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_经济生活专题三_收入与分配15_国家财政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考题分布考情分析效率与公平2012·新课标全国卷·16T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
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2012·新课标全国卷·38(1)T国家财政2017·全国卷Ⅰ·16T 2016·全国丙卷·12T 2015·全国卷Ⅰ·38(2)T 2014·全国卷Ⅰ·16T 2013·全国卷Ⅱ·12T征税与纳税2014·全国卷Ⅱ·13T第一步:基础强化1.(2017·全国卷Ⅰ·16)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
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阿凡题1085709()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债的认识。
政府发行债券是为了弥补国家资金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对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我们仍然是每年都在增加。
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示范引领 反思矫正
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8.31万 21.3% 亿元
6
表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份
2005年 2010年 年均实 际增长
城镇居 民
农村居 民
10493 19109 9.7%
元
元
3255元 5919元 8.9%
(1)描述两个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11
◆热点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彰显财政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是,当 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要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明确考点 把握考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税收与 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3)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作用、依法 纳税
3
【重点梳理 体系构建】
个人收入 生产 的分配源自分配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效率 公平 :含义、意义、措施
交换 消费
国家收入 的分配
财政
收入:影响因素 支出:构成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简易通)第一部分知识:专题3 收入与分配
①理论依据: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
化。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 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 济增长。
答案
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
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民 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
选。①③正确分析了题干中的改革问题。
答案 D
1.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发展
2.宏观把握财政的巨大作用
(1) 是 什么 ——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
坚持这一改革取向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距,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状况 ( )。
②目的是合理拉开收入差 ③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
④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状况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A.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促进公平等知识的变通
理解。②是对坚持这一政策取向的误解,这一政策是为了缩小 收入差距,故排除。我国分配制度本身属于生产关系,故④不
网络构建
网控全局
名师点睛 一个核心 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一条主线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来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_专题三_收入与分配课件
2.(2015· 广东文综, 25, 4分 ) 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
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 0.40 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 ~
2014 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481 、 0.477 、 0.474 、 0.473和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 推断出( )
重点落实: 1.比较各种分配方式
1)比较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社会主 义性质的分配 2)比较二: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 区别 3)比较三: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 动收入
突破核心考点 链接社会热点
典例分析:
王某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工程师,去年的收入包 括工资32000、奖金18000元、津贴2000元,此外 还有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保金等200元,购 买彩票会中奖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15000元,并且承包了集体土地种植蔬菜, 年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王某一家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分 别是( ) A. 50000元 15000元 B.52000元 20000元 C. 52000元 26000元 D.57000元 21200元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分配制度 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 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 初次分配 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 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等知识结合。
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_专题三_收入与分配
表一:2016年与2015年《经济生活》考点比较
2015年阐述
1
2016阐述 删除了消费结 构
我的理解 教材已经删除了相关 内容 我觉得增加了难度: 原因、意义、要求 我觉得只不过是为了 与书本的目标题统一
3.消费 消费结构
2
1.生产与经济制度 改为“坚持和 坚持和完善基本济制 完善基本经 度的原因和意义 济”。 2.企业与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改与为和
解析 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 排除 A ;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国家财政 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排除 B; 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 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C 符合题意; 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 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
我国的主要对策(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①主题——科学发展 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能源) ③战略基点——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 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④坚实基础——发展实体经济(国有经济的地位,非 公经济的发展) ⑤强大动力——加快改革创新(各领域改革:财税、 户籍、社保、教育) ⑥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⑦政策——货币政策宽松有度、积极的财政政策 (3月1日降准0.5个百分点)
(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
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 收入。 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③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保 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④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 入分配。 ⑤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 策,努力扩大就业。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B
考法2 ★★★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1
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 三是收支相等。
02
财政结余
在出现结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结余数量大小的区别。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考法1 ★★★
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考查
[易混提示] 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
(1)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主体不同: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各种 市场主体,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范围不同: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 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 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目录
考点11 分配制度 考点12 效率与公平 考点13 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14 财政的作用 考点15 税收及其种类 考点16 依法纳税
考点11
分配制度
✓考法1 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的分析 和应用
(三年未考)★ ★✓ 考★法★2★★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考查 ★★★★
考法2 ★★★★
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考查
01 三种分配方式的判断
首先分清取得收入凭借的是哪种要素。如果是 劳动要素,再看所有制,公有制范围内则属于 按劳分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范围内则是按 劳动要素分配;如果是非劳动要素,则大多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
02 注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特别提示】(1)效率与公平相互影响,所以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
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 (2)正是由于公平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一定要重视收入分配的
2016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13年 2014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 •
【备考策略】 1.从整个教材看:首先,收入分配是社 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认识收入分配 公平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其次, 明确财政、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要认识公平、财 政、税收与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关系。 • 2.从热点角度看:本年度社会公平的 维护、财政支农、高管限薪、最低工资、 企业减税是重点热点背景,所以要结合热 点材料,着重如下复习。
具体措施
共同点
原因:都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 平衡引起的。
区分: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 分配范围 生产部门内部 分配的对象 国家、企业、劳动 (分给谁) 者 分配的主体 市场调节 (谁在分) 分配的尺度 按照各生产要素对 国民收入贡献的大 小 分配的结果 形成国家、企业、 劳动者的原始收入 再分配 在全社会范围内 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 的社会成员或集团 政府调节 主要通过税收、转移 支付、社会保障等手 段对收入进行调节 保持社会稳定、维护 社会公正
分配政策
个人收入分配 关系 国家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 个人 国家
企业
一、知识串联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范围 原因 意义 (1)收入分配方式 形式:工资 奖金 津贴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
实 现 收 入 分 配 公 平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是什么
怎么做 二、国家的收入与分配——财政收入与支持 影响因素 (1)财政收入 赤 盈 平 字 余 衡 (2)财政支出 用途 来源—最主要来源—税收 基本特征 增值税 作用 种类— 个人所得税 违法税法的五种行为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走向高考】2016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1-3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 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 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 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 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 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 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 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 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 者又存在矛盾。
(2)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 ①理论依据:a.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②现实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 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 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 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 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对点提升 (2012· 江苏政治,10)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 “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
B.①④ D.③④
[解析]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取收益,为按土地生
产要素分配。村民与经营商合作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私 有经济性质,村民凭劳动获取的工资,为按劳动生产要素分 配。故选D项。
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与分配课件
[拓展升华]重应用· 提灵性 1.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 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但是 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增 加财政收入,扩大投资,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平稳 运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所 得,而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所得是以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 要素分配。 5.私营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而私营企 业主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6.公平分配≠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公平,承认收入差距,但 要求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而平均主义 抹杀劳动差别和收入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
9.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均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不能认 为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而忽略了效率,也不能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体 现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分析如下: (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两 极分化,保证了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也体现了效率要求。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贡献的 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 分配过程中要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等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 求。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总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宏观经 含 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 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 义 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 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 策 的措施 区 内 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 别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 容 政策,如税率的变动,发行 如利率的调整 国债 制 由国家财政部门制定,必须 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并实施 定 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 联系 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经济生活第3课时收入与分配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所得税相关知识的掌 握。A项表明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具有“累进”性,观 点正确;B项正确表述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C项 工薪为1900元,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小 张不应缴税,观点正确;通过计算,老赵应缴纳个人 所 得 税 为 : 500×5% + 1500×10% + 1000×15% = 325元,故D项错误,故选D。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图像的形式考查税收与税率之间的 关系。①正确表明了正确制定税收政策的积极意义, 当选;②观点错误,图中A点税收处于最高位,但并 不一定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③所述 的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与题中图示的启示无关, 不选;④正确表述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当选。故选 C。
2011年9月,我国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 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 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经济意 义。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扩大社会整体消费总量,从 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调整收入分 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要求规范收入秩序,整顿收 入分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题中的问 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从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2010年农村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②从城乡、不 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来看,收入差距明显 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三 收入与分配 2 国家财政名师课件
[思维线索] 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
1.(2016·高考全国丙卷)下图反映我国 2009~2015 年的宏观经济 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 施是( C )
(注:P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
解析:选 C。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 政收支规模、实现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货 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 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 施。下调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排除①;为缓 解经济下行压力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加大结构性和定 向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②④符合 题意,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 C。
a.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二者 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起 联系 作用 b.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②实施
[疑误辨析] 1.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 2.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 )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 4.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 5.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作用。( × )
命题点 1 财政的作用 1.(2016·鄂豫晋陕冀五省联考)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 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2015 年 1~9 月累计,教育支出增长 16.5%;文化体育支出增长 8.6%;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 2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22.4%。这表明( C )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学案)-2016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2016考纲解读】(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
(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重点知识梳理】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分配原则(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②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第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国家收入与分配1.国家财政的本质财政包括国家的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1.3收入与分配
【加固训练】(2014·海南单科·T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
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无关,②说法错误;入股分红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③说法正确;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益,有利于保障
农民权益,反哺集体经济发展,④说法正确。
【生活聚集】“土地换股权”模式的意义 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 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该模式有助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效率提高,
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不符合题意。
考向二
效率与公平
2.(2015·广东文综·T25)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
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 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 0.474、0.473和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 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
【解析】选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 ,既扩大了农民 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 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
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北京文综,33,4分)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
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
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答案】 D 题目要求选择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政策是,减税政策会造成财政收入下降,如果财政支出不变,势必会导致财政赤字扩大,A不选;收费项目减少也会造成财政收入下降,维持原来的财政支出也会导致赤字扩大,B不选;加大投资力度,在财政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赤字扩大,C不选;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可以节约资金,不需要扩大财政支出,因而不会扩大赤字,D正确。
2.(2015·福建文综,32,4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
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 某省财政逐年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体现了有利于实现增加就业等宏观调控的目标,也体现了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财政收支平衡问题,①与材料无关;②说法错误。
3.(2015·浙江文综,26,4分)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表明(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答案】 B 我国采取财政贴息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体现了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材料涉及的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D不符合题意。
4.(2015·天津文综,5,4分)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答案】 D 由图可知,从2012年到2014年,随着GDP逐年增加,财政收入也逐年增加,可见经济总量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A说法不准确,因为影响财政收支的还有分配政策等其他因素;B说法不准确,财政收支关系有平衡、盈余、赤字三种情况,财政赤字并不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C说法正确,但从图中不能直接得出该结论。
故选D。
5.(2014·山东文综,24,4分)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答案】 D A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说法错误;补贴政策并非提高粮食市场价格,B 观点错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不属于社会保障,C不选;D恰恰是实行这一补贴政策的目的所在,符合题意。
6.(2014·重庆文综,2,4分)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答案】 C 根据图示,在价格超过目标价格区间以上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C正确;目标价格制度并没有控制价格不让其围绕价值波动,A 错误;在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区间时,对生产者补贴,可以保障生产者利益,但并不能避免农产品价格的下跌,B错误;根据图示,价格并没有因为实行目标价格制度而只在目标区间内波动,D错误。
7.(2013·课标全国Ⅱ,12,4分)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 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答案】 A 适度的财政赤字意味着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这样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A符合题意;实行财政赤字政策不一定减轻企业税负,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财政预算结构及社会保障问题,C与材料不符;采取适度的财政赤字政策,会增加社会总需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13·北京文综,30,4分)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答案】 B 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不能看出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因为它们的基数是不同的,排除A;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的增长不会抑制财政收入的增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C错误;工资水平的增长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的增长,D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的增长较快,故其在财政收入的比重会上升,选B。
9.(2013·广东文综,26,4分)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答案】 C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财政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财政支出,尤其是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从而使生产扩张,投资需求增加,进而对国外原材料需求增加,而题干中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以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
正确的传导路径为③→④→①→②,故选C;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10.(2012·广东文综,26,4分)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答案】 D 解答本题要理清图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基础,A、B、C表述错误;从上图可以看出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这对居民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D正确。
11.[2015·课标全国卷Ⅰ,38(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
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14分)【解析】本题有两小问,第一小问是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属于原因作用意义类的,第二小问是应该如何运用好财政赤字资金,属于措施类的。
结合材料,应从财政赤字的性质(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没有超过警戒线,仍然安全)、财政赤字的作用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可从扩大社会总需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分配公平等角度回答。
【答案】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我国目前财政赤字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3分)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3分)12.[2015·重庆文综,13(2)(3),14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
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材料二在一般情况下,战争能改变社会生产的产出组合。
下图中曲线PP′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有要素投入社会生产所形成的最大产出组合。
曲线内(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扇形区域)的点是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组合,曲线外的点是利用现有要素无法达到的产出组合。
(1)在生产要素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若某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生产处于E点(见上图),战争结束后,其产出组合最有可能由E点向________(A、B、C、D)方向移动。
(4分)(2)和平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
相比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在生产、财政与对外关系等方面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更多机会。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图。
(10分)【解析】第(1)问,战争结束后,军工产品需求量缩小,军转民的趋势增强,因此应该向B方向移动。
第(2)问,在财政方面,可以从财政收支结构角度回答,在财政收入上可以稳定增加,财政支出可以更多地用于民生支出方面。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因为是和平年代,因此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合作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1)B (2)示例:①在财政方面,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加,有利于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民生经济。
②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有利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融入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