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依据以上材料分析王安石 变法理财措施的积极作用。
变法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 一定程度上改变积贫局面。
2、整顿军队
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作用(目的): 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 涣散,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 高战斗力.
(单位:贯)
支出
(单位:贯)
15085万余
③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宋神宗
二、变法的内容—— 核心内容:
富国强兵
1.理财(富国)措施
青 苗 法
①
②
③
募 役 法
农 田 水 利 法
⑥
均 输 法
④
方 田 均 税 法
⑤
市 易 法
二、变法的内容——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A. 积极: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和促进了农业生产;限制了高 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 B. 最具争议:遭到官僚、大地主、富商反对;地方官员执行 不力,演变为政府强制借贷,利息较高, 引起社会不满. 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 力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 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思考:冗官的原因?
原因一: 统治者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 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原因二: 科举制的改革(扩招),导致官吏人数激增; 原因三: 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恩荫”授官;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开始北宋中期)
4.王安石变法军事、教育上的主要措施?作用? 军事:措施: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 作用:增强军队战斗力; 提高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 增加民户收入。 5.王安石变法的性质?积极作用?失败原因?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积极作用:生产发展,财政收入增加; 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一定程度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①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败因: ②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根本) ③实施过程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宋神宗动摇变法的决心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的主要观点。他与王安石争论的 焦点是什么?(2分) 观点:节约,节俭。(1分) 焦点:理财方式。(1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认为理财的重要保障是什么? 并指出“有财而莫理”的危害。(3分) 重要保障:理财的同时要加强吏治和法治建设。(2分)
危害: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统治。(1分) (3)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具体措施。 根据材料三概括其积极作用。(5分) 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任答1点1分,共3分)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1069年开始/北宋中期)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形成什么局面? 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导致财政危机和军队战斗力下降; 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频繁; 辽和西夏的威胁,引发边疆危机。 局面:“积贫”、“积弱” 2.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中心措施?失败的原因? 发起者:范仲淹 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失败原因: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其强烈反对。 3.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措施: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作用: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③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王安石变法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开始)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2.可能性: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三、王安石变法的具体背景、采取的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和影响(附后)四、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改革最终失败。
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激烈反对;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③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五、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1.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2.意义: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使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
3.特点:封建制度内部的局部调整4.局限:①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②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其复杂性和艰巨性。
④改革的成败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⑤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要用人得当⑥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疑难解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为富国强兵,变法都得到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
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时期。
根本目的不同:前者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思考1 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 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 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 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 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 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不同点:
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商-成功,对后世影响大 王-失败
巩固练习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 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B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 ) 这表明王安石主要目的在(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级反抗的镇压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 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 烈反对的是( C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变法失败的原因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 压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行 新政直至去世。
内容: 作用:
王安石变法
背1、景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zhōngqī)的三大社
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必机要性
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 (biàn fǎ)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 可能性
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
变法。
17
第十七页,共41页。
专题 (zhuāntí)四 王安石变法
1
第一页,共41页。
课标要求: 1、了解(liǎojiě)王安石变法的历
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2
第二页,共41页。
一、变法(biàn fǎ)的背景
(积贫积弱 的北宋)
3
第三页,共41页。
北宋(běi sònɡ)、辽、西夏形势图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10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第十页,共41页。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
11
第十一页,共41页。
2.挽救(wǎnjiù)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 年)
直接(zhíjiē宋) 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shèhuì)危机和民族 原目因的::革除危弊机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7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第七页,共41页。
“冗兵”的形成(xíngchéng)
126万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11民6万起义, 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 数量91,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 乎占到整个(zhěnggè)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 兵 ”问题。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四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
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
加。所以,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为“富国”之法。
二、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
大商人的利益? (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 (2)募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照土地实有亩数缴 纳赋税。
意
[例]
(2010· 山东高考)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
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 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 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折》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 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
法。第(1名资历叙朝廷之位”等信息。第(2)问 材料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就是 培养实用性人才,科举考试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 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 言之有理即可)
3.积弱局面的改变 扭转了 西北 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4.变法的命运 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 任宰相,新法被废止。
5.新法被废止的原因
(1)变法触动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后期失去 宋神宗 的支持。 (3)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22 37.8 66.6 91.2 125.9 116.2
百分比
100 180 330 416 580 530
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 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 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失败原因:
①指导思想上偏重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激进
②宋神宗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③判变断法触题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 ④王用安人不石当变、法执违行不背善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
7、教训:
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且注意用人得当
二、王安石变法
苛捐杂税和徭役沉重 朋党之争——新旧势力之争 (2)财政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三冗 )
(3)边防危机 ——辽、西夏的威胁、民族矛盾尖锐
军队素质低下,战斗力弱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更戍法”
战争赔款、大兴土木
财
北 宋
一职多官 恩萌、科举
冗官
加 扩充军队 冗兵
冗 费
积政 贫危
积 贫
机积
富国强兵 国君或皇帝的支持 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大变革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 确立地主阶级统治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性质 地阶封建化改革 地阶自救改革(生产关系局部
调整)
结果 成功
失败
探究: 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点?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同 背景 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
8、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 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阶挽救统治危机的改 革。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亏 一千五百万贯
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 冗兵 冗官 冗费
北宋的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
北宋中期的内忧外患
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弱,对内无法平息此 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对外无力抗击辽、西夏的侵 扰。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北宋中期的内忧
表现:①官僚和地主兼并土地;
:②苛捐杂税压榨着农民。
结果: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士兵纷
元佑党籍碑
评价王安石变法
(1)性质: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实行的富国 强兵的改革;
((2)2)方式变:法自的上进而步下意的改义革:;(积极作用)
(3)进步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军事力量。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4)局限性: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 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 南方三大名楼。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财政
冗官、冗兵、冗费使北宋的国家财政
危机 面临严重危机。
政治 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 级统治集团的矛盾尖锐
边患 危机
对外无力抗击辽和西夏在边境的侵扰 ,广大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
北宋疆域图
1004年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内容:
(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 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后世以齿论; (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岁币”; (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澶渊之盟
思考:北宋在澶渊之战中战胜辽国,却为何给辽送 岁币?
千秋疑案陈桥驿, 一著黄袍便罢兵。
宋太祖赵匡胤 (927---976)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 不同点
•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措施:义,而以考经义、论、时务策为主),更注重实
用。
育
统一思想,培养变法人才,
才 改革学校制度
为变法造舆论。
改革教材,编纂《三经新 义》作为基本教材;整顿 太学,广泛吸纳人才。
作用:发展了教育,使王安石变法思想得到
广泛的传播。
三、王安石变法的成就
1、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1)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
深。
由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一般改革的目 的是什么?性质如何?一般改革的方式是怎样的?
目的: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方式: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北宋统治。 2、王安石对国家贫困的认识: 3、变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4、变法的中心内容:理财 5、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强兵、育才
冗 兵
思考:这么多的军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扩充军队;战斗力并不强
北宋官员增长示意图
1. 7万 1万
2. 4万
问题二
“冗官”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讲义人民版选修1
第 2 课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 ] 1.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详细举措。
( 要点 ) 2.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 难点 ) 3.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定性。
(要点)一、富国之法1.均输法(1) 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给京城物质的发运使要认识生产和需讨状况,就近采买,以节省国家开销。
(2)作用:减少了纳税户的负担,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买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控,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1) 内容:每年轻黄不接时借款或粮食给田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批利息。
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花费。
(2)作用:使本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显然发展。
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依据土地肥瘠区分等级,作为缴纳赋税的依照。
(2)作用:纳税土地增加,政府收入增添。
易错提示(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听从于保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2)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一样:“富国”政策主假如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假如使天下百姓饱食暖衣。
二、强兵之策举措内容作用将兵法精简整编禁军,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能的人担当负责演练军队的将官弱的场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乡村住户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使各地壮丁遇到军事训练,并和正规保甲法军相参为用,国家养兵花费日渐减产,保持治安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少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把原占牧地送还民户,推保马法的推行,节俭了朝廷的大批开行民户代养官马的方法并赐予优惠政策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火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火监,特意管理武器军火的制造逐渐改良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奖惩要点精讲北宋统治者为防备武将专权,采纳兵将分别、屡次调换的举措,军队组织松散、缺乏训练,致使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背景社会矛盾的加剧类矛盾尖锐原因:土地吞并增加了农民的税收,但也承担了高速公路,高利贷,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叛变爆发民族反对是严重的廖和西夏和宋发生了几次战争统治阶级矛盾改革新形势的斗争是激烈的,反对老式势力的斗争形成弱弱形势弱原因:1,专注军力。
建立不同的机构来管理军事转移权力和领导人的分离,执行更多的garris法律到士兵不知道的意志,不会知道士兵,士兵英俊帅气,英俊分裂,训练不精炼,弱化军队的战斗力2,在饥荒岁月招募流离失所的人,军队质量下降3,基于步兵,劣质武器,影响军事作战效能表现:廖和西夏战胜了胜利贫穷原因:1,冗余官员(集中行政区划拆分总理职位,官员增加; 更多; En-yin法授予更多)2,多余(面对西夏和廖的威胁;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在饥荒年招募移民)3,对辽西和西夏的战争成本支付了很多金银布绩效:国家财政端到端,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多余的情况清利新交易短命背景:弱势形势发展到更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规则不稳定主持人:范中彦,傅布特时间:宋仁宗青历年三年(1043年) - 清利五年(1045)早中心:纠正官方制度,反对官僚制度的腐败内容:改革公务员晋升制度;严格严格的阴阳系统;改革进贡制度;精心挑选的本地调速器;强调农业和桑树,减少走廊等。
结果:失败原因:1,新政府侵犯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是他们的强烈反对2,有人诽谤范忠雁,傅布特是朋友,宋仁宗反对党防止3,改革太激进影响:宋代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没有缓解,贫弱情况仍在继续,执政集团感到如此危险,因此要求改革的声音宋任宗从使用王安石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2,王安石提出改革思路和想法,让宋承宗欣赏3,宋神宗想改变贫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的危机时间:1068年,宋承宗登上宝座。
决定使用王安石时间1069年,任命王安石参议院政治事务,主持改革目的直接目的:向富有和强大,改变薄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拯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内容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效果有限富国法农田水法鼓励各地投资水利广泛建设水利工程,以确保灌溉;增加耕地,农业生产发展,政府增税加福田税法下令国家清张土地,验证??土地所有者,并根据土地质量将土地分为五个,作为征收土地税的依据很多人隐藏土地,增加政府收入;一些农民免税,得到福利年轻的方法每年2月,五月不靠政府靠政府贷款给农民,贷款,每六个月分两次收利或两点,分别用夏秋两季报税大幅增加政府收入;限制了农民的高利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最有争议的)强迫农民借款;高度兴趣,农民的负担仍然沉重免疫法会是原来一轮的服务仆人,被雇用的官员聘用,不满意的是,仆人支付了一定数额的钱,被称为免费钱农民免劳动,保证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政府收入穷人的负担是沉重的负担城市法在东京设立业务,买不到货物的钱,市场短缺再次出售时这限制了大商家控制市场,有利于稳定价格和商品交易,也增加政府的收入失去法律建立装船以掌握南六路的生产和政府和法院的需要,按照迁移是昂贵的,具有容易远的原则,统一的采购和运输减少纳税人的额外负担,限制富有商人操纵市场和剥削人民,促进公共生活强大的士兵的法律保罗法农村家庭准备十个安全,家庭有两个点以上小叮,毒品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加强农村封建制度秩序,保持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国家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成本设立军事监督监督制造武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武器质量和生产得到改善保罗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马监视马以保护马由村民。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2.4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皇帝愁之一:冗官、冗费、低效、腐败。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126万
91万
116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皇帝愁之二:冗兵、冗费、军弱、边境危机。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欠缺1500万余贯
所出无余 剩2408万余贯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皇帝愁之三:冗费、财政危机。
目的: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 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 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 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 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 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 必被其泽” 。
D.应加强地方防御能力 4.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方法的直接结果是
(C )
A.防止了文官武将专权 B.形成了“积弱”的局面
C.形成了冗官局面 D.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二、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原因:北宋积贫积弱,面 临严重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条件
庆历新政奠定基础 宋神宗的支持 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推动
物。”这表明北宋政府(B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3.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北宋中期 “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最大教训是
(A )
A.政治改革应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B.要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
C.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目的
防止分裂局面再现,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 赵匡胤
收精兵 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兵:______ ②措施
削实权 ①分割相权②州郡直属中央, 权:______
制钱谷 特点:中央掌控地方财权 钱:______
设通判③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③集权利弊 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范仲淹(989一1052)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
直接原因: 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措施: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①改革文官升迁制 ②严格恩荫制 结果: 失败 • 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 ③改革贡举制和考试 • ②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 内容 失败原因 • ③措施“太猛”“更张无渐” ④慎选地方官 • 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 ⑤减轻徭役、重视农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置) 桑等 • ⑤农民无获明显好处
有利于巩固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的措施: 保甲法、连坐法。
深入历史:
假如你是个富商……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
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 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 可能性 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推行变法。
巩固练习1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 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 B ) 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复习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复习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前诊断】1.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数量增加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2.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 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B 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C 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 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变法3.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加强军事B.丈量土地C.整顿吏治D.奖励垦荒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5.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中,既限制高利货盘剥,又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7.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A.辽夏经常攻宋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皇室浪费惊人8.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幕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C、保卫皇室需要D、防止军事割据2.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与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辽宋关系史上的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它是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的产物③就其客观影响来看是有历史进步性的④它标志着北宋政治统治开始走向衰落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4.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D.市易法5.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7.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专题四 北宋王安石变法PPT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的矛盾尖锐,各地农民、士兵起义给北宋政权以 沉重打击。
(2)政治危机
(3)边患危机
对外无力抗击辽和西夏在边境的侵扰,广大人民 饱受战争之苦。
“冗官”的形成 冗官
2. 4万
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 1万 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 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 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司马光
三、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安石变法
1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 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 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 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 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
权 钱 兵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增设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集中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 局面
军队战斗力弱 战辽西夏多败
积弱 局面
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必要性
(1)财政危机
在加强集权的同时,冗官、冗兵、冗费使北宋的 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拗相公”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 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 家、文学家。仁宗时 入朝主张变法,但未被 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 宗即位后,才起用王安 石为宰相,主持变法 革新。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变法精神” “三不足”的大无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忧外患—— ——积弱 二、内忧外患——积弱
1、内忧: 内忧:
(1)原因: 原因: 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加苛捐杂税。 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加苛捐杂税。 表现: (2)表现: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士兵起义不断。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士兵起义不断。
2、外患: 外患:
(1)宋辽之战 宋太宗两度攻辽皆败。 ①宋太宗两度攻辽皆败。 1004年 辽攻宋,宋胜,最后订立“澶渊之盟” ②1004年,辽攻宋,宋胜,最后订立“澶渊之盟”。 宋夏之战: (2)宋夏之战: 北宋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和议。 北宋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和议。
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 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 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初期时, 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初期时,阶级对立 就十分突出,这是什么原因? 就十分突出,这是什么原因?
北宋农民负担沉重
项目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1975万 1975万(贯) 1710万(贯) 1710万 715万 715万(贯)
450万 商税 450万(贯) 酒税 428万(贯) 428万 355万 盐税 355万(贯)
1233万 4400万 总计 1233万(贯) 4400万(贯)
二、内忧外患
五代十国形势图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 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统领禁 959年 世宗病故,年仅7 军。959年,世宗病故,年仅7 岁的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帝。 岁的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帝。 960年 960年,他谎称契丹与北汉联兵 南侵,请求出师北上御敌。 南侵,请求出师北上御敌。赵 匡胤兵至陈桥驿, 匡胤兵至陈桥驿,部下发动兵 黄袍加身。 变,黄袍加身。因他曾出任归 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 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国 号称“ 定都开封, 号称“宋”,定都开封,年号建 即宋太祖。 隆,即宋太祖。
积极:客观上暂时维持了两国的和平 消极:①反映统治者的无能,是积弱的表现。 ②加重北宋财政负担,加剧积贫。
契丹人引马图Βιβλιοθήκη 西夏王陵上京(今内蒙 上京 今内蒙) 今内蒙 兴庆(今银川 兴庆 今银川) 今银川 东京(今开封 东京 今开封) 今开封
1040—1042年,西夏对 年 宋三大进攻,宋败和议: 宋三大进攻,宋败和议: 诵念给西夏银7.2万两 万两, 诵念给西夏银 万两, 万匹, 万斤。 绢15.3万匹,茶3万斤。 万匹 万斤
北宋初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北宋初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产生了哪些影响? 产生了哪些影响? 积极方面: (1)积极方面:
①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的基础铲除, 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的基础铲除,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持社会稳定。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持社会稳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久的一天,他邀请主要将领赴宴, 宋太祖即位后不久的一天,他邀请主要将领赴宴,酒 酣饭饱之时,宋太祖感叹说:“没有你们的出力, :“没有你们的出力 酣饭饱之时,宋太祖感叹说:“没有你们的出力,我不 会成为天子,但是我现在整夜不敢安枕而卧。 会成为天子,但是我现在整夜不敢安枕而卧。”宋太 祖接着说: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 祖接着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无非图富贵 二字,你们不如解去兵权,回家置田宅,饮酒作乐, 二字,你们不如解去兵权,回家置田宅,饮酒作乐, 颐养天年。 此后,武将的兵权解除, 颐养天年。”此后,武将的兵权解除,兵权集中在 皇帝一人手中。 皇帝一人手中。
(1)时间: 1004 )时间: (2)内容: )内容:
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 ①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 辽主称宋真宗为兄 宋真 宋辽维持旧疆 约为兄弟之国 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 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宗称辽主为弟 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称为“岁币” 绢二十万匹,称为 ②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 称为“岁币”; 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③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⑶评价: 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评价:
1、内忧: 内忧: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室田连阡陌,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 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皆我之物。” 宋代有人说: 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 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 有”。
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兵虚财匮—— ——积贫积弱的原因 一、兵虚财匮——积贫积弱的原因
1、根源: 根源:
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 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2、积弱的具体原因: 积弱的具体原因:
⑴ 土地兼并严重 政府纵容兼并) (政府纵容兼并) ⑵苛捐杂税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反抗不断
北宋疆域图
契 丹 人 的 发 型
1004年澶渊之盟
【学习思考】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 学习思考】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 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北宋所谓的“战胜”辽国,实际上只是成功地将辽军阻止 北宋所谓的“战胜”辽国, 在黄河北岸,并没能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 在黄河北岸,并没能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更无法攻入辽 国境内彻底击败它,双方形成一种僵持局面。 国境内彻底击败它,双方形成一种僵持局面。此时北宋以 岁币”换取辽军北撤、归还河北州县、恢复战前边界, “岁币”换取辽军北撤、归还河北州县、恢复战前边界, 这种以钱财换取土地与和平的方式虽有失“面子” 这种以钱财换取土地与和平的方式虽有失“面子”,但在 当时形势下要想结束战争、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当时形势下要想结束战争、尽可能地挽回损失,似乎并没 有更好的办法。 有更好的办法。
宋太祖927—976 927—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
太宗
976-997 -
真宗
997-1022 -
神宗
1068-85 -
英宗
1063-67 -
仁宗
1022-63 -
哲宗
1085-00 -
徽宗
1100-25 -
钦宗
1125-27 -
问题1 宋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 问题1: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
3、积贫的具体原因: 积贫的具体原因:
(1)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 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 军队人数激增。 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 并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 一职多官制, 科举考试和恩荫赏 (2)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 赐大量授官。 赐大量授官。 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 大兴土木费用、 (3)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皇室 开支,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 开支,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岁币”。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皇帝从直接控制军权入手, 重文轻武、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皇帝从直接控制军权入手,把地 方军政、财政和司法大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方军政、财政和司法大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国家的统一,但对武将过分防范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 国家的统一,但对武将过分防范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 2.分割地方权 高度集权于中央:这有利于国家统一、 分割地方权, 2.分割地方权,高度集权于中央:这有利于国家统一、 防止分裂,但也导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防止分裂,但也导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 低下,造成了财政负担。 低下,造成了财政负担。 3.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 镇压地方的分裂势力和农民的反抗,但导致了边境空虚, 镇压地方的分裂势力和农民的反抗,但导致了边境空虚, 是受辽、西夏侵扰重要的原因。 是受辽、西夏侵扰重要的原因。 对中央集权的理解: 对中央集权的理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 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防止地方的分裂和 农民起义的发生。但过度的中央集权会导致机构臃肿, 农民起义的发生。但过度的中央集权会导致机构臃肿, 边疆防备空虚,不利于国防安全。 边疆防备空虚,不利于国防安全。
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 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 赵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 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 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2)消极方面: 消极方面:
①行政上抑制了官员的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行政上抑制了官员的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②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导致军 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 队的战斗力下降; 队的战斗力下降; 财政上官僚机构的臃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财政上官僚机构的臃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地方 上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上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