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全面)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专题一+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基础自修课(52张PPT)
物质的性质与 考点(二)变化 化学用语
高考 怎么考
备考 怎么办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主要以生产、 生活、科技中的物质或事件以及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 材,对物质的性质及用途选项式命题,题目难度较小。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有语言,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属于高频考点,主要出现在Ⅱ卷非选择题中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CO2、水和 Na2CO3 反应生成 NaHCO3,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答案:D
名师提醒
1.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的 3 误区 (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 为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HCl 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物理变化;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属于 化学变化。
备考时要抓住物质组成与分类的标准,辨析易错易混的相 关概念,认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及胶体的 性质
题组自查 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分类思想”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
的是
(
)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系物:C2H4、C3H8、C4H10 ③酸性氧化物:CO2、NO2、SO3 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 水煤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
误;B 项,FeSO4·7H2O 是绿色晶体,正确;C 项,KAl(SO4)3·12H2O
是无色晶体,错误;D 项,Fe2(SO4)3·9H2O 为黄色晶体,错误。 答案:B
2.(2017·西城模拟)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
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
---------------------------------------------------------------最新资料推荐------------------------------------------------------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2019 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1.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专题一基本概念【备考策略】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要特别注意对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物质的量的理解,不仅知道它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连接的重要物理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体系。
比较重要的题型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涉及的概念很多。
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2.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结合的趋势,特别是从生活应用入手,设计新的问题背景和思考阶梯。
3.离子反应:该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一是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高考试题的表现形式来看,除考查中学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典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外,越来越注重有关知识迁移应用的考查即信息给予题。
二是判断离子反程式的正误。
1 / 23三是离子共存题,离子共存的条件是:在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在分析判断过程中,除要熟悉常见离子不能共存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外,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限制条件,多种离子间的相互影响。
4.能源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复习时要理解燃烧热、中国和热、反应热到呢个概念,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强与电化学、化学平衡的联系与拓展,牢牢抓住盖斯定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第 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点击】 1.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一---研读理解)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一—研读理解)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考试大纲的解读对于备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化学这门学科在高考中也是必考科目之一,本文将从研读理解的角度来解读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根据 2019 年的化学考试大纲,该考试主要评价考生的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实验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验设计、观察与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
3.综合运用: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不同知识点和思想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于化学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可以看出,这些综合能力维度考察的是考生是否具有化学基础的能力和深入学习的潜力,因此我们应该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打牢和能力的提升。
二、基本知识点的要求接着,我们来看大纲对于化学基本知识的具体要求。
1.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名称、符号根据大纲,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元素符号、元素族名称、氧化物和酸盐的名称,以及有机物常用名称和式。
2. 化学计算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包括常量的计算、摩尔质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等等。
其中,需要加强的是物质的计量和电解质解离程度的计算。
3. 化学反应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包括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类型的区别和应用。
同时,还要注意平衡反应的研究和相关的化学动力学计算问题。
4. 化学体系化学体系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与电化学的联系等等,需要考生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
5.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的重点之一,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有机物的命名和表示法、反应类型和机理、主要有机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等。
对于这些考察内容,建议考生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强化。
三、常见的考试题型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还需了解一些常见的考试题型:1. 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中的常考问题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中的常考问题江西赣县中学刘智勇一、考向分析本部分知识主要以“拼盘”式选择题出现,侧重考查对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概念的准确理解及化学用语的使用。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的分析,建议同学们在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考点:①常用化学用语正误判断;②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辨析分散系的类别。
③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有时渗透到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考纲要求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③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三、真题聚焦命题角度一: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的辨析【典例1】(2012-2014·高考题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2012·山东)B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2012·大纲)C 、HCl 溶液和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 和NaCl 均为离子化合物(2012·山东)D 、BaSO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2013·天津)E 、SO 2、Si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2013·四川)F 、KClO 3和SO 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 3和SO 3为电解质(2013·重庆)G、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2014·广东)H、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014·四川)I 、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2014·四川)详细解析:Mn 2O 7属于酸性氧化物,Na 2O 2是过氧化物,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A 错误;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而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的结果,B 正确;HCl 是共价化合物,C 错误;BaSO 4是难溶于水,但溶于水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 错误;CO不会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E 错误;SO 3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SO 3与水反应生成H 2SO 4,H 2SO 4发生电离产生离子而导电,SO 3是非电解质,F 错误;棉和麻均是纤维素与淀粉具有相同的通式,但不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G 错误;葡萄糖是单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H 错误;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I 错误。
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清单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知识梳理
1.物质的组成
(1)宏观上,物质由① 元素 组成。 (2)微观上,物质由② 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
[名师点睛]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H2、Cl2、O2、O3、P4、S等。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Cl、H2S、NH3、PH3等。 (3)酸酐(SiO2除外):SO2、SO3、CO2、P2O5、N2O5、Cl2O7等。 (4)酸类:HClO、H2SO3、H2SO4、HClO4、H3PO4、H2SiO3、H2CO3等。 (5)大多数有机物:烃类、糖类、氨基酸等。 (6)其他:N2O、N2O4、CO、H2O2、NO、AlCl3(Al2Cl6)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硼等。 (2)少数化合物,如SiO2、SiC等。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KAl(SO4)2等。
的变化。 b.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有⑥ 新的物质 生成的变化。在化学变 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其实质是 ⑦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 [温馨提示] 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 化。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反应的分类
(2)一些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3)强碱,如KOH、NaOH、Ba(OH)2等。 (4)其他化合物,如CaC2、Mg3N2、NaH等。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③ 化学反应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b.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发生④ 化学反应 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a.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没有生成⑤ 新的物质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一---研读理解)
2019 年高考化学考试纲领解读( 专题一 --- 研读理解 )二、对《考试纲领》的理解1.稳固性(1)试卷构造和题型不变。
(2)考试目标与要求不变。
(3)考试范围与要求不变。
2.发展性(1)知识上,要点和骨干更为突出。
(2)能力上,关注对接受、汲取、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的考察。
(3)方法上,关注对化学思想方法和思想质量的考察。
更新的试题更突出试题情境的“学科性”、“应用性”和“时代性”,更为着重考察化学本质的理解,更为着重对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考察,更为着重综合性。
学 #科网3.对化学学习能力要求的解读接受、汲取、整合化学信息的剖析问题和解决 ( 解化学实验与研究能力能力答) 化学识题的能力(1) 可以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1) 可以将本质问题(1) 认识并初步实践化交融贯穿,有正确复述、再现、分解,经过运用有关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辨识的能力。
知识,采纳剖析、综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2) 可以经过对本质事物、实合的方法,解决简单本方法和技术。
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化学识题的能力。
(2) 在解决简单化学识图表的察看,以及对自然界、(2) 可以将剖析解决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问题的过程和成就,的方法,初步认识化学象的察看,获得有关的感性知用正确的化学及文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字、图表、模型、图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汲取、有序储存的能力。
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
(3) 可以从试题供给的新信息释的能力。
要点:能在供给的情形中,正确地撮本质性内容,并要点题:图像题、数中发现问题、提出问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表题、构造模型题题、产生假定、设计验新知识块的能力。
证方案、察看剖析现象要点题:化工流程题、推测题或数据、得出结论。
以及其余信息题4.对《考试纲领》中水平要求的解读。
2019年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2019年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1、高考试题中常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和核素、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的分类、化合价、原子结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高考中常会以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来考测考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辩折能力。
2、无论是基础型试题还是能力型试题,问题的答案大多会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基本化学用语来表述答案,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答案中化学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
可以说,熟练掌握化学用语、理解这类化学用语的含义非常重要。
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重要基本概念,无论是化学概念辩折题还是化学计算题中必须要用到这些重要概念。
【主干知识整合】【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关系原子、分子、离子都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34、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组成性质分类:2、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类化合物分为共价化合物如CO 2,SiO 2和离子化合物如NaCl 、NH 4Cl 3、按能否电离来分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 〔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二---高考热点)可打印.doc
考纲下的高考热点热点一:化学用语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
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
[考纲要求]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③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热点二:化学计量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 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
[考纲要求]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⑦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⑧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等。
这些题目的难度总体不大,复习时不要过难。
主要讲常见、讲方法、讲能力;各种题型都练到。
[考纲要求]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热点四:离子反应每年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选择[考纲要求]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如限定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非选择题中主要有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题中考查离子的检验、除杂;推断中用文字表述离子之间的反应现象;常结合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常用化学用语
2. (2015·湖北武汉四校联考)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 D ) A.鸡蛋白溶液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可观察到一条光柱 C.明矾[KAl(SO4)2·12H2O]可用作净水剂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析:由 A 项可知鸡蛋白溶液属于胶体;由 B 项可知暗室里 的空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项,明矾电离出的 Al3+水解产 生 Al(OH)3 胶体,Al(OH)3 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物后形成沉 淀而净水;D 项,发生反应:Fe3++3OH-===Fe(OH)3↓,产 生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无关。
2.下列物质:①冰醋酸 ②NaOH溶液 ③CaO ④小苏打
⑤纯碱 ⑥SiO2 ⑦CO2 ⑧淀粉溶液 ⑨水玻璃 ⑩Al ⑪Cl2 ⑫碱石灰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①__③_④__⑤__⑥__⑦__⑩_⑪______,属于酸性氧化 物的是_⑥_⑦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④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②__⑧__⑨_⑫______,其中②__⑨____属于溶液, __⑧_____属于胶体。
解析:A 项,S 燃烧生成的是 SO2,错误;B 项,铜锈的主要 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而明矾溶液中的 Al3+发 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以与碱式碳酸铜发生反应,正确;C 项,碳酸氢钠可以与水杨酸反应,正确;D 项,水中的钙离子 与肥皂发生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钙,降低了肥皂的去污能力, 正确。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D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CO为不成盐氧化物,A错;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 错;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C错;故选D。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重点、难点剖析】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表示方法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表示方法(以硫原子为例)2.常见错误二、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应用 1.电离能的应用(1)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
(2)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某元素的I n +1≫I n ,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
(3)判断化学键类型。
2.电负性的应用(1)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2)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
(3)判断化学键类型。
三、价层电子对数和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的判断方法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结合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可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教学案含解析2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
多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无论是内容还是难度方面都较为稳定,估计近几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在题型方面的多样化还是有可能的,如出现基本概念的简答题等,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的应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相互转化1.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多个类别,例如:Na2CO3可以是钠盐、碳酸盐、强碱弱酸盐等。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4)并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直接化合,例如Fe2O3、CuO等与水不能直接化合生成碱,SiO2不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H2SiO3。
2019届最新最全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提纲(精心整理)
2019届最新最全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提纲(精心整理)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质几乎是相同的。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1.谚语诗词中蕴含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A.酒曲捣碎B.酒曲发酵C.高温蒸馏D.泉水勾兑解析:选B 。
A.酒曲捣碎主要是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酒曲发酵是化学变化;C.高温蒸馏是利用沸点法律,属于物理变化;D.泉水勾兑是溶液的稀释,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其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铁的冶炼B.电池放电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D.天然气燃烧故不选A ;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 ;碳酸氢钠做发酵粉,为碳酸氢钠的分解,不存在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 ;天然气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3416S B .S 2-的结构示意图: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 +[··O ···· ··O ······]2-H +D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 6H 12O 6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丙烯的实验式:C 3H 6 B .CO 2的电子式:··O ···· ··C ··O ······C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17Cl解析:选C 。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强化化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化学:2019高考大纲解读一、2019年考纲综述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依然有两部分内容——总纲与分科考试大纲。
总纲部分的描述有大幅的调整,首次明确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指出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尤其明确了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化学科的考试大纲同2018年相比,只在“第I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略有变化,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并指出“化学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这是第一次把“思维方法”写进考纲,说明高考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的特质,认识问题的视角及化学学科所独有的思想与方法。
体现在考题中,会增加题目的思考容量,更能体现考生的学习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
这样的变化也是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新高考做好衔接与铺垫。
二、2019年考纲最新变化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强化化学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命题中的热点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固定,在备考时尤其注意以下几点:(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电化学: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与电子移动方向、电子守恒的有关计算。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位置与性质的关系、半径比较、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四)离子浓度关系:以图像题的方式考查电离和水解。
(五)利用盖斯定律及键能计算焓变。
(六)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与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七)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守恒的应用。
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化学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
多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无论是内容还是难度方面都较为稳定,估计近几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在题型方面的多样化还是有可能的,如出现基本概念的简答题等,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的应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相互转化1.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多个类别,例如:Na2CO3可以是钠盐、碳酸盐、强碱弱酸盐等。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4)并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直接化合,例如Fe2O3、CuO等与水不能直接化合生成碱,SiO2不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H2SiO3。
(5)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
(6)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
(7)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如NH;金属元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AlO、MnO等。
(8)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所指的一定是化合物,混合物和单质则不属于研究的范围。
如盐酸,虽然它们能导电,但它们是溶液,属于混合物,故它们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铜虽能导电,但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物质的变化发注意:(1)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OH 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
(3)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物质的组成、分类中常见的理解误区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
5.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如NH+4;金属元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AlO-2、MnO-4等。
6.无水乙醇属于混合物,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胶体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胶体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3.“纳米材料”并不是胶体,只有将其分散到某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
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5.“胶体带有电荷”的说法是错误的,胶体是一个体系,与溶液一样呈电中性,胶体粒子可能带有电荷。
6.胶粒并不是都带电荷,如淀粉胶粒,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若使之聚沉可采用加热法。
7.胶体和溶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如淀粉溶液、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既是溶液又属于胶体。
【特别提醒】有关胶体的命题角度1.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不能写成FeCl 3+3H 2OFe(OH)3↓+3HCl ,也不能写成F eCl 3+3H 2O=Fe(OH)3↓+3HCl 。
因为FeCl 3在沸水中完全水解,反应不可逆,生成Fe(OH)3胶体而不是Fe(OH)3沉淀。
正确应写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2.胶体分散系稳定存在的原因: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地运动;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沉,后者是主要原因。
3.胶体粒子带电荷,但不能说胶体带电荷,整个胶体是电中性的;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电荷,如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
4.有些胶体遇足量强酸,先聚沉生成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形成溶液。
如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 2SO 4,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棕黄色溶液。
5.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效应应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电泳现象判断胶体胶粒带何种电荷;渗析应用于胶体的分离提纯。
三、化学用语1.化学用语正误的判断方法2.化学用语使用的误区(1)电子式:离子(或根)带电荷,基团不显电性。
如OH -为[··O ······H]-,—OH 为·O ······H 。
(2)结构简式需保留官能团,如CH 2=CH 2,不能写成CH 2CH 2,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不能写成。
(3)各“式”切勿张冠李戴: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还是实验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原子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等。
(4)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要最简,注明反应条件并注意“↑”、“↓”、“”、“===”“→”符号的使用。
(5)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首先要正确判断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十九化”五、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1.知识整合:全面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有的有能量变化,有的无能量变化,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等。
2.知识识记:常见易混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的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2)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变性;③干馏;④分解、水解、裂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⑤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3.建立物质转化思想(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高考题型示例】题型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例1.(2018·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变式探究】【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变式探究】(2016·上海化学,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HBO2B.H2BO3C.H3BO3D.H2B4O7解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3价,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不可能是H2BO3,故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 C【变式探究】(2015·重庆理综,1,6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
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变式探究】(2015·广东理综,7,4分)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解析A项,木材纤维属于纤维素遇碘单质不变蓝色,错误;B项,花生油属于油脂,鸡蛋清属于蛋白质,二者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C项,聚氯乙烯中除含有C、H两种元素外,还含有Cl元素,故它不属于烃,错误;D项,因含有苯环,故对二甲苯属于不饱和烃,错误。
答案 B题型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例2.(2018·全国卷Ⅱ)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a(ClO)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B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用Al(OH)3进行中和,C项正确;BaCO3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为重金属离子,能引起蛋白质变性,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