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糖代谢的其他途径 2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糖代谢—糖酵解

第七章 糖代谢—糖酵解

⑦、 1,3-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 , 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 磷酸甘油 形成3-磷酸甘油 二磷酸甘油酸将磷酰基转给 形成 酸和ATP 酸和
磷酸甘油酸激酶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3- 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磷酸甘油酸激酶 的高能中间物再转化成3 磷酸甘油酸并产生ATP, 产生ATP 的高能中间物再转化成3-磷酸甘油酸并产生ATP,这是酵解过程中 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 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因为葡萄糖分 ATP的反应, 解成2分子三碳糖,故可产生2分子ATP。 解成2分子三碳糖,故可产生2分子ATP。 ATP
糖原
非糖物质 脂肪、 脂肪、氨基酸
第二节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1、无氧分解 、 指少数生物或生物的某些组织在缺氧的条件下, 指少数生物或生物的某些组织在缺氧的条件下,糖分 解并释放能量,但分解不完全, 解并释放能量,但分解不完全,释放的能量也大大少于 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
EMP
无氧
酵解: 酵解: 葡萄糖
2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酶
纤维素
葡萄糖
3 、寡糖的降解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蔗糖酶
2 α-葡萄糖
蔗 糖
α-葡萄糖 + β-果糖
乳糖酶
乳 糖
α-葡萄糖 + β-半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二 、糖的的来源和去路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ATP 、 、
食物中的糖
分解 来源 去路 合成
肝糖原
血糖
糖异生 转化
③ பைடு நூலகம்酸烯醇式丙酮酸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

糖代谢途径知识点总结1. 糖的来源及转化:糖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之一,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蔗糖等。

糖在体内主要通过消化吸收、肝脏储存和释放等步骤进行转化,最终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转化为能量供给细胞使用。

2. 糖原的合成与降解:糖原是一种多聚糖,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它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下,糖原会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并储存起来,以调节血糖的浓度。

而当体内需要能量时,糖原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供给全身各个组织细胞的能量需求。

3. 糖的磷酸化途径:糖的磷酸化是糖代谢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发生在细胞内质膜上的糖磷酸合成途径中。

主要包括糖激酶的作用,将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等。

糖类的磷酸化是糖类代谢的起始关键环节,它不仅能使葡萄糖转化为更容易受控制的代谢产物,而且还能限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从而保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水平。

4. 糖酵解:糖酵解是糖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是维持身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

糖酵解共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糖的预处理、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

在这些过程中,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成乳酸或乙醛和丙酮,释放出大量的ATP,供给细胞在活动中所需的能量。

5.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细胞内非糖物质被合成为葡萄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中。

当体内能量供给不足时,肝脏会通过糖异生途径将蛋白质或脂肪分解产生的丙酮酸、乳酸等合成葡萄糖,以满足全身组织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糖异生是体内糖代谢中的重要途径,能够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6. 糖类的磷酸化途径:在糖代谢途径中,糖可通过糖激酶酶这一酶的作用受磷酸化。

这一过程不仅是糖代谢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内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调控糖的代谢速率和保持细胞内的糖水平。

总结:糖代谢途径是细胞内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合成与降解、磷酸化途径、酵解、异生等多个环节,将葡萄糖合理地转化为细胞内的能量源,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糖代谢其他途径

糖代谢其他途径
1、丙酮酸羧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2 ATP+H2O
ADP+Pi
丙酮酸
草酰乙酸不能自由 进出线粒体膜,因 此需要穿梭机制。
丙酮酸羧化酶
PEP羧激 酶
P
草酰乙酸
GTP
GDP
磷酸烯醇丙酮酸
CO2
(PEP)
丙酮酸 + ATP + GTP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ADP + GDP +
CO2
糖代谢其他途径
P
6-磷酸葡萄
糖磷酸酶
+ H2O
H
+Pi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ase enzyme is embedded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membrane in liver cells.
• 糖尿病人或切除胰岛的动物,他们从氨基酸转化成 糖的过程十分活跃。当摄入生糖氨基酸时,尿中糖 含量增加。
糖代谢其他途径
糖异生途径的前体
1、凡是能生成丙酮酸的物质都可以变成葡萄糖。 例如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柠檬酸、异柠檬酸、 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都可以 转变成草酰乙酸而进入糖异生途径。
fructose-6-P + ATP fructose-1,6-bisP + ADP
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Gluconeogenesis) catalyzes:
fructose-1,6-bisP + H2O fructose-6-P + Pi
糖代谢其他途径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三
二、糖异生

糖代谢

糖代谢
(TCA、有氧分解)、磷酸戊糖途径 、乙醛酸循环(植物中)
(磷酸戊糖途径)
G
糖原
G-6-P - - -
丙酮酸
G-1-P
乳酸
(胞液) (糖酵解)
乙酰辅酶A (TCA)
(线粒体)
(有氧氧化)
CO2+H2O NADH+ATP
(呼吸链)
第二节
糖酵解
1940年,酵解的全过程才被了解。G. Embden和O. Meyerhof等人发现肌肉中
酸生成2分子乳酸:
COOH NADH+H+
NAD+
COOH
C=O
HCOH
CH3
LDH
CH3
2. 有氧时:胞液中这2分子NADH可通过2种穿梭系统进入线立体,经呼吸链氧化成H2O 产生6分子或4分子ATP。
(1)苹果酸穿梭系统:主要存在于肝、心肌等组织细胞内。
注:(1)胞液和线体的苹果酸脱氢酶辅酶均为NAD+,故2分子NADH 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2*3=6分子 ATP。 (2)为谷草转氨酶
5. 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
磷酸三碳糖中只有3-磷酸甘油醛能进入酵解途径,磷酸二羟丙酮则不能,但它可在酶催化
下迅速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
磷酸丙糖异构酶
己糖转化成三碳糖后,碳原子顺序颠倒,己糖原来的碳原子数的 C3和C4 是3-磷酸甘油醛 的C1,C5和C2 变成 C2,C1和C6 变成 C3。
二.能量变化:
1分子葡萄糖降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中,消耗2分子ATP,经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可产生4分子ATP,故净生成2分子ATP。总结如图13-5(P87)。
葡萄糖酵解的总反应式为:
三.三、酵解脱氢反应在胞液中产生的2 NADH的可能去路:

第七章 糖代谢—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

第七章 糖代谢—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

(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TCA中第4次氧化还原反应,由L-苹果酸脱氢酶催化,NAD+是辅酶。
TCA循环小节: 1、总体概况
乙酰CoA
H2 O NADH + H+
草酰乙酸 苹果酸
HSCoA
柠檬酸
H2O
H2O
延胡索酸
FAD.2H
琥珀酸
HSCoA
GTP
三 羧 酸 循 环
GDP + Pi
(顺乌头酸)
6×6-磷酸葡萄糖 + 12 NADP+ 5×6-磷酸果糖 + 12NADPH+H+ + 6CO2
一、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955年Gunsalas发现并提出单磷酸己糖支路(HMP),又 称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具有以下功能: (1)产生的NAP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例 如脂肪酸、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在无氧和有氧分解受阻的情况下,也能将 糖分解成CO2,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5-磷酸核糖是核酸合成的原料。
6 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CoA、FAD、NAD、
Mg2+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 + NAD+ + HS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系)
丙酮酸脱氢酶(E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乙酰CoA + NADH + H+ + CO2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CH2OH C O
转醛酶是催化含有一个酮基、二 个醇基的三碳基团转移的酶。其 接受体是亦是醛,但不需要TPP。
CH2OH C HO C O H

糖代谢的其他途径

糖代谢的其他途径

糖代谢的其他途径糖代谢是机体内发生的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包括糖的吸收、运输、代谢、调节等多个环节。

除了常见的糖分解通路和糖合成通路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参与了糖代谢。

本篇文档将介绍糖代谢的一些其他途径。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机体在低血糖状态下,通过非碳水化合物的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中,能够为机体提供稳定的血糖水平。

糖异生的物质来源包括脂肪酸、氨基酸、乳酸等。

其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合成糖原或葡萄糖;氨基酸也是糖异生的重要物质来源,在肝脏中经过琥珀酸循环合成葡萄糖;乳酸则通过肝脏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葡萄糖或其前体物质。

糖醇代谢糖醇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的醇类化合物。

糖醇和糖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是它们的代谢途径不同。

糖醇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由于糖醇没有典型的糖代谢通路,因此代谢产物较为复杂。

举个例子,葡萄糖醇(又称山梨醇)是一种常见的糖醇,能够通过肠道吸收和肝脏代谢,被氧化成为二羧酸和酮体,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糖阈值细胞内的糖阈值是指细胞获得能源所需的最小或最佳葡萄糖浓度。

当人体血糖浓度较低时,机体会通过糖异生等途径,维持细胞内的糖阈值不降低,防止细胞因缺乏能源而死亡。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会通过胰岛素等方式,使糖分进入细胞,提高细胞内的糖浓度,并促进糖异生。

糖化糖化是糖分子和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过程。

糖化作用会导致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发生糖化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糖基化产物。

这些产物对血管、神经等组织具有损伤作用,并且加速了机体衰老和许多疾病的发生。

小结糖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并受到多个因素的调节。

除了通常所说的糖分解和糖合成通路外,糖异生、糖醇代谢、糖阈值和糖基化等其他途径也在参与糖代谢的过程,对于维持人体内的能源平衡和稳定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总结糖代谢的途径

总结糖代谢的途径

总结糖代谢的途径概述糖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变为能量和其他有机物的过程。

糖代谢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种:有氧糖代谢和无氧糖代谢。

有氧糖代谢发生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主要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而无氧糖代谢则是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主要产生能量和乳酸。

有氧糖代谢有氧糖代谢是指经过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将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过程。

糖酵解糖酵解是指糖类分子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的过程。

糖酵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产生能量(ATP)和还原剂(NADH)来满足细胞的需求。

糖酵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糖的初级代谢、三磷酸甘油酸途径和丙酮酸途径。

糖的初级代谢在糖的初级代谢中,葡萄糖分子经过磷酸化和重排反应,被转化为果糖-1,6-二磷酸。

接着,果糖-1,6-二磷酸被分解为两个磷酸甘油酸。

三磷酸甘油酸途径磷酸甘油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最终产生二磷酸甘油酸。

然后,二磷酸甘油酸被氧化为丙酮酸,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和还原剂(NADH)。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把糖类分子进一步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在丙酮酸途径中,乳酸和丙酮酸分子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在有氧条件下,将糖类分子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细胞呼吸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糖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

糖酸循环糖酸循环是将糖类分子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

在糖酸循环中,丙酮酸与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辅酶A,并进一步反应生成柠檬酸。

柠檬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丙酮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是将细胞内产生的还原剂(NADH)和成的能量(ATP)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上的过程。

在电子传递链中,电子从NADH传递到接受体,产生能量(ATP)并还原NADH。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指通过磷酸化反应将ADP回复为ATP的过程。

糖代谢2

糖代谢2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H2O 丙酮酸
胞液
乙酰CoA
线粒体 TAC循环
[O]
ATP ADP
NADH+H+ FADH2
CO2
(一)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
(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 乙酰CoA
总反应式:
NAD+ , HSCoA CO2 , NADH + H+
五、巴斯德效应
* 概念 巴斯德效应(Pastuer effect)指有氧氧化抑制 糖酵解的现象。
* 机制 有氧时,NADH+H+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 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而不生成乳酸; 缺氧时,酵解途径加强,NADH+H+在胞浆 浓度升高,丙酮酸作为氢接受体生成乳酸。
第 四 节
葡萄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2. TCA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三、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H+ + e 进入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H2O 的同
时ADP偶联磷酸化生成ATP。 [O] [O]
NADH+H+
FADH2
H2O、2.5ATP
H2O、1.5ATP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
FADH2
NADH 异柠檬酸 脱氢酶
– ATP 柠檬酸 NADH 琥珀酰CoA + ADP
柠檬酸合酶
柠檬酸
– ATP + ADP
Ca2+
琥珀酰CoA – 琥珀酰CoA
GTP
α-酮戊二酸 脱氢酶复合体 + Ca2+

生化糖代谢练习题

生化糖代谢练习题

糖代谢练习题第一部分填空1、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催化。

2、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催化。

4、三羧酸循环在细胞___________进行;糖酵解在细胞___________进行。

5。

6FADH2789、1011、1。

121314、。

151617、181912、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4、线粒体,细胞质(或胞液)5、4,16、1个,3个,1个7、3-磷酸甘油醛8、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9、甘油,丙酮酸,糖原异生作用10、腺苷酸,交换11、2,212、浆,葡萄糖13、氢,水14、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15、糖原异生16、能源,生物氧化,能量17、32(38)18、柠檬酸19、葡萄糖,果糖,1,4第二部分单选题1、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1,6-二磷酸果糖激酶D、已糖激酶2、在A3A、C、4AC56A7A8C、醛缩酶D、磷酸甘油激酶9、在糖异生途径中,下列哪步反应是可逆反应?()A、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B、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10、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乳酸时净生成ATP的分子数为:()A、1B、2C、3D、4E、511、关于糖酵解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B、全过程在胞液中进行C、该途径中有ATP生成步骤D、是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12、三羧酸循环主要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A、胞液B、细胞核C、线粒体D、微粒体E、高尔基体131415ABCD16A17A18A、α-1,2B、α-1,3C、α-1,4D、α-1,619、1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净生成()摩尔ATP。

第六章糖代谢-2

第六章糖代谢-2

六、柠檬酸循环的生物意义
( 1) 是好氧生物体内最主要的产能途径! (2) 是脂类、蛋白质彻底分解的共同途径! (3) 提供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碳骨架
如: 草酰乙酸 → Asp、Asn α-酮戊二酸 → Glu → 其他氨基酸 琥珀酰CoA → 血红素
两用性
丙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柠檬酸循环—焚烧炉和百宝库 CoASH 柠檬酸
磷酸戊糖——磷酸戊糖为代表性中间产物。 支路——糖酵解在磷酸己糖处分生出的新途径。
2
磷酸戊糖 途径
细胞质中
➢ 氧化阶段(G-6-P脱氢脱羧成5-磷酸核 糖:两次脱氢产生2NADPH)
➢ 非氧化阶段(磷酸戊糖分子重排,产生不 同碳链长度的磷酸单糖,进入糖酵解途 径)
1.过程 氧化阶段(脱碳产能)
非氧化阶段(重组)
2.生物意义
(1)NADPH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 (2)与糖的有氧、无氧代谢相联系; (3)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4)中间产物是某些生物合成的原料。
第五节 糖的合成
• 糖原(淀粉)生成作用——以葡萄糖或其他单糖 为原料合成糖原(淀粉)。
• 糖异生作用——非糖(乳酸、甘油、丙酮酸、草 酰乙酸、生糖氨基酸) 物质合成葡萄糖。
的调节 2. ADP、ATP和Ca2+对柠檬酸循环的调节。 总的来说都是对酶的调控。
限速酶: 1.柠檬酸合酶
变构抑制剂:ATP、NADH、琥珀酰CoA 竞争性抑制剂:柠檬酸
AMP可解除抑制 2.异柠檬酸脱氢酶
变构抑制剂:ATP、NADH 变构激活剂: ADP 3.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抑制剂:ATP、 NADH、琥珀酰CoA 激活剂:AMP 、 ADP、Ca2+

糖代谢与能量产生的过程

糖代谢与能量产生的过程

糖代谢与能量产生的过程糖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重要代谢过程之一,它与能量的产生密切相关。

在这个过程中,糖类物质被分解,并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产生能量。

本文将对糖代谢和能量产生的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一、糖代谢的基本概念糖代谢是指机体内糖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

糖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可以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合成。

糖代谢包括糖的分解和糖的合成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补充。

二、糖的分解过程1. 糖酵解:糖酵解是糖分解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发生在细胞质中。

糖酵解的产物主要是ATP(三磷酸腺苷)、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乳酸等。

糖酵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糖的预处理阶段、糖的分解阶段和糖酵解产物的生成阶段。

2. 乳酸发酵:在无氧条件下,糖通过乳酸发酵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

乳酸发酵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如人类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会通过乳酸发酵来产生能量。

3. 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微生物如酵母菌通过分解糖来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酒精发酵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酿酒业。

三、糖的合成过程1. 糖异生:糖异生是糖的合成过程,它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糖异生包括糖酵解产物的反向反应、其他有机酸的反应和葡萄糖-6-磷酸途径的反应。

糖异生是糖分解和脂肪酸分解的逆过程。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中的糖的合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光合细胞中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类物质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不仅能够合成糖类物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

四、能量的产生过程糖代谢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它在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代谢还可以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更多的ATP,这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主要途径。

能量产生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糖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高能化合物的反应来实现的。

第七章 糖代谢

第七章  糖代谢

K2=3250
在植物光合组织中蔗糖磷酸合酶的活性较高,而非光合组 织中蔗糖合酶的活性较高。这是目前认为可能在光合组织中合 成蔗糖的主要途径。
(二)淀粉的合成:
存在于植物体内,尤其是谷类、豆类、薯类 作物的籽粒和贮藏组织都含丰富的淀粉。
淀粉合成中的糖基供体有ADPG、UDPG, 主要是ADPG。
合成分两阶段进行,先合成直链淀粉,然后 分支形成支链淀粉。
二、反应过程 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氧化阶段,生成NADPH+H+和 CO2;由6-磷酸葡萄糖直接脱氢脱羧生 成磷酸戊糖; 第二阶段:非氧化阶段,一系列基团转 移反应;磷酸戊糖分子再经重排最终又 生成6-磷酸葡萄糖。
第一阶段:氧化阶段
1、脱氢反应: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NADP+ 为辅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 葡萄糖酸δ内酯,不可逆。
生物合成的供氢体
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化合物 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大量的NADPH。
0 R-CH2-C-R’
=
OH R-CH2-CH-R’ NADP+
R-CH2-CH2-R’
NADPH + H+
H R-C=C-R’
3、磷酸戊糖途径与疾病
神经精神病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第六节 糖的合成代谢
一、光合作用 二、糖异生途径 三、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一、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是糖合成代谢的主要途径。 •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或藻类等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的过程,即利用光能,由CO2和H2O合成糖类化 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光能 • n CO2 + n H2O (CH2O)n + n O2 叶绿体 糖类化合物

糖代谢的六条途径

糖代谢的六条途径

糖代谢的六条途径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

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多个途径和酶的参与。

本文将从糖的摄入、糖的消耗、糖的储存等角度,介绍糖代谢的六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糖的摄入与吸收人体摄入的主要糖类包括蔗糖、果糖、乳糖等,这些糖类经过口腔、胃和小肠等消化器官的作用,分解成单糖,然后通过肠道绒毛上的载体蛋白,进入肠细胞。

在肠细胞内,单糖进一步被分解成葡萄糖,再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血液循环。

第二条途径:糖的利用与消耗葡萄糖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能够通过糖酵解途径在细胞质中被分解成乳酸,产生ATP分子,为细胞提供能量。

此外,葡萄糖还能进入线粒体,经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途径,参与细胞内的氧化代谢,产生更多的ATP。

同时,葡萄糖还可以被转化成脂肪酸,存储在脂肪细胞中,作为备用能源。

第三条途径:糖的储存与释放糖在人体内还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储存,最主要的是以肝糖原和肌肉糖原的形式存在。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会被肝脏和肌肉细胞摄取,并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下降时,胰岛素的作用减弱,糖原会被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供给全身细胞使用。

第四条途径:糖的转化与合成除了葡萄糖,人体还可以将其他物质转化为糖。

例如,胰岛素的作用下,肝脏可以将甘油、乳酸和氨基酸等物质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

此外,人体还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其他糖类物质,如半乳糖和甘露糖。

第五条途径:糖的排泄与清除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肾脏会通过排尿的方式将多余的葡萄糖排出体外,以维持血糖的平衡。

此外,胰岛素还能促使细胞摄取葡萄糖,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到正常范围。

第六条途径:糖的转运与运输葡萄糖在人体内的转运和运输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葡萄糖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在肠道绒毛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细胞内,葡萄糖还需要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质或线粒体,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功能的维持。

第七章 糖代谢 第二次课

第七章 糖代谢 第二次课
草酰乙酸
乙酰CoA+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 乙酰
TCA循环 循环
⑵ 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H2O
H2C COOH HO C COOH H CH COOH
H2C COOH C COOH HC COOH
H2C COOH H C COOH
COOH HO CH
柠檬酸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 柠檬酸 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异柠檬酸+NAD+ 异柠檬酸
α-酮戊二酸 +CO2+NADH+H+ 酮戊二酸
TCA循环 循环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 ⑷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A HSCoA NAD+ H2C COOH
H2C COOH CH2
O C SCoA
CH2 O C COOH
6-磷酸 磷酸 果糖激 酶-2
1,6-二磷酸果糖 二磷酸果糖
2,6-二磷酸果糖 二磷酸果糖
丙酮酸激酶
原料增多 时,促进 转化 * 别构调节 别构激活剂: 别构激活剂:1,6-双磷酸果糖 双磷酸果糖 别构抑制剂: 别构抑制剂:ATP, 丙氨酸
丙氨酸 丙酮酸, 丙酮酸, 相当于产物, 相当于产物,产物 抑制酶活性
称之未-科综合征,乙醇会妨碍 称之未 科综合征,乙醇会妨碍VB1的 科综合征 吸收及促进其排泄? 吸收及促进其排泄?
Why? ?
丙酮酸的脱氢酶复合体 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 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
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糖酵解途径

糖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

糖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

糖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糖代谢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重要代谢路径之一。

人体内的糖代谢主要存在两种途径,即糖异生与糖酵解途径。

其中,糖异生途径是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产生糖分,而糖酵解则是将葡萄糖等糖类分解成低分子量产物,同时释放能量。

这两种途径在能量供应和生物活性物质生成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代谢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各种关键酶和氧化还原系统。

以糖异生途径为例,其中最为关键的酶就是磷酸果糖酶巨分子复合物(PFK)和丙酮酸磷酸转移酶(PKA)。

磷酸果糖酶参与磷酸果糖醛酸分解的第一步,而丙酮酸磷酸转移酶则是糖异生途径的最后一步,它促使丙酮酸磷酸与乙酰辅酶A结合,产生乙酰辅酶A和磷酸腺苷。

在糖异生途径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如丙酮酸裂解酶、磷酸缺乏葡糖异生酶等重要酶类,负责糖代谢的各个环节,这些酶类的调控机制对糖代谢的正常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异生途径的产物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维持身体基本代谢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被转化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例如,葡萄糖-6-磷酸可参与核酸、二磷酸腺苷(ATP)、葡聚糖等的合成。

同时,通过酶催化,由糖异生途径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也可作为能量源被利用。

这些反应涉及到催化剂、酶促反应等多种分子机制,但其调控机制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人体糖代谢的有效干预和控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除了糖异生途径外,糖酵解途径也是人体糖代谢不可或缺的途径。

糖酵解途径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其途径主要涉及糖分的分解、氧化还原等多种分子机制。

这其中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醇溶液(SDS/PVA)离子导入法、葡萄糖氧化酶等重要的酶类,负责促进糖分的分解、O2的与葡萄糖结合,最终形成ATP,作为细胞和器官的能量来源。

糖代谢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涉及到多种细胞生化过程,如酶催化、基因表达调控等等,其中包括很多温度、pH值、化学物质、质子梯度等参数因素。

比如,在泛素化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途径中,有多种机制参与体内的糖代谢和酶活性的调控。

糖代谢——精选推荐

糖代谢——精选推荐

糖代谢四. 葡萄糖的其他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成NADPH和磷酸戊糖磷酸戊糖途径:由葡萄糖⽣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步转变成3-磷酸⽢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细胞定位:胞液1.两个阶段:a. 氧化反应:⽣成磷酸戊糖,NADPH + H+及CO2b. ⾮氧化反应:包括⼀系列基团转移(1)6-磷酸葡糖在氧化阶段⽣成磷酸戊糖和NADPHA. P172公式B. G-6-P 1 2 3 5-磷酸核糖(1: NADP+ NADPH+H+6-磷酸葡糖脱氢酶(脱氢)2:H2O 内酯酶(脱⽔)3: NADP+ NADPH+H++CO2) 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脱羧)C. 催化第⼀步脱氢反应的6-磷酸葡糖脱氢酶是此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两次脱氢脱下的氢均由NADP+接受⽣成NADPH + H+。

反应⽣成的磷酸核糖是⼀个⾮常重要的中间产物。

(2)经过基团转移反应进⼊糖酵解途径A. 每3分⼦6-磷酸葡萄糖同时参与反应,在⼀系列反应中,通过3C (3-磷酸⽢油醛)、4C (4-磷酸⾚藓糖)、6C (6-磷酸果糖)、7C(7-磷酸景天糖)等演变阶段,最终⽣成3-磷酸⽢油醛和6-磷酸果糖。

B. 这些基团转移反应可分为两类: a. 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反应,转移含1个酮基、1个醇基的2碳基团;接受体都是醛糖。

b. 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反应,转移3碳单位;接受体也是醛糖。

C. P173公式D. 第⼆阶段反应意义:通过⼀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油醛⽽进⼊酵解途径。

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phosphate shunt)。

a.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应式:3×6-磷酸葡糖+ 6 NADP+2×6-磷酸果糖+3-磷酸⽢油醛+6NADPH+ 6H++3CO2b.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1)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成NADPH+H+。

糖代谢的中心途径

糖代谢的中心途径

Phosphopentoseketolase(关键酶)
2acetyl-CoA
Acetate+2ATP
PHK途径得总反应式
2Glucose + 2NAD+ +3ADP +3Pi 2pyruvate +3acete + 2NADH2 + 5ATP
(五)直接氧化途径 有些细菌,如Pseudomanas、Aerobacter等没有己糖激酶
很多微生物可 以 不 通 过 TCA 循 环 将葡萄糖彻底降解 为CO2。
1、 HMP途径得关键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lucose-6-phospoate dehydrogenas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6-phospogluconate dehydrogenase)
2、 HMP途径得特征酶: 转酮酶(transketolase, TK) 转醛酶(transaldolase, TA)
H C OH
H C OH
CH2OPi
CH2OPi
Glucose
DPF
CH3 C =O COOH
COOH C =O CH3
pyruvate
ED途径呼吸得CO2来自C1和C4,EMP途径呼吸得CO2来自C3和C4
酿酒酵母
三种代谢途径在微生物中得分布
EMP
HMP
88%
12%
产朊假丝酵母 产黄青霉
66-81% 77%
philharmonic
另外在下列细菌中也存在ED途径:Pseudomonas
aeruginosa、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lindneri、Zymomonas mobil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柠檬酸 草酰乙酸 顺乌头酸
GTP GDP CO2
P
磷酸烯醇丙酮酸 (PEP)
丙酮酸 + ATP + GTP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ADP + GDP + CO2
丙酮酸羧化酶(线粒体酶)
以生物素(biotin)作为辅基。生物素起CO2载体 的作用。生物素的末端羧基与酶分子的一个赖氨 酸残基的ε-氨基以酰胺键相连。
AC手机网 AC手机网 吘莒峣
谷氨酸 草酰乙酸
(线粒体)
C1
丙酮酸 乙酰CoA TCA循环
The source of pyruvate and oxaloacetate for gluconeogenesis during fasting or carbohydrate starvation is mainly amino acid catabolism. Some amino acids are catabolized to pyruvate, oxaloacetate, or precursors of these. Muscle proteins may break down to supply amino acids. These are transported to liver where they are deaminated and converted to gluconeogenesis inputs. Glycerol, derived from hydrolysis of triacylglycerols in fat cells, is also a significant input to gluconeogenesis.
H2COP O H2COP
HO OH
H2COP
H H
二磷酸果糖 磷酸酶
H
H O H2CO HO OH
+ H2O
H
+ Pi
H OH 1,6-二磷酸果糖
H OH 6-磷酸果糖
Phosphofructokinase
6 CH OPO 2 2 3
O
1CH2OH
6 CH OPO 2 2 3
ATP HO
2 3 OH
ADP
5
O
1CH2OPO32
5
H
4
H
4
HO
2
H
OH
H
Pi
H2O
H
3 OH
OH
H
fructose-6-phosphate
Fructose-1,6-biosphosphatase
fructose-1,6-bisphosphate
Phosphofructokinase (Glycolysis) catalyzes:
Pyruvate Carboxylase uses biotin as prosthetic group.
lysine
H H3N+ C CH2 CH2 CH2 CH2

N subject to carboxylation
HN
O C NH CH CH
lysine residue
O C NH O C
H2C S
葡萄糖
A
糖酵解和葡萄 糖异生的关系
G-6-P
F-6-P F-1.6-P 3-P-甘油醛 PEP 丙酮酸 丙氨酸
B
A G-6-P磷酸酶 B F-1.6-P磷酸酶 C1 丙酮酸羧化酶 C2 PEP羧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C2
天冬氨酸
3-P-甘油
乳酸
甘油
草酰乙酸
-酮戊二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谷氨酸
(胞液)
-酮戊二酸 天冬氨酸
P 6-磷酸葡萄 糖磷酸酶
H
+ H2O
6-磷酸葡萄糖
+Pi
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ase enzyme is embedded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membrane in liver cells. The catalytic site is found to be exposed to the ER lumen. Another subunit may function as a translocase, providing access of substrate to the active site.
PEP羧激酶 2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
Reciprocal regulation by fructose-2,6-bisphosphate:
Fructose-2,6-bisphosphate stimulates Glycolysis.
Fructose-2,6-bisphosphate allosterically activates the Glycolysis enzyme Phosphofructokinase.
乳酸的再利用(Cori Cycle)
肝脏在氧化来自肌糖原酵解生成的乳酸同时,还可将 其转变为葡萄糖或肝糖原,实现对乳酸的再利用, 称为 Coris 循环。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 糖异生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合成葡萄糖的途径。红 细胞和脑是以葡萄糖为主要燃料的,成人每天约需要160 克葡萄糖,其中120克用于脑代谢,而糖原的贮存量是很 有限的,所以需要糖异生来补充糖的不足。 • 在饥饿或剧烈运动造成糖原下降后,糖异生能使酵解产生 的乳酸、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以及生糖氨基酸等中间产物 重新生成糖。这对维持血糖浓度,满足组织对糖的需要是 十分重要的。 • 糖异生可以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当体内糖供应不 足时,机体会大量动员脂肪分解,此时会产生过多的酮体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而酮体则必须经过三 羧酸循环才能彻底氧化,此时糖异生对维持三羧酸循环的 正常进行起主要作用。
Fructose-2,6-bisphosphate also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of the gene for Glucokinase, the liver variant of Hexokinase that phosphorylates glucose to glucose-6-phosphate, the input to Glycolysis. Fructose-2,6-bisphosphate allosterically inhibits the gluconeogenesis enzyme 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但是这种转变不是糖分解代谢的简单逆转, 必须克服那些由关键酶所催化的不可逆反应造成 的“能障”。主要有三个酶催化的反应, 异生过 程必须设法“绕过”这三个反应. 糖异生作用的总反应式如下:
2丙酮酸+4ATP+2GTP+2NADH+2H++4H2O →
葡萄糖+2NAD+ +4ADP +2GDP +6Pi
乙醛酸循环
1、乙醛酸循环的生化历程:是植物和微生物特有的 反应途径。这个循环除两步由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 果酸合酶催化的反应外,其他的反应都和“柠檬酸 循环”相同。
2、乙醛酸循环总反应式及其糖异生的关系
3、乙醛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它使萌发的种子将贮存的三酰甘油通过乙酰 -CoA 转变为葡萄糖。它使植物和微生物能够靠乙酸生活
1、糖异生作用的主要途径和关键反应 2、葡萄糖代谢与糖异生作用的关系
3、糖异生的总反应式和调控
糖异生的证据如下:
• 用整体动物做实验,禁食24小时,大鼠肝脏中的糖 原由7%降低到1%,饲喂乳酸、丙酮酸或三羧酸循环 代谢的中间物后可以使大鼠肝糖原增加。 • 根皮苷是一种从梨树茎皮中提取的有毒的糖苷,它 能抑制肾小管将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血液中,这样血 液中的葡萄糖就不断的由尿中排出。当给用根皮苷 处理过的动物饲喂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或生糖氨 基酸后,这些动物尿中的糖含量增加。 • 糖尿病人或切除胰岛的动物,他们从氨基酸转化成 糖的过程十分活跃。当摄入生糖氨基酸时,尿中糖 含量增加。
糖原(或淀粉)
糖异生的调控
1-磷酸葡萄糖
ATP,柠檬酸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果糖 激酶
己糖激酶
葡萄糖
二磷酸果糖 磷酸酶
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
2,6-2P-Fru AMP
1,6-二磷酸果 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2磷酸烯醇丙酮酸
ATP,丙氨酸 乙酰CoA; ADP
丙酮酸 激酶 2丙酮酸
H
4
6 CH OPO 2 2 3 5 O
Glucose-6-phosphatase
CH2OH H
1
H H2O OH H H OH
O H
H
H OH
3
H
2
+ Pi
OH
OH
OH
glucose-6-phosphate
H
OH
glucose
OH
Hexokinase or Glucokinase (Glycolysis) catalyzes: glucose + ATP glucose-6-phosphate + ADP Glucose-6-Phosphatase (Gluconeogenesis) catalyzes: glucose-6-phosphate + H2O glucose + Pi
O
CH3-C~SCoA
CoASH
柠檬酸合成酶
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
NADH NAD++ NAD
苹果酸 脱氢酶
顺乌头 酸酶
乙醛酸循环
(植物、微生物的乙 醛酸循环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