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亲人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
教学重点:1. 亲人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学会关爱亲人,珍惜亲情。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2. 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亲人,分享与亲人的美好回忆。
二、新课学习(10分钟)1. 介绍亲人的种类: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讲述亲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亲人的重要性。
3. 分析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呈现案例: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如《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其意义。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或经历。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亲情的体会,培养学生的亲情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案例分析、情感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亲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亲情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重课堂拓展,让学生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亲情互动游戏(10分钟)1. 游戏名称:亲情接力2.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第一位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将动作传给下一位学生,依次类推,直到一位学生完成动作。
3. 游戏目的:通过肢体语言增进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亲情情感。
七、亲情手工制作(10分钟)1. 制作材料:彩纸、彩笔、剪刀等。
2. 制作内容:让学生制作一份亲情手工制品,如亲情贺卡、亲情手链等。
初中作文亲人教案
初中作文亲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亲人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人,形成良好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亲人作文的主题、结构、内容等方面的指导。
2. 通过作文评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讲解:讲解亲人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取素材、如何描绘亲人形象、如何表达感情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亲人作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标准。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评改: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总结讲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亲人的形象,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 难点:如何把亲人的关爱之情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有所借鉴。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优秀亲人作文。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亲人作文的写作技巧,是否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亲人》的教学教案设计
《亲人》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亲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人概念的解释。
2. 亲情的表现和体验。
3. 亲情故事分享。
4. 亲情表达的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的概念,分享亲情故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亲情的表现和体验。
3. 实践法:进行亲情表达的活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亲人概念、亲情故事、亲情表达活动等内容。
2. 亲情故事素材。
3. 活动材料:如卡片、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亲人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分享亲情故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讨论亲情的表现。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5. 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和关爱亲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人的理解和关爱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亲情感悟文章,评估他们对亲情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聚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
2. 开展亲情主题的绘画、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亲情。
3.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亲情的书籍,如《亲爱的爸爸妈妈》、《感恩亲人》等,加深他们对亲情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和感受,收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2.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亲情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1. 亲人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
2. 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亲人的图片、故事等相关素材。
2. 准备相关亲情歌曲、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亲人的图片,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引导学生认识亲人。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理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亲人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亲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3. 案例分析:(1)教师讲解一些关于亲人间关爱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
4. 情感体验:(1)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亲情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亲人的关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5. 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2)学生分享自己完成作业的经历。
7. 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于亲人的理解和关爱是否有所提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表达对亲人的关爱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表达对亲人的关爱方面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拓展活动:1. 开展“亲情作文”比赛,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2. 举办“亲情绘画”展览,让学生用画笔描绘亲人的形象。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亲人的定义: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家庭成员。
2. 亲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关爱、支持、陪伴、教育等。
3. 亲情的重要性: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珍惜亲情。
4. 与亲人沟通的方法:倾听、表达、理解、关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关爱珍惜亲情。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亲人的作用和亲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案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与亲人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人的概念。
2. 讲解亲人定义:明确亲人的范围和作用。
3. 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分组讨论,分享亲情的感悟。
4. 分析亲情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亲情的力量。
5. 角色扮演:模拟与亲人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亲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亲情重要性的认识。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亲情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够展现出关爱和珍惜亲人的情感。
七、教学资源1. 亲情案例集:收集各种亲情故事和案例,用于课堂上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家庭照片、信件等,以便于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使用。
3. 亲情歌曲或视频:选择一些与亲情相关的歌曲或视频,用于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亲情的感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亲人的定义和作用,讨论亲情的重要性。
初中作文教案亲人
初中作文教案亲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感悟,深入理解亲人的含义,增强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关注亲人,体验亲情的温暖。
2.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亲人的关爱和自己的感激之情。
3.讲解作文的结构、技巧及要点。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一篇关于亲人的作文,可以是亲人之间的关爱、互相扶持的经历,也可以是亲人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等。
2.课堂导入:以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3.分享交流: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作文,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借鉴。
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亲人的细节描写,如亲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以及自己对此的感悟和感激之情。
4.讲解作文技巧: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如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作文的结构和层次,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作文修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继续关注亲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感悟亲人的关爱。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所得,增进亲情交流。
3.写一篇关于亲人的作文,可以是亲人之间的互动、亲情的故事,或者是对亲人的感恩之情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亲人的含义,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亲人的关爱和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家庭美德。
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亲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亲人的定义: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2. 亲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关爱、支持、陪伴、教育等。
3. 亲情的重要性: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珍惜亲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的定义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关爱亲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亲人的图片、亲情案例等。
2. 纸张:用于学生写下对亲人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亲人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亲人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亲人的定义和作用,通过课件展示亲人图片,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亲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亲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亲人的感悟,下周课堂上分享。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人概念的理解和亲情的感悟。
2. 收集学生写的感悟,评估他们对关爱亲人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 开展亲情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激发他们对亲情的感悟。
3. 邀请专家进行亲情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对亲人的认识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对亲人的表现和改变。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17.亲人_教案教学设计
17.亲人(看图学文)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的情景。
学习课文中“我”和妈妈助人为乐的美德。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词语,会用“及时”、“照顾”造句。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本文重点是第四部分。
在看懂图意。
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老奶奶说话的意思,着重考虑民族团结这一点。
课前准备 1.准备好挂图。
2.生字卡片。
3.写有预习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要在看懂图意、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你们听说过民族团结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我们应向她们学习什么?二、有图解题,初读课文(一)解题:什么是亲人?你的亲人都有谁?(二)出示挂图: 1.仔细看图,看看图的四周画有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树杈连结的绳子上晾着许多洗净的衣服、被单等物,从墙角有洗衣盆看出来的。
靠墙还有一根拐杖)。
2.从这根拐杖你想到了什么?(老奶奶年岁大了,腿脚不灵便)。
3.还从哪能看出老奶奶年纪大了?(老奶奶脸上布满皱纹,鬓角已全白了。
) 4.画面上还有什么人物?你看她们是一家人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画面上还有个少女,她们不是一家人,从穿着打扮可以看出。
小女孩的打扮是汉族人装束,而老奶奶是苗族打扮,头上缠着布,戴着大耳环,身穿大棉坎都是苗族特点。
说明她们的民族不同。
) 5.她们在干什么?联系四周景物想想这时她们会说些什么?(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女孩的头,把脸紧紧贴在小女孩的脸上,面带微笑地说:“闺女,看,你洗了这么多衣服,受累了,你这么关心我这老太太,真是比亲闺女还亲呀!) 6.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看图的?引导总结出看图方法。
从远~近,从四周~画面中心主要内容。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我们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人概念的讲解2. 亲情的珍贵3. 关爱亲人的做法4. 亲情故事分享5. 亲情主题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亲人概念,认识到亲情的珍贵,学会关爱亲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培养亲情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概念,分享亲情故事。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看法和感受。
3. 实践法:开展亲情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关爱亲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亲人》相关文章或故事。
2. 课件:亲人图片、亲情故事、活动素材等。
3. 教学道具:亲情卡片、亲情礼物等。
4. 教学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理解,分享与亲人的美好回忆。
2. 新课讲解:讲解亲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 亲情故事分享:讲述一则亲情故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亲情故事。
2. 写一篇关于亲人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亲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关爱亲人方面的进步。
九、课后服务1. 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关爱亲人方面的实际操作。
2. 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关爱亲人的品质。
十、课程评价1. 学生对亲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家长对学生在关爱亲人方面的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性。
2. 亲情卡片制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心得体会分享: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之一编辑:廖宜峰《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
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
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
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
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
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
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
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
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
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
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
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3.图上画的有谁?(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查字典。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
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
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1.2 让学生掌握描述亲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1.3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1.2 能力目标1.2.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亲人的能力。
1.2.2 培养学生通过交流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3.1 让学生认识到亲人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亲人2.2 教学重点:描述亲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难点:如何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3.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人的重要性。
3.1.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认识和感受。
3.2 呈现3.2.1 教师展示有关亲人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
3.2.2 学生练习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亲人。
3.3 实践3.3.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3.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3.4 巩固3.4.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
3.4.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故事,大家共同欣赏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亲人的认识、描述亲人的能力以及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4.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准确性以及情感投入程度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图片:有关亲人的图片素材。
5.2 教学视频:有关亲人的短视频素材。
5.3 教学音频:有关亲人的音频素材。
5.4 教学课件: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活动。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6.2 交际型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3 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亲人》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看懂图意引导学生按由主体到背景的顺序观察图画,要求学生看得细致,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1.图上画着谁?她们有多大年纪?图上的什么能说明老人的年纪大?她们各穿着什么服装?由此可知道她们各是哪个民族的'人?2.她们在干什么?你是从图上的什么景物知道的?她们会说些什么(展开合理想象)?3.根据以上问题,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①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②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硬朗、灵便、及时、毕竟、尊重。
③知道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①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擦”“肠”的读音,并分析指导“擦”“眯”“顾”的写法。
提问词义。
②指名读出描写图上内容的段落。
三、讲读课文(一)学习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说说“我”为老奶奶做了件什么事?“我”是怎么知道老奶奶有衣物要洗呢?体会“我”是个多么有心计的人啊!2.“我便悄悄地……然后又悄悄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3.出示一段话,回答下面的问题: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①去掉带点的词,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作者是怎样准确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②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③老奶奶为什么说“真比我的女儿还亲氨?体会“照顾”的意思,说说“我”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在家里你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爷爷、奶奶或者你的?4.过渡提问:“我”能主动为老奶奶洗衣物是从小受了谁的影响?受到谁的教育?妈妈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亲人”的含义,认识到亲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亲情的能力。
3、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学会关爱亲人,增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亲情的温暖。
(2)帮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关爱亲人的行动。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亲人的概念和亲情的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与亲人相处的经历和感受。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亲情。
4、写作练习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亲人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如一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旅行等场景,引起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注。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场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吗?”2、理解“亲人”的概念(1)教师讲解“亲人”的定义,强调亲人不仅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以及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人的如叔伯婶姨、姑父舅母等。
(2)请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亲人有哪些,并简单描述他们与自己的关系。
3、感受亲情的温暖(1)让学生回忆与亲人相处的温馨时刻,如生病时亲人的照顾、遇到困难时亲人的鼓励、取得成绩时亲人的赞扬等。
(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4、讨论亲情的表现形式(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亲人是如何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关心和爱护亲人?(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如亲人的关心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如准备可口的饭菜、关心学习和工作、陪伴聊天等;我们关爱亲人可以从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忙做家务等方面入手。
5、情境模拟(1)创设几个与亲人相处的情境,如父母工作一天回家很累、爷爷奶奶生病需要照顾等,让学生模拟在这些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
《亲人》教案(通用4篇)
《亲人》教案(通用4篇)《亲人》篇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志愿军进行曲》配有抗美援朝图片,引出导语和课题--出示2、由于本文是第二课时,学生已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播放送别志愿军的场面的影象,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加深、理解全文。
--出示课件二、新课1、师导语:同学们,我们也许对这样的歌声并不熟悉,但是我们得志愿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歌声伴随下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
它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2、学习课文,播放配乐朗读 --出示课件3、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中悟情,以请品读老师出示问题,思考: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出示课件4、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老师巡视,强调感情变化起伏的语句,给学生做示范。
5、学生自由发言,谈问题答案。
出示课文片段"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您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指名读课文片段 --出示课件6、老师导语:文中有一个词"雪中送炭"同学们怎么理解。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老师相机指导。
7、老师:大娘除了做这些事外,还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找学生结合大娘背志愿军的图片谈事情。
--出示课件8、出示文中片段"我们还记得……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指名读,强调朗读方法(有感情,要投入) --出示课件9、老师:这段文中也有一个词"唯一"同学们怎样理解。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老师相机指导。
10、老师导语:面对朝鲜大娘的深情厚意,我们得志愿军又是怎样说的呢?出示文中片段"您说,这比山还高……我们怎能忘怀?"--出示课件学生练读可齐读、指名读,体会志愿军对大娘的情谊。
老师出示问题:"您说,这比山还高……我们怎能忘怀?"这是什么句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11、学生回答问题,并将句子改为陈述句。
亲人教学教案范文
亲人教学教案范文一、教案基本信息教学目标:通过亲人教学,增进学生之间的亲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亲人教学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共计4周教学资源和准备:家长支持,家庭作业,教具(如剪刀、颜料、纸张等)二、教学前导这是一节特殊的课程,通过亲人作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爱与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亲人,并借助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这种亲人教学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第一周: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家庭作业任务:学生与父母一起完成一项家庭作业,例如:整理家里杂物、种植花草、做菜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项家庭作业。
b.家长与学生一起安排具体的任务分工。
c.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任务,并记录下来。
2.第二周:学生与亲人一起制作手工作品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完成一项手工作品,例如:剪纸、折纸、绘画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种手工作品。
b.学生与家人一起选择材料和工具。
c.学生与家人一起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d.学生与家人共同欣赏成果。
3.第三周:学生与亲人一起做饭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制作一道菜品,例如:炒菜、做面条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道菜品。
b.学生与家人一起购买食材和调料。
c.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食材的处理和烹饪。
d.学生与家人一起享用美食。
4.第四周:学生与亲人一起阅读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阅读一本绘本或故事书。
步骤:a.学生与家人选择一本共同感兴趣的绘本或故事书。
b.学生与家人一起阅读并讨论书中的内容。
c.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或制作读书笔记。
四、教学总结通过亲人教学的方式,学生与亲人一起共同完成家庭作业、手工作品、烹饪和阅读等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亲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增进了亲情和爱的传递。
通过亲人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亲人幼儿园教案
亲人幼儿园教案简介亲人幼儿园成立于2000年,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教案为亲人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案,适用于3-4岁的幼儿。
该教案主要以启蒙教育为目标,针对幼儿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颜色、形状和数字进行系统的教学,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更好的认知红、蓝、黄三种颜色,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颜色的印象;2.帮助幼儿认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种形状,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形状的理解;3.通过教学使幼儿能够初步认知1-10的数字。
教学内容第一课:颜色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认知红、蓝、黄三种颜色,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颜色的印象。
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红、蓝、黄三种颜色的物品,让幼儿观察;2.教师读出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名称,同时翻转颜色物品,让幼儿进行涂色,体验颜色的变化;3.教师呈现红、蓝、黄三种颜色的手工制品,让幼儿观察后模仿。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红、蓝、黄三种颜色名称,并能够正确地涂色。
教学难点幼儿区分红、蓝、黄三种颜色。
第二课:形状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认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种形状,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颜色的印象。
教学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幼儿观察;2.教师读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名称,同时让幼儿模仿;3.教师使用形状积木和手工制品示范,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增强对形状的理解。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名称,并能够模仿画出形状。
教学难点幼儿学会识别三种形状并能够模仿。
第三课:数字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初步认知1-10的数字。
教学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10的数字,让幼儿观察;2.教师分别介绍1-10数字的读法及数量;3.教师使用手把戏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理解数字的含义;4.教师出示1-10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数字读法和数量归纳。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1-10的数字和对应的数量。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1-10数字及数量并进行正确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
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
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
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
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
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
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
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
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
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
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
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
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
第四笔是L ,不要写成L 。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四、试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
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
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
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
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
(3)指导朗读。
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样做的原因)
六、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齐( ) 更( ) 其一( )
争( ) 奂( ) 董一( )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