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

合集下载

《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
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 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 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 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 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著作书目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 《围城》(长篇小说)1947; 《谈艺录》(诗话)1948,; 《管锥篇》(1-4册,文论)1979; 《七缀集》(文论集)1985 。
• “闪电战”“轻鸢剪掠”都比喻中国诗短,可以一会儿读完。 • 例2:“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 “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
和中国诗的篇幅。
• 例3:“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 “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 篇幅弄短。
• 例4:“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
• 例6:“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 静又细。” (6节)
• 此句的“谈话”“演讲”分别比喻中国诗的斯文 和西洋诗的狂放。“像良心的声音”这个比喻充 分写出了中国诗无声胜有声的特点。
• 例7:“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 记着旅途的印象。” (8节)
• 此句用旅行最终要回家来阐释读中国诗的目的诗要 使人知道什么是诗。
谈中国诗的立场是比较文学
发展史 韵味 句式 节奏 内容
中国诗
西洋诗
抒情诗——戏剧诗 史诗— 戏剧诗— 抒情诗
意味无穷
尖刻斩截
疑问语气结尾多
疑问语气结尾少
象吹芦管
乐队合奏
无甚差异
无甚差异
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 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钱钟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谈中国诗》

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
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
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
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
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2020年1月7日星期二
第2页
著作: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 长篇小说: 《围城》, 学术著作 : 《宋诗选注》《谈艺录》
第8页
主题归纳: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
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 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 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 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 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 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 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 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 论2020述年1月,7日星只期二有这样才全第面9 科页 学。
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公职”是指站在比
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
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
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
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
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
2020年1月7日星期二
第 13 页
思考:“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 是 早衰”的含义是什么?
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
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
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
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

《谈中国诗》ppt课件

《谈中国诗》ppt课件

才情横溢
众多著名诗人的杰作展现了中 华文化的多元和丰富,永远值 的影响力和意义不仅 体现在文化传承上,更融入了 人们的生活与思考,成为精神 的力量。
《谈中国诗》
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通过美丽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沉的思考, 丰富的情感和壮丽的自然景色。
诗歌的历史
1 源远流长
中国的诗歌历史可以追溯 到三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诸多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2 变革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诗歌形 式也不断演变和丰富,呈 现出不同的面貌。
3 文人雅士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诗歌情 有独钟,他们的才华和创 作成就丰富了中国诗歌的 历史。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意境丰富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 古代诗人常常将自然景色和人 情世态融为一体。
抒发情感
古代诗歌是表达内心感受和情 感的重要媒介,包含了对爱情、 友情、乡愁等主题的诠释。
音韵和谐
古代诗人追求韵律的和谐,往 往采用工整的韵脚和押韵的手 法,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具有豪放的气势和丰富的 想象力,被誉为“诗仙”。
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民 疾苦的关切,堪称“诗史之宝”。
白居易
爱情诗人,他的诗作充满温情和细腻,被誉为“诗 圣”。
苏轼
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歌婉约而秀丽,留下了许 多经典之作。
中国诗歌的影响和意义
文化传承
1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诗歌在五四运动中迎来了新的发展,诗人们开始关注时代变迁和个人内 心体验。
2
现代诗派系的兴起
从北方的“雨巷派”到南方的“桂林派”,现代诗歌中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流派。

钱钟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
钱钟书
1、概括中国诗歌特点,并能说出中国诗歌 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章比喻生动、深 刻、幽默的特点。
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民国第一才子 被誉为清华大学“三才子”之首,(其他两位是 考古学家夏鼐和历史学家吴晗;)
他是谁?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 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 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 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 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 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第三层,“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6)
第四层,多社交诗,少宗教诗。
(7)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么?(8) 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你能说一说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吗?

外:史诗—戏剧诗---抒情诗

中:抒情诗—戏剧诗---史诗(无)
篇 幅
外:主张诗歌要短,但比中国诗长 中: 短的“闪电战”
“闪电战”“轻鸢剪掠”都比喻中国诗短,可以一会儿读完。
“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义是 什么?
“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 幅。
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而篇幅的短小也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 形象地表明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谈中国诗课文精讲

谈中国诗课文精讲

谈中国诗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根据内容和论述的不同主题进行段落划分。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段主要交代了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谈论中国诗需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将中国诗与外国诗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中国诗的特点和价值。

没有这种比较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诗。

第二部分(第2段):这一段概括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作者指出,中国诗的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同时,中国诗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变革,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三部分(第3至第7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国诗的特点。

作者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包括中国诗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意象构造、抒情方式等。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第四部分(第8段):这一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也是对整个论述的总结和升华。

作者指出,虽然中国诗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但并没有特别的“中国”之处。

相反,中国诗与外国诗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具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作品。

二、文章赏析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是一篇深入浅出、富有洞见的文学评论。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钱钟书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理解和热爱。

钱钟书在文中明确提出了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将中国诗置于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诗的特点和价值,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作品。

钱钟书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中国诗的特点,包括其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意象构造、抒情方式等。

他通过对中国诗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同时,他也指出了中国诗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和演变,展示了中国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钱钟书在文章中还表达了对中国诗的热爱和敬意。

谈中国诗钱钟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谈中国诗钱钟书PowerPoint演示文稿
第2自然段: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 是早衰.
理解:中国诗首先出现纯粹的抒情诗,而西 方的诗是最后出现抒情诗.因此,中国诗是早熟 的。中国诗缺乏变化创新,会逐渐衰落,甚至腐 化。(原句即为观点)
4
如何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观点? 第3自然段: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理解:作者认为中国诗的篇幅短小。(即观
理解:读异国诗会使人对本国诗有更深刻的体会,中国 诗与西方诗是暗合的。作者借此对所谓中、西本位文化论者 进行了调侃。
钱氏强调诗对人的家园感,不仅诗歌创作如此,人性也 如此,生命的运行,终要回归本原。
11
《围城》中妙喻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 的沙砾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 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如果我们抬头望天空 如果我们拥抱在一起 留下今夜划过流星的美 丽 让未来化成了鹅卵石一 般光滑坚实 后来的后来就注定是风 和日丽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
17
14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
形式上,《致大海》是自由体诗。《观沧海》 是古体诗。《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 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 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 长,抒情热烈。
内涵上,《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 特点,涵咏价值大。《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 胸臆的特点,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16
因为刚好遇见你
川流不息 二十二世纪的暴风就停靠在了岸边 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 在等待过往化成了鹅卵石一般光滑长远 在等待该走的都走了 欢迎该来的都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10《谈中国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10《谈中国诗》

拔外 笔中 木国 力国 转: 清: 石淡 ,, 惊词 天气 动安 地和
作中 风西 暗诗 合内
容 同 ,
在中 内国 容诗 上和 无西 甚洋 差诗 异
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 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 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 国的”成分。

气安和等。同时,作者对中西方诗歌本位思想提 旨
出批评,提出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
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
世界文学艺术的总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 背
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菲薄,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 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本文是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的一篇演讲稿节译而成的(原稿 探
为英文, 是1945年12月6 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 主要谈 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情势方面的异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及中
钱氏语言赏析
1、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 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 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钱氏语言赏析
2、我们也有厚重的诗………可是中国诗的“比 重”却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 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 薄,只像吹着芦管。
①运用了对照的修辞手法,写出中国诗和西洋 诗之间的差别,中国诗笔力轻淡,西洋诗厚重。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比喻形象说明了 西洋诗和中国诗音调的特点。西洋诗像乐队合 奏那么浑厚,而中国诗像吹着芦管更加细腻。
明等特点。
②诗歌的情势:不是以句子
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

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谈中国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一篇课文,以下是该课文的原文及教案。

《谈中国诗》课文原文:中国诗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并对世界各国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既有豪放雄浑的作品,也有婉约细腻的作品。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首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而晚唐诗人杜牧则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些诗句无论是从意境还是修辞手法上,都给人以深厚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代文人酷爱自然,他们喜欢描绘自然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运用山、河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豪迈之情,展现了自然景色所具有的壮丽与伟大。

而晚唐诗人杜牧则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首诗中通过写冷月、画屏、流萤等具体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宁静与美的追求。

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给人以思辨和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不仅注重自然写景,还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述,表达出自己对人生、时代和社会的思考与感受。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已为佳人瘦,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些诗句通过对孤独、寂寞、凄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代浮躁、物欲横流的反思。

他们渴望那种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并通过诗歌来呼唤与追求这种理想生活。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大胆豪放、婉约细腻的艺术表现方式,给人带来了深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与思想,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谈中国诗》课文教案:一、课文背景介绍: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影响,并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其深厚的艺术享受和思辨的空间。

《谈中国诗》赏析

《谈中国诗》赏析

《谈中国诗》赏析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

江苏无锡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_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

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1.理解钱氏的通作为学者散文的一家,钱钟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袁良骏《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北社会科学199801)认为学者散文主要不是用来表情,而是用来达意。

学者散文主要是以理服人,以知启人。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极强的逻辑性。

它要靠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来达到服人、启人的目的。

它之所以不是论文而是散文,乃在于它之说理议论不是枯燥的三段论法,而是艺术的谈笑风生。

所以,学者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幽默风趣,甚至机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甚至大笑捧腹。

学者散文往往自称或被称为小品文,正因为它的幽默风趣使然。

这种幽默风趣,是知者的幽默,知者的风趣,品味比较高雅,绝无那种插科打浑的俗气。

以上的三个特点,正是学者散文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散文的根本之点。

傅德岷《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风景》(当代文坛199704)说,学者散文有着丰厚的学识、卓越的识见、高超的文字功底。

这类散文熔历史、哲学、音乐、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于一炉,但又不是吊书袋,而是把典故资料融于行文之中,文采斐然,深沉凝重,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

并且学者散文还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即用现代眼光、现代观念、现代意识去追溯历史文化的足迹,思考当今,从而提出醒世警人的见解来。

《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怨情 李白(唐)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古美人歌 维荣(法)
君王啊,请不必问个不休, 究竟何处可求这些女郎, 纵然再问,我的回答依旧: 去岁下的雪,今又在何方?
啊!船长!我的船长! 惠特曼(美)
谈 中 国 诗钱
钟 书


·


筛选信息


理清脉络


谈中国诗 比较立场
早熟而致早衰 篇幅短小 富于暗示 意味深远 笔力轻淡 词气安和
细微差异 本质相同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饮酒·其五 陶渊明(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 国 诗 的
笔富篇早 力于幅熟 轻暗短而 淡示小致
壹 · 读

,,



词意


气味

安深
和远

品 析
·
钱 氏





比 较
中:金昌绪《春怨》 李清照《一剪梅》
叁 ·


外:勃朗宁《葡萄牙十四行诗》

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


课 堂 研读本文,愿能使诸位对本 寄 国的诗有更深的体会,增加诸位 语
对本国的爱恋,愿诸位的远征之
路因此而增添了甜蜜!
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航船闯过了每一道难关,我们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 港口就在前面,钟声响在耳边,我听见人们狂热的呼喊,

《谈中国诗》解读

《谈中国诗》解读

《谈中国诗》课文解读这一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赏析这段文字要注意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作者开篇即向听众表明自己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谈中国诗:这就是说在下面的演讲中将大量引用中西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诗歌来做比较,以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演讲伊始便告诉听众(读者)自己演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起到了开宗明义、统摄全文的效果。

赏析这段文字还要注意的是,谈中国诗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这不是作者的发明,但传统的方法一般是纵向比较,“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即按照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把中国诗歌划分为先秦诗歌、魏晋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等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诗歌特点。

而作者的创意则是从横向的角度,居高临下,鸟瞰世界诗歌,透视全球诗境中的中国诗,因外国诗的存在而识得中国诗是独特的“那一个”,因中国诗的存在而得以成全世界诗歌的完整性。

所以他的研究能够“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具有不同凡响的智慧。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①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①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对比中西诗歌不同的发展史,得出中国诗歌发展的无规律性导致了中国诗歌有“早熟”的特征。

所谓“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这是指中国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产生了《诗经》《楚辞》这样伟大的诗作。

《诗经》有的歌颂纯真的爱情(《周南·关雎》),有的揭示从军的悲凉(《小雅·采薇》),有的表现稼穑的艰辛(《小雅·七月》),……都是抒内心的情感。

谈中国诗--钱钟书

谈中国诗--钱钟书
谈中国诗 ---钱钟书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 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或者这句更流行:婚姻象围城,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 逃出来。
《围城》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 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 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赴法国巴黎 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 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 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 任职。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等。
《百喻经》一百篇譬喻佛教故事。 三重楼喻
拜伦,英国诗人 《春逝》
若我会见到你, 事隔经年, 我如何贺你, 以眼泪,以沉默。
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 有良心的人全听的见
钱钟书(1910-1998) 代表作---《围城》
作家、学者、翻译家 妻子---杨绛
清华大学外文系 牛津大学 巴黎大学 西南联大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真实的钱钟书 民国第一才子 聪明好学 过目不忘 学贯中西 为人狂傲
阅读全文,作者最终表 达什么观点?(全文中 心句)
作者最终表达什么观点?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 国的地方。
找学 贯中西,学识渊博。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 1.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 卫你说话的权利。 2.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 责任 3.当一个人无话可说时,一定说得十 分拙劣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1.存在即合理。 2.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3.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 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 训。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赏析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赏析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赏析1.理解钱氏的通作为学者散文的一家,钱钟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袁良骏《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北社会科学199801)认为学者散文主要不是用来表情,而是用来达意。

学者散文主要是以理服人,以知启人。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极强的逻辑性。

它要靠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来达到服人、启人的目的。

它之所以不是论文而是散文,乃在于它之说理议论不是枯燥的三段论法,而是艺术的谈笑风生。

所以,学者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幽默风趣,甚至机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甚至大笑捧腹。

学者散文往往自称或被称为小品文,正因为它的幽默风趣使然。

这种幽默风趣,是知者的幽默,知者的风趣,品味比较高雅,绝无那种插科打浑的俗气。

以上的三个特点,正是学者散文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散文的根本之点。

傅德岷《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风景》(当代文坛199704)说,学者散文有着丰厚的学识、卓越的识见、高超的文字功底。

这类散文熔历史、哲学、音乐、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于一炉,但又不是“吊书袋”,而是把典故资料融于行文之中,文采斐然,深沉凝重,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感。

并且学者散文还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即用现代眼光、现代观点、现代意识去追溯历史文化的足迹,思考当今,从而提出醒世警人的见解来。

如果我们用以上的观点来评述钱钟书的《谈中国诗》,那是最恰当不过的,能够说,钱氏散文对于以上的每一条都十分符合。

对于这样的特点,我们给他概括了一个“通”字。

一是通古今。

二是通中外。

三是通学理。

(1)通古今。

从文章里我们能够看到,钱钟书的视野是十分开阔的。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中国诗人成长的特点,中国诗的本质特征,中国诗人心目中的诗是什么,中国诗人是怎样写诗的等等问题,钱钟书都明了于心,充分显示出一位大学者的文化素养。

如关于诗的历史,钱钟书的看法与其他人就不同。

他认为中国没有史诗,而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诗经》的采风之作,到楚辞的浪漫情怀,再到唐诗宋词的辉煌,每一首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谈中国诗》这篇课文,领略中国诗歌的魅力。

一、课文原文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形式上、内容上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亦有不少相同之处。

例如诗歌的凝练、意象的创造、情感的表达等方面,中国诗与西洋诗都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诗一般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

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手法,将情感融入其中,形成意象丰富的诗歌。

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简洁的语句,却传达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中国诗歌还注重韵律和节奏。

诗人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使诗歌更加和谐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出春日的生机勃勃。

此外,中国诗歌还常常借助典故、寓言等手法,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自由、淡泊的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谈中国诗》一文,了解中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魅力,理解课文中的意象、情感、韵律等方面的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初步感受中国诗歌的魅力。

钱钟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水平目标】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升解读诗歌的水平。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精彩语段。

【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导入:1、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围城》。

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2、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长篇小说;《谈艺录》诗话; 《管锥篇》文论; 《七缀集》文论集。

3、钱先生文章中的妙语(1)有一堆葡萄,乐观主义者,必是从最坏的一个葡萄开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个葡萄,把希望永远留在前头;悲观主义则相反,越吃葡萄越坏,吃到绝望为止。

(小说《围城》)(2)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

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能够形容科学,也能够形容科学家。

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小说《围城》(3)曾有一英国女士打给钱钟书,说看了《围城》后非常想见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 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 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 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 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 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 人。
用狗作比,巧妙诙谐地 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论 者“在西洋就充中国而 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 点。
“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暗示美人的思念之深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寻隐者采药去。 在何处采药?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在山腰还是山脚?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 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暗示了作者对隐者的无限敬仰和寻而不遇的无限怅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暗示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三、品读文本
本文运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请找出你所喜欢的一 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 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 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 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 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二、研读文本
《说“木叶”》中谈到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诗歌暗示性的?
用最精细确定地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 难以凑泊的境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暗示诗人对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无限喜爱
1、怀孕的静默的形象别人看 得见,如同说出来的话。腹 中的胎儿别人看不见,却由 怀孕的形象暗示出来,如同 不说出来的话。 2、诗人真正要表现的恰恰是 不说出来的话,也就是诗的 价值所在。
(3)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 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 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 诗心的需要。
1、“鞋子”是喻体,本体是 “诗体”;“脚”是喻体,本 体是“诗心” 。 2、用比喻说明中国诗押韵 的禁律严格,造成了中国诗 篇幅短小。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一、速读文本
思考:与西方诗相比较,中国诗有哪些特征?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早衰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意味悠远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多社交诗,少宗教诗
比较研究后的结论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国诗中有“西洋的”品质 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读外国诗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读外国诗能增加对本国诗的热爱
诗意地生活
1、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说成“空中楼阁”,批评中国的艺 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 势必影响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2、比喻中透出强烈的讽刺意味。 “聪明”一词是反语,是自欺欺人 。“流毒无穷的聪明”,一针见血 地指出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
(2)我愿意换个说 法,说这是一种怀 孕的静默。
赏析比喻句
步骤1:指出喻体、本体 步骤2:指出比喻暗示的内容 步骤3:指出比喻精彩处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 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 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 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 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 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