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12册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是一首歌词。
第一句是“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我让学生体会“春潮”的意思。
在理解了词语表面意思即“春天的潮水”后,我让学生紧扣“春潮”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有的学生说:“因为雪山上的雪在春天、夏天两季融化,因此雪水从山上流下来时,可能速度快,形成气势磅礴的景象。
这就是“春潮”的风采。
也有的学生说:“春天的潮水一路滋润着花草,孕育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也是“春潮的风采”,还有学生说:“春潮从山上一路下来,发出响声,似乎是在高唱祖国的赞歌,这也是春潮的风采。
”我说:“是呀,气势磅礴是风采、孕育生机是风采、高唱凯歌也是风采。
因此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中“风采”的“风”用的是哪个“风”啊?同学们恍然大悟:“丰富”的“丰”,“丰采”!“那你们怎么理解这个特殊的词语呢?”我故弄玄虚地问。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教学具有连贯性,一个词语的成功教学可引发其他环节的精彩:正如“春潮”的成功体会引发“丰采”的成功辨析一样。
不忽视重要细节,是我从这环节的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2、《三亚落日》教学反思
《三亚落日》这篇文章写得那么美,所以刚拿到课本的时候,我就读了此文。
在备课的时候,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本文是写落日,同时文章的第一、三、四、五自然段都与落日有关,而第二段则好像与文章的主题没有关系,第二段是写三亚热带风情的,是从整体上来介绍三亚的自然风光的,其中没有一处谈到落日。
怎么会这样呢,作者们为什么会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还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呢?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经同学们这一分析,我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教学相长,说得没错!
3、《烟台的海》教学反思
课文《烟台的海》,描写了烟台的海由于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景观。
第四节中,作者描绘了烟台的海夏日的浪漫。
对于浪漫,我们觉得,六年级的小孩真是太难理解了。
有阵阵海风吹来,觉得凉爽和惬意,怎么就是浪漫呢?看海上日出,怎么说是浪漫呢?晚上,万家灯火,海水拍击着海岸发出的声音,怎么说是浪漫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浪漫。
此教学过程在设计时,我们觉得,当课文中有些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时,我们不妨放开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地说一说,再读懂课文,可能难度会小一些,效果会好一些。
4、《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主要描写了“外洞、空隙、内洞景物”的特点。
教学时,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游览,然后对学生感兴趣的孔隙部分进行重点教学,如此安排,主次分明,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次。
但教学内容过多,对各个教学过程挖掘的深度不够;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不够,教学气氛不活跃。
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5、《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
我采用了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先让学生根据课后作业3(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的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圈画出关键词语,感受敌我双方的表现,激发强烈的爱憎情感。
再次自读课文的时候,力求弄清事件的基本过程和关键所在,并着力体会关键词语的意义、作用,不明白的地方可向老师、同学质疑问难。
最后,在学生进行了充分阅读准备之后,指名学生练习复述并根据具体情况,相机提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与理解相辅相成,学生读得充分,有所感悟,并熟记精要,才能述得顺当。
教学时还得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把读书感悟和复述事件经过都能练习到位。
学生对课文的知识要点就很容易地掌握了。
学生掌握了新知识以后,让其充分发挥,自我表现,不要求复述答案的统一。
这实际上就是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发挥,还包含着审美能力的培养。
最后,让学生自己给予自己评价,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6、《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当我第三次询问同学们,谁还从哪些文字中发现了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呢?吴阿红举手,她找到了“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行车德军。
”并且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显眼”。
“为什么放在显眼地地方反而能骗过德军呢?”其实,吴阿红同学的发言真好比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许多同学这时竟然脱口面而出了一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其实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师:“文中的伯诺德夫人是机智的,我们班的吴阿红同学也和伯诺德夫人一样的聪明。
另外她还具有一双惠眼,发现了咱们许多同学没有发现的要点所在!”我们在学习伯诺德夫人的两个孩子的方法与此相同。
我感觉这堂课上得比较得意,在于我把握住了文章中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学文,一个问题贯穿全文,在学习的时候抓住了重点句,然后从重点词来体会人物的特点,目的比较明确。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把学习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聂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品味和感悟上。
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关于聂将军的什么事,读完后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因为朗读比较充分,要求发言的学生很多,他们都开始急切地表达着,内容不约而同地是说对聂将军的印象:“聂将军是个和善可亲的人”、“聂将军是个好人,他不滥杀无辜”、“聂将军不记前嫌,好心地收留了日本小姑娘”、“聂将军至仁至义、有始有终”、“聂将军爱国爱民,有着国际主义精神”……我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发言,频频点头向他们表示赞同。
待再没有人举手,我说:“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有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这是很好的。
大家的发言也证明了自己的理解是独到的、富有思想的,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因为这就是‘会读书’的反映。
”
8、《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往往容易些,但是不容易上好.六年级的字词教学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两组词,分别是描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词语,让学生读完以后找出规律,并且让他们说上一段话,用上这些词语.这是我自认为效果最好的一个环节设计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让学生间接地概括了文章大意.当然,能够实现这个教学预设,还是因为这篇课文本身的内容较浅,学生对其兴趣较浓,而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
9、《如梦令》教学反思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早年时候一次郊游的经历。
我主要是按照“读通——读胖——美读——读瘦”这四个程序进行的,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以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教案准备得过细,上课时就跳不出设定的框框。
到美读这一步实施得不够理想。
课堂上,我只是让学生在读词过程中,边想象词里所描写的画面,然后说说自己所读到的画面。
重在引导学生说话了,而忽略了美读的指导。
如果在学生说完美景之后,就让学生来读读句子,再针对学生的不足对症下药,这样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会让学生的感悟更深,读得自然也就美了。
9、《渔歌子》教学反思
教学本词时,采用“读、找、议、读”四步学习法,先让学生默读,自由读,齐读,将之读通、读顺。
然后让学生找特点,引导学生发现27个字写了9样景物。
通过讨论,这看似罗列景物的写法,实则借精妙的连接词而生辉,动
词、形容词的巧妙运用,使得诗句琅琅上口,给人印象深刻。
最后让学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开展小小朗诵会,一堂课充实又活泼。
10、《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12、《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
经常听到概括段意必须做到十二字要求——语言简洁,语句通顺,要点明确。
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中的“要点明确”更是让学生不知道“要点”究竟在何处,究竟如何来抓住要点?同时抓住了要点如何通畅顺利的概括,并且用较少的文字来叙述,这培养学生推敲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别看小小的一个概括课文的段意,蕴涵其中的能力可是不容小窥的。
要点可能是文中或神会的一个字,一个词。
我想也可以是一种心会的一个符号,一个成文于胸的朦胧的纲领……。
关键是学生如何统揽全局,锲入文本的中心,才能真正的很好地去意会概括的要点。
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好好思考的问题吧!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感到有许多深的体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气氛非常活跃,发言和讨论都好很积极。
这是在以前的课堂中很少见到的情景,说明了我们这个集体还是一个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团体。
为此,我十分高兴。
1、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对课文了解的程度,朗读熟练的程度训练的不够到位。
造成了在上课时候学生朗读课文出现了漏字、掉字的现象。
使文章朗读中出现了断裂。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环节。
2、在我备课的时候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有种方式说,备课就是备学生,我比较赞同,但是真正做到却是非常困难的。
我想这里有经验和水平的问题,同时也有自身对学生课前了解和学生预习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大力改进。
14、《学会合作》教学反思
1 、保证初读的数量。
课堂上,导入课文后,我即布置了初读的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中间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也没有占用多少时间,前后总共算来,给学生的自读时间应有25分钟,4次完整地读完整篇课文。
应该说初读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
2、加强初读的指导。
指导初读,一是要激发学生初读的兴趣,二是要让学生明确初读的具体要求。
回顾自己教学过程,我发现自己在这两点上也想到了,但做的都还不够细。
初读的时间是交给学生了,但学生是否就真的聚精会神融入课文中呢?学生看似已经读了四五遍课文了,但或许还存在很多阅读障碍和困难。
这一切我都没有注意到,把初读简单理解成放手让学生读,老师只等时间一到坐等检查就行了。
因此,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1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试图抓住课文对扫路老人的外貌描写和三次对话描写来贯穿全文,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来朗读品位,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精神。
因此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即“你从这段文字中对老人有什么印象”。
通过这个问题串起全文,引导逐步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课文对天游峰的又险又高的文字描写,设计了相应的环节让学生读中体会。
但是对自己所设计的种种问题想放又不敢放,因此造成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局限,使自己的主导性过强。
同时,对于文章中峰与人的关系没有能够将钻研教材时的处理实施贯彻,造成了文本上的分裂。
是一个遗憾。
16、《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是,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里都讲:小熊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难道苏格拉底学生还不知道这个方法吗?(在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曾经提出类似的:经过十年游学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居然如此不得法是不是太贬底这些学生?或是这些学生没有真才实学?)
其实,苏格拉底的目的就在于教育弟子们要把握机会。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题目:不管在寻找最大麦穗中弟子们的表现如何,苏格拉底这一课是一定要上的。
假如有一个或一些弟子手中拿了麦穗走出麦地,苏格拉底会怎么说?假如
所有的弟子都摘了麦穗,苏格拉底又会怎么说?孩子们回答非常好啊:“假如有人手中拿了麦穗,苏格拉底会说‘同样是摘麦穗,你们有的摘到了,这一穗也许不是最大的,但总算有所收获;有的两手空空,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呢?(再用课文中苏格拉底的话)”:“所有弟子都拿着麦穗出来了,苏格拉底会说:‘孩子们,你们摘的或许不是最大的麦穗,但是你们都有了一定的收获。
你们让我非常欣慰,因为,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
总觉得这篇课文在思维上不够严密,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存在同样的问题。
17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讲述了两位旅行者看到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山谷中的奇异景象后得到人生启发的故事。
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勇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
注意课外延伸。
力求“读中感悟、导之以行”。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中抓住以下两点:
一、感悟文本,突出重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的表现了雪松与积雪抗争的傲然姿态。
“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在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索,以读促情,以悟促读,以自读、默读、齐读以及创设情境的引读这多种形式的读,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二、导之以行,突破难点
文中的启示比较难懂,也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突破难点:首先诱导学生身临其境,与旅行者一道感同身受;其次引导学生感悟旅行者的话语,把握重点;然后通过《卧薪尝胆》这则小故事让学生具体感悟“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的含义,并留下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印象;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课堂延伸体验启示,突破难点。
18.《广玉兰》教学反思
重视字词的教学。
高年级的生字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但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从音、形、义多角度全面考查,扎实训练。
检查的方式要有变化,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年级学生应该关注文章的某些写作技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
但单纯的
讲解会削弱文本的人文情感,使学生感到枯燥。
因此,本文的构段修辞的妙处我也采用了较为隐蔽的方式渗透。
如问学生从“迫不及待”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会说到感受到了花儿的香气,师追问本句话有没有说到花?没有!但却通过小蜜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香,这就是“侧面烘托”。
还有“总分总”构段,拟人,比喻,数据等,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美是离不开巧妙的写作手法的。
19、《夹竹桃》教学反思
在教学《夹竹桃》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可贵的韧性”和夹竹桃引起的“美妙的联想”为重点,引导学生课文所表达出的作者喜爱之性,找准了文本精髓所在,也把编者的意图正确地融入了教学活动之中。
首先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然后再让学生去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想象书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接着,我又带领学生由情入境,将美好的语言文字记在心里,就如同在心里刻记下动人的画面。
随后,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们带来的幻想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图片,展开幻想,仿照句式说话。
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学生促进对课文的阅读、领悟和背诵,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
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读写合一的原则,由读向写迁移,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写作指导。
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学法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首首古诗一起交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古诗诗意的时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三首诗同一个模式汇报下来,要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
4、对古诗的朗读练习还不够到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读的时间,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有感情的背诵。
5、朗读、背诵古诗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6、可以扩展第二课时作为古诗背诵大赛,摘抄积累,模仿创作,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21《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
上课的气氛不是和活跃,但想想自己也没有给学生的机会活跃,导入课题,我直接提出问题:"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自渎课文,给孩子一个充分读的时间,检查自读效果,我出示生字词检查,并
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结果大家居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于是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有点注重知识点的教学了,这是失策,在逐段朗读课文的同时,我觉得学生的朗读有所欠缺,而且我本人也缺少那些上课的激情,学生虽然读了,但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似乎并没有反映出自主朗读的味道来.
但细想来,六年级的学生自主读课文,按照四步导读里读课文,表面上都做到了,但深层次的东西似乎没有发掘出来,而且这也不是偶一朝一夕就能把学生应到成功的,说到这里,偶也在那反省,教学这个东西,教无定法,但里面的精髓还是在于教师自己的挖掘,这节课也给我一个教训,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朗读空间,让学生真正的体会文本之美.
希望自己以后真正能够的能做到与文本,与学生,的发至内心的对话.
22、《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代,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善于模仿。
很容易对一些想象中的英雄人物由于佩服而崇拜,特别是童话、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常常希望有朝一日也象他们一样能够神通广大,大干一番。
因此理想就向这一方向去追求。
所以我觉得这一些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并加以引导。
在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追求的同时,必须引导他们怎样去通过奋斗来实现理想。
并指导他们去掉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如前面所说的孙悟空的72变、大闹天宫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23、《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孔子论水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诚如学生所说:水就是水,真有那么多特点?就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来讲,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确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来理解这段文字,理解这段文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呢?我试着从“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着手:
上述片断中对“水有德行”的理解,学生抓住了“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来谈,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长江之歌》及上文对泗水河的描述,从而来理解“水滋润万物”,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但水却无所求的精神,点明这便是“水”德行的一个方面:无私奉献。
然后顺势引导,水的德行是不是仅仅这一个方面呢?让学生结合“奔流不息”联想到水的“顽强、坚持不懈”的品格……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以前习得的,它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当这些旧知与课文内容相关联时,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中的“新知”:原来,“水有德行”并不空洞,就是从水中悟出的它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品行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接下来理解水
有情义、有志向及善施教化便“水到渠成”了。
像理解“水有情义”时,学生联系到《山谷中的谜底》,从中感悟水“顺势而行”——处世要讲究策略,有时得适当退让、弯曲的道理;理解“水有志向”时,学生联想到了“水滴石穿”、《烟台的海》等文,感悟到“水的韧性”;而理解“水善施教化”时,学生就是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来谈的,人们用水淘米、洗衣等等,理解它“荡涤污垢”的含义——用它的品行来影响熏陶他人,得到做人的启示,这不就是水的“善施教化”吗?通过联想、推想、思考、分析,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特点,在学生头脑逐渐清晰,而且具体可感。
由此,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君子”,“真君子”会具备哪些特点?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君子”……
24、《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
对话是平等的相互交流的过程。
在学生生字读不准、句子读不通的情况下,谈什么平等交流呢?因此对话也应建立在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的基础上。
首先走近文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初步感知文本,然后才能与文本进一步对话。
与作者对话,听听文本讲了什么,是怎么讲的。
即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
这才是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所形成的新认知,是生命自身获得的感悟,是蚕食桑而吐的丝,蜂采花而酿的蜜。
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毕竟是浅显的,因为,小学语文篇幅虽然短小,但大多是经典性语言凝炼精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学生要去深刻理解,需要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淀,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
因此,学生与文本对话必须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