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学霸笔记】微专题40 哲学是什么
微专题40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哲学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哲学才会出现,所以,我们说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典例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这些故事说明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二、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4.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哲学与实践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①一方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源泉。
②另一方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
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
哲学与人生 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阶段单选题 (共20道题)1.(分)人类在理性还处于原始水平时,用来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分)根据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叫做: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3.(分)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4.(分)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5.(分)“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6.(分)“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7.(分)概念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故意利用语言固有的多意性来制造逻辑的混乱,在哲学范畴属于: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8.(分)“四假象”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9.(分)为什么图书馆里,哲学书籍永远摆在第一排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0.(分)西方哲学起源于哪个国家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11.(分)办事者说:你们不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吗为什么只见你们聊天、嗑瓜子,不见你们服务办事员说:你又不是人民,干嘛要服务你。
上面的案例属于哪种逻辑错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12.(分)被公认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哲学家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13.(分)“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看起来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他看起来不存在的事物就是不存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14.(分)“苏格拉底之死”是怎么回事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15.(分)古希腊第一所“大学”——阿卡德穆学园是由谁创办的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16.(分)存在主义所关注的“存在”是指: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7.(分)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从低到高有三个境界,其中不包括: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18.(分)“存在先于本质”是哪位哲学家的说法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19.(分)下面不属于加缪观点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20.(分)语言精炼,意蕴悠长,富于暗示,擅用格言、警语、比喻或事例的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多选题 (共20道题)21.(分)苏格拉底诞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分22.(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关心下面哪些问题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分23.(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分24.(分)关于“哲学就是死亡练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分25.(分)关于“闲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分26.(分)下面哪种观点属于“种族假象”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分27.(分)传统的逻辑学主要讨论哪三方面内容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分28.(分)按照命题的真假可以分为: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分29.(分)下面的三段论中正确的包括:我的答案:AD 此题得分:分30.(分)判断怀疑的程度是否恰当的标准有哪些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分31.(分)下面观点中属于怀疑论的包括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分32.(分)下面观点中属于笛卡尔的包括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分33.(分)放任“思想的懒惰”有哪些害处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分34.(分)下面观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分35.(分)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培养智慧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分36.(分)关于“自我意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分37.(分)关于哲学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分38.(分)哲学的三个作用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分39.(分)哲学的基本部分包括: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分40.(分)关于什么是哲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分第二阶段单选题 (共20道题)1.(分)关于神话,下面理解错误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2.(分)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哲学源于惊异说法合法性考
哲学源于惊异说法合法性考----------哲学起源的再探索哲学一班王远41301222摘要:自从柏拉图提出哲学源于惊异的观点后,人们对这种感性起源化为理性系统整体的思维结论的过程一直抱有争议。
从历史事实角度来看,提出此观点的古希腊哲人在许多哲学命题上虽从惊异出发却并未立足于最普遍视角,故结论失去了最广泛的可能性,些许背离了哲学基本的终极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此观点的倾覆,而是揭示了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有其历史缺陷,应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审视哲学史,尽量做到以当下的普遍客观为基点追问由惊异延伸出的理性问题,进行生存,命运,意义的终极全面探究。
关键字:哲学惊异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观察世界之际,惊异于世界浮于水上,无水无万物之物,便提出世界本源为水这样一个目前最早的关于世界产生的朴素唯物观点。
惊异这种情感被自古希腊起的哲人赞赏至今,必然具备很强的说服力,但惊异能否全部被信任,或者说是否只循着惊异提出的问题就能伸展到哲学的全部,探索到全部的解答。
一、古希腊“哲学源于惊异”柏拉图最早提出哲学源于人们的一种情感,惊异(thauma),thauma在现代英文中近似为marvel,miracle,类似对生活中发生的人力之外的奇迹性质感觉的描述。
亚里士多德更补充地提出了“哲学源于闲暇,惊异,自由”1。
强调哲学诞生于精神绝对自由,心灵绝对静娴的状态,思考只为资产和精神上的有闲阶级存在。
建立在民主共和奴隶制之上的国家机器制造出的必然是生而分化无理由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奴隶阶级承担了奴隶主阶级的全部物质精神生活成本,代替其解决了生存的低限度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有闲阶级借助惊异创造了过往原始社会不曾有过的精神文化,形成了哲学理论系统的开端。
苏格拉底惊异于人性美德的高贵,知识文化的深广,厌恶雅典的泛滥民主,对于男性公民的绝对平均精神,便开始探索社会公共秩序与人性的改造。
我们可以借由《理想国》总结其关于政治伦理的理性整体的思想体系,但这种脱离生存,命运,意义的思考是在忽视被剥削阶级的层面上进行的可能性讨论,很难说其具有万万种普遍性的全面客观的观点。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内容提要: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倚靠,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神的世界里感知那个最高的精神价值。
任何一种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来看,宗教是文化的母体,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出来的,但哲学又是对于宗教的突破,是对宗教的反叛,哲学与宗教又有着鲜明的区别。
中国哲学正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首先看国外哲学的发展,希腊哲学是如何起源的?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时认为,哲学产生的一个条件是“惊异”--“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vii] 哲学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闲暇”――“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们完全满意。
说哲学起源于惊异,那么在哲学起源之前,前哲学时期的人们,难道就从来就没有惊异吗?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惊异吗?有人说在宗教里,惊异产生的是“敬畏”,对令人惊异的神奇事物的敬畏。
那么,我们又有必要追问,为什么在此前人们产生的是敬畏,而在此时产生的却是哲学?对于哲学起源的另一个条件――闲暇――也一样存在着疑问:如果闲暇产生了哲学,那么古代宗教生活中的祭司们,难道就从未有过一些闲暇,使他们思考一点问题吗?为什么他们在闲暇时思考出来的却不是哲学,而是神启?由此来看,我们可以肯定惊异与闲暇是哲学产生的条件,但只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它们还不能够圆满地说明,哲学为什么一定要产生。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可以说,当一个民族脱离了它的具体生活,当阶级地位发生了分化和区别,而整个民族快要接近于没落,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现实发生了裂痕,旧有宗教形式已不复令人满足,精神对它的现实生活表示漠不关心,或表示厌烦与不满,共同的伦理生活因而解体时,――哲学思想就会开始出现。
”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的在宗教中慢慢成长,并获得最终从宗教中突破所需要的必要能力。
现代西方哲学导论
四、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前6世纪-5世纪):重心 古希腊罗马哲学( 世纪- 世纪):重心 世纪 世纪): 是本体论;代表性哲学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是本体论;代表性哲学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中世纪哲学( 世纪 世纪- 世纪):重心是理 世纪): (二)中世纪哲学(5世纪-15世纪):重心是理 性与信仰的关系; 性与信仰的关系;代表性哲学家是奥古斯丁和托马 ·阿奎那 阿奎那。 斯·阿奎那。 近代哲学( 世纪 世纪- 世纪中叶):重心是 世纪中叶): (三)近代哲学(16世纪-19世纪中叶):重心是 认识论;代表性哲学家是笛卡尔、休谟、康德、黑 认识论;代表性哲学家是笛卡尔、休谟、康德、 格尔。 格尔。 现代哲学( 世纪中叶至今):维特根斯坦 世纪中叶至今):维特根斯坦、 (四)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德里达。 海德格尔、德里达。
哲学与科学、 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
哲学:关于人的, 哲学:关于人的,人本身的 1.哲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 哲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四种,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四种,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 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即是哲学境界。 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即是哲学境界。 2.哲学为人带来理智的快乐。在哲学家看来,快乐有两种: 哲学为人带来理智的快乐。在哲学家看来,快乐有两种: 哲学为人带来理智的快乐 感官快乐和理智快乐。感官快乐往往是激烈的、 感官快乐和理智快乐。感官快乐往往是激烈的、短暂的和有 限的,而理智快乐则是平静的、持续的和无限的。 限的,而理智快乐则是平静的、持续的和无限的。后者才是 真正的快乐,才是属神的生活。 真正的快乐,才是属神的生活。 3.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传统, 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传统, 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 中国人信教并不容易。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不能没 中国人信教并不容易。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 有宗教精神和宗教情感。 有宗教精神和宗教情感。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哲学(philosophy),即“爱智之学”,起源于古希腊人对自然界万千气象的“惊异”(亚里士多德语)。
因而,古希腊刚产生的哲学主要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千姿百态,变幻万千?这样的困惑使的生活富足、闲适,思想言论自由的古希腊人率先走上了探索自然奥秘的追求智慧之路。
而对万物始基和本原的探索也成为哲学永恒的主题。
自然哲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在本原问题上便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倾向:一方面,在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米利都学派和爱菲索学派;另一方面,在南意大利出现了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
(冒从虎26页)阿布德拉的德谟克里特在总结前人成果-—特别是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论哲学思想,“建立了自身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用以说明世界的科学体系。
”(文德尔班(哲学史)99——100页)它综合了前苏辙学彬成为后来哲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成为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
原子论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本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任何新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密切相关的。
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产生也不例外。
原子论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左右,其时希波战争已近尾声。
他童年时正赶上文化在希腊半岛本土勃兴和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的时代。
这一时期正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繁荣时期,工商业发达,学术文化昌盛出现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大部分主要学派。
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达,在公元前六世纪由于工商业和奴隶买卖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奴隶主阶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断强大起来。
在雅典、阿格利根特、米利都、爱菲斯等许多希腊城邦,强大起来的新兴奴隶主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与旧地主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日益加深,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哲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早期古希腊哲学
一、早期古希腊哲学(1)古希腊哲学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来源可概括为“两希”,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可见古希腊哲学影响之大。
哲学产生的条件:闲暇(闲人);思想的自由(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自然力和必然性的深切感受)。
二、所以,说理是最重要的本领,使理性精神(非宗教精神,积极的悲剧精神,解释命运、必然性或规律)成为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也造就了西方文化特立于世的传统。
三、与其后的西方哲学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是,第一,朴素直观性;第二,“拯救现象”的经验主义;第三,以宇宙论(自然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A米利都派泰勒斯(前570)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物都充满着神灵(“宇宙充满了灵魂”)。
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
B赫拉克利特(前504-501)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的问题上。
火本原说: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逻各斯学说:世界的本性可“说”(逻各斯);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理性(说)才能发现它。
生成辩证法:对立面转化的关系;对立和谐的关系。
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城的赫拉克利特学派统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C毕达哥拉斯(前532/531)学派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不仅认为万物都包含数,而且认定都是数,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数的关系。
他们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闻名于世,又由此导致不可通约数的发现。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难得显赫,却从未消失,总是作为其他哲学家思想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虽然有时是最重要的部分。
D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前500)其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主要哲学观点:“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哲学家及主要思想简介
古希腊哲学家及主要思想简介关于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个概念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种哲学之间的争论西方哲学史参考书《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梯利著,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柏拉图:《斐多》、《会饮》、《理想国》;奥古斯丁:《忏悔录》;帕斯卡:《思想录》;休谟:《人类理解研究》,《人性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实践理性批判》;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瞧~这个人》);詹姆士:《实用主义》;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福柯:《规训与惩罚》等《哲学与生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古希腊哲学参考书目:《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古希腊哲学》,苗力田主编,人大版《古希腊哲学史纲》,策勒尔著《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邓晓芒著)古希腊哲学的精神从神话到哲学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古希腊社会:城邦制,民主制伯利克里在阵亡烈士墓碑前的演讲:“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我们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在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具有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会是这样的。
”古希腊哲学的特征(静观、辩证、演绎、理智和实践)1、古希腊哲学的意义黑格尔:希腊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019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 2. 言语理解与表达 3. 判断推理 6. 数量关系7. 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关于党政机关公文中请示的抄送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019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A.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应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B.特殊情况需越级行文的,不必抄送被越过的机关C.根据需要可抄送下级机关D.根据需要可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文写作与处理。
A项错误,请示是上行文,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而A选项表述为“原则上应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表述错误。
B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C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因此C项表述错误。
D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因此请示行文中可根据需要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D。
2.两个单位联合行文需要会签,以()为成文日期。
A.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B.第二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C.会议通过的日期D.会议送印的日期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文写作与处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十二)项规定:“成文日期。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最初哲学的里程碑从何而来
最初哲学的里程碑从何而来哲学需要这三个条件:闲暇、好奇、(精神)自由闲暇并不是日常生活上的有空,从日常来讲悠闲并不一定是好事,古希腊讲"悠闲出智慧",但现代希腊的懒散悠闲导致了效率低和落后,可见悠闲未必出智慧。
但从精神自由上讲,就不是这样了。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讲"人们对超乎寻常的技术的赞赏不仅是因为它的实用,而是因为它体现了非同寻常的智慧,经验技术的积累其中一部分是出于必需,有的则是为了休闲。
休闲的技能在智慧上比必需的技能要高,因为它不是为了有用而是必须有人在有闲的时候来做这样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古埃及出现了数学,因为那里有神职人员,他们享有闲暇。
当然,当后来闲暇变成一部分人的特权后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但闲暇也保证了时间不用在必需的技能上而是用在了智慧上。
中国的清谈也是类似的情况。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知识源于好奇"亚里士多德的好奇即wonder。
心理学对好奇的理解是很浅的,好奇在深层上体现了人的自由的精神,追求和主动的态度,精神主动创造和追求的力量。
纯粹主动的活动能力就是好奇。
为衣食所迫的人少有好奇心。
因此在古代好奇实际上是奢侈品,是有闲的人才有的,而不是普遍的心理状态,而是有闲人的积极活动,当然也并不一定有钱才如此。
但理论上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精神上的主动自由,才能享有好奇的福分。
在古希腊哲学家当然也关心诸如民主制等社会问题,但他们本质上不是面对社会实际问题的。
古希腊的哲学家被称为"望天者",他们抬头仰望天空,感叹于人世间的纷争无度,但天体却能合规律的运行,他们想一定有一个最高的智慧在调节,这就是最早的怀疑。
对于最早的哲学家来说,世界存在不是问题,但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世界是一个问题,原因是最重要、最奇怪的。
这三个观念归根到底是精神的自由与主动性。
哲学来自好奇,而所谓好奇就是一种缺乏、一种需要,也就是欲求。
欲求是意志的作用。
罗素经典语录_关于哲学的经典语录(过于自恋就是一种邪恶)
精心整理罗素经典语录_关于哲学的经典语录(过于自恋就是一种邪恶)罗素是个不错的爸爸,大概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
那是从10岁开始抽烟的他,为了孩子,戒烟了。
现在很多爸爸们都很难做到吧?那么,如此有魅力的爸爸,他的经典语录,您是否有兴趣?罗素经典语录1234纲》5、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
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罗素《论老之将至》6、789、Diversityisessentialtohappiness.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罗素10、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11、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
--罗素《怀疑论》12--罗素13--罗素14人。
--15、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罗素16、"Tofearloveistofearlife,andthosewhofearlifearealreadythreepartsdead.--BertrandRussell"《MarriageandMorals》17、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1819言2021、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
--罗素22、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23、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242526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罗素27、要理解一个名词,就必须熟悉那个名词指代的东西。
--伯特兰·罗素28、"Fearisthemainsourceofsuperstition,andoneofthemainsourcesofcruelty.Tocon querfearisthe"beginningofwisdom.恐惧是迷信的根源,也是造成残忍的主要原因之一。
“哲学始于惊讶”再认识
“哲学始于惊讶”再认识一、哲学,源于惊讶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始于惊讶,正如常识满足于习以为常一样。
它惊讶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它惊讶可能本身,为什么,又如何可能。
这种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被称为“爱智慧”,并成就了哲学这门学问。
亚里士多德说:“惊讶驱使人做哲学思辨。
人首先惊讶于自己遇到的奇异的东西,随后逐步深入,追问月亮、太阳、星辰的迁移,以及万物的诞生。
”惊讶促使人形成认识,在惊讶时意识到自己无知,因为爱知识,所以探询知识。
“爱智慧”是为知识本身起见,并不是出于“任何平庸的需要”。
有位名人曾说过:“我研究过很多赚了钱的人,后来发现赚最多钱的人实际上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的人。
但是他们顺便赚的钱比追求金钱、顺便谈谈理想的人要多。
”而能够潜心研究哲学的人,往往也会有如此顺便的收获。
当然,这个收获不一定是真金白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智慧的增长。
而智慧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
正如塔勒布所说,人老的时候,智慧永远比财富更重要。
哲学家最喜欢“惊讶”这两个字。
坤鹏论认为,“惊讶”相当于返老还童,“惊讶”相当于追根溯源。
“惊讶”使哲学家以一种更加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使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东西,存疑待审,而蓦然回首向一片新的神奇领地。
人追根溯源地做哲学思考的一个神奇标志,就是提出并思考像孩子一样提出的种种问题。
比如:“妈妈,我从哪里来的?”“爸爸,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妈妈,什么是死呀?”……这些问题,几乎每个孩子都曾或多或少地提出过。
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被关进各种习惯与见解、掩饰与平庸的牢狱,失去了儿童的无拘无束。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思辨,就如同在被重重束缚之中的觉醒。
这个觉醒用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的那段话最为形象:“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
西方哲学起源简史和界定
霍布斯(1588-1679):近代唯物主义第一人,提出 “物质实体构成了全部存在”。
洛克(1632-1677):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经验主 义的主要奠基者和源头。认为只有 借助感官才能认识 外在,但不能认识本质;提倡宽容,对美国革命和法 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不要挡住我的光线。”而亚历山大说:
“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做第欧 根 尼。”
怀疑主义学派:历史上最早的相对主义者。
皮浪(前365-270):认识到人类思想观念的多样繁复 因而听之任之。
蒂蒙(前320-230):认为论证来自尚不成立的前提 而前提又需论证,以至无穷,故不会有确定性的终极基 础。
贝克莱(1685-1753):彻头彻尾的经验主义者,认 为意识主体所经验到的是意识的内容,除此之外的存 在都不可知。
休谟(1711-1776):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认为我 们面对的是充满希望的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他的 《人性论》是英国经验主义的核心经典之一。
唯理论:源于实在论,重普遍,重统一性。
性,被称为“自然哲学家”。
泰拉斯(约前624-547):认为世界由水组成:“水
是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前610-546): 是泰拉斯的学生,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无规定者”,似老子的“无”。
阿那克西美尼(前588-524):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
生,认为世界以气为本原。
毕达哥拉学派:毕达哥拉(约前570 -497):
各马可伦 理学等。
● 后期
亚理士多德死后800年间有四个主要学派:
犬儒学派、怀疑主义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哲学源于惊讶
哲学源于惊讶惊讶、诧异对于哲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如是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
可见,哲学起源于惊异这样的一种情绪。
如果你对周遭的一切,熟视无睹,毫无兴趣。
不但你本人不会对事物抱有什么惊异的情绪,就连对于其他人的惊异也会投以莫名惊诧的眼光:为什么这个人竟然对于这样毫无趣味的东西发生如此之大的兴趣,莫非他有什么病不成?这样的反应还是无可深责的,因为他自己虽然没有惊异,但对于他人的惊异毕竟还表现出了自己的惊异。
他的过错只是惊异的对象的转移,把对象搞错了。
更有甚者,有的人对于他人的惊诧也不屑一顾。
他们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不知痛痒。
可以说,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哲学的根器。
他也就与哲学无缘。
如果你对哲学感到兴趣,那么你就必须对一切重大的事情保有惊讶好奇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或情绪会将你引进哲学的神圣殿堂。
当然,哲学家也不就是整天除处在惊异状态中出神之外无所事事的人。
惊异并不等于哲学,惊异只不过是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我们之所以对某物感到惊异,是我们不理解此物的性质及其价值,感觉莫名奇妙。
正是这种惊异推动我们去探讨、研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使我们从无知过渡到有知。
于是,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蠢无知(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是为了想脱出愚蠢。
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
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找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哲学产生的条件
哲学产生的条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谈及科学和哲学的产生时,列举了三个重要因素:闲暇、惊奇和自由。
闲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闲暇意味着当时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人们的生产活动有剩余的产生足以养活那么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哲学家;而从社会分化来看,闲暇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能够从直接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精神活动以致哲学思考。
一个从日出干活到日落的人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更没有兴致去思考关于世界、关于人的哲学问题。
只有一个已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用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的人才得以坐下来从事哲学思考。
闲暇这一条件放在哲学家自身来看,就意味着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心境的宁静与从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大多既是有智之士,又是有闲之士。
惊奇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惊奇是人类或个体理性能力觉醒的一个标志。
惊奇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关注,说明人类已经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起居之中,而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世界以及自身的奇妙之上。
正如柏拉图所说:“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
”这一点从哲思的过程来看,便是对无知的自察。
亚里士多德曾说:惊讶是从无知到有知的状态。
因为无知,所以惊奇。
因为惊奇,所以开始关注自己的无知。
因为意识到无知,人们便会想办法探索出答案。
由此,从功能来看,惊奇是一定民族或一个个人生命力的体现。
“由于惊异,人们才开始了哲学思考。
”(亚里士多德)自由哲学作为一个探索世界探索自身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自由地思想,因此黑格尔说:“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
”除了思想方面的自由,社会自由也为哲学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古希腊之所以得以孕育哲学便在于其独特的民主政治所提供的社会自已环境。
除此之外,哲学家的人生自由与生命活力为哲学思考提供文化基础。
若哲学家自身都无法在思维上实现自由翱翔的话,那么现在呈现我们面前的五彩纷呈的哲学思想便不复存在。
这正印证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哲学是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文史谐谈2010-09-01 20:26:1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
”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
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
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
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
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
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
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
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我宁愿说:哲学无用。
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
”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
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
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
“你懂哲学吗?”“不懂。
”“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
”“你懂数学吗?”“不懂。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来,哲学真的没什么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
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
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
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2、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芝诺芝诺是古希腊的着名哲学家,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
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
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
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做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自己的无知。
庄子不就说过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而人们已知的部分总是极为有限的。
这正像圆圈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样,知识越渊博,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疑问也就越多。
反之,知识越贫乏,接触的未知面就越狭窄,疑问自然也越少。
只有什么也不懂、不学无术的人,才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岂不是最大的无知?3、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他像20世纪英国的温莎公爵一样本可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他却对此毫无兴趣,因迷恋哲学而把王位让给兄弟。
温莎公爵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代表人物,其美人还是实用的,可是赫拉克利特迷恋的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
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
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
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
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
这就是说,即使你的鼻孔能辨别出任何烟味,你也不会变得优秀。
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极少,多数人是坏的。
他既不合群,又蔑视一切。
在他的晚年,隐退到一座废弃的庙宇。
野旷人稀,不得不吃草根树皮。
在得了水肿病后,下山回城里找医生,竟不同医生说话,只是用哑语手势,以致医生不懂何为。
他一气之下独自躲进牛圈,用牛粪贴身,想用牛粪的热力逐出体内的水分,约公元前480年与前470年之间,这个高傲的苦行者最终还是复归于土。
赫拉克利特虽然走了,但他的学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那句“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名言,我们更是记忆犹新。
黑格尔评价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第一奠基人。
黑格尔读到他时,动情地说:我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看见了新的陆地。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
不错,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叔本华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拥有的想放弃,没有的想拥有,也许这就是生活。
但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可能失而复得,如健康、金钱、地位、朋友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如青春、生命。
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其实,生活就在身边。
岁月河水一般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过,一去不返。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便曾在河川上感叹:逝者如斯。
几乎在同一时代,赫拉克利特又说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格言。
先哲们那悠远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千万要记住: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4、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马基雅弗利,意大利着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
他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
他的名着《君主论》就是在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由此总结出君主的治国之道。
马基雅弗利目的在于教劳伦佐建立巩固而强大的国家,统一意大利。
写完后秘密呈送给小劳伦佐,并没想公诸于世。
所以语言非常坦率,毫无掩饰。
直到马基雅弗利死后五年,才被人公之于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
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
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
“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
“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
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按照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政治”成为“公共领域”的同义词,“道德”则被划归于“私人领域”,二者间形成了一种通过与对方的对立来反衬自己的“镜像”关系:一个人成为一个好的统治者意味着他必然被私人领域的标准定义为一个恶棍;而若将私人领域的行为准则运用于公共领域则不啻自取灭亡。
他指出:运用力量和权术,不必受道德的束缚。
合乎道德时自然受人赞扬,但是,在政治上,无须问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
只应问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
当合乎道德的事有害于国家利益和君主个人安全时,就不应去做。
当不道德的事对国家和君主有利时,都应毫不犹豫地去干。
不要有什么顾忌。
“如果一个人完全遵守德行去行事,不久就会遭逢不幸,家破人亡”,马基雅弗利说,“做人君的如欲保持地位,必须知道怎样去行不义。
”马基雅弗利所说的“政治无道德”,其实主要在强调:政治应该和道德分开。
如果把政治和道德比喻为游戏,两者的游戏规则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在政治领域遵循道德的规则,或者在道德领域奉行政治的规则,必然会遭到挫败。
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站在我个人的立场和角度,我完全赞同。
政治谋求的是一种权力,如果受到道德的羁绊,必定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
正如在战场上打仗一样,讲究兵不厌诈,政治也是如此,如果遵循“做人要忠厚诚实”的道德原则,估计永远也打不了胜仗。
我们难道不记得中国历史上的那位宋襄公吗?处处讲仁义,时时讲仁义,结果错过了战机,被敌人杀得大败。
有人曾经评价宋襄公是“像猪一样蠢的军事家”。
历史上多少例子表明,那些抱有道德之心的政治家,到最后都是因为“妇人之仁”,小则害身,大则亡国。
比如项羽,他因为讲求信义不愿在鸿门宴上借机杀死刘邦。
在只需要捅穿一层纸的羞涩道义面前,年轻气盛的项羽偏要顾及信用、名誉,顾及周围人的看法和口舌。
尽管自己实力强大并且功劳最大,却因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条款而内心不安,处处束手束脚,在鸿门宴上被樊哙言明而失掉灭去刘邦的机会;在与刘邦的争斗上,他更是处处遭到刘邦舞起的道德大棒的折磨。
即使到最后惨败之时,还是因为“不肯过江东”的道德面子而自刎,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话说回来,如果把政治上的规则运用到道德领域,结果也是同样的糟糕。
如果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要搞阴谋、争利益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马基雅弗利说得对:政治属于“公共领域”,道德属于“个人领域”。
5、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