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系列学习笔记(一)

合集下载

河图洛书 基础知识

河图洛书 基础知识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尚书·顾命》则言:“龙马负图出于河,圣人则之以画八卦,神龟负书出于洛,夏禹得之以作九畴。

”1977年在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的太乙九宫盘可作为洛书的左证。

“我国古文字,当自纪数字开始,纪数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

纪数字由一至九分为二系而五居其中。

由一至四均为积画,此一系也;由五至九变积画为错画,此又一系也。

数至十则反于一,故不列十也。

”(《甲骨文字释林》)天地之数:河图洛书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两个5重迭),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

天数5,地数5,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25,地数30,凡天地之数55,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河图为五行图,洛书为九宫格。

河图口诀(天地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

洛书口诀:二四位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

”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由洛书而成九宫图。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

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总结河图、洛书和八卦

总结河图、洛书和八卦

总结河图、洛书和八卦为了防止与后面的信息产生混淆,我们来给“河图、洛书、八卦”做个小小的总结;从河图的产生到洛书的产生,再衍生到八卦的产生,总结了以下几点,我们要用心记住,这对以后会有很大帮助;“河图、洛书、八卦”就像万丈高楼的基础,只有把它夯实了,我们才能在其基础上建起摩天大楼!一、“河图”是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产生的;那个时代,古人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通过对“星空”的长期观察,发现“星体”的运行和我们的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并进行总结和运用;最起初朴素的想法是用来记录一年中的气候变化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服务生产活动,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藏就可以在人们的掌握之中了;二、“洛书”的产生时代,是有文字了;我们现在一提到文字,就会想到殷商的“甲骨文”,所以有人认为,文字的产生年代是“殷商时代”;其实是不对的,据考证“甲骨文”现出土的就有四千多字了,说明那时候的文字已经非常成熟了;那就说明在殷商时代之前的很多年文字已经产生了,只是到了殷商时代改可在兽骨和龟甲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写在其它上面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不复存在了;三、“八卦”是以“昼夜、男女”(也就是后来的“阴阳”,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分制”)的思想为基础,在“洛书”基础上产生的,它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没有我们现在传的这么“神奇”!在当时,它只是“洛书”的另一种载体;大部分还是用在“气候”方面;四、“河图、洛书、八卦”的方位是以人面南背北来确定的,所以左东右西;跟我们现在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刚好相反;我们不要被这些又“神秘”了,其实,古人在观察太阳的时候,要面朝太阳,因为太阳运行的方向,以黄河流域来看,基本都是在南方的,所以人们,面朝南而作“河图”,就产生了“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概念;(接“河、洛、卦”风采之一内容)。

而后来的“太阳”被古人当作“神”了,所以,古代君王坐的方向也是面朝南的,意思是对“太阳神”的崇拜;而人们朝拜“君王”时,自然就是面北背南了,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用至今;也有说,是古人在观看“北斗星”是面北北南而确定的,有可能,也不大可能;因为古人都是“崇拜神”的,我想“太阳”的神比“北斗星”的神大多了吧!这是因为面南背北为“天道”;面北背南为“人道”;五、“河图”“洛书”阴阳之数(也就是单双之数)的运行轨迹是不一样的;“河图”是“对角直冲相减”得“五”代表“地道”,也就是说:“地道”是“阴阳”直接相害而产生的;“洛书”阳是以“五”为中心,一、三逆行,七、九顺行;阴也是以“五”为中心,二、四顺行,六、八逆行,走“艾斯”路线,求和得“十”代表“天道”,也就是说:“天道”是“阴阳”曲线相求而产生的;这一点,大家要记住了,在后面谈到高级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一切术数的老祖宗);到实际运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六、“河图、洛书”之数,总共十个,它们相加的和是“五十五”,单数相加为二十五,双数相加为三十;它们相减的差为“二十五”;代表“天”的阳数有五个即:一、三、五、七、九;代表“地”的阴数有五个即:二、四、六、八、十;所以《系辞传上》说:“天数五、地数五。

[河图洛书口诀pdf]河图洛书口诀

[河图洛书口诀pdf]河图洛书口诀

[河图洛书口诀pdf]河图洛书口诀河图洛书口诀篇(一):易经入门第02章五行河图洛书一、五行的基础知识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尚书洪范》,是商朝旧臣箕子向周武王解释天地之大法时其中的第一大法:“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不仅说明了五行的名称,还解释了五行的作用和与五味的对应关系。

水为河图洛书口诀篇(二):三字经详解: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讲的是五行和五行的起源,“水火木金土”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五行在中国文化中这么重要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因为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数”,是天地自然之数理,所以五行之数也是数学的鼻祖。

说到数理就必须再谈《易经》,《易》是研究天道的学问,其中的道理贯穿后世的一切学问,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易学运用的说理工具就是数理逻辑体系,换句话说,易经依靠的就是数理以及数的变化。

先后天之卦象都是从数理变化产生的,由理生出数,再由数生出相。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具体的相(物相或事相),但相从何处而来总不能凭空产生吧,相正是生于数。

前面已经举了电脑的例证,文字处理、图像声音都是具体的电脑的相用,支持电脑产生相用的是数,是一系列由数字编排的控制程序,没有数也就没有了相用。

但是控制数的是理,是宇宙间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正如电脑的操作系统是按照某种既定的程序设计的,另有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它有自己的理,理生数,数生相。

天地之道也是如此,天之道就是自然之理,通过天地之数,也就是自己的程序系统,控制着自然界的一切物相。

《易经》研究的就是天地之数,要通过天地既定的符号系统,读出其中表达的程序与信息,这是研究易学的根本目的。

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御纂、内阁大学士李光地总裁、四十九名翰林、进士等参与的《周易折中》是我们今天研究《易经》的大全。

玄空风水学习笔记

玄空风水学习笔记

玄空风水学习笔记第一张玄空基础第一节玄空释义(河图洛书)1、玄为体,为静止的混沌状态,为生之源。

空为用,为运动的宇宙状态,为成之体。

宇—为无限空间。

宙—为无限时间。

2、河图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一(生)为天,为阳;六(成)为地,为阴;一六合水。

(北方)七(成)为天,为阳;二(生)为地,为阴;二七合火。

(南方)三(生)为天,为阳;八(成)为地,为阴;三八合木。

(东方)九(成)为天,为阳;四(生)为地,为阴;四九合金。

(西方)五(生)为天,为阳;十(成)为地,为阴;五十合土。

(中央—戊己)河图以五生数统御五成数,同处于一体方。

3、先天八卦图(数)(逆时针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坤八、艮七、坎六、巽五。

先天八卦静止中的旋转顺序是以太极图“S”形为表现形式,负阴抱阳状态。

4、先天八卦图(方位)乾(qian)南、坤北、离东、坎西、兑(dui)东南、艮(gen)西北、巽(xun)西南、震东北。

洛书以数表象,八卦以象类物。

5、洛书:“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在其中”。

也就是九在正南,一在正北,三在正东,七在正西,二在西南,四在东南,六在西北,八在东北,五居中央。

6、一三七九单数为阳,二四六八双数为阴。

7、九星:一休贪狼水、二死巨门土、三伤禄存木、四杜文曲木、五廉贞土、六开武曲金、七惊破军金、八生左辅土、九景右弼火。

第八节二十四山1、二十四山是方向的划分,每山各占十五度。

24山×15度=360度。

(一个圆周)2、二十四山图:3、四正卦的天、人元皆属阴。

(子午卯酉乙辛丁癸)四隅(yu)卦的地元皆属阴。

(辰戌(XU)丑未)四隅卦的天、人元皆属阳。

(乾巽艮坤寅申巳亥)四正卦的地元皆属阳。

(甲庚壬丙)总结:从每个四正卦即震、兑、离、坎的天元右边顺数(顺时针)三个山位,都是属于阴山。

其它都是属于阳山。

第九节紫白飞星九星联系表上吉:一白、六白、八白。

半吉半兄:四绿、九紫。

最凶:二黑、五黄、七赤。

《清明上河图密码(1 6大全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读书笔记模板

《清明上河图密码(1 6大全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读书笔记模板
5
第169章绮梦、 夜探
第171章投水、回 店
第170章老鼠、包 子
第172章壮志、遗 愿
第174章脚趾、病 容
第173章讼状、药 汤
第175章敬重、痴 迷
1
第176章死囚、 断气
2
第177章翻墙、 结绳
3
第178章结义、 知无
4
第179章大道、 归处
5
第180章新光、 玉环
第181章屠场、空仓 第182章龙船、天子
1
第80章鱼行、 猪行、杂买务
2
第81章开封府、 暗室、瓦子
3
第82章芳酩院、 馒头店
4
第83章银铺、 解库
5
第84章黄河鱼 商
1
第85章尸首、Βιβλιοθήκη 杀人2第86章两千万
3
第87章荔枝、 飞鸟
4
第88章夜路
5
第89章劫杀、 罪业
第90章税关、厢车、 碎瓷片
第91章江西人
第92章飞钱、大理寺、 芳酩院
5
第295章火篇 界石案(3)
第297章火篇界石 案(5)
第296章火篇界石 案(4)
第298章火篇界石 案(6)
第300章火篇界石 案(8)
第299章火篇界石 案(7)
第301章火篇界石 案(9)
第303章火篇界石 案(11)
第302章火篇界石 案(10)
第304章泽篇厨子 案(1)
第305章泽篇厨子案 (2)
第274章雷篇宗子案 (5)
第275章雷篇宗子案 (6)
第276章雷篇宗子案 (7)
1
第277章山篇 狂牛案(1)
2
第278章山篇 狂牛案(2)
3

河图洛书自学材料共43页

河图洛书自学材料共43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河图洛书自学材料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马 克思

中华《河图洛书》文明一易智慧数序

中华《河图洛书》文明一易智慧数序

**中华《河图洛书》文明一易智慧数序**《河图洛书》代表着中华《河洛》文明早已知道,听说‘河’指黄河,‘洛’指洛河;今去洛阳看见洛河,又在‘龙门石窟’看到伊河就在其边上,所以,我以为‘河洛’应指‘伊河与洛河’才更恰当!朋友,你以为如何呢?现在我手头拿着《周易辞典》,在间p.17-p.18有图十四《河图》、图十五《洛书》。

一、图十四《河图》(一)《河图》以‘黑点’30个和‘白点’25个,共55个点相围绕的‘方形’有‘五层’:1、正中,1个白点;2、围绕正中1个白点的是,上下2个白点,左右2个白点,共4个白点;3、围绕4个白点的是,上5个黑点,下5个黑点,共10个黑点;4、围绕10 个黑点的是,上2个黑点,下1个白点,左3个白点,右4个黑点;在‘左下’方4白,右上方6黑,共10个点;5、围绕10 个点的是,上7白,下6黑,左8黑,右9白;是左下14黑、右上16白,共30点;6、依序自内至外:1白;4白;10 黑;左下4白、右上6黑,10点;左下14黑、右上16白,30点;总白25、黑30,共55点;(二)《河图》说明简摘图采自朱熹《周易本义》卷首,在于解说《系辞上传》‘河出图’之语及‘天地数’之义;白点为奇数‘阳’即天数,黑点为偶数‘阴’即‘地数’;(注图方位:下北上南)曰:此《河图》之数也。

1、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排序为:2、1、6居下,2、7居上,3、8居左,4、9居右;5、10居中;二、图十五《洛书》(一)《洛书》以‘黑点’20个和‘白点’25个,共45个点;以‘上下左右中’五个方位和‘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共九个方位围绕成‘方形’、形成了与‘中心’及‘夹层’共‘三层’;1、中心是,1个白点;2、围绕中心1个白点的是,上下2个白点,左右2个白点,共4个白点;以上1、2与《河图》完全相同,共5个白点;3、围绕4个白点的是,上9个白点、下1个白点,左3个白点、右7个白点,共20个白点;以上1、2、3共25个白点;4、围绕4个白点的是,左上4个黑点排正方形、左下8个黑点从‘圈’伸出两排;右上2个黑点从‘圈’伸出一排、右下6个黑点从‘圈’伸出两排;共20个黑点;5、黑点20个,白点25个,共45个点;(二)《洛书》说明简摘图采自朱熹《周易本义》卷首,又称“戴九履一图”;在于解说《系辞上传》‘洛出书’之语,以1至9数排成“戴九履一图”:1、白点为奇数‘阳’,黑点为偶数‘阴’;(注图方位:下北上南)曰:“戴九履一图”,2、成“左3右7,2、4为肩,6、8为足,5居中央”方位;还说:3、《洛书》盖取“龟”象;[编后语:《河图洛书》2数列图,是中华文明以‘数列’象形‘自然万事万物’之关系与逻辑规律,是中华人对‘大自然’的最大‘抽象’,是当时人们‘解析万事万物之工具’。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一)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一)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一)《河图洛书》示意图如实反映了自然客观规律,给我们认知宇宙空间所有万事万物提供真知灼见,是万古不易的自然大道。

道是宇宙本体抽象的代名词,它摆脱了神学、宿命论、宗教三大原始性的障碍,道就是一种大千世界最基本客观真理,每个事物与其它事物共同一体的原本面貌,这个就是道。

排除外在对立的名相,一些纷争,一些人为臆造出来的对比的观念,是最真实的本来面目。

学道入道须“悟入空明”,回归自然后实无博大精深与玄奥可言。

传承文明对道的理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人认为道是虚无飘渺的,这实是对道的无知,道是至简实相,道实在易(易:由上“日”下“月”组成,表阳与阴的),没有“易”,也就没有宇宙,没有宇宙的万物万物,包括人类与人类社会。

古代解释道的词汇很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明确告诉后人,道不在有形之内,道体现在有形之外(上)外“无形无质”实相,由于东、西方文明的起点不同步,可以看出东方古圣哲对道的认识远远领先于西方圣人,虽然个人对分子、原子、质子、重子、量子,基本粒子等等一无所知,只深知上古时代大智慧行者早已超越了“器”的层次,早就走在数据与拆零的前头。

对宇宙真实性只用了八个表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意思是整个宇宙是一个太极,宇宙的时空都是没有尽头的,所以说其大无外。

然而任何一个事物向内分的话,可以无限的分下去,以无量计,故其小无内。

圣人传中医是要我们从阴阳抽象的概念中来理解事物发展趋势,是一个实用工具的“般若船”,我们在应用“道”的时候要知其然还必须知其所以然。

阴阳究竟是怎么来的,自然界为什么要分阴阳,这些如果没有真实体会,没有这样的意境,你即便学了几十年的中医,可以说你连阴阳都没入门,也就是说你在理上入门,你在事相上还过不去,达不到理事如一的见地。

要不然你学的越多,什么阴呀阳呀,接下来的四象,五运六气,八卦,药性归经…知识越来越多,分别越来越复杂,就是所知障了。

对河图内部结构的解说1

对河图内部结构的解说1

对河图内部结构的解说1⼈们如果仅仅懂得⽼⼦论述的对象是中国古代的道——河图还不能解说⽼⼦的五千⾔,还必须懂得河图内部的逻辑结构以及各个环节⾥⾯的真实内容。

为此,我们需要依据认识形式、认识属性、认识结构、⽅法形态对河图结构进⾏层次划分。

通过五种颜⾊即黄⾊、紫⾊、蓝⾊、绿⾊、橙⾊,将河图内部具有的逻辑结构展⽰出来。

图中紫⾊⽅框⾥⾯是1234的内容,它们构成了康德所说的先天直观具有的四种形态。

所谓先天直观,这是康德使⽤的词汇,内涵指的就是⼈类特有的观察客观事物的认识形态。

依据思维规则可以将它分为四种样式。

⼀是直观反映,它的特点是,将看到的内容以素描形式直接记录下来。

⼆是间接反思,它的特点是,将看到的两个对象联系起来,进⽽把握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是过程反思,它的特点是,依据时间关系把握对象如蚕的⼀⽣具有的各种形态。

四是系统反思,它的特点是,除了依据时间关系把握对象从出⽣到死亡的全过程之外,还要将空间因素,环境条件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作⽤导致的转化和质变环节把握住,如⼈死了以后经过⽕化变成了⾻灰,或者深埋地下最终腐烂变成了肥料。

在这⾥,时间的内涵指的是客观对象⾃⾝变化的形态,空间的内涵指的是客观存在⾃⾝具有的整体模式。

时间和空间⼆者共同构成了真实存在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这就是康德强调的时空观,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

⽆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然科学理论,还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理论,没有时空因素的观点理论全都是抽象的、⽚⾯的,是不具有科学性的。

1234属于直观的认识⽅法,相互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是显露的内容,⼆是隐藏的内容,三是动态的内容,四是完整的内容。

由此构成哲学理论中的真实性具有四种形态。

在哲学理论发展史上,依据认识形态不同,形成了相互对⽴的四种认识论。

⼀是唯物论,对象是直观可见的存在物——亚⾥⼠多德的本体论。

⼆是唯⼼论,对象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看不见的虚⽆形态——康德的先验逻辑,认识论。

三是辩证论,对象是本质⾃⾝内部的⽭盾运动——⿊格尔的辩证逻辑,辩证法规律。

河图之谜,五方十象中宫为尊,及天、地、人三才的表白

河图之谜,五方十象中宫为尊,及天、地、人三才的表白

河图之谜,五方十象中宫为尊,及天、地、人三才的表白图1-1河图图1-2将河图拆成天、地、中三部分,天图升上天,地图沉下地。

图1-3把天地之差数填入中层(喻天地孕育的统治阶层)自远古流传: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三千多年来人们对河图(图1-1)、洛书、太极、八卦作了许多研究,得出了各种解释,精妙的理论一大堆,似乎天地万象什么都可以解释,可就是解不了伏羲是怎样凭此图来昼出太极、八卦的。

真是如此神秘?非也!之所以得不到解答,皆因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己掌握的知识、观点强于古人,以至把问题越搞越复杂,越玄妙。

好象不讲得玄一点,体现不出自己的知识有多渊博。

其结果是学问钻了牛角尖,赴钻赴玄,越玄赴钻。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这一句话引用的人很多,可就是没有人去用伏义氏的方法去解河图洛书。

其实在这句话里,已经讲出了解图的玄机:1、仰观天数在天,俯观地数在地。

人人都知道河图、洛书中奇数白圈为天数,偶数黑点为地数。

为什么不把一张图理解为天图与地图的复合图呢?合不合罗辑试一下就可分晓:将天图升到天上,地图沉到地下。

(见图1-2,内中方向仅为假设))一个很简单的数学算式摆在眼前:减法。

所有同一象位的天地数的差都是五,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2、留意中间的五点:其它数字全是直线排列,唯独中五是十字形。

有人解作五行,有人解作五星,是否都属牵强?其实一个十字形不是最简单的方向坐标吗?一个稍有天文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张有关天体或地形的『图』都不可没有方向标,河图是太极、八卦的指导文件也绝对不会少。

可能有人会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什么有五点?其实这是中国远古以来一种带有哲学味道的方位学,东南西北之外,『中』也是一方,而且是最尊贵的一方,也称作为中宫,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

东南西北各方都受中央的管辖。

如果你能退一步来认同上述两个简单的观点,那么你应会意识到:河图包含的哲理信息,远高于对数学、物理的表达。

河图的原理

河图的原理

1、河图的原理大约8000年前,公元前6000年,上古出生了一个人,叫伏羲,此时还处在结绳记事的时期,没有数字,没有文字,没有计时;对时间,对空间,有了一定的认知,却没有足够的概念;因为彼时活动范围有限,对于空间方位的认识还没有紧迫性,但是对于时间,却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为是群居,有了时间,就可以统一大家的作息;伏羲生活在洛阳附近的黄河边上,太阳和月亮运行在正上方偏南的方位上,出于对世界的好奇,他就坐北朝南进行观测;在观察日月运转过程中,他发现太阳从左侧(东方)出来,上升到上方后开始下落,从右侧(西方)落到地下,白昼就过去,黑夜来临;月亮自左侧(东方)升起,上升到上方后开始下落,从右侧(西方)落到地下,黑夜过去,白昼来临;日和月的位置始终相对,日出则月落,日落则月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日、月每天都是重复这样的运转天复一天,年复一年(见图1);根据这些规律,伏羲推测,在白天,太阳在地上运转半周,而同时,月亮则在地下运转了半周;在夜里,月亮在地上运转半周,而同时太阳则在地下运转了半周(见图2);也就是说在昼夜交替的一天里,太阳和月亮交替都各自运行了一周,而这都是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而且日月运转的轨迹是重复的,而且太阳运转的一周可以代表一天的时间,月亮运转的一周也可以代表一天的时间(见图3):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作为地上的我们,其实只经历了太阳和月亮的地上运转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只经历了太阳在地上运转的半周和月亮在地上运转的半周;太阳在地上运行的时候,先上升,后降落,在地下运行的时候,先降落,再上升;而月亮的运转跟太阳是一样的;太阳在地上运转的半周和同一时间月亮在地下运转的半周时间上是重合的,而月亮在地上运转的半周和太阳在地下运转的半周时间上也是重合的,也就是说,不论是用太阳在地上运行的半周加上月亮在地上运行的半周合成一周,还是用太阳在地下运行的半周加上月亮在地下运行的半周合成一周,都可以代表日月交替运行一天的时间(见图4);结合这些观察和推测,伏羲根据日月运转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和人站在大地上进行观测的中间方位,一共5个方位,利用结绳记事的方法,经过推演,最终得出如下日月运转的规律图(见图5):此图5.1对应图4.2,表示当太阳在最下方的时候,月亮则在最上方,太阳在最下方用“阳1”表示,月亮在最上方用“阴2”表示;太阳自左向右顺时针旋转,从左方开始,因为是结绳记事时期,前两个用完了,在表示太阳在左方的时候只能用“阳3”表示;而相应的,月亮下一个方位是右方,月亮在右方的时候用“阴4”表示;这样就剩下中间方位了,所用“阳5”表示;此图5.2对应图4.1,表示当月亮到了最下方,月亮在下方用“阴6”表示;太阳在则到了最上方用“阳7”表示;月亮到了最左方用“阴8”表示;太阳在最右方用“阳9”表示;最后,中间方位地用“阴10”表示;因为这两个图是同一时间的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把这两个图合二为一(见图6):图5.1在内,图5.2在外,为了更直观的表示同时在中间两个方位“阳5”和“阴10”,因此把“阳5”画成了“阳5”,表示中间联系四方;把“阴10”画成了“阴10”,以表示它是在中间的外围循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这样的排列顺序,正好是阳大则阳在外,阴大则阴在外,大的减去小的都会得到中间的“阳5”,也间接印证了中间的方位应该为“阳5”;阳1加阳9是为10,阳3加阳7为10,阴2加阴阴8为10,阴4加阴6为10,也印证了中间方位应该为“阴10”;如果用“阳5”代表人,“阴10”代表地,则反应了天地人三者对立统一相互关系,也反映了日月运转过程中的互补性;。

河图洛书理气象数大易如来

河图洛书理气象数大易如来

河图洛书理气象数大易如来朋友们,学习易经的方法很多,而《易经这么学》系列讲次旨在从术语概念和图文演示入手,帮助没有《易经》基础的朋友们快速上手,认知并掌握《易经》相关常识。

由于《易经》本身广大精微、无所不包的特性。

讲次内容会相对聚焦,将以点入手而不是从面的角度,因此部分方面有可能存在不够系统化的情形,还请大家多多包含并批评指正。

在上一讲次我们学习了初入《易经》先要了解的几个简单的专业术语,本讲中我们会深入一些,直接给出在数术领域应用广泛的一些图文符号。

这些图文内容并没有深入阐释,大家先掌握释义和图形,有机会再进一步专研内里的奥妙。

讲次中我们将其分成了三个部分:关键术语(给出当节讲次中的名词条目)、释义阐解(定义名词条目,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又由于长久以来各家定义不尽相同,撰录时参照取最大公约数给出释义,大家也可参考其他泛解)、图文演示(这些是讲次的特色之一,我们将尽可能的用图文、动画说明,以简单直白的图形描述给大家以直观的答案)。

《易经怎么说》系列是给了一些观念性的说明,《易经这么学》系列则是一些概念性的展示,系列内容共分八个讲次,期待给您学习《易经》提供帮助,希望您在学习中有什么疑问留言说明。

河图、洛书象、数、气、理河图:指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加上他本人的体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也称“龙马负图”。

洛书:指在古代历史传说大禹时代,洛河浮出神龟,背驮'洛书',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其甲壳上有此图象就是洛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也称“神龟载书”。

象:在《易经》指的是现象或形象,是由符号、数字、图形等组合成的形象或由数术等逻辑推理演化的一种现象,是称为象。

数:在《易经》上由象或符号形成的单个的数或数组,数有可能是数字、数位、数学,也可能是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气数就是一种。

数是一种动态的比拟,并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

气:在《易经》中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通常由象数根据阴阳性质、方向规律、方位属性等要素构成的运转状态,一般用顺逆表示。

时空术数之河图(一)

时空术数之河图(一)

时空术数之河图(一)
河图为上古星图,为五行术数之源,阴阳八卦、天文历法之根。

河图据考证已有6500年的历史。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中,河图四象、二十八宿俱全。

河图最早记载于《尚书》中,是最早阐述天地之数的图形,如图2-3-1、图2-3-2所示:
图2-3-1 龙马河图
图2-3-2 数字河图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其图为四方形。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河图图示以白点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

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其图式结构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
十成之。

——本文节选自《五形人与治未病》第二章时空术数第三节河图。

八卦基础知识——河图

八卦基础知识——河图

八卦基础知识——河图河图导语大家都曾经看过解释易经的书,不只一次看过“龙马出河图”之类的句子,世上真有龙和马的混合体的生物吗?其实,文中的龙马就是传说中出现过两次的那只“灵龟”(会不会发生第三次出现?)是不是确有其事,无从考察。

不要浪费功夫去挖掘故事,甚至是伏羲,夏禹,文王等人物也不重要。

所传把河洛当做上古文化也未尝不可。

重要的是龙马两次出现,带到人世上的图形,古人依之制成了“河图”和“洛书”,创造了中国的周易文化。

这两幅图,是风水的经典之作。

飞星的操作,以及三元玄空布局都和“河图”“洛书”发生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熟悉河洛数理的运作,学习风水自然较为容易了。

河图的数理龙马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头顶现出了七个白点,两个黑点;尾部呈现的是一个白点和六个黑点;左方是旁出现三个白点和八个黑点;右方是旁出现了四个黑点和九个白点。

图形和现代数学的二进制相似。

一点可以通过,两点就不可以通过,这是阴阳的分野。

河图简式图依上图得出的河图数理“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解释这段经文的人常常这样解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生火,地二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生金,地四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阳生阴成。

)大家要注意一下几点⑴ 龙马出现的时候,头向南方,自然尾在北方,左足自然在东方,右足自然在西方。

因此,定出了南方二七属于火,北方一六属于水,西方四九属于金,东方三八属于木。

生成数的五行就由此而定。

⑵ 一六、二七、三八、四九的差数都是五,五立极在中央。

二七三八合二十,四九一六合二十;一三七九合二十,二四六八合二十。

⑶ 白点是奇数,黑点是偶数,奇为阴。

每一个方位和五行都包括奇数和偶数,阴阳调和,这是风水的基础。

⑷ 河图将一至九的数字分成了两组,一组为一二三四,另一组为六七八九,每一个方位和五行都包含着这两组数目字之一,每一组生成数都包含着这两组数字,每一组各取一个数,而且两组数按顺序取之。

⑸ 河图与洛书不同,当分开研究,数理是由一至十。

怎样学易经-河图篇

怎样学易经-河图篇

怎样学易经-河图篇《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古人提出一些思想并想被大家接受和认可,一般会采用神话的方式,就连战争都号称顺应天命,皇帝都称天子,陈胜吴广起义都要挖出个石头写着大楚兴陈胜王,其实是他们自己藏的。

但神话毕竟是假的。

河图和洛书也是一样,并不是什么神马神龟身上刻着的图案,而是古代某些天才所画,建立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而希望能够模拟世界,把握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河图之意」河图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上图为河图、四象和五行之间的关系图,其主要特征如下:1)河图四面四方,对应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四象,对应东南西北四方;2)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五行相生方向,即水土生木、木土生火、火土生金、金土生水;3)大衍揲卦法中的大衍之数50也来源于河图;4)6为老阴,7为少阳,8为少阴,9为老阳。

这刚好与卜卦中大衍揲卦法一致,即老阴(6揲)、少阳(7揲)、少阴(8揲)、老阳(9揲)。

也就是说,河图是四象的基础,是大衍揲卦法的基础。

「河图之数」一,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二,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三,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北方水一、南方火二、东方木三、西方金四、中间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一节:河图的数理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一节:河图的数理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一节:河图的数理第一节:河图的数理首先我们来研究下河图的数理,千万别小看这些简单的数理,请认真记住,这是用河图这个算盘做快速运算最最最基本的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首先我们根据古文“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画出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40个字,真的是字字珠玑,以下是含义的解说。

一,河图的天地阴阳论什么“天地阴阳”神神化化的……好吧,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奇数偶数……(传说奇数与偶数理论是由古希腊先哲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追溯源头,按时间来划分,可见最先发现提出的应该是我们的祖先)天为阳为白为奇数1、3、5、7、9,地为阴为黑为偶数2、4、6、8、10。

古人已经用黑白连点来区分了。

宛如结绳,(古代结绳记事,怎么记事呢?就是图片这样记的吧,有考古学家请论证下。

)如下图。

天为阳为白为奇数1、3、5、7、9,地为阴为黑为偶数2、4、6、8、10请问有缘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听说过奇数与偶数的意义是什么吗?怎么在数学运算上发挥作用呢?想当年我听课的时候只是被老师略略的带过了(好吧,你们觉得我在开小灶就小声点说,别给我听见。

)……我觉得奇数偶数应该在现代教学上只是算一个概念……就像概念车一样……但是在河图洛书运算中,却是重中之中那么天地阴阳论(奇数偶数)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几千年前的智者已经它是画上了河图洛书之中,只是我们没有悟出来罢了,河图洛书进行五行运算的关键,四则运算用来“跳棋子”的。

(后面运算时候细讲)古人近取诸身,计算的算盘--“手”是一对的,一个人有两只手,假设人为一太极,太极生两仪,自然阴阳学说就出来了。

如下图,生数阴2加阳3刚刚好是中5,生数阳1加阴4刚刚好是中5,成数阳7加阴8刚刚好是中宫之和15,成数阳9加阴6刚刚好是中宫之和15,两两位于中线对称。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四节,河图除法运算方法论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四节,河图除法运算方法论

第一章河图的解密第四节,河图除法运算方法论第四节,河图除法运算方法论河图是数学运算最古老的规律图,因此运算除法复杂度还是蛮大的。

因此才会出现后期洛书这个升级版本。

所以这个河图除法现在我只提出方法论,继续研究有新思维的话再公布。

如有想法或者有悟出规律的研究者,请提出改进的思路。

谢谢!运算的我们需要用到两个图以便解说:举个例子:58626÷39=1503代入被除数如下:因为是两位除,我们先看被除数的头两位(即万位和千位)如图,我们先摆万千两个棋子到除数39上(实际熟练操作的情况下,默念就可以了,不用真的放棋子),万位利用减三法则,千位利用减九法则,看看可以减去多少个39。

可见被除数的万位和千位是58,我们可以按照减3法则,将万位挪动一下,则5变成2,2比3小,就是说万位5之中有一个3,就是说58最多可以减去一个39,不可以再挪动了。

然后我们开始挪千位,我们按减9法则,挪动千位,则8变为9,越减越大则退位,向万位借一,所以我们得出除数为1余数为11。

因为万和千最小是千位,所以我们在右边用千位棋子至于1上,摆好棋盘如下:因为万位已经除尽,所以我们再加一位,用万千百(196)三位数来做被除数除以39,我们将千位利用减3法则移动,如图:向万位借了位,可见移动了6次,我们在百位商6,运行后如图:我们将除数9乘以刚刚算出的商6,我们根据乘9法的进位运行法可知,如下图:乘9的进位等于乘数减一,就是说商6乘以9进位需要借5才能够除,所以我们不能商6,于是我们将商减去1商5,同时千位用减3法则后退一步,得出如下图:然后我们将除数百位9乘以5等于45,放棋子于盘上:然后将相同的棋子抵消(熟练可以直接抵消)。

得出如下图:同理,我们进行十位以上的除法,但是百位和十位的数是12,不够39除,所以直接进行个位以上的除法运算。

如图:在十位利用减3法则进行移动棋子,十位2移到9因为越减越大,所以我们向百位借一,将百位挪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系列学习笔记(一)宣圣讲义孔子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

圣人则之,此言河图洛书所由来也。

闲云老叟:段是说河洛之由来,则是说在文字上的阐发。

天地之间。

运行者气。

纪量者数。

显示者象。

而主其中御之以合度者道。

道兼神形。

气数则神之见也。

象则形之呈也。

凡天文地理。

可纪可指可名者。

皆不外此三类。

而皆不离乎道。

闲云老叟:此处是说道是体,气数象是道这个体之用在三个方面的表现。

而这三个方面就完全可以把握住了一个事物的根本。

河图者。

天地自然气数所赋。

而成其自然之象也。

盖天地既奠。

神形全具。

有其气者有其数。

有其数者有其象。

河图之出。

以象之显也。

其象之所示则数也。

其数之所在则气也。

气有阴阳。

名曰两仪。

言既生成之后。

必有此两者之质。

以为其成物之本也。

两仪化合。

遂分为水火木金土五者之气。

名曰五行。

言两仪既化。

必有是五者流行其间。

以辨其性而别其类。

亦物之始成所秉者也。

两仪既见。

五行乃名。

二五构精。

万有始生。

此属天地万物生生之本。

莫之能外者也。

五行之气。

因二为五。

虽五仍二。

然言其本质。

必自五者始。

后人或云为四。

或云为三。

其意大同。

究不若别之为五。

适合天地自然之气与数。

试证之河图。

可见其旨矣。

河图之中。

点画成象。

自一至十。

各相连而不混。

相离而不乖。

其数之自然。

足见其气之自在也。

气之动也。

以二气之分合而后化。

故生成之数。

必属于天地。

天地者。

二气之所生也。

物之生化。

以五者为类。

而水火木金土。

以辨以名。

以成其五行。

水火木金土者。

五行之所主也。

故河图之数。

生成自天地。

而名类止于水火木金土。

而天下万物莫不尽于是。

是故河图之象。

即天地生化终始之图。

其气与数。

即天下万有分合变化之本。

斯所以为天道之所见也。

而圣人则之。

因以明天道。

以立天下万物有生成变化之规。

而述之为易。

则河图者易之所自仿也。

易传曰。

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天数五。

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

地数三十。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云者。

即河图中之数也。

河图以天地统全数。

以水火木金土分配各数。

而建立天地万物万数之本。

以明天下之物。

莫不有数。

莫非生成于天地。

而得其气与数以成其气数。

自河图言之。

则气数者自然成形。

自物言之。

则气与数皆出自天地。

盖天地亦在此气数中也。

未有天地。

气数已具。

既有天地。

气数周流。

以成万物。

故气数者。

自天地以下。

莫之能外也。

今言河图气数溯始于天地。

盖自有象言之。

即自天地建立以后。

而推溯万物生化所本。

万有气数所由而已。

图中自天一至地十。

为数之根本。

亦生成之根源。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则言水之生成之由来。

以天之一。

合地之六。

而后水之生成始全。

分之则水者得天之一以生。

地之六以成。

天生地成。

是其气之备天地也。

天一地六。

是其数之赅天地也。

而水以成。

此五行之一所自生也。

火也木也金土也亦然。

而土为其中心。

故五十在中。

水火木金四者。

皆依乎土以立也。

如一加五为六。

故水为一六。

二加五为七。

故火为二七。

三加五为八。

故木为三八。

四加五为九。

故金为四九。

土则五加五为十。

故土为五十。

此数所自合也。

天之数五。

一三五七九。

地之数五。

二四六八十。

生之数五。

一二三四五。

成之数五。

六七八九十。

其分也皆五。

五则中央之数。

中而不偏。

动而能和。

中和天地之道。

土之德也。

故五行皆以五为其根。

皆丽于土以为生。

此自然之序也。

天数之累为二十五。

即一三五七九之和也。

地数累为三十。

即二四六八十之和也。

二者虽分各半而数异。

则即生有形之后。

得天者不足。

地者有余也。

天地之总和五十有五。

即二十五加三十。

以成天地生成全数。

为大衍之数而余五。

五即中央之数。

二气之全。

五行之本。

为天地数之妙用。

即河图之中。

天地之心也。

明此五数之妙用。

则通天地之数。

直见天地之心。

而万物生化之序。

无不明矣。

故一至十者。

天地生成之数根。

而五者。

天地生成数之中极。

此河图四列各数。

而独以五十建立中极。

其旨趣之微妙。

有不尽矣。

五位相得各有合者。

言数各五而必合。

始能致生化之用。

如一天数也。

生数也。

六地数也。

成数也。

二数合而后水以成。

以合则前数化。

新数成。

一六既合。

天地之气已化。

而水乃成。

此由数之合也。

水之成分。

得天之一。

地之六。

故水中所含者属天者一。

属地者六。

天地既化。

水数乃见。

凡五行之生化皆然。

皆由二气之合也。

五行亦有合矣。

如水与木,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金与水。

各以其合而生化万物。

则各以其数之合。

而生成新数。

故变化至无穷焉。

然二气之合与分。

恒相得。

五行则或得或否。

如水与火、火与金、金与木、木与土、土与水、皆相害相制而不相得。

则数之因亦有相消相除相加相乘之异。

其相得也。

则生成之。

其制害也。

则克化之。

由其数验之可知者也。

故天一与地六合。

一阴一阳。

合乎道也。

若天一与地二。

则不则生成矣。

若天一与天三。

更无所生成。

以其不相得而不能合也。

故生化之序。

必因相得而后合。

合则生成之功见。

不得则相反。

反则变化之数成。

故天一至地十之数。

实包举天下生成变化之数。

以至无尽。

不可纪极。

而莫外于合否二字。

由是可见天地造化之源。

万物生成变化之序。

皆在河图中。

展转推求。

以穷其气数所至。

则无不知之。

如天一地十之数。

实数之根。

二气者气之本。

五行者万物生成之本。

皆造化之始基。

天地人物之原质。

由一而二而三。

而后万物以生以成。

其道固昭昭矣。

二者两仪。

三者两仪合化五行是也。

二五构精。

妙合而凝。

天地因缊。

万物化醇。

此由三而生万物也。

故河图天地之数。

生成之本数也。

五行分合之数。

万物所自生化之本也。

由其位言之。

则按乎天地之定序。

南北东西方位。

而相得者也。

故一六以水居北。

三八以木居东。

二七以火居南。

四九以金居西。

五十以土建立中极。

以应四方而通天地。

此地为世界中心。

凭之以测天地之生长万物。

所谓极也。

天地之极。

即数之中。

即五也。

河图言五十。

洛书则仅言五。

以五已足赅十。

十即二五。

天地根数。

祇存纯数。

不必及其余盈。

故言五而土之数已足。

不似水之必兼一六也。

其所合也。

往往因其生化见之。

故一六之合。

二七之合。

皆孚自然之序。

而五与二五之十。

尤可见矣。

若言五则十已见。

虽三五四五。

仍不失其五。

故不必征于成数。

而已知土之数之为十五。

盖以天之五。

地之十。

合而言之为十五。

去其十仍存五。

此五数示土已足。

其数虽一而内藏十矣。

此为言数者所当知也。

河图之数。

以二数合而成一象。

故十数合为五。

以成水火木金土,唯其合也。

有变化见焉。

以六为成数之始。

又地数也。

九为天数之终。

又成数也。

二数实天地之主数。

故易干用九。

坤用六。

干天也。

阳也。

坤地也。

阴也。

阳数用九。

阴数用六。

此中亦有自然之序存焉。

试就河图观之,自北之阳数一始。

转东之三。

南之七。

西之九。

与中央之五。

其次自然顺行。

为一三五七九。

是阳数始一终九。

九则阳气已极。

曰老阳。

亦曰纯阳。

故干取之为用。

再就图之阴数观之阳终则阴始。

阳数终于西之九。

即交于同方之四。

阴数自四始。

转而南之二。

东之八。

北之六。

合中央之十。

其次亦自然逆行。

为四二十八六。

是阴数始四终六。

以六为至阴。

阴气亦极于六。

故阴数用六。

以与阳九相接而正相得。

盖以图平列其数观之。

阳之数自一至九。

阴之数自四至六。

自成一环。

不待移易。

阳气方终。

阴气即起。

阴气甫尽。

阳气即伸。

阳老于西而阴即始于西。

阴极于北而阳即始于北。

二者相环相合。

以成五行。

周流无尽。

以遂其生生不息之道。

而天地以立。

万有以生。

一切事物。

于以循环变化。

此则大气自然之序。

大道自存之规。

莫之为而为。

莫之致而至者也。

唯圣人则之。

而制为易以象其度。

而因阴阳之尽。

知乾坤之用在九与六。

故取九六以代乾坤。

全易无非由乾坤生。

则全易之数无非自九六出。

九在易即一。

六在易即。

与即九与六。

故卦中有者。

名曰九。

如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是也。

卦中有一者。

名日六。

如初六。

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是也。

人不知九六之来自河图之数。

而不明用九用六。

与一之为九。

之为六何义。

实由不习河图。

遂不解九六之为阳阴之主数。

阳主九。

阴主六。

唯河图中已明示之。

易虽言九六。

未指所出。

后人莫能解。

故河图者。

全易所本。

欲明易象而忘河图。

宜其惝怳于文字间。

而不得圣人取象之旨趣矣。

河图之数。

因阴阳之分合变化无尽。

而万物之气数由此以见。

全易卦爻皆由此推移转变而来。

以象天下万物万事。

其始则仍是二气五形而已。

图中之象虽寥寥。

而生化之物不可纪极。

不仅此也。

就图数之次序。

而推及其未来与其过去。

则天地未生之前。

与世界变迁之例。

皆可由此数以得之。

盖数者推之千万无尽也。

加减乘除而已。

或分、或合、或奇、或偶、各致其用。

用无穷则所生化亦无穷。

要在知其用耳。

乾坤用九六为天地大用。

亦数之总纲。

由九六而生化者不可纪极。

而不外乎中极。

此图中以五为中心也。

试就阴阳各数直列之。

一三五七九与四二十八六。

两者相偶而加之。

其和皆五。

此即天地之心。

为阴阳二数之中极。

亦阴阳二气之中和。

天以此立极。

世以此立枢。

万物以此为纽。

故并育不害。

并行不悖。

并生存往复不失其序。

此神之所存。

道之所见。

而为易之中极者也。

故阳者顺行而奇。

阴者逆行而偶。

而皆集于中五、以为主宰之区。

以行鬼神。

而通变化。

此所谓位之相得而有合者。

以其建中立极。

而不失其次也。

河图言数本乎气。

通乎道实天地之精华。

自然流露。

而垂象于人。

以示其例。

非偶然所值者。

亦非怪诞难稽者。

圣人则之。

而易象以成。

言道者之所宗。

言数者之所本。

即一切方术。

亦莫不由是以为推衍之准。

实人文所自始也。

圣人在世感于天神。

而图乃见。

图为圣人出也。

故欲深究图之妙义。

必自圣人所作之易求之。

易者依图为象。

推衍其用。

其例固繁。

而其初则河图之所见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