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四个语言功能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 子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 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理论

(1)言语行为说:“功能是言语行为,也就是用语 言做什么。如问候、拒绝、邀请、道歉等(盛炎 1990)“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2)语言作用说:“所谓功能,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3)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1.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教学要从言语入手,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个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 的关系就像人和张三李四的关系。只有通过言 语才能认识和掌握语言,因此教学要从言语入 手,而不能从语言规则入手。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语言在本 质上是口头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口语。学习 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没有语义的声音在语言 学上毫无意义。
三、语言学习(习得)的个人因素
一)认知因素: 1、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 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 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学能较高的人在课堂上通常能更快、 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 言学能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紧密关联。
2、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美国宾州汉语语言景观考察——以唐人街为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效果研究——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孔子学院为例老挝汉语学习者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研究——以老挝政治和行政学院为例韩国中级阶段留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上”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韩国世宗网络大学在线汉语课程研究韩国高中太极拳文化教学设计研究——以韩国新葛高中为例基于谷歌平台的交互式线上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研究美国犹他州小学中文沉浸式教学调查与多元互动模式构建沈阳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以LYH、BY、YH三家机构为例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研究重音敏感多义副词“可”“可是”的对外汉语听说教学研究基于语料库考察的英语母语者汉语词语色彩义使用偏误研究支架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应用调查研究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严式乐理声调的对韩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及其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教学研究汉语AA与AABB类形容词性重叠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来辽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研究——以满族文化体验活动为例中高级汉语教材儒文化词语研究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以教材为分析视角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无标记受事前置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中留学生书面语体意识培养研究基于HSK的人体隐喻词汇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惯用语教学研究结果补语“完”“成”“好”的比较与教学研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中级汉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设计汉语国际教育网络学习资源使用现状调查研究线上汉语教学的多通道互动模式研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词汇拓展训练研究中外合作培养项目的中国文化教学调查研究——以印尼八华学院为例2015-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媒体新词语造词研究基于新HSK词汇大纲的单双音节同素同义副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韩国汉语学习者五级易混淆词研究基于《HSK考试大纲》中交往话题的教学研究——以《HSK标准教程1》为例“再……也……”格式考察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疫情期间外国留学生讲授动量词“次”视频案例研究《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泛义动词“做”“干”“搞”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中“阝”部汉字的书写偏误研究《速通汉语》教材中的语音教学内容分析及使用建议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研究美国汉语沉浸式教师话语研究——以犹他州Canyons学区为例《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重点语素教学研究中高级留学生近义介词“经过”“通过”“透过”习得偏误研究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AABB与ABAB重叠式的研究初级汉语学习者量词习得偏误研究——以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孔子学院为例基于语料库的多功能词“当”的习得研究HSK六级试题阅读理解短文的词汇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多功能词“在”的习得研究中高级留学生“与其p不如q”句式习得偏误研究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风格研究与分析——以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孔子学院为例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课堂焦虑的关系研究——以河北三所高校为例初级汉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研究——以马来西亚彭亨大学为例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越来越A”句式习得偏误研究初中级留学生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与教学建议初中级留学生极量级程度副词习得偏误研究线上初级汉语口语课过程性考核模式设计与应用——以河北大学为例疫情期间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调查研究——以中泰合作“互联网+”汉语学习项目为例职前对外汉语教师TPACK现状调查研究——以冀辽两省三所院校为例高级水平留学生标点符号偏误研究——以外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柬埔寨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调查分析——以端华学校为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慕课词汇教学研究——以《初级汉语口语入门》和《初级汉语口语》为例基于国际语言推广机构对比的孔子学院转型期问题研究隐性课程在泰国初级汉语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中泰教育理念差异在泰国汉语教育中的表现与影响学习文化背景下初级汉语口语课情景教学设计——以泰国Protpittayapayat学校为例情景教学法在来华留学生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关于动物类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基于语篇的《发展汉语》写作教材分析与考察绕口令在蒙古国初级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英语媒介语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低龄化趋势下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中华才艺调查与分析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职业认同与培养路径研究埃及孔子学院线上汉语教学调查研究马来西亚本土教材语用实践案例分析——以《基础华语》为例韩国职高生汉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研究——以忠南机械工业高中为例菲律宾宿务地区公立中学本土汉语教师教学现状调查体验式教学法在印尼中级汉语民俗文化课中的应用研究阿塞拜疆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以AUL孔院为例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西安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韩国大田女子高中汉语课后课教学方案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泰国小学汉语词汇课中的应用——以AnubanSikhoraphum School为例以任务为导向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案例分析“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在泰国的应用研究——以泰国北标中学为例柬埔寨高校汉语教育教学发展研究ARCS动机模式在泰国中学汉语口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古茶巴茶伞中学为例汉字文化圈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调查研究尼日利亚大学中文系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以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和拉各斯大学为例母语为英语者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以“能”“会”和“可以”为例配价语法理论下汉语情感形容词及对韩教学研究话语标记“你还别说”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考察与研究《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手部动作动词配例对比研究《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草本植物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语言学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语言学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语言学专业阅读书目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7.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9.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0.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5.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198316.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8.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的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21.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22.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23.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5.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6.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7.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8.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9.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30.陈昌来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3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 Lappin, S. ed., 1998.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当代语义理论指南),487-50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3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3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语言学必读书目《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90《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87《句法结构》,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语言学说史》,康德拉绍夫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现代语言学流派》,冯志伟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周忠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语义学》,利奇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语义学》,徐烈炯著,语文出版社,1995《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文化语言学》,(增订本)邢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计算语言学概论》,俞士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语料库语言学》,黄昌宁、李涓子编著,商务印书馆,200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语言教学分析》,麦基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语言学中的逻辑》,奥尔伍德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语言逻辑分析(语言学家关注的一切逻辑问题)》,麦考莱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语法学史稿》,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8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语法研究入门马庆株(编)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大出版社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出版社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词汇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符淮青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教程 [美]霍凯特北大出版社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商务印书馆汉语方言概括袁家骅语文出版社汉语方言导论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音系学基础王理嘉文字学纲要苏培成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湖北教育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1.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非母语的人所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它包括对汉语发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教学。

2. 汉语拼音:是中国汉字的发音表示方法之一,采用了拉丁字母和音调标记的方式,用于辅助汉语学习者正确发音和拼写汉字。

汉语拼音的标音方法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3. 汉字:汉字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之一,它是由一系列笔画组成的,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或概念。

学习者需要通过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4. 语法: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组织规则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是指教授汉语句子的结构、词类、句型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5. 口语:口语是一种通过口头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语言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主要指教授汉语的发音、口音、口语表达能力等,让学习者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进行口头交流。

6. 阅读:阅读是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和理解意义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对汉语文章、短文、课文等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听力:听力是通过听取语言来理解意思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习者对汉语口语和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反应能力。

8. 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基本的意义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指教授汉语的词汇量、词义、搭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9.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一门语言中的组织结构和使用规则的描述性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规则教学包括教授汉语的句子结构、语序、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10.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流利地使用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

又如当“动词语+的”修饰名词作定 语的时候,有的“动词语+的”修饰的中心 语(如“开车的司机”中的“司机”), 在一定上下文里可以省略不说,如“开车 的司机都吃饭去了”也可以说成“开车的 都吃饭去了”;而有的“动词语+的”修饰 的中心语(如“开车的技术”中的“技术 ”)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省略不说。 如“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 就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又是为什么?其中有无规律可循?
三、怎样分析、解决“动词语+的”结构所引 起的问题 前边我们对“动词语+的”这种“的”字结构 的结构形式和表义特点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在回 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有必要先对汉语的“的”字结 构,特别是“动词语+的”的“的”字结构作一点 说明。 关于“的”字结构,我们都很熟悉。它是一个 由实词性词语加上结构助词“的”所形成的一种名 词性的结构。“的”字结构从语法性质上说,实际 上就相当于一个名词性成分。而从“的”字结构的 用法看,它又有点儿像代词。譬如说“红的”,它 不是只用来指称某一种特定的事物,而是可以用来 指称任何具有红颜色的事物——或“衣服”,或“ 裙子”,或“圆珠笔”,或“铅笔”,或“帽子” ,或“花儿”,等等。
按照这种看法,汉语中的动词也可以分为不同 的“价”。比如现代汉语里的动词按上述“配价 理论”就可大致分为四类: A类动词: 不强制要求与某种相知的名词性 词语 关联的,这类动词我们就称它为“零价动 词”记为“动0”。“零价动词”大多是反映自然 现象的动词。例如:“地震、刮风、下雨、下雪 ”等。 B类动词: 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 语关 联的,我们把这类动词称为“一价动词”, 记为“动1”。例如:“病、醉、休息、咳嗽、游 泳”等,“一价动词”差不多就是一般说的不及 物动词。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1. 配价语法理论概述配价语法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也称为成分语法或习惯语法。

该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即动词和它的补足语)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语言的组合和构成方式。

在配价语法理论中,补足语可以分为两类:宾语和补语。

宾语是直接跟在动词后面的成分,表示受到动作或影响的对象,例如“我看书”。

而补语则是用来补充动词的意义或形式的成分,例如“我感到满意”。

此外,配价语法理论还包括了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联合动词等相关概念,以及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特征。

2. 配价语法理论与汉语教学配价语法理论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教授汉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在配价语法理论中,时态和语态是动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因此,在教授汉语动词时,应该注重时态和语态的差异,并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例如,“我吃过饭了”和“我在吃饭”中,第一句话使用的是过去完成时,第二句话使用的是进行时。

通过让学生学习配价语法理论,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区分不同时态和语态的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法水平。

2.2 强调汉语动宾结构的重要性在汉语中,动宾结构是一种基本的语法结构。

配价语法理论中,宾语被视为动词的直接补足语,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宾语的使用方法和变化规律。

例如,“我看了一本书”中,“一本书”就是动词“看”的宾语,而“了”则表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

通过教授配价语法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结构的用法和变化规律,从而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3 加深学生对汉语动词语义的理解在配价语法理论中,动词语义与补足语紧密相连。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补足语的用法和特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汉语动词的语义,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我失望了”中,“失望”就是动词,而“了”则表示这个情感已经产生了一个结果。

学生通过理解配价语法理论,能够更好地把握动词本身的含义和补足语的语义作用,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众 所周 知 , 目前 汉语语 法学 界所通行 的配价理
论 其本 原为 “ 从属关 系 语法 ” 由法 国语 言 学家 特 , 思尼 耶尔 ( en ̄e 于上世 纪 中叶系统地提 出 。 T si ) r 汉 语 的配价研究 始 于何家 ? 目前 ,语法学 界 已 基本认 同如 下事 实 ,即朱德熙 先生于 四十多 年前关 于 “ ” 字 结 构 的 系 列 论 述 中 首 度 引 人 了 动 词 的 “ 向” 的概 念 ,且 含义所 指 与现行 “ ” 的概 念具 价
收稿 日期 :20 -8 3 0 60 - 0
上的对于传统分析体系的一次反动 ,可以说它的横 空出世用振聋发聩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 传 统 的句 子观认 为一个 典型 的句子就 是一个 二 部 分句 ,主谓 相对 ,而谓语 部分 中含有 动词及动 词 宾语 这一 结构组 ,由此可见 ,主语 和宾语 并不在 同 级层 面上 , 自然无法相 提并论 。然而 作为一 种全 新的句子观,配价理论一反传统 ,认为句型范畴的 原型并 非 二 部 分 格 局 ,而 应 是 “ 子 句 ” 原 。具 体 说 ,就 是 以动词 为句子 的唯一核 心 ,而 以主、宾 为 代表 的名词性 成 分则 处于 从 属 地位 ,围绕 着动 词 , 按 照 自身 的语 义属 性从 时 问 、地点 、对 象 、原 因 、 工具 、手段等方面对动词加以说明, 以,在配价 所 观看来 ,主语 、宾语的层次地位并无不同,都是用 来解构、说明动词的价语 , 所异者无非语义角色的 类别 有所不 同罢 了。 不仅 如此 ,配 价观还 揭示 了这样一个 深层 次 的 普遍原理 ,即事件与透视域原则。原理指 出,一个 动词核 心句代表 了一个事 件 ,充 当配价 成分 的名词 则代表 了构成事件 的诸 多要素 ,每 当不 同类属 的语 义角色 、不 同数 量 的语 义角色 间形成 一次新 的组合 关系 ,就为审视 整 体 事件 构 建 了一个 新 的透视 域 。 可 以说 ,在配 价理论 出现 以7一 ) 17 ,男 ,哈尔滨人 ,助教 ,从 事现代汉语语法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

汉语配价语法

汉语配价语法
3.信息结构。对信息结构特征的表达手段的分析。 徐杰、 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刘丹青、徐烈炯《汉语焦点结构?quot;连"字句》(《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研究的课题如:篇章结构、篇章连贯、信息结构、句子的主位结构等。
功能语法的主要门类有:
1.语言类型和语言共性(Typology-Universals)研究;
2.语义认知语法(Semantics and Cognitive Grammar)研究;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4.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
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吴为章(1982)《单向动词极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对单向动词进行了次分类,并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单向动词构成的各种句式。廖秋忠(1984)《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分析了动词的配价成分的省略问题。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问题。袁毓林(1989)《准双向动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讨论了"辩论、握手"等其中一个从属成分必须由介词引导的双向动词及相关句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的探索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的探索

结合 教 学实践经 验 ,综合应 用语 言理论 、语 言学
习理论 和一般 教育理 论而 形成 的一种应 用 理论 。 对外 国学生 进行 汉语语 法教 学 ,是 要让 外 国 学 生通 过汉语语 法来 掌握 汉语 ,掌握 汉语 的遣词 造 句 、联 句成篇 的规则 ,并 能够 按 照这 些 规则 去 说话 、去写文章 。而 如何 能让外 国学 生掌 握这些
要靠 语 境 的 帮 助 。 比如 关 于 “ 了” 的用 法 ,关
于 “ ” 的用 法 等 等 ,都 能够 借 助 语 境 使 学 习 是
者理 解掌 握这一 语法知 识 。语 境理 论 的应 用 ,有 效地 改 变 了语 法 教学 中只偏 重 语 法 知识 的讲授 ,

语 境 理 论
从2 0世纪 2 0年代 起 ,国 内外 学者 就相 继提 出过 有关语 境 的问题 ,波 兰籍人类 语 言学家 马里 诺斯基 1 2 9 3年就 谈 到 “ 语 和环 境 紧 密 的 结合 话
[ 关键词 ]语 法教 学;语境 ;配价语 法;三个平面 ;构式语 法 [ 中图分类号 ]G 2 [ 4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32 (0 0 2— 0 3 4 6 1— 2 2 2 1 )0 0 9 —0
对外 汉语语 法教 学 的教学理 论是 揭示 对外 汉
此 ,分 析语 言现象 ,必须 把它 和它依赖 的语境 联
结 构或属性 ,即语言 习得 机制 ,它是人类 学会使
用语 言的 内因。 目前对普遍 语法 理论解释 第二语
系起来 。 ”
语语 法 教学 的客观规 律并 全面指 导 对外汉语 语法
教 学 的理论 系统 ,是 根据 语法 教学 实际 的需要并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一、语言学本体研究(一)通论类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现代汉语,钱乃荣主编。

(二)绪论类语言论,布龙菲尔德,商务印书馆, 1999年。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萨丕尔,商务印书馆, 1999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商务印书馆, 199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汉语》,朱德熙。

汉语概说,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年。

汉语如是观,史有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公司,1989年。

汉语方言学概要(第二版),袁家骅,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吕冀平,戴昭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纪事(1892—1995),语文出版社,1997年。

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语文出版社,1997年。

(三)语音类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1981年。

语音学教程,林焘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现代语音基础知识,曹剑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包智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语音常识,董少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普通话语音常识,徐世荣,语文出版社,1999年。

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宋欣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普通话音位,吴天惠,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陆俭明_配价语法理论

陆俭明_配价语法理论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配价分析的实际应用陆俭明零、引言一提到配价理论、配价分析,有的老师还可能压根儿不知道;有的老师虽然知道,但总觉得那是语法学家用的术语,我们从事基础语法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用不上。

其实不然。

譬如说,如果有学生问: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大家可能会很快作出回答:那是因为“老师”和“教师”意思不一样呗。

那学生可能又要问:“导师”和“老师”的意思也不一样,那为什么“他是王刚的导师”、“他是王刚的老师”又都能说呢?可见这里边并不只是“意思不一样”的问题,这里边还有些微妙的问题。

要解释、回答上面学生所说的现象与问题,就用得上配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就想通过实例来说明配价理论与配价分析在基础语法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用。

在具体论述之前,还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大家在中学里都学过化学。

化学里在讲元素时,都讲列“价”(英文valence,法文valence,德文Valenz)的问题。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就是从化学中借用来的,就是借用的化学中“价”的概念。

化学中提出“价”(亦称“原子价”,或称“化合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

如水分子式(H20)中一个氧原子总是跟两个氢原子化合,所以氧的原子价是二价。

最早把化学中的“价”明确引入语法研究中的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Lucien Tesnère,亦翻译为特尼耶尔、泰尼耶尔、特斯尼埃)。

①当初特思尼耶尔在语法学中引进“价”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NP。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它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NP的数目。

动词可比作带钩的原子,它能钩住(即支配)几种性质的NP,那它就是几价动词。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摘要】配价语法理论是现代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探讨了动词与其宾语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句子结构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配价语法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配价动词在教学中的作用。

接着分析了配价语法理论与语法教学的结合,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配价语法教学策略。

最后总结了配价语法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关键词:配价语法理论、对外汉语教学、配价动词、语法教学、教学策略、启示、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配价语法理论是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数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需要借助更为科学的语言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配价语法理论作为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配价语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设计更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配价语法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结合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探讨配价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策略,旨在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配价语法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学习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汉语教育服务。

1.2 研究意义配价语法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配价语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汉语动词的使用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动词的配价结构。

配价语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一些语法研究和教学语法的参考书目语法研究方面: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刘月华(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海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旬(2000)《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赵金铭(200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周小兵(2004)《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赵永新(1995)《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出版社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重难点及其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重难点及其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重难点及其教学作者:李连果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1期摘要:汉语词汇数量庞大,漫无目的的词汇教学会导致教学成果收效甚微。

汉语词汇教学重难点划分可以帮助解决汉语课堂中教与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尽快提升实际交际的能力。

那么如何确定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及其教学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词汇重难点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198-02一、确定重难点词汇的必要性(一)汉语词汇数量众多我们以具体的词典为例来分析汉语中的词汇量。

《汉语大词典》收词37万多条,台湾《中文大词典》收词44万多条,日本《大汉和词典》收词55万条。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所涉及的词汇仅一万多个,但对于留学生而言也是个天文数字。

(二)词汇教学目标模糊在如此庞大且复杂的“词海”中如何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已成为对外汉语课堂的一个棘手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确定词汇教学的重点,即哪些词在前期教,哪些词在后期教,哪些词汇只需出现在阅读、写作课上,而无需进入到听力、口语课堂。

(三)教学对象的差异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同。

要针对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来确定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细心观察,谨慎把握,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圈定出课堂词汇的重难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确定重难点词汇(一)确定重难点词汇的依据——分级处理原则词汇的划分常常需要依据分级处理原则。

那么分级处理原则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频率使用大的词,二是使用范围广的词,三是构词能力强的词,四是常用意象多的词,最后还要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不同教学阶段是否相匹配。

如果是短期班的学生,他们带有旅游的目的,我们就要选择较为实用、口语性较强的汉语词汇进行教学;如果是全日制的留学生,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去划分各阶段词汇教学的数量和难度。

(二)确定重难点词汇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什么样的词可以确定为重难点词?我们认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词汇应当包括以下几类:实意性动词;抽象性动词;感情色彩不同的词;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词;常用虚词;词义演变的词。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概述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研究谓词与论元之间的依存关系,揭示句子结构的深层逻辑。

由于动词、形容词等谓词具有不同的配价能力,它们在句子中的搭配和组合方式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将配价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还能提升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准确、得体地运用这些词汇。

由于汉语词汇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学习者在词汇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

我们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

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谓词的配价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掌握词汇的搭配规律和使用方法。

配价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提高他们的语言分析能力。

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配价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配价理论的基本概述配价理论,又称价理论或配位数理论,起源于语言学中的句法学研究,后逐渐应用于词汇学、语义学等多个语言学领域。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句子或词汇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揭示语言结构的内在规律和语义特征。

在配价理论中,“价”是指一个语言成分所能支配或从属的其他语言成分的数量。

一个词汇项或句子成分所能结合的价数越多,其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就越复杂,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也就越丰富。

配价理论通过确定不同词汇项的价数,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词汇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

配价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1-4年级)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1-4年级)精选全文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李扬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汉语语法难点释疑》,郑懿德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2。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赵永新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美]Diane Larsen-Freema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工具类
《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赵金铭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实用汉语语法》,房玉清,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郭锦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陈小荷等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语言学百问和硕博指南》,侯国金,四川来自学出版社,2009.四年级
《语言测验理论与实践》,张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标准参照测验理论研究》,张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用语料库研究语言》,[英]托马斯(Thomas, J.)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卢福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崔永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汉语语音教程》,曹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汉语语法教程》,孙德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读书报告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读书报告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读书报告作者:方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学科建设、基础研究、汉语教师应有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汉语走向世界等问题上存在很多不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陆俭明先生著写的《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一书,涉及语法教学、虚词教学和词汇教学等具体的问题,并从留学生学习角度提出了富有创见的中肯意见,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陆俭明先生的著作,篇幅不长,但资料丰富,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关键词:第二语言;本体研究;体会;收获作者简介:方冰,安徽六安人,现就读于安徽大学,为11级文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43-0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是指围绕和服务于汉语教学的汉语应用研究。

随着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海内外汉语教学不断升温,《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这本书的诞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以及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陆先生《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一书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综合性学科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开拓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新领域,较全面地阐述了汉语本体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先生将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及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是互相作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拓展了汉语本体研究。

语言学理论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支撑。

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学理论中的配价理论与配价分析来解释回答一些语法现象和语法问题。

对外汉语教师如能学习、掌握看起来与自己教学无关实际对自己很有用的各种语言学理论、方法,就能使自己在语文教学或语言教学中更好地进入自由王国,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点拨式教学法,使自己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术语解释:1、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

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4、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论述:1、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或: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

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导语: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曲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

下面YJBYS店铺分享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欢迎参考!一。

词类 (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1。

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1)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前、后、里、外、左、右、内、中、旁、间。

与名词搭配表处所(河里、楼下)、表时间(上星期、三年后);成对的表概数(三十人左右、圣诞节前后);引申后表方面(思想上)、情况(实际上)、条件(高温下作业)。

2)时间词:时点(常做状语、谓语)、时段(常做补语)。

2。

代词:1)人称代词:人家、咱们、自己2) 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人(谁)、事(什么)、处所(哪儿、哪里)、时间(什么时间、哪会儿)、状态、性质(怎么、怎么样)、数量(几、多少)。

作用:可用来表示疑问、反问、任指(谁都可以。

)、虚指(应该买点儿什么送给他。

)4)特殊代词:每、各、某3。

数词:基数、序数1)分数念法:2)概数:相临的数词(两三个、七八千);数词后加“来、多、左右、上下”)3)活用:表“多”:一问三不知、九天云外、十全十美、百看不厌、千里马、万箭齐发4。

量词:名量、动量1)名量:不定量词:些、点儿;准量词:年、天、星期、小时、分(钟)、国、县;借用量词:桌、杯、桶、车2)动量:专用动量:次、回、下、场、阵、趟、遍;借用动量:脚、眼、拳、刀、枪5。

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能愿动词1)动作动词:2)状态动词:喜欢、爱、希望、饿、困、3)关系动词:是; 叫、姓、成为、像、等于* 动词重叠: AA, ABAB* 离合动词:就业、见面、动身* 动名兼类:包、病、报道、领导4)能愿动词:可以—不可以—不能—不行6。

形容词:1)一般形容词2)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男、女、正、副、横、金、棉、黑白、主要、老式、国营、高级、小型* 重叠:程度深、描述性强AA, AABB* 兼类:动形(红、静、松、清楚、明白/公开、纯洁/ 聋、讨厌/ 热闹、高兴舒服); 名形(秘密、便宜、方便、热闹、困难)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导读:本文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olves some grammatical problemsin TCSL by means of valence grammatical theory,and thereby illustratesthe following:(1)Valence grammatical theory provides us with a newanalytic angle in the explanation of some grammatical problems in modernChinese.(2)Valence grammatical theory is helpful in broadening ourresearch work and in the explanation of some grammatical problems thatare not so easy to be explained by other theories.(3)Valence
grammaticaltheory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grammar.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at,in order to improve theefficiency of teaching C
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language teachersmust learn some grammatical theories.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宜大讲语法,更不能大讲语法理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是,这不等于说,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可以不关心语法,可以不学习语法理论。

事实告诉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懂得
语法,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理论,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举例来说,语言构造的层次性和
层次分析法是语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绝对不能在课堂上给外国学生大谈语言构
造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法,但是老师自己如果具有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就能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较好地分析说明一些外国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言现象。

请看下面三个例句:
(1)衣服晾干了。

(2)坑儿挖浅了。

(3)头发剪短了。

这三个例句从格式上看,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却并不相同。

例(1
)的意思是,洗了的衣服需要晾干,通过晾晒,达到了晾干的目的。

我们不妨把这种意思概括为(A)“预
期目的的实现”。

例(2)的意思是,坑儿挖得过于浅了,不合预期的要求。

我们不妨把这种意思概括为(
B)“预期目的的偏离”。

例(3)则有岐义,既可表示(A)“预期目的的实现”——头发长了,需要剪
短,理发后达到了头发剪短的目的;也可以表示(B)“预期目的的偏离”——头发剪得过于短了。

下面是
类似例(1)的句子:
(甲)杯子洗干净了。

衣服熨平了。

队伍排齐了。

关系理顺了。

菜刀磨快了。

以上各例具体意思各不相同,但都表示预期目的的实现,即都表示(A)意。

下面是类似例(2)的句
子:
(乙)衣服买贵了。

雨鞋买大了。

西墙垒矮了。

木板刨厚了。

照片放小了。

以上各例具体意思各不相同,但都表示预期目的的偏离,即都表示(B)意。

下面是类似例(3)的句
子:
(丙)坑儿挖深了。

照片放大了。

衣服染红了。

马路修宽了。

绳子接长了。

以上各例具体意思各不相同,但都既能表示预期目的的实现,也能表示预期目的的偏离,即既能表示(
A)意,也能表示(B)意。

上述语言现象,外国学生肯定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很自然地会提出这样的问
题:这些句子格式相同,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为什么在意义表达上会不一样?作为一个对外
汉语教学的老师,如果没有句法构造层次性的观念和层次分析的知识,将很难回答外国学生提出的上述问题
;相反,如果他有句法构造层次性的观念和层次分析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解释清楚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那就
是这些表面看来相同的句子之所以会表示不同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内部词语组合情况不同。

只要对例(1)
—(3)分别稍作层次分析,它们的不同就可以显出来,请看:表示A义&n
bsp; 表示B义
(1)衣服晾干了(2)坑儿挖浅了
——————————
———&nbsp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