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二课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包括《秋天》和《夜晚》。
详细内容如下:1. 《秋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金黄的稻田、果实累累的果园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2. 《夜晚》: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如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等,展现了夜晚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以及诗歌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朗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夜晚的星空,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注意韵律和节奏感,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特点。
3. 精讲:分析两首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中的美好景象,分享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板书设计1. 《秋天》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感受秋天的美2. 《夜晚》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感受夜晚的宁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仿照《秋天》和《夜晚》,创作一首以“春天”或“黄昏”为主题的现代诗。
2. 答案示例:春天:绿草如茵,花儿绽放,春风拂面,阳光灿烂。
小鸟欢唱,蝴蝶翩翩,春天的美景,让人心醉。
黄昏:夕阳西下,天空泛黄,归巢的鸟儿,忙碌的蜜蜂。
暮色降临,星光闪烁,黄昏的宁静,如诗如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较高,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意象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学习《寻隐者不遇》和《登飞来峰》两首诗。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寻隐者不遇》中隐者精神的把握。
2.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诗歌文本、教学笔记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现代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引导学生进入现代诗的学习氛围。
2. 朗读:学生齐读两首诗,注意节奏、停顿、语气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两首诗的作者、背景、意境、情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6. 欣赏:播放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自主选择一首喜欢的现代诗,进行朗读、分析、感悟,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1. 《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2. 诗歌作者及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分析4. 诗歌表现手法5.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两首诗。
2.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写出心得体会。
3. 收集更多关于现代诗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现代诗的意境和情感,掌握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语文:第23课《现代诗两首》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
现代诗两首教案一、文章资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抒发的情感:抒发了诗人热爱土地、热爱民族和祖国的情感。
写作手法:象征(以土地象征祖国、民族)、比喻(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中国的土地》刘湛秋这是一曲时代的赞歌,诗中既有对新时代的中国新气象的描写,又有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展望。
二、课文学习《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
(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年级第22课《诗两首》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docx
《诗两首》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并积累诗屮的生字、生词。
(3)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方法】以诵读法为主。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屮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幻灯出示波浪线,师问:“〜〜〜〜〜〜"这是一条波浪线,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由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大都会联想到形象的事物如:大海的波涛、绳子、蜿蜒的小路、麦浪起伏等;教师点拨也可以想到抽象的内容,如成绩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到曲折的人生Z路律等,老师可以做点拨。
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是丰富的,通过一个简单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你看到太阳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作家吴望尧的太阳船。
二、作者简介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40年代在越南经商,抗战胜利后到台湾,继续从事商业。
后旅居洪都拉斯。
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创设台湾现代诗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灵魂之歌》、《玫瑰城》、《地平线》,散文集《自由的悲剧——写给年轻的一代》、《越南沦亡琐记》、《阮氏娥——写给年轻的一代》及《吴望尧自选集》。
其作品曾获台湾文艺基金会特别创作奖。
吴望尧先生的好友也是著名诗人的余光屮先生评价说:“吴望尧的诗作产量丰富,风格多元,佳作不少。
大致分来,约有三类。
第一类是少作,受了新月派和西方浪漫派的影响,轻倩柔美,意浅情浓,和我早年的情况相似。
第二类仍是抒情的小品,但命意转深,个性转强,感性独特,风格渐向现代诗接轨,看得出大有发展的潜力。
3.现代诗二首教案
3.现代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
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纸船》泰戈尔》课件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 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 我的脸埋在手臂里, 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印度】泰戈尔)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借纸 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重点)
小朵白云放在河里与“我”的纸船比赛。
第三部分(第7-8句)“我”的梦幻。子夜的星光下, “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地浮泛前去。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整体感知
《纸船》这首诗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这一诗 集中的作品描写的都是一个儿童对世界、对自然的发现 与感悟,其中所呈现出来的童趣与童真饶有诗意。
现出小孩子想象的丰富与开阔。
课文结构
“我”的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
纸 船
“我”的希望——天上的小白云与“我”的 纸船比赛 “我”的梦幻——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
天真可爱 富于幻想
课文主旨
《纸船》通过描写把纸船放入水中的想象,细 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
深入地理解诗歌,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
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
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1.默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是以什么为核心写的。 2.诗人叠的是普通的纸船吗?那里面承载的是什么? 3.品味诗人的想象与“纸船”的关系,体会诗人是如何想象的。
2.以纸船为凭借,进行想象和习作练习。(难点)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认、会写本课“坦”、“崎岖”、“翔”、“寂寞”等生字,掌握“劲”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写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训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交流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鉴赏诗歌,体会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我们通过《大自然,你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认识了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她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在她们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乐观。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板书:生活)先学第一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简单介绍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
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人读生词并理解3、造句练习。
三、品悟诗情。
1.生活是什么?诗中用了四个词告诉了我们,下面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来。
找出后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师:生活之旅,并非一种风景,有平坦,有崎岖,既有幸福,又有不幸,那么我们应怎样走向生活呢?(微笑着走向生活)2.学生自读自悟。
师:诗人采取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崎岖和不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有关语句,勾画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
信宜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3* 《现代诗二首》一、说教材这两首现代诗简短,文字优美,容易理解。
诗歌描绘的场景,平常可见却富有生机和色彩,简单却绚烂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
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
3。
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是教学重点;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是教学难点四、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几幅画面,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你会怎么描绘这样的画面呢? 归纳学生发言,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从江面飞过,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刘大白先生的小诗《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
思考感悟:(课件展示)(1)边读边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斜阳、芦苇)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2)诗歌中有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驮着、一翻、头白、妆成、一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也可以试着模仿其中的动词,仔细品读,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驮着”运载货物,倦鸟将斜阳当货物一般背负着回去,似乎并不轻松;“一翻”,翻的这个动作利索突然,顿时觉得鸟儿轻松了;“头白"指白色的芦花,“妆成”化妆装扮,“一瞬”时间的短暂迅速,白色的芦花在那一瞬间将自己装扮成灿烂的红色,过程跳跃突然,蕴含着惊喜的变化,将一瞬之景定格,意犹未尽。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8.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感悟作者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重点)
走进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 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主要作品:诗歌《自由颂》《致大海》《假如生 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写作背景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这句话中,两个“一切”表明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告 诉人们,一切苦难都是暂时的,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掩盖,快乐的 日子终会到来。回头审视走过的路,一切生活经历都是人生路上的 宝贵财富。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1.用“√”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飞翔﹒(xiá√ng yǔ) ﹒瞬息(sh√ùn shǔn) 寂寞﹒(m√ò mè)
﹒劲竹(j√ìng jìn) 崎﹒岖(qǐ √qí) 平坦﹒(dàn √tǎn)
2.用“____”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假如生活期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激。
(2)参考答案:《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热爱以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假如 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 追求,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 的观点?请试着用一两句格言式的话写出来。
教师点拨:“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是一个永远值得思考的 问题,学习这两首诗,相信对你一定会有所启迪。乐观、豁 达、坦然、勇敢等都是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写之前应首先 确定自己的生活态度,然后搜集一些有关对待人生、对待生 活的格言,然后仿照格言的形式写一写。 参考答案:(1)人应该乐观、豁达、勇敢地面对生活。(2)只 有笑对生活的人,生活才会向你微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这两首诗分别是《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日傍晚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牛歌》则通过描绘花牛在草地上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通过观察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歌的意境;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接触较少,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的表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将诗歌的美感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秋日晚霞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理解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欣赏诗歌:通过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感。
5. 朗读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展示,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6.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8.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5.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多元的语文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与鉴赏:通过学习《现代诗二首》,使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思维与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诗歌的主题、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
3.文化与传承:了解现代诗的发展背景,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和情感,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例如:《我爱这土地》中“啊,我多么骄傲”的感叹句,要求学生用激昂的语气朗读,表达诗人的自豪情感。
-诗歌意象分析:理解两首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等,以及《乡愁》中的“邮票”、“船票”等,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灵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现代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诗歌解析: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手法和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诗的艺术魅力。
4.赏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两首诗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新课堂五年级教学设计-现代诗两首
上坡子小学“开放式素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审核人签字: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8现代诗两首教师课型新授课时2授课时间40分教材分析《现代诗两首》这篇课文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篇课文包括《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篇现代诗歌,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只有在与生活和命运的抗争中,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的感悟能力较差,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有了动力就是好的开始,本节课着重让学生感悟只有在与生活和命运的抗争中,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学生着重领悟诗歌的真谛。
设计理念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注意三维目标的的准确定位。
在教学活动中突出重难点,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本课的课文中,能够感悟生活的道理,坦然面对人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验诗中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乐观、坚强的高尚情感。
重难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图片 学习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一、情景引入新课3分钟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有的令人愉快,有的令人悲伤。
你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微笑着面对生活》。
板书:我微笑着面对生活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回答教师问题,如何面对生活。
出示学习指南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完成学习卡一10分钟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
2、出示生词卡片:平坦、崎岖、幸福、不幸。
3、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其他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
巡视学生自学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学习卡片一的完成情况,重点点拨,指导。
自由读,解决字词认读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这些词语。
读文,其他生提建议出示学习指南二三、学习《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二1、2题12分钟1、读诗歌感知:思考: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么样的情感?2、学生细读,勾画感受深刻的诗句,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朗读课文《现代诗二首》。
2.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内涵。
4.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2.启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文朗读录音。
3.课堂笔记、黑板。
五、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2. 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课文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
5.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过程,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背诵课文《现代诗二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歌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现代诗二首》上课讲义
精品文档
情,欢快地笑着,像火一样光明灿烂。同时诗人还激情呼唤:祖国 啊,你请倾听,我心中永远涌动着对你的爱的怒涛,表达了对祖国 的强烈的爱。
2.《我爱这土地》中的“我”为什么要用“嘶哑”的歌喉歌 唱?
参考:因为“我”一直没有间断对祖国的歌唱,所以到现在为 止,“我”的喉咙已经变得“嘶哑”。
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退却而是奋起反抗,进行
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爱国诗人艾青正是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
关头,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
跳动着时代最强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结构分析: 1.现代诗歌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语言含蓄或直白、语言精练而形象,通过丰富的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我爱这土地》一诗,运用了哪些意象,他们都有什么象征 意义?
参考:诗歌运用了“土地”、“河流”、“风”、“黎明”四 组意象,象征祖国和祖国承受的苦难和新生。 解析:依据这四组意象,可以理解诗歌的层次。 重点理解:
1.《太阳礼赞》中太阳象征什么? 参考:太阳象征着祖国的新生。 解析:本诗写于 1921年,正是 “五四 ”运动时期。作者作为一个 爱国的热血青年,急切地盼望着一个新的中国的诞生。他把自己的 这种理想用象征的方法表现出来, 即用太阳的新生来象征祖国的新 生。 2.“清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 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一句采取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此句采取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解析:本句中,诗人以 “波涛汹涌着 ”比喻激动的心情,即所谓 “心潮澎湃 ”;这 “澎湃 ”的 “心潮 ”都涌向一个地方, “潮向东方 ”,在 这里,诗人又以 “潮向东方 ”来比喻对祖国新生的期待与呼唤。整句 是说,诗人以激动的心情等待祖国的新生。 3.《我爱这土地》的内容大意是什么,请简述。 参考:全诗共两节。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 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第二节诗人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他对 祖国的深情。 解析:开头,诗人用 “嘶哑 ”来形容鸟儿歌唱的歌喉,并运用一 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悲愤的河流, 激怒的风, 温柔的黎明──这一系列意象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 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借鸟死后羽毛 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祖国之意。第二 节一问一答, 诗人直抒胸臆, 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的情状,
《现代诗二首》PPT课件(第2课时)
《秋晚的江上》
1.自由朗读这首诗。 2.朗读时,重点词语要重读,如“鸟儿、倦 了、还、双翅、掉、芦苇、妆成”等。
《花牛歌》
1. 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 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 3. 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归巢的/鸟儿,
双翅一翻,
尽管/是/倦了,把斜阳/掉在上;还驮着/斜阳/回去。 头白的/芦苇,
《花牛歌》写了花牛在草地上产生的趣事,表达了 作者对花牛的爱好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课共有两首现代诗,分别描画了不同 的风景,分别是什么呢?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 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自己 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
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 在“驮”着太阳。
倦鸟归巢
诗人运用奇丽 的想象,描画出一 幅倦鸟归巢图。
拟人,写出了花牛 的调皮。
2.在草地里眠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拟人,“霸占”写出了天上的白云 很多,铺满了半个天空。这句话描 画了天空中白云,草地上花牛静卧 的幽静画面。
3.花牛在草里走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写出了花牛的快乐。
“滴溜溜”字写出花牛在草地上无拘无束游走的快乐情景。
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峰
暗示天色已晚
积累: “滴溜溜”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
有:___香__喷__喷____、____乱_哄__哄____、__黑__漆_漆____。
语文要素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的美丽风 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之情。
朗读诗歌《花牛歌》,说说诗中描画哪些景物?构 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广东省阳江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
3 现代诗二首第二课时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2.点拨感悟:(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构一致)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花牛歌错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品读两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二首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与幸福。 第四步, 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全班进行朗读的讨论、评点、表演等。 (解说:这 4 个步骤,不仅适用于学诗,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篇 课文的基本程序。设计这个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 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 生。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诗较短,内容也比较浅显,所以积 累部分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对于内容丰富、文采 飞扬的课文,学生还应该积累词汇、句式(名言警句)以及表现方 法等。)
第五步, 总结。 这首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 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 平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练习:1、十五六岁的 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 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由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3. 诵读展示自己的诗作。
3. 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 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 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 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时数:二课时 赏析《少年歌》 一、情境导入 1.设置情境: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 期 根据老师的问题思考。 如”花季雨季”、”花样年华”、花季少年”...... 2.激情导人: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 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
3.《现代诗二首》课时训练2 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3.现代诗二首一、在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后面的括号里打“√”。
1.鸟巢.cáo 芦苇.wěi()2.罗.luó列冬眠.mián()3.占.zhàn领霸.bá王()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填空。
(填序号)①jìn ②jǐn尽.管()尽.力()尽.情()①biǎn ②piān扁.担()一叶扁.舟()扁.豆()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2.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花牛在草地里坐。
花牛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江上晚景:判断正误。
1.鸟儿倦了的原因是要驮着斜阳回去。
()2.说鸟儿倦了,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倦了,这里是诗人的想象。
()3.鸟儿归巢时,夕阳正好映照在鸟背上,这是一幅非常奇丽难得的画面。
()六、抖落斜阳:正确选择。
对“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实在背负不了沉重的斜阳。
B.体现了鸟儿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七、芦苇的变化:理解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现代诗两首
【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的写法。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了解作者
1、席慕蓉,1943年生。
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
.....
尔盟明安旗
.....。
蒙古族人,现居台湾。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了解“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长城谣
三、【依据问题,自主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1、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2、作者是以什么为意象来表达情感的?
3、作者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从诗中圈画相应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4、诗中写出“敕勒川”“阴山”“黄河”的作用是什么?
5、品读诗歌,整理各小节内容。
6、总结: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诗。
主体意象是
,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数清主线是表达对,但是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与反思。
一片槐树叶
一、了解作者
纪弦,1913 年生,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
著有诗集、诗论与散文二十余部。
二、【依据问题,自主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1、体会此诗的线索。
时间线索:——→——→
感情线索:——→——→
双线合并:——→——→
2、第一节中,作者写一片“槐树叶”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找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3、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即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第三节诗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5、诗人为什么说“去享受一个……槐花香的季节”而不是“桃花香”或其他的花香呢?
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三、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这两首诗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