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无机物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缺)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
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
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 F(e 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

பைடு நூலகம்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通常以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来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三类。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两种,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化合物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按照反应方式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现代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向行称为周期,纵向列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来排列。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指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的元素,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大多数非金属为固体。

2.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非常常见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酸碱通过pH值进行表示,pH值在1~6之间的物质为酸性,pH值在8~14之间的物质为碱性。

3. 盐和氧化物盐是指酸和碱中和得到的物质,氧化物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质所组成的物质。

四、化学反应和实验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通过符号和化学式进行表示。

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化学知识的正确性。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质的变化(通常表现的是正在进行的过程,常出现字眼有:在、已经、了等)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

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二、物质的性质(通常表现的是一个结论,常出现的字眼有:如:会,能够,易等)1、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填空】新物质、新物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化学变化、需要化学变化【例题】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的可燃性B. 铝的导电性C. 氢氧化钠的腐蚀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答案】B【解析】导电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总结】判断性质:1、是否通过化学变化体现;2、记牢常见字眼。

【知识点2】实验室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固体。

3、剩余药品(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广口瓶1、取用块状固体用。

(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细口瓶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①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试管口,缓缓地倒(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刮一刮,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形状改变(铁丝弯曲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颜色、气味、状态),铁的密度为7.86g/cm³(密度)。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氢气能燃烧)、氧化性(氧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碳具有还原性)、稳定性(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等。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块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粉末状固体)。

- 液体药品: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使用: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 仪器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把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汇(填空题训练专用)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汇(填空题训练专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2、化学性质概念:3、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4、药品的取用方法:固体块状用夹取粉末状用5、液体药品的倾倒原则:(1)(2)(3)6、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方法:7、胶头滴管的使用原则:(1)(2)8、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低于不能多于。

熄灭酒精灯不能用要用9、给试管加热三原则是:(1)(2)(3)10、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1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般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3、纯净物:4、混合物:5、氧气的用途:氮气的用途:6、空气污染物有:7、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9、化合反应:10、制取氧气的原理:(1)(2)(3)10、检验氧气的方法:11、氧气验满的方法:12、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注意事项有:13、分解反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走过花圃,闻到花香因为:2、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3、、、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原子由、、构成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 =7、没有中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8、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9、什么是离子:10、元素种类由决定,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11、元素符号的意义:H Cu12、以上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请问,20表示:Ca表示:钙表示: 40.08表示:13、微粒的意义。

1个镁离子:两个氧离子:5个亚铁离子: 8个铜原子:氦气:4个二氧化碳分子: 2硫酸根离子:8个氢氧根离子: 5个过氧化氢分子: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1、使用农药、化肥的利弊:2、水的净化的四种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是:,用除去水中异味3、软水和硬水的区别是:用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4、化合物是指:氧化物是指:单质是指:5、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是:、、6、化学式的意义:CO2 Hg7、化合价,+1的有: +2的有:+3的有: -1的有:-2的有: 0价的是:8、化学式的计算(1)Na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一个C6H12O6分子的原子个数是:(3)C6H12O6中个元素的质量比是:(4)C 6H 12O 6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180gC 6H 12O 6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9、盐酸是化合物吗?为什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2、3、↑++→+22424232SO O H SO Na SO H SO Na4、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宏观: 微观:5、铁和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方程式:现 象:6、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在敞开容器中发生反应验证守恒反应方程式:现 象: 42424422SO H 2SO K MnSO KMnO 2O H 2SO 5++→++7、是否能验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吗?8、按步骤做计算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在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其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的四个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蜡烛燃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火焰的三个部分: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通过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可以比较各火焰层的温度,发现外焰温度最高。

检验产物时,可以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会有水雾,而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会变浑浊。

熄灭后会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后,蜡烛会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其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研究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包括:用于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以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有量筒、漏斗、集气瓶等。

测中常用的是量筒,需要注意的是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称量器中常用的是托盘天平,需要注意的是先调整零点,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四) 称量操作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使用镊子夹取砝码。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如何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2.药品的取用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量一般取多少?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正确读数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3.物质的加热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4.药品和仪器的处理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3.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4.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完整版)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习题第一单元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例2.“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洗菜B.酿酒C.碾米D.淘米例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锭轧成钢板、木棍受力被折断,B.汽油燃烧、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液态水凝成冰D.铁受热熔化、石蜡燃烧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酒精易挥发C.酒精能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酒精的密比水的密度小例2.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属于物理变化B.一定属于化学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3.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②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回归教材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复习基本操作P18-22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锥形瓶、平底烧瓶。

2、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1)取少量浓硫酸于烧杯中,称量其质量,将烧杯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再称量其质量,质量变重了,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2)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小烧杯中,放置在空气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潮解,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外有水珠)二氧化碳:收集一瓶空气,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1 / 29分别三瓶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

4、物理性质一般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化学性质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各举一个例子分别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第二单元1、空气属于混合物;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指的是体积)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图2-3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间的1/5;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这个实验除了可以测定氧气含量外,还可知道氮气的有关性质,如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2 / 29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液氧、液氮;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合金。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过氧化氢、水。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考点解读主要知识框架:(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1、化学的书写(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2)化合物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②酸:某酸③碱:氢氧化某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

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化学式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二)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2)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2、规则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常见元素: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原子团: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磷酸根。

正一是铵根。

二、典例解析例1、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

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属于糖类B.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4C.它由5种元素组成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已知甜蜜素是由C、H、O、N、S、Na六种元素组成的,其中C、H、O元素质量比是6∶1∶4,相对分子质量201,而糖类物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无N、S、Na等元素。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三上册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2):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氧化性、、、等。

习题【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 .镁条逐渐变短D .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蒸发(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胆矾的研碎(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等。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是氧气的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氢气的化学性质)。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要点为“一横二放三慢竖”。

例如取用大理石时,先把试管横放,将大理石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点为“一斜二送三直立”。

如取用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氧化铜粉末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

-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操作要点为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

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固体加热:- 仪器:可使用试管、蒸发皿等。

- 注意事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九年级整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整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整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实物的总称,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氧化性质氧化性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的性质。

氧化性质是物质性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物质归纳分类的依据之一。

3. 物质的还原性质还原性质是物质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将氧化剂还原成元素的性质。

在物质的分类和归纳中,还原性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物质的酸碱性质酸碱性质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含量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

5. 物质的导电性质大部分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可以导电,而绝大多数非金属是不能导电的。

在水溶液中,酸、碱和盐水溶液的导电性会因溶质的不同而不同。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从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反应物)变为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生成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体现了物质的本质和性质。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几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几种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种物质相互交换;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相交换。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等式,包括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物质的状态、以及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数量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受外界影响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质量不变的法则。

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了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础。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产生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一类反应。

初三化学基础复习大全(含答案)

初三化学基础复习大全(含答案)
4.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水蒸气比空气中的 多 ,氧气比空气 少 ,呼出的气体主要是 氮 气 。(绝大部分是氮气,氮气不会被人体利用,除了少量融入血液,其它怎么吸进去就怎么排出 来。其次是二氧化碳,最后是氧气及其它,...)
5.用量筒量量取液体时,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胶头滴管 视线应与 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 6. 如何证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的操作方法: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若烧杯内壁有水珠,则证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 ,证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 操作方法: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证明蜡烛燃烧后有 CO2 生成。
第 1 页 共 29 页
颗粒物 (PM2.5)和 臭氧 等。是否包括 CO2 否 。是否包括 N2 否 。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叫 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先降温将空气转化为液态,利用液氮和
液氧的 沸点 不同,进行分离。此过程属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6.催化剂概念的要点:“一变”(改变化反应速率 );“两不变”(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
①小圆圈表示 原子核 ; ②小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核内质子数 ; ③弧线表示 电子层 ;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该层上的电子数 。 7.默写 1-20 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氢 H、氦 He、锂 Li、铍 Be、硼 B、碳 C、氮 N、氧 O、氟 F、氖 Ne、 钠 Na、镁 Mg、铝 Al、硅 Si、磷 P、硫 S、氯 Cl、氩 Ar、钾 K、钙 Ca 。 写出元素符号: 锰 Mn、钡 Ba、碘 I、锌 Zn、铁 Fe、铜 Cu、汞 Hg、银 Ag、铂 Pt、金 Au。
10. 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 无机化合物 和 有机化合物 (简称:有机物)。有
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如 甲烷(CH4),酒精(C2H5OH) 等。少量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 CO、CO2 、 H2CO3 、CaCO3 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把以下物质填到下列物质的分类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考点解读主要知识框架:(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化学的书写)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1 2)化合物(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②酸:某酸③碱:氢氧化某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

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化学式的意义2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 (1)表示一种物质;(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二)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2(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116/ - 1 -、规则 2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价;氢元素通常显+1 ②氧元素通常显-2 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1常见单质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单质零价要牢记三铝四硅氧负二铜有一二铁二三合价原子团化2常见二价硫酸碳酸根另外还有硝酸根一价铵根氢氧根常写常用须记住除了铵根皆为负三价只有磷酸根二、典例解析))是一种甜味添加剂。

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例1、甜蜜素(CHONSNa31264 ∶1∶、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A.它属于糖类 B.其中200 种元素组成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它由5解析:六种元素组成的,其中S、Na、O、N、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已知甜蜜素是由C、H Na等元素。

N、S、H4,相对分子质量201,而糖类物质是由C、、O三种元素组成无1C、H、O 元素质量比是6∶∶B答案:)2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例+2 2个单位的正电荷中的“2个铜元素 B.Fe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中的“A.2Cu2”表示价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D.”表示硫元素为-2中化学式上方的“HC.S 中的“22解析:在不同的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是不同的。

说明如下:个某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③正上方的数字元素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②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 “±n”表示某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表示离子所带有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右上角的数字“n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B答案:的化合价为中SnO、以二氧化锡()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SnOSn例322)(2 .+ D 3 4 CB .-A4 .+.+解析: 4价,可计算出锡的化合价为+,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氧元素-0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2价。

16/ - 2 -B答案:)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已知镓(Ga例4、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是;)(1x的值为__________C图中选择,填字母);_______________(在A、B、(2)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氯化物(氯化镓)的化学式为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3=31+8+18+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故x=2价,故其氧化13个电子,易失去显+3价,氯为-;镓最外层切,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其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

物的化学式为GaCl3;(3)GaCl31答案:(1);(2)B3,则可能是下列哪种化合物()16例5、已知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NO . D N B.NO C.O A.NO 5222A答案:: 化学式和化合价备考模拟答案1-516--20 B B D B AC B,11--15 B A A B C AD A B 6--10 C D C D D,化学式和化合价备考模拟 1选择题()1、人呼吸需要氧气。

氧气的化学式是.. O A. B2O CO O. D3216/ - 3 -)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

下列符号不规范的是(2 D.氢原子H C.镁离子Mg A.氧分子O B2的表面就涂+2价的钙元素.+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

氧化铝的化学式书1173、纳米材料在军事上有广泛用途,美国军用飞机F—)写正确的是(O D.Al B .AlOC.AlO A.AlO 23223 34、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KOH D.纯碱;碳酸钠、NaCOA.熟石灰、氧化钙、CaO B.酒精、乙醇、CHCOOH C.烧碱、氢氧化钾、32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5 D.纯碱NaCO A.硫酸铜CuSO·5HO B.熟石灰CaO C.冰 CO 32224)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

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6、薄荷醇(化学式为CHO201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薄荷醇属于有机化合物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A.76.9% ∶1 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价。

4价,氧元素为-27、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NaSeO D.NaSeO B.NaSeOC. A.NaSeO 2234 2 22)8、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它在高氯酸中显最高价。

下列表示高氯酸的化学式为(HClD. B.HClOC.HClO A.HClO 43、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二9 )(氧化硅(SiO),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6 价 A.+2价 B.+3价 C.+4、我市昌乐县被称为“宝石之乡”,主要生产蓝宝石,还有一种与蓝宝石类似的宝石叫祖母绿,它的化学式是10 )Be)的化合价为(BeAl(SiO),其中铍元素(62334D.+.+1 B.+2 C.+3 A)的,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则钴元素(Co11、微型录音机的高性能磁带中,有一种重要的化合物CoFeO42()化合价为4D.十 B.+2 C.+3 A.+1)SO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其中M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M12、现有HS、S、、32 D.NaSO S SOB. A.HSOHC.Na44 2 2223。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⑤NaClO;④13、下列物质中均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③HClO42()X不可能是 O D.Cl . BKClOC.HClO A.AgCl 5232月,京沪高速公路发生运氯槽灌车与货车碰撞翻车事故,造成大量氯气泄漏。

救护人员在事故现场喷、142005年3中氯元素的化合O。

则NaClO+洒烧碱溶液,来吸收毒性很强的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Cl2NaOH=NaCl+NaClO+H22)价为( 7D 价.+价.+ 1A.-价 B1 C5 .+价16/ - 4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和水果中,(化学式为CHO15、维生素C68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 1∶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维生素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B 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是—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下列KFeO16、高铁酸钾(42)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6价K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它是—种氧化物B.42 D.该物质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C.它是—种混合物))。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7、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O2.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A B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C.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则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15.8%、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 )(的个数为1. D .3 C.2 A.4 B。

那么该样品一定含有的下列物20%19、有一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质是(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Cl(26% D.NH(18%.NHHCO()C.CO(NH)47%)()A.(NHSO21%) B44232424。

则磷酸镓的相18870,其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金属镓(Ga)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为)(对分子质量是(提示:磷酸根离子符号为PO)4 D .无法计算 305 B .235C. 165 A.、化学方程式2知识强化一、内容概述本节课我们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进行了学习。

本单元主要是从定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探究化学变化中一些最基础的规律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懂得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6/ - 5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①该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如10g水蒸发变成10g水蒸气就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该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可表示为:S+OSO 22(三)、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