家庭气氛,直接影响着孩子习性养成。
这两类家庭气氛的孩子在性格上差别也很大。
前者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幸福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后者则反之,且容易发生情绪过激与行为不良的问题。
3.家庭教育方式差异的问题。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中,一些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任意性时,导致孩子易于表现出虚伪、虚荣、懦弱等不良性格;一些家长在教育中表现出过分挑剔、苛求,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紧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4.家长心理健康程度的问题。
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家长的消极情绪对子女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父母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父母情绪对子女的影响始于胎儿时期,母亲在怀孕时的情绪波动影响胎儿的性格。
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冷漠无情、心理失调和个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其次,家长的心理障碍对孩子具有不良影响,其中常见的影响就是忧郁、焦虑以及社交障碍。
5.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重组家庭的问题。
单亲、重组家庭对小学生习性养成的影响也是显然的。
这些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正确。
要么放任自由,要么期望值太高,缺少与孩子心灵的有效沟通及对孩子的适当管教,使得孩子无法适从,导致孩子性格倔强、执拗、自卑,更有甚者产生对抗心理,走向犯罪。
三、成因分析1.核心家庭在中国本土化的影响。
核心家庭是舶来品,当其在中国社会本土化时,必然受到本土糟粕文化如“官本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并集中影响在核心家庭父母的价值观、事业观。
在幸福感上,使得父亲更多地重视功名利禄,而忽视其对孩子成长中的家长角色应该发挥的家庭教育职能。
此外,大多数年轻家长还认为孩子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陈旧,也容易造成核心家庭在中国本土化中出现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不明,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2.北京移民城市的影响。
北京的核心家庭为非原住民的比例高,由于家长是移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
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条件好的家,多数选择工资高、压力大、工时长的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要求加班加点,还时常要求频繁出差。
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庭,出现不好的家庭培养环境,使孩子养成性格偏激等不良习性。
3.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一家一个孩子是导致当前小学生谦让精神少、我行我素、个性张扬的主要原因。
他们由于自我优越感强、追求绝对自由等,表现出听不进父母的劝告、吃不了苦、贪图享受、抗挫折能力弱、对人冷漠等性格顽疾。
4.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观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更明显,频率和强度更高,这样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和具有依赖性,在娇宠中批评不得,甚至父母的声音稍高一点,孩子也会因此受不了而大哭不止,显示出脆弱的性格特征。
一般情况。
娇气脆弱的孩子常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一旦受到挫折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四、启示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核心家庭成为北京甚至是中国的主流。
因此核心家庭对于小学生的习性养成很重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特别是家长双方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是小学生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