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

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

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探究摘要:教育部在2001 年6 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大影响,采用传统的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都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有效学习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对当今社会各领域都造成全面冲击,也引发教育诸多方面的变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环视国内国外,信息资源开发与有效应用对策研究成为前沿热点之一。

在今天的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共识的主流话题。

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1、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符合该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人机交流”绝不能取代“人人交流” ,因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原则除了应秉承一般传统的以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即要遵循实用、适用、新旧结合,整体运用的原则。

比如语文课的一些内容,倘若不让学习者到现实情境中去实践感悟,光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模式的过程优化(1)加强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效率的最优化,则必须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先做到最优化。

学校借鉴并完善了“一备二上三评”制度。

先由各学科组分年级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备课,由一位老师承担上课,集体参与听课;再针对上课的情况开展讨论活动,改进教学步骤和方法,然后再请这位教师第二次上课(前后两次执教老师也可以是不同人);最后对两次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一些规律,指导以后的教学,同时对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整理和改进,形成优秀案例。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与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被批准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专项课题。

在中央电教馆组织下,课题研究得到了省、市、区电教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多的实验研究,目前基本完成预期的研究工作。

在师生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建立学科资料库、整理汇总典型研究成果并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学情、校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正文一、课题的提出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很普遍的应用。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给现代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为切实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提供了研究的土壤。

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实验,力图从自身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去。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也开展了不少相应的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的利用我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的更新全校老师的教学观念,更好的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首创精神,促进学校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我们申请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1]

结题报告[1]

四川省“十二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生有效学习研究》结题报告四川省德阳市庐山路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确立(一)课题背景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给传统教学带来新的思考。

学生不再单纯的只能从老师教或课本上学获得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多了起来。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方式教学不再能够跟的上时代步伐,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变得至关重要。

纵观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都逐渐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步。

我国网络化只是在最几年发展比较快,所以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研究至今还相对较少。

(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也就是说,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器,其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加工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们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上看,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使以往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材变为“虚拟现实的”、“开放的”、“主动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个体至少拥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然观察、自我认识等八种智能。

这一理论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评价体系,既要力求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3、生理学: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右侧大脑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左侧大脑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左右脑协同活动可以促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15篇)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15篇)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15篇)信息技术学习总结1经过8月11日至20日为期10日的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使我感受到教学工作任务的艰巨。

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

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在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1、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

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

特别是董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更是一下打开了我心结“做自己的事,认清方向,执着努力,不至于在过程中丢失”“人一怒就变成猪”让我平息了内心的烦闷。

2、通过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依托信息技术引导有效学习

依托信息技术引导有效学习
如 拨 云见 日、 迎 刃而解 。 三、 依托 图文声像 。 培 养发 散思 维 心理 学家 指 出 : 原 型 是 激发 创 造 的起 点 壮 的音 乐 ; 然后 字 幕 播 出相关 背 景 资料— — 那是 1 9 4 7年春 天 , 国 民党 反动 派调 动 了 2 O多万 人 的兵 力进 攻我军 革命 根 据 地—— 延 安 , 梦 想 一举 消灭 中国共产 党 , 血腥 统 一 中国 。 为 了有 力地 打 击敌 人 , 党 中央和 毛主席毅 然决 定暂 时 撤离延 安 , 延 安小 学也 随 之转移 到一个 小 山村里 。就 是在 这样 险 恶 的条件 下 ,在硝 烟弥漫 、炮 火连 天 的战争 环境
课伊始 , 教 师应 巧妙导 入 , 充 分调 动学 生学 习的
主 动性 和探 究 欲望 。课 堂 上 , 将 信息 技 术 与语 文 教 学 内容有 机结合 , 能 使教材 “ 活” 起来 , 激发 起学 生浓
厚 的学 习兴趣 。
如 在教 学 《 失 踪 的森林 王 国 》 一课 时 , 我先 播 放
现 代教 育 枝
依托信息技术 引导有效学 习
永春 县 坑 仔 口 中心 小 学 姚 志成


多媒 体在激 发兴趣 、 信 息传 递 、 情 境渲 染 、 思 维创 新等方 面 凸显着 它独 有的优 势。 依托 多媒体 教 多媒 体 ; 情境 ; 引导 ; 有 效学 习
学 的课 堂 , 能调动 学生 多种感 官参 与学 习 , 启迪 学 生思维 , 达到 事半功 倍 的效果 。 关 键词
9 0・ 《 福 建教 育研 究} B 2 0 1 3 . 1
课 文 内容 , 提 高 了语 文 能力 。事 实证 明 , 适 时巧妙 地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许娟)一、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美国,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在2002年前,所有小学、中学、图书馆、学院和大学全部接入全国的学习网”。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网上学习等等,都已经在国外大部分中、小学中开展起来了。

而在国内,目前此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如北师大的《基于校园网的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

在中小学,对相关理论和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虽有一些尝试性的思路和研究,但还未形成一整套可利用的方案和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1、研究目的:1.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教师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其他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通过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改革各学科的教学过程;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探索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策略。

(2)、构建网络环境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网络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实践意义:(1)、组织、实施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的顺利实施。

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学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

怎样写工作总结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结对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1我校省级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经过2年的校内实践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与莆田锦江中学“结对帮扶”关系,校领导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各校通过互相听课、研修和同题异构等方式,把课题成果在片区各校加于推广,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给其他学校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对“结对帮扶”行动的领导,成立莆田华侨中学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吴玉荣任组长,副组长:陈国裕,成员:各中层行政、教研组长、初中年段长;成立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学校管理、师德建设由办公室负责,教育教学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会分别负责,教师业务素质由教研室负责。

二、认真执行行动计划,确保帮扶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成效1、20xx年9月23日至20日(第4周)、20xx年11月25日至11月29日(第13周),我校初中部12个学科40多名教师举行公开教学活动,莆田锦江中学派50多名教师,两次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来我校参加听课研修活动,并参与了我校同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带动、聚焦教研,不但帮助了对方,也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结对帮扶”行动的工作重心之一。

一学期来,我校老师本着共同进步的态度,寻找对方的亮点,以欣赏的眼光学习对方的长处,特别是在加强师德教育方面,力求通过帮扶促进步、交流促提高。

2、为了使两个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能尽快提高,我校在选派骨干教师到莆田锦江中学上示范课、听课、评课、作教学讲座的同时,两校还积极提倡“同课异构”的教学水平帮扶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条件。

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进行培养,成为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途径获取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但是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依赖于老师的指导和布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虽然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学生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3.缺乏系统化的自主学习指导在学校教育中,很少有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学生通常只是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系统化的自主学习培养。

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寻找学习资源、教育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图书馆资源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进行自主学习。

3.指导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学校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包括如何搜索网络资源、如何使用多媒体工具、如何进行在线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4.建立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学校和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

从小学开始,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和意识。

2.加大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力度学校应该加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

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我们概述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特点,并探讨了其建设技术和应用案例,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和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在总结了智慧学习环境的优势,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智慧学习环境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应用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述、建设技术、应用案例、学习效果、影响、传统教学、比较、优势、发展前景、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智慧学习环境应运而生。

智慧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环境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控和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和辅助。

建设智慧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希望能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学习环境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它可以整合各类数字工具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和方法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和方法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一个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知识与信息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同时对人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知识社会里,对于任何一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快速、有效地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信息素养成为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离不开学习。

借助信息技术的参与,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说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变革,信息技术造就教育变革。

(二)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信息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半封闭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易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开通打破了这种局限,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判断,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思考、判断,必须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优”进行深层次的,规律性的探索研究,找出一整套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拓宽教学时空维度,优化教学过程,从促使学生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必会带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

但从我们接触了一些课件和课堂操作来看,教学策略存在明显的不足。

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思想导向不对,使得教学手段同教学思想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错位,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他们不是着眼于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动教学思想和整个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素质为目的,而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机灌”,施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于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同步协调发展,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活动探究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活动探究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活动探究[摘要]文章从什么是教师学习、教师为什么要学习为出发点,提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并总结出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文章对几种社会化软件进行分析,旨在搭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新环境,拓展教师学习新空间。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师学习学习环境学习策略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经从重视硬件建设向重视应用方向发展转变,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网络成为教师和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环境展开学习。

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发生真正的学习。

一、教师学习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构建学生学习环境等成了教师谈论的热点话题。

但是我们始终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教师是否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支撑自己更好地去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

(一)教师学习的概念教师学习是指教师在自身努力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和生长变化。

“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这是著名作家王蒙论学习的一段话。

教师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维持自己专业水平的强劲动力。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学习途径呈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网络开展学习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进行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

网络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影响着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以及情感等因素,促使着教师的发展。

(二)教师学习的目的1.社会的要求。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一百年掌握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

人类知识在19世纪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初每10年增长一倍,最近10年约每3年增长一倍”。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检查汇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检查汇报

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16年教育部课题《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中期检查汇报我校2015年向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申报题目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课题,于2015年11月15日确立为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

课题编号为0151226A--016。

一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校课题组成员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活动,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我校进一步实施课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将课题中期检查汇报如下:一、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

一年来,我们以教师的观念转变为突破口,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思想、观念培训,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方法,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相关理论,促使教师具有整合的思想,掌握了新的教学艺术与方法,为更好的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奠定理念基础。

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特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创设教学情境,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过程,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感染、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一年来我校还组织部分教师(共60人次)到北京、上海、杭州、广东等地学习先进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2.完善设备,提供保障。

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上建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课题实验环境。

我校是云岩区信息技术示范校,有27间多媒体教室,两间学生电脑室和两间专用多功能教室和壹间录播室,我们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改变了以前的传统教育技术和手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教室环境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智慧教室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互动性强的研究环境。

这种教室环境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更加独立、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研究成效。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手段,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首先,我们将设计一份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智慧教室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情况。

然后,我们将观察学生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研究行为和表现,从而评估其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情况。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智慧教室环境的设计与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和设备配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供适宜的研究环境。

2. 互动教学工具的应用:利用智慧教室提供的互动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研究平台等,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 多媒体资源的利用:通过智慧教室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视频、网络课件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自主研究能力。

4. 研究评估和反馈机制: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供的研究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其自主研究能力的发展。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智慧教室环境对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2. 不同策略和方法在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策略和方法。

3. 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的认知和利用程度与其自主研究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有助于教师和学校更好地利用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智慧教室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技能 。
在新课标 的指导下 ,学生成为 了课 堂教学 的主体 。 教师与学生形成为“ 习 学 共 同体 ” ,新课 程也不 再 只是 知识 的载 体 ,而是教 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 的 过程 。 教学 中 , 我们不难发现 , 当代学生 , 获取知识 的途径 广泛 ,每一个学生都带 着 自己的经验 背景 ,带着 自己独特 的感 受 , 到课 堂参 与学 习的。 来 因此要求教师 在课堂上始终 面向每一个学生 ,了解每
性 的 教 学 模 式 和 学 习 模 式 。它 是 以 问题

信 息 技 术 在 课 堂教 学 中 的 应 用
要 遵 循 数 学 的 理 念 思 想 和 方 法
成 不 变 的 内容 ,实 现 以 学 生 为 主 题 地
《 新课程标 准》 出 :学 生的学习和 指 “
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 的 、主动和具有个

课程资源 , 将丰富 、 生动的多媒体资源引
入课堂 , 通过支持满足情境创设 、 启发思 考、 资源共 享 、 自主探究 、 作学 习等多 协 方面 的教学方式 与学 习方 式 ,将现代教 育与信息技术 的相结合 ,突破 教育教学

根据学生的素质和问题 的难易程度 来科学安排课堂小组 ,是开展有效课 堂 的根本保证 。小组讨论要求教师事前提 供与 问题有关 的教学材料 ,明确小组成 员 的分 工 ,让 学生带 着问题 去探索 、 协 作、 交流 、 解决 。基于问题 的学习是在教 师有效的课堂问题 的前提下 的一种创造
个 性 的过 程 。
2提供 有 利于创 新学 生思 维 、 . 动手
实践 、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
3除 书本 、 . 网络所 提 供给 学 习者 的 共性资源 , 密切联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 组

用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用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但 是 技 术 本 身 并 不 直 接 产 生 学 习 效 果 , 必 须 在 学 习 理 论 的 指 引 下 , 把 握 好 信 息 技 术 集 成 化 、 网 络 化 、 多 媒 体 、 交 互 性 的 本 质 特 征 , 并 在 应 用 过 程 中 不 断 对 教 学 模 式 与 评 估 方 法 进 行 探 索 与 创 新 。 只 有 这 样 , 信 息技
容 为 主 (比 如 网 页 浏 览 ) 有 的 以 操 作 技 能 为 主 ( 如 文 字 处 理 ) 也 有 的 以 锻 炼 学 生 的 批 判 性 思 维 为 主 ( , 比 , 比 如 wi ki和 I pi i 。 教 师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的 时 候 , 不 但 要 全 盘 考 虑 技 术 的 适 用 性 , 还 需 要 特 别 考 虑 如 何 s r t n) n a 0
术 的 应 用 才 能 取 得 良好 的 效 果 。 基 于 这 种 观 点 ,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就 显 得 非 常 重 要 了 。 信 息 技 术 好 比 一 匹
烈 马 , 它 需 要 驾 驭 和 征 服 , 如 果 使 用 不 当 , 甚 至 会 带 来 负 面 的 影 响 。 在 实 施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的 时 候 , 我
通 信 工 具 、 编 著 工 具 、 交 互 媒 体 , 以 及 编 程 与 控 制 装 置 , 因 此 较 之 前 两 种 技 术 具 有 了 更 加 强 大 的 学 习 支 持 功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 我 们 能 够 采 集 、 呈 现 、 加 工 、 管 理 和 发 布 教 学 资 源 , 营 造 需 要 的 学 习 环 境 , 设 计 合 理 的
维普资讯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已在黑板、教科书等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融入了幻灯、投影、录音、电影、录像等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动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培养审美情趣电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中,可以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语文课文的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材的文字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

例如,教学《登鹳雀楼》这首五言绝句时,可以用电脑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太阳正沿着远处层层山峦下落,霞光笼罩着沉静的原野,黄河水后浪推前浪,浪涛滚滚地从鹳雀楼的前方向东流去的图景。

这种落日、霞光、高山、大河,一远一近,有动有静,壮丽多娇的画面,既有利于把学生引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情画意之中,又有利于引起他们的联想,领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涵的哲理。

同时,使学生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以上的教学实例让我们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步入语文课堂教学,它对传统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又看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

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操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做到读写结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全力投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有效教学研究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有效教学研究
维普资讯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68
2o 8. o 3
Jun l f i i gV ct nl& T c ncl o e e o ra o u a oai a J jn o eh i lg aC l
信 息 化 环 境 中高 校 有 效 教 学 研 究
人 为本 ,确 立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树 立 “ 切 为 了 学 生 的 发 一 展 ”的 思 想 。 学 生 是学 习 、认 识 、发 展 的 主 体 ,教 师 的教 是
方式 ,教学缺少灵活性 、新颖性 ,新的科技手段虽然进入 大 学 校园,但没有真正进入 到教与学 的环节 ,使得这些高投 入 的设备没有发挥其应 有的作用 ,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和 教学效率 。因此 ,探讨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高校教 师的 教学能力和教学有效性 ,即对高校有效教学的研究成 为了热
到 教 学 清 楚 明 了 ,促 进 学 生 对 学 科 内容 的 透 彻理 解 、全 面 掌
行 为、过程及教 学媒 体的利用 方式 ,实现 自己与 自己的对
话 。强 调 高 校 教 师 不仅 要 把 教 材 、学 生 、教学 设 备 这 些 客 体 作 为 研 究 和 认 识 的 对 象 ,而 且 要 把 自 己的 教学 行 为 和 过 程 也
效益 。
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第三 ,信息化环境 中的高校有效教学需要 教师具备一种
反 思 的 意 识 。有 效 教学 要 求 高 校 教 师 不 断 地 反 思 自己 的教 学
高校有效教学既是 以学科为 中心的 ,又是 以学生或学 生 的学 习为中心的…。即高校有 效教学既要注重学科内容 ,做
获 得 理想 的教 学 效 果 。 二 、信 息 化 环 境 中 高 校 有效 教 学 的 根 本标 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
2015·3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可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有效。

教师可利用
多媒体资源,创设符合学生情况的学习语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9-054
江苏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223001)张

信息技术包罗万象,它可以把图像、文字、声音、动画集于一体,在渲染气氛、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替代的优势。

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要丰富课程资源,就要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英语学习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激活情感,诱发学生热情空间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到许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让他们在课堂上再次领略到优美的画面,欣赏到感人的瞬间,或者展现出各种活动的过程。

案例:在教学《5BUnit7Abusyday》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某个动画人物的一日生活情况,让时间不停地跳动,画面也跟随着时间不停地转换。

学生对这样的生活情况非常熟悉,当他们看到动画人物与自己一样时,他们会显得特别兴奋。

因此,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诱发他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让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变得更加有效。

二、优化环境,丰富学生心智空间
英语学习需要环境的渲染,让学生每天看到、听到英语,他们就会对英语感到异常的亲切。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校园环境,在走廊、墙壁、教室的角落都贴上与英语相关的、有趣的资料,让学生抬头就能见到英语,伸手就能碰到英语,让他们沉浸在英语氛围中,享受英语、学会英语。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利用者,也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

我们可以依托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英语环境。

创设环境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英语;策略是营造轻松快乐的英语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用英语的地方,在实践中习得语言。

如低年级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文件,让他们开展儿歌模仿。

每天早上利用早读的时间让他们在视频环境中进行英语儿歌的模仿训练,在训练中让低年级学生完全彻底地进行模仿,感悟英语语感,体会英语说话的语调。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模仿能力得到了加强,语音语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增加了英语词汇量和基础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高年级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课外阅读资料,把经典的内容呈现给每一位学生。

教师每周定期进行阅读辅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英语文化背景资料,增加英语词汇量,为学生今后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学校还可以订阅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杂志,以供他们在课余时间浏览,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如此环境的优化,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心智丰富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变得更加有趣而有实效。

三、再现场景,拓宽学生想象空间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情境,还原最为真实的语境场景,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英语知识。

案例:在教学《5BUnit4AnEnglishfriendPartE-FGH》部分时,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了一个捞漂流瓶的游戏。

让学生看着动画捞漂流瓶,瓶里是英语小诗和语音内容。

此时,背景音乐响起,学生紧张的神经得到了舒缓,让他们可以更加投入地体会到英语韵律小诗的节奏美。

瓶子里的语音部分,我让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男女生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读,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声画融合中学习英语知识,他们的情绪极为高涨,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四、激励评价,铺设学生进步空间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要注重评价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获取成功体验。

多媒体的巧妙使用,可以让我们的评价方式更具人文气息。

比如可以把学生作业制作成课件,让他们共同评改。

优秀的作业,课件会自动生成赞赏的声音;有错误的作业,课件会出现一些激励性的话语。

学生看了会觉得新奇而有趣。

或者直接让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作业的内容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趣味性极强的游戏类作业。

总之,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快乐、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并切实地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特约编辑陈兮琰)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
英语广角·
课堂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