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增强,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们对于旅游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如何保护好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着许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是保护好生态环境。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还相对较好,这为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也需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开发规模,保证生态环保。
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避免乱建乱挖,保护好生态环境。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还包括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对于当地村民的保护。
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一个长效的乡村旅游模式需要依托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层面的需求,也包括了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当地村民的需求,在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给予村民足够的保障和增长空间。
首先,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实行单一模式。
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
其次,加强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将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贯穿乡村旅游的始终,吸引更多的游客,助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彰显可持续性开发的理念,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纳入到一个长效的平衡之中。
三、结语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在哪里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在哪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任务,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探寻两者的融合点,对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过去,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而如今,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新的途径。
在产业发展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化肥、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而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成为可能。
通过采用生态种植、养殖技术,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此外,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工业,如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既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农村地区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比如,一些地方的农耕文化强调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与生态文明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乡村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可以将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通过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让生态文明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另一个融合点。
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不完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珠海乡村旅游优势与特色、以及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对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成果进行总结与展望,提出了发展建议和路径探讨。
本文旨在为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珠海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的繁荣,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珠海、乡村旅游、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现状、问题、优势、特色、实践、发展建议、路径探讨、成果、前景展望、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探讨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本文将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剖析珠海乡村旅游的优势与特色,总结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和路径探讨。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旨在深入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机制,深入挖掘珠海乡村旅游的优势与特色,剖析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发展建议和探讨路径。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绿色发展,营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决策建议,为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在珠海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融合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3T17:29:38.2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陈镜竹[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热点,许多城市居民选择了独特的乡村游,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振兴。
身份证号码:11010219901119xxxx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热点,许多城市居民选择了独特的乡村游,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振兴。
人们对绿色安全农产品的认识和对农村旅游的兴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安全有特色的绿色农业已成为城市人的一种时尚消费。
同时,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热门选择,研究人员应考虑如何从生态角度最好地规划和设计乡村旅游景观。
项目位于福建省河源市连平县。
这是一个线性绿道景观设计。
依托河流,西起忠信镇,东至大湖镇,连接起一条30公里长的乡村慢行绿道。
绿道的本质是把沿途的乡村风光和乡村景观作为一条旅游导线连接起来。
在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将沿途所有的地块以慢行的方式连接和组织起来,引导外来游客到此,是最合适的方式。
除了绿道的整体连接外,项目还需要对沿途的村庄和地块进行修缮改造,对现有闲置地块赋予新的功能和内容,为村庄提炼出深邃朴素的人文价值,使绿道成为一个纽带,交织串联起自然旅游和人文体验的多重内容。
在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品质,就要唤醒土地的魅力,充分发挥土地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生态环境良好,应充分尊重现状自然环境。
在早期阶段,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现场的生态资源。
在此基础上,对条件适宜、自然资源优渥的完整土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
一、规划设计理念人文提炼在精不在多,它应具有真实性和独特性,避免同质化和扁平化。
30公里的绿道,沿途历经数个村庄。
其中,家训文化、忠信花灯文化、红色文化是拓展和凸显的主要亮点。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如何融合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不仅关系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广大农民的幸福生活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而乡村振兴则旨在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从本质上说,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域等。
如果能够合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将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再比如,一些拥有美丽自然风光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会增强。
同时,乡村振兴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也有助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此外,乡村文化的振兴也能够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在实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仍然存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来换取经济增长。
例如,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滥砍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但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难以承担这些费用,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再者,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之一。
乡村不仅是城市的后花园,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为一个全面深入的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优美的生态场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乡村的建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例如,加强水源地保护,保护农田水利设施,防止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其次,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倡绿色种植,发展有机农业。
此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垃圾分类,减少污染。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条件要建设美丽乡村,首先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力、供水、卫生等方面,这些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道路方面,要加大对农村道路的投资,改善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解决村民交通不便的问题。
在电力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升级,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保障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在供水方面,要加大对农村供水设施的投资,解决农村供水不足和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在卫生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乡村的吸引力,促进乡村人口的流入,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生态文明视角下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Ecological Protection生态保护生态文明视角下 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王 婷(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 要: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农田风光、乡村民俗、农耕文化、乡土建筑等。
这些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为乡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本文将分析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红土地景区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去乡村旅游,追求亲近自然环境、体验农村生活的愉悦感。
因此,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之福祉的千年大计,也是事关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业。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乡村旅游进行分析和探讨,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红土地景区具有巨大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
但是,红土地生态群相对脆弱,如何在保持生态文明的前提下实现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现如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视角为指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学界强调,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旨在保护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资源,有效控制游客流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保护乡村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原生态[1]。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对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过去,一些乡村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如粗放式的矿业开采、高污染的化工生产等,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乡村可以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比如,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养殖等方式,生产出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等,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带动乡村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些绿色产业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乡村存在垃圾乱堆乱放、污水随意排放、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的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加强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湿地等,让乡村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乡村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是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引导和规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培养村民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树立新理念,促进新发展
1 1日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主 持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会 议
中 指 出 ,生 态 文 明 体 制 改 革 是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应 有 之 义 。 推 进 生 态 文 明 体 制 改 革 需 要 树 立 新
清 洁 生 产 是 循 环 经 济 社 会 理 念 的 实 践 基 础 ,在 一
要 树 立 发 展 和 保 护 相 统 一 的理 念 。平 衡 好 发 展
和 保 护 的 关 系 ,实 现 发 展 与 保 护 的 内在 统 一 、相
互 促 进 。积 极 培 育 绿 色 生 活 方 式 。二 要 大 力 领 休 闲 农 业 与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党的十八大 提出要大 力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 森林 、草原 、河 流 、湖 泊 、湿 地 、海洋 等 自然 生态 。 三要 树 立 空 间均 衡 的 理念 。 把握人口 、 经 济 、资源 、 环 境 的 平 衡 点 推 动 发 展 ,人 口规 模 、产 业 结 构 、 增 长 速 度 不 能 超 出 当 地 水 土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和 环 境 容 量 。四 要 树 立 山 水 林 田湖 是 一 个 生 命 共 同体 的 理 念 。按 照 生 态 系 统 的 整 体 性 、系 统 性 及 其 内 在 规 律 ,统 筹 考虑 自然 生态 各 要 素 ,进 行 整体 保 护 、 系 统 修 复 、综 合 治 理 ,增 强 生 态 系 统 循 环 能 力 ,
料 、能 源 并 减 少 排 放 物 ,同 时 也 能 最 大 限 度 地 减
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生态文明论文-文体论文
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生态文明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关系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乡村自然环境中放松自我以及舒缓身心。
乡村旅游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该旅游方式融合了当地自然风光,将本地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景色作为旅游主要亮点,形成无人文影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旅游方式,吸引全国上下游客。
同时,乡村旅游将各种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以及当地人文景致进行有效结合后,可以明显增强当地居民农林畜牧业发展,从而推动当地农业兴起,不仅提升了当地知名度,而且加强了当地风景民俗传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当地风土人情与本地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有效结合。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其基本宗旨如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在生态文明环境环境建设中,相关人员应始终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营造一个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生态环境模式;强调引导人们认识自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各种物资以及现有技术改造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活模式。
上述宗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我国相关员想要建设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以及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做出的努力进步。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论还强调了人们在开设新生态自然环境过程中,应当具备良好的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由此建设一个优秀的、适宜居住的生态自然环境,最为重要的是有效提升我国生态自然环境发展与完善,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工作领域:第一,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以及推动生态环境优化发展;第二,强调全球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进而促进我国营造一个节约资源的生态环境氛围,提升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完善性、自然环境保护力度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发展进程。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首先,加强规划引领是关键。
在城乡发展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
对于城市,要合理布局功能区,避免过度集中的工业和商业区造成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
同时,预留足够的绿地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对于农村,要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避免盲目开发和破坏。
在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其次,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是重要途径。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在城市,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
同时,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再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保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
城市要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同时,优化交通网络,推广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农村要加强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的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在城市,加强城市河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和生态景观。
对于废弃的工业用地,进行土壤修复和生态重建。
在农村,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森林保护和湿地恢复,提高农村的生态质量。
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多规合一为切入点,谈谈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发展乡村振兴,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挥旅游业的融合特性,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人流扩大,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和经济曾这样,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必须要重视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文旅大融合的视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01促进文旅融合,资源整合是关键。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文旅融合首先要积极整合乡村分散的文旅资源。
以资源配套为抓手,促进文旅融合。
乡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乡村巨大的资源优势,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活文化、人文资源、社会环境资源构成了当前乡村独一无二的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的打造就是要挖掘这些文旅资源优势,以融合和全域的视角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本地文旅资源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旅游发展定位准确把握,找到破圈、吸引游客的突破口,带动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要求参与旅游目的地开发者,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乡风民俗等文旅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包装,凸显出“吸引点”“卖点”。
02发展乡村旅游,文化驱动是灵魂。
乡村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乡村农耕文化、乡土美食文化、乡风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使乡村旅游独具魅力,成为吸引无数城市游客前往乡村的核心吸引物。
随着乡村旅游模式的日渐成熟,以农耕体验、农事活动、农村生活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体系也逐渐丰富,这些包含独特乡土文化的产品体系正在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认同和归属感的来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脱离了文化的旅游就脱离了核心吸引物,就更难以谈可持续新发展和吸引游客。
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树立文化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文化驱动、文化为魂,以文化领域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3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助推是根基。
传统乡村产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农业部门结构比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典型做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典型做法1. 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同时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
2. 完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在旅游业中,通过制定《旅游保护法》、《生态旅游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确保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培训等方式,引导公众正确对待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在旅游业中,可以通过旅游宣传片、旅游公益活动等方式,向游客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旅游,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科技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旅游业中,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比如引入智能导览系统、开发虚拟现实旅游产品等,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水平。
5. 倡导绿色消费,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倡导绿色消费也是一项重要的做法。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发放环保购物袋、推出绿色旅游产品等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旅游业中,可以推动绿色酒店的建设,推出环保游览线路等举措,让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6. 结语通过以上几点典型做法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以乡村旅游为例开展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以乡村旅游为例开展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乡村旅游为例,探索了一些实践经验,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首先,乡村旅游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础,尊重自然、依赖自然,积极开展绿色生态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在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行低碳、环保的建设模式。
其次,乡村旅游要注重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通过开展农业观光、农家乐、采摘等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利用农田、村庄、美丽的自然风景等资源,吸引游客,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再次,乡村旅游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
良好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道路、住宿、餐饮、卫生等硬件设施,同时培养和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提供更加符合游客需求的服务。
最后,乡村旅游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拓宽资金和渠道的来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总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品牌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这样才能真正开展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生态建设的作用。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1)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乡村旅游正变得越来越受到欢迎。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应当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推广可持续、环保的乡村旅游,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潜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首先,重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防止不良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建立可持续的管理制度,让乡村环境的价值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传承。
其次,促进农村的资源整合。
农村地区的资源通常比城市更为丰富,如民俗文化、乡村风光、农业生产等,这些资源可以用于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提供游览,也可以融入到农村经济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丰富乡村居民的生活,从而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再者,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旅游还需要先进的设施来支撑,比如说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等。
另外,我们也应该在各种基础设施上做到最少化,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环境,力争让游客体验到最好的原生态之美。
最后,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也应该注重创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创新模式或者旅游产品形式来打造品牌,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例如与留守儿童一起制作农村特色小吃,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也让游客感受到更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总之,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长期而有益的工作。
在推广可持续、环保的乡村旅游中,我们应该重视生态保护,促进资源整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大力推进创新。
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为广大游客和地方经济带来更多的可持续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作者:肖艳玲
来源:《人民论坛》2018年第06期
【摘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乡村旅游遇到了过度开发、监督不到位、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好这些问题。
也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乡村旅游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美丽乡村,为大众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最好选择,而乡村旅游是更好利用和享受乡村特有的空气好、生态佳等资源的新型旅游度假方式。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乡村游发展迅猛、模式多样。
同时,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据农业部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可能会达到60亿人次,这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二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化。
然而,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未以生态文明为根本,游客没有从中真正体会到生态文明的意义。
反而存在不少破坏乡村生态的现象,这正是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生态问题
第一,过度开发。
随着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生活节奏飞快的城市居民,往往会选择到乡村旅游享受“慢生活”。
有些乡村旅游开发者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的商机,为了抢分旅游市场的“大蛋糕”,既没有对城市游客的需求做前期的考察研究,也没有认真结合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乡村资源做出可行的方案,就盲目上马旅游项目。
在旅游设施兴建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现代化和舒适性,与现有的“乡村性”格格不入。
还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砍伐树木,修建木屋,仿造“复古”的感觉。
为了接待小长假中的大批游客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乡村旅游开发者不顾乡村实际,不断扩大景区的游客承载力,进而砍伐树木,大兴土木,这种过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行为,虽然能取得短期经济利益,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却是长远的。
第二,乡村旅游监管不到位。
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在旅游监管上还存在一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不少地区的“农家乐”和其他的旅游项目都存在着垃圾乱放、河流污染、乱砍乱伐等问题。
农家乐的经营主体缺乏生态保护观念,缺少科学的和生态的理论作指导,他们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不仅是这些经营者,有些游客也是如此,在旅游景区随手扔垃圾,破坏植被,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的自然环境。
第三,缺少当地特色,品牌化观念不强。
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缺少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盲目复制模仿其它旅游项目,这不仅造成旅游项目千篇一律,没有地区特色,还不可避免地忽视了本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条件,造成环境污染破坏。
对品牌观念的认识不深,会让游客无法深刻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同时也无法体会到生态文明的真正意义,进而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注重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乡村资源。
针对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问题,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加强对开发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只有转变了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开发项目过程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其次,当地乡村旅游在规划之初要有项目定位,做好前期深入调查,明确旅游者需要,贴合当地资源条件,作出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旅游项目。
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要使乡村旅游的开发者们认识到,乡村有些不可再生资源,例如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器物和民俗等;绿色植被的破坏,也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合理开发。
在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也要避免模式的单一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特色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在城市周围的乡村,可以针对城市居民开发农村生活体验模式;二是在著名景区的周围,可以与景区优势互补,突出自身的特点。
三是民俗体验式发展模式,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古老民俗,让游客真实体验乡村淳朴的民俗文化。
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加强旅游监管。
生态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要想实现这一根本就需要加强旅游监管力度。
针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乱砍乱伐,旅游项目经营中垃圾乱放、管理混乱等现象要加强政府监管。
首先,政府应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重叠,相互推诿的问题。
其次,还需制定适应乡村旅游发展形势的相关法律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安全管理、卫生监察、秩序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的具体管理条例。
最后,对于乡村资源的开发,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好关,在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审核、开发上,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资质;在旅游项目日常的经营中加强检查,尤其针对经营者生态环境破坏行为要严查严惩。
保持乡村特色,树立品牌观念。
乡村旅游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重任。
发展乡村旅游,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
各地的乡村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尽
量避免复制其他地区的旅游项目和不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
在开发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中注重生态改善。
运用生态技术,节约能源,景观尽量保持原生态,减少人为改造,这对于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深入发掘当地风土人情,利用现有资源,突破创新,开发有创意的旅游项目,将当地的风俗民情融入到旅游项目中,加深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当地旅游品牌。
营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
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现代社会工业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还带来了雾霾、堵车、人口焦虑等多种大城市病。
城市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想要逃离大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乡村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正在吸引城市人“回归田园”。
目前,在我国的乡村,由于人口外迁较多,很多农村房屋建筑闲置,开发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房屋进行整体改造,保留房屋外部乡土性,对内部进行翻新,开辟返璞归真的乡村旅游度假村。
房屋周围的院落可以重新设计,增添当地的人文性和品质感。
此外,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离不开村民的参与,乡村旅游可大量吸纳农村闲余劳动力,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升,尤其针对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进行专门的岗前培训。
(作者为梧州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KY2015LX4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涌淘:《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农业经济》,2016年第6期。
责编/高骊谷漩(见习)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