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知识点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一安史之乱(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常考题1 背景:(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2)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节度使权力膨胀。
(4)中央与地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2时间:755年(开元末年,即天宝年间)3过程:安禄山借口朝廷有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进攻路线:河北-洛阳-潼关-长安4结果:失败,安史叛军763年被平定。
5安史之乱的影响:(1)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
(2)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矛盾尖锐。
(3)中央权力衰弱,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黄巢起义是唐末的一场农民起义)1 起义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2)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难,连年灾荒。
2起义领导人:黄巢3起义发展: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4 起义影响(结果):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5朱温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五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几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3 五代十国的特点:(1)藩镇割据继续发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武将(2)北方政权更替,战事不断,政局动荡(3)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常考选择题】4对五代十国局面的评价:(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伸。
(2)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更迭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
学习难点:唐朝灭亡的原因。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安史之乱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的虚弱,这点主要体现在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唐朝后期,由于藩镇自雄,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与中央力量下降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藩镇的力量却越来越强,藩镇割据更加无法控制。
(2)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唐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楚、吴越、前蜀、后蜀、南平、闽、南汉、南唐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朝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 哪些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
2.南方地区又出现哪些政权?
代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
十
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割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部编版级历史下册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原因 ⑴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⑵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 2.起义概况 (1)领导者:黄巢。 (2)过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 乱的经过如何?其影响是什么?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前期 崇尚节俭 反对奢侈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后期 日益骄奢 奢华无度 任用奸臣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唐玄宗统治前期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 而统治后期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直接原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安禄山:兼任范阳 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 方三镇的大权,拥有近 20万军队,成为“兵雄 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 图谋夺取中央政权。
2.安史之乱的经过
时间:
755—763年。
叛乱的首领: 安禄山、史思明
攻占的重要地点: 洛阳、长安
叛乱的目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战争对唐朝的文化造成了巨大 的损失,许多文化瑰宝和人才
在战争中消失或流失。
04
唐朝衰亡的原因
安史之乱的破坏
人口大量死亡
01
安史之乱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尤其是北方地区,人口数量急剧
下降。
经济严重受损
02
战乱对唐朝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农田荒废,商业凋敝,税收
锐减。
政治体制崩溃
03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体制逐渐崩溃,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
经济繁荣
政治危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政治逐 渐腐败,官僚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 益激化,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安禄山的崛起
安禄山原为唐朝北方的藩镇将领, 因作战勇猛、屡建战功而逐渐受
到重用。
后来,他通过贿赂和拉拢官员, 掌握了大量的军队和财富,成为 了唐朝境内最具实力的藩镇之一。
安史之乱中,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这启示后世要重视民生 问题,关注人民福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安史之乱的经过
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乱
安禄山
原为唐朝范阳节度使,因不满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十一月发动叛乱,攻占唐朝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控制了唐朝北部 的大部分地区。
史思明
安禄山的部下,在安禄山死后成为叛军的首领,继续与唐朝作战。
唐朝的应对与战争进展
唐玄宗李隆基
初期未能及时应对安禄山的叛乱 ,导致战争初期唐朝处于被动局 面。
安禄山的崛起加剧了唐朝的内部 矛盾和政治腐败,为安史之乱的
发生埋下了伏笔。
内部矛盾的激化
唐朝后期,中央政府与地方藩镇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地方藩镇常常不服从中央命 令,甚至公然反抗。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共19张PPT)
马嵬坡兵变
相关史实
叛军占领长安后,长安成为 一片火海。唐玄宗一面派兵平 叛,一面携杨贵妃、皇子皇孙、 朝廷大臣逃往蜀都,当唐玄宗 一行来到马嵬坡时,随行将士 杀死杨国忠,逼唐玄宗处死杨 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 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杨 玉环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 佛殿。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背景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 亲,朝政日益腐败。 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 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 局面。 概况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 年被平定。
755年
“ 。 ”
《 玄 宗 幸 蜀 图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途中士兵拒绝前行 ,迫使玄宗赐杨贵妃自缢。后来,在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 之下,唐朝借助回纥兵平定了安适之乱。图为《明皇幸蜀图》。
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 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 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 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 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 四年
你从表中能看 出五代十国的 开国君主有何 共同特点吗?
五代十国
①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特点
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南方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唐朝灭亡
朱温(原为起义军将领)降唐,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后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 的大小割据势力。朱温陆续兼并了 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 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中国历 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知识点汇总
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正式确立。
5、科举制度确定的意义(积极影响)答: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6、隋朝的灭亡时间618年,灭亡的原因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爆发②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③隋炀帝三次东征辽东,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④隋炀帝好大喜功,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③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⑤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补充:③④是贞观时期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3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4、大臣魏征被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他回答唐太宗的话5、武则天时期看到骆宾王的文章很爱惜6、武则天时期的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重视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定基础7、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后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叛乱——安史之乱,以及这场叛乱对唐朝的影响和唐朝的衰落过程。
教材通过介绍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命运。
教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唐朝的繁荣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安史之乱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其对唐朝的影响和唐朝衰亡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和人物关系把握不够准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命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唐朝的衰亡过程。
2.教学难点: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以及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4.课堂讲解:教师对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5.案例分析:分析唐朝衰亡的具体事件,如“马嵬坡之变”、“朱温篡唐”等。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
唐朝末年,_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唐末黄巢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败的贵族官僚和藩镇势力,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教学
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
难点
安史之乱
课前
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建立到鼎盛的过程,
展示杜甫的两首诗: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点二黄巢起义
师生共同探讨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什么?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延”,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师简要讲述下唐朝灭亡的背景、时间。
探究点三五代十国
学生讨论完成
作业
布置
P27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
教
后
感
师生共同探讨
观察教材五代十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9/14/2019
19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老
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怨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
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并说:“天下百姓,
哀号于道路,逃窜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诉
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陛下。陛下不理,何
人教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9/14/2019
1
9/14/2019
2
一、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__唐__玄__宗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 腐败。边将_安__禄__山____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 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__7_5_5_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 动叛乱,史称“__安__史__之__乱_____”。 3.影响:对社__会__经__济__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 朝的_国__势__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_中___央__权__力__衰 微,逐渐形成__藩__镇__割__据____的局面。
9/14/2019
9
7.“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 期是( D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9/14/2019
10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 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 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学习目标】⒈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⒉知道黄巢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⒊了解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概况。
【学习重难点】⒈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⒉难点: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课时安排】1课时【自主预习】一、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唐玄宗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以及外重内轻局面形成。
⒈请举例说明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任人唯亲。
⒉外重内轻局面中的“外”和“内”分别是的是什么?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表现是什么?⒊安史之乱爆发和平定的时间,以及“安”、“史”分别指的是谁?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的统治者发什么变化?叛乱得以平定的原因有哪些?⒋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⒈黄巢起义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⒉黄巢起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最终结果如何?⒊唐朝是否是由黄巢起义最终推翻的?如果不是,唐朝灭亡是在哪一年?是由谁建立的哪一政权取代?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唐朝灭亡后,后梁政权没能控制全国,出现了政权分立的局面,称之为“五代十国”。
⒈“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指北方的哪五个政权?“十国”又是哪些政权,其中位于北方的是哪个?⒉“五代十国”的出现与唐朝末年的什么局面有关?⒊“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的政局有何区别?【预习自测】⒈下面描述与“安史之乱”有关的是()A.李渊建立唐朝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玄奘西行天竺D.唐朝由盛转衰⒉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B.唐朝从此灭亡C.它是唐朝前期统治阶级的纷争D.它反映了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⒊唐朝末年,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的领导人物是()A.张角B.陈胜C.吴广D.黄巢⒋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安史之乱(23——24页)1、背景、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根本原因)。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③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时间:755年----763年3、叛乱者: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4、概况:(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唐肃宗)。
(3)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
5、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24页)1、原因、背景:(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根本原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有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起义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25页)1、五代: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3、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①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5、评价、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堂笔记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唐朝时期,持续了14年之久。
在这14年中,唐朝政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打击,国家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从而导致了唐朝大规模的衰亡。
下面是我对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所做的课堂笔记。
一、唐朝盛世与疲弱的因素在考虑唐朝衰亡的原因时,需要先了解唐朝盛世和疲弱的因素。
唐朝盛世是指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
在唐朝盛世时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也迎来了繁荣。
但是,唐朝疲弱的因素也存在,在唐朝盛世到唐朝衰亡的过渡时期,唐朝开始出现政治腐败、战争频繁、官员贪污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导致了唐朝的疲弱。
二、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爆发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政治原因,贪污腐败导致了政治体制的不稳定;社会原因,安史之乱爆发之前长年边疆的军队没有得到充分的薪水和补给,造成军队士气低落;人口原因,唐朝时期人口大增,贫富差距加大,农民和平民日益贫困。
因此,唐朝政权对于边疆地区保护不力,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三、安史之乱的过程安史之乱持续了14年,期间经历了几次大的战役。
其中,长安保卫战是唐朝历史的一个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使安史之乱的进程遭遇了重大挫折,唐军成功地保卫了长安。
但是,唐朝官员的贪污和腐败仍然存在,长乐公主挟持唐宗室李重光反叛唐朝这件事件进一步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四、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十分巨大。
唐朝在长期的安史之乱中损失惨重,财富流失、人民流离失所、经济停滞不前、文化破坏等等。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文化都已走上衰落之路,唐玄宗的后代接任皇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政权逐渐衰落至灭亡。
五、安史之乱及其教训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我们今天也有很多启示。
唐朝政府对待边疆地区不够重视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今天要更好地保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同时,安史之乱也告诉我们,政治腐败和官员贪污是一个政权垮台的根源,这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社会法治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师原创】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1安史之乱背景: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节度使权力膨胀。
※时间:755年※借口:安禄山借口朝廷有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了叛乱。
结果:唐玄宗逃跑,李亨北上灵武被拥护为帝,即唐肃宗。
在西北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763年被平定。
※安史之乱的影响: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矛盾尖锐。
中央权力衰弱,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难。
※起义领导人:黄巢起义发展: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起义结果:朱温联合其他藩镇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几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伸。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前预习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2、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年被平定。
3、持续八年之久的,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的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逐渐形成的局面。
4、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课件(18张)
思考二: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特别是五代,短短50余年改朝换代5次,统治时 间最长的后梁也只有17年,最短的后汉只有不到4年,还不如太平 盛世时一位皇帝在位时的年数。十国统治的时间比五代稍长,但 最长的吴越也不过72年。 (2)五代和十国是并存的。五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 外都在南方。 (3)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 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政权的更迭靠的都是手中的武力。
年份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
726
742
755
760
821
总人口数(约) 4 142万 4 531万 5 292万 1 699万 1 576万
史料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史料二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3.影响 (1)社会混乱,经济遭到破坏。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 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 封建割据创造了条件。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藩镇割据。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 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4)剥削加重。战争的破坏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因此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 税收,这就使得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政权更迭 (1)五代: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 、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十 国”。 2.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 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编版部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朝朝廷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统治腐朽 兼并战争
百姓生活起义)
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 待到秋来九月八, 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 我花开后百花杀。
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 寡妻”之句。
1、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人口锐减(尤其是北方地区)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战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如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隋唐以来,河北幽州一带民族杂居, 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的习尚与汉不同, 当地官员虐待少数民族,实行高压政策。
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 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 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 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 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3、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 外重内轻的局面。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 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 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 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到唐朝后期势力 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1安史之乱
背景: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节度使权力膨胀。
※时间:755年
※借口:安禄山借口朝廷有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了叛乱。
结果:唐玄宗逃跑,李亨北上灵武被拥护为帝,即唐肃宗。
在西北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763年被平定。
※安史之乱的影响: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矛盾尖锐。
中央权力衰弱,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难。
※起义领导人:黄巢
起义发展: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起义结果:朱温联合其他藩镇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几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伸。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前预习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2、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年被平定。
3、持续八年之久的,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的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逐渐形成的局面。
4、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5、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6、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史称“”。
8、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
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后自测题
1、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鉴真东渡
2、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A.后梁 B.后唐
C.后周 D.后蜀
3、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4、唐朝诗人杜甫的《无家别》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诗中的“世
乱”指的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
5、发动安史之乱的两位叛军首领是()。
①安禄山②李光弼③郭子仪④史思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明代文人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
”这首诗描述的是()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五代时期
7、自唐朝建立历时290年,结束唐朝统治的是()
A.安禄山 B.黄巢
C.史思明 D.朱温
8、《唐朝》是中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唐朝乐队于199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这张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A.755年 B.875年
C.884年 D.907年
9、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下列对黄巢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黄巢
B.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政权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盛世局面?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一事件的情景?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D 7D 8D 9D
10、(1)开元盛世
(2)安史之乱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