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

合集下载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不断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标签: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此過程中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且有机地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开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必要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地理教学在统一教材模式中,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实现因材施教。

不可否认的是现用地理教材往往与乡村实际、学生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空洞、单调,往往让乡村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枯燥的感觉,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行成喜欢地理知识不喜欢地理课的现象。

许多学生由此对地理课产生厌学、怕学、难学的思想。

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必需认真关注乡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地理资源,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地理教育带来源泉与活力。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通常情况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各种馆室、信息中心、学校网站、景点绿地、宿舍、球场、礼堂;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无形的资源,如校内校容校貌、校纪校风、人文资源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特长的学生和教职工;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学科课程的教材,教参、教辅和练习册。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基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子课题组长乐第一中学地理组一、课题的产生㈠课题产生的背景1.新课改“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学习的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要求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

2.本校是课程改革实验校。

要求每位教师以研究来带动教育改革。

为了把握学生学习地理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的改进地理教学,本课题研究前设计一次专题学生问卷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以定量的方式获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了解当前我们的地理教育以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育的现状,以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和从中得到启发,尤其是对于在当前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改进地理教育的思考。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高一年4个班学生作为调查的样本。

学生基本状况如下:4个班共有学生221人,学生地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0份,男女学生基本各一半,所有问卷都是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基本上是健康的。

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 重视思维的激活与训练练;强调情感激发;重视人格构建、方法适宜等。

以便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某种高尚的地理学习动机,使这些内在的动机与个人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自动性,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地理教学效果。

同时调查显示,此前有71%的学生没有听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说法,有85%的学生没有上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读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书籍的只有25%,有7 6%的学生渴望了解家乡的地理概况,对于增设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赞同的则有68%。

乡土地理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乡土地理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组工作计划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确定课题行政主持人、学术主持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2、确定课题组成员;3、制定研究方案;4、填写课题申报表和申报评审书;5、初步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田甲佩(镇安二中校长)副组长:王义军(镇安二中副校长)成员:刘永文李宗政李国玉刘家胜陈永周阴长明张志军(2)、执行小组组长(行政主持人):刘永文(镇安二中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学术主持人):韩永山课题组成员:余大兴韩永山周正道朱丹梁延文2、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磋商、广泛调研,制定出了研究方案;3、课题组长亲自主持填写课题申报表和申报评审书;4、课题组成员分头调查、收集资料,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出了课题实施方案。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由邓金涛、余大兴负责组织师生深入乡村调研,了解镇安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质地貌、地形土壤、河流湖泊、生物气候等等;2、由梁延文、朱丹负责通过检阅资料、走访调查,了解镇安的人文地理概况,包括风土民情、聚落特色、服饰饮食、交通经济、工农业生产等等。

3、由韩永山、周正道负责搜集制作岩石、土壤标本。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邓金涛、余大兴除了利用周末时间随机深入乡村调研,了解镇安的地质地貌、地形土壤、河流湖泊、生物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外,还制作了乡土地理调查问卷,让高一所有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广泛调查,问卷内容如下: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调查时段:调查地点:一、走进家乡: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势:2、地质构造及主要矿产:3、河流名称、流向及水文、水系特征:4、气候类型及特征:5、主要植被及分布:6、常见动物及生活习性:7、土壤8、常见中草药:9、家乡特产三、人文地理特征:1、土地利用类型、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持肥力的主要方法:2、耕作制度及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3、退耕还林情况及森林的常见类型、主要树种:4、养殖业:5、乡镇企业:6、聚落类型:7、房屋建筑特征:8、交通运输方式及主要交通工具:9、列宗列祖迁移状况:10、家乡名人及典型事迹:11、家族人口繁衍及从事的主要职业:(1)曾祖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2)祖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3)父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4)我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11、民风民俗:12、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现状、前景:13、在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4、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四、展望家乡美好蓝图:本次调查发出问卷72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83%。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正是有效贯彻与落实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另外,课程标准也指出,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四大部分之一,且是必学内容。

乡土地理资源类型多样,有着独特的区域性、时代性、生活性及实践性特征。

其有效开发与充分应用必将有助于地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区位等诸多原因,目前拉萨地区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整体教育水平与内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影响拉萨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本文以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为本”的发展要求和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需求为背景。

首先从国内外对乡土地里的研究入手,阐述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并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学习迁移理论等基本教育理论。

其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和分析了拉萨地区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原则:乡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遵循新课标原则;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自身及职能部门等不同视角提出开发、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解决策略,提出了包括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加强地理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其开发与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意识及能力和创造条件和实现拉萨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途径的多样化等策略及途径。

同时,以“拉萨河实地考察教学设计”为教学案例,进行相对应的乡土地理课堂案例设计,突出拉萨区域特色,实现其教育价值,以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为乡土地理课程的开设提供教学素材,力求对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进而推动拉萨地区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普及。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教 育观 察
乡土地理课程 资源开发 利用 的问题 及对策
邢 佼琳 张胜 前 张 朋朋
摘 要 :乡土 地理 是高 中地 理教 学 内容 的重要 组 成 兴趣 。然而 ,大 部分 教师对 乡土地 理课程 资源 的开发意 部 分 ,可 以帮助 学生 认识 学校 所 在地 区 的地理 环境 ,
在 调查 石家 庄市 乡土 地理 课程 资源 开 发 内容 时,
只有 1 6 . 7 %的教 师选 择开 发 自然 地 理,更 多 的教 师选 地理课程资源在利用过程 中, . 大 多数学校没有统一 的乡
择 的是 开发人 文地 理 。在 高 中地 理教 材 中, 自然 地 理 土地理教材 ,在结合 乡土地理 知识 的时候 ,教师没有统 重 点和难 点很 多 ,对 学生 的思 维建 构和 理解 能力 有 很 高 的要求 ,并且石 家 庄具有 地跨 两个 地 貌单 元 的 自然 开 发的重点 ,要 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 。
石 家庄 市 乡土地 理 实践教 学基 地很 多:河 北 省博
g u a n l z g u a n c h a . c o m
管理观察 ・ 总第 5 3 5 期
教 育观 察
物馆、河北省科技馆 、石家庄市气象局等等,但被成 为 组 ,由当地地理教研 员负责 , 成 员由地理骨干地理组成 ,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 的确很少 ,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 形成联合开发 ,多效共享 的良性开发机制。 要和相关部 门联系,加强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 地建设 , 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 乡土地理教学 。 二、石家庄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 .石家庄市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对策
强化 教 师培训 ,增 强开发 意识 ,提 高开发 能 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045-2023年第12期(总第352期)课堂作用,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地理八年级“地形和地势”这一单元时,教师如果只是进行口头表述与平面展示,就难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和人文地理等有关内容。

对此,教师可充分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以南通市为案例展开教学。

该地区在我国东南沿海,东濒黄海,南临长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地势低平,地处第三级阶梯。

这样便可将地理教学的难点简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有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地理八年级“地形变化”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乡土地理资源设计问题引入新知识:“在过去的十年里,你注意到身边的山有什么变化吗?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学生大多都回答不出来,但对此产生了求知欲和探索欲。

教师再问:“为什么课本上说地形在变化?”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主动探索知识内容。

(三)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综合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既能为地理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又能让学生从地理课堂走到校外进行学习实践,从而培养其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地理七年级“环境污染”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提问:“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环境污染因素?当你看到环境被污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根据调查并结合书本知识可得出结论:部分工厂废渣废气乱排放,一些城市居民生活废水无序排放,而相关污染治理技术滞后,城市环境受到污染。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学生经过思考可提出方案:充分转变发展观念,以旅游为重点,以旅游带动贸易,找到城市发展的支点;在污水处理方面,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污水处理技术,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河北省新河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河北省新河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河北省新河中学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地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乡村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

乡土地理教育作为中小学地理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缺乏资源,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和实施质量。

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成为提高乡土地理教育实施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以河北省新河中学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提高乡土地理课程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发挥乡土地理课程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掌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教育的需求和意愿。

在此基础上,设计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实验,采用教学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特点;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包括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3、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4、乡土地理教育的评价与改进,分析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实验的效果和影响,评价教学成果,对乡土地理教育的改进提出建议。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掌握河北省新河中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教育的需求和意愿;2、研究出适合新河中学乡土地理课程实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设计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实验,提高乡土地理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实施效果;3、评价和总结乡土地理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乡土地理教育的稳步发展。

本研究对于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提高地理课程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国家地理素养和民族地理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设计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设计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课题,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xx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内容之一。

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

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

”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峰峰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

我们峰峰乡土文化有千年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中外。

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

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二、开题报告(题目、内容、操作、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

提到课程资源,多数人会想到教材、大纲、教参、练习册,就是身在一线的教师,我们大多数人也这么认为,把课程内容、来源当做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甚至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这种陈旧的课程资源观显然是片面的,新课程改革已把课程资源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

在我国虽然也有很多人在研究课程资源,但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这与我们一线教师的思想观念脱不了干系,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校长或学术人员,其实不然,我们一线教师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我们知道他们的喜好,我们才最有发言权。

所以应该倡导一线教师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开发课程资源体系。

现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还是一个新课题,但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迗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并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就目前对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看,认识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迗地区的城镇学校,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

事实上,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城市学校的硬件配置高,资源搜集更加便捷,更加丰富,而农村学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取之不尽的地方人文、社会资源,还有教师、学生身上潜在的民风、民情、民俗优势。

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以乡村文化为载体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使教育向民间、向地方开放,促进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建设,无疑是当前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利用乡土资源,打开校本课程研发之门

利用乡土资源,打开校本课程研发之门

[ 摘 要] 乡土 资 源是 非常 重要 的教 育资 源 , 我校 在 开发 校 本课 程 的过 程 中, 充分 利 用本地 的 “ 客 家文 化” 资源, 取得 了较 好的效果 。在校本课 程的 开发 实施过程 中, 我校 组 织教 师从 地 方文献 、 实地考 察 中寻找 资 源, 从 实际 出发编 写教 材 , 并在 学科教 学和各种 活动 中渗透校本课 程 , 促进 了学生对 乡土文化的 了解和热 爱。 [ 关键 词 ] 乡土 资源 ; 校 本课 程 ; 客 家文化 [ 中图分 类号 ] G 6 2 4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7 1 2 ( 2 0 1 5 ) 1 5 - 0 0 3 9” “ 客 家 起 源” “ 客 家 民居 ” 等 丰 富 的 具 有 浓 郁 梅 州 乡土 气 息 的资源 , 掌 握 了编写 校本 教材 的第一 手 资料 。 ( 二) 从 实 践考 察 中充实 资源 学校 教 师 带 领 学 生 到 民 间 采 风 。 到 客 家 博 物 馆、 大埔县 客 家博 物 馆 了解 客 家 起 源 。 到 梅州 客 家 山歌 传承保 护 中心及 田问地 头采 集 客家 山歌 . 到梅 州市 革命历 史 纪 念 馆 、 丰顺县历史纪念馆 、 蕉 岭 丘 逢 甲故居 、 梅 江 区黄 遵宪 故居 、 叶剑英 元 帅 纪念 馆 、 大埔 县张 弼 士 故 居 等 寻 访 名 人 足 迹 . 到梅 县南 E l “ 南华 又庐 ” 、 大埔“ 花 萼楼 ” “ 泰 安楼 ” 、 梅 县 区西 阳 “ 联芳 楼 ” 等 地拍 摄 客 家 民居 , 深 入 感 受 客 家 民居 的建筑 艺术 魅力 , 充 实 了校本 教材 资料 。 ( 三) 从 实 际 出发 编 写校本 教材 教师在 掌握 了大量 的乡 土教 材资 料 后 , 按其 教 育 价值 取 向进行 改造 、 调整 , 经 过 提炼 整 合 . 编写 了 既具有 浓郁 地方 特色 , 又适 合小 学 生 阅读 的校 本 教 材 。教材涵 盖 了 “ 客家山歌” “ 客家童谣” “ 客 家 美 食” “ 客家谚语” “ 客家之子 ” “ 客家 围屋 ” “ 客家风 俗” 等 内容 , 为 开展 农 家 优 秀 传 统文 化 教 育 提 供 了 有 力 的保 障 。 师 生经 过 “ 阅读一 考 察一 提 炼一 整 合一 编 写 ” 的过程 , 不仅 加 深 了对 客 家 文化 的认 识 和 了解 。 更 提 高 了搜集 、 整合 信 息 的能力 。 三、 全体 教师 活 用校 本教 材 。 在 教 学 中 有 机 渗 透 为 了激 发教 师整 合使用 校 本教 材 的 能力 . 学 校 鼓励 教 师在 教育教 学 中有机 渗 透校 本 教材 的内容 。 教 师采用 课 内外结 合法 , 把 乡土 知识 与 课 内知 识联 系起来 , 以此 开展 乡 土教育 。 ( 一) 在音 乐课 堂 中引入 “ 客 家 山歌 ”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教改聚焦2013-08乡土与学生的家乡环境、经济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乡土地理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上看,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展富有实效和新意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

与此相关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是必要的保障。

一、提供开发的平台学校作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管理者,应提供相应的开发平台。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平台应融合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于一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立足于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整合、开发以及管理适合本校学科教学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促使每一位教师成为研究者、课程的管理者和实施者,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从根本上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的能力,在利用的过程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就得到了加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二、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在遵循国家地理课程标准,遵照国际地理课程资源大纲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对课程开发权利的下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共同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抛弃对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片面认识,不能使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走过场,要监督、引领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课程的开发更加合理、科学。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环境的差异大,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地的人口素质千差万别,学校的基本概况各异。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进行需求的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一是学生需求,二是地区需求,三是社会需求。

学生需求属于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区需求与社会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

对学生需求分析方面,要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

知识需求指学生对知识及获得知识的方式、渠道等的需求。

心理发展需求主要指学生心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需求。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素材性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如何依据新课程理论、地哩学科特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地哩校本课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

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明确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是得出乜么结论。

地理课程的开设应该满足四个目标: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协凋发展的科学,任何有关地理的学习都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约发展观出发,让学生懂得只有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源于对家乡的了解以及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只有认识到本身的主人翁地位才有可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责任心。

二、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1.围绕学生的兴趣选取题材一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心理学认为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安排内容一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都是源于教材,而又有别于教材知识,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3.渗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地理校本课程应具有探究本乡本土(居住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内容,体现校本课程因时、因地、因李制宜的特性。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新课改的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提出是本轮地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亮点,因此,高度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必将对促进地理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
1.2研究意义
一、培养家国情怀乡土地理教学目的是“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 21 世纪培养合格公民,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更易让学生在认知周围社区、地方、国家的地理特征基础上,树立国家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对此,我国的教育部门针对初中地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2001年、2003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不同的内容纲要,在这一系列文件纲要中均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中提出:“要丰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就要充分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全日制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颁布)中也有所体现:“要合理的开发利用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界就要不断加强沟通与联系,寻求多各方面的合作”,并且在这一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只有构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教育出发点才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这样也才能反映地理这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 》(2010年颁布)中也要求:“学校必须开展拓展性和实践性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从多方面来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课堂教育是实施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课程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实施的好坏或者课程实施的质量是衡量学校甚至衡量教育部门教育实力的核心。课程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担任重要的角色。特别在当今社会中,不论是科技、经济还是知识都在飞速的发展,而世界各国的竞争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为此世界各国针对教育问题掀起了改革的狂潮,以期提高自己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之下,也倡导和实施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被视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批准予以立项,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根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天生有好奇、求知、发现、探索的欲望, 而学生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素材,它们对学生也产生着一定的吸引力和困惑感。

让学生注意和思考,当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被学习者发现时, 学习效果最好。

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大大促进学习,应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到社会、生活中的地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

体现了“构建主义理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地理知识背景,对乡土资源等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构建成自己的地理学知识。

符合者“新课标思想”。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

提倡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学习的载体,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目标”要求“增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实施建议”倡导“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实现者“校本课程理论”。

其基本内涵是学校依据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 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自行决策,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经师生自行研讨、设计、筛选、编制,自主实施评价的过程。

它可以充实学校教育的内容,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真正适应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 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60年代末期,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兴起,发达国家教育界出现对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形成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与探索,推动了学校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并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运用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运用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土地理教材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到了地球上各个地区和各种自然环境的特点。

在过去的教学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对乡土地理教材进行重新审视和改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探究该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二是解析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三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四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到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法和建议;五是评估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推动作用,探讨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而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展开讨论,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主题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8T11:22:31.35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作者:张槐军[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主要介绍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开发的方法及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应用。

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张槐军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主要介绍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开发的方法及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从教学目标的厘定到教学评价的开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渗透着新课程的精神与要求。

[1]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乡土地理"的基本定义“乡土地理”是小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等的综合。

中学地理教育认为:“乡土地理”的研究范围是省或县级地理。

[2](二)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乡土地理资源是小区域范围内所存在的自然地理资源和人文地理资源的综合。

自然地理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生物资源”等,人文地理资源包括“历史”、“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民风民俗”等。

[3]通俗地说, 本地区学生身边与地理课堂相联系的所有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都可以作为乡土地理教学资源。

二、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与地理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
作者:黄咏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4期
《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使教师教学方法改变有章可循。

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资源调查,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开发系统的乡土地理教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把乡土地理资源整合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使地理课堂鲜活起来。

校本教材走进花都乡土花都
一、开发背景
1.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生活中的地理,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种新课程思想,与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有着共通之处,具体表现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对开展乡土地理的方法和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三个必修课程共29条活动建议,有13条建议是要求学生结合本地乡土地理情况展开一系列的调查、观察、参观、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活动,其比例占到活动建议的45%。

乡土地理的运用,一方面能使学生把所学的地理原理、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地理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地理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乡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才能符合新课程理念,才能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乡土地理资源的使用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的乡土地理资源使用目标和方法、完整的乡土地理资源结构和常态化的乡土地理资源收集渠道,而且多为老师自己收集,学生较少参与其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所以编写校本教材是将乡土地理资源规范化的主要途径。

2.地理学科特征与地理教学发展的要求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地理环境具有空间的广阔性,构成的综合性和发展演化的长期性等特点,故客观上要求学生从身边出发,通过多走、多看、多想,实现知识与能力应用和整合,强调地理实践能力。

正如前苏联地理学家包洛文金所说:“研究周围的自然地理现象以及本乡的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乃是地理教学的基础”。

乡土地理教学,能生动、深刻、鲜明地体现出人地关系,所以缺少乡土地理内容的教学不是完整的地理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

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内容有机结合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模式,使用乡土地理开展案例教学,使教学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与接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目前我校地理教学实际的需要
本校是花都区的重点中学,学生生源来自城区和各个乡镇,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差异较大。

地理就在他们生活中,但地理离他们很远,学生比较缺乏收集、整理的动手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方法指引,学生收集的乡土地理资料难于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所以《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前瞻性的课题设置和具体的方法指引对学生有序收集乡土案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地理教学及时提供相关乡土案例提供了保障条件。

二、开发思路
1.编写理念
国家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基本理念:“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标准还指出,地理课程必须“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用。

这些新的理念成为《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编写思想的指导下,《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选择的内容和结构有利于基础年级的地理教学,并与人教版教材内容有互补的作用,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对开展乡土地理的方法和内容具体化和乡土化。

开发思路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主题是“走进花都——实践探索”篇,主要是结合必修1、2的核心内容编写,教材形式为指导册型,它相当于实验和调查指导册的作用。

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花都区域概况,并且初步积累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能力。

考虑到刚升学的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较少参加地理实验和调查活动,实践能力较低,在教材编制中,针对每一个实验和调查,教材中添加上详细的操作方案,学生阅读教材便可自行完成。

下篇主题是“乡土花都——区域发展”篇,主要结合必修3核心内容编写,选择具有时代性、区域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进行组编,如花都汽车城的产业集聚、空港经济、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问题等,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原理,剖析乡土地理案例,使地理原理与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认识花都区域内差异,理解花都的自然和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知道花都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政策,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编写体系
3.内容构成
(1)上篇“走进花都——实践探索篇”主要内容
(2)下篇“乡土花都——区域发展”主要内容
三、教材特色
1.校本教材结构编写的模式具有创新性
综观国内外多种乡土地理教材,教材结构一般有要素排列式、特征描述式、综合分析式、中心问题式。

每一种模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见表1),《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编写模式参考各种模式,上篇编写结构主要要素排列式和特征描述式的结合,用“衔接花都”这个环节体现花都的自然和人文各个要素,使教材内容比较系统;用“探究活动”环节体现花都区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的特征。

下篇编写结构主要是“中心问题式”,关注花都的变化,选取具有时代性的主题,并通过“视觉延伸”环节使教材内容置放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宏观大背景下,避免就“乡土”论“乡土”。

2.校本教材内容与人教版必修教材的关联性好
上篇“走进花都——实践探索”的“实验观察”是结合必修1的核心内容开发的,结合必修1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课前、课后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在上完“地球运动”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某地地理位置测量方案、过程及结果;或花都区某小区楼向和楼距的实地考察),开展一些相应的实验活动,加深对地球运动主干知识时区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理解。

在讲“大气热力作用”之前一个星期,可以先布置学生进行“温室效应现象小实验”的数据收集,授课时直接采用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讲课,激发学生对这个难点和重点的兴趣,有利于攻破这个历来的教学难点。

上篇“走进花都——实践探索”中的“社会调查”是结合必修2的核心内容开发的,人文地理的教学可以设置课前时间展示“乡土地理“环节,然后课堂的教学尽量采用乡土案例,例讲工业集聚时,用“花都汽车城”资料贯穿教学。

下篇“乡土花都——区域发展”的专题,可以作为必修3的教学案例,例讲授《热带雨林保护和开发》时,可以融合“王子山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

将学生的地理调查资料引入到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内容有学生劳动的成果,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

3.校本教材选择的内容时代性和实践性强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教材的下篇的专题内容较系统地介绍近些年花都区发生的显著变化,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例“空港经济”“花都汽车城”“狮岭皮革城”等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乡土地理教材也必须具有引导学生投身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功能。

《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要求学生对乡土地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和调查,由此得出学生自己的结论。

“探究活动”主题的设计更体现出实践活动的要求。

四、开发意义
乡土地理处在“国情——省情——乡情”教育链的最基础的地位,担负着“爱乡——爱国”教育的重任,乡土地理是培养学生从自我做起,热爱、保护地理环境意识的基本点,有利于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构建“学习平台”,去观察、发现、获取新知识;《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使这一乡土地理教育目的更有效实现。

在课程功能上乡土地理的定位有两个:一是集理论、实践、技能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二是在对地理综合问题的实证中,培养学生原创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为达到乡土地理课程功能提供保障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改变,舍弃原来的划条记忆,照本宣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素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身边的地理现象、问题和热点引入课堂。

《花都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使教师教学方法改变有章可循;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资源调查,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开发系统的乡土地理教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把乡土地理资源整合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使地理课堂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董晓萍,苏筠,岳耀杰.乡土地理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