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南庄小学校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问我们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5.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6.学生列式并口答。
7.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4.蝙蝠每分钟飞行500米,大雁每分钟飞行的路程是蝙蝠的3倍。
大雁每分钟飞行多少米?5.10人打乒乓球,跳绳的人数是打乒乓球的3倍。
拍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
跳绳的有多少人?拍球的呢?6.四、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五、课堂作业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组织交流。
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
练习交流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板书设计预习要求掌握乘法口诀和乘法意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旁注一、课前热身1.口算:2.竖式笔算:二、进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数与代数部分。
二年级下册已经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册教科书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结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显示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感受计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可以用除法和加减法解决的、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之外,还安排了除法的验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用乘法验算除法,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计算的水平,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后,本教材安排从条件出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从条件出发思考,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用两步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会得到适当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册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认识分数”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借助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的加、减法。
此外,考虑到学习难度、与一些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生日程生活经验的积累情况和认识发展水平,所以把《千克和克》安排在本册教学。
2017-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页)
2013教育部审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综合和实践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
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三年级同学在上学期对知识的把握比较好,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本学期继续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力求比上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
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
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习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
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018-2019学年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秋学期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40名学生,在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班总平均73.08分,占全乡第三名。
学生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有3名学生在计算速度上无法跟上;班级大部分孩子对于乘法口诀的背诵很好,个别学生不能背。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和1个探究型活动,另外,教材里还编写了11道思考题、6篇“你知道吗?”和3个“动手做”活动。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和克》、《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二年级已经教学了表内乘法,还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本册主要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在整数乘法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既是表内乘法的自然延伸,也是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它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围绕计算方法的探索、计算能力的形成和计算知识的应用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2.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千克和克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质量单位,本单元主要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及相关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到1 0001. 数的连读与拆分2. 数的读法与写法3. 数数游戏第二单元:巧加巧减1.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乘法口诀表3. 大小比较第三单元:长度和重量的比较1. 长度的比较和测量2. 重量的比较和测量3. 数字图形第四单元:简单的分数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凑整与分数计算第五单元:数字之间的关系1.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2. 数的分解与合成3. 进位与退位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任务导向法:结合实际问题,设计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法: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技能的水平。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和活动:1.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 数学实物:如计算器、尺子、秤等3. 游戏和活动:如数数游戏、计算竞赛、分组比赛等4.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互动课件等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单元(数到1 000)第二周:第二单元(巧加巧减)第三周:第三单元(长度和重量的比较)第四周:第四单元(简单的分数)第五周:第五单元(数字之间的关系)第六周:复习和总结以上是一个初步的教学计划,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1)班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二(1)班数学,总人数43人,男生22人,女生21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单元的调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二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单元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与调整,以使教材的结构更合理,更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
1.新增“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单元。
由于原二年级上册教材只涉及表内乘、除法运算,学生一个学期不接触加、减法运算,容易生疏和遗忘,不利于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减法的学习。
为此,在二年级上册增设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的教学单元。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
重点引导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或笔算。
(2)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主要教学“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其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原二年级下册移来。
安排这一单元的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了同一册教材中运算的单一性,更凸显了两位数加减法在加减法运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因为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就可以类推出三位数,乃至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此外,安排“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实际问题结构体系的封闭性。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1.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等教学活动,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关系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
在此过程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生活中的间隔排列,找寻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等活动,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3.通过回顾与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在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中,体会寻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找寻到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学准备:课件、贴图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老师想比一比,看谁的观察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电脑分别出示一组无规律排列的字母和一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字母,学生在记忆与交流中感受与对比,初步体会间隔排列的特征,引出课题——一一间隔排列。
二、观察情境,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特征。
1.出示主题图。
我们一起到兔子乐园看一看,这里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说说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2.引导学生观察,找寻出主题图中的几组间隔排列,并说出其排列特征。
3.引导学生比较几组物体的排列,找寻其共同特征,初步感知“每组两个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三、比较归纳,探索两端相同的间隔排列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1.填一填。
同学们找到了兔子乐园中的间隔排列现象,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每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数一数,填一填。
要求:(1)仔细观察图,自己说说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再数出每种物体的数量,填在书上。
(2)引导交流:观察它们的排列和数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出三组间隔排列的共同特征: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进步,掌握以下内容:1. 数字认知与写法:认识并书写0至100之间的数字。
2. 加法与减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形状与图案:认识并描述平面上的各种形状与图案。
4. 长度与重量:研究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5. 时间与日期:认识和运用钟表的小时和分钟,并学会使用日历。
2.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数字认知与写法- 教学内容:-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0至100之间的数字。
- 教学安排:- 第一课:认识数字0、1、2。
- 第二课:认识数字3、4、5。
- 第三课:认识数字6、7、8。
- 第四课:认识数字9、10、11。
- 第五课:认识数字12、13、14。
- 第六课:认识数字15、16、17。
- 第七课:认识数字18、19、20。
- 第八课:复数字0至20。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教学内容:-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教学安排:- 第一课:加法运算(1+1至10+0)。
- 第二课:减法运算(2-1至10-0)。
- 第三课: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三单元:形状与图案- 教学内容:- 平面上的形状和图案。
- 教学安排:- 第一课:认识圆、三角形和矩形。
- 第二课:认识正方形和梯形。
- 第三课:认识菱形和长方形。
- 第四课:描述图案特征。
- 第五课:绘制简单的图案。
第四单元:长度与重量- 教学内容:- 非标准单位的长度和重量比较。
- 教学安排:- 第一课:使用手指进行长度比较。
- 第二课:使用鞋子进行长度比较。
- 第三课:使用砖块进行重量比较。
第五单元:时间与日期- 教学内容:- 钟表的小时和分钟读写。
- 使用日历。
- 教学安排:- 第一课: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
- 第二课:练钟表读写。
- 第三课:使用日历识别日期。
3. 教学评估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将于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小测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篇(一)教材名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 第一周:- 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具;- 组织学生进行介绍自己的数学经验和兴趣,并讨论数学的重要性; - 引入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概念;- 开始教授第一课:认识数0,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2. 第二周:- 复习第一课的内容,并进行小测试;- 教授第二课:认识数字1和识写数字1的方法;-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1的学习。
3. 第三周:- 复习前两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三课:认识数字2和识写数字2的方法;-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2的学习。
4. 第四周:- 复习前三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四课:认识数字3和识写数字3的方法;5. 第五周:- 复习前四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五课:认识数字4和识写数字4的方法; -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4的学习。
6. 第六周:- 复习前五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六课:认识数字5和识写数字5的方法; -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5的学习。
7. 第七周:- 复习前六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七课:认识数字6和识写数字6的方法; -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6的学习。
8. 第八周:- 复习前七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八课:认识数字7和识写数字7的方法; -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7的学习。
9. 第九周:- 复习前八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九课:认识数字8和识写数字8的方法;10. 第十周:- 复习前九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十课:认识数字9和识写数字9的方法;-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9的学习。
11. 第十一周:- 复习前十课的内容,进行课堂回顾;- 教授第十一课:认识数字10和识写数字10的方法;- 进行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10的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学情分析1、学生习惯和兴趣: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数数、交流、类推等活动,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数学技能和概念:
- 认识数字0-10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取它们;
- 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 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二维几何图形,并能正确辨认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教学内容
2.1 数字与比较
- 介绍数字0-100,帮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的书写和读取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2.2 简单加法和减法
-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3 二维几何图形
- 介绍常见的二维几何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 帮助学生辨认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3. 教学活动
活动1:数字比较游戏
- 让学生两两配对,比较彼此手中的数字大小;
-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结果,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活动2:加法和减法实践
- 准备一些实际物品,让学生模拟加法和减法运算;
-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符号记录计算过程。
活动3:图形辨认和描述
- 准备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辨认并描述卡片上的图形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纸和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5.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 提供一些额外的练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总数38人。
经过2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抓好后进生的培养,借助平时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
(一)教学内容分析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单元)、《千克和克》(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七单元)。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六单元)。
1.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2.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一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平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和“间隔排列”。
周长是多少:这个活动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更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提升数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目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与代数的初步知识,理解基本数学概念,形成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
教材的内容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将合理安排课时分配,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留出适当的机动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或进行补充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直观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点难点解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我们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通过举例说明、操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准确,对错误要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批改和订正作业,提高他们的自我纠错能力。
七、辅导与拓展活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组织辅导和拓展活动。
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竞赛、数学俱乐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2017-2018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学讲计划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导学单实验小学备课集团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2017~2018年)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
(3分钟左右)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2×8 5×5 4×7 7×8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最简便的方法2×3=62×30=60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点拨: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苏教版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苏教版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篇(一)教学计划: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本教学计划基于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数到10001. 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练习从1到10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
3. 利用百位、十位和个位来读和写100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大数比大小1. 学习利用百位、十位和个位来比较大小。
2. 练习用算式比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利用数线图来比较大小。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1. 学习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练习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利用排列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加减法(二)1. 学习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练习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数的认识1. 学习千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练习从1到100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
3. 学习分解千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对称图形1. 学习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练习识别对称图形,并绘制对称图形。
3. 学习通过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半。
第七单元:10的倍数1. 学习10的倍数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在10以内和100以内的数中找出10的倍数。
3. 学习利用表格和图表来描述10的倍数。
第八单元:3位数的加法1. 学习3位数的加法。
2. 练习3位数的加法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通过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3位数的减法1. 学习3位数的减法。
2. 练习3位数的减法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篇(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1.掌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所包含的课文内容;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和写作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3.倍数问题。
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
2.初步学会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1.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学会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口算题卡。
师:同学们的父母可能会经常网购,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1页主题图。
师:我们再来试着计算200×3、8×200。
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和同学交流一下?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00×3400×7300×5600×3
请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1.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口算的方法。
2.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2题。
2.24036002802005601200180014005403000270048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20+20+202×3=6
=6020×3=60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去乘整十、整百数的十位或百位上的数字,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一个或者两个0。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0、第11题。
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一、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开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数学方面奠定根底。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一局部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教师很放心;一局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绩不理想;还有少局部学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想。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根底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容标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例2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要突出单位的选择,二要强调对上、下界的把握。
把48看作50涉及单位的选择,可以把48个一看作5个十,根据4乘5个十得20个十,即200,来判断4乘48的结果一定小于200,即200是4×48的上界,而确定4×48的上界就足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了。
另外请关注例2的试一试、第3页的第7题、第10页的第10题和第11题、第15页的第7题的教学,都要注意思考过程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清晰化。
〔2〕通过比照促进计算方法的主动迁移。
请关注例7的教学、第16页的第8题和第19页的第6题的教学。
〔3〕依据已有计算经历适当总结计算方法。
教学例6和试一试后应引导学生从乘的顺序、积的定位方法、进位的处理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注意点,另外教师要注意笔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的专项练习,像“8×6+4〞这样的口算。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质量单位都比拟抽象,它们不能依靠观察得到,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困难。
教学时要将抽象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将质量单位与相关物体之间建立起恰当的联系,从而逐步建立起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一、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数学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老师很放心;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想。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例2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要突出单位的选择,二要强调对上、下界的把握。
把48看作50涉及单位的选择,可以把48个一看作5个十,根据4乘5个十得20个十,即200,来判断4乘48的结果一定小于200,即200是4×48的上界,而确定4×48的上界就足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了。
另外请关注例2的试一试、第3页的第7题、第10页的第10题和第11题、第15页的第7题的教学,都要注意思考过程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清晰化。
(2)通过对比促进计算方法的主动迁移。
请关注例7的教学、第16页的第8题和第19页的第6题的教学。
(3)依据已有计算经验适当总结计算方法。
教学例6和试一试后应引导学生从乘的顺序、积的定位方法、进位的处理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注意点,另外教师要注意笔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的专项练习,像“8×6+4”这样的口算。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质量单位都比较抽象,它们不能依靠观察得到,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困难。
教学时要将抽象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将质量单位与相关物体之间建立起恰当的联系,从而逐步建立起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在介绍质量单位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选取相应的实物拎一拎、掂一掂、称一称、数一数,初步感知1千克和1克物品的实际轻重,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再以此为参照物估计生活中一些物品有多重,培养估计和推理的能力,例如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父母的体重,根据一个鸡蛋约50克,估计一个鸭蛋或鹌鹑蛋大约多少克等等。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周长含义和长方形特征,形成自己的计算周长的思路和算法,再引导他们在交流和比较中优化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从而初步掌握相对简便的算法,再通过围一围、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掌握测量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解决为一面或几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的实际问题。
(2)要重视图形分割和拼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
例如,用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而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总和是8厘米。
(3)综合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教师要注意突出图形转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图形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课堂结尾处启应发学生感悟得出:大小(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算法。
例如,计算120÷3,因为120可以看作12个十,而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所以120÷3=40。
又如,计算45÷3,因为45可以看作30和15的和,所以口算时可以先算30÷3=10,再算15÷3=5,最后把两次除出的得数加起来,10+5=15。
(2)除法的验算可以用乘法(或乘法和加法)进行验算,要指导验算过程的书写,一般要求是在竖式计算的右面先写“验算:”再列竖式写出验算的过程。
当然,如果题目没有验算的要求也可以采用逐步检查的方法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3)通过估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几十多还是几百多,或商是几位数,有利于判断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例如,因为316÷3的商是三位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一定不是12。
(4)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思考。
例如,把100米的长绳剪成3米长的短绳,最多可以剪成多少根?列式计算100÷3=33(根)……1(米),由于剩下的1米达不到3米的要求不够再做1根,所以答案是最多可以剪成33根。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的解题策略教学关键是什么?是善于发现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从能够求出的问题逐步推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这个单元时,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例如第73页的第2、3、5题。
教学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时重点应放在规律的探索上,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中探索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体会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比过去降低了很多,作为教师要适时调整,不宜随意提高要求。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时可以结合典型的实例初步感知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习用手势比划,表达对平移现象、旋转现象的体验,主动接受“平移”“旋转”等数学术语,建立有关表象,从物体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具体形象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画画、剪剪,做出轴对称图形,深入体验“轴对称”的含义。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本单元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而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时,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应借助直观图理解比较的方法,而不是记住比较的规律。
综合与实践活动“多彩的分数条”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有极大的挑战性,让学生用不同的分数条“抢1”和“清0”,关键是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各个分数之间的关系,“清0”活动的难点是对分数条进行等量的替换,既要合理又要灵活。
为保证活动的效果,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例如材料的准备,以及不同分数条之间的相等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
⑴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的组成。
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能用100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内的数大小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⑵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⑶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
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差的实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⑷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
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⑸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五、教学重难点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六、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进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课时备?注1 8.28-9.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2 9.4-9.10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3 9.11-9.1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4 9.18-9.2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5 9.25-10.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6 10.2-10.8 0 国庆节调班7 10.9-10.15 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 48 长方形和正方形 49 10.23-10.29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410 10.30-11.5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11 11.6-11.1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12 11.13-11.19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13 11.20-11.26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14 11.27-1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415 12.4-12.10 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 416 12.11-12.17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417 12.18-12.24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418 12.25-12.31 分数的初步认识、多彩的分数条 419 期末复习(4) 420 考试放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