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优秀教学案例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课文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然后,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并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感悟,要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4.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整合与概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助成长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共同进步。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将围绕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层层递进。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思维品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九单元《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本文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
课文以抒情议论开头(前两自然段),以抒情议论结尾(最后一个自然段)。
议论的中心是:《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激发着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3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简写田汉创作歌词,详写聂耳为歌词谱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中国人民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这是这首歌创作的大背景,“奋起”一词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愿屈服做奴隶而英勇反抗的信念;为电影《风云儿女》做主题歌是这首歌创作的具体背景。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屠戮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课文用“魔爪”一词比喻侵略者的罪恶势力像无恶不作的魔鬼的爪子一样。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田汉在自己身陷囹圄的危急关头创作歌词,将其写在香烟包装纸上;聂耳则“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用火热的心和激奋的情为歌词谱曲。
聂耳因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而名垂史册,《义勇军进行曲》因为是聂耳创作才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为什么聂耳能创作出这首歌?因为聂耳有音乐才华,更有热爱祖国、憎恨敌人、准备为祖国贡献一切的满腔激情。
得知田汉创作了歌词,他主动请缨,为歌词谱曲。
他在作曲时,“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精品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识字12个,写字12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音”的深刻。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教学难点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音”。
(一)激情导入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
”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2.出示句式练习:这首歌传遍全国、传遍世界,成为成为。
3.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理由。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北师大)
北师大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西方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
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
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北师版教材第七册第九单元正是以音乐为主题的一个单元,《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就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
实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表现出作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整篇文章用饱含激qing的笔墨描绘着一幅幅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
●二、说学情本班学生能按要求进行预习,解决生字、新词。
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喜欢朗读。
但对于刚上四年级的他们而言,由于阅历有限要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一深奥、深沉的民族情感是不容易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从多种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三、说教法学法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教学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图片、音乐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2、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个人读、师生配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个性体验得到充分发挥。
3、合作交流,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如:在中国的土地上,抗日烽火连天,都有哪些战斗的诗篇呢?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生生,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得到升华,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理解。
多种形式的教与学能使学生在优良的教学情境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说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单元着力体会音乐的创作历程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词的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重点)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 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 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 的作用了吗? ③引读最后一段,认识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的现实意义。
回顾课文,深入感悟 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述关于国歌被 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 2.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 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3.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 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
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 谈谈读后的体会。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 情。 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 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 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 的战斗号角? 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
细读课文,交流研讨
1.默读全文,思考: (1)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 歌? (交流讨论)
课文从三个方面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 民族的最强音? (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 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 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 伟大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
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
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
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
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
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
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8分)(1)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2分)(1)我国的国歌是《》,由作词, 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是“”,结尾是“”。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5分)4.“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最强音”指的是( )(4分)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高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文理解)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中国 音乐家,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 行曲》的作曲者。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 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 高级部,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 的经过。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 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 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 家园。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 们欣赏一首歌。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 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 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例如:1.无论下多么大的雨,我们都应该去学校。
2.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想念着家乡。
(4—5自然段)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 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6—7)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认识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现实意
义。)
德育渗透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当时人民群众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热爱了伟大 祖国,那么今年我们是怎样热爱伟大祖国的?
泽普县第三中学: 木塔力甫.阿吾提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到国歌代表祖国的尊严,它使我们不忘祖 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 2.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的深刻内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预习提示: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每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吗?用心读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教学重难点重点字词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周一来学校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是什么吗?我们学校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每当我们国家有重要活动时,第一项又是什么呢?2.可见,国歌在我们国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神圣!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国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谈收获),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将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 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 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 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
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
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同学们,在定国歌的过程中,他们曾争
论过什么?
歌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
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
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 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 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 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
长鸣。”Biblioteka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今天,我们 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 想起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 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 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聂
耳
聂耳(原名聂守信, 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 17日),字子义(亦作紫 艺),云南玉溪人,出生于 昆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 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 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 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 溺水身亡。
自豪 侵占 歌词 尤其 油然而生 振奋人心 万众一心 勇往直前 警钟长鸣 豁然开朗 一往无前 居安思危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
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 进行曲》。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
美国黑人使这首歌传遍世界。
♪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
国歌的现实意义。
4、《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电影《 风云儿女》的主题
曲。 5、《义勇军进行曲》在什么时候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代国歌?( 1949年9月 )
♪ ♪
听到国歌,每个人的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介绍国歌的名称——《义勇军进行曲》。
♪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词和谱曲的过程。 ♪ 《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人民的战 斗号角。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奏唱国歌呢?
一般在每一次的升旗仪式上、在一些 有关国家荣誉的场合开场前、在一些国际 比赛中我国健儿领奖时„„都会奏响《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
如留下这一句,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
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一致通过:以《义
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过岁月的检 验,这首歌被正式定为国歌。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 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第7自然段)
今天,我们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
过去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起前辈
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
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
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 富强而奋斗。
北师大 四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四年级《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第九单元《音乐》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记叙文文。
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表现作者对作品的喜爱与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整篇文章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着一幅幅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屈辱、太多的悲惨,怎样通过语文课让孩子们记住我们的历史呢?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有一种冲动,这篇课文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吗!虽然国歌诞生年代离孩子久远,但爱国的主题却是永恒的。
二、说学情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同时学生准备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准备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
教学中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准备的资料,从多种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单元着力体会音乐的创作历程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重点)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难点)四、说教法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教学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利用图片、音乐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2、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个性体验得到充分发挥。
帮助学生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训练。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最新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精品)
四年级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重点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导入揭题质疑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1(一)总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基础性目标: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学生课前学习:读课文教具、学具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四)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歌词(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
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2、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5、齐读最后一小节6、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7、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分组朗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
4、分组齐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依照规律、指导书写1、有共性规律的字: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听写词语。
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2一、教材分析:课文详细地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语文教案之评估与反思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一语文教案展开一番评估和反思,并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优缺点。
一、教学设计方面《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材,其轻松活泼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情感和振奋人心的主题,非常适合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教学设计方面,这篇教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针对性教案中的课文基本上只体现了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对于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章中的内容则没有做到很好的指导。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未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学生做起作业来难度较大,难以完成。
2.信息量较大教案中附加的教具和活动较多,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无从下手。
在教学设计方面建议对所附加的教具和活动要有所取舍,并且需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让活动和教材能够产生协同的作用。
3.缺乏探究性教案中附加的学习内容通常比较固定,学生没有很多机会去发现文本之外的信息,如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建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在教学中探究一些更加深入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篇文章的教学中,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案中的讲授部分主要是传授语文知识点。
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仅限于传授知识,显然是有局限性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内在情感和文化背景这些不易被察觉的因素,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
2.互动式讲授针对教案中提到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
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兼顾“讲授法”和互动式讲授,以便更好地传递知识点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精选【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教学目标1.识字6个,写字6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教学难点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一)激情导入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
”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2.出示句式练习:这首歌传遍全国、传遍世界,成为成为。
3.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理由。
4.学生汇报,结合上下文理解“力荐”、“豁然开朗”。
四年级上_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分析_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四年级上_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分析_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四年级上_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分析第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国歌)2、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和国的国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另一个名字吗?(板书:义勇军进行曲)3、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过渡:是啊,只要你是中国人,无论你身在何处,一听到这首歌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二、复习巩固,进入新课。
1、复习字词(课件b)2、通讯们再读课题,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来历、传唱、定为国歌)3、带着这些问题快速读文,重点思考:这首歌是怎样诞生的?4、谁还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情况?5、师问:为什么说它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名度第三段)(出示课文内容c)6、师:要想让这句话更有时有说服力,我们就应该独处怎样的语气来。
(生:读出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师相机板书)(齐读课件内容)7、师导读:正是因为它激昂的词语,雄壮威武的旋律,是东北义勇军勇往直前,誓死保卫国土家园,让我们高唱出中华民族的就强音(课件d)8、过渡:义勇军进行曲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出想在世人面前,很快传遍了全国。
9、请默读4、5自然段,思考:从那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的就强音?(生答)(课件e)10、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板书这个词)11、师: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的作用?12、师导读:同学们,让我们鼓足气势,吹响号角,再读这句话。
13、过渡:这首歌传遍了中国,传遍世界,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画家和建筑学家力荐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但有人提出了异议,他是怎么说的?(齐读第6段,找出相关句子)14、师:其实不光那个人,就是现在,我们有些人在唱国歌师,也会有困惑,而我们的周总理是怎么说的?(课件f)15、你对这歌词有什么看法,应该改,还是不改?16、师导读(课文最后一段):这首歌经过岁月的检验,然我们警钟长鸣,就算是今天,我们长期它小结: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的确应该警钟长鸣,不忘国耻,随时吹响战斗的号角,分歧前进,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唱起这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
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
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
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
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
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
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热情地唱起这首歌,
并灌制了唱片。
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
毛主席、周总理都支持他们的意见。
这时有人提出:歌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
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
”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后来,经过岁月的检验,这首歌被正式定为国歌。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
今天,我们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起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