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4: 第二章第5节 P66-68 《风》 讲学稿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风》说课稿

大班科学《风》说课稿

大班科学《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阐述的是大班科学活动《风》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主题为“风”。

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风》,孩子们可以了解风的形成原理、感知风的存在以及风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并能描述风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2.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体验风的存在,提高观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说重难点重点:理解风的形成原理,能用简单语言描述风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感知风的存在,理解风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情境创设法、实物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模拟风的形成过程,带领幼儿户外感受风的变化,进行制作风车等活动。

2. 学法: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观察思考,通过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风的奥秘。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风车模型、扇子、气球、羽毛等道具,以及关于风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环境准备:选择适合进行户外风感体验的安全场地。

3. 经验准备:提前向幼儿提问或讨论有关风的话题,激活其已有经验。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以故事或谜语等形式引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导入课题。

2. 探究环节:通过观看视频、实物展示,讲解风的形成原理;随后带领幼儿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对物体的影响。

3. 实践环节:组织幼儿制作并试验风车,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感知风的力量。

4. 总结分享环节:引导幼儿回顾、交流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关注风的现象,例如天气预报中的风力等级、风向等,或者在家中尝试制造小风(如吹气、开风扇),深化对风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5节 风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5节    风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5节风设计理念新课标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本节课内容主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和发展能力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感受自然科学的无穷魅力。

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风》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要素。

可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

学习本节内容对下面教材天气及气候的学习起着基础的作用。

本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掌握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特点本节课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通过气球实验体验到风的存在,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之后介绍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在这过程中教材设计了用纸飞机测风向的小实验,接着介绍了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

最后介绍了风向风速的图示。

反应了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的理念。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尚未成熟,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作用,而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思维障碍,例如在风向的判断很难从理论上很好的理解,很容易混淆,因此需要老师创设形象的情景,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物理概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

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实验来解决理论问题,进一步去解释现实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举例,学生体会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的学习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研究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研究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研究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为了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观察力,让幼儿了解并探究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本课程以《风》为主题。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将向幼儿介绍风的产生和运动规律,让他们了解和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提高对科学的认识和敏感度。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描述风的产生和运动规律。

2.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认识风的概念
2.研究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流程
1.引入环节
老师通过播放风景视频和引导幼儿描述风景,引发幼儿对“风”的探究。

2.概念讲解
老师向幼儿介绍“风”的概念,并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讲解“风”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3.实践探究
通过放风球的实验让幼儿了解风的运动规律,同时教师向幼儿介绍风的吹的方向和原因。

4.综合活动
在风中比赛纸飞机,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风吹动物体的运动规律。

5.风车制作
通过制作风车,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风车并观察风车旋转的原因。

四、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考查
通过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来考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反思
及时反思教学的不足和优点,以便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风》课程的教学,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风的起源和运动规律,也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观察力,为他们今后的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风》优秀教案(5篇

《风》优秀教案(5篇

《风》优秀教案(5篇《风》优秀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大气与气候”,详细内容为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风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分类及风的影响。

重点:风的定义、形成及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力发电、帆船等图片,引入风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风的定义、形成,引导学生学习风的分类及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风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风及其影响,如龙卷风、台风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风能资源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影响。

2. 不同类型的风及其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并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定义、形成、分类及影响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风能发电技术,关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

《风》优秀教案(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气象与生活”,详细内容为风的形成、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的形成、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2.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风力现象。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风力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向、风速及风力等级。

重点:风的形成及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风向标、风速仪。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力发电、风筝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力现象。

1542.风的说课稿教案

1542.风的说课稿教案

《风》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风》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风是继大气压,气温,学习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风的学习将为后面我们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起到知识铺垫的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差引起水平方向的运动。

接着介绍风向。

风速的表示方法及其测量的仪器。

并要求学生会利用风力等级目测当地当时的风速。

最后让学生讨论见报利弊。

风现象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学生平时在报纸电视待天气预报中已经接触过见报风的报道,并亲身体验过,但对风的具体成因、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还知之戡少,比较肤浅,认识没有系统性。

所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②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量度单位。

③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风的符号,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④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相互融会贯通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加强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难点:本章以天气气候变化发生的领域—大气层为切入点,以天气要素和气候变化及影响因素为线索编排教科书内容,天气作用短时的大气变化,风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节课的重点: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观测方法。

难点:与指南针等已学工具相结合,目测、估计风向和风速。

教学工具: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电风扇,气球,彩色拳术纸,吸管、二、说教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的到的风,本节课主要探究教学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来获取对知识的理解四.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一首歌你是风儿,我是沙;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熟悉的旋律引入能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歌里唱到了什么?学生应该很快能回答出来“风”过渡:你知道风是怎么样形成的?你知道用哪些方法能选出风来?学生回答活动:以两人一组,完成气球造风。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风》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风》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种类、风的作用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不同种类风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认识到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种类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纸张、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风的特点。

2. 讲解风的成因(5分钟)教师用气球和纸张进行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3. 讲解风的种类(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风(如:和风、暴风、台风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4. 风的作用及影响(5分钟)教师举例说明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吹动风车、使国旗飘扬等),让幼儿了解风的重要性。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风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风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种类:和风、暴风、台风等3. 风的作用:吹动风车、使国旗飘扬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风的作用。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风使国旗飘扬、吹动风车等场景。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风可以吹走树叶、吹干衣服、帮助帆船前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种类、作用及影响。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风的认识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同时,可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风,进一步拓展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如何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风的存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二节《风》。

内容主要包括:风的定义、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分类、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定义和成因,知道风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2. 学会观察和描述风的大小、方向和强度,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风的成因和分类,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点:掌握风的定义,学会观察和描述风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标、风力计、扇子、气球、风车、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树叶、旗帜等随风飘动的现象,让幼儿初步感知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风向标、风力计等教具,讲解风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2)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风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通风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户外风的大小、方向和强度。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演示用扇子、气球等制作简易的风力计,让幼儿观察和记录风力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风力下风车的转动速度。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2. 风的作用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风力计、风向标等教具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记录户外风的大小、方向和强度。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风的大小、方向和强度,如:今天的风是东南风,风力为3级,吹得树叶轻轻摇动。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力计。

答案:使用气球、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一个可以测量风力的简易风力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课堂互动,让幼儿了解了风的定义、成因和作用,培养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风能的利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风”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特点以及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重点: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纸张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并提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幼儿解释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并举例说明风的作用。

(2)教师通过展示气球、风车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并了解风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画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风。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组讨论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空气流动产生风。

2. 风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形,可以感受得到。

3. 风的作用:吹动树叶、使气球飘起、帮助帆船前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一种与风有关的现象,并简单描述其原理。

2. 答案示例:画出风车,并描述风车是如何借助风的力量旋转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风产生了直观的感受。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风的形成和作用。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风,如:风是如何使树叶飘动、旗子飘扬的,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给家长听。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与风有关的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自然的奥秘》第四章《气象篇》第二节《风》。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风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感知、探索自然界中风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知道在大风天气要注意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成因、风的方向。

重点: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吹风机、指南针、图片、视频。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力量,观察风车转动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

2. 讲解风的成因(5分钟)3. 探索风的方向(10分钟)教师出示指南针,让幼儿观察指南针在风的作用下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风的方向。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讲解风的力量,如:风可以把树叶吹走、可以把风筝吹上天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大风现象。

6. 讲解风的利用(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风能发电、风可以吹动帆船等风的应用。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风的成因、风的方向、风的力量等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3. 风的力量:吹动树叶、风筝等4. 风的利用:发电、吹动帆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在大风中观察到的事物。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风的诗句,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风的方向、风的力量等知识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风,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风》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风的作用》,详细内容涵盖风的产生、风的力量和风的利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风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的产生原理,理解风的力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风的力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风的产生原理、风的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扇、气球、风车、气象站模型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风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风的力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2. 新课导入:讲解风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风的力量。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风对环境的影响,如风能发电、风蚀地貌等。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风的利用方式,并展示成果。

6. 课堂小结:强调风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风的产生原理。

(2)举例说明风的力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谈谈你对风的利用的认识。

2. 答案:(1)风的产生原理: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产生上升运动,周围空气补充,形成风。

(2)风的力量:如风能发电、风蚀地貌等。

(3)风的利用:利用风力发电、风能驱动的交通工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风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了解风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深入了解风的观测和预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风的力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风对环境的影响。

《风》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的第三节《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类别、风的影响及风力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使学生掌握风的类别,了解不同风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测量风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力的测量及不同风的特点。

重点:风的成因、类别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标、风力计、图片、视频。

学具:纸张、尺子、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树枝摇动,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因为有风吹过。

”2. 讲解风的成因(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讲解风的形成原因,如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等。

3. 探讨风的类别(15分钟)(1)介绍不同风的特点,如微风、中等风、大风等。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风对生活的影响。

4. 风力测量(10分钟)(1)让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和风力计。

(2)在教室内设置不同位置,测量并记录风力。

5.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如何根据风力大小选择合适的活动,如放风筝、划船等。

6.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户外活动,并说明选择该活动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温度差异、气压差异2. 风的类别微风、中等风、大风3. 风的影响摇动树枝、影响出行、影响活动选择4. 风力测量制作风向标、风力计测量并记录风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风力大小,设计一个户外活动,并说明选择该活动的原因。

2. 答案:例如:选择放风筝。

因为风力适中,有利于风筝的飞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讨论、测量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风的成因、类别、影响及风力测量。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巩固和拓展。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风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风的概念:介绍风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 风的特征:讲解风的速度、方向和强度等特征。

教学活动:1. 感知风: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观察风对物体和环境的影响。

2. 观察风:让幼儿观察树叶、旗子等物体在风中的变化,了解风的特点。

第二章:风的作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作用和价值。

2.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风的作用:讲解风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降温、降雨、发电等。

2. 风的价值:让幼儿认识到风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和利用。

教学活动:1. 讨论风的作用:让幼儿分组讨论风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分享彼此的发现。

2. 风力发电: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风力发电模型,了解风能的利用。

第三章:风的文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风的文化寓意:讲解风在民间传说、诗词等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风的文化表现:介绍与风相关的传统艺术、习俗等。

教学活动:1. 风的故事:讲述与风相关的民间故事,让幼儿了解风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2. 风的诗词:学习与风相关的古诗词,让幼儿感受风在文学中的美。

第四章:风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风与环境:讲解风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候、生态系统等。

2. 环境保护: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

教学活动:1. 风与环境讨论:让幼儿讨论风对环境的影响,分享环保的想法。

2. 环保行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绿植等。

第五章:风的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风的游戏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中班科学活动《风》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风》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风》教案精选教案修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风》。

教材主要介绍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具体章节包括:风的定义、风的形成、风的力量、风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定义和形成原因,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2. 培养学生对风的力量的认识,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难点:风的力量的概念及其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风车、气球、扇子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风的力量,观察气球、扇子等在风的作用下的变化。

2. 讲解风的定义:PPT展示风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3. 讲解风的形成原因:PPT展示风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气流运动形成风。

4. 讲解风的力量:通过风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风的力量,引导学生理解风的力量可以推动物体运动。

5. 讲解风的应用:PPT展示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风力吹散尘埃等,引导学生了解风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风的定义风的形成原因风的力量风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风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列举两个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答案:1. 风的定义: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气流运动形成的。

2. 风的应用实例:风力发电、风力吹散尘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气球、扇子等在风的作用下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风的力量。

通过PPT展示风的形成原因、应用实例等,使学生了解了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风的力量时,部分学生对于气流运动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风》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风》是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重要课程,其内容主要围绕自然现象中的风展开。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种类及风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认识到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风的外部特征和作用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成因、种类和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风的外部特征和作用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风向仪、风速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电风扇,让幼儿观察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引导幼儿思考风是如何产生的。

(2)组织幼儿到户外感受自然风,观察风的外部特征和作用。

2. 例题讲解(1)讲解风的成因:空气流动产生风。

(2)讲解风的种类:自然风、人造风。

(3)讲解风的测量:使用风向仪、风速仪等工具。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气球和风车进行实验,观察风的方向和速度。

(2)组织幼儿画一幅风的画,描述风的外部特征和作用。

(2)拓展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种类:自然风、人造风3. 风的测量:风向仪、风速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描述风的外部特征和作用。

2. 答案示例:画中表现风的方向、速度,描述风吹动树叶、吹起气球等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疑惑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其他自然现象,如雨、雪等,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成因、种类和测量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组织幼儿到户外感受自然风。

《风》大班科学教案

《风》大班科学教案

《风》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气象与季节》中的第二节《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分类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于气压差异导致的空气流动。

2. 掌握风的作用,如风力发电、风能利用等。

3.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风,如微风、大风、台风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形成原理、风力的测量。

教学重点:风的成因、作用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力计、风向标、气球、风扇、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感受风的存在,提问:“大家觉得风是什么?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分类等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提问:“请举例说明风的作用。

”b.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4. 制作风向标(15分钟)a. 教师发放学具,讲解制作风向标的方法。

b. 幼儿按照步骤制作风向标。

5. 观察风力(1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用风力计和自制的风向标观察风力。

b.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风力的大小?”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风力的大小及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2. 风的作用3. 风的分类4. 风力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风,并注明风力大小和风向。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风的成因、作用及分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风力测量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和记录风,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风的形成原理、风力的测量。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一、教学难点解析1. 风的形成原理(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高压区和低压区的空气流动。

中班科学《风》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风》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风》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四单元“大自然的秘密”中的第二章“风”。

具体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掌握风的力量、方向和作用,培养观察、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了解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风的力量、方向和作用。

难点:风的力量、方向和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扇、气球、风车、风向标、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现象。

(2)请幼儿谈谈对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风扇,让幼儿观察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引导幼儿了解风的成因。

(2)通过气球实验,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

(3)教师出示风向标,讲解风向的概念,并让幼儿观察、描述风向。

(4)教师展示风的作用和利用,如风能发电、帆船等。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制作风向标。

(2)组织幼儿进行“找风”的游戏,巩固对风的方向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气球实验3. 风的方向:风向标4. 风的作用:风吹动树叶、旗帜等5. 风的利用:风能发电、帆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风作业要求:用画笔描绘出风的力量、方向和作用,例如风吹动树叶、旗帜等。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制作风向标作业要求:用学具制作一个风向标,能正确指出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记录风的变化,了解风与天气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自然》第四章《气象万千》的第二节《风》。

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风的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的力量、方向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探究风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方向。

重点:通过实践观察,掌握风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风机、气球、风向仪、小纸船、小风车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问:风是从哪里来的?风有什么力量?(2)教师通过吹风机实验,讲解风的成因、风的力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气球和风向仪,观察风的方向和力量。

4. 知识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纸船、小风车等物品,引导幼儿了解风的作用。

5. 互动交流(5分钟)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风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产生风。

2. 风的力量:吹动树叶、旗帜等。

3. 风的方向:风向仪显示风向。

4. 风的利用:小纸船、小风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风向和风力。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风向和风力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风的基本特征。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制作风向仪、观察风车转动等,进一步巩固对风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风的成因和力量的解释。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风》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的第三节《风》。

教学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风的方向以及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感知风的力量和方向的能力。

3. 使幼儿了解风的作用,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方向、风的作用。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以及风的力量和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风机、气球、风向仪、纸张、树枝等。

学具:纸张、气球、彩笔、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手持吹风机,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风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讲解风的成因:空气流动产生风。

(2)展示风的力量和方向,如吹动气球、纸张等。

(3)讲解风的作用,如吹走污染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气球感受风的力量,观察气球飘动的方向。

(2)分组讨论: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风》2. 板书内容:(1)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风的力量:吹动气球、纸张等(3)风的方向:风向仪显示(4)风的作用:吹走污染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风向和风力。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风的成因、力量、方向和作用有了基本了解,但部分幼儿对风向的观察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风的力量和方向。

(2)组织环保活动,让幼儿了解风对环境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指导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作用。

详细内容如下:1. 风的成因:介绍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造成空气密度不均匀,从而产生流动的现象。

2. 风的力量:讲解风力的大小,以及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3. 风的作用:介绍风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如促进植物传粉、调节气温、风力发电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作用,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风的成因及风力的大小。

2. 教学重点:掌握风的作用,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风车、气球、纸张、树枝等。

2. 学具:纸张、气球、彩笔、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风车、气球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与风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1)风的成因: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造成空气密度不均匀,从而产生流动的现象。

(2)风的力量:教师展示气球、纸张等,讲解风力的大小,并引导幼儿观察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3)风的作用:教师通过PPT和实物展示,介绍风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风?(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答案。

4. 巩固环节(10分钟)(1)教师出示树枝、风车等,引导幼儿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大小不同3. 风的作用:促进植物传粉、调节气温、风力发电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并描述风的作用。

2. 答案:幼儿作品,描述风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

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的力量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成因及风的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风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纸张、电风扇、视频资料。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车转动、树叶飘动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风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1)风的成因:教师通过视频资料,讲解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导致密度不均匀,从而产生气流。

(2)风的力量:教师展示气球、纸张等被风吹动的实例,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

(3)风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吹动风车、使树叶飘动、帮助船只行驶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风车,并观察风车在风的作用下如何转动。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制作风车的过程和感受,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风的作用和力量。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受热或受冷,产生气流。

2. 风的力量:气球、纸张被风吹动。

3. 风的作用:吹动风车、使树叶飘动、帮助船只行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展示风的力量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成因、力量和作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风的认知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风的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作业设计的目的性和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了解风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4: 第二章第5节 P66-68 《风》 讲学稿
班级 ------------------------ 姓名----------------------- 温故知新:
1.天气: 是指一个地方――――――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

(课本概念: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2.天气主要组成要素: ―――、―――、――――(速度与方向)、湿度、降水。

课程重点: 1。

风的含义与要素 2。

风向的判定 3。

风级(风速)的表示 课程学习:
引入: 俗话说:“春风暖、秋风凉”。

你理解“春风”(夏季风)、“秋风”(冬季风)的含义吗?为什么有暖和凉的差别?
一、风是如何形成的呢?
1.含义: 风是空气的----------------------。

(空气的垂直运动有低气压中心的上升运动、高气压中心的下沉运动。


2.原因: 风是由高压与低压之间产生的----------------------导致的。

3.指向: 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4.风的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二、如何表示风向
过渡: 描写东、南、西、北风的诗句
1.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2。

描写南风的诗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描写西风的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8种基本方向 东、南、西、北 +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还可以更细?)
风向标:P67图,箭头方向为风向(风的来向)。

过渡:南极被称为“暴风雪故乡”、最大风速达100米/秒(360千米/小时)的飓风, 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三、风速的理解
1.风速: 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单位表示:米/秒或千米/小时。

2.风级: 用风级表示风力(风速)的大小。

P68 0-12级风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 词语: 风平浪静、轻风拂面、和风细雨、 风知劲草、狂风暴雨
四、风的影响
1.风对水循环、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 (新疆的“魔鬼城”-风蚀地貌)
2.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风车、帆船、风力发电(新能源利用);
讨论: 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
课程巩固:
1.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做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 .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2.下列人类活动是利用风来进行的是( )
A .气球探空 B.帆船运动 C 。

高空跳伞 D 。

滑雪运动
3.产生风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的高低 B.气压高低的差异 C 。

海拔高低的差异 D 。

空气湿度的差异
4.小马清晨观日出,只觉得海风一阵阵迎面吹来,冬青树叶子和树枝不时摇动,记录的纸不时被风吹起。

判断:
(1)此时的风向是: ( ) A 。

偏南风 B.偏东风 C 。

偏北风 D 。

偏西风
(2)此时风速的级别大约为: ( ) A 。

2级 B 。

3级 C.4级 D 。

5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