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中日校园称谓语系统比较

中日校园称谓语系统比较
如:阿姨、大爷、大妈。 (3)直呼岗位。 如:保安、门卫、保洁员。 (4)直 呼 “师 傅 ”。 (5)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师傅”。 如:食堂(大)师傅、卖饭 师傅、卖拉面的师傅。 (6)工作职责+“的”。 如:看门的、卖饭的、打扫卫生的。 二、日本校园称谓语系统 相对于中国校园小说的繁荣景象,日本在这方面则略显 萧条。 但在校园影视剧方面,却分外放彩,于是本文选择了从 日本校园剧入手。 近十年来的校园剧中,多以高中校园为背 景,以大学校园为背景的共三部,分别为《のだめのカンター ビレ》《プロポーズ大作戦》和《オレンジデイズ》。 由于数量 有限,于是又选择了三部高中校园剧,虽然高中校园语言和 大学校园语言有所差别,但相信共通点应该更多。 它们分别 是《ド ラ ゴ ン 桜》《ご く せ ん 》《「野ブ タ を プ ロデ ュース 》。 同时 再结合对日本留学生的访谈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日本 校园称谓语系统做了一个初步的整理。 为了进一步确定整理 出的称谓系统的真实性以及使用范围,笔者同样也做了一项 问卷调查。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15 年暑假汉语短期培训班(日本班)的学生。 被调查学生分 别来自日本的 8 所大学,它们分别是庆应义塾大学、东海大 学、共立好大学、目白大学、日本大学、南山大学、大阪大学和 爱知大学。 学习汉语时间 3 个月到 3 年不等。 共发放问卷 62 份,回收有效问卷 59 份,其中,男生 18 人,女生 41 人。下面就 将整理及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整理标准同上。 1、老师→老师 (1)○○先生。 如:山田先生、森下先生、江藤先生。 (2)直 呼 “先 生 ”。 (3)○○さん。 如:小林さん、鈴木さん、坂本さん。 2、老师→学生 (1)姓+さん/くん。 如:多賀谷さん、千秋くん、河野くん。 (2)名+さん/くん。 如:由香さん、真紀子さん、真一くん。 (3)直呼姓/名。 如:田中、奥山、彩子。 (4)人称代词。 如:あなた、あんた、おまえ、きみ。 3、学生→老师 (1)姓+“先生”。 如:坂本先生、鈴木先生、江藤先生。 (2)直 呼 “先 生 ” (3)名+“先生”。 如:裕子先生、弥生先生、健太郎先生。 (4)学科+“先生”。 如:中国語の先生、哲学の先生、法律の 先生。 (5)绰号。 如:森下(も り し た )→もり し 、ド ラ え も ん (又 矮又胖的男老师) 4、学生→教辅人员 (1)○○さん。 如:森さん、小野さん、加藤さん。 (2)零称谓。 用「こんにちは」、「すみません」之类的替代。 (3)直 呼 “事 務 室 の 人 ”。 5、学生→后勤人员 (1)零称谓。 用「こんにちは」、「すみません」之类的替代。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日两国的文化和传统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字首先来看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字方面的差异。

中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而日本语是一种假名文字,两者在书写和发音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语言上,中文使用汉字作为文字表达的基础,而日本语则同时使用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三种文字的使用使得日本语的写法更为丰富多样。

在用词和语音表达上,中文与日本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使得双方在交流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困惑。

家庭观念与礼仪在家庭观念和礼仪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尊重长辈,在家庭中,子女会尽可能地满足父母的意愿,并对长辈行为表示一定的敬重。

而在日本,家庭观念更加注重家族之间的关系和团结,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怀也十分重要。

日本人对礼仪的注重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循一系列的礼节和规矩,例如进门要脱鞋、鞠躬致意等。

而中国则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个人行为,礼仪方面没有那么多的约束。

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在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上,中日两国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宗教方面,中国主要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和儒教,而日本则主要信仰的是神道教和佛教。

虽然中日两国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但在日本,神道教的信仰和仪式则更为普遍和深入人心。

在风俗习惯方面,中日两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有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而日本有正月、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食物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和面食,而日本人则更加偏爱米饭和寿司等日本料理。

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人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团结、互助和忠诚,而日本人则更为注重个人主义和团队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的责任和行为。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中日两国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礼仪、思想观念、习惯等方面。

在日语教学中,对于这些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真正理解了所学习的语言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并顺畅地进行语言学习。

一、日本礼仪日本人注重礼仪,他们对于言行举止都有着非常认真的要求。

所以在日本,外国游客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礼仪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中。

在日语中也有许多关于礼仪的词汇,如“お辞儀”(鞠躬)、“ご挨拶”(问候)、“お詫び”(道歉)等。

同时,在日本也有着一些特殊的礼仪,如茶道、花道、剪纸等。

在日语教学中,对于这些特殊的礼仪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讲解。

二、人际关系观念在日本,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很重要,这也体现在他们的语言当中。

像“敬語”(尊敬语)这样的语法形式,是为了表达出对于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同时,在日本人们还有“静岡藤枝”这样的谚语,来形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日语教学中,也需要让学习者理解这些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日语语法,也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

三、与食品有关的文化日本的食品文化也非常独特,像“寿司”、“和食”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食品。

而这种与食品有关的文化也体现在日语当中。

在日语中有许多与食品有关的词汇,如“刺身”、“照り焼き”、“味噌汁”等。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和背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

四、节日文化日本的节日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像“正月”、“鬼夜”等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庆祝仪式。

透过中日语言差异看中日文化差异

透过中日语言差异看中日文化差异

透过中日语言差异看中日文化差异一、日语语言的特点(一)暧昧性1.ちょっと的用法说起日语很多人都会想到暧昧这个词。

日语语言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它的暧昧性。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日本民族的文化决定的。

日本人的性格中存在内外,上下的区分,这就决定了日本人的语言,行为都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减少与对方的冲突,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女:何も言わずに行ってきたら、あんた、ここんとこずっと家にいたし。

男:今日は出かけるよ。

女:どこに?男:ちょっとね。

ちょっと在日语对话中经常出现,是日语暧昧性的典型表现。

例句表示女方一直责怪男方呆在家里,男方表示要出去,女方继续追问去哪里,男方却没有直接告诉女方具体的地点。

言外之意就是男方不想告诉女方自己的行踪,用ちょっと就很好的掩饰过去了。

例:男:今日はお酒を飲みに行きませんか。

女:今日はちょっとね。

这一例句中,女方不想和男方去喝酒,所以回答时并没有说明白具体的事件,但是委婉的拒绝了男方的邀请。

总之就是今天不太方便。

由此可见,在日语的对话中,句子背后有很多隐含的意思,要根据特定的场合和具体的情形确定句子的含义。

每种场景下的ちょっと和原字面意思完全不同,需要多加斟酌体会。

因此进行日语翻译的时候,需要对日本暧昧文化有所了解,读懂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ちょっと電話してきます。

我去打个电话就来。

ちょっと用がありますので、これで失礼します。

我稍有点儿事儿,先失陪了。

ちょっとおたずねしますが、この辺に有田さんというお宅はありませんか。

跟您打听一下,这一带有姓有田的人家儿吗?是一种用于会话的较婉转的表达方式。

其数量少的意思不强烈,而只是按时程度比较轻。

用于表述自己的行为或向对方提出某种请求时,加上「ちょっと」2.用否定的形式表现肯定的意思今天一起去购物吗?今日は一緒に買い物に行きませんか。

下了单的商品可以发过来吗?その注文された物を発送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是,不注意日语语言的习惯,直接翻译成了:今日は一緒に買い物に行きますか。

浅析中日交际用语中潜藏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日交际用语中潜藏的文化差异

中 日问 候语 的语 法 结构 不 同 日本 人 的集 团意 识 很 强,注 重 个 人在 集 团 中的 价值 : 中 日两 国交 际用 语 中都有 一些省 略现 象 ,但 日语 中的 而 中 国则是 更多 注重 个人 自我价 值 的实现 。 日本文 化 中的 省 略现 象则尤 为突 出 。 事 功 主义 非常 强 烈 , 在 交 际方面 则 表现 为 “ 趋 同 ”的语 言 例: 行为 。 例 如 ,在 会议 上表 述 自己 的意 见时 ,首 先 需要 表 A: 水曜 曰 乌、空 ‘ - C 0 丧穸 。 达 自己对对 手观 点某 一方 面 的肯定 ,接 着再采 用及 其委 婉 B: 乏 9 - 力 、 面 ‘ 圭9 - 。 圣 札 、 的方式 表述 自己的意 见 。而 中国人 则是 “ 对话 ”方 式 。也
注释 :
①江晶瑶,日 语 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 因素 , 经济研 究导 刊2 0 0 9年第 2 0期 . ②马安东,日 语会话 中省略现象 的语用分析 利奇会话原 则的运用研 究之一, 2 0 0 2 年1 月. ③王旦旦, 从 非语 言交流看 日 本人 以鞠躬为 中心, 金田 语 言文 化 总 3 0 3期 .

此 , 中 日两 国价 值观 念 的不 同也是 中 日交际方 式有 所不 同 的一个 重要 原因 。 A : ‘ 、l 2踌半 矿把 。① 四 、结 语 上 述 对 话 中,B打 算去 A 的家 中拜 访 ,正 在 和 A 确 中 日两 国历 史交 流源 远流长 ,在 交 际用语 方面 也有 很
认 时 间 。B在 此对 话 中有两 处省 略 ,若是 将意 思补 充完 整 的话 ,两 处省 略部分 内容 用 中文 的话分 别应 为 “ 不知道 您 午 休时 间是 否方便 ”和 “ 到 时候请 多 多关 照 ” 。 进 一步 探 究 可 以 发 现 ,此 段 对 话 中 没 有人 称 代 词 出 现 。若 翻译 成 中文 的话 ,则每 句话 中都 有 “ 我” ,“ 你 ”人 称 代词 。由此可 见 , 日文 在会 话过程 中很少使 用 人称 指示 代 词 ,但 是中文 中则 必须 要加 入人 称指 示代 词来 确认 说话 人所说 话语 中 的主 语 。 此 外 ,利 奇在他 的 《 语 用学 》f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P r a g ma t i c s ) 中提 出一 套会 话原 则 , 该 原 则 由人际 修辞 和篇 章修 辞两 大 类 构成 。其中篇 章修 辞理 论包 括简 练 原则和 清楚 原则 。简 练原 则 : 要 求可 省 的话 , 尽量 省略 。 当然 , 途径 是多 种多 样 的。每 一种语 言 都有其 本 身 的语 言 结构特 点 ,比如 中 日 语 言的语 言结构 的根本 差异 ( 中文句子 结构 为 “ S V O” ,日 文句子 结构为 “ S O V”) ,这 也使得 在 日常交际 口语 中中 日 两 国的语言表 现方式 有着很 大不 同。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虽然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但在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礼仪习俗、饮食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结构中日两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明显,家族观念也较为浓重。

在传统观念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而在日本,虽然也有家族观念,但是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淡薄,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强调集体主义,而在中国,个人主义的观念较为普遍。

这些差异在两国的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礼仪习俗在礼仪习俗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礼节,尊敬长辈和尊长让贤的风俗在中国十分普遍。

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对于礼仪习俗要求更为严格。

日本人会在进入别人家中时换上拖鞋,而在中国则较少有此习俗。

日本人在与人相互问候时会进行“bow”鞠躬的礼仪,而中国人则多以握手或者鞠躬来表示问候。

这些细微的差异展现了中日两国在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差异。

三、饮食习惯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饮食以米饭为主食,喜欢吃煲汤和炖菜,口味重油腻,喜欢吃辣。

在茶文化上,中国人更加注重茶道、茶艺和茶文化,而日本人更注重茶具和茶礼。

而在日本,传统饮食以寿司、生鱼片、烤鳗鱼等海鲜为主,口味偏清淡,偏好吃生食。

在相同的食材上,中日两国烹饪方式和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吃饭礼仪方面,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而日本人则使用筷子和碗筷。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在饮食习惯方面的文化差异。

四、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忠孝仁爱等美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在日本,强调忠诚、勤劳、谦逊和自律,在人际交往上更加注重规矩与礼节。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随着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日益加深,人们对中日文化差异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标志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日语教学中,了解中日文化差异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日文化差异,并着重分析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将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中。

一、中日文化差异的表现1、礼仪与礼节在中日文化中,礼仪和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讲究的是对长辈的尊敬和尊重,包括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

而在日本,礼貌和礼仪也非常重要,甚至有着更加严格的等级和规范,比如在与长辈交谈时要使用敬语。

2、沟通方式中日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人在交流中喜欢直接表达,尤其是在商务交流中更加注重实际意义。

而日本人在沟通过程中更加注重委婉和含蓄,即使不同意也会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

3、价值观念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家庭观念方面,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庭成员的团结和和谐;而日本人则更加注重家族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更加严格的家庭观念。

以上只是中日文化差异的一小部分,但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礼仪、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指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将中日文化差异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风俗和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1、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文化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中日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的文化认识。

比如在教授日语的敬语时,可以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敬语用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敬语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日语中的敬语用法。

2、介绍日本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介绍日本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教学中播放日本音乐或电影,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艺术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学习日语。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日文化差异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了日语教学中。

本文将从中日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问题。

一、中日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价值观念上,中日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待权威、家庭观念、礼仪习惯等方面。

在历史意识方面,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崇尚敬老尊贤,而日本人则更注重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

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偏好热食,以米饭为主食,而日本人则饮食清淡,以米饭和生鱼片为主食。

在交际方式上,中国人注重面子和礼貌,而日本人则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

二、文化渗透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于中日文化的差异,学习日语的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

在日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文化渗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日语,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应对日语交际。

在日语教学中,要做好文化渗透的工作,首先需要从教学资源的准备上着手。

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日本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比如介绍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的节日习俗、日本的生活方式等等。

通过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学习日语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日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渗透的贯穿。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介绍日本文化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日本的习俗或者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了解日本的文化。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日语的认同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

在日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语言能力以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日本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日本的社会当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日本文化,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文化渗透。

比如在课堂上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介绍日本的文化,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日本的文化魅力;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来体验日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日本的文化特色。

中日校园流行语之文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校园流行语之文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校园流行语之文化背景比较研究【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来源广泛、特征鲜明。

现在无论是汉语中的流行语还是日语中的流行语基本都是产生并发展于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校园口头流行语的出现,证明当今学生的思想越来越丰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程度也愈来愈深。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日年轻人心理特点和思维现状,本研究旨在对校园中年轻人口头流行语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利弊的情况。

【关键词】流行语;网络用语;造词法一、先行研究1、汉语流行语研究现状早期的流行语研究以词语为对象。

90年代是流行语研究的初期,这一时期通常将流行语的概念限定在词汇范畴之内,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文章其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必然以词语为主。

之后的研究则在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将新元素加入到流行语的定义中,有些研究开始将短语列为流行语的组成部分。

同时,对于流行语的研究在完善了早期研究的纯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性,除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成果也日益成熟和丰富。

2、日语流行语研究现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就逐步开始了针对流行语这一社会现象的探讨。

槌田満文(1976)曾以作家獅子文六在战后的名作『自由学校』中的流行语“とんでもハップン”为切入点,对流行语的内在特点、存在期限、产生来源、构词方法和传播手段进行了细致研究。

米川明彦(1989)例举大量实例,对流行语的定义、产生、构词、普及乃至衰亡进行了详细阐述。

针对它的利弊问题,金田一春彦(1982)肯定了流行语内含的讽刺批判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号召人们不应停留在流行语诙谐幽默的层面上,应更深入的对其所反应的社会问题进行剖析。

分析日本历年在“ユーキャン新語、流行語大賞”中评选出的流行语,创作者多为政治家、作家或文体界知名人士,也有部分源自广告、隐语、年青人用语等集体创作。

可见,流行语的来源多种多样,取材十分广泛。

『日本国語大辞典』将流行语定义为“ある一時期に、多くの人々の間で興味をもって盛んに使用される単語や句。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

关于称呼的中日对比研究—以非亲属关系为中心—称呼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社会交际中具有建立、保持、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作者着重以社会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中日两国20至50年龄段的公司职员和公务员为调查对象,设定称呼运用的客体和情景后,运用采访调查的调查方法,按年龄层对中日两国人民称呼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把非亲属关系中的中日称呼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得出一下结论。

对未知听话者进行称呼时,从称呼表现类型上看,两国人民都使用了“年龄阶梯语”、“职业名”、“唤起语句”。

中国人除了使用上述称呼类型外,还使用“亲属称呼”和“职务名”。

此外,两国人民使用的称呼都可以看到受到听话者性别和与其年龄差的影响,但是中国人受到的影响更大。

以此来增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称呼运用的掌握。

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

关键词:称呼;非亲属关系;年龄层;中日对比1.引言语言是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

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交换信息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缔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么,人们在用语言跟他人交流时,一定会用一些称呼性的词语。

因此,可以说称呼跟人们的言语行动紧密相关。

另外,称呼问题是社交的重要组成因素,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双方来说“怎样称呼对方才是合适的?”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因此,本论文以中日言语社会非亲属关系为大前提,着眼于不同年龄层的说话者的称呼使用,系统地把握两种语言中称呼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照分析明确中日两国称呼使用的异同。

2.文献综述关于日语称呼的综述研究有铃木(1973)、国广(1990)等。

铃木(1973)把称呼分成自称词、对称词、他称词。

本论文对对称词的呼格用法进行分析研究。

国广(1990)指出“称呼”是从英语的“address form[term]”翻译而来,意思为“直接叫对方或谈及对方时用的语言”。

关于汉语称呼的研究有水野(1998)、刘 (2002)、张(2004)等。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

浅析中日称呼语的差异摘要:本论文的中心课题即研究中日称呼语之间的差异,为此本文从家庭成员称呼、社会称呼、代名词的是用、职业称呼等几个方面对中日成呼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称呼上的差异。

关键词:称呼血缘关系内外关系人称在人类社会的交流活动中称呼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元素,这是一个语言文化的研究课题。

称呼反映的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并同所处社会的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语言的称呼语都有着和其他语言所不同的并能表现出其文化的部分。

一、关于中日亲属称呼语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亲属称呼是以血缘为基点,同时强调性别的差异。

以家庭为中心,根据血缘的远近构成了亲疏不同的人类关系。

如、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哥哥和弟弟等亲戚关系。

中国家庭成员的构成,体现出了分明的横向,纵向关系。

因此就产生了与之立场,身份相对应的称呼语。

而由于性别的不同游客将成为更加得细化。

例如,日语中的「いとこ」在中文中就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是母系的亲属的话,就称为「表兄弟」、「表姉妹」;如果是父系的亲属的话则称为「堂兄弟」、「堂姉妹」。

父亲的兄弟姐妹则分别被称为「叔父」、「伯父」、「姑」;母亲的兄弟姐妹则分别被称为「舅」、「姨」等。

在此能够通过称呼的不同,准确判定出他们之间的是属于父系亲缘还是母系亲缘。

中国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除了有血缘亲疏又有长幼顺序之别。

以往的中国人起名时除了姓之外还会加入一个表示字辈的汉子,在给同一辈家庭成员起名字时有在名字中使用相同汉字的习惯。

甚至有的家祖坟的更为详细,不仅有表示字辈的汉字,而且同辈女性和男性间表示字辈的汉字也不一样。

如,《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中的和宝玉同辈的男子都以“宝”字来表示字辈,即使是他的堂兄弟也是如此:而女性则是以“春”字来表示。

这是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伟大的领袖人毛泽东主席的两个儿子就分别叫做毛岸英,毛岸青。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对于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大国,其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被充分重视。

本文将从语言、礼仪和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中日文化差异,并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进行沟通。

从语言方面来看,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十分明显。

中文是一种表意丰富、词汇繁多的语言,而日语则强调礼貌用语和敬语的运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日双方需要了解对方的语言特点,尊重对方的语言习惯,避免因语言误解导致的沟通障碍。

在日本文化中,对长辈和上级要使用敬语,表示尊重和礼貌,而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则更加注重对方的称呼和身份的称谓。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方式需要更加谨慎和注意。

礼仪方面是中日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

在日本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商务活动中的名片交换、鞠躬礼仪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而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也有着礼仪的要求,但在一些场合中可能更注重亲切和自然的表达。

对于中日双方来说,了解对方的礼仪习惯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在不同场合中要尊重对方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在沟通中展现出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使双方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

价值观方面也是中日文化差异明显的表现之一。

在日本文化中,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个体价值。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因此双方需要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尊重对方的文化特点。

在沟通中要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和价值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摩擦。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由于大量具有文化伴随义词语的存在,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词语甚至句式的选择,从而导致日本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偏误。

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留学生的词语偏误进行探讨。

标签:文化角度易混淆词对比分析对外汉语学界对于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从中介语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论文尚不多见。

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自古有“贬己尊人”的传统,但是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的普及淡化了以往的这些观念。

日本社会至今仍是一个奉行谦虚、等级森严的“纵式序列”社会,这在语言表达上也有体现。

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的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作文中,笔者检索出三组能够反应文化差异的偏误词语,分别是:跟——给,得到(喝到)——受到,先辈——前辈。

以下分别对这三组词进行分析。

一、对“跟——给”的分析在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中出现的与“跟—给”有关的例句如下:(1)如果您们公司收到了我的信的话,要求马上给(跟)我联系。

(2)随时给(跟)我联络。

(3)我希望公司早日给(跟)我联系。

以上句子中,日本学生在应该使用“跟”的地方使用了“给”,在表示取得了来自对方的事物时全部使用动词“受”;在汉语中,一般会使用“得到”“喝到”“接到”等多种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中,“给”和“跟”在语义上并不相同,“跟”作连词时,表示“和”“与”。

“给”指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汉语母语者只有在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的时候或表示谦敬语时才会使用“给”。

例如,“请把那本书给我”“谢谢您给我的帮助。

”汉语母语者在要求别人和自己联系时,认为是基于平等关系的合理的要求,通常使用连词“跟”。

而在日本社会中,不仅有基于地位的“上下关系”,还有基于关系亲疏的“内外关系”。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docx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docx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不同的国家、民族,因语言不同,各自的称谓语自然会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的不同,其差异并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

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和文化。

称谓语的不同自然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间的差异。

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

一、职官称谓在中国校园中,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的职务,如“许主任”、“董校长”等等再正常不过了。

学生对老师有时也会以职务相称,如“系主任”、“班主任”等。

更有甚者,学生间也会以官职相称,如“班长”、“支书”、“社长”之类的。

可以看出,在中国校园内,职官称谓是相当普遍的。

然日本却大不同,职官称谓在日本校园中相当罕见。

究其原因,恐怕不得不从各自的文化说起。

汉民族的职官文化早熟且发达,对中国历代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政F组织就已高度发展,各级官职设置周密,名目繁复。

职官与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都有直接关系,因而职官称谓的使用相当普遍。

如我们熟知的“杜工部”和“韩吏部”实则就是对“杜甫”和“韩愈”的职官称谓。

只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韩愈曾任吏部侍郎。

类似这样的称谓可谓数不胜数。

后世流行的某些职业、职衔称谓,如“大夫”、“教授”、“博士”、“郎中”、“导师”等,实际上都是由职官称谓演变而来的。

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职官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职官文化仍具广泛影响,职官称谓的使用依然普遍。

除了政F机关、公务活动等必须使用职官称谓,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对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习惯上还是使用职官称谓居多,因为人们认为这样比其他任何称谓都显得更为尊敬礼貌。

因此不难理解中国校园中,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的官职称谓了。

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也非常明显,这一点也会体现在官衔、职衔的称谓上。

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语言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语言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语言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交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中日文化差异,对语言上的差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举例说明,希望能借此加深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增进国际友谊。

【关键词】语言文化;社交环境;文化差异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巨大契机。

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使用能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思想层面达成交流,通过“互换”想法及相互理解,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加深国际友谊。

一、社交中礼貌用语的重要性“礼貌”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其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种行为标准[1]。

礼貌用语就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所使用的友好和尊重的语言,要想了解某一国家的文化习俗及道德标准,加强与其的友好交流,可以从礼貌用语的研究入手。

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的运用。

良好、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够保证我们拥有健康、正常的社会生活,加强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联系。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系中,礼貌用语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对不同情况下的礼貌用语进行具体分析。

二、中日在社交语言文化上的差异1、称呼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一人如果要与另一人进行交流,首先就要对对方进行称呼。

称呼可以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可以是二人间亲属关系的象征。

在不同国家的人际交往中,称呼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对方进行尊重、友好及和谐的称呼,能够拉近与对方的联系,增强交流效果。

例如,在中国表示尊敬的词一般是“您”,在不同行业或不同的亲属关系中,只要是表达“尊重”都可以用这一词语,同时,在对某一职业中的某一人进行特指时,会用姓氏加上其职业,如“张医生”、“王律师”等;在日本,要对教师、律师、医生及议员等进行尊称,就需要使用“先生”这一词语,对其他人的尊称就是要在该人的姓名后面加上一定的后缀,如“さん”,如果随便使用“先生”一词会使部分人感到窘迫甚至反感,不利于人际交往。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重要代表,虽然地理相近,但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国之间存在许多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语言、宗教、礼仪等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首先,在历史方面,中日两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大的差异。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而日本在历史上相对较短,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全面接触西方文化,经历了明治维新并实行近代化。

因此,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语言方面,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也相当显著。

中国使用的是汉字表意文字,包括简体字和繁体字,以及拼音文字(汉语拼音)。

而日本使用的是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少量的汉字。

另外,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语言交流中的困难。

不过,中日两国的近年交流有所加强,尤其是在商务、旅游等领域,逐渐解决了语言带来的交流障碍。

第三,在宗教方面,中日两国的宗教信仰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宗教主要有儒家、道家、佛教等,这些宗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传统文化。

而日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是日本的国教,佛教由中国传入并融合于日本本土宗教。

此外,基督教也在日本有一定的信徒群体。

因此,中日两国在宗教信仰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也影响了两国文化取向和社会风气。

最后,在礼仪方面,中日两国的礼仪习惯也有很大区别。

中国礼仪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尊重传统、尊重礼仪等传统观念,强调社会等级制度和个人尊严。

而日本礼仪则更加注重礼貌待人、注重礼仪规范、讲究过程礼节,强调“和”的概念,注重团体意识。

另外,中日两国的节庆习俗也存在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而日本的传统节日有正月初一、植树节、端午节等。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在历史、语言、宗教、礼仪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中日语言文化差异

中日语言文化差异

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一、语言习惯因素语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信息传播的基础,而长期以某种文化为引导,慢慢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习惯。

中国人语言表达的时候,对于自己不同意的事情,会以直接或者不直接的方式进行意见的阐释,但是无论多么委婉,但是最终还是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表述出来。

而日本人在遇到自己不是很同意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以含糊的方式去表达,比如可能你是对的,但是我觉得。

在中日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总是以怯生生的方式去表达,这不仅仅与日本人学习精神有关,还与日本语言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二、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1.汉语的文化特点汉语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其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汉语都能够以这样的特点去满足信息交流的需求,因此可以成为现阶段唯一存留的表意文字。

汉语中的象形字能够以近似图画的方式来展现,有着比较强的视觉感,无论出于何种语境,都可以很好的表达字意,偏旁部首的存在就集中体现了汉语象形字的魅力。

古时候养蚕兴起的产业,都与丝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纺织,绘绣,绳等汉字都与原始的产业存在着关联性,甚至在很多字形分析的过程中。

1/ 3因此,在阅读很多古典作品的时候,如果对于语言背后的典故不是很了解,往往难以真正的去理解其含义。

汉语语言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复杂的变格和形态变化,不会受到形态成分的影响。

一般只要词汇语义搭配合适,就可以进行遣词造句。

功能,内容,韵律,意会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就可以传递出语言的神韵,在意的是神似。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我国悠久文化对于语言造成的直接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将汉语界定为文化代码,其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意识。

2.日语的文化特点日本使用表意文字汉字的同时,还没有放弃使用表音文字的使用,这样的混杂使用状态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少见的。

要想深刻的理解日语的文化特点,首先要从日本文字的渊源来看,汉字最早是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传入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汉字的不断传播,日本的很多文化作品都是以表音汉字为基础而创作的。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汉日称谓语对比研究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汉日称谓语对比研究

第36卷第2期2019年4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36,No.2April,2019doi:10.3969/j.issn.1671-9247.2019.02.023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汉日称谓语对比研究徐冯原(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池州247000)摘要:社会文化是构成语言的决定因素。

称谓语不同是中日文化不同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日两国在家庭意识、伦理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称谓语的不同。

关键词:称谓语;汉语;日语;比较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47(2019)02-0071-02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ddress Tfen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XU Fe喏y u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247000,Anhui,China) Abstract:Social cultur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of language.Different address terms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Therefore,it is the differences in family consciousness,ethical thought,and values that cause different ad­dress terms.Key words:address terms;Chinese»Japanese;contrast称谓是语言交际行为的第一步,不同语言的称谓语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结构方式、思维特点和民族文化。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中日两国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各自独特,中日文化差异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日交流日益频繁,对中日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而在日语教学中,文化渗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日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透。

一、中日文化差异1. 礼貌与尊重中日两国的社会风俗礼仪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尊重长辈和上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称呼中使用的“长辈名+称谓”,对于上级的尊重多表现为言语和礼节上的尊重。

在日本,礼节和尊重更加注重行为上的表现,例如夹菜要用公筷。

在日本人看来,礼节是对他人的尊重,而在中国人眼中,礼节是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敬意。

2. 时间观念中国人讲究“宁缺毋滥”,强调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而日本人更加注重时间守时,讲求效率,会更多地考虑整体的利益和工作的效率。

在日本,时间就是金钱,迟到是不被允许的。

3. 情感表达中国人更加直接地表达情感,喜怒哀乐都能在脸上表现出来,而日本人则更注重表现出的脸面,对他人的情感表达更为迟缓、含蓄。

在日本社会,表现出过分的情感反而会让人感到局促和不自在。

二、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日本的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文化渗透就是在语言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将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渗透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和体验到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

1. 选择适当的文化教材在日语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日语的向学生介绍日本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礼仪习惯等内容。

比如在学习日本的餐桌礼仪时,可以结合视频教学,向学生展示日本人用餐时的严谨和有序,让学生了解到日本人的礼仪之道。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融入一定的日本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机会。

2.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学习和练习日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体验到日本的生活场景和社交文化。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中日两国文化有其独特的差异,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必须考虑到文化渗透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

首先,中日两国人的思维模式及社会习惯有很大不同。

日本文化注重细节、规范和礼节,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因此,日语教学中要注重讲解礼仪、规范以及日本文化中的群体意识,例如集体主义、忍耐、崇拜权力等文化特点。

其次,中日两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文化崇尚简约、清洁和卫生,讲究禅意与安静,而中国文化则更加强调热闹、丰富多彩的生活。

日语教学中要注重教授日本生活文化,例如饮食文化、庭院文化、节日习俗、传统民族服饰等。

最后,中日两国人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中日两国地理距离不远,但是在文化和哲学思想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日本人注重和谐、纪律和自我修养,而中国人则更加强调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

日语教学中应当重点介绍日本文学、哲学和宗教,例如日本武士精神、参禅思想、禅茶文化等。

总之,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语言和文化,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

通过对于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日本语言的使用、发音,而且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作者:马华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8期摘要: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间的差异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

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章从职官称谓、拟亲属称谓、称谓语“老师”、绰号称谓四个方面入手,对中日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和剖析。

留学生要想“地道”地使用目的语国家的校园称谓语,在学习其语言形式的同时,了解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必不可少。

关键词: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原因不同的国家、民族,因语言不同,各自的称谓语自然会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的不同,其差异并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

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和文化。

称谓语的不同自然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间的差异。

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

一、职官称谓在中国校园中,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的职务,如“许主任”、“董校长”等等再正常不过了。

学生对老师有时也会以职务相称,如“系主任”、“班主任”等。

更有甚者,学生间也会以官职相称,如“班长”、“支书”、“社长”之类的。

可以看出,在中国校园内,职官称谓是相当普遍的。

然日本却大不同,职官称谓在日本校园中相当罕见。

究其原因,恐怕不得不从各自的文化说起。

汉民族的职官文化早熟且发达,对中国历代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政府组织就已高度发展,各级官职设置周密,名目繁复。

职官与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都有直接关系,因而职官称谓的使用相当普遍。

如我们熟知的“杜工部”和“韩吏部”实则就是对“杜甫”和“韩愈”的职官称谓。

只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韩愈曾任吏部侍郎。

类似这样的称谓可谓数不胜数。

后世流行的某些职业、职衔称谓,如“大夫”、“教授”、“博士”、“郎中”、“导师”等,实际上都是由职官称谓演变而来的。

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职官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职官文化仍具广泛影响,职官称谓的使用依然普遍。

除了政府机关、公务活动等必须使用职官称谓,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对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习惯上还是使用职官称谓居多,因为人们认为这样比其他任何称谓都显得更为尊敬礼貌。

因此不难理解中国校园中,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的官职称谓了。

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也非常明显,这一点也会体现在官衔、职衔的称谓上。

但日本并不只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治维新以来,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很广泛,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其一。

因此,日本校园当中,仅仅是老师对学校管理层的领导会用职官称谓,而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并不使用。

二、拟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就是指对没有亲缘关系的交际对象使用亲属称谓来相互称呼,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称谓形式。

在中国校园中,学生对后勤人员经常会以拟亲属称谓相称,如“楼管阿姨”、“看门大爷”、“食堂大妈”等等。

这些称谓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大众化称谓。

其次,学生间的拟亲属称谓也是相当普遍,“师兄”、“学姐”、“X哥”、“老三”等等,都是这一称谓的具体表现形式。

那日本校园呢?可以说此类称谓是几乎不用的。

为何如此?也得从两国的社会文化入手探其究竟。

拟亲属称谓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深层渊源还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意识。

它是家族意识的扩大和延伸,是宗子意识的泛化,是传统礼俗意识对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结果。

它与我们的社会结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它被普遍应用于邻里、同事、同学、官民、主仆、师徒、朋友等各种关系的人群中。

为了表示礼节,人们总是用拟亲属称谓称呼对方,即使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职业。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这类称谓往往具有其他称谓所不具备的神奇功效,那就是它会显得彼此更亲切、亲近,具有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间距离的作用。

因此,在中国校园里,学生对后勤人员以及学生之间拟亲属称谓会频繁出现。

相比较,日本则不然。

日本人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或集团意识,他们的集团意识不是以家族为中心,而是以他们赖以生存的公司、社会,甚至国家为核心,所以日本人的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不太重视旁系亲属。

因此,在日语中可供使用的亲属称谓较少,在已知对方的姓名和职业时,日本人会选择使用姓名称谓和职业称谓。

这也就是为何日本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并不广泛的原因之一。

其次,日本是个有着强烈归属感的民族,但他们有着这种群体意识的同时,更渴望和追求在种种和谐统一的群体关系中合理的自我位置。

所以,日本人注重自己和他人(包括家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并保持相对的距离。

过远显得太冷漠,过近又显得太亲昵,二者均被认为是“失礼”行为。

所以,这种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交际原则使得拟亲属称谓的使用自然不会过于频繁。

另外,日语的拟亲属称谓又具有绝对的年龄限定,有一个客观的社会标准。

例如三十岁以上,已婚有小孩的可称为おじさん(叔叔)、おばさん(阿姨),而七十岁左右,已退休的才能称为おじいさん(爷爷)、おばあさん(奶奶)。

如果贸然对陌生人、对年青的陌生人使用拟亲属称谓常常被看成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日本人对陌生关系者使用拟亲属称谓是慎之又慎,所以校园中没有太多的拟亲属称谓实属自然。

不同的是,汉语受宗法制度的影响,选择称谓语时,看重权利关系和上下关系。

但是,如果这两种关系不明确时,汉语则注重拉近人与人的社会距离。

邻里、朋友、同事,甚至于陌生人以及临时关系中都时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

因此,这也可以算做中国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频繁的原因之一吧。

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校园中老师间使用“…老/小‟+姓”,老师对学生使用“…小‟+姓”、“去姓称名”或是“昵称”,以及学生间的种种“昵称”等也都是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体现。

三、称谓语“老师”无论是中国校园,还是日本校园,对于任课教师,称谓都是一致的,中国是“老师”,日本是“先生”。

然在中国,“老师“也是对教辅人员最最主要的称谓方式。

而日本则大不相同,日本学生只会称呼教学岗位上的人为“老师”,而对于教辅人员,“○○さん”、零称谓以及“事務室の人”才是恰当的称谓方式。

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老师”一词被定义为“教学生知识的人,尊称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是,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教学人员“老师”是他们当仁不让的称呼。

然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不仅对教他们知识的教师称之以“老师”,对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行政办公室等非教学人员也称之为“老师”。

众多研究结果指出此现象是由于对非教学人员称谓语的缺失而造成的。

然而,在日本大学校园,对非教学人员同样也是称谓语缺失的情况下,却未出现类似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体现礼貌的方式、侧重点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都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对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一定要使用泛称后再进入话题,使用零称谓就不自然,有时就是不礼貌。

且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指出,中国人在使用称谓语时一般遵循“尊人贬己”这一礼貌原则。

于是,在校园中,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工作人员时,“老师”这一称谓便成为最稳妥最“合适”的称谓了。

相反,日本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对于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直接使用“挨拶言葉”(寒暄语),而不使用称谓语则是礼貌的。

再加上日语中“先生”一词是对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尊称,因此绝不可能随意滥用。

若是对某个本不该被称为“先生”的人使用了“先生”这一称谓,极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对方的讽刺。

另外,中日校园中对后勤人员称谓的差异也应是这一礼貌原则的体现吧。

在中国,介于不称呼对方就会显得不礼貌,于是就会有“直呼岗位”、“直呼…师傅‟”或是使用拟亲属称谓。

日本虽然也有像如“八百屋さん、本屋さん”之类的职业称呼,但一般不面对面直接使用,而同样也只是使用“挨拶言葉”。

四、绰号称谓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校园称谓语中的绰号问题。

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日本学生,都会偶尔给老师起些绰号。

所不同的是,中国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极其丰富,有体貌特征类的、有普通形式的、有詈语式的。

如“秃头陶教授”、“灭绝师太”、“老处女”等。

而相比较而言,日本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则比较单一。

如“森下(もりした)→もりし”、“ドラえもん(又矮又胖的男老师)”。

至于学生间的绰号,情况也类似。

日本学生大多是根据对方的原名进行音节上的省略或变化,或者根据对方的外形特征来选取,相对保守。

如“天パ”、“ひめ”、“ハゲ”等。

而中国学生在此方面简直可以用极尽所能来形容,发挥想象和创造到了极致的地步,形式相当之丰富。

如“哲人”、“少女杀手”、“忧郁小黄瓜”、“愤青”、“鲶鱼嘴”、“睡寒三友”等等。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绰号是一种特殊的称谓语,就是根据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

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

给人起外号一直都是世界性的言语交际现象。

但外号如何起,如何叫,则因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年北大教授Issac Taylor Headland(1859-1942)在他的“The Chinese Boy and Girl”一书中有点夸张地说,中国人性格中有给每个人起外号的倾向。

那么校园中的大学生自也不例外。

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之中,同学间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于是互赠绰号自然在所难免。

再加上大学生们善于幻想,勇于创造的性格特征,绰号种类千变万化也是情理之中。

但绰号文化之所以能称之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归根结底还得归功于中国人活泼、随和的民族性格。

在中国人看来,好友间互称绰号那是亲密的表示。

日本虽与中国毗邻、两国自古往来频繁,但两国文化在似曾相识中又有质的不同。

日本是所谓的“纵式社会结构”,上下等级尊卑较严,讲究礼仪谦恭,陌生人之间较难接近,即使是朋友同学之间也要分清长幼,需要使用敬语。

因此,绰号的使用限制也就比中国多。

一般只能在背地使用,当着本人的面叫,常常被视为无礼,甚至会惹怒对方。

因此,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日本学生彼此间起绰号的概率较之中国学生自然要小很多,再加上日本学生都是校外住宿,彼此间接触熟悉的程度比起中国学生来说也要低很多,所以日本校园中绰号的种类稀少、使用不多自然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中日校园称谓语有诸多异处,究其原因,都能在两国社会、历史、文化中找到根源。

丁夏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从某种意义上,对语言运用的…地道‟是比…正确‟、…规范‟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