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实验专题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合集下载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图(a)
第三章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16-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 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 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 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 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第三章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6-
七、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 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 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 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m0≫m'。 4.一先一后一按: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小车,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E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 DF 段的平均速度,故 =1.39 m/s;
1 1 1
=
③设小车质量为 M,小车受到拉力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所以,������ =
������
+ ������ ,则������ -m 图象的斜率为������,故 F=������ ,纵轴截距
为 b= ������ =kM,所以,M=������ 。
第三章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实验4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7-
教材原型实验 典例1(2019· 湖南醴陵二中月考)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 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 的交流电源,在小 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 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命题点二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且要让小车拖着纸带匀速运动。

2.实验条件:小车的质量M 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

3.操作要领: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

误差分析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

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 =(M +m )a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 =Ma ;求得F =M M +m ·mg =11+m M·mg <mg ,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考向1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2019·广东实验中学月考改编)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除了需要小车、砝码、托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复写纸、纸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 .在调节木板倾斜角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托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 .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E .用托盘和盘内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和车上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3)某同学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1M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的a -1M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报告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报告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图线以及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数据处理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Βιβλιοθήκη 。实 验 人指导教师
日 期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实验原理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
由图2知,图线为一条________,这就说明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________。
由图3知,图线为一条________,这就说明作用力不变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
误差分析
注意事项
教师评语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a与F、M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1.探究a与F、M的关系的实验依据是牛顿运动定律,即F=Ma,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变化时,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而研究另外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叫 .本实验中有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三个变量,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先控制质量M不变,讨论的关系;然后再控制力F 不变,讨论的关系.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方法是: 用天平测出.小车受到的拉力F 认为等于 .小车的加速度a利用纸带根据计算【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重物、夹子、细绳、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砝码.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如图1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盘,先再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完点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5.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盘里放入适量的砝码,把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记录下来,重复步骤4.在小桶内再放入适量砝码,记录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再重复步骤4.6.重复步骤5两次,得到三条纸带.7.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拟理想的局部,标明计数点,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每条纸带上的加速度的值.8.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作用力的大小F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9.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精囊妙诀:控制变量法,验证牛二律;实验第一步,平衡摩擦力;合力等于盘码重,必须满足关系式(m M);验证a-M成反比,注意选好坐标系.第 1 页共 8 页交流与思考:假设由实验结果画出的小车运动的a—F图线是一条并不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图线的斜率有何物理意义?实验中并不画出a—M图线,而是画出a-1/M图线,这包含了哪些物理思想方法?【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 ;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 .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方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交流与思考:为何小盘及砝码的重力不等于绳子的拉力?如何才能减小由此造成的测量误差?【考前须知】1.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适宜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2.实验步骤2、3不需要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6.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第 2 页共 8 页7.为提高测量精度(1)应舍掉纸带上开头比拟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点.(2)可以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从开始点起,每五个点标出一个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典例解析】(例1 (2022·宁夏·22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一外表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以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局部,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存三位有效数字).(2)答复以下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以下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增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例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不改变拉力,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其中第3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对应该组已打出了纸带,如图4所示(长度单位:cm),图中各点为每5个打点选出的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 第 3 页共 8 页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质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小车加速度2.00 1.33 2(m/s) 小车质量的倒数(kg-1) 0.79 0.67 0.40 5.00 3.33 2.50 2.00 1.67 1.00 (1)请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并填入表中(小数点后保存两位数).(2)请在以下图中建立适宜的坐标,将表中各组数据用小黑点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平滑的图线.(3)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例3 如右图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 m/s2,结果可保存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以下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 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第 4 页共 8 页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x-t图线如以下图所示.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第 5 页共 8 页。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
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5.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需采用国际单位.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m′g 代替小车 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 总重 力.
理由是
因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系统受到的合力就等于m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保持桶内 砂子质量 m 不变, 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砂子, 验证加速度 与质量的关系.本次实验中,桶内的砂子总质量不变,故系统 所受的合力不变.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 a 为纵轴,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 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 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2016· 大连二模)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小车上固定一 个盒子,盒子内盛有砂子. 砂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砂子质量)记为 m,小车的总 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砂子质量)记为 M.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从盒子 中取出一些砂子,装入砂桶中,称量并记录砂桶的总重力 mg,将该力视为合力 F,对应的加速度 a 则从打下的纸带中 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力 F 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 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砂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 总质量不变.以合力 F 为横轴,以加速度 a 为纵轴,画出 a -F 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1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 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 a-F 关系图线,如图丙 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 O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 线 上 部 弯 曲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平 刻度尺 (2)反比 过大 (3)① 0.5
[关键点拨] 1.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M 成反比,实验 采用化曲为直的思想,作出 a-M1 图线,如果图线是一条过原点 的直线,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2.平衡小车的摩擦力时,不给小车牵引力,使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 3.无论是 a-F 图线,还是 a-M1 图线,当轨道倾角过大时,图线 均是一条与 a 轴有交点的倾斜直线。
(3)不平衡摩擦力,对于木块有 F-μmg=ma,a=mF-μg,图像 的斜率大的木块的质量小,纵轴截距绝对值大的动摩擦因数大, 因此 m 甲<m 乙,μ 甲>μ 乙。
答案:(1)AD (2)远小于 (3)< >
[关键点拨] 1.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可以调节,以使牵引小车(木块)的细绳 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2.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调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 车(木块)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木块)受的 摩擦阻力。此时,不要把悬挂砝码桶的细绳系在小车(木块)上, 即不要给小车(木块)加任何牵引力,要让小车(木块)拖着纸带 运动。
3.(2020·宁夏育才学校模拟)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 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 量不变,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根据打点计 时器在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迹计算小车运动的 加速度。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 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 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 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即力F不变,探究加速
薄木块
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

【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安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 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M
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
究对象得mg=(M+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Ma;求得
F
M gmg Mm
1 1 m
gmg<mg
本实验用小盘和砝M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
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小盘和砝码的总质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 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 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且要让小车拖着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 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 每条纸带都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 受到的拉力。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s-2 小车受力F/N 1 2 3 4
实验次数 1
表2 小车和砝码的
加速度a/m·s-2 总质量M/kg
2
3
4
二、数据处理 1.计算加速度——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 距离,根据逐差法计算各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 2.作图像找关系——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 受牵引力F,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a-F图像,如果图像是一 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再根据 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建立直角坐 标系,描点画a- 1 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实验课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课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
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
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 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
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 中作出 F-t12 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 与横轴的截距为c。因乙同学不能测出小车质量,故该同学还应该
答案 (1)0.30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1.0
-16-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实验探究拓展
例3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 速度为g。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7-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一质量为m0 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
像的斜率反映了木块质量的倒数。有 1
������甲
>
������1乙,所以
m
甲<m
乙。
当 F=0 时,a=-μg,即 a-F 图在 a 轴上的截距为-μg,所以-μ 甲 g<-μ 乙 g,
即 μ 甲>μ 乙。
答案 (1)AD (2)远小于 (3)小于 大于
-12-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4.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挂上钩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 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钩码的重力即为小车所 受的合外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记录力和对应的加速 度。
5.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 6.保持钩码的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 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计算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并由纸带 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记录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 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并多做几次。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实验条件:m车≫m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5.作图: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对实验原理与实验误差的分析【例1】3-4-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错误!求出3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分别如图3-4-2和图3-4-3所示,其原因分别是:图3-4-2图3-4-3图3-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数据处理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例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N0196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a m·-2069118166218270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例3】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3-4-6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用如图3-4-7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图3-4-7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改变________,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________为纵坐标、____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3.2021·开封模拟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3-4-9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图3-4-9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A.m=5 g B.m=15 gC.m=40 g D.m=400 g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表示答案例1 1m≪M2B3m过大或M过小,造成m不是远小于M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例 2 1016 2 3忘记加入砝码盘的重力例3 解析1同时听到声音说明小球与木块运动时间相同,设都为t,则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H=错误!gt2,木块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错误!at2,由以上两式可得错误!=错误!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沿斜面方向:mg in θ-f=ma垂直斜面方向:N-mg co θ=0又有:f=μN由以上三式解得a=g in θ-μg co θ,将错误!=错误!代入可得:μ=错误!错误!3由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可知选c、d答案1错误!2错误!错误!3cd1BCD21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其他解答只要合理即可.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2砝码的数量3a或错误!错误!或a31取下牵引砝码,M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行器M,数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被挡的时间Δt都相等2D3a=错误!。

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作为经典力学的基石,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这三个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从而使人们能够预测和解释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

本文将围绕牛顿运动定律展开,探讨实验验证的重要性和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为了验证这一定律,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首先,准备一个水平光滑的桌面,并在上面放置一个小球。

当我们用手指轻轻推动球一段距离后,球将开始匀速滑行,直到摩擦力使其停下。

这个实验结果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预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为了验证这一定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准备一个小的推车,上面放置一个重物。

然后,用一根弹簧吊住推车,并将其与墙面相连。

当我们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推动推车时,记录下推车的加速度和所受力的大小。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推车的质量成反比,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

最后,我们来讨论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验证。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为了验证这一定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将两个相同质量的弹簧挂在一个支架上,同时将两个弹簧上方分别连接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然后,用手拉动其中一个小球,观察另一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一个小球向左运动时,另一个小球向右运动,两者的加速度和反向力大小相等,这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预测。

通过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验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实验不仅使我们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科学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我们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提供了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验证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设计更复杂、更精确的实验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高考物理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天平、米尺。

突破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 (2013·天津高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

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 甲________m 乙,μ甲________μ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AD (2)远小于 (3)小于 大于[由题引知·要点谨记]1.实验操作步骤[对应第题]平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时,砝码桶不能拴在木块上。

改变木块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木块。

2.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应第(2)题](1)平衡木块摩擦力后,细绳的拉力即为木块的合外力。

(2)只有满足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细绳的拉力才近似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注意事项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盘,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3.不重复平衡摩擦力: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4.实验条件:M ≫m 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5.一先一后一按住: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6.作图: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误差分析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 =(M +m )a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 =Ma ;求得F =M M +m ·mg =11+mM·mg <mg 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目的就是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热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 (2012·高考21·Ⅰ)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图1(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AB=4.22 cm、x BC=4.65 cm、x CD=5.08 cm、x DE=5.49 cm,x EF=5.91 cm,x 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图2解析(1)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纸带的拉力、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和细线拉力的作用.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因此应把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使重力、支持力、纸带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即小车做匀速运动,因此在进行这一操作时,不应挂砂桶,小车应连接纸带,A、C项错误;B项正确.(2)由于绳子的拉力不易测量,本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来代替绳的拉力,而砂桶做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F T=m(g-a),当砂桶的加速度很小时,F T近似等于mg,因此实验中应控制实验条件,使砂桶的加速度很小.只有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时,小车和砂桶的加速度才很小,绳的拉力才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C项正确.(3)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T=0.1 s,由Δx=aT2可得a=x FG+x EF+x DE-x CD+x BC+x AB3T2,代入数据解得a=0.42 m/s2.答案(1)B (2)C (3)0.42【跟踪短训】1.如图3所示,为某同学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小车的前端固定一个传感器,和砂桶连接的细线接在传感器上,通过传感器可显示出细线的拉力.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图3(1)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同学在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传感器的总重量为M,做好此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M≫m的条件.解析 (2)不加传感器时将砂和砂桶的重力作为细线的拉力,而接了传感器后细线的拉力可以直接读出.答案 (1)未平衡摩擦力;细线与木板不平行;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不需要 热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典例2】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a.根据表中数据,在图4甲的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 -m图象.b .由a -1m图象,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小车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 -F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4解析 (1)c.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a =F m ,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F =0.764.88N =0.16 N.(2)由图象可知拉力等于零时,小车加速度不等于零,故木板倾角过大;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a =F ·1m ,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质量的倒数,小车质量大小为m =42.25-0.25kg =2.0 kg.答案 (1)a.a -1m图象如图所示 b .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 .0.16 N(2)木板倾角过大 2.0【跟踪短训】2.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5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1)图5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5(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都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6甲所示).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3)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6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解析(1)AC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AC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故v B=AB+BC4T=6.19+6.70×10-24×0.02m/s=1.6 m/s.由逐差法求解小车的加速度,a=CD+DE-AB+BC42T2=7.21+7.72-6.19-6.70×10-24×2×0.022m/s2=3.2 m/s2.(2)将坐标系中各点连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连线如图所示:(3)图线与横轴有截距,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答案(1)1.6 3.2 (2)见解析(3)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探究高考命题视角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设计性等特点.视角1 实验器材的改进用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视角2 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小车的加速度可以利用传感器,借助于计算机来处理 视角3 实验方案的改进用气垫导轨和两个光电门来完成此实验视角4 以本实验为背景,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测量两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典例3】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2)图7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图7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Δt A 和Δt B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8所示,其读数为____ cm.图8(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Δt A 和Δt B 表示为a =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________.(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解析 (1)d =0.9 cm +12×0.05 mm =0.9 cm +0.060 cm =0.960 cm.(2)由v =Δx t 得,v A =d Δt A ,v B =d Δt B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 2B -v 2A =2ax ,即⎝ ⎛⎭⎪⎫d ΔtB 2-⎝ ⎛⎭⎪⎫d Δt A 2=2as ,得a =12s ⎣⎢⎡⎦⎥⎤⎝ ⎛⎭⎪⎫d Δt B 2-⎝ ⎛⎭⎪⎫d Δt A 2.(3)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μMg =(M +m )a ,则μ=mg -M +maMg.(4)由实验装置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答案 (1)0.960 (2)12s ⎣⎢⎡⎦⎥⎤⎝ ⎛⎭⎪⎫d Δt B 2-⎝ ⎛⎭⎪⎫d Δt A 2(3)mg -M +maMg(4)系统误差【探究跟踪】图9如图9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 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释放.图10(1)若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 ,如图10所示,则宽度为________mm ,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________(用字母表示).(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 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__图象.A .Δt -mB .Δt 2-m C.1Δt -m D .1Δt2-m图11(3)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的图线如图11所示,试分析 ①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题图可知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游标卡尺读数为1.1 cm -7×0.9 mm =4.7 mm ,由于遮光条的宽度较小,所以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的瞬时速度,即v =dΔt.(2)由2as =v 2,得2as =⎝ ⎛⎭⎪⎫d Δt 2,即a ∝1Δt 2,又因为F =mg ,所以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1Δt 2-m 图象.(3)见答案.答案 (1)4.7dΔt(2)D(3)①图象与横轴有交点,说明在外力比较小时小车没有加速度,因此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②由实验原理知:mg=(M+m)a,a=mgM+m ,由v2=2as得a=d22sΔt2,所以1Δt2=2sd2M+mmg,可见当m较大而不满足M≫m时图象斜率会明显减小图12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块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块置于P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块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块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然后释放木块,并用秒表记下木块从P运动到Q处的时间t.(1)木块的加速度可以用d和t表示为a=________.(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的关系.下图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A .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 .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多组实验数据C .可以更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 .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解析 (1)由d =12at 2可得:a =2d t 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F 0=ma ,由a =1m F -F 0m,C 选项正确. (3)挂钩码的方法不能连续改变细绳拉力大小,因此不能准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利于获得多组测量数据,故B 、C 正确.答案 (1)2d t 2 (2)C (3)BC 2.在用DIS 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 ,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1)_______.(2)在如图14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图14(3)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如图13乙所示.并以力传感器示数表示拉力F,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作出图线是一条直线,但没有通过坐标原点,有纵截距,说明不挂重物时就有加速度,这说明轨道倾角过大,小车的重力沿轨道的分力大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大,如果接上力传感器,其示数将小于重物的重力,同样的加速度,对应的横坐标变小,从而图线斜率要变大.答案(1)在连续相等时间的小车位移(2)如图所示(3)截距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大(4)变大3.[2013·卷,9(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5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15(1)下列做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图16(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16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 甲________m 乙,μ甲________μ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牵引木块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砝码桶;对于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木块;平衡摩擦力后,改变木块上砝码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A 、D 正确,选项B 、C 错误.(2)对于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mg M +m ,牵引小车的拉力F =Ma =Mmg M +m .要使F =mg ,则M ≈M +m ,即要求m ≪M .(3)对于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μMg M =F M -μg ,故a ­F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木块质量的倒数.有1m 甲>1m 乙,所以m 甲<m 乙.当F =0时,a =-μg ,即a ­F 图在a 轴上的截距为-μg ,所以-μ甲g <-μ乙g ,即μ甲>μ乙.答案 (1)AD (2)远小于 (3)小于 大于4.(2013·潍坊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图17(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__.(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表中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应舍弃.图18解析 (1)拉小车的水平细线要与轨道平行.只有在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才能认为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等于细线拉小车的力.(2)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时,根据x =12at 2,得a 1a 2=x 1x 2. (3)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 ,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读数为23.86 cm -0.50 cm =23.36 cm. 答案 (1)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 远小于 (2)两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3)23.36(23.34~23.38均对) 3。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基础】1.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2)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解析】(1)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稍微倾斜,以平衡摩擦力,选项A错误。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

实验中m2不必远小于m1,选项C错误。

由于P向下加速运动,测力计的读数始终小于,选项D错误。

(2)由Δx=aT2解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50m/s2。

(3)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象,应该是当F从某一值开始增大,加速度a才开始增大,所以可能是图线C。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质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乙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三物理小专题复习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人教版高三物理小专题复习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C.不挂钩码,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挂上钩码,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
表示,为了近似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
力,应使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3)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如图2所示,分析
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解析】(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 响应采取的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 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 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 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
M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 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天平、刻度尺、砝码。
【实验过程】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 2.仪器安装: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 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 力)。
序号 1
2
3
4
5
m/kg 1.80 1.75 1.85 1.75 1.90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
桥的压力为
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
小为
m/s。(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9.80 m/s2,计
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2)托盘秤的最小标度为0.1 kg,则读数为
1.00 kg+4.0×0.1 kg=1.40 kg;
解得:F拉=
mMg mM
mg 1 m
M
当m≪M时,即当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远小于小车的 重力时,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 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两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基本要求][数据处理]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加速度a 为纵轴、F 为横轴,先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看图象是否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 与F 是否成正比.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a 为纵轴、m 为横轴,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将会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曲线,由图线只能看出m 增大时a 减小,但不易得出a 与m 的具体关系.若以a 为纵轴、1m为横轴,将会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据此可判断a 与m 成反比.[误差分析]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 ′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整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2.不需要重复平衡摩擦力:整个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实验条件: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4.“一先一后”: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考向1 对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考查[典例1] (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 同时跟合外力F 和质量M 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需采用的思想方法是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①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②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a =2x t 2计算B.根据逐差法利用a =Δx T 2计算 两种方案中,选择方案 比较合理.[解析] (1)实验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只有在满足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拉力才可近似等于砂桶的重力.(3)计算加速度时,用逐差法误差较小.[答案] (1)控制变量法 (2)平衡摩擦力 砂桶的重力 (3)B考向2 对数据处理和误差的考查[典例2]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图(a)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图(b)图(c)(5)利用a ­n 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 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 =9.8 m·s -2).(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A.a ­n 图线不再是直线B.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C.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解析] (3)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初速度为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s =12at 2,结合图(b)得加速度a =0.39 m/s 2.(5)由(4)知,当物体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得加速度a 与n 成正比,即a ­n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a ­n 图线的斜率k =0.196 m/s 2,平衡摩擦力后,下端所挂钩码的总重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nm 0g =(M +Nm 0)a ,解得a =m 0g M +Nm 0n ,则k =m 0g M +Nm 0,可得M =0.45 kg. (6)若未平衡摩擦力,则下端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即nm 0g -μ[M +(N -n )m 0]g =(M +Nm 0)a ,解得a =+μ)m 0g M +Nm 0·n -μg ,可见图线截距不为零,其图线仍是直线,图线斜率相对平衡摩擦力时有所变大,B 、C 项正确.[答案] (3)0.39(0.37~0.49均可) (4) a ­n 图线如图所示 (5)0.45(0.43~0.47均可) (6) BC考向3 实验创新与改进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或巧用物理规律进行新的探究活动来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等特点.1.实验器材的改进(1)为了减小摩擦,用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2)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器替代打点计时器.2.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利用传感器,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来处理数据,得到加速度,或直接得到加速度与外力、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3.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新的探究实验以本实验为背景,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测量两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的质量等.[典例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甲(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乙(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C.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D.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要作出它们的线性关系图象,处理数据时纵轴为F,横轴应为(填正确答案标号).A.tB.t2C.1tD.1t2[解析] (1)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 mm+5×0.05 mm=2.25 mm.(2)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选项A正确;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且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此时拉力等于合力,选项B、C正确;拉力是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大小无关,选项D 错误.(3)实验时,将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t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在A 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4)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因此有v 2=2aL ,v =d t ,a =F M ,则d 2t 2=2F M L .所以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F ­1t 2图象,选项D 正确. [答案] (1)2.25 (2)D (3)滑块在A 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 (4)D[典例4] 如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甲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Δt 1和Δt 2,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分度值为 1 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乙(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Δt 1和Δt 2表示为a =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 .[解析] (1)由题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1.1 cm ,游标尺示数为6×0.05 mm =0.30 mm =0.030 cm ,则游标卡尺示数为1.1 cm +0.030 cm =1.130 cm.(2)物块经过A 点时的速度v A =d t A ,物块经过B 点时的速度v B =d t B ,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v 2B -v 2A =2as ,加速度a =12s ⎣⎢⎡⎦⎥⎤⎝ ⎛⎭⎪⎫d Δt 22-⎝ ⎛⎭⎪⎫d Δt 12. (3)以M 、m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μMg =(M +m )a ,解得μ=mg -M +m )a Mg .[答案] (1)1.130(2)12s ⎣⎢⎡⎦⎥⎤⎝ ⎛⎭⎪⎫d Δt 22-⎝ ⎛⎭⎪⎫d Δt 12 (3)mg -M +m )a Mg。

验证牛顿运动实验报告

验证牛顿运动实验报告

验证牛顿运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

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以达到理解和验证这些定律的目的。

2.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 砝码组- 平衡杆- 支架- 纸张- 笔3. 实验原理3.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

即F = m ×a,其中F 表示合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

3.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物体的加速度和施力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其表达式为F = ma,其中F 表示合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

3.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对外界也会产生等大反向的力。

4. 实验步骤1. 将支架搭建好,并将平衡杆固定在支架上。

2. 使用弹簧测力计将砝码组悬挂在平衡杆的一端。

3. 在纸张上绘制一个坐标系,并记录时间与位置的关系。

4. 初始时,将平衡杆放在平衡位置上,记录物体的初始位置。

5. 将平衡杆从平衡位置释放,并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和时间变化。

6.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物体的运动曲线,并分析曲线的特点。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计算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加速度,并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外力进行对比。

经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所施加的合外力成正比。

2. 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呈反比关系。

3. 物体所受外力与物体施加在外界的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这些结论验证了牛顿的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

6. 实验结论通过对牛顿运动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与施力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伴随着等大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4-3
1
在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应按一定的步 骤进行实验,下列给出供选择的操作步骤: A.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车里砝码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D.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上厚度合适的垫木,平衡摩擦力 E.根据测出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a-1/m的图线 F.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G.将装有砂子的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到小车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在纸 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F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C D G A B(或B A)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表字母)。
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m和m0,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图3-4-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 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 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 面上运动时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时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 图3-4-1 分力平衡。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盘。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 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小盘内放入m′的砝码,重复步骤4,在小盘内分别放 入质量m″,m……的砝码,再重复步骤4。m′,m″,m……的数值都要记录在纸 带上(或自己设计的表格内)。 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的方法,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a。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 点,若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小盘与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也需作好记录),重复上述 步骤4和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 面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就证明加速度与质量 成反比。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 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二、实验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牵连变化时,我 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不变,而研究其中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 是物理实验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本实验的参量有F、m、a三个参量, 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我们先控制一个参量,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后,再控制小盘砝码 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讨论a与m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 木板、小盘、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 刻度尺、砝码。
五、注意事项 1.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 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 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 动。 2.实验步骤2、3不需要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 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的大小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的大小。 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 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 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6.作图时两轴标度比例要选择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 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 7.为提高测量精度 (1)应舍掉纸带上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点。 (2)可以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从开始点起,每五个点标出一个 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 8.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保证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解析】(1)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中砝码的 重力。 (2)因由实验画的a-M图象是一条曲线,难以判定它所对应的函数式,从 而难以确定a与M的定量关系,所以在实验中应作a-1/M图象而不是a-M图象 来分析实验结果。 (3)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没有过原点,图象交于F轴 上一点,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两图象 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重力F(N) 加速度a(m·-2) s
0.69
1.18
1.66
2.18
2.70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
a/(m·-2) s F/ N 1.98 1.00 4.06 2.00 5.95 3.00 8.12 4.00
表2
a/(m·-2) s 1/m/(1/kg) 2.04 0.50 2.66 0.67 3.23 0.80 3.98 1.00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F图象和a-1/m图象。 (2)从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___。 【答案】 (1)a-F图象和a-1/m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细线或纸带不 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 本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 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 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 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 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 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热点一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考查
【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3-4-2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 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 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M>>m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 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 图3-4-2 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 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1/M 应该作a与_____的图象。 没有平衡 (3)如图3-4-3(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3-4-3(b)所示,两个同学 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支招: 为何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不等于绳子的拉力?如何才能减小由此造成的测量误 差?这是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分析如下:令小车带上纸带在斜面上平衡摩擦力后 挂上小盘,使小车和小盘一起加速运动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T,小车总质量为M,盘 和砝码总质量为m,它们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对M有FT=Ma,对m有 mg-FT=ma。联立解得FT=Mmg/(M+m)=mg/(1+m/M)。可见,欲使FT≈mg,则必有 m/M→0,故有m<<M为条件。实验操作中一般保持M>20m,否则,系统误差较大。
(1)a=(x3-x1)/(2T2)=(0.038 3-0.035 2)/(2×0.12) m/s2≈0.16 m/s2 (2)如图所示 (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2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 速度a和力F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1中,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数据列 在表2中。 表1
热点二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例2】[2009年高考江苏物理卷]“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 实 验装置如图3-4-4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 纸带如图3-4-5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图3-4-4 0.16(0.15也算对)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3-4-5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 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 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 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0.588 0.784 0.980 砝码盘中砝码总 0.196 0.3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