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改革
摘要:中等职校学生技能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的情况和社会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管理和培养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不断进行探索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技能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落实具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机制。

关键词:技能教学改革措施教学模式当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企业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浅而专的单项技能和重复性技能人才适应性较差,跨学科、跨技术、创造性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鱼得水;对劳动者个人来说,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还必须注重自身的能力发展,树立主动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技术快速变化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对职业学校来说,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力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寻求自身的发展壮大。

一、技能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技能教学改革在国内有很多种课程模式和教学原则,有的是引进吸收的,有的是结合实际自我创新的,但是对很多职业学校来说,无论技能教学的内容还是技能教学的方式,改革进展缓慢。

这里可能既有设备场地及资金不足等硬件方面的原因,也有师资力量、教学观念、管理水平等软件方面的原因。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制约技能教学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办学理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有的教学内容陈旧过时,技能培养模式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闭门造车”和“裹足不前”之嫌。

当然也有很多学校主动面向市场,坚持“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紧紧依托相关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互动,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反,那些固守传统、管理体制改革不力的学校则举步维艰。

2、专业技能实训场所建设的滞后性和设备投入的不足影响技能教学的训练现代技能教育要适应市场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投人大量资金来配置实验、实习设备。

但是如果按每个专业的要求来配置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又会造成学校过重负担,而且市场发生变化,会造成设备和资金的闲置浪费,使学校处于窘地。

一般职业学校在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上都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配置骨干专业的实验、实习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和有效保障。

3、专业教师动手能力的不足和实训指导教师的严重匮乏制约技能教学改革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特别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双师型”教师极少,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专业面也较窄,不可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专业课和实习课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具有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达标率低,技术等级证持有率低,这已成为制约职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瓶颈”。

4、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观念制约技能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在一定层面上引导教师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理论教学较之技能教学操作简单、教学效果见效快,教学评价直观;技能教学投入大,见效慢;结果评价方式相对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过程性评价操作繁琐、耗时费力。

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通过率作为评价的参数,造成职业学校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理论会考,注重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对学生技术
能力的系统培训力度不够,技能考证有名无实。

5、错位的人才观念、质量观念和教学观念影响技能教学改革。

人才是多层次的,多类型,多样化的。

职业教育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

职校的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属于中下游的学生,不能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升不上学的都是“蠢才”。

入学分低的学生不一定低能,这些学生只是在以逻辑思维能力等适合于解释世界的认知活动中遇到了困难,而在改造世界的职业和技术活动中可能会有其智力强项。

就教育质量而言,要注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看全体学生的提高率、转化率和合格率。

转变教学观念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
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适应于学生的学习,要“教服从于学”,改变那种“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的习惯,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不应放弃“差生”或“一棍子打死”。

二是教学不仅仅是“授业、解惑”,而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

二、技能教学改革可选择的教学模式世界现行主要课程模式很多,没有唯一最佳模式,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不应盲目照搬照抄,而应根据本国国情和传统,吸取别国经验,扬弃及创新,技能教学改革必须遵照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来进行。

职业技能的形成要遵循其自然规律,一般要经历六个阶段:感知认同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熟练协调阶段、反馈校正(或评价)阶段、创造创新阶段。

不同专业或不同的课程要根据职业基本技能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进的技能教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职业教育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种技能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相关教材、实习实训设备、场地与之配套。

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达到真正的有机融合,搞不好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2、按技能模块安排技能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把专业技能的所有内容进行提炼分类,组成若干技能模块,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就业导向或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就是对每一岗位基本技能进行分解,然后按这些基本技能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点来组织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强,职业技能掌握较完整,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合于职业培训,有利于学生就业。

但每个模块过于“独立”,缺乏系统连贯的全过程训练。

3、按项目安排教学的技能教学模式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

项目教学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具有典型的案例性的工作任务。

在教学内容上,它以实际生产过程为中心;在组织形式上,以合作式学习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场地上,以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为主,是课堂与车间的有机结合。

如某职业学校网络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用项目实践课程贴近企业需求实际,培养学生掌握适用的上岗技能。

该学校网络专业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安排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亲身体会一个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的完整过程。

项目教学法的难处是要找到具有典型案例性的项目,而且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往往不涵盖专业所需的全部技能。

4、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技能教学模式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等,进行模拟生产和教学训练的一项综合技术。

先在软件平台上训练,再到实物现场或台架上操作,能够克服实习实训设备的不足,减少实习实训设备和材料的损耗,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1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技能训练只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技能教学手段,它不能代替真实环境的技能训练。

5、遵循技能形成的递进性,按年级安排实习实训的技能教学模式如某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创办了“三级跳”的社会实践训练模式:一年级在学校餐厅、客房进行实习训练,以模仿、练习为主;二年级在学校对外宾馆餐厅当服务员,要达到熟练协调;三年级直接到社会上的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餐厅、客房面对五湖四海的客人进行实践实习或顶岗实训。

6、用顶岗实习进行强化训练的技能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是指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实践活动,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技能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顶岗实习也存在一些管理漏洞,比如校企双方疏于管理、管理粗放,实习岗位不完全与专业对口,还有的企业把学生当劳动力使用,甚至有的企业并不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岗位等。

顶岗实习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管理、保证实习质量。

三、技能教学改革的措施技能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唯一
最佳模式,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管理环节、从课程模式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改革应根据本校实际,吸取别人经验,不盲目照搬照抄,不断探索前进。

1、调整课程结构,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关系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技能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必须贯彻“实际、实用、实践”原则。

“实践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来确定改革方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来确定考核项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来确定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来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来确定课程内容。

职业学校的课程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式体系结构,可设置成集群式的四类课程体系,即文化知识类、专门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实践操作类。

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合理设置模块式课程,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同时兼顾终身教育需要。

在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成课程,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并注意及时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纳入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2、建立科学的校内、外的实训和实习评价体系,并将技能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学生实习的目标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规范校内、外实训与实习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

一方面,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向课程目标方向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

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这种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技能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融为一个整体。

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简单的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个人印象及考勤进行粗放式结果评价,需要建立合理量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
评价指标在注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分阶段、分任务的过程考核。

学生实习实训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监督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需要认真严肃对待,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3、克服情感和认知障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学生的情感障碍,一种表现在对各科学习均缺乏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另一种表现在对学习某门课或某门课教师的恐惧感、厌恶感。

所谓认知障碍,一般是指智力障碍和行为障碍,表现在学习上,不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差,更主要的是缺乏良好的科学素质,阻碍了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阻碍了新知识的继续获取,阻碍了各种能力的继续锻炼。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情感,即对这些学生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不仅要理解他们,而且要真诚爱护、热情帮助、充满信心和充分信任。

除此之外,在技能教学活动中,还要做到严要求、点点落实和块块清楚,即课堂纪律要严格,实验实习操作要严格,对一个个知识点、一块块技能操作,一个个学生逐个检查落实、验收,不积累问题,帮助他们在技能学习上获得不断成功、提高。

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态度认真、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成功的关键。

4、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教学。

不同的专业对技能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丰富和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铸造、锻压、焊接、塑料成形、钳工、车工、刨工、磨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零件的热处理及表面
处理等一系列工种的实习教学,学校不可能具备所有实习设备,也不可能安排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每一工种的实习,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促进技能发展,开展多种形式金工实习很有必要,主要包括:安全教育、操作示范、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电化教学、参观等。

机电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按照技能发展的递进顺序,有步骤地按能力模块进行技能教学;轻轨专业车辆驾驶技能教学采用现场参观、示范讲解、计算机模拟驾驶操纵、现场添乘等形式分阶段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先在学校的客房操作模拟室、餐饮模拟操作室接受示范、辅导,然后在学校招待所进行实操,最后到星级酒店培训、顶岗,按照酒店各部门的操作规范实习。

5、紧密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对专业建设、技能教学等进行论证规划,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和教学见习基地。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保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而且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得到了合格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就业保障,并能及早融入企业文化,而学校则在专业建设方面得到了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有了后劲。

6、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专业技能竞赛,营造人人苦练技能,个个争当专业能手的浓烈校园氛围。

除了对活动进行严密的组织以外,大张旗鼓举办颁奖仪式、橱窗展示,给予物质、精神鼓励,无疑会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建立学习信心。

另外,积极派送选手参加校外竞赛,不仅能推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可为学校赢得声誉。

总之,创立品牌、提高技能教学和学生就业质量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技能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行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改革的关键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技能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落实具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