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的各种观点

合集下载

正确看待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讨论辨析

正确看待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讨论辨析

正确看待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1. 生死观的定义与重要性1.1 什么是生死观生死观是指一个人对待生命、生存与死亡的态度和看法。

它与个体的生命哲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

生死观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死亡的认知、对于生命的赋予意义以及对于死后的期待和忧虑。

1.2 生死观的重要性生死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命题,正确的生死观对个体的成长、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看待生死观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死观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2.1 乐观生死观乐观生死观认为生命是美好的,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个形式。

乐观生死观的特点在于积极、乐观、对未知的接受度高。

乐观生死观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享受过程,对死亡并不恐惧,相反,他们可能认为死亡是对一段美好人生的结束,享受生命的过程比较重要。

2.2 悲观生死观悲观生死观认为人的生命是痛苦的,死亡是解脱的方式。

悲观生死观的特点在于对生活绝望、厌世、对死亡持积极态度。

悲观生死观者认为死亡是对于痛苦的结束和解脱,他们可能会主动寻求死亡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2.3 平常心生死观平常心生死观是相对于乐观和悲观观点而言的,它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追求平常心的态度。

平常心生死观的特点在于对生死的接受度和理解度相对较高,认为恐惧、压力等情绪都是人为造成的,应该通过平常心来面对生死。

2.4 失衡生死观失衡生死观是对生死的看法失去了平衡和健康的一种倾向。

失衡生死观的特点在于对生死的看法过于偏激或极端,例如恐惧生死观、过度乐观生死观等。

失衡生死观可能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对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 生死观的得失观3.1 生死观的得观生死观的得观指的是一个人对生死的正面看法和对生命的珍惜。

得观体现了一个人积极面对生命、充分利用时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的态度。

拥有得观的生死观者往往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与人为善,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生死问题是一个深奥且复杂的哲学问题,涉及到对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本质以及对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1. 生命的意义:人们常常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面临人生困境或者生命威胁的时候。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主观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一些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某种使命或者目标。

2. 死亡的本质: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局,但人们对于死亡的本质却有不同的理解。

一些人认为死亡是一种彻底的消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死亡是一种灵魂或者意识的永恒存在。

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是许多哲学和宗教思想的重要主题。

3. 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他人做出贡献,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对于死亡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死亡是一种遗憾。

总的来说,生死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深奥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哲学、宗教和文化方面的思考。

无论人们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如何,都应该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并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对生死的理解

对生死的理解

生死是人生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人类一直以来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以下是一些对生死的理解:
1. 生死是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无法逃避这个过程。

2. 生死是相互关联的: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

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没有生。

生死是相互依存的,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3. 生死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充分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4. 生死是平等的: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微,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死。

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

5. 生死是有意义的:虽然我们无法选择生死的时间和方式,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生的时光,如何面对死的来临。

通过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我们可以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总之,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以平等、敬畏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它们,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关于生死的看法。

关于生死的看法。

关于生死的看法。

生死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人类对于生死的看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信仰和情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观点和拓展:
1. 宗教信仰:许多宗教信仰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过渡阶段,灵魂会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归。

例如,基督教认为死后会有审判,灵魂会根据生前的行为得到不同的归属。

一些宗教信仰还认为轮回转世是存在的,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生命。

2.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者认为,死亡只是物质世界的终止,人的灵魂是不存在的。

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物质世界产生的,当物质世界消失,意识也会随之消失。

3. 个人经历:每个人的生死观都可能因为个人经历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人可能在年轻时就经历了亲人的死亡,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一些人则可能经历过自然灾害或疾病折磨,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4. 哲学思考:一些哲学家认为,死亡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我们需要通过面对死亡来更好地理解生命。

例如,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死亡只是身体的消失,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悲伤,而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时光。

生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存在差异。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信仰和观点,同时认真思考自己的生命和存在。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珍惜生命,厌恶死亡,但是又不拒绝死亡。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民认为尊重生命是生命的责任。

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它们之间的互动。

中国文化敦促人们要保护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发展生命,要活出自我。

他们还相信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礼物,把它珍惜最重要。

同时,中国也尊重生命的结束,并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历死亡,生命才能延续下去。

中国文化提倡的是“谨记生死”。

人们要记住,生命珍贵无比,因此要珍惜生命和结束生命,应该讲究尊重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死亡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它不但包括生物学上的死亡,还指示着精神世界中的死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思想十分丰富。

以礼保证身,必可长生。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一句古谚,通过尊重生命的方式,可以得到长命百岁的福报。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普遍重视礼仪,让人们增强尊重生命的意识,增加追求长寿的信念。

在中国,生死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把人们从只关注自己利益的角度,转变成关照他人,正视死亡,正视生命,以及重视生命的角度。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轮回”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循环之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亡,才拥有新的生命。

这让人们释怀,让他们有一种接受死亡的态度,慢慢地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性,并理解生命有一定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是多方面的,它是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理解死亡、接纳死亡的态度,它不但提倡健康的生活,而且让人们有一种深刻的认识,把生命当作有限的礼物,珍惜生命,同时要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自然的一部分。

阐述生死观

阐述生死观

阐述生死观
生死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也是人们一直以来思考的重要课题。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死观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死呢?
首先,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不可逆转的。

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一现实。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生死,接受它的存在,不必过分恐惧或者逃避。

相反,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命,尽可能地充实和丰富它,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次,生死是一个循环过程。

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它同时也是新生的开始。

在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从生到死再到生,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抱有乐观的生死观,相信生命的延续和轮回,不至于对死亡感到过于恐惧和绝望。

最后,生死是对生命的思考。

面对生死,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

生死观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态度,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生命,珍惜眼前,用心对待生活中的点滴,不留下遗憾,不负此生。

总之,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看法,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生死,抱有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要在面对生死时进行思考和反思。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命的真谛。

如何看待生死?

如何看待生死?

如何看待生死?谢邀!这个话题太大了,也很沉重。

我仅能凭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知识来概述一下个人的见解: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提出过这样的一道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对此,中国的儒释道都给予了回答。

儒家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后,其精神要留芳百世,永垂不朽。

儒家认为,人生在世,就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儒家主张“入世”,以求功名。

佛教说:生活,对于活着的人都是“苦海”。

人们要忍受或放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欲望,应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槃(极乐世界)。

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进入未来,不死的灵魂可以再生到另一个躯体,即:转世投胎。

以求来世的幸福。

佛教主张“超世”,以“普度众生”为前提,然后“人人皆可成佛”。

道教说: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

生,必有情;有情便有痛苦。

死,便无情;无情即是解脱。

道教对于死,说是“驾鹤西游”,其态度显然很乐观。

道教主张“出世”,要人们远离尘世,去一个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来静养、修炼自己,以求成仙。

以上,只是我个人就“儒释道”如何看待生死之说的解读。

如何看待生死?在《论语》里,季路(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既然人都会死,那么人生还有何意义?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去生活,那又怎么知道死呢?孔子的回答真妙哉!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去生活,那么就“黄泉路上无老少”了。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多的是,比如:厌世者、畏“罪”者、殉情者……等,他们都是不知道什么是“死”,只是一时的“想不开”。

其实,对于生死,本就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和令人都满意的答案。

因为人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生死总是相互依存。

生,世人各有各自的活法;死,不可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很难说得清楚。

我对生死的看待是:太阳底下无“万岁”,人终归要死,人死如灯灭,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仙游”,或“来世”;至于“精神不死”,那只是极少数“英雄豪杰”的事,我乃“庸人”一枚,也不是“人死留名”的那块料,且随“生死由命”吧。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被视为至上的价值,在人们眼中,生命有其宏伟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存在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要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修改关系,在充实的人生经验中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1.对生命的崇尚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对生命的崇尚。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生命是有价值的,是世间万物中最为弥足珍贵的。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无价之宝,不可轻易放弃或浪费。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保护都会给予极大的重视。

此外,生命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还包括整个社会的生命。

因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社会环境而生存。

因此,中国人认为,在社会和个体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它不仅关系个体的生命与身体,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生死观中的“命运”在中国文化中,命运是人们思考生死问题时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地自然所决定的,因此,人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不应该过度追求自己的命运,而应该积极参与生活,学会把握时机,并以坚强、勇敢的心态面对。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个体的存在是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相互关联的。

因此,人们往往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家族、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发展。

这也意味着,个人的命运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配合。

3.生死观和道德伦理中国文化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的“仁爱”和“善”是人们一直持续推崇的品质。

在生死观中,中国人认为,个体的行为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即在面临死亡问题时,人们应该坚守正义、仁慈和传统,从而更好地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

此外,中国文化的“道”和“德”也是中国人思考死亡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无论生死,都需要有一种合乎道德和伦理的人生态度,巧妙处理关系,尝试在社交场合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向着更加完善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是多维的,包含了对生命价值的崇尚、命运和道德伦理的综合考虑。

对生死的定义和理解

对生死的定义和理解

对生死的定义和理解生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死的定义和理解涉及到哲学、宗教、科学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文化和个人对于生死的看法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死的定义和理解。

一、生死的定义生死是指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极端。

生是指个体从不存在到存在,从无知觉到有知觉的过程;死是指个体从存在到不存在,从有知觉到无知觉的过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死是生命现象中的两个极端,是生物体经历的必然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死是一种存在状态的改变,是人类存在意义的重要问题。

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对于生死的定义存在差异,但都涉及到个体存在状态的改变。

二、生死的理解1. 宗教视角:在宗教中,生死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宗教都探讨了生死的含义和个体灵魂的去向。

基督教认为死后灵魂会进入天堂或地狱,伊斯兰教认为死后灵魂会进入伊斯兰教中的“伊斯兰花园”,佛教则认为死后灵魂会投胎转世。

宗教对于生死的理解往往与信仰、教义和灵性有关。

2. 哲学视角:哲学对生死的理解更加抽象和深入。

柏拉图认为生死是人类灵魂的转变,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结果;尼采则提出“超人”观念,认为通过超越生死,个体可以实现超越自我的存在。

哲学对于生死的理解往往与人类存在、自由意志、意义等问题密切相关。

3. 科学视角:科学对生死的理解更加注重实证和客观性。

生物学认为生死是生物体器官功能的衰竭和细胞死亡的结果;医学研究则探索了延长寿命和抗衰老的方法。

科学对于生死的理解往往与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有关。

三、生死的意义和价值生死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个体来说,生死是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关系到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社会来说,生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基石。

生死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着个体的生活态度、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

1. 个体层面:对于个体来说,生死的理解涉及到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正确看待生与死的个人观点

正确看待生与死的个人观点

正确看待生与死的个人观点
我对生与死的看法是:活着比死亡更宝贵。

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我宁愿把时间花在创造故事和回忆上,而不是惊恐和恐惧上,活着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也是一种短暂而有意义的旅程,而死亡是一场永远的沉沦,而活着则可以发现真理和机会,可来改变命运,可以经历生动的感受和快乐,死亡则是一种无趣的永久终结。

死亡是一种独立自由,每个人都必须它,但是它也是一种慌乱,有时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我们可能会慌乱失措,以致逃避现实,这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愚蠢的行为,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生命,及早做出正确的选择,创造比死亡更美好的人生。

因此,我认为活着比死亡更宝贵,坚持生活的有趣、快乐和创造的力量也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一个恢弘壮丽的画面。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关于生死的看法。

关于生死的看法。

关于生死的看法。

生死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话题,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 宗教信仰:许多宗教信仰认为生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死只是一种转换或回归宇宙的趋势。

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有类似的观念,认为死后会有审判和永恒的灵魂。

2. 科学观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由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生命周期所决定的。

科学研究一直在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但对于死亡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3. 哲学思考:哲学思考探讨了生死的本质和意义。

有些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人则认为死亡是邪恶的、恐惧的、不可接受的。

4. 个人经历:每个人的生死经历都是独特的,有些人在面临死亡时可能会感到害怕或无助,而有些人则可能会感到平静或无畏。

生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无论信仰、科学、哲学或个人经历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同时尽可能地创造美好的回忆和意义。

人与动物生死解读

人与动物生死解读

人与动物生死解读
生死是生命过程中的两个极端,是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

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生死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对于生死的理解通常与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有关。

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对于生死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例如佛教认为生死是轮回的过程,基督教认为生死是上帝的旨意,而现代科学则试图通过研究生命现象来解释生死的本质。

动物对于生死的理解则相对简单,它们通常只关注生存和繁衍后代。

动物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它们只是根据本能和环境来适应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在动物的世界中,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它们不会对生死产生过多的思考和情感。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生死都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生死的思考和探索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追求真理和美好。

对于动物来说,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和生存权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历代伟人的生死观

历代伟人的生死观

历代伟人的生死观
历代伟人的生死观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生死的看法。

以下是一些历代伟人的生死观:
1.孔子:认为生命有限,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天下谋求公正,为人类创造福祉。

2.屈原:认为人生有别于天命,生死是无法控制的。

他在《离骚》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认为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努力创造价值。

3.鲁迅: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对社会作出贡献。

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要是别的动物,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用想,可是我们是人,只有在这一点上,就不能不干,不能不管,不能不想。


4.毛泽东:认为个人的生死不如民族的生死重要。

他在《七律•读书》中写道:“千秋功罪,付之一炬;青史名声,也只是行过。


5.林语堂:认为生死是自然法则,不应该恐惧,应该勇敢地面对。

他在《生死问题》一文中写道:“死亡并不可怕,恰恰是生命的自然终点。


总之,不同的历代伟人在生死观上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生命有限,要珍惜时光,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死亡,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我们看过很多相关的电影和书籍,其中有许多主人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离开了世界,虽然这些人物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幸福快乐,有的忧郁悲伤,可他们的结局是相同的——死亡。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人之所以会死,只是因为自己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感到满足,所以才能无憾而终;而西方哲学则认为人之所以会死,完全是因为没有生存的意义,所以才会死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如是写道。

“轻于鸿毛”这个成语最早就是出自这里。

当时汉武帝要杀一个叫朱安的平民,而他本人也明白,即使自己能够侥幸逃过一死,也绝对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儿女、妻子和父母了。

就在他的思想几近崩溃的时候,作者却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如果换成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真的会选择一种轻于鸿毛的死法,可司马迁却用一种比较积极向上的口气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他强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是否伟大,都应该值得尊重,而一个人的死亡在历史上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尽管我们死后没有权利干涉自己的躯体,也没有办法见到已故亲人的灵魂,但只要好好地活着,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那么即使死去也会有价值。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生死面前,李煜还在写这样的诗句。

也许正是他明白人生苦短,生命诚可贵,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吧。

但是,尽管知道,毕竟无法释怀,他的软弱与消沉,成了人们嘲笑的资本,他的风流与多情,成了人们取乐的对象。

他与美人们把酒言欢,纸醉金迷,自然心旷神怡,无怨无悔。

可最后呢?一次次的选择放纵自己,将原本宽阔的心,变得狭隘。

最终不但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自己。

在一个个“戏子皇帝”的腐败时期,也是整个民族走向衰落的时候,曾经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生命不再有激情,只剩下淡泊宁静的等待死亡。

他们的结局似乎更悲[gPARAGRAPH3],但他们选择死亡的方式更残酷,他们害怕痛苦,畏惧死亡,更无力回天,一切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生死的各种观点

生死的各种观点

⽣死的各种观点总按:所谓“轮回路险,⽣死事⼤”,不可不察,本连载笔记探讨⽣死问题,博采各家之⾔,虽不成篇,亦可供同道参考,友好交流。

解除永世沉沦之恐怖按:本篇摘⾃《世界⼈⽣哲学⾦库》之“⼈⽣真谛篇”,该书由施忠连主编,上海⽂化出版社1994年版。

⼈⽣哲学的永恒课题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莎⼠⽐亚借哈姆雷特之⼝苦苦追问⽣存和死亡问题。

他没有沉溺于对⽣死本质的苦思冥想,⽽是将主要兴趣集中于探讨⼈们对待⽣死的态度问题,……既然死亡可以使⼈从⽣存困境中得到永恒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世苟且偷⽣?……《⼀报还⼀报》中……“死了,到我们不知道的地⽅去,长眠在阴寒的囚牢⾥发霉腐烂,让这有知觉有温暖的、活跃的⽣命化为泥⼟;⼀个追求着欢乐的灵魂,沐浴在⽕焰⼀样的热流⾥,或者幽禁在寒⽓砭⾻的冰⼭,被⽆形的狂飙吞卷着,上下⼋⽅肆意狂吹;也许还有⽐⼀切⽆稽的想象所能臆测的更⼤的惨痛,那太可怕了!只要活在世上,⽆论衰⽼、疾痛、穷困和监禁给⼈怎样的烦恼和苦难,⽐起死的恐怖来,这也像天堂⼀样幸福。

”德国⽣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基本态度的两个⽅⾯。

”未知⽣,焉知死:悬置死亡孔⼦……说:“未能事⼈,焉能事⿁?”……“未知⽣,焉知死”……程颐……发挥道:“知⽣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之道,则尽事⿁之道。

”后世儒家遵循孔⼦的教诲,将主要时间和精⼒⽤于“⽴德、⽴功、⽴⾔”,⽤于“正⼼诚意、格物致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少对死亡问题作正⾯阐述。

与此相应,在中国传统中,⼈们⽤驾崩、殒没、溘世、过世、仙逝、永别、就义、殉难、⾃尽等许多词来委婉地称呼各种死亡,死亡在现实⽣活中最终成了⼀个禁忌的话题。

伊壁鸠鲁教导⼈们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的核⼼问题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快乐、幸福的⽣活,死亡对于⼈⽽⾔根本不是⼀个问题。

帕斯卡尔……指出:“不去想它,然后坦然⾃若地接受——这是对付死亡最好的⽅法。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华传统生死观基本上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一般来说,它提出了人的生死一存在,自有其生死规律和规则,即生有其法,死也有其法。

这个观念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深深地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中国传统生死观深表示了“天命”的存在,认为生死是由“天理”安排的。

因此,人生短暂,生死必须顺应宿命,不能自行解脱与拯救。

由此,它让人们意识到,生死是有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敬畏的情感,这种敬畏感使人们明白:生死只属于上天,不可以自行支配。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认为“生死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但也不是完全宿命的产物”。

这种观念显示出,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死只能在自己拥有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进行,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他人的控制,但也存在自由的可能性。

只有在特定的信念,恪守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生命维护起来。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责任感和尊严感,而且还给了人们有关生死问题的有效指导。

拥有这种观念,人们就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注重施与受,体谅别人,不干涉他人,秉持公正,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5种生死观

5种生死观

5种生死观五种生死观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对于生死的理解和观念因个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个性特点等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五种不同的生死观,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第一种生死观:物质主义生死观物质主义生死观认为生死只是一个物质过程,人的生命仅仅是由于生物体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这种观念中,人的身体死亡后,人的意识和灵魂也会消失。

因此,人的生死并没有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已。

第二种生死观:宗教生死观宗教生死观认为人类的生命和灵魂是由上帝所赋予的,生死不仅仅只是一个物质过程,还涉及到灵魂的去留和重生。

在这种观念中,人的灵魂在肉体死亡后会经历轮回转世,或者进入天堂或地狱。

因此,人的生死和灵魂的去向是宗教信仰的核心。

第三种生死观:唯心主义生死观唯心主义生死观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而肉体只是灵魂所依附的物质载体。

在这种观念中,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会继续存在并可能转世。

人的生死并不局限于物质世界,而是超越物质的存在。

第四种生死观:相对主义生死观相对主义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一个个体主观经验的结果,每个人对生死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

在这种观念中,生死并没有绝对的定义,而是因人而异的。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信仰,对生死有着不同的认知和态度。

第五种生死观:自我意识主义生死观自我意识主义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相关的。

在这种观念中,人的生死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存在感密切相关,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是由自己来决定的。

生死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延续。

以上五种生死观展示了不同的人对于生死的理解和观念。

每一种生死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无论我们选择相信哪一种生死观,都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人的选择。

对于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生命的真谛。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

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

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

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

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

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

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

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

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

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人类对生死现象的诠释

人类对生死现象的诠释

人类对生死现象的诠释人类对生命状态,大致是四种假设。

1。

人,父母所生,死后即无有。

唯物论。

2。

人,父母所生,死后成为另一种生存状态,或贵或贱。

通常全球各地之说。

3。

人,生死六道轮回之中,没有开始,没有终止。

佛教、印度教说。

4。

人,生死之后究竟如何,之前如何,不可能知也。

怀疑论者。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实际是由死亡焦虑引起的。

我这里参照了立夫顿(Robert Jay Lifton)的观点,增加一些新的视角。

所以为了对抗死亡焦虑,人类发展了多种模式。

一。

生殖,通过繁殖后代,使自己在遗传中永生下来。

这是一种生物性的模式。

二。

依靠信仰架构想象自己将在死亡后存在在更高一级的生命状态,这是一种神学模式。

三。

人们通过伟大的思想、特殊的行为、杰出的作品、让别人觉得十分价值的行为、使世间记得的名字、墓碑、墓志铭等等,使自己永存在下去,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模式。

四。

人死生是大自然的运转,新陈代谢,这是一种永存的自然模式。

不少唯物主义或者自然主义会是这样一个模式。

五。

存在主义者模式,最有代表的是当下的存在,向死而生。

同时当你死亡的时候,你没有恐惧。

全部消失,灰飞烟灭。

这是存在主义者的模式,这是一种展现勇气的模式。

尽管这种勇气本身可能是一种对于焦虑恐惧的防御。

不能不谨慎,那或许是在回避。

六。

平常心,这是一种直接对死亡焦虑心理进行工作的东方模式。

七。

纵欲者模式,通常这是一种隔离恐惧的方式,性交、酗酒等通常是这种模式。

但我们可以视此做生殖模型,因为这些行为导致的内部感受和生殖模型有类似的地方。

总结在生物心理学的观点,所以生物面对恐惧时都会有三种基础的反应模式,第一种是反击、攻击,第二种是逃跑,第三种是木僵。

以上七类方式中,属于攻击的是纵欲者模式、生殖模式、创造性的精神模式,属于逃跑的是神学模式,属于木僵的是唯物模式。

自然模式是一种你的尝试,它试图通过认同死亡来溶解死亡焦虑。

平常心模式属于一种对于焦虑本身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按:所谓“轮回路险,生死事大”,不可不察,本连载笔记探讨生死问题,博采各家之言,虽不成篇,亦可供同道参考,友好交流。

解除永世沉沦之恐怖按:本篇摘自《世界人生哲学金库》之“人生真谛篇”,该书由施忠连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人生哲学的永恒课题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苦苦追问生存和死亡问题。

他没有沉溺于对生死本质的苦思冥想,而是将主要兴趣集中于探讨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问题,……既然死亡可以使人从生存困境中得到永恒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人世苟且偷生?……《一报还一报》中……“死了,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去,长眠在阴寒的囚牢里发霉腐烂,让这有知觉有温暖的、活跃的生命化为泥土;一个追求着欢乐的灵魂,沐浴在火焰一样的热流里,或者幽禁在寒气砭骨的冰山,被无形的狂飙吞卷着,上下八方肆意狂吹;也许还有比一切无稽的想象所能臆测的更大的惨痛,那太可怕了!只要活在世上,无论衰老、疾痛、穷困和监禁给人怎样的烦恼和苦难,比起死的恐怖来,这也像天堂一样幸福。

”德国生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一基本态度的两个方面。

”未知生,焉知死:悬置死亡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程颐……发挥道:“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

”后世儒家遵循孔子的教诲,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立德、立功、立言”,用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很少对死亡问题作正面阐述。

与此相应,在中国传统中,人们用驾崩、殒没、溘世、过世、仙逝、永别、就义、殉难、自尽等许多词来委婉地称呼各种死亡,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最终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伊壁鸠鲁教导人们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人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死亡对于人而言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帕斯卡尔……指出:“不去想它,然后坦然自若地接受——这是对付死亡最好的方法。

”斯宾诺莎……看来,“自由的人绝少思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弗洛伊德把生和死界定为人的两种本能,其中生存本能力图将生命的物质合成一个有机统一体;而死亡本能则表现为一种破坏力量,它试图瓦解生存,使生命的物质重返无机状态。

……这一理论印证了上帝耶和华对亚当的训导: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王阳明曾说过:“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

”诚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晋朝诗人陶渊明说: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

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会毁灭。

”……卢梭……中国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叔本华……断言:“人类因为具备理性,必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

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

”雅斯贝尔斯和萨特都相信,只有人才是知道自己是在不断走向死亡的存在,死亡的终极性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生命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暗示了人类在世界上的悲惨境遇。

海德格尔把死亡问题放入人的整个生存状态中去考察……强调了死亡和死亡意识的个体性。

……唯有死亡才把单个人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唯有对自身死亡的意识才能使这个人回归自我。

在对死亡的意识中,在“畏死”的生存状态中,人体验到了自己的有限性和历史性。

……“只有自由地为死而在,才给此在(人)以绝对目标并将存在推入其有限中。

”因为只有对死亡的清醒意识才能使自己体会到生存的时间性、真实性与独一无二性,才能迫使自己珍惜生活并积极地筹划生活,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断克服生存中的盲目性,最终体现生存的方向性,从而赋予整个个体生命以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不知道死,就不知道生。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1#回复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0:39:00生存的痛苦与死亡的“大欢喜”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人生是无穷无尽的苦难。

……婆罗门教乐死轻生的态度对后来佛教的生死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佛教的教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西方基督教虽然重生,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要行善积德,但是死亡对于行善积德的人具有一种积极而美好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提出:“人类灵魂在时间上的不朽,也就是说死后的永恒的生命,不仅是无法保证的,而且这种假定本身首先对于人们常常用来借以达到的那种东西来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我将永远活下去,这一点是否能把谜解开呢?这种永恒的生命不是同我们现在的生命一样是个谜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罗素……说,人的生命如同一条小溪,起初水流很小,被两岸夹住,快速地向前奔流,越过峭壁,淌过峡谷,逐渐汇成一条大河。

这是两岸渐趋开阔,水流也慢慢平稳,最后与远处的大海互相融合,毫无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存在。

歌德的《游子夜歌》……“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

林中栖鸟缄默。

稍待你也安息。

”叔本华……认为,生存的痛苦和空虚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存的全部形式中,时间和空间本身是无限的,而个人拥有的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第二,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是所谓“刹那的现在”的现象;第三,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凭的,个体的生命不能单独存在;第四,世上没有常驻的东西,一切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化;第五,人类的欲望是得陇而望蜀,永远无法满足;第六,人类的努力经常遇到障碍,失败的概率要比成功的概率大得多。

……回归自然就像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到久别的故园,就像森林中迷路的孩子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生则乐生,死则乐死儒家对待生死的态度:惜生哀死。

……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保持平常心,以一种彻底自然主义的态度对待生和死,应该说达到了生死的最高境界。

鲁迅……“从幼到壮到老到死,都应欢欢喜喜的过去。

”中国古人总结出了人生中四件最让人高兴的事情: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一方面,死亡作为人的最终归宿,作为已衰败的生命的解脱和休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另一方面,快乐包涵于各种各样的死亡之中:寿终正寝是一种快乐,杀身成仁也是一种快乐,欲望满足后死去是一种快乐,长期生病后死去也是一种快乐。

一个人在无所贪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惧的心境中死去,这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毕加索……“死亡是一种美”……虽死犹生与虽生犹死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杨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尽情地享乐;而死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使生命变为腐骨,抹杀了贵贱贤愚之间的差异。

……“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死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生死的社会现象。

所以应该把生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放到个体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去考察,而不应把生命的意义局限于死亡前的感官享受和时间延续上。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把人生比做一出戏剧,“问题不在演出了多久,而在演得有多好。

”生则弘道,死则殉道。

……“虽九死而无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追求真理、追求善的生活、追求美好的事物。

费希特说:“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受一切,敢说敢做,忍受痛苦。

要是我为真理而受到迫害,遭到仇视,要是我为真理而死于职守,我这样做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应当做的吗?”在西方文化中,真善美作为理念是超时空、超越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的,是普遍而永恒的;而中国人所强调的家庭的、国家或民族的利益则要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是经验的、相对的。

生存和死亡的四种境界冯友兰……归纳出了人可能有的四种生死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生死的自然境界是指……对生死的法则也没有理性的认识,……顺乎人的本性或顺乎个人的、社会的风俗习惯而行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境界中的人对于死亡并不事先注意并忧心忡忡。

……一切都顺乎自然,“不知悦生,不治恶死”。

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在了解了死以后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死亡恐惧。

据历史记载:“齐景公游于东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奈何去此堂堂之国而死乎。

’”……冯友兰总结出了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付死亡的四种办法。

……追求长生不死……求立名……利用有生之年及时行乐……相信灵魂不死。

道德境界中的人把生存实践看作是尽责尽职,而把死亡看作是尽责尽职的结束。

《礼记•檀弓》记载了子张的临死之言:“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道德境界中的人对生死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地境界中的人都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来于宇宙,最终也要归于宇宙,生和死都是宇宙的变化在人身上的表现,合乎宇宙的大道。

因此他们彻底抛弃了生死念头,对他们而言,无所谓乐生不乐生,也无所谓怕死不怕死,因为生死被他们置之度外了。

2#回复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0:43:00中西生死哲学按:《中西生死哲学》系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之冯沪祥博士“生活哲学二种”之一,另一为《两性之哲学》。

中西生死哲学格言不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论语》)仁人志士,无存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孔子,《论语》)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篇》)大哉,死乎!君子忽焉,小人休焉。

(荀子,《大略篇》)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道德经》)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道德经》)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熟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庄子,《大宗师》)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杨雄,《法言,君子》)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整无缺。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则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

(朱子,《语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正气歌》)病中磨练功夫、常快活,便是功夫。

(王阳明,《传习录》)集义不必怕鬼。

(王阳明,《传习录》)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

(憨山大师,《梦游集》)生之与死,成之与败,皆理势之必有,相为圆转而不可测者也。

(王船山,《读通鉴论》)我不肯屈义而屈服于任何人,我不怕死,宁死不屈!(苏格拉底,柏拉图《自辩篇》)哲学是死亡的练习。

(柏拉图,《斐多篇》)我们应该尽力使我们自己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