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2017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 古代诗歌阅读(共481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优秀课件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得志的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感慨、叹息的“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答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 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折杨柳词》 是唐代赠别思乡名曲。“羌笛何须怨杨 柳”“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唐代名句中都涉及 这一风俗,“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词。
“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 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 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 形象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 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 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激情探究: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 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诗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怎样的形象?你感 悟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描写了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孤帆”“远 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的情景,感受 到了作者送别朋友而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 郁的绵绵友情。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15张)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15张)

书写要工整
分条作答更清晰
答题格式要清晰
同音异形,要注意和 “忍尤而攘诟”“唯 2015高考试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昭质其犹未亏”的区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 别
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 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王维《使至塞上》 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 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 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题李世南画扇》蔡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雨雪曲》

总 朴 游
《春日秦国怀古》周 《思远人》 《鹊桥仙》 《阮郎归》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晏几道 陆
无名氏 岑 参
“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两大高频考 点依旧地位难撼。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词为 主,以写景抒情类诗歌为首选。多选择考生不 熟识的作家的作品和名家较生僻的作品,不倾 向名家名作。 2015年高考试题: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 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设题特点表现为与教材链接,考查考生比 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一举多得,可谓好题。
古代诗歌阅读【2007年以来的新课标卷】
内容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题目 《小斋即事》 作者 刘一止 肇 体裁 宋诗 宋诗 宋词 南朝 乐府 唐诗 宋词 宋词 宋词 唐诗 题材 感物抒怀诗、写景抒情类 题画诗、写景抒情类 写景抒情类 边塞诗、写景抒情类 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情类 思乡怀人诗、写景抒情类 写景抒情类 闺怨诗、写景抒情类 边塞诗、写景抒情类 形象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思想内容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思想内容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表达技巧 考点 情感、思想内容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含解析)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含解析)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考情把脉][2015·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

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

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

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寞。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 诗歌语言为了力求凝练传神,蕴含极丰富的 审美信息,往往会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 句。省略压缩的情形比较复杂,譬如省略句 子的一些主要成分,或主语,或谓语,或宾 语,句中的介词也常常被省略,所以要求考 生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这也是一种可 能考到的题目。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 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但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
• 作者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我们根据生活的 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有时就连极关键的动词也可以全部省略。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 迹板桥霜”,按句意当为:闻鸡声,出茅店, 见残月一弯,上板桥,踏秋霜,留下移行足 迹。
• 4.句子的反常组合 • 在古代诗歌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接顺序 也可以突破常规,它不一定会遵循时间的先 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 等方面的逻辑规律,这样反而能收到突兀奇 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如李颀的《送魏 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 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 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首联便是句 子的反常组合。按常理,应先说“昨夜”, 再说“今朝”。这里却把朝闻离歌之事置于
③ ② ①
• (1)题目提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翻译诗歌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 容?

(全国)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

(全国)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

(二)语言 其实,古诗难懂不只是因为距离我们时代、生活较远,更在于难懂 “诗家语”。古诗语言高度凝炼、跳跃省略,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障碍。 对此需要: (1)反复咀嚼。古诗言少意丰,对于习惯“快餐阅读”的考生来说很 不习惯,要打破这个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把每个字放在嘴中嚼 三遍,嚼出汁、味来。
(2)捕捉、咀嚼诗歌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句子。 ①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 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 “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 ”“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 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 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 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 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
[专题微语] 古诗鉴赏,其根本前提就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近年来
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 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 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 再做题张水部”) 答案 写作目的是献给张水部(可能是考官),“闺意”是比喻性说法, 其真实目的是看自己的作品是否投合考官的心意。 (5)梦江南 答案 仅有词牌而无标题的词。
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ppt (1)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ppt (1)

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解析
(二)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 这里的“关键词”,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 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或表达作者感情的词 语,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
[应用体验] 2.(2013·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答题步骤示意图]
[自主尝试] 步骤一
(请参考上面[答题步骤示意图],分步答题)
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情感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时间①:今年“独游秦”,“公子南桥应尽兴”,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体验] 1.(2015· 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技巧点拨],分步答题)
(一)从时间角度,把握情感 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经常体现在不同的时 间阶段,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段来分析诗 歌,给诗歌划分层次,从而找出多个感情要点。词的上下阕 (片),每阕(片)包含几个句子,可以分成几个时间段,就可 以分为几个层次,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感情要点。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京中有怀①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②,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③,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 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 ②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③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题:古代诗歌阅读

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题: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高都护骢马行【注释】杜甫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注释】高都护,即安西副都护高仙芝。

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率军万人,平定小勃律国,因这次战功,入朝升官。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八、九载(749、750年)间杜甫困居长安时。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西”两句,写安西高都护的青骢马,随主人打了胜仗,东至长安。

B.“功成”两句,写青骢马从遥远的西域来到京城,蒙受了恩惠与优待。

C.“雄姿”两句,写青骢马不屈服于被束缚的命运,总怀念战场的胜利。

D.“长安”两句,写长安壮士不敢骑它,它在城里风驰电掣,全城皆知。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中的“青骢马”和《孔雀东南飞》中“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中的“青骢马”都是指一种毛色青白的骏马。

B.这首诗中的“伏枥”与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伏枥”都是指马在槽枥之间吃草料被豢养。

C.这首诗中的“交河”和李颀《古从军行》中“黄昏饮马傍交河”中的“交河”都是指西域的交河,以此代指兵戈交接的战场。

D.这首诗中的“青丝络头”和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的“金络脑”都是指沙场建功后佩戴的名贵马笼头。

3.托物寄情是古诗常用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作者借“马”寄托了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柏【1】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

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1.1文言文阅读(课标通用)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1.1文言文阅读(课标通用)
-11-






自我体验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包围京城,孙傅冒 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金兵分为四路呐喊着冲上前,(守城)部队 败退,堕入护龙河,尸体都填满了河,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 上了城楼。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帅营去,安排孙傅辅佐太子留 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孙傅屡次写信 请求返回。等到废立的檄书来了,孙傅非常悲哀地说:“我只知道我 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 来索取太上皇、皇后、诸王、妃主,孙傅留下太子不遣送。密谋藏 在民间,另外找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两个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且 杀十几个死囚,带着首级送去,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 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太子。因而率兵去平定,杀了作 乱的人献来。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去。”
-14-






自我体验
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 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 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 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 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 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 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 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 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 来护儿传》)
基础。首先要结合前后语境,大致把握文段的意思,然后根据实词、虚词 断开。 D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鉴赏诗歌的情感课件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鉴赏诗歌的情感课件

此诗借吟咏王昭君凄凉的身世,抒发 了寄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 之感,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类型二 怀古伤今诗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消魂:形容极其哀愁。②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 分析。
抓手法,明感情: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 眼前衰败、荒凉的 景象,与历史上的 繁华兴盛形成鲜明 的对比。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 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 油然而生。
知人论世:作者虽自负 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 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 不到提拔。 抓关键句:“嘉树欲相 依”为全诗主旨,蕴含 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题材三 羁旅思乡诗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 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 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 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 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常考角度有: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3.考点精讲
从“题材角度”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古典诗歌从题材角度可分为:①咏史怀古诗②
咏物言志诗③羁旅思乡诗④送别怀人诗⑤边塞征
战诗⑥山水田园诗⑦爱情闺怨诗等七大类,以下
从七大类诗歌入手,寻求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共65张PPT)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共65张PPT)

【解析】选CD。C项,“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 的意思”曲解诗意,“短李”是一种亲昵的称呼,表明 两人关系密切。D项,“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曲解诗意,诗人“世间富贵应无分”,仕途失意,诗歌自 然不被认可,但作者的期望和无奈也蕴含其中,“身后 文章合有名”既是自信,也是当时失意的牢骚之语。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 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 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 关联,脉络清晰。
古代诗歌的整体阅读技巧
一、赏析古代诗歌的七个突破口 第一个突破口:知人论世,以“实”揆情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 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 平、思想、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进行理解和把 握。 实=相关的历史事实+作者的经历、性格+作者的风 格流派
第二个突破口:辨析结构,因“形”度情
方法二:补成分→省略句 示例:门掩黄昏——补出主语“人”,可以理解为 黄昏时分人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 又可以理解为在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
方法三:换字词→古今差异 示例:弦弦掩抑声声思——“思”乃“悲伤”之意。
第六个突破口:了解寓意,由“象”辨情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长年累月的磨合之后, 意与象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
E.尾联写因见楼台而思草堂,在暮色苍茫中倚门想象, 用古人“吏隐”的典故抒发情感,体现了清新含蓄的诗 风。
【解析】选CE。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及内容、语言的 理解分析。C项,“远近结合”不明显。“复有楼台衔 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楼台衔暮”之景是远眺之 景,“钟鼓”之声是诗人耳闻之声,诗句中近景不明显,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提到近景,应是采取了动静结合和视 听结合的手法,前一句是静景,是视觉,后一句是动景,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题点3语言技巧题课件(共45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题点3语言技巧题课件(共45张PPT)

这 时这日里两蹉个有跎字时、是日一“蹉久事”跎无“又,一成”。的事①意无“思成久。的”含万意有里思万作。里客③作,光客珠阴、虚久:度绣离,着忽故然珠乡又饰的到的愁了苦单秋。衣风②,代萧“又指飒”
歌 的表季舞达节了女,对表子时面。日看④蹉,只摩跎是诃、抒池光写:阴摩留虚诃滞度池异、即乡年的汙华客池老愁,在去和的锦对感城时慨西序及。更一迭为事的隋无悲将成叹军、,实萧壮际摩志上未诃包酬
效果 品词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
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情 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含蓄蕴藉、韵律和谐
答题 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再指出其手法和表达效果(生动形 模板 象、词约义丰、含蓄蕴藉、平添诗歌韵味等)
专题六
专题六
题点3 语言技能题——品味语言,鉴赏技能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9-



2.紧扣技能本身赏效果 不同的表达技能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重在生动 形象,借景抒情使情感抒发委婉含蓄,反衬、对照到达突出强调之 效果。因此,赏析表达效果在紧扣诗歌本身的同时必须兼顾表达技 能的自身效果。而这部分效果多以术语出现,如生动逼真、自然贴 切、新奇别致、耐人寻味、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别开生面等,且 大多是固定的。虽说在使用这些术语时有贴标签之嫌,但没有这些 术语表达是不到位的。
专题六
题点3 语言技能题——品味语言,鉴赏技能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7-



三、紧扣“效果”赏析技能 1.紧贴诗歌本身赏效果 (1)紧扣目的。所有的表达技能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 能+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 状物、造境、写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所谓赏析表达效果,就是 运用这种技能,看它写出了什么样的景,把景物描写得如何;描画了 什么样的事物,使该事物的形象如何;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刻画 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人物形象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 思想感情表达得如何。在众多目的中,抒情是根本目的。几乎任何 表达技能都与抒情有联系,几乎任何表达效果都少不了对抒情目的 的分析。而且,无论分析哪种目的,都不可笼统,应紧扣诗歌内容分 析得具体、细致、深入。

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课件61张)

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课件61张)
(2)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 相辅相成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
(3)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 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缺、疏、幽”等词语。
典例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暗示宫女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一首诗往往出现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构成一定的意境。
诗的一、二两句,写到了蛩吟蜩鸣、玉簪花落、满塘花香。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意象是“意”和“象”的和谐统一。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规范解题】 第一步,了解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诗句,分析鉴赏。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 ________(冬日傍晚),地点是________(古镇青山口),天气是________ (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
景物(意象)描写的技巧,主要指描写景物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里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诗歌鉴赏题要求回答,诸如“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 么特点?”这类题目也主要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技巧的角度进行回答。 景物描写的技巧非常多,理解难度比较大,除描写角度中提到的一部分 外,还有如正面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情等。如柳永 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实写眼前之景,而 下片“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想象之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使 作者因离别而伤怀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全面。有关知识将在“分点突破 三”详述。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17(1)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17(1)

【例 1】(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 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情感的概括,必须建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 同时要抓住诗歌中表露感情的关键词。若诗歌要求分析的语句中明显 使用了表达技巧,还要分析所用的表达技巧。本词开头两句中,作者 通过“高卧”“仰看”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表达了作者惬意闲适 的心境。
【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答案】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 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 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 情感。
【例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行 许浑
失枕①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②早晏③,占斗④认西东。 辔⑤湿知行露⑥,衣单觉晓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思想的分析。所谓“新意”,自 然是除了表现“归思”之外,还写出了新的感情和思想。考生须要抓 住诗歌后两联中最能体现作者新的情感的关键词。本诗后两联中,有 直接表达感情的词语,如“忧人瘼”,结合注解可知,是为百姓疾苦 忧愁;“无将别来近”意思是不要在意这短期的分别。还有间接表达 感情的词句,如“蹉跎”原指虚度光阴,在这里指荒废了政务。这些 都是与“归思”不同的,也就是翻出了新意。
4.借手法表达情。高考对诗歌情感的考查往往与具体诗句内容、 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考生要格外注意。如 2015 年高考江苏卷古代诗 歌的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即用了虚实结合的手 法,种碧松以期待与明月相通,栽红药以等待春天回归,表达了作者 对友人居所环境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4)从岑参的这两首诗可以看出盛唐边塞诗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盛唐边塞诗虽然表现征戍的艰辛,但都饱含着理想主 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格调。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 的题目。 残春旅舍 ① 韩偓 ②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③ ④ 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 【注】 ①韩偓(约 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 怎样的作用? 答: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这是一道赏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情感要注意 标题、 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像本诗题目中的 ‚留别‛ (离 开某地时赠送礼品或做诗词给留在那里的亲友),就有可能暗示本诗 表达的是即将远别时的留恋不舍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中 ‚敢‛ (怎敢、 不敢)和‚私‛(私自)两字传达的情感看似矛盾,实际把忠君报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 ‚乃晚唐巧句‛ ,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 并简要赏析。 答: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诗歌的语言,一般称作‚炼句‛题,考生 可从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等三方面切入分析。首先,要读懂诗句大 意。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 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吹着柳絮 游玩。 其次,根据题干 ‚巧在哪里‛ 的提示,找出诗人匠心独运之处。 颔联中‚抱‛‚吹‛两个动词的使用‚极雕琢而又自然‛,此为巧妙 之一;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一经与‚蜂抱‛‚鱼吹‛联系,平添 了无穷趣味与几分生机,此为巧妙之二。最后,整理要点,分条作答。 【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 景象与 ‚蜂抱‛ ‚鱼吹‛ 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 ‚抱‛ ‚吹‛ 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 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 了全诗的格调。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我来译: 【答案】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看到雪花飘飞。 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过了武威。 尽力于王事岂敢说路远,只是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思考: (1)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写作时间哪个更早?试做 简要分析。 【答案】《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写作更早,从标题上的 ‚发‛‚将赴‛可以看出,作者尚在赴北庭途中,而《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写作者在北庭送别武判官。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基本 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形‛, 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认识事物 的一般规律。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诗人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庭环境的艰苦? 【答案】‚连年见雪飞‛写气候之寒冷,‚春风不曾到‛写其 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 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 (3)‚勤王‛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尾联中的‚敢‛和‚私‛有 矛盾吗? 【答案】‚勤王‛应理解为‚尽力于王事‛。尾联中‚敢‛和 ‚私‛看似矛盾,实际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 的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② 闻说轮台路 ,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 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可通过对两首诗 写景角度的对比得出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记叙送别归京 使臣的过程,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而本诗由题目《发临 洮将赴北庭留别》可知是出发之时所写,作者还没有到塞外;另外, 诗中也交代了自己所写之景是‚闻说‛,因此本诗所写塞外之景都是 想象之景。 【答案】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 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语文
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答题时注意题干是问 ‚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所以不要答‚借景抒情‛之类的手法。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留别诗,但作者不仅表现了对前方道路艰险的隐 隐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深留恋,在尾联还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 爱国热忱。尾联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