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即中庸
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原文】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3.4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
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
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原文】5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中庸》解读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
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
《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
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
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
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
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
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
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
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1【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
何为中庸之道
何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不作为,⽢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
有⼈认为,保持中⽴就是中庸,甚⾄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
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之道,它是很注重⼈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不仁,⽽是量⼒⽽⾏。
余⽣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
中庸之道最初由孔⼦提出,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今已是⼀种很重要的道德观。
宋代儒学⼤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极”。
我理解中庸,最重要的⼀点就是,在做⼈、做事、做企业中,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要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制宜,⼒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中庸是需要变通的,不能应循守旧,照本宣科,⽤哲学来说就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庸之道办事,就是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避免盲⼈摸象,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对适当的对象,⽤适当的⽅式,做适当的事情。
适当才是最重要的,咱不要求最好的,只要求最合适的。
知道企业最想招什么⼈吗?是要招最合适,⽽不是最优秀的。
⼀个⼯作,⾼中⽣能做,博⼠⽣也能做,达到的效果是⼀样的,企业肯定会要⾼中⽣,因为⾼中⽣对企业的要求会更低,企业的成本会更少。
这⼀点在找对象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如果你不够优秀,不要找⽐你优秀很多的对象,那样你会驾驭不住,⼀定要找个最合适的,谈恋爱,还真得讲究中庸之道。
“执其两端,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这个按我的理解就是,你⾸先得搞清楚这两端是什么,这两端呢,就是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
这两个极端我们都是不能取的,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我们⼀定能找到那个协调点,我们就⽤其“中”。
这个是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两端的情况下,去做着两端的协调,从⽽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个意思是:保持中立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生活不会偏离和改变它的目标和主张。
这是一种持续成功的方式。
孔子曾说:“中庸是一种美德。
中庸是最重要的。
人民生机勃勃已经很久了。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种含义:中间是指善的含义和平庸的相同用法,即中间用法的含义。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有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也意味着人们应该坚守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立是世界的根基【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你可以马上离开,但你不能离开道。
因此,一个绅士的谨慎比他看到的要多,他的恐惧比他听到的要多。
不看隐藏,不显示微(3)。
因此,一个绅士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独立性。
幸福、愤怒、悲伤和喜悦的缺失被称为(4);头发和一切都在中间部分(5),称为和。
世界上的人也是世界的根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1)命运:天赋。
朱子解释说:“天堂与殷和杨和五个元素一起转化为万物,而齐则形成,而理性也赋予严和命令。
中庸思想及其对中庸感悟
中庸《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中庸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1.“中庸之道”的“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指的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主旨是修身。其思想脉络同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相一致。其中提出的“五达道”要求的是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篇;其中的“三达德”要求的是人应具备的三种品德,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正心修身篇;其中的“九经”讲述的是九种政治主张,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治国平天下篇。下面分别做介绍:
由此可见,三达德重在个人修养方面,其实质同儒家的正心修身观念一致。最终,也就自然与“平天下”联系在一起。
(3)九经。
《礼记·中庸》紧承三达道后,又提出九经之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内省不疚”是人修养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无恶于志”。按儒家的观点,人修身并不是为了贪生,好让自己能长命百岁,而是为了“平天下”。这就是事业。当个人修养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他对自己的选择不仅是无怨无悔,也是义无反顾的。因而,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上面的话就是:“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正心修身而悔恨,也不因正心修身耽搁了为社会多做贡献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平天下而奋斗。”
至此,所谓的五达道,就是指通过奉行中庸之道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种人际关系。这其中,又把夫妇关系放到了立世之本的高度。可见,《中庸》将中庸之道归为了天地通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如何去实践中庸之道,上面孔子的话已讲得很清楚,就是对内要加强自身修养,对外要保持谨言慎行。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要求去说话办事的话,这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定会相处在没有纷争的安宁环境中。只是,如此一来,谁都没了锋芒,没了直言不公的勇气,失去了铲除邪恶的雄心,失去了冒险的精神,而这样社会还能不能前进,那又另当别论了。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的教育思想《中庸》共33章,分上、下两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身之道,其中也概括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所谓中庸,一般来说就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思想。
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有节制.有分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371即称“中庸”为至德,认为中庸是最高道德标准,足见其重视的程度。
孟子说: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38]苟子也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
”[139可见儒家都很重视“中庸之道”《中庸》首次阐述了“为学之序”,主要论及以下问题(一)性、道与教《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
这里它把孟子的“存心养性”和“修身立命”的主张加以发挥,把性和天命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得之于天命,而道早已存在于人的本性当中。
一个人只要顺着天赋的人性去发展,也就可以得道了。
当然,"修道之谓教“还要靠教育来修治的,这里便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中庸》还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因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可见,《中庸》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有上智、下愚的划分以及关于后天学习重要性的论断,但它更强调教育对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的作用,这也是《中庸》说“修道之谓教”的意义所在。
(二)中庸中庸思想产生于孔子之前,但二字最早见于《论语》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进而对中庸思想作了阐发,不仅阐发了中庸“两端执其中”的原始含义,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人的各种情感是人性外在的表现,当未表现出来时,人性就处在无情欲之蔽的“无所偏倚”状态,这是“中”,一旦情感外现,就要使其合乎道德规范的和谐,这是“和”,《中庸》以为这种和谐状态是天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
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堪称儒家最精华的部分,是后世儒生修身养性的圭臬。
然而,什么是中庸呢?在现实的中国,许多中国人已经不知中庸的真实内涵,往往以为中庸是平庸无能、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老于世故…其实不然。
"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章。
开篇就表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什么意思呢?"修道之谓教",儒家教育是用来修道的。
修什么道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修"知天命"从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的道。
怎么才算修道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儒生只有思想行为符合"道"、"天命"才算修道,稍微偏离一点都不行。
那"天命"又是什么呢?先儒看不到,听不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先儒并不知道"天命"根本是什么,但坚信他存在,是不可背离的。
所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慎其独也",就算独自一人也不敢须臾离道。
既然天外有天,玄而有玄,儒生难以探知"天命"最终是什么,那儒生该如何修道呢?先儒的答案就是"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地的稳定,万物的发育都是靠"中和"才得以顺应天命,成、住而不坏、灭。
儒生只要做到"中和",自然也在某种成度上顺应了天命,常居道中。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也可子 第 庸;均曰 九 不白也, 章 可刃;「 能,爵天 也可禄下 。蹈,国 」也可家
;辞,
弗善 失, 之则
也 : 择
子 曰 ,
第 八 章
矣拳乎 「
。 」
拳 服 膺
中 庸 ,
回 之 为
, 而
得 一
人
《中庸》
矫道塞强强『 者厌『 君报『 而强『 『 第
。,焉哉哉5 居,4 子无3 强与2 1 十
命 之 , 自 天 申 之 。 』 」
宜 人 。 受 禄 于 天 。 保 佑
乐 君 , 宪 宪 令 德 , 宜 民
『 4 』 「 诗 曰 , 『 嘉
培因『 之其3 ,材』 倾而「 者笃故 覆焉天 之。之 。故生 」栽物
」至;矫矫』 之北』 居道』 与,』 』 章
死强。。故 。方衽 之,「 ?北子 子
不哉国中君 」之金 。南寞 」方曰 路
变矫有立子 强革 」方柔 之, 问
;。道而和 也, 之以 强「 强
强国,不而 。死 强教 与南 。
哉
无不 变
倚不 ;流
而而 强不
也, 。不
,方 抑之
;
《中庸》
不中 悔庸 :。
『 3 』
弗而 能行 已,
『 2 』
焉隐 :, 吾行
『 1 』
第 十 一
唯遁 圣世 者不 能见
「 君 子 依
矣半 。涂 」而
废
「 君 子 遵
弗怪 为, 之後 矣世
子 曰 , 「
章
之 。
知 而
乎
: 吾
道
。有 」述
素
」
《中庸》
《中庸》名言名句
《中庸》名言名句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3、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译文】君子的所作所为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所作所为则违背中庸之道。
(中庸: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即折中,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4、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5、故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6、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8、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译文】凡事预先做好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2、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中庸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王夫之则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符合中庸之道是君子的必要条件,能够“和而不同”是君子的标准,而能够在隐居之时,也坚守中道而不后悔,这是圣人的行为。颜回就是这样的圣人:“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选择了中庸,得到了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记在内心,一刻也不忘记。可见,在儒家心中,中庸之重要性有多大!中庸是做人必须遵循的标准,符合了中庸,才能真正的把握“道”,才能真正进入贤圣之列。如果人能够呵护好自己的德性,能够慎独,能够恪守中道,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归其道。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真正的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每时每刻都恪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而小人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常常表现得肆无忌惮。中庸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
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诚—尽性(尽己、尽人、尽物之性)—知天”,是个体生命修学中庸之道的基本路径。惟有求真诚,才能得仁心。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真诚的功用一是为着成就自己,二是为了成就万物。最真诚的德性是永恒的,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的。诚可以消解一切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以融合人与人、天与物、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疆界。因此,真诚之德是修学中庸之道的重要品德。
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宋儒“二程”将中庸之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将中庸之德看作超越自然万物的永恒理性和道德本体。“中正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中庸被赋予了终极意义,中庸之德所彰显的人生境界被提扬到“天人合一”的至圣道德境界。
中庸之道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中庸之道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一种有关现实生活的处世之道。
“中庸”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价值,其核心内涵是“过犹不及”,寻求适度与合理。
笔者相信给予其现代意义的阐析,将中庸之道与现代组织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必将取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佳果。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论语·雍也》);按照中庸之道,事情如果超过旧质的一定的限度(“过”),或者达不到其一定的限度(“不及”),都应该无条件地加以反对,只有“中”是最好的,因为把握住这个“中”,就不会走向极端,旧质的稳定性就不会受到破坏了。
谈古引今,古意今用,笔者相信,孔孟的中庸之道,在当代最求双赢的企业管理中亦将有新的篇章。
1.中庸思想的内涵精髓1.1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尚中,具体做法是中正不偏中正不偏主要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把握事物度量的正确性不走极端。
孔子主张:“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意识是说思想激进的人是不顾一切地坚持向前,气度狭窄的人考虑问题主观而不体恤人意。
所以,孔子主张“过犹不及”,“狂”即“过”,“狷”即“不及”,两种状态在相反的方向上脱离标准的“两极”,因而成了名副其实的两端。
按照中庸的思想,只有把握住这两端,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并且,运用好“中”。
1.2 中庸思想的内在核心在于时中,具体做法是把握中度孔子非常重视“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同时孔子主张把“中”与“时”结合起来。
《礼记·中庸》中提到了“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意思是说君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中庸,关键在于君子能够“时中”。
时中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主要之点。
中庸并不是一物均分为二的这种观点,不是两端的中间,而是要达到适合于事物实际情况的中正,把握事物的中度。
1.3 中庸思想的理想目标是中和状态,具体作到权宜应变从“中”的层面可以理解“礼”,而“礼”的实质可以称之为“和”。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中庸》全面解析
《中庸》全面解析(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大学》的主要内容下面再看八条要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
《大学.中庸》国学宝典《中庸》:学道须善始善终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解读:崇尚中庸的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而平常的道理是天命所定精妙至极。
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
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颢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实事求是,并见机行事。
中庸思想强调要认清环境,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
中庸是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凡需要忍耐,只有忍耐才能有大成;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给《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中就是要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度,把握好分寸。
在当今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
所以为人出世要低调也要中庸,做人要低调,也要能方能圆,做事要中庸,也要能进能退。
2、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解读: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
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
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诚之者,人之道也。
人道之诚表明一种人性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无法认识和体察天之道,也无法认识和把握人之道。
而这种“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为人处世的“善”上,从诚意出发,得到一个善意的结果,这就是最简单的中庸。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
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
读《中庸》有感《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
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的朱熹把《中庸》从《礼记》四十九篇中分离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
它是内容主要是发挥和贯通了孔子“中庸”的思想。
“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
以“中庸”为名就是启发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
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同时,《中庸》一书还希望人们以“至诚”的态度不断进行道德修养、以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本人读了中庸之后觉得受益非浅。
正如牟钟鉴先生所说:“中庸之道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资源,中庸之道可以成为当代有价值的人文理性主义,中庸之道将在二十一世纪大放光彩。
”《中庸》作为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有其存在的积极影响。
以下谈谈本人对《中庸》的看法:1、《中庸》里的智慧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一章的译文是:孔子说:“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无道德的小人的行为则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适中。
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因为他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这一章告诉我们了“中庸”的由来。
它从孔子这们圣人的嘴里说出来,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的平常道理。
孔子认为,能否做到中庸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是有道德的人。
所以能够随时随地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适中,做事情合乎中道,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
这是因为君子立身处世,不是图名图利,所以不会患得患失,急躁冒进;亦不会气人有笑人无,而是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所以是中庸的。
小人却只是满足一已私欲,图名索利、沽名钓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做事情不会遵循客观规律,接人待物偏三向四,怎么可能做到中庸呢?我们常说“小事情,大智慧”,其实在《中庸》里面就蕴含着很多“大智慧”,它有教导我们怎么样为人处世,怎么样把事情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做到恰如其分。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学说以他的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广博和科学的理论。
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苏格拉底的至善问题。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有某种目的。
这种目的可以成为达到较高目的的手段,这较高目的又是更高目的的手段,如此类推,最后达到最高的目的或目标,这是终极的原则或至善,是所以要追求其他各种善的目的。
什么是至善?一个事物的善在于它特有性质的实现,每一种生物的目的或目标是要实现它那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殊本质或使之明显起来。
人的特殊本质不单纯是有肉体存在,或带有欲望的感觉,行使植物和动物的职能,而是有理性的生活。
因此,人的至善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为人的职能。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ευδαιμονiα),这一个词曾被译为快乐,如果这不作欢乐解释,无可非议。
亚里士多德认为欢乐是伴随有德性的活动而产生的次要的效果,因而包括在至善里面,但不能和它等同。
不过,灵魂并非都是理性,它既有有理性的部分,也有非理性的部分,即感情、欲望和嗜欲。
理性应当同它们合作。
为了实现它的目的,灵魂各个部分必须正当地发挥作用,肉体必须合宜地行使职能,而且必须有适当的经济财物。
(奴隶和儿童都不能这到道德目的,贫困、疾病和灾难也是障碍物。
)一个有德性的灵魂是一个很有条理的灵魂,其中的理性、感情和欲望保持正当的关系。
完善的理性活动本身是智慧上的(推理的)效能或德性(聪明,见识);感情冲动职能的完善的活动被称为伦理上的德性,诸如节制、勇敢和豪爽等等。
有多少活动领域,就有多少道德上的德性。
对于肉体嗜欲、恐惧、危险、忿怒以及对经济财物和声望的欲求等等,我们要持唯理的态度。
于是发生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唯理的态度?亚里士多德说,是居中于两个极端之间(即中庸论)。
例如,勇敢是蛮横和怯懦的中庸,豪爽是浪费和贪婪的中庸,谦虚是羞怯和无耻的中庸。
这种中庸并不是对每一个人和在一切情况下都一样,它“以我们自己为准”,是“由理性所确定或者象一个正直的人会予以确定的那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即中庸
作者:欧阳辉纯
来源:《求知导刊》2013年第09期
有人说“善”就是好,那么,“好”是什么?美女人见人爱,是不是就是好呢?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然而“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聚。
”(《庄子·齐物论》)因此,仅仅是说“好”就是善,显得过于简单。
孟子认为:“可欲之为善。
”(《孟子·尽心下》)认为值得人们追求的、喜欢的事物是“善”,如名誉、金银、权力等等,那么是不是名誉、金银、权力这些就是“善”呢?如果是,那么为什么人们常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金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民造福,用不好自己伤自己”之类的话呢?所以,仅仅认为“可欲之为善”,显得也不合理。
那么,什么是“善”呢?“善”的本质是中庸,不过也不及,它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它既不是外在的好,也不是或者仅仅是值得人们追求的东西。
宋代大儒朱熹的对善的理解值得借鉴。
他在《中庸章句》中解释,“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句话时,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
于善之中又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
”朱熹的解释表明了“善”的含义:善就是事物或行为本身的中庸状态,不及也不过。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尼科马可伦理学》中也认为,“善”即“中道”,也就是“中庸”。
善即中庸,或中道这正是表明了“善”不是外在的“好”或者“可欲”性的东西,而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通常人们说的“美女”或者“可欲”的东西多是强调事物的外在性,是一种工具理性,而非事物的本质。
正是因为人们对“善”的误读,因而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偏离正道的善恶观。
而事实上真正的善的本质就只有一种,即中庸或者中道。
在道德哲学视野中善是事物处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中的那种存在方式。
“善”的这种中庸或中道的本质内涵,不是一种固定的存在,而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是动态的,它随物与事、随时与地而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中,善又往往处于“不偏”“不倚”状态中。
所以,我们说“舜”是善人,不仅仅因为他“好问而好察迩言”,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道德智慧,能“执其两端”,后“用其中于民”,能够把握好善的本质。
既然“善”是事物的中庸状态,那么,一切道德规范的创建和应用,无非就是为了实现“善”的这种中庸状态。
例如,救人就是如此。
孟子列举了一个很有名的案例。
他说:“嫂溺,援之以手”是正当的、是善的。
嫂溺不救,那是“豺狼”的做法。
他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孟子·离娄上》)但是,假如将嫂子救上来之后,还不放手,就过了头,违反了“善”的中庸状态,那就不是救嫂了,而有了涉嫌“淫嫂”的企图了。
因此,嫂溺要及时救,救上来之后要及时松手,这才是“善”,否则,不救或救上了之后不放手,都不是“善”。
同理,在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给老人让座位是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青年人不让座,该青年的行为是“不善”,是“不及”,但是如果老人强行将青年拉起来,或者强迫他人让座位,那这位老人的行为就显得“太过”,也是“不善”。
由此可见,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是事物的中庸状态,代表了事物发展方向,“善”不是外在的“好”,或者“可欲”,“善”是中庸或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