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合集下载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19
多媒体软件平台
通过计算机中的声卡录制声音:通过计 算机中的声卡,从麦克风中采集语音生 成wav文件,也可以用录音机把磁带上 的声音信号通过线路输入到计算机中。 通过计算机中声卡的MIDI接口,从带 MIDI输出的乐器中采集音乐,形成MIDI 文件;或用连接在计算机上的MIDI键盘 创作音乐,形成MIDI文件。 从CD或VCD中直接捕获:使用专门的软 件抓取CD或VCD光盘中的音轨,生成声 源素材。再利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 材进行剪辑、合成,最终生成所需的声 音文件。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22
多媒体软件平台
–Wavedit:是Voyetra公司的音频处理软 件,其主要功能包括
• 波形文件的录制,存储 • 选定波形文件播放范围,记录播放时间 • 声音的编辑:剪切,拷贝,插入,删除等 • 音频变换与特殊效果:改变声音的大小, 速度,回音,淡入与淡出等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5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⑤ 多媒体应用软件层,即多媒体应用系统 的运行平台,或多媒体播放系统。其内容 可以是面向用户的各种多媒体应用系统。 该层可以在计算机上播放硬盘上的节目, 也可以单独播放多媒体的产品,如消费性 电子产品中的CD等。多媒体应用系统放到 存储介质中,如光盘,就可以成为多媒体 产品,而作为商品销售。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SLIDE 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四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4. 1概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其中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主要配置和各种外部设备以及与各种外部设备的控制接口卡(其中包括多媒体实时压缩和解压缩电路),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

(1)多媒体硬件系统的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存储系统、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等选择性组合而成。

2)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驱动软件是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软件。

它完成设备的初始化,完成各种设备操作以及设备的关闭等。

驱动软件一般常驻内存,每种多媒体硬件需要一个相应的驱动软件。

3)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简言之就是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对多媒体数据和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功,具有综合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能灵活地调度多种媒体数据并能进行相应的传输和处理,且使各种媒体硬件和谐地工作。

多媒体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特定的交互式多媒体系统使用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如Commodore公司为其推出的多媒体计算机Amiga 系统开发的多媒体操作系统Amiga DOS。

另一类是通用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如目前流行的Windows 9x、Windows NT 系列。

4)多媒体处理软件多媒体数据处理软件是专业人员在多媒体操作系统之上开发的。

在多媒体应用软件制作过程中,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素材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质量。

常见的音频编辑软件有Sou nd Edit、Cool Edit等,图形图像编辑软件有Illustrator、CorelDraw、Photoshop等,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有Premiere,动画编辑软件有Animator Studio 和3D Studio MAX 等(5)多媒体创作软件标签层岸* ‘基片上的凹槽多媒体创作软件是帮助开发者制作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工具,能够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按要求连接成完整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教程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教程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自学指导书李知菲2005年4月20日于浙江师范大学课程简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是当今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新领域。

本课程从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角度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有:多媒体计算机定义、分类、现状及发展趋势;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获取、处理及输出;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基本算法及现行的编码国际标准;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同时还讲述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将通讯和多媒体技术作到CPU芯片的实例;最后介绍了三个多媒体应用领域及其核心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及基于内容检索技术、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同步技术、多媒体通讯和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它包括:视频会议、多媒体交互式电视技术及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系统。

自学目标本课程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员的必修课程及其它相关专业学员的选修课程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与文字,现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处理声、文、图及视频信息,并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因此,它促进了通讯、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从而形成新一代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它是计算机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发展趋势,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从而使同学能够设计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以及多媒体的应用系统。

学员自学要求:(学员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为了学好本课程,希望学员先修:(1)数字逻辑电路;(2)操作系统;(3)计算机原理;如果有可能可以辅修:(1)数字信号处理;(2)数字图象处理;(3)数字音频信号处理;(4)模式识别及(5)计算机视觉等课程的相关章节。

本课程要求:(教师对学员自学本课程的要求)学好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a)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实时处理和输出;b)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原理及现行编码的国际标准;c)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3.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a) 多媒体数据库及基于内容检索;b)多媒体著作工具及同步技术;c) 多媒体通讯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4.通过实验,如设计并编程实现一个多媒体网站或者制作一个电子像册,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习题答案(Win7+Office2010)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习题答案(Win7+Office2010)

目录第一章答案 (1)第二章答案 (3)第三章答案 (5)第四章答案 (5)第五章答案 (5)第六章答案 (5)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CBCC AABBA AC二、填空题1. 世界上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ENIAC 。

2.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3.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4. 微型计算机总线一般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5. 请将下列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0.125)10=(0.001 )2(11010011)2=(211 )10(127)10=(1111111 )2=(7F )16(FD)16=(11111101 )2=(375 )86. 多媒体对象可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

7. 多媒体的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

8. 数据库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9. 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曾对程序下了如下定义: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10. 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1. 黑客的常见入侵手段主要有木马入侵和漏洞入侵。

三、简答题1.计算机经历了几代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计算机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现在正在向第五代发展。

2.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哪些好处?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具有以下好处:(1)容易表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

(2)运算方便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基本运算,采用二进制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这两类运算。

(3)简单可靠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数字传输和处理时容易识别,不易出错。

3.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主要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

2018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大纲

2018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大纲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第1章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关键技术1.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关键技术1.1.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1.1.2 在多媒体计算机发展史上卓有成效的公司和系统1.2 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字化家中的应用1.2.1 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切实可行的方案1.2.2 用多媒体技术制作DV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1.2.3 多媒体家庭网关1.3 多媒体技术有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1.3.1 多媒体创作工具及电子出版社1.3.2 多媒体数据库1.3.3 多媒体通信第2章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2.1 视频信息获取和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2.1.1 彩色全电视信号2.1.2 视频信息获取技术2.1.3 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2.2 音频信息获取和处理2.2.1 数字音频基础2.2.2 音频编码基础和标准2.2.3 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规范2.2.4 音频卡工作原理及应用开发2.3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2.3.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和分类2.3.2 预测编码2.3.3 变换编码2.3.4 统计编码2.3.5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第3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3.1 光盘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CD-I3.1.1 CD-I系统的硬件结构3.1.2 CD-I光盘实时操作系统3.2 数字视频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DVI3.2.1 DVI系统中的视频音频引擎AVE3.2.2 DVI软件系统中的AVSS3.2.3 Windows系统环境下开发的AVK 3.3 桌面视频压缩系统DVC3.3.1 VC-1000A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3.2 VC-1000A的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第4章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4.1 将多媒体和通信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4.1.1 集成的设计原则4.1.2 多媒体处理器Mpact和Trimedia4.1.3 Phenix芯片和MMX技术4.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4.2.1 CSCW系统概述4.2.2 CSCW系统示例—TH-DMCW第5章多媒体应用的策划与设计5.1 多媒体应用概述5.1.1 多媒体应用系统5.1.2 多媒体软件工程5.2 多媒体应用开发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5.2.1 需求分析5.2.2 应用系统结构设计5.2.3 建立设计标准和细则5.2.4 制作生成应用系统5.2.5 系统的测试与运行5.3 多媒体应用设计的基本原则5.3.1 多媒体应用设计的选题与分析报告5.3.2 多媒体脚本设计5.3.3 创意设计5.4 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与屏幕设计5.4.1 人机界面概述5.4.2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5.4.3 屏幕设计原则第6章多媒体素材的准备、制作和集成第7章多媒体课件(CAI)的设计和实现第8章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设计和实现第9章多媒体广告设计第10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完整word版)计算机基础简答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计算机基础简答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答: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2、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哪些?答:计算机的特点有:(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3、计算机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字长、主频、运行速度和内存储容量。

4、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和网络应用。

5、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硬件提供计算机系统的物质介质。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软件主要是指让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的程序。

6、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能够自我复制进行传播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或指令代码.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触发性和非法性.7、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移动存储设备包括软磁盘、优盘、移动硬盘等和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2).ppt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2).ppt
(1)最下层的DVI系统的硬件包括:视频版、音 频板、多功能板以及pc/at的硬件。初始化时直接 和硬件打交道的软件在引导程序作用下安装到系 统RAM中常驻内存。一种多媒体硬件设备需要一 个驱动程序模块,有为视频板设计的视频驱动程 序、为音频板设计的音频驱动程序以及多功能板 设计的多功能驱动程序。
(3)在第三层有两个高层次的软件包,即图形 软件包[gr]和音频视频支撑软件avss[av]。a)图形 软件包[gr]:它提供图象处理,图形绘图基元以 及视频管理功能。b)音频视频支撑软件avss[av]: avss软件可管理avss格式写的视频、音频文件。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系统结构
第一章将普通计算机改造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 决的关键技术:(四点)
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 多媒体数据的编码压缩和解码; 音频视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音频视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硬件条件(声卡,视频捕捉卡,视频播放卡,
话筒,音箱,有源音箱)软件条件。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系统结构
一、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技术标准 MPC联盟规定多媒体计算机包括五个部件:
M+个人计算机(PC)、 只读光盘驱动器(CD-ROM)、 声卡、 WINDONS操作系统和 一组音箱或耳机等组成。并对CPU存储器容量和
屏幕显示功能等给出了最低要求的功能标准。
计算机解决多媒体问题的三种办 法
选用专用芯片设计专用接口卡:声霸卡、 视霸卡、压缩编码和解压卡。
设计专用芯片和软件。(82750) 把多媒体技术做到CPU中。(P173)
MPC技术标准
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CD-ROM 加入音频; 播放视频; 处理视频
MPC功能
对音频的功能(P181) 1. 录入,处理,重放 2. MIDI 图形功能 图象处理功能(P182) 视频处理功能

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设计方案2006年3月修订—、课程概况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一门限选课。

该课程教学总学时72,4学分,开设一学期。

前修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处理原理。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从研究、开发和应用角度出发,综合讲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应用。

1.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视频信号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2. 课程教学特点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广泛的学科。

同时该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

二、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一)多媒体计算机概述教学内容:1.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分类及其发展趋势2.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3.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分类及其关键技术;了解: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二)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教学内容:1.多媒体中的音频信息2.音频的编码基础3.音频编码标准4.计算机语言输出5.音乐合成和MIDI6.语音识别7.音频卡工作原理及应用开发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音频卡工作原理及应用开发掌握:音频编码基础;音频编码标准;音乐合成和MIDI。

了解:上述的其它内容。

(三)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教学内容:1.图像的彩色空间表示及其转换2.视频信息的获取技术3.视频信息的实时处理4.视频信息显示技术及图像文件格式转换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图像的彩色空间表示及其转换视频信息获取技术;掌握: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了解:视频信息的实时处理技术;视频信息的显示技术。

(四)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教学内容: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分类2.量化3.统计编码4.预测编码5.变换编码6.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教学要求:熟练掌握:JPEG压缩编码的原理和算法;掌握:量化、统计编码、预测编码及变化编码原理;了解:多媒体数据压缩码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分类;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其它国际标准,如MPEG-1、MPEG-2、MPEG-4及MPEG-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习题解答
DVI系统如何解决计算机综合处理声、 文、图信息的问题?
( 1) 选用PLV(Product Level Video)视频压缩算法。 (2) 设计了两个芯片和三个专用的门阵电路。 两个芯片是: 82750像素处理器芯片(82750PA和82750PB) 82750显示处理器芯片(82750DA和82750DB) 三个专用的门阵电路是: 82750 LH 主机接口门阵 82750 LV VRAM/SCSI/Capture接口门阵 82750 LA 音频子系统接口门阵接口门阵 (3) 提出新的概念AVE视频音频引擎。 (4) 设计实现了 DOS环境下的AVSS(Audio Video Subsystem)软件 Windows环境下的AVK(Audio VideoKernel )软件。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 7-4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的主要功能(P281)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视频信号 的采集、编辑处理及显示输出、音频信号的采 集、编辑处理及输出、视频音频数字信号的压 缩编码和解码,最后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压缩码 流经线路接口送到信道,或从信道上将标准压 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终端中。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2. MPC兼容性的两个关键问题(P174) (1)如何能使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在各 种操作系统和硬件支撑平台上操作运行; (2)数据交换兼容性问题。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3. MPC平台标准与开发者、销售商和用户的关系 (P174) (1)对计算机应用开发者来说,MPC是开发 先进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标准; (2)对用户来说,MPC是建立能支持多媒体应 用的PC机系统或者已有的PC机系统升级为多 媒体PC机系统的指南; (3)对销售商来说,MPC是一个组织的标志, 这个组织的宗旨是尽可能使PC机的用户拥有多 媒体功能。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与操 作工具有哪些?
答: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是由节点、链和网络等组成。 其中节点可分为表现型用于记录各种媒体信息,另一种是组织型用 于组织并记录节点间的联结关系。 节点可归纳为以下基本类型: 文本节点、图形节点、图形节点、音频节点、视频节点、混合 媒体节点、按钮节点、组织型节点和推理型节点。 链:链由三部分组成,即链源、链缩和链的属性。而链的种类 可分为:基本结构链、(基本链、交叉检索链、节点内注释链)、 推理链、隐型链等。 网络:即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数据库由声、文、图各类节点和链 组成网络。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操作工具主要有:编辑器、编译器、阅读器、 导航工具等,而导航工具又可分为:导航图、查询系统、线索、遍 历、书签等。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Ⅱ型DVI系统的音频子系统: 音频子系统由数字到模拟的转换硬件以及 模拟滤波器所组成。 它执行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数字 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最后送到外部的音频 放大器及音响系统进行播放。
5.3 将多媒体和通讯功能集成到CPU芯片 中的集成设计原则(P211-213)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5. MPC的基本特征是 : (1)系统内部的信息数字化 (2)可在不同类型信息间建立逻辑关系 (3)具备实时交互和反馈的控制能力 (4)能够产生、存储和传播多媒体数字信息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6.数字视频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DVI
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是Intel公司推出的支持对 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及表现的一个集成环境。该产品 采用了PLV(Product Level Video)视频压缩编码算法;设 计了两个专用芯片(82750 PB像素处理器及82750 DB 显示处理器);设计制造了三块门阵电路:82750LH 主机接口门阵、82750LV VRAM/SCSI/capture接口门 阵、82750LA音频子系统接口门阵;首次设计了视频音 频引擎 (AVE-Audio Video Engine);开发了多媒体计算 机软件系统: AVSS(Audio Video Sub-System)和 AVK(Audio Video Kernel)。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1.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技术标准 MPC联盟规定多媒体计算机包括五个部件:个 人计算机(PC)、只读光盘驱动器(CDROM)、声卡、Windows操作系统和一组音箱 或耳机等组成。并对CPU、存储器容量和屏幕 显示功能等给出了最低要求的功能标准。 目前已有三个MPC标准,MPC1、MPC2、MPC3, 有关具体的标准配置参考书上的内容。
第六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7、 超文本系统与操作工具(P264-265) (1)编辑器 (2)编译器 (3)阅读器 (4)导航工具
第六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8、超文本与超媒体发展的前景(P267) (1)由超文本向超媒体发展 (2)由超媒体向智能超媒体发展 (3)由超媒体向协作超媒体发展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层与 传统的数据库有什么不同?
第六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6、链的结构(P262) 链的一般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链源、链宿及链 的属性。 链源:一个链的起始端称为链源。链源是导致节 点信息迁移的原因,可以是热字、热区、图元、 媒体对象或节点等。 链宿:链宿是链的目的所在。一般超文本链的链 宿都是节点。 链的属性:链的属性决定链的类型,它是链的主 要特性。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 7-2 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P280)
根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 (1)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 (2)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 7-3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P281)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 信道(网络)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第六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3、超文本系统的特性(P256) (1)多媒体化:节点可含有文本、图形、图 象、动画、声音和视频等; (2)网络结构:使信息的表达方式接近现实世 界,按人们的思维习惯方式组织信息; (3)交互性:多媒体化和网络结构反映了信息 的静态结构特征,而交互性是浏览超文本时, 最为重要的动态特征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4. MPC的升级方法和原则(P177,179) 获得MPC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购买MPC机, 另一种是购买多媒体升级套件,使原有 的普通PC机升级为MPC。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5. MPC的功能(P181) (1)对音频信号的处理能力 (2)图形功能 (3)图像处理功能 (4)视频处理功能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 7-5 多点控制单元(MCU)的主要功能(P281)
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 control unit,简称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主要功能 是对视频、语音及数据信号进行切换。例如它会把 传送到MCU某会场发言者的图象信号切换到所有会 场。对于语音信号,若同时有几个发言,可以对它 们进行混合处理,选出最高的音频信号,切换到其 他会场。
集成的含义是指:在原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结构中, 如何增加下述新的功能,其设计原则是: (1)采用国际标准的设计原则 (2)多媒体和通信功能的单独解决变成集中解 决 (3)体系结构设计和算法相结合 (4)把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作到CPU芯片中
5.3.4 MMX技术能够加速的最 根本原因(P241)
MMX技术采用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 结构正好能够在一条指令中并行执行多 数据流相同的操作,这就是MMX技术能 够加速的最根本原因。
第五章 习题解答
详述Intel/IBM公司研制的DVI多媒体
计算机系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理想

1、超文本的三个要素(P255) 节点、链和网络。
第六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
2、超文本的特点:(P255) (1)多种媒体信息 (2)网络结构形式 (3)交互特性
第七章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 7-1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优点(P269)
(1)存储容量大,一张光盘可以存储几百本长篇小说; (2)媒体种类多,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 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3)运输与携带方便,检索迅速:可长期保存,不会出 现纸面出版物那样变色、发霉、虫蛀和粉化等现象; (4)及时传播,经由计算机网络可立即发行到国内外各 地; (5)价格低廉,单位成本是普通图书的几分之一,甚至 几百分之一。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Ⅱ型DVI系统的核心是视频算法和显示引擎,它 们是由82750 PB像素处理器,8275 DB显示处
理器和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和解码压缩算法。同
时还要完成把最后得到的位映射转换成在监视
器能够显示的模拟的RGB信号。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 件系统结构
Ⅱ型DVI系统的视频子系统: 视频子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视频处理和 显示引擎,它们是由82750 PB像素处理 器,8275 DB显示处理器以及VRAM组成。
答: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层是模型中的最低 层,比普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更为简单,用于处理所有信息 存储中的传输问题。如存储分配管理、缓冲区调度、存储控 制等等,其基本功能是对节点和链等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 管理和访问,并保证这些操作对于高层的超文本抽象机层来 说是透明的,即无论高层访问的信息是存储在本地或远地, 是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中还是存储中多台计算机中,数据库层 都能保证正确的存储。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由于具有多媒体数据所 以信息量很大,因此用到大容量的存储技术,如大容量的磁 盘、光盘等。而传统的数据库信息量没有那么大,而且信息 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文档或数据等。但是在超文本和超媒 体的数据库层的设计中也用到了大量的传统数据库的思想方 法。
Intel MMX的核心技术(P241)
(1)增加了新的数据类型; (2)扩充了饱和型运算方式; (3)扩充了57条新指令; (4)与IA结构的全兼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