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专题二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发展。

从材料“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发展。

故选C项。

2.(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轫于18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运动。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由材料可知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

故选A项。

3.(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某一时期英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工厂普遍建立和发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精品]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二经济史第三单元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二经济史第三单元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答案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朝代歌:原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周(前1046-前770),春秋(东周)战国(前770-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7),两汉(前202-8,25-220)三国(220年-280年)晋(265—420年),晋后南北(420—589)分,隋(581-618)唐(618-907)五代(891-979)宋(960-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44-1840-1912晚清)及民(1912-1949)。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寻找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侵略战争,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生活、交通通讯发生一系列变,这被称为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冲击-反应模式)【基本线索】本复习部分涉及课本三个单元,主要三条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兴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代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近代、世俗及大众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问题有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教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联的普及等。

难点有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解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知识链接】在必修2中应该联系“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世界经济的全球趋势”。

还应该联系必修1中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必修3中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0世纪以中国重大思想论建设成果”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上篇 模块二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第6讲 工业文明的到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上篇 模块二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第6讲 工业文明的到来

[通史时空构建]
[阶段特征概览]
总述
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 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 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 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 政治 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
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尤其在电力方面,
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影响: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 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文化上——19 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进化论 (1)诞生: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意义: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 念。 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首先发生 的原因) 工业革命(贫富 差距) 工业革命(城市 环境恶化) 工业革命(美国 铁路轨距)
工业生产总和 (世界各地工业 化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 (生产领域的革 命性变化)
(2)能力视角: 命题多创设新情境, 要求学生用不同史观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 生产力的发展、人们 思想观念、社会生活 习俗和城市化产生的 影响。运用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 理,考查德国代议制 确立的原因及影响, 突出考查论证和探讨 问题的能力,以提高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 文素养
模块二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第 6 讲 工业文明的到来——近 代中后期的世界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8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17讲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8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17讲

影响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①“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 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 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家庭棉纺织业的“
史料二: 纺”与“织”分离 近代工业 ②“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 化对近代 织品及编花边”→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 中国产生 ③“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 的作用 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技术 得到革新
③筹划海防: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 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京师同文馆 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_
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 败。 (5)影响 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
解析: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技术建立了近 代军事工业,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与题意相符,故 A 项 正确。
考点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主要史实 (1)上海的发昌 机器厂(2)广东 南海的
19 世纪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 产生 六七十 的刺激 年代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 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历史脉络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串点引线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 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 企业的出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 “闭 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7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7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

因以偏概全而误选。保证煤 矿业健康发NG TANJIU
运用多元史观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提示▶ (1)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史观看,洋务派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 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资现代化都起 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 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 表现。 (4)从文明史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 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解题 素养
JIETI SUYANG
缺乏辩证思维的方式,观点过于片面和绝对
【例】 (2018·江苏单科,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 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 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 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 煤矿的税负,没有涉及管理问题
涵进行干扰
不清
C 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 提出题干信息及史
(×) 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
实不支持的结论
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
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
D (×)
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
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
咬文嚼字,用“保 证”一词及对减轻 税负作用的理解来 设障

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三)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综合(三)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瓦解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
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
近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1.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发动的反帝爱国运
动。它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的命运,但具有盲目排外的阶级局限性。
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治地位;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评价:资产阶级各派别在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主张上存在差异,如早期维新派和康梁
维新派主张改良政治和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则主张革命和
实行民主共和制。资产阶表,主张变法、实行君主
立宪制。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
代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以“三
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后以“新三民
主义”为指导,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激进派: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掀起新文化运动。前期宣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 (1)侵略方式:主要从“以 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0世纪 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 三四十 国家是美、日;(2)侵华主 入困境;(3)思想文化:日 年代 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 本推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 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 (1)侵略方式:政治: 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 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 到实行“以华治华”;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19世纪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 末20世 到资本输出为主;(2) 和思想对传统思想形成了巨大 纪初 国家:除英、法、美、 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 俄外,德、日、意加 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 入,尤其是日本曾独 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 霸中国 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1讲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1讲

[解析]
道光帝卒于1850年,排除A项;C项扩大了一份谕
旨的影响,排除;从题干中材料第三条等信息可以看出道光帝 没有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排除D项;从“赏借”等信 息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
1900年春夏京津地区高潮→ 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绞杀 扶清灭洋 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 美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 殖民地的命运 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概况
纲领或口号
作用 性质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 命的要求。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1
主 干 结 构
2
考 点 突 破
3
强 化 作 业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主干结构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1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规律总结 ①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 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 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综合提升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综合提升

02
世界市场的形成
03
对中国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和国 际贸易,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世界 市场。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 地。
西方列强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 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列强瓜分中国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 国划分势力范围,进行资本输出 和商品倾销。
自然经济解体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工业的发 展,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商品经济发展
工业文明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 的发展,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商业贸 易日益活跃,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 了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产生与初步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 修Ⅱ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综合提升
汇报人:XX
20XX-01-27
目录
• 工业文明概述与背景 • 中国近代化历程回顾 • 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影响 • 工业文明对中国政治影响 • 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影响 • 综合提升: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总结与展望
01
工业文明概述与背景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育体系变革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教 育体系的变革,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
有力的人才支持。
思想解放潮流和文学艺术创新
思想解放潮流
工业文明的到来也促进了中国 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人们开 始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等现
代价值观念。
文学艺术创新
在思想解放的背景下,中国文 学艺术也迎来了创新的高潮, 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课件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课件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把握题眼 辨析 选项 信息“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 名存而已”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 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错误
A
B 辨析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已经形成六部分掌行 政权力的局面,错误 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逐步加强,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解题关键 明代李贽思想和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
注意把握明清儒家思想发展与文艺复兴思
想的时代背景
辨析 选项
A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具有启蒙意义,错误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联系,错误
B
文艺复兴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错误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
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错误
D 题干材料未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错误 答案 A
【方法必备】 巧找选择题的“题眼”
“题眼”是选择题解答的突破口,可以是特殊的知识点、
限定词或特定的称谓等。一般说来“题眼”分为: (1) 以时间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中明显或者隐含的 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时间范围内肯定或者排除与 题干时间无关的备选项。
2.清朝 (1)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 南书房 ,与内阁、议政王大
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 军机处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 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明清时期实行 八股取士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但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
二、经济上:明清传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滞后

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课时

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课时

基础知识整合
知识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原因 (1)经济根源: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________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
芽。 马可·波罗游记 (2)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的流传,欧洲人渴 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3)商业因素:转口贸易 ________的高额利润,促使西欧人渴望 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 (4)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西班牙 和________ 葡萄牙 充当了急先锋。 ________ 圣战 ”, (5)宗教因素:基督教会 ________为了传教,进行“________ 成为重要推动力。
英国
北美 、加勒 ________ 海盗式 掠夺,发动 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 ________ 比海岛屿、 黑奴贸易 商业战争, ________ 海上霸主 ________的地位 印度 _______和大洋洲
2.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北美 、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①________ 亚洲 内地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商品。 ②欧洲内地和________ (2)促使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三角贸易指欧洲与美洲、亚洲间的贸易。 ①传统的________ 大西洋 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把 ②18世纪,________ 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
(2)条件: ①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②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
舱宽的大船。
③地理知识:欧洲“地圆学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 技术也已很先进。 ④西、葡王室支持:15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 并建立中央集权。
(3)主要航线与航海家:
2.从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②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对欧洲: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②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 西洋沿岸。 ③英、法、荷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4)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的传统社会 带来沉重灾难。 (5)对亚洲: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2015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7讲

2015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7讲

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一、列强侵华与农民阶级的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①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③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①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①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②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③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③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中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整合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整合
第一部分 Ⅰ 必修内容
基础整合
专题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专题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 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1.政治上。 (1)深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20世纪第 一年,多灾多难的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枪炮 声中度过,《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 代理人。 (2)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1.政治上。 (1)两次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时期,列强疯狂对 外扩张,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发动 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逐步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 略的双重任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 的潮流背道而驰;《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最 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 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 壤没有真正实行。




3.思想上。 (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 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政 治民主化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 放的潮流。 (2)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 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 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 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 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三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

必修II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三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单元导航】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实。

复习中可从三个方面去把握:(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重点掌握各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重点掌握各方面变迁的主干史实并分析变迁原因。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知识网络】如下:【考点概要】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背景&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

②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③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

(2)表现: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A.原因:a.资本主义入侵,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主要原因);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市场不断扩大;c.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d.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技术低,成本高等。

B.表现:洋纱涌入并逐渐取代土纱,使中国传统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并逐渐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 想基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06ຫໍສະໝຸດ 总结: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与影响
政治层面:主权丧失、社会性质改变
主权丧失
工业文明国家的侵略导致中国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
社会性质改变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经济层面
自然经济解体
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与市 场联系更加紧密。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的定义与进程
工业革命是指从手工劳动向机器 生产转变的重大历史进程,以蒸 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极大地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
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经 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全球化 进程。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通过商品 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对中国 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推 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不平等条约体系内容及特点
内容
包括《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涉及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 定关税等。
特点
这些条约都是列强以武力为后盾,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城下之 盟,具有极强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通过这些条约,列强获 取了大量权益,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复习——政治(共123张PPT)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复习——政治(共123张PPT)

《辛丑条约》
(一)近代四大侵华战争的背景(原因)
(1)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性)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偶然性,发动战争的借 口)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 料。直接原因:列强为扩大侵略权益,提出 “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 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 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 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 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 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 是
A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 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 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 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18401842 18561860
原因
结果 影 (不平等条约) 响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 开 始 进 一 步 大 大 加 深 完 全 沦 为
阶段特征
根本原因:英国急需 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 原料;禁烟运动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条约》 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北京条约》 清政府拒绝其修约要 求 《马关条约》 日本完成明治维新, 对外制定“大陆政策” 对中国蓄谋已久;朝 鲜东学党起义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 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 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 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 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 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篇 专题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课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篇 专题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课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1.理论形成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2 年 12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的相关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 导方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基本形成(1954~1956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政 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时期结束。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 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 1954 年宪法里有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 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两个方面:成功探索——中共八大召开,实行“八字”方针;挫折失误 ——“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 (3)“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 (5)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 “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浩劫——“文革”;一个错误——“左”倾错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曲折发展(1956~1978 年) 这一时期,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在 1966~ 1976 年“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2讲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 必修 专题3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2讲

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难
以独立发展。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2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 针对训练 2](2014· 安徽 ·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 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
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欧战”即一战,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 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短暂的 发展春天,因此“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使纱厂规模不断
扩大,当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再次
陷入低谷,据此分析可知②④使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 ①不符合题意与史实,③“官僚资本”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故 选B项。
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2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 针对训练 1](2014· 江苏 ·7) 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
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 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 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 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
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 条件。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第 2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尤其是纺织 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较慢,各部门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史料探究 1.近代报刊
主题二 近代报刊与风俗的变化
材料一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时间
1895年
当年创刊数
7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3 所占百分比 42.9%
1896年
1897年 1898年
11
49 47
7
45 39
63.6%
91.8% 83%
答案
注:1898年9月21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不再允许民间自 办报刊。——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1895年后的几年中,全国的中文报刊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 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西学报 …… 有为妇女儿童创办的妇 孺 报。……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 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问题:(1)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 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的主体;报刊种类繁多, 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内容丰富,贴近民众生活。
申报 ②1872年创刊的《》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③1884年创办的《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点石斋画报
答案
(3)高涨 ① 维新运动 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② 新文化运动 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 (1) 19世纪末期 ,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 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 定军山 》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 》摄制完成。
(1) 从 “ 头 ” 到 “ 脚 ” 的变化: “ 头 ” 上的变化指的是 “ 断发 ” 运动,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汇总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汇总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3.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分析 明治维新 社会 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 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 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戊戌变法 封建危机严重,中外反动 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 较强大 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
背景
领导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 力量 联合力量强大
交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等方面思考。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②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
格局、政策创新或调整等方面分析。 ③文化影响: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或者推 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 (3)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 ①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 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
面的影响如何等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 意义 类
义,有何国内意义,其重大 有何历史意义,其
国际(世界)意义是什么,说明 历史作用(指积极
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 作用)如何等
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等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解答技巧 1.影响类 (1)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政治、经济、思 想„„)影响的角度来分析。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具体影响方面分析。 ①政治影响:可从政治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治格局、政权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学案20 单元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略)
知识总结区
重点阐释
1.阿里改革的近代化措施
(1)工业方面:引进西方技术,购买设备,聘请专家,建
立一批近代化的工厂;重点扶持的军事工业的产品产量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单元整合9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单元整合9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工业 化、城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 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 响,相互推动。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
于中国近代化的大背景之下,便于认识它发生的必然性
和发展趋势。
单元思想
历史讲堂
时空坐标
3.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
渊。②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 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 解体。
单元思想 历史讲堂 时空坐标
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60~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 用”是其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日程,教育近代 化开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 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
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
办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单元思想
历史讲堂
时空坐标
(2)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
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 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从政治上 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 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
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
有保障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 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 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单元思想 历史讲堂 时空坐标
4.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 国社会生活在外来力量的影响下,发生了重要变化。尤 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 壮大,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3.思想上。
(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 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 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 解放的潮流。
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是对工业革 命的被动反应。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 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 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 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 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变化。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2)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 步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 础。 4.选修链接
4.社会生活的变革。 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在“欧风美 雨”的滋润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
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走向高考 · 历史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第一部分 Ⅰ 必修内容
基础整合
专题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三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专题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
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先后
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
(1) 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 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 步。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清朝统治
1.政治上。
(1)深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 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20世 纪第一年,多灾多难的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枪炮声中度过,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
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2)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 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 局限性。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经济上。
(1)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 洋务运动。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以“自
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二、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史学界认为,甲午战争是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重要分水 岭,黄海上的枪炮声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巨大的民族危
机震醒了中华民族。觉醒、探索构成了1895~1919年中国历史
的主旋律。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指导掀起了洋
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层次上。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 代言人,难能可贵的是其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把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提升到制度的层次。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1.政治上。
(1)两次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时期,列强疯狂对外扩张,抢 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 逐步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
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
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 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 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 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2.经济上。
(1)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 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一个“短暂的春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 两次鸦片战争 后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
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
文明时代演进。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