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01病史女,30岁02大体检查子宫粘膜下结节,直径2.5cm,边界不清03镜下所见04免疫组化SMA(+),Actin/ HHF-35(+),Desmin(+),ALK (+),p53(±),p16(±),Caldesmon(-),SMMHC(-),CD10 (-) Ki67 :3%05 FISHFISH检测结果:检测到ALK基因断裂(阳性+)阳性信号类型比例如下:1红1融合为25%,1红为20%,1红1绿为6%,1红1绿1融合为5%。
说明:本探针为ALK基因断裂探针,检测ALK基因是否发生断裂重排,ALK基因断裂位点的两端分别用荧光素红色和绿色标记,如果ALK基因没有发生断裂,正常的信号类型为2融合(即2黄色)信号点,如果ALK基因发生断裂,会出现1红1绿1融合、1红1融合和1红等断裂信号类型。
如图红色箭头所示。
06病理诊断(子宫粘膜结节)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及FISH结果,诊断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
临床特征:IMT可累及全身软组织和器官,其中肺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而在肺外,上呼吸道占11%,头颈部不足5%。
此外,IMT不仅能在软组中发生,也能在骨组织发生,比如颌骨。
本例发生在子宫粘膜下,较为罕见。
IMT起病多较隐匿,临床症状多由肿块本身及其压迫周围脏器引起,另可有发热、体重下降、疼痛、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加快等,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相似,但均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往往在肿瘤切除后消失。
但本例未见有上述症状,仅见阴道出血。
07病理学特征1.概述IMT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年龄10岁,也可发生在成年人,女性略多见。
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器官,可位于全身各处,最常见的部位为肺、大网膜和肠系膜。
大网膜是除肺以外最多发部位,报道占肺外的43%,其他部位包括软组织、纵隔、胃肠、胰腺、生殖器、口腔、乳腺、神经、骨和中枢神经系统。
罕见于子宫。
2.形态特征肿瘤主要以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炎细胞浸润为基本成分,间质血管丰富,胶原纤维、粘液变基质,瘤细胞形态多样,可分为三个类型:1 粘液性型;2 梭形细胞密集型;3 纤维型。
乳腺纤维瘤病
557I E-T1u Jl/henlinghm/a'21I¨ I n1
目 1
J瑚 孵 墟 . 帕 , 啦壮 *带 惜排 州
lr L I r排 啦 均
JE } " m n¨∞
瞰 状 竹 静 _1 u rE肚 —p许 柞 田性
目 2
"
璺
IIf ≠恃 1}‘l Ij 、破 It【
龄 薄 .呈裂隙 状 .背暴 l『_ 』地 烛 少{t淋巴缃 胞 浸 润f ¨ 种 物 边的 ”K域 可 乳腺 小叶 结 怖 帅 瘤成 分 延 小
叶 导臀 问 仳 艘坷 小 】I导管 (舟 2 2 3 免 疫组 化染 色 vlnle[il Jtl f剖 3),SM^ dcsmin S 100蛋 ft l 3 ER PR 2、CK EMA均 … l … …I lJm
维普资讯
怍 宾验 病理 学 杂志 ,(Tin ,  ̄tlhol 2006【h【:22f5
乳 腺 纤维 瘤 病
· 病 理 读 片 ·
陈定 宝,栽 林 .宋秋静 ,阐 秀
关键 词 乳 腺 螭 :纤维 ;4菏 诊 断 中 图分 类号 :R 737 文 献标 识 码 l{ 文章 编 号 :IO0I 7399(2006105 ( 1 5—02
乳 醵 维 蜥 痫 c邯 带 样 蚵 少 见,1923 先 由 Nichflls’报 目 国外 史献 报道 鞍 多 l 但 iE I例报 道 ’ 在新 版 wHIl乳腺 肿瘤 分 赞一l-u 将 J 定 望 为 变 束 于乳 腺 实质 内n 纤 维 母细 胞 和肌 ± 维 母 咆 .县 J 郫性 艟 忡 尤转 移 潜能 ; l排 际胸 部 筋膜 求泺 的纤维 痛 稍 家幢乳 腺
病 变呈 孤 性 .兀 .慢 铷 町触 硬的 物 诅 删帅 少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
Vo 2. . L3 No 1
济
宁 医 学
院
学 报
20 09年 2月
F b, 0 9 e 20
J OURNAL OF JNI MEDI I NG CAL COu 正GE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 1 例报告
李 亮 徐 芳 芳
( 宁医学院附属第一人 民医院 ) 济 乳腺 中有些 癌表现 出广泛 的化 生性改 变 , 如鳞状 细胞 、 梭形 细胞 和异 源性 间充 质成分 化生 。有些梭 形细胞 瘤细 胞
邻近乳腺 和纤维脂肪组织 中生长 。组织 学 , 肿瘤 以纤维母细 胞样/ 肌纤维母细胞样 细胞增生 为主 , 编织状 或弥漫分布 , 梭 形 细胞形态温和或有轻 一中度 异型 , 核分裂象 少见 (< 2个/ 1H F , 0 P ) 少数可达 5个/ 0 P 。肿瘤 间质纤 维 明显增 生伴 1H F 胶原化 , 可见炎症 细胞 的浸 润。常见 上皮 细胞 和梭形细 多数
鉴别诊断 :
C 1 (一) D17 。病理 诊 断 : 左 侧 ) ( 乳腺 纤 维瘤 病 样梭 形 细胞 癌。
讨论 : 乳腺 纤 维 瘤 病 样 梭形 细胞 癌 ( bo aoi —l e i f rm t s i s k si l e a io a F S C) 以梭形 细胞增 生为主 、 pn eclcr n m , L C 是 d l c 乳腺
() 1 纤维瘤病 : 发 于乳腺少 见 , 一种 具 有局部 侵袭 原 是 性, 主要 由纤维母 细胞 和肌 纤维母 细胞 构成 的增生性 病变 , 纤维母细胞 分化 良好 , 无异型 , 可见核 分裂象 , 胶原纤维穿插 于细胞之间 , 炎细胞和淋巴细胞 , 出现 在病变 的边缘 , 多 与梭 形细胞 癌不 同的是纤 维瘤 病 无上皮 或 上 皮簇 出现 , 疫表 免
乳腺巨细胞肉瘤1例
外 上 象 限多 见 , 生 腋 窝 淋 巴结 转 移 少 见 , 在 短 期 内迅 速 发 可
增 长 , 生 坏 死 , 性 度 高 , 速 增 大 时 可伴 疼 痛 , 使 手 术 发 恶 迅 即 切 除 , 往 往 生 存 率 较低 咖 也 。在 组 织 学 上 , H 主 要含 有 纤 维 MF 母 细 胞 及 组 织 细 胞 。根 据 上 述 两 种 细 胞 含 量 及 形 态 不 同 , 可 分 为 不 同 亚 型 : 形 型 、 液 型 、 细 胞 型 及 炎 症 型 , 细 胞 多 黏 巨 巨 肉瘤 即 为 其 巨 细 胞 型 ,其 内含 大 量 破 骨 细 胞 样 多 核 巨 细 胞 , 多 呈 良性 表 现 。 在 病 理 学 上 , 细 胞 肉瘤 的 诊 断 为 一 种 排 除 巨 性 诊 断 , 观 察 大量 病 理 切 片 及 行 免 疫 组 化 检 查 就 显 得 非 常 故
【 键 词 】 乳 腺 肿 瘤 ; 织 细胞 瘤 , 维 ; 房 X线 摄 影 术 关 组 纤 乳
【 图分 类 号 】 R 3 . ; 7 02 2 R 1 .1 中 7 79 R 3 . ; 8 4 6 4 【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号 】 10 — 0 2 2 1 ) 7 0 2 — 2 0 8 16 (0 2 0 - 5 50
乳 腺 巨细胞 肉瘤 1例
Gi n e l s r o a t c l a c ma o h r a t e o t o n a e f t e b e s :r p r f o e c s
张 碌 , 英 敏 , 汝 明 ( 陈 周 河北省人 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 河北 石家庄 0 0 5 ) 5 0 1
中 国 临 床 医 学 影像 杂 志 2 1 0 2年 第 2 3卷 第 7期 JC i l dI aig 2 1, o.3 N . hnCi Me gn, 0 2 V 1 , o7 n m 2 牙 列 发 育 相 关 的 区 域 都 有 可 能 发 生 。 其 好 发 年 龄 为 1— O 0 3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種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
其主要病理表现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
以前的文献及报道中这种以梭形细胞增多为主的肿瘤多以炎性假瘤命名,近日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专家组建议将其定义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以下是1例在我科诊治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某女,30岁,因”发现右乳肿物5月”,于2012年8月31日入院。
既往:2012年5月当地医院行双乳硅凝胶假体置入术。
入院专科查体:双乳大小、位置基本对称,无桔皮征,无乳头内陷,右乳10点方向,距乳头约7cm可及约2.5cm×2cm椭圆形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欠佳,无压痛,左乳未及明显肿物。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2012年8月29日B超示:①右乳外份实性结节(倾向良性,BI-RADS 3级);②双乳胸大肌后方带状囊性暗区(假体植入术后改变)。
入院后生命征平稳。
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安排患者于2012年9月4日局麻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
1.2病理特点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乳10点钟方向,约2.5x2cm大小,椭圆形,呈淡黄色,质韧,边界清,包膜完整。
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实质腺体。
1.3病检结果术中冰冻病理报告示:(右乳)梭形细胞肿瘤。
术后石蜡病理报告示:(右乳)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病变支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Desmin(-/+)、EMA(+)部分、FN(+)、ALK-1(+)、Bcl-2(+)、CD68(+)、CK-P(-)、S-100(-)、SMA(-)、GFAP(-)、P63(-)、CK7(-)、CK-5/6(-)、CK-H(-)、CK18(-)、CK19(-)。
1.4术后情况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甲/,无红肿、渗血,未予化疗或放疗。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摘要】 目的 总结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年收治的2例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鉴别诊断。
结果 2例临床表现为单发的无痛性实性肿物,影像学为形态欠规则的实性肿物。
2例均行乳腺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大小较一致的梭形细胞短束状排列,胞浆弱嗜酸性,轻度异型,核分裂相少见,免疫组化表现为SMA (+)、Desmine (+)、MSA (+)、Vim (+)、CD34(+)和S⁃100(-),确诊为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结论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的乳腺良性肿降部与升部交界处肿物,大小约3cm ,突出于腔内,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
小肠肿瘤的诊断目前尚无敏感特异的标志物[3],而辅助检查也各有局限性:十二指肠镜及结肠镜仅能检查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以上及回盲部以下,占大部的空回肠则为盲区;CT 与B 超仅能发现巨块型肿物的大致情况及小肠恶性肿瘤的肝转移及腹膜后转移情况;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尤适于出血性病灶的准确定位,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帮助,但费用昂贵,不能广泛开展;放射性核素扫描,也能对出血性病灶有较好的定位,但是缺乏准确的定性诊断,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中意义不大;X 线钡餐检查是原发性小肠肿瘤较为成熟的检查手段,但是,由于小肠肠袢迂曲回长,X 线影重叠模糊,效果欠佳,而且许多小肠原发性肿瘤以肠梗阻为入院症状更是限制了其应用。
2.2 减少误诊的措施 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认为若要减少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误诊率,应做到:(1)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病特点是克服误诊、漏诊的关键。
尽管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但依然有规可循。
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ywod 】 ratMF in n hs c e i r Ke rs bes; H; m oioht sy m t n t
Mo enOn oo y2 1 1 ( 2) 0 9 d r c lg 0 1,9 0 :2 7—0 9 29
【 摘要 】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H) MF 的临床病理 学 、 免疫组 化特征和 预后 。方法 : 对
[] 姜丽娜 , 8 丁世 英 , 慧 英 , . 苷 磷 酸 化 酶 在 瘤 组 织 中 表 达 的 熊 等 胸 研 究 [ ] 中华 肿 瘤 学 杂 志 ,0 4,6 5 :9 2 8 J. 20 2 ( )2 7— 9 . [ ] 吴 涛 , 晓芳 . 培 他 滨 联 合 长 春 瑞 滨 治 疗 晚 期 乳 腺 癌 的 临 床 9 王 卡 观 察 [ ] 现 代 肿瘤 医学 ,00,8 2 3 9—30 J. 2 1 1 ( ):0 1.
( 编校 : 妹 ) 何
川
一
乳 腺恶 性纤 维 组织 细 胞瘤 l 例报 告 并 文献复 习
向 清明 , 高 平 , 阳如 宗
C s e o t n o u nay rve o l n n bo shs o yo fbe s a e rp r a d d c me t r e i w f mai a t iru i ic t ma o ra t g f t
现 代肿 瘤 医学
2 1 年 2月 第 l 01 9卷第 2期 2 6 —2 7 2 Nhomakorabea7 2 2.
・9 2 7・
一_ 一 m ~ ~重一j m一~ m~~ 一 一喜 ~~ 一 m ~一 一~ 一 ~ 一 一 ~ ~ 一
[ Gi l A clz, a a e 1 i lt lsv oe iea 6] t e N, kai Y m eD, t .Cs ai pu i rl n s n a p n n b asl g eie nr re r ratcne J . u r,20 , av ergm n i e at ybes acr[ ] T moi 0 0 a f o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5期本文对5例IMT 进行临床行为、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分析,探讨IMT 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集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兰州石化总医院病理确诊的IMT 患者5例,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特别是对患者的病理切片,严格按照相关的诊断标准来评估[1]。
方法:所有患者的标本首先都是使用4%中性甲醛固定,然后进行常规的制片和染色程序,最后采用光镜对切片进行仔细的观察。
免疫组化采用SP 法。
所用即用型一抗包括vimentin 、SMA 、MSA 、ALK 、CD34、desmin 、CD10、calponin 、a ctin 、CK 和FV Ⅲ,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
结果临床资料:5例IM T 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4岁,平均32.6岁。
肿瘤位于四肢1例,躯干2例,腹腔脏器2例。
术后随访1例复发两次,继续观察治疗中,余4例随访1~3年,未出现复发及转移。
其中例1和例2为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病例,例3~例5为兰州石化总医院病例,详细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
病理特点:①巨检:肿瘤结节状,最大径5.7~6.0cm ,除小肠肿瘤外,均未见明确包膜。
质韧,切面灰白或灰褐色,光泽度不等,部分有出血、坏死和钙化。
②镜检:5例镜下组织形态大致相似:梭形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明显,没有明显异型性,核圆-卵圆形,有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间质疏松黏液水肿样,伴不同程度纤维胶原化,小血管丰富,包括淋巴细胞、浆细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吕鲜芳1杨生兰2栾晖2730050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病理科1730060兰州石化总医院病理科2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25.69摘要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乳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 病例报道
患者史某,女,57 岁,于 2 年前自行发现左乳肿块 , 约“黄豆” 大小 , 后逐渐增大,扪及约“大枣”大小。专科查体 : 双乳大致对 称,左乳外上 2 点位可扪及 2*2cm 肿块,质软韧,界尚清,形态规 则,活动度欠佳,压痛 (++),皮温稍高;右乳未扪及明显肿块。双 乳头挤压无溢液 , 双腋下及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 超示:左乳外上探及 9.7*13.1mm 低回声区,尚规则,界清,回声欠 均 匀,周 边 组 织 水 肿。CDFI:低 回 声 区 周 边 见 环 状 血 流。 超 声 提 示:①双侧乳腺增生;②左乳低回声区(图 1)。内分泌六项及女性 肿瘤标记物无异常指标。初步诊断:左乳皮脂腺囊肿。手术及病 理所见:术中楔形切除左乳外上腺体约 2*2cm,剖检见内含直径 约 1.5cm 肿块,色紫暗,质软韧,边界欠清。病理诊断:(左乳皮下) 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CD68(+),Vimentin(2+),Desmin(-), SMA(-),P63(-),CK5/6(-),ER(-),PR(-),ALK(-),CD34 血管 (+), Ki67(+)10%(图 2)。
本例患者左乳肿块伴压痛,皮温稍高,彩超下表现为良性低回 声区,手术过程中见肿块位于腺体浅层,色紫暗,界欠清,遂楔形切 除包含肿块在内的部分腺体,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无明显不适,复 查无复发征象。综上,本病目前可通过病理鉴别诊断,治疗上多以 外科手术为主,无明确诊疗规范,预后较好。
图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乳肿块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通常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无浸润,发生 于乳腺的纤维组织细胞瘤无法通过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 断,故而病理学是目前诊断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主要依据。特 征性的病理表现为光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 ( 梭形 ) 和组织细胞样 ( 圆形 ) 细胞组成,瘤细胞可排列成典型的车辐样或 席纹样,细胞核多形性不明显,无或少见核分裂 [2]。瘤组织中还可 以见到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所以有将其误诊为其他肿瘤或隐 藏在纤维性黄色瘤诊断之下的可能性。过去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有一些同义词包括纤维黄色瘤、纤维性黄色瘤等,而这些诊断不是 WHO 所承认的,认为它是一个描述性术语 [3]。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1DepartmentofThoracicSurgery;2DepartmentofRehabilitationCenter,AffiliatedShengjing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Liaon ingShenyang110004,China.
ModernOncology2019,27(21):3927-3930
【指示性摘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近几年逐渐被认识和命名的肿瘤,该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表现为单 发或多发肿物,伴有发热、胸痛、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局部生长,可侵犯周围血管,可复发, 在影像学上形似恶性肿瘤,镜下显示不同数量的肌纤维母细胞伴炎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肿瘤的病因尚不 清楚,现已证实肿瘤内 ALK基因重排以及表达增多。本文针对该病的认识过程、遗传学、影像学、病理学及治 疗预后作一综述。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脏;胸膜;克唑替尼 【中图分类号】R730.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21.046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21-3927-04
肺癌诊断治疗工作。E-mail:hany@sj-hospital.org
瘤[8,11]。随着病理的发展,近年研究越来越发现其与真性肿 瘤关系密切,病变可伴侵袭性,病变范围通常较大,可复发可 转移[12]。2002年 WHO将其归类为交界性,少数可复发甚至 转移的真性肿瘤。其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 细胞组成 的,常 伴 大 量 浆 细 胞 和 (或)淋 巴 细 胞 的 一 种 肿 瘤[8,13]。 1 病因与遗传学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楼俭茹;张巧莲;栾丽;王伟【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Methods To analysis retrospectively the imaging datas of 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which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5 cas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troperitoneal space in the neck,retroperitoneal space,lung,the maxillary sinus and the liver.Plain and Enhanced CT in 3 cases, MR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in 1 cases,1 cases underwent plain and Enhanced CT and MR examination. Results Lesion size was large,Sizes from 48 mm×35 mm×55 mm to 130 mm×100 mm×90 mm,2 ca-ses of malignant and 3 cases with benign.The CT plain In the lesions in neck was hypodense with uniform density,and enhanced light-moderate enhancement.Visible delay scan continue to strengthen.As long as MR T1 long T2 signals,enhanced markedly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but the boundary of the lesion was not clear.Retroperitoneal lesions were cystic lesions which cyst wall is thicker and calcification,and had solid nodule in the wall.In CT enhancement ,the wa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significantly.Pulmonary lesions was soft tissue density,with visible colliquative necrosis area inside the lesion and with progressive nodular enhancement in the enhanced examination.The density of the lesions of the liver was similar to or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hepatic parenchymal density and enhanced significantly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whiledelayed similar to the density of the liver.The T1WI of the maxillary sinus diseases were mixed and slightly shorter in the T2WI shadow,and enhanced significantly uneven continuous en-hancement.Conclusion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s a rare tumor,having no specificiti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and va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eoperative.So diagnosis is difficult,but CT and MRI imaging can provide lesion location and extent.%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种由梭形的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组成,伴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肿瘤。
它主要发生于儿童、年轻人。
女性稍多。
IMT可累及全身软组织和器官,其中肺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而在肺外,上呼吸道占11%,头颈部不足5%。
此外,IMT 不仅能在软组中发生,也能在骨组织发生,比如颌骨。
首先在1939年,Brunn将其称为炎性假瘤。
之后,Umiker和Iverson首先将它定义为一种肿瘤。
1988年,Scott等人将其命名为IMT。
1994年,WHO把IMT作为一种交界性的软组织肿瘤,认为该肿瘤由梭形的肌纤维母细胞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组成。
此外,IMT的同义词还有:浆细胞肉芽肿,炎性肌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症,网膜-肠系膜黏液错构瘤,炎性纤维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IMT的临床症状也各异。
肺IMT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腹部IMT可能表现为肠梗阻症状。
约1/3患者出现临床症状。
而发生于颌骨的IMT,可表现为颌骨无痛性肿胀。
影像上,IMT表现为破坏性、占位性病变。
CT显示IMT可以破坏相邻的骨质,而发生在骨内则表现为囊性改变。
(图1 )IMT在MR 上表现为T1中等信号,T2低信号。
IMT是界限清楚的结节状肿物,无包膜,切面可呈肉质/黏液样改变。
最新的WHO将其组织学表型分为3种:(1)黏液背景中疏松排列的肌纤维母细胞、丰富的血管及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类似结节性筋膜炎;(图2)(2)致密的丛状排列的梭形细胞,伴随不同程度的黏液或胶原区域,以及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弥漫分布或少量的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类似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瘤病;(图3)(3)瘢痕样的增生(盘状的少细胞性胶原)伴散在的浆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
1例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介绍
1例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介绍
张艳;董晋;徐胜凤;孙小绘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2(12)6
【摘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低恶性潜能的梭形细胞肿瘤,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梭形细胞和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细胞组成。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诱因有特殊细菌或EB病毒感染、手术、损伤、炎症、异常修复、染色体畸变等。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肺、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较少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LK表达和/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重排是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依据。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病灶,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有复发、恶变、转移甚至致死可能。
作为妇产科医生应该了解这种肿瘤并知道如何处理它。
【总页数】5页(P4978-4982)
【作者】张艳;董晋;徐胜凤;孙小绘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西安;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误诊一例报告
2.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3.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4.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
析5.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一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侵袭性腹腔内亚型伴有ALK核膜和核周表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
方法分析4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
结果肿瘤由梭形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黏液血管样背景构成。
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
随访5~5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IMT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
确诊依靠病理,应注意与一些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鉴别。
【关键词】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特征;鉴别诊断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Methods Four cases of IMT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light microscopic level and were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and the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tumor consisted of spindle cells,large number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cells and myxoid background with delicate vasculature. Tumor cells expressed vimentin,SMA,MSA,Desmin. No patient had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tumor during the followinging 5~54 IMT is a kind of rare benign tumor which takes inflammation as background and myofibroblastic hyperplasia as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minority has the tendency to relapse and the potential of malignant mutation. Definite diagnosis relies on pathology. ITM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agroup of soft tissue tumors andtumor-like lesions.【Key words】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ial diagnosis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 是近年来被命名的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1例报道及诊治分析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1例报道及诊治分析
朱德淼;李锦成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15(036)014
【摘要】探讨原发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和相关文献复习,将1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镜下示肿物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有异形性,未见到腺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较多.免疫酶标(LSAB法)示瘤细胞ER(-),PR(-),P63(+),CK(+),CK(H)(+),Vimentin(+),SMA(局部+),C-erB-2(-),Ki67(+)<20%,CD117(-),P53(+).因此肿瘤为来源于乳腺末端基底膜与腺泡上皮间的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复习相关文献,该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复发,预后差.如ER、PR阳性者,可采用内分泌治疗.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朱德淼;李锦成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辽宁锦州 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房恶性肌上皮瘤1例临床报道 [J], 孙曼萍;王迪南;潘文生;李糠华
2.乳腺恶性肌上皮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王燕;奚政君
3.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J],
4.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伴囊性变1例报告 [J], 曹卫刚;杨振林
5.乳腺恶性肌上皮瘤1例报道及分析 [J], 张宇;李富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许景东,耿杰,项华,等.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1,3(4):234-235.[2]Stein R,Frees S,Schröder A,et al.Radical surger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urinary di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rhabdomyosarcoma ofbladder or prostate--a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J].J PediatrUrol,2013,9(6Pt A):932-939.[3]王雪刚,章小平,陈力,等.成人泌尿系横纹肌肉瘤的诊治及预后(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3):185-188.(收稿日期:2015-05-26)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张全武,和莹莹,娄欣,肖艳景,薛金慧,石岩,白慧丽,康华丽(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7)[关键词]乳腺肿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5.04.036[中图分类号]R737.9;R730.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3-5412(2015)04-0363-02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的肿瘤性病变,我们查阅文献,中文文献1994年迄今仅见一例报道,英文文献报道21例[1-10]。
本文报道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于2012年12月8日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来我院就诊。
查体,右乳外上可触及一大小约4cmˑ3cm的肿块,边界尚清,质硬,活动,无压痛。
彩超显示右乳9点至11点方向距乳头约3cm处可探及一大小约3.4cmˑ2.3cmˑ3.8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CDFI:低回声区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
钼靶扫描显示右乳外上可见一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未见钙化,考虑右乳良性肿瘤。
对侧乳房未见肿块。
行肿块及周围部分腺体切除术,术中见肿块界限清楚,手术医生认为有完整包膜,质地较韧。
切除肿块及周围部分腺体送快速冷冻切片。
术中快速病理回示:右乳梭形细胞肿瘤,考虑叶状肿瘤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待石蜡切片确诊。
大体病理检查:可见一大小约3.5cmˑ2.8cmˑ2.3cm肿块,切面实性,质地细腻,灰黄色。
镜下检查: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作者简介:张全武(197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诊断及乳腺肿瘤研究。
E-mail:zxyyzqw@ 或旋涡状,其间有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局部间质水肿并可见黏液样变性,核分裂相为3/50HPF。
免疫组化染色示:Vim、ALK、SMA阳性,Des局灶阳性,S-100、CD34、CD21、CD35、CK阴性,Ki-67阳性约5%。
病理诊断:(右侧)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确诊后,征得患者意见后进行了乳腺单切术,术后标本未见肿瘤残留。
术后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
2 讨论2.1 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发生于体内的任何脏器,常见部位是肺、膀胱、肠系膜及后腹膜等[6-8]。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生于乳腺的较为少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在我们检索到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86岁,中位年龄41岁;1例为男性,其余均为女性;1例双侧发生,没有明确的乳腺好发象限。
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大部分肿瘤界限清楚,部分呈浸润性生长,导致术前易误诊为乳腺癌、叶状肿瘤等;大多数病例术后随访表现为良性的临床过程。
在所有的病例中,3例术后复发[1],复发率近15%,仅有1例术后发生了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4],本例所见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术后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
组织学上由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构成,瘤细胞·363·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年8月第28卷第4期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相少见[9],容易与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叶状肿瘤等混淆[2-5]。
WHO分类中总结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及炎症细胞构成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3种基本结构:1)水肿的黏液样背景中梭形肌纤维母细胞疏松排列,其间分布有大量血管和炎性细胞,类似肉芽组织或结节性筋膜炎;2)增生的梭形细胞呈紧密束状排列,伴不同程度的黏液和胶原化区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类似纤维组织细胞瘤或平滑肌肿瘤;3)密集的板状胶原区,细胞密度低、炎性细胞稀少,类似瘢痕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Vim、SMA阳性(92%)、结蛋白局灶阳性(69%)、CK阳性(36%)和KP-1阳性(24%),60%的病例表达ALK[4-7]。
本病例检测到了ALK蛋白的阳性表达。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表型的多样性反映出瘤细胞构成的多样性。
由于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数有限,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本质上是反应性的还是肿瘤性的目前还不确定。
临床生物学行为也不完全明确,WHO分类标准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中间型。
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变具有低度恶性或恶性潜能。
Sastre-Garau等[7]在报道中发现,3例乳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存在9p的缺失,从而认为其是一种克隆性病变。
Bosse等[1]报道1例病例,并检测到了其2p23发生了ALK基因重排。
结合文献,我们认为该病属于低度恶性的肿瘤性病变,有复发的可能,外科手术应扩大切除,且术后应密切随访。
2.2 鉴别诊断该病需要与以下几种乳腺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1)乳腺叶状肿瘤:呈分叶状,具有双向特征,组织学上表现为双层上皮细胞成分排列呈裂隙状,周围为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间质中无炎症细胞成分,不表达ALK;2)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患者,通常为边界清楚、具有包膜的肿块,组织学表现为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排列成杂乱的短束状,间质中可见散在数量不等的肥大细胞,缺乏其他炎症细胞。
免疫组化示表达SMA、CD34、Bcl-2、CD99等,而不表达ALK;3)乳腺纤维瘤病:大体界限不清,浸润周围组织,质地较硬。
组织学上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条束状排列构成,常侵犯周围的乳腺组织。
瘤细胞表达Vim、MSA、β-catenin等,而不表达ALK。
参考文献:[1]Bosse K,Ott C,Biegner T,et al.23-Year-Old Female with an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 of the Breast:A Case Report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2014,74(2):167-170.[2]Li J,Yun W,Qin J,et al.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reast coexisting with breast cancer:a case report[J].Breast Care(Basel),2013,8(4):290-292.[3]Zhou Y,Zhu J,Zhang Y,et al.An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 of the breast with ALK overexpression[J].BMJ Case Rep,2013.pii:bcr0720114474.[4]Zhao HD,Wu T,Wang JQ,et al.Primary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reast with rapid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Acase report[J].Oncol Lett,2013,5(1):97-100.[5]Vecchio GM,Amico P,Grasso G,et al.Post-traumatic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breast with atypical morphological features:A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all.Report of a case and a critical review ofthe literature[J].Pathol Res Pract,2011,207(5):322-326.[6]Park SB,Kim HH,Shin HJ,et al.Inflammatory pseudotumor(myo-blastic tumor)of the breast: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Ultrasound,2010,38(1):52-55.[7]Sastre-Garau X,Couturier J,DerréJ,et al.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ur(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of the breast.Clinico-pathological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case with evidence for clonal-ity[J].J Pathol,2002,196(1):97-102.[8]Kim SJ,Moon WK,Kim JH,et al.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breast:a case report with imaging findings[J].Korean J Radiol,2009,10(5):515-518.[9]Khanafshar E,Phillipson J,Schammel DP,et al.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reast[J].Ann Diagn Pathol,2005,9(3):123-129.[10]Ilvan S,Celik V,Paksoy M,et al.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f the breast[J].APMIS,2005,113(1):66-69.(收稿日期:2014-12-27)·463·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Vol.28No.4Aug.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