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计划及常规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及方案(优秀八篇)

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及方案(优秀八篇)

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及方案(优秀八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常规管理、教学、减负增效”为工作重点,以探索小学数学常态化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重视课题研究与学科工作的整合;探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动感教学”和在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研究。

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

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

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的进程,努力提高我镇数学教学质量。

1、结合本学科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用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励每个教师进行教学、测评、作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和,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3、督促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和新教法的研讨,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科研型教师。

4、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本组教育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每位数学教师要继续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鼓励教师以自学为主,坚持每双周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单周为教研组活动,确保教研活动有成效,每次活动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

2、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数学教育教学期刊,关注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扎实而有效地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教研管理制度4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小学教研管理制度4篇小学教研制度的内容有哪些,以供参阅。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小学教研管理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小学的教研管理工作。

第三条教研活动应当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突出教育教学重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并与学校的其他管理工作紧密衔接。

第四条教研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全员参与、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持续推进的原则。

第二章教研组织与领导第五条学校应当成立教研组织机构,包括教研组长、学习委员、教研骨干等岗位。

第六条教研组长应当是学校的专任教师,任期不得少于两年,具有教研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教研指导能力。

第七条学习委员是教研组的成员,协助组长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管理员和教研组长应当积极培养学习委员,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第八条教研骨干是教研组内具有一定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成果。

第三章教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第九条学校应当制定教研年度工作计划,包括教研主题、教研任务、教研活动等内容,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部门应提供教研活动所需的经费、场地和设备,并协助组织教研活动。

第十一条教研组长应当按照学校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教研活动。

第十二条教研组长应当及时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汇报教研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总结,为制定下一年度教研计划提供参考。

第四章教研成果的评选与奖励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教研成果的评选与奖励制度,对成果显著的教研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技术应用等,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和报送,经学校审定后纳入学校教研成果。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定期对教研成果进行评选,评选的内容包括学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成果。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对评选出的教研成果进行奖励,并进行宣传和推广。

对教研活动中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我校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小学所有教研组和教研活动。

第三条原则1. 教研活动应注重实效,结合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 教研活动应鼓励创新,提倡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教研活动应定期开展,确保教研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教研活动的组织1. 各教研组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报教务处审批。

2. 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教研活动的参与1. 全体教职工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无故不得缺席。

2. 教师应认真做好准备,积极参与讨论,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第六条教研活动的记录与反馈1. 教研活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者等信息。

2. 教研组长应及时整理活动记录,形成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3. 教务处应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教研内容与形式第七条教研内容1. 教研活动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教学难题探讨等。

2. 教研活动应关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第八条教研形式1. 教研活动可采用研讨会、观摩课、课题研究、网络教研等形式。

2. 教研活动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四章激励与评价第九条激励措施1. 对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奖励。

2. 教研活动成果可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晋升的依据之一。

第十条评价与反馈1. 教务处应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对教研活动效果进行监测。

2. 教研组长应定期向教务处汇报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对教研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解释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生效时间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小学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小学学校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学校成立教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

2.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负责具体实施教学教研活动。

三、教学管理制度1. 教学计划与总结(1)学校教学工作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学校整体规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期结束后,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总结。

2. 教师备课制度(1)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教师应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1)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增减教学内容。

(2)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学校定期组织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

4. 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1)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布置作业。

(2)作业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研管理制度1. 教研活动制度(1)学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

(2)教研活动应注重实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2. 教研成果制度(1)鼓励教师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2)对在教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教研培训制度(1)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比赛,展示教学风采。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成立教学教研监督小组,对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监督。

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管理细则

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管理细则

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管理细则
是为了规范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以下是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内容:
1. 教研组成立和组织:每个年级或学科应组建教研组,由该年级或学科的教师组成。

教研组应经过学校领导批准成立,并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教研计划和安排。

2. 教研计划:每个学年初,教研组应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和重点,确定教学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教研计划应经过学校领导审批,并及时通知全体教师。

3. 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教研活动应以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教学特点选择参与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的内容应与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

4. 教研成果的总结和分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应及时总结和分享。

教研组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成果汇报和研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

5. 教研活动的评价和奖惩:学校应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或者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教师,学校可以给予批评和处罚。

6. 教研活动的跟踪和督导: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负责人应对教研活动进行跟踪和督导,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以上是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基本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规范教研活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一、教学教研活动的目标和要求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2.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教学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发展。

二、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1.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制定教师的教学任务;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的安排,包括教学备课、上课观摩、课堂交流等;3.建立教师的教学档案,记录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研活动;4.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交流会议,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

三、教学教研活动的评估和反馈1.建立教师教学教研评价体系,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活动成果;2.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情况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和研讨会,提高专业水平;4.建立激励机制,给予教学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奖励和表彰。

四、教学教研活动的监督和管理1.学校设立专门的教学教研管理组织,负责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2.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进行督导和评估;3.建立教师相互观摩、互相提出改进意见的机制,加强教学教研活动的互动和交流;4.教学教研活动的管理应与学校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五、教学教研活动的资源支持1.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教研资源,包括图书、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2.鼓励教师申请教学教研项目,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3.建立教学教研平台,提供教学教研资料的共享和交流。

六、教学教研活动的检查和评估1.学校定期对教学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2.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教研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3.建立教师教学教研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成果进行评估。

总之,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这也有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5篇)

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5篇)

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课堂为中心,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结构和新模式为着力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着重点,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得以提高和发展。

二、活动要点:以参加集中学习、培训和自学自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正确把握本年级的教学要求,以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及时进行反思,提高课改理论水平。

三、具体活动内容:(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观念。

1、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写体会、网上讨论等形式认真系统地学习,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各班的课改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

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入手。

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本人的研究目标。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1、要加强内部交流与学习。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说课、评课,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转变自己的行为,正确把握教学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的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3、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交流、讨论、座谈等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5、作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评价。

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重点,走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路子。

二、工作目标1、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现代化进程2、以强化办学特色,为目标,努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学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教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教研管理制度一、教学管理制度1.教学计划管理(1)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基本依据,各教研组和教师必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2)教学计划由学校教导处制定,经校长批准后执行。

(3)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和学年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要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要求和考核方法等。

学年教学计划要明确全年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要求和考核方法等。

(4)各教研组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教学过程管理(1)教师要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质量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责任。

(3)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对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低的教师给予处罚。

(4)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管理制度1.教研组管理(1)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负责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2)教研组要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明确本组的教研任务、教研内容、教研进度、教研方法、教研要求和考核方法等。

(3)教研组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问题研讨等。

(4)教研组要建立教研档案,记录本组的教研活动和成果。

2.教研活动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2)学校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组活动、学科活动、教师培训等。

(3)学校要建立教研活动档案,记录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小学教研工作,提高教研效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小学的教研工作,所有教职员工必须遵守。

二、教研组织架构1.教研组织设置(1)学校教研组:负责对学校的整体教研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指导。

(2)年级教研组:负责对各年级的教研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管理。

(3)学科教研组:负责对各学科的教研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和支持。

2.教研组成员教研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学科组长、任课教师等。

三、教研活动1.教研周期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由学校教研组统一确定。

2.教研内容教研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探讨、学科知识更新等。

3.教研形式教研形式包括集体教研、个人探究、专家讲座等。

四、教研成果1.教研成果的评选每学期末对教研成果进行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2.奖励机制对优秀的教研成果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

五、教研管理1.教研档案每位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教研档案,包括教研计划、教研记录、教研成果等。

2.教研总结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要进行教研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教研过程中的收获、不足和改进措施等。

3.教研指导学校领导和年级组长要对教研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教研考核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研计划执行情况、教研成果评价等。

七、教研活动的监督和检查教研组织进行教研活动期间,学校领导和教务处要对教研活动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教研工作的总结和改进每学期末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研成果评价、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根据总结内容,对教研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由学校教研组负责拟定并报学校领导审批。

以上为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望广大教职员工遵守执行,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教研规章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规章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规章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小学教研工作,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学各年级教师、教研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教研活动过程中的规范管理。

第三条教研活动应遵循“问题导向、实践探究、讨论合作、反思研究”的原则,力求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四条小学教研活动应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和师生成长为目标,注重实际问题解决和学科研究创新。

第五条教研活动应注重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培养教师专业共同体。

第六条学校应将教研活动纳入年度教学计划,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第七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研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教研组织和管理第八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研组织机构,确定教研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第九条学校应设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教研工作,负责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评价教研成果。

第十条学校应设立教研领导人员,明确教研领导人员职责和权力范围,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十一条学校应设立教研小组,明确教研小组职责和目标,组织教研活动,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

第十二条教研小组应根据学科、年级等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明确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第十三条教研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教研活动进展,交流研究成果,探讨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十四条教研小组应加强教研成果的宣传和分享,促进教研成果的共享和资源整合。

第三章教研活动开展第十五条教研活动应根据学科、年级等不同情况,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第十六条教研活动应注重实践探究,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十七条教研活动应注重讨论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第十八条教研活动应注重反思研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研讨的开展等内容。

第二章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三条小学教学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制定,每学期进行更新。

第四条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各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评价方式: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六)教材选用: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选择适当的教材。

第三章教材的选用第五条小学教材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一)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使用要求。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内容全面、准确,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四)教材体裁丰富,内容生动有趣。

(五)教材具有批判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

(六)教材选用应经过学校教学领导和教研组讨论并形成共识。

第四章教学活动的组织第六条小学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第七条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第八条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九条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十条教学活动应与学校其他教学科研活动相衔接,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教学研讨的开展第十一条学校应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第十二条教学研讨应注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交流。

第十三条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办法(3篇)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办法(3篇)

第1篇一、总则为加强小学教研活动的管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着力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小学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小学教研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小学教研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教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3. 各学科教研组负责本学科教研活动的具体实施。

四、教研活动内容1. 教育教学理论研讨: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2. 教学经验交流: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设计研讨、教学反思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交流。

3. 教学技能培训:针对教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 教学资源开发:组织教师开发、整理、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评价研究:开展教学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教学改革探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探索。

五、教研活动实施1.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需求,制定年度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2. 组织实施教研活动:按照教研活动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记录与总结:对教研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内容、参与人员、活动效果等,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4. 活动成果推广:对优秀教研成果进行总结、整理、推广,发挥教研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教研活动考核1. 教研活动参与度:对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质量进行考核,确保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2. 教研活动成果:对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包括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方面。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

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详尽版)一、活动目的本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小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活动内容1. 教研活动应以教学实际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注重教师的实际需求。

2. 教研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案研讨、教学设计等,以及其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容。

三、活动组织1. 每个学校应设立教研组织,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教研活动。

2. 教研组织应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需求,合理分配教研任务,并定期评估教研成果。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教研活动的时间应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合理安排,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 教研活动的地点可以选择教室、会议室或其他适合的场所进行。

五、活动评估1. 教研活动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成果。

2.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奖惩和培训需求的依据。

六、活动管理1. 教研活动应由教研组织负责管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其个人隐私和学术权益。

七、活动宣传1. 学校应充分宣传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成果,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2. 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

八、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订。

2.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为小学教研活动管理规定的详尽版,旨在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各学校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合理组织和管理教研活动,确保其顺利进行。

小学教研活动的详尽制度安排

小学教研活动的详尽制度安排

小学教研活动的详尽制度安排一、总则1.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2.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旨在规范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 教研活动主要包括教研组会议、教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教学经验交流等。

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与频率1. 教研组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教研热点问题,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分析学生研究情况,研讨教材教法。

教研组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教研热点问题,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研讨教材教法。

2. 教研课题研究: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研组成员参与,围绕学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

教研课题研究: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研组成员参与,围绕学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

3. 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邀请全体教师参与,提供教学反馈,推动教学改进。

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邀请全体教师参与,提供教学反馈,推动教学改进。

4. 教学经验交流: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鼓励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便其他教师借鉴。

教学经验交流: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鼓励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便其他教师借鉴。

三、教研活动流程与规则1. 教研活动计划: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研组长应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参与人员等,并提交给校领导审核。

教研活动计划: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研组长应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参与人员等,并提交给校领导审核。

2. 教研活动通知:教研组长应在教研活动举行前一周,通过邮件或其他形式,通知全体教师参与,并提供相关活动资料。

教研活动通知:教研组长应在教研活动举行前一周,通过邮件或其他形式,通知全体教师参与,并提供相关活动资料。

3. 教研活动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应编写教研活动记录,包括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结果、反馈等,并提交给校领导备案。

中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小学教研常规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对学校教研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良好的教研常规管理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研常规管理的实施,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有效的教研常规管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教研管理制度。

(2)规范性原则:按照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对教研活动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

(3)参与性原则: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4)评价性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研活动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教研管理制度(1)明确教研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制定教研活动的组织程序和规范要求。

(3)建立教研成果的汇总和推广机制。

2. 组织教研活动(1)制定年度教研计划,明确教研主题和时间安排。

(2)组织教研课题的选题和立项工作。

(3)定期召开教研会议,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交流和分享。

3. 支持教师参与(1)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学习材料。

(2)加强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3)设立教研成果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4. 评估教研效果(1)建立科学的教研成果评价体系。

(2)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3)将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检验教研成果的实际效果。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1)明确相关职责,建立教研管理领导小组。

(2)配备专职教研管理人员,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2. 营造良好氛围(1)宣传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唤起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

(2)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和条件。

3. 加强监测和考评(1)建立教研常规管理考核制度,对学校和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考评。

(2)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4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4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为了促进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制定以下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一、教学教研工作目标和要求1. 教学教研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教研工作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教研计划,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教研工作组织机构1. 学校设立教研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教学教研工作。

2. 教研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作为组长,各学科教师代表组成。

三、教学教研工作任务分工1. 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教研计划,确定每个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2. 各学科教研组根据任务和计划,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包括授课观摩、教学研讨会、教学案例分析等。

3. 教研组负责收集、整理和分享教研成果,向教师提供相关教学教研资料和资源。

四、教学教研工作评价与激励1. 学校对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教师的教学教研成果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2.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教研论文评选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

3. 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教研经费和资源支持,保障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教研工作监督和考核1. 学校建立教学教研工作监督机制,定期对教研组和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六、教学教研工作成果运用与推广1. 学校鼓励教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教研组负责向学校领导和教师分享教研成果,并在学校教务会议等场合进行汇报。

以上制度为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2)一、绪论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而制定的。

遵循科学、高效、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详尽版小学教研活动规定

详尽版小学教研活动规定

详尽版小学教研活动规定1. 总则1.1 目的为确保小学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校所有小学教研活动。

1.3 原则- 自愿参与原则: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自愿参加教研活动。

- 平等互助原则: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应保持平等、互助的关系,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 持续改进原则:教研活动应持续进行,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2. 组织管理2.1 教研活动组织结构- 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教研活动,检查教研活动的实施情况。

- 教研组成员:负责参与教研活动,完成教研任务。

2.2 教研活动时间- 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时长为2小时。

-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教研组长请假。

2.3 教研活动地点- 教研活动地点为学校会议室或指定教室。

- 地点安排由教研组长负责。

2.4 教研活动内容- 教研活动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探讨、教学难题解决、教材研究等。

- 教研活动应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实用性。

2.5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组长应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记录,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等。

- 教研记录应保存完整,以备查阅。

3. 教师职责3.1 教师参与度-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 缺席教研活动者,需提前向教研组长请假,并说明原因。

3.2 教师发言-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教学中的问题。

- 尊重他人意见,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3.3 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互相借鉴、学习。

- 教师可将优秀教案、教学课件等资源上传至学校资源共享平台。

3.4 教学研究- 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研究。

-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研讨会,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4. 评估与反馈4.1 教研活动评估- 每学期末,教研组长应对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评估。

- 评估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度、活动效果等。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小学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教研组织,明确教研职责,确保教研工作有序开展。

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文化。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小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教研处,负责具体实施教研工作,协调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3. 各教研组由组长负责,负责本组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四、教研内容1. 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研讨、观摩课、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2. 课程研究:研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 教材研究: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资源,提高教材使用效益。

4. 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5. 教学评价: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五、教研活动1. 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每周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每月召开教研活动总结会议,每学期召开教研工作总结大会。

2. 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

3. 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竞赛:定期举办校内教学竞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学竞赛。

5.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教研成果1. 教学成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 教研论文: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高论文发表率和获奖率。

3. 教学课件:开发优质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案例: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小学学校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各教研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本组教研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教研内容1.教学计划制定: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科特点,制定本组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备课与教案编写:教师需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

3.课堂教学:教师应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学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6.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研实施1.教研计划:各教研组根据教研内容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等。

2.教研活动记录:各教研组需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活动效果等。

3.教研成果:各教研组定期总结教研成果,包括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

五、考核与评价1.学校将对各教研组及教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研活动的开展、教研成果的取得等。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六、附则1.本制度由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寿光市教科研中心2012年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统领,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思路,把育人为本、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根本要求,以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突出“关注课堂、加强教研、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以“五不”为工作重点,以“六发展”为工作切入点,以着力落实、推进、提升“八大”工程为工作落脚点,以致力研究、引导、锻造和夯实基础教育小学根基为根本目的,全面反思、总结、凝炼、提升既有工作,以优异成绩为全市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内容一个核心: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五个重点:落实课程方案不走样、规范办学行为不含糊、遵循教育规律不折腾、提高教学质量不动摇、推进特色办学不懈怠,即按照规律办事。

六个发展:发展学校、发展校长、发展课堂、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个性,即做到目中有人。

八大工程:“三级”课程落实、优质高效魅力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基础教育启蒙、童子功教育锻造、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内涵发展、教学成果转化等工程,即夯实教育基础。

二、目标任务(一)“三级”课程落实工程1、全面落实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

2012年秋季,全国将启用修订后的“新课标”,抓住这一契机,广泛开展以“学习课标、研煮教材、论剑教法”为主题的“教师内功修炼”系列活动,把吃透教材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探索和解决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全、开足和上好的有效办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2、着力开发活动、特色等校本课程。

活动特色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主要途径。

基于此,提倡和鼓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学校实际,开发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校本课程。

3、课程整合研究。

新课程活的灵魂体现在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只有因地制宜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科学整合,同化形成学校执行课程,才能具有落实课程的功效。

在前期不断研究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12年,将结合潍坊“小学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融合我市已有成功经验,继续加强对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4、建立“三级”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机制。

按照省定标准,研究、改进教学视导内容及评价标准。

坚持落实国家课程不走样,地方课程有整合,校本课程有特色,重点落实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列入特色学校、教学示范学校、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等评选的必备条件。

(二)优质高效魅力课堂打造工程5、加强对优质高效魅力课堂深化研究。

以《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为载体,以高效魅力课堂为抓手,实现与我市既有课堂模式的有机融合;各学科建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台账”》,做好活动设计,通过行动研究,激励教师参与,促进课堂改革。

教科研中心将积极开展听课研讨、课堂教学论坛、现场观摩推介、分片送课、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赛讲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重点引导督促学校建立常年赛课、跟踪听课评课、课堂教学全员达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6、努力打造有魅力的高效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作的付出,不仅是完成学校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因此,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应使每一节课都能实现生命满足的愿望,创造出有魅力的课堂。

有魅力的高效课堂,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思想魅力、文化魅力、个性魅力、情感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挖掘教师魅力、教材魅力、教法魅力、学法魅力去丰富和践行课堂,使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使课堂成为“趣味课堂”、“激情课堂”、“动态课堂”、“创新课堂”、“文化课堂”、“幸福课堂”,形成具有学科特点、教师课堂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中、实践中、展示中锤炼教学策略,让课堂“十大魅力”融为一体,更多地涌现“六味课堂”,让师生不断成长。

7、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制度的落实。

一是按照“实施校本教研,打造高效魅力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和活动安排,开展课堂教学系列达标活动,力争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达标率80%以上。

二是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认真听讲、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实施“全员参与、自主学习—状态积极、思维活跃—教师主导、合作探究—当堂反馈、达成度高”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及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95%以上的理想目标。

三是各学科分别举行高效魅力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会、市级赛课活动等,深度探索现代课堂文化,提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独特前卫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推轻负高质、高效魅力典型,打造学科名师,年内评选出以教师个人名字命名的魅力高效课堂20名。

四是在本区域内,以优质高效魅力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开展深层次、精细化的探索。

本年度,本着传承、借鉴、生成的原则,全面反思、总结、凝炼、提升既有工作,将总结整理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与策略等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

五是确立2012年为“课堂教学效益年”,3—4月份对课堂教学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将结果纳入年度教学视导评价体系;9—10月份组织课堂教学效益成果比赛,旨在研究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性策略和措施,优秀者认定为“寿光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

(三)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程8、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一是按照《寿光市关于实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市、镇(街)校三级教育监测机制,坚持质量监测的制度化、常态化与多样化,建立并完善校本化的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与多元评价机制,严把常态下的学科教学质量关。

二是落实日常、单元检测及期末形成性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反馈矫正、补教补学工作。

三是将规范书写列入教学质量的检测内容,坚持把学生书写质量评价赋值于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的测评之中,对学生书写质量的评判等同于对各学科文化知识的评价,促进学生书写质量上档升级。

四是完善反馈评价机制,及时组织召开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反馈会,帮助学校和广大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9、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课前预测—当堂达标—单元过关—期中达成—终结提高—全程优化”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流程,指导并引领基层学校建立起适合本校实际、与新课程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与评价办法,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是牢牢抓住“双基”不放松,牢牢抓住素质教育主线不放松,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测的有关意见精神,既注重考试科目的监测,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监测。

三是树立“没有教学质量,一切都是负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师转变到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施教、轻负高质的内涵发展之路上来。

四是进一步落实和规范教学常规,使用好学科“导教案”,批阅好学生作业,提高落实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和提升常规管理水平。

10、选树一批轻负高质典型。

组织好第二批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申报、考察、测评、验收工作,不断总结教改经验,促进全市重大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实现成果共享。

(四)基础年级教育启蒙工程11、着力搞好小幼衔接教育研究。

一是继续搞好小幼衔接教育,2012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衔接教育研究团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指导重点实验学校编写有关衔接教育引桥校本课程。

二是设立新生入学常规习惯专训日,召开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训练活动,举行特定时间下的新生入学专题讲座。

三是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本着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的原则,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避免操之过急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担。

四是学校和教师,应与幼儿园、家庭密切配合,寻找教育问题的根源,以便在关键时期使儿童的不良习惯得到更恰当的矫正。

五是搞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延伸学校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促进和形成教育社会化。

12、抓好新任一年级教师专题培训。

一年级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基础教育的开始,是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一是通过培训,让新任一年级教师更加深入研究小学教学的规律,探索教学的有效方法,尤其要深入研究孩子成长的规律。

二是要帮助教师更好的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掌握一年级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方法。

三是通过“选人用人—岗前培训—学情摸底—小幼衔接—习惯培养—跟踪指导—现场研讨—校际交流—监测跟进—经验推介”的启蒙研究模式,认真扎实地组织好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的安排实施,实现起步扎实、稳步前进、良性循环,确保基础年级的基础教育地位不受损失。

13、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要将确定一年级任课教师,成为学校提早物色思考安排的常态工作;各单位、学校要针对一年级学生难教育、难管理,教师付出大的特点,创造条件适当提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待遇;号召各学校要相对稳定各年级任课教师队伍,尽量避免频繁调整班级或分班,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五)童子功根基教育锻造工程14、深入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

深入开展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发标准音”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扎实推进小学生人文童子功的深化研究工作,建立健全达标创建活动的组织机制、制度保障等长效机制,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促进活动课程化,形成终身受益的基本素质,为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石。

上半年评选“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优秀学校30处,特色班级60个,优秀指导教师100名,召开专题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对优秀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

15、深化根基教育实践研究。

根基教育旨在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的人类美德,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生活、思维和学习方法。

2012年,成立“根基教育研究会”,大力开展小学生根基教育,努力抓好20所实验学校的研究工作;下半年召开根基教育实验学校经验交流会,区域推介“根基教育”成果。

16、开展素质教育成果展评。

深入探索、实践和区域推进小学根基教育、生活教育、闲暇教育、小班化教育、人文童子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课题的有效性研究。

优化整合竞赛活动,继续强化学生写字、中华诗文诵读、英语情景剧等竞赛及小课题、小论文、小发明成果评选活动。

(六)教师专业成长青蓝工程。

17、发挥中心教研组织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由教研员为组长的市级学科中心教研组的职能,建设并形成一支强大的学科研究团队,在使用、研究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为盘活全市的教学教研资源做出贡献。

着力探索构建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材通研、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等活动,共享学校间的不同资源,缩小学校间的教学差距,促进区域内的教育教学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