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写亲人教案

初中作文写亲人教案

初中作文写亲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入理解亲人的特点和品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亲人的形象。

3. 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和感悟,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亲人的定义和特点。

2. 写作技巧:观察、描绘、表达情感。

3. 作文修改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亲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亲人的多样性。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范文为例,展示如何通过观察、描绘和表达情感来写亲人。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一位亲人进行写作练习。

5. 修改和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亲人的特点和品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亲人的多样性。

2. 示范法:教师以一篇范文为例,展示如何通过观察、描绘和表达情感来写亲人。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关注学生对亲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范文,用于示范和讲解。

2. 学生准备写作练习的纸笔。

3. 教师准备修改和评价的标准。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作业,选择一位亲人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然后写一篇关于这位亲人的作文。

我的母亲(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3. 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三、教学重点1. 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学会通过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在写作中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2. 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对母亲的爱。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3. 展示法:让学生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对母亲的爱。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讲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

2. 学生通过阅读例子,了解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想对母亲说……”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

2. 引导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对母亲的爱。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对母亲的爱。

2. 学生通过观看例子,了解创新展示的方式。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给出实践题目:“以母亲为主题,创作一件作品。

”2. 学生现场创作,可以是绘画、手工艺品等。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

2. 引导学生回家后,向母亲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爱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的资料。

2. 准备写作模板和例子。

3. 准备创新展示的素材和工具。

初中作文亲人教案

初中作文亲人教案

初中作文亲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亲人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人,形成良好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亲人作文的主题、结构、内容等方面的指导。

2. 通过作文评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讲解:讲解亲人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取素材、如何描绘亲人形象、如何表达感情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亲人作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标准。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评改: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总结讲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亲人的形象,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 难点:如何把亲人的关爱之情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有所借鉴。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优秀亲人作文。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亲人作文的写作技巧,是否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人关系的重要性。

2.能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进一步了解亲人关系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亲人的重要性。

2.提前准备一些亲人相关的句子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关于亲人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自己对亲人的重要性的看法。

2.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一些关于亲人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如:“亲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亲人的爱是无条件的。

”等。

教师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3.情感体验(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写信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框架,如:开头是称呼,中间表达思念之情,结尾表示期待再次见到亲人。

4.实践练习(2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信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亲人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5.知识拓展(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一些有关亲人情感的优秀作品或文章,让学生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6.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亲人关系的重要性,并总结学习到的表达方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写信练习中普遍感到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让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亲人的重要性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他们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得不够真实。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亲人的关爱没有被充分激发,或者是因为他们被习惯性隐藏情感的社会环境影响。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亲人和家庭的意义,让他们真正明白亲人之间的情感是需要表达和沟通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学习目标】1. 了解并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 学习认识和运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3. 阅读并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住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

2. 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1. 掌握文章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2. 培养学生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电视、VCR或PPT等教学工具。

2. PPT或黑板。

3. 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亲人之间的重要性和感情的深厚。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先请学生跟读课文,然后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并使用图片或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如:文章写了什么?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家庭故事?文章中提到的亲人有哪些?2.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游戏或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如:亲人、告别、泪水、不舍等。

五、情感教育(15分钟)1. 通过教师讲述一个亲人离世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无常和珍惜亲人的重要性。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他们的家人,并表达对家人的感谢和思念之情。

六、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以《再见了,亲人》为题目,写一篇有关家人的文章,可以包括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等。

2. 提供一些写作中常用的词汇供学生参考,并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板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案(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并学会运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培养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亲人含义的解读: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家庭成员。

2. 亲人的美好品质:关爱、付出、包容、坚韧等。

3. 亲人的感人事迹:生活中的点滴关爱、无私付出、困境中的支持等。

4. 作文结构:引言、正文、结尾。

5. 作文要求:真实、感人、具体、生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亲人的含义、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选取素材、组织结构和运用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享:学生相互交流作文,分享写作心得和感受。

6.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感人,结构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

2. 学生对亲人的理解和感悟: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3.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写作,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2. 鼓励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

5. 定期进行作文讲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恩之心。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

亲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亲人”的含义,认识到亲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亲情的能力。

3、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学会关爱亲人,增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亲情的温暖。

(2)帮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关爱亲人的行动。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亲人的概念和亲情的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与亲人相处的经历和感受。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亲情。

4、写作练习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亲人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如一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旅行等场景,引起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注。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场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吗?”2、理解“亲人”的概念(1)教师讲解“亲人”的定义,强调亲人不仅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以及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人的如叔伯婶姨、姑父舅母等。

(2)请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亲人有哪些,并简单描述他们与自己的关系。

3、感受亲情的温暖(1)让学生回忆与亲人相处的温馨时刻,如生病时亲人的照顾、遇到困难时亲人的鼓励、取得成绩时亲人的赞扬等。

(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4、讨论亲情的表现形式(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亲人是如何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关心和爱护亲人?(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如亲人的关心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如准备可口的饭菜、关心学习和工作、陪伴聊天等;我们关爱亲人可以从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忙做家务等方面入手。

5、情境模拟(1)创设几个与亲人相处的情境,如父母工作一天回家很累、爷爷奶奶生病需要照顾等,让学生模拟在这些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

初中作文教案亲人

初中作文教案亲人

初中作文教案亲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感悟,深入理解亲人的含义,增强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关注亲人,体验亲情的温暖。

2.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亲人的关爱和自己的感激之情。

3.讲解作文的结构、技巧及要点。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一篇关于亲人的作文,可以是亲人之间的关爱、互相扶持的经历,也可以是亲人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等。

2.课堂导入:以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3.分享交流: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作文,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借鉴。

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亲人的细节描写,如亲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以及自己对此的感悟和感激之情。

4.讲解作文技巧: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如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作文的结构和层次,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作文修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继续关注亲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感悟亲人的关爱。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所得,增进亲情交流。

3.写一篇关于亲人的作文,可以是亲人之间的互动、亲情的故事,或者是对亲人的感恩之情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亲人的含义,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亲人的关爱和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家庭美德。

亲人幼儿园教案

亲人幼儿园教案

亲人幼儿园教案简介亲人幼儿园成立于2000年,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教案为亲人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案,适用于3-4岁的幼儿。

该教案主要以启蒙教育为目标,针对幼儿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颜色、形状和数字进行系统的教学,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更好的认知红、蓝、黄三种颜色,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颜色的印象;2.帮助幼儿认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种形状,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形状的理解;3.通过教学使幼儿能够初步认知1-10的数字。

教学内容第一课:颜色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认知红、蓝、黄三种颜色,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颜色的印象。

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红、蓝、黄三种颜色的物品,让幼儿观察;2.教师读出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名称,同时翻转颜色物品,让幼儿进行涂色,体验颜色的变化;3.教师呈现红、蓝、黄三种颜色的手工制品,让幼儿观察后模仿。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红、蓝、黄三种颜色名称,并能够正确地涂色。

教学难点幼儿区分红、蓝、黄三种颜色。

第二课:形状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认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种形状,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颜色的印象。

教学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幼儿观察;2.教师读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名称,同时让幼儿模仿;3.教师使用形状积木和手工制品示范,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增强对形状的理解。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名称,并能够模仿画出形状。

教学难点幼儿学会识别三种形状并能够模仿。

第三课:数字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初步认知1-10的数字。

教学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10的数字,让幼儿观察;2.教师分别介绍1-10数字的读法及数量;3.教师使用手把戏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理解数字的含义;4.教师出示1-10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数字读法和数量归纳。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1-10的数字和对应的数量。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1-10数字及数量并进行正确归纳。

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亲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亲人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亲人的定义: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2. 亲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关爱、支持、陪伴、教育等。

3. 亲情的重要性: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珍惜亲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的定义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关爱亲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亲人的图片、亲情案例等。

2. 纸张:用于学生写下对亲人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亲人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亲人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亲人的定义和作用,通过课件展示亲人图片,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亲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亲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亲人的感悟,下周课堂上分享。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人概念的理解和亲情的感悟。

2. 收集学生写的感悟,评估他们对关爱亲人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 开展亲情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激发他们对亲情的感悟。

3. 邀请专家进行亲情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对亲人的认识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对亲人的表现和改变。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写自己的一位亲人》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写自己的一位亲人》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写一写自己的一位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理解习作要求,发现注意事项,写好习作;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增长课外知识阅读;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把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小组交流、感悟引导。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下水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它是母亲声声亲切的呼唤,是父亲用来驱赶死神的双臂,是祖母救治乡邻的青青莲叶……那在这些文章中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语句,谁能说一说?(课件播放课文插图)2、揭示课题课文中有这么多语句让我们记忆犹新,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能说会道中我们已经交流过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写写自己的一位亲人。

(板书课题)二、指导审题,明确要求1、理解课题;(写人的文章、亲人)2、指名读习作要求,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3、重点解说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三、片段赏析,学以致用1、讨论聊到这里,相信大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位亲人吧!那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表达什么感受?2、交流3、回顾大家说的都很好,那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感人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课件出示刻画人物的语句)4、小结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四、佳作欣赏,写法迁移1、课件出示下水文。

2、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都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3、全班交流。

4、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总分总)5、编写习作提纲。

(生汇报)五、动笔行文,真情表达1、回顾习作要求。

2、根据习作提纲,动笔习作。

3、全班交流、评价。

六、课堂总结,升华全文爱,无处不在,之所以有了这些亲人的爱,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爱他人,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板书设计:写一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动作开头(点题)语言人物描写外貌文章结构中间(叙事)神态心理结尾(扣题)。

亲人教学教案范文

亲人教学教案范文

亲人教学教案范文一、教案基本信息教学目标:通过亲人教学,增进学生之间的亲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亲人教学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共计4周教学资源和准备:家长支持,家庭作业,教具(如剪刀、颜料、纸张等)二、教学前导这是一节特殊的课程,通过亲人作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爱与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亲人,并借助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这种亲人教学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第一周: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家庭作业任务:学生与父母一起完成一项家庭作业,例如:整理家里杂物、种植花草、做菜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项家庭作业。

b.家长与学生一起安排具体的任务分工。

c.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任务,并记录下来。

2.第二周:学生与亲人一起制作手工作品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完成一项手工作品,例如:剪纸、折纸、绘画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种手工作品。

b.学生与家人一起选择材料和工具。

c.学生与家人一起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d.学生与家人共同欣赏成果。

3.第三周:学生与亲人一起做饭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制作一道菜品,例如:炒菜、做面条等。

步骤:a.学生与家人商量确定一道菜品。

b.学生与家人一起购买食材和调料。

c.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食材的处理和烹饪。

d.学生与家人一起享用美食。

4.第四周:学生与亲人一起阅读任务:学生与亲人一起阅读一本绘本或故事书。

步骤:a.学生与家人选择一本共同感兴趣的绘本或故事书。

b.学生与家人一起阅读并讨论书中的内容。

c.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或制作读书笔记。

四、教学总结通过亲人教学的方式,学生与亲人一起共同完成家庭作业、手工作品、烹饪和阅读等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亲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增进了亲情和爱的传递。

通过亲人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17.亲人_教案教学设计

17.亲人_教案教学设计

17.亲人(看图学文)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的情景。

学习课文中“我”和妈妈助人为乐的美德。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词语,会用“及时”、“照顾”造句。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本文重点是第四部分。

在看懂图意。

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老奶奶说话的意思,着重考虑民族团结这一点。

课前准备 1.准备好挂图。

2.生字卡片。

3.写有预习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要在看懂图意、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你们听说过民族团结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我们应向她们学习什么?二、有图解题,初读课文(一)解题:什么是亲人?你的亲人都有谁?(二)出示挂图: 1.仔细看图,看看图的四周画有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树杈连结的绳子上晾着许多洗净的衣服、被单等物,从墙角有洗衣盆看出来的。

靠墙还有一根拐杖)。

2.从这根拐杖你想到了什么?(老奶奶年岁大了,腿脚不灵便)。

3.还从哪能看出老奶奶年纪大了?(老奶奶脸上布满皱纹,鬓角已全白了。

) 4.画面上还有什么人物?你看她们是一家人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画面上还有个少女,她们不是一家人,从穿着打扮可以看出。

小女孩的打扮是汉族人装束,而老奶奶是苗族打扮,头上缠着布,戴着大耳环,身穿大棉坎都是苗族特点。

说明她们的民族不同。

) 5.她们在干什么?联系四周景物想想这时她们会说些什么?(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女孩的头,把脸紧紧贴在小女孩的脸上,面带微笑地说:“闺女,看,你洗了这么多衣服,受累了,你这么关心我这老太太,真是比亲闺女还亲呀!) 6.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看图的?引导总结出看图方法。

从远~近,从四周~画面中心主要内容。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感情。

2.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章《故乡的亲人》的复印件,以便学生阅读。

2. 教师准备相关亲人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亲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亲人。

2. 教师提问:“你们对自己的亲人有什么样的感情?你们有没有想过亲人为你们付出了什么?”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文章《故乡的亲人》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题目:“请写一篇关于故乡亲人的文章,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思考,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来。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提问:“你们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自己的亲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亲人心愿墙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亲人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访问,让学生深入了解亲人的生活和付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故乡的亲人》,让学生了解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同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亲人》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人”的概念,认识到亲人对我们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人概念的讲解2. 亲情的珍贵3. 关爱亲人的做法4. 亲情故事分享5. 亲情主题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亲人概念,认识到亲情的珍贵,学会关爱亲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培养亲情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人概念,分享亲情故事。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看法和感受。

3. 实践法:开展亲情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关爱亲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亲人》相关文章或故事。

2. 课件:亲人图片、亲情故事、活动素材等。

3. 教学道具:亲情卡片、亲情礼物等。

4. 教学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理解,分享与亲人的美好回忆。

2. 新课讲解:讲解亲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 亲情故事分享:讲述一则亲情故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亲情故事。

2. 写一篇关于亲人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亲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关爱亲人方面的进步。

九、课后服务1. 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关爱亲人方面的实际操作。

2. 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关爱亲人的品质。

十、课程评价1. 学生对亲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家长对学生在关爱亲人方面的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性。

2. 亲情卡片制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心得体会分享: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调查中了解父母,明确爱父母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进行亲情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我为父母写档案》。

教师准备:亲情调查表;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情趣。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一把伞,给了我们一方无雨的晴空;父母的爱是深夜里的一盏灯,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前程。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为同学们带来一名古代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播放课件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黄香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师:父母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父母,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对比导行,探究新知。

师:故事中,黄香能做到这些,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同学同样可以做到。

在我们上周安排的“爱心献父母”活动中,每个小朋友都能做到。

请大家看看你们都做了什么?(课件出示)师导语:孝敬一日不难,一月不难,难在于坚持。

你们都能一直坚持下去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课件出示72页图片)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爱的人,那你想想,在什么时候,你们也会心疼、担心、想念爸爸妈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生1: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生2: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生3: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师:你们又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心疼、担心、想念的呢?说出来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的教学设计.doc

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的教学设计.doc

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的教学设计珍视教学设计感恩亲情学会呼吸亲情学会感恩朗诵体味亲情学会感恩体验亲情学会感恩班会篇一:珍视亲情学会感恩教案《珍视亲情学会感恩》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清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养成尊重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理解、体谅、尊重、感激父母。

【教学重点】亲子之间的矛盾及化解方法,如何与父母相处【教学难点】与父母相处的技巧,积极主动地应对与父母之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熏陶法。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新颖的方式打动学生。

【教学资源】选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故事导入课题,巧用视频《苹果树》创设情景以拓展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 23 45 篇二:呼唤亲情教案呼唤亲情教学目标:1.感受爱: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2.体验爱: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拓展爱: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物。

教学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出示故事,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手术费=一杯牛奶?”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1999年发生在贵州麻岭风景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触动了孩子们内心世界的那根“情弦”,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孩子们生活的缩影,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一下过去和父母相处的日子。

学生一边看,一边叙述:“孩子们,是妈妈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又到上学读书,这期间少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想想生日时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关怀,想想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

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

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

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

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

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

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

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

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

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

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

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
二、指导看图。

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查字典。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

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

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
四、试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

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

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
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

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
(3)指导朗读。

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样做的原因)
六、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齐( ) 更( ) 其一( )
争( ) 奂( ) 董一( )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资料提供者:张建玲
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