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上)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隋代文学概况(589-618年)1.宫体诗2.边塞诗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唐朝文学概况(618-907)唐代文学主要特点:1.作品数量多,文学样式丰富多彩;诗:50000首;诗人:1100多人;文:18000篇;作家:3000多人。
体裁:诗歌、散文、传奇、变文等;(诗歌:古体、近体、五言、七言、杂言、律诗、绝句、乐府各体皆备。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田园山水、边塞风光、都市、农村等。
3.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唐代文学四个时期:初唐文学(618-712年)1. 宫体诗;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2.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 陈子昂5. 张若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诗[唐]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长安古意[唐] 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凰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尾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凰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隋唐五代文学1
(二)杨炯(650—693)
1.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盈川令, 世称杨盈川 。 2.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 《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代 表作为《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中有名 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3.曾有言:“耻居王后,愧在卢前。”
(三)卢照邻(约637—689)
二、储光羲(约706—763)
1.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 。仕宦不得意, 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 太祝。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 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2.写了大量的田园诗,现存诗约210余首,如 《田家杂兴》、《田家即事》等,其诗偏重 写农家的快乐。代表作品为《钓鱼湾》。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为千古名句。
4.评价
(1)刘克庄《后村诗话》:“独陈拾遗首倡高 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纤弱,趋于黄初、建 安矣。” (2)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3)杜甫:“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 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 《感遇》有遗篇。” 5.缺陷:创作质胜于文,理胜于辞,议论多于 形象,表现形式不够多样。
四、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他们也是当时有名
的宫廷诗人,二人均贪图富贵,品格卑下。
在遭流放之后,写了一些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好诗。 沈佺期的《独不见》,曾被后人称为“七律之冠”。 宋之问有作品《题大瘐岭北驿》、《渡汉江》。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声律上,其诗讲求音韵,形式上 也略见工致,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沈宋 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
三、王维(701—761)
(一)生平与思想
(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 (2)文人画的南宗代表人物,音乐也很精通, 是难得的全才。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 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3)一生以四十岁为界,前期具有向往开明政 治的热情,对人生态度也很积极。因受母亲 佛教影响,九龄罢官,自己遭贬,而立之年 又丧妻,中年后过着亦官亦隐悠游山林的生 活。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历程:1、隋代文学:国祚甚短,成就不高;炀帝尚艺文,推动南北文风合流;2、初唐文学:宫廷文学发达,近体诗趋于成熟;四杰和陈子昂走上诗坛。
3、盛唐文学:诗歌大放异彩;涌现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以及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大诗人。
4、中唐文学:讽谕精神再次激发;元白诗派的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对诗艺的探求、讽谕精神背景下的中唐古文运动;古代小说走向成熟。
5、晚唐文学:时代的没落导致感伤情调弥漫;爱情诗、讽刺诗、咏史诗、咏物诗、讽刺小品大放异彩;词体走向成熟。
6、五代文学:西蜀与南唐——乱世中的两个享乐集团创作大量精美而富于感伤意味的五代词。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1、前代诗歌艺术的积淀;2、盛唐时代精神的激发;3、科举取士制度的涵育;4、诗人自觉的创新意识;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总体风貌及其文学史意义隋朝国祚甚短,总体文学成就不高。
苏绰、李谔等曾上书改革文风,倡导平实质朴的文风,排斥华艳文风,然无实效;炀帝平陈后,南方文士入隋,南北文学渐趋合流。
2、隋诗名家举隅由周入隋的文士多有辞气刚健之作,如卢思道《从军行》(史P19)、杨素《出塞》等;然无法抑制对南方华艳诗风的向慕,如薛道衡《昔昔盐》(史P20)、《人日思归》(选P231),杨广《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二、初唐诗坛:1.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上官体“猗错婉媚”,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上官仪贞观初即参与宫廷应制,其诗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著称。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581--960)一、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的巅峰。
唐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唐代的诗歌诗歌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形式,唐诗可说达到了中国诗歌繁荣的顶峰。
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众多一个时代文学的繁荣,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表现为数量的丰富。
唐诗的繁荣也是如此。
有唐一代所创作的诗歌总数,今天恐已难以做出全面精确的统计。
但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全唐诗》,却为我们留下了唐诗繁荣的一个记录(1)。
据康熙所撰《序》云,《全唐诗》收录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
其中有别集者六百九十一家(《唐音癸鉴》),这个收录恐怕还不是最完备的。
这是因为,在印刷术尚未流行的唐代,作品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方法,这样,有可能一些作品由于缺乏传播环境,很快就失传了。
其次,由于唐代距今已千有余年,唐诗本身的流传过程中,很可能散佚很多。
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白与杜甫的诗是”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李、杜这样的大诗人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清修的《全唐诗》,在纂修时主要以季振宜的《唐诗》为底本,以胡振亨的《唐音统签》为校本。
这两家虽对唐诗搜求颇勤,但限于当时条件,必然不能完备详尽。
所以唐代的诗歌的总数远远不止于四万八千九百余首(2)。
但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这样巨大的收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
2、艺术精湛唐诗之盛,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质量。
唐诗在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
唐诗的一般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关于唐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的讲述,这里仅举一个例子,略作说明。
隋唐五代文化与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化与文学概述
精选版课件ppt
1
文化与文学的盛世
►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广统一全国,结束了二百七十馀年南 北分裂的政治局面。但隋朝的历史不到30年。618年李渊 称帝,改国号为唐,并于624年统一了全国。唐代成为我 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后人把 强盛繁荣的唐代,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
▪ 中唐以后,入幕更是许多士人的主要仕途经历。杜牧在 幕府十年,这段时间的生活,成了他一生忆念的内容, 深深地渗入到他的诗中。李商隐的仕途,主要就在幕府, 据不完全统计,中唐以后,曾入幕的重要作家,为数当 在70人以上。
▪ 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 创作和词的产生,对于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
▪ 书法、绘画、雕塑的高度成就,也影响着文学。唐人咏 画、题画诗,《全唐诗》中著录有189首。许多重要 诗人如李白、杜甫、王昌龄、岑参、高适、王维都有题 画、咏画诗。
精选版课件ppt
8
音乐与舞蹈
►音乐和舞蹈的繁荣,与文学发展也有着密切 的关系。
▪ 随着燕乐的兴盛,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词 ▪ 诗歌里也出现了描绘音乐和舞姿的诗篇。
▪ 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
▪ 入仕的多途径,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批较 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 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这对文学 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选版课件ppt
4
► 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 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
隋唐五代文学
附:
“兴象”——
兴,钟嵘:“文有尽而意无穷,兴也。”指的是诗 歌表现上具有的那种言近旨远,吞吐不尽的美学属性和 艺术情趣; 象,物象,指文学作品里写到的事物图象,即客观事 物。兴是潜隐的,象是显在的。 兴象,要求诗歌除了外形的鲜明生动以外,还需具备 内在的兴味神韵,要能透过外表事物表象的描绘,导引 和展示出内部涵蕴丰富、包孕宏深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最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 满江树”就是这样的境界。需要指出的是,“兴象”不 是一般的情景交融。
(1)诗人众多,大家辈出。 (2)诗歌浩瀚,成就辉煌。 (3)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4)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5)诗体完备,各体兼善。
2、唐诗发展的轨迹 初唐:唐诗的发轫期。前50年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 后50年从内容到形式对宫体诗都有突破,为唐诗健康发 展开辟了道路。
盛唐:唐诗的顶峰期。名家辈出,名作如林,流派众多, 题材广泛,形式完备,风格多样,浪漫主义是其诗歌创 作的主流。 中唐:唐诗的中兴期。作家、作品、流派数量最多,严 峻、冷酷的现实使现实主义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一、盛唐诗歌概述
(一)盛唐诗的划定
我们把安史之乱后的十年也划入盛唐时期 。 原因:1、生活在盛唐的大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十年左 右的时间里都还活着,且创作更丰富,如李杜。 2、安史之乱后的十年的诗歌与乱前的诗歌相比 虽有变化,但其总体风貌是一致的。
(二)盛唐诗坛的特点
1、诗歌走向社会,全方位地表现生活。盛唐诗歌普遍的 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反映了唐人富有理想、高度自信、 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
(三)散文 骈体:占主导地位; 古文:韩柳古文运动,以恢复儒学为旗号而进行文体、 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以清新质朴的散体文代替华美 空洞的骈体文。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題大庾嶺北驛》:陽月南飛鴈,傳聞 至此囘。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来。江 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 應見隴頭梅。
• 《杂诗》:聞道黄龍戍,頻年不觧兵。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誰能将旗鼔,一為取龍城?
沈宋的贡献
•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 • 《新唐书 宋之问传》:“魏建安後迄江
• 进士之礼部试与吏部试。
• 纳卷与行卷。
• 科举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是复杂的,文 化意义上的。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 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还取决于中国古代 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 结构与情感内容 • 审美价值与艺术成就
初盛唐间诗人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 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 寝梦佳期。
第五节 “沈宋”和律诗的定 型
• 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 •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题大庾岭
北驿》; • 沈佺期五律《杂诗》、七律《古意》、
• 《郭隗》:逢時獨為貴,歴代非無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臺。
• 慎氏《感夫诗》:当时心事已相关,雨 散云飞一晌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 重过望夫山。
• 唐代诗歌艺术形式趋于完美。唐人比前 人更自觉更强烈地意识到诗歌是一种美 的构造。
• 初盛唐诗人标举“风骨”和“兴象”, 反映了唐人普遍的审美追求。
• 唐代的“风骨”,除了强调文学作品的 生气、感染力和语言表现的力度外,更 要求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雄浑壮大之美 的意味。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学习要求了解隋唐时期主要作家概况,大致描述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掌握部分代表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领略唐诗兴盛,五代词盛行的文学奇观。
二、学习重点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唐诗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五代西蜀词和南唐词的创作风格;唐代“古文运动”。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南北朝对峙的分裂局面。
隋王朝仅存在了37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隋亡后,公元618年,李渊、李世民建立了唐朝。
有唐一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城市繁华,思想活跃,加以科举取士,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王朝的繁荣昌盛达到了顶点。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使唐王朝由盛转衰。
公元907年,唐王朝在内外社会矛盾的交互作用下终于灭亡。
此后,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代,南方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南汉、闽、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十个国家,即所谓“五代十国”。
唐五代文学涵盖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初唐文学两个系统,一是继承齐梁的一派,二是以改革六朝文风为主的一派;盛唐文学进入全盛期,风骨声律兼备,尤以高亢、豪放、刚健、明朗为主要特色;中唐文学特点是改革和多变;晚唐文学诗文每况愈下,少有大家,小说和词则方兴未艾。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隋—→唐五代十国—→宋(581)(618)(907)(960)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开国初——唐玄宗继位)(玄宗时期)(割据前)(割据后)(总379年)一)隋朝文学的发展概况(581-618)隋朝的短暂统一,促使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并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它是一个时间较短的朝代,成就并不大。
在诗歌形式上,产生了一些近于初唐歌行、七律、七绝的作品。
这表明,诗文革新,势在必行;而方向,则是融合南北文风。
隋唐五代文学
(二)、唐诗发展的轨迹(唐文学分 期同)
常见的是四分法: 明· 高棅《唐诗品汇· 总序》将时代先后、艺 术风格、诗体三者结合加以排列,可算标 志四分法的正式形成:“今试以数十百篇 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 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 晚唐。” 四分法大略反映出唐诗从端正方向,到繁 荣、发展、消歇的过程,反映各阶段唐诗 发展的不同风貌,且与整个唐代社会变化 相随。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一、唐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 繁荣。 安史之乱为界,前期:中古文学的第一段,唐文 学是顶峰; 后期:中古文学的第二段,唐文学为以后文学 发展铺平了 道路。唐文学繁荣体现在诗、词、 古文、传奇(小说)四种体裁上,其中诗、古文 大大发展;词、传奇是新文体。
二、唐文学繁荣的原因
两方面原因:外部——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士人生活等(社会 历史条件);内部——文学自身承传 与发展。
唐太宗 李世民(598 年—649年 )在位23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 卓有成就的帝王,在 位期间国泰民安,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繁 荣,为后来的开元盛 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人称他的统治为 “贞观之制”。
百花争艳的唐代诗歌
聚焦: 1、近代学者马一浮释诗云:“ 如迷忽 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 之苏”。你如何理解诗歌所含蕴的心 灵性。 2、什么是唐诗?唐诗所兼容并包的中 国文化精神是什么? 3、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并称盛世,为 什么诗歌的黄金时代在唐而不在汉?
(一)唐诗的特点
变文
说唱文体,简称“变”。学界关于“变 文”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宣讲佛经,当 时一种脚本“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 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 故事。其图为“变相”,其说唱的底本为 变文。 内容多为宣讲佛经故事、经义,也有讲述 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形式多样,或散韵相间、说唱结合;或全 散;或全韵。 对后世的话本、弹词、诸宫调等通俗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111
此诗为七古,却多用七言律句,
多用对仗,押韵上以四句为一个 单元,韵律流转。这些语言形式 特征与慷慨悲壮的格调汇而为一, 是盛唐诗歌‚引律入古‛的典范 作品。
说起张守珪谎报军功,因而 ‚感征戌之事‛,即以诗来表 达自己对国家军事政策的意见, 体现了高适强烈的务实精神和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尚质主理,兼有气骨,风格凝重深沉, 雄浑悲壮。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 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 奇句。 --唐•殷皤《河岳英灵集》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钟云:‘竹喧’、‘莲动’,细极!静极!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题解
本诗为王维山水诗名作、‚诗中
有画‛的代表。 写秋天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从 中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以 至流连忘返的心情。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用《西洲》 格调,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清王闿运
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闻一多
题解
此诗用乐府旧题而能自出机杼,
生动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的优美 景色,以此为背景,抒写了离别 相思之情,并表现了对人生哲理 的思索、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及 对青春年华的珍惜。是初唐七言 歌行的杰作 。
诗意分析
前不见古人
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
后不见来者
表达岁月无穷,而生命有限的巨大孤独感。
念天地之悠悠
写天地辽阔,反衬出人的渺小,
独怆然而涕下
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 (上)(总)
二、高适、岑参和边塞诗派
正如山水田园诗的兴盛一样,盛唐边塞诗的大 量出现也有其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 2)广大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参与 3)对于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发展 盛唐边塞诗派重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颀、王之涣、崔颢、张渭等人。
高适:生家境贫寒,后官至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封渤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上)
1、隋唐文学概况 2、隋朝文学和初唐文学 2、盛唐两大诗派 3、盛唐两大诗人:李白、杜甫
第一节 隋唐文学概论
一、隋朝文学概况 二、唐朝文学概况
一、隋朝文学概况
隋朝(581~618)是由分裂的南北朝向统一 的唐朝过渡的一个短暂朝代。它只存在了三 十七年,故从政权建设到文化的发展,都带 有比较明显的过渡性。 隋朝文学承接南朝文风,有意变革,出现了 一些融合北方刚健劲拔风格的诗歌,在诗歌 形式上也有近于初唐歌行、七律、七绝的作 品。
晚唐(860~907):衰微时期 ——夕阳余晖,诗风渐颓、转向幽深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皮日休等写实 讽刺诗派
2、散文的兴盛:“文起八代之衰”: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两者 互为消长、又相互交融。因中唐韩愈柳宗元领衔的 “古文运动”,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3、唐代传奇: 中晚唐传奇极大丰富,因为是文人有意识地创作小 说,它的出现,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先驱人物,其诗歌对唐代五律的 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野望》被称为第一首五言律。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 是聪颖早慧,少负才名,但因恃才傲物,多沉沦下僚, 遭遇不幸。他们是使唐诗面貌真正有明显改观的诗坛风 云人物。 1)改革诗风,从宫廷走向社会 。 卢、骆擅歌行 批“上 官体” 2)使五言律基本定型。 王、杨擅五律 五字一句,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 句句末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通常压平声韵。 3)高扬时代精神,开盛唐之音。
第一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LOREM IPSUM DOLOR
唐代流传至今的诗五万余首,有成就的诗人五六十个。
(清代武英殿刻本
《全唐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艺术精湛
从风格(流派)看,诸如飘逸、沉郁、清雅、精致、真率、 俊爽、悲壮、超凡、平易、奇峭、精深、婉丽等等,形成 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就诗歌的体裁而言,“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 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胡应麟《诗薮·外 编》卷三)
LOREM IPSUM DOLOR
2、盛唐 盛唐诗歌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璀璨晶莹,美不胜收。其标
志有四:风格流派,百花齐放;各体均有革新创造;开创出一代
新风;出现了李白、杜甫两颗诗坛巨星(被誉为“双子星座”)。
(1)山水田园诗派,以王、孟为代表
(2)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盛唐之音)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1.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兼容并蓄 唐代文人的思想信仰虽各有所宗, 却大都带有出入儒道释三教的特点。对 唐代文人的人生哲学和创作都有很大的 影响。
2.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和积极吸收
2.南北文风的合流 唐朝的大一统,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对立。 南北文化开始交融互渗,各去其短,合其两长, 南方的“文”装点了北方的“质”,北方的“质” 补充了南方的“文”,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3.唐代文人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有兼容包举的 魄力和胆识,又善于“别裁伪体”,能够“转益 多师”。 此外,君主统治者的喜爱、提倡,广大民众的 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等因素,也为唐代诗歌的繁 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4、影响广泛
诗人队伍的构成也很广泛,上自帝王将相,王 公大臣,下及缁流、羽客,童子妇人,都对诗 歌十分爱好,并且这些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喜 欢诗歌创作,
唐诗还影响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宣宗李枕在白 居易死后所写的《吊白居易》诗中说:“缀玉 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居易 名,造化天子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君一怆 然。”白居易的诗在日本深受欢迎,《源氏物 语》即有不少地方受白氏影响(日本学者丸山 青子有《源氏物语与白氏长庆集》的著述),
游时说:“他们离开狭窄的家乡,看见异乡的 山水与新奇的事物,遇到些幸福或不幸的遭遇, 自己也会感到一种解放,他们开了眼界,增 长了经验,丰富了生活。”(《杜甫传》)
安史之乱,给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 创作题材与激情。此外,由于社会的大 变动,作家队伍的构成的变化,也是唐 代文学的繁荣的一个原因。
(二)唐代的散文
散文是唐代获得很高成就的一个方面。 从六朝开始,中国散文创作渐渐走向骈俪化,骈文 的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 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出现,在文坛发动了一场古文 运动,才使文体革新取得成功,对当时的文坛及众 多的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所 以得的实绩显示了古典散文在经过先秦两汉繁荣后 的再次辉煌。
(3)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有利于文学 风气的形成。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 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 人的创作也加以奖励、提倡。
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 繁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婉儿为 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581-960)
❖ 一、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的巅峰
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同
普通话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
2、革新主张:“初唐四杰”与陈都自觉革新齐梁 诗风,但是他高扬“复古”的旗帜,在对六朝绮靡 的猛烈批判中,其态度最坚决,作用和影响也最大。 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明确提出“风骨”、 “兴寄”的口号。以赞《咏孤桐篇》为名,推出自 己的诗美主张,他认为初唐以来的“采丽竞繁,寄 兴都绝”的局面是五百年“道蔽”的继续,追求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 美学效果,极力鼓倡经世致用的诗经传统,标举 “汉魏风骨”、“正始之音”,这对唐诗的健康发 展有其矫枉过正的作用。
骆宾王,约活40多岁。少负才名,曾随李敬 业讨武后,作《代李敬业讨檄天下文》其下 落有几种说法:A、李敬业败,被诛。《旧唐 书本传》;B、投江而死,张鷟《朝野佥载》; c、兵败后,不知所终。《新唐书本传》;D、 兵败,逃遁,后为僧,落灵隐寺。 四杰身后也很可怜,王骆两族被灭,杨卢无 子嗣。
“四杰”的特点与成就: 1、从创作个性看,相对而言,王、杨五律,卢骆 长歌行。四人的杰作大半是七言,代表作有《行路 难》(卢)、《长安古意》(卢)、《帝京篇》 (骆)等。 “四杰”也奠定了五律的基础,代表作《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王)、《从军行》(杨)、《在狱咏 蝉》(骆)。
第三节 陈子昂——唐诗发展进程中 陈子昂 唐诗发展进程中 里程碑式的人物
1、陈子昂,字伯玉,四川射洪人。他生于富 有之家,至京师,用尽心思,以期引起社会 注意。其一生与武后政治相始终。其矛盾在 于,既迎合武周,上《大周革命颂》,又谴 责武后政治,屡屡上言。他既想在政治上有 所作为,又不被重用。曾随武攸宜功契丹, 上良策而遭降职,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 藏用》组诗。后辞职归乡侍父亲。被县令段 简诬陷人狱而死,42岁。
1、唐诗 、
(1)数量众多 (2)艺术精湛 (3)体裁全面 (4)影响广泛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和繁荣的时代,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大放异彩的时代。
闻一多先生曾说:“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唐代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唐代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的统一和政策的开放,为中西方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科举取士取代了两晋以来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为广大读书人尤其是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晋升之阶;读书、漫游、应举、从军、入仕,多样化的活动使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开放的社会氛围、乐观的社会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文学,特别是诗歌带来了明朗健康、昂扬奋发的情调。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由盛转衰,但人们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热情依然不减,文学向揭露社会矛盾、抨击社会弊端的方向发展,艺术上也不断有所创新。
唐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学,从事诗歌的创作,这对于文学的发展特别是诗歌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唐太宗在即位前,就开设文学馆招揽人才,武后时曾设珠英学士,中宗时有修文馆,玄宗时有集贤院和翰林院,集中了当时的精英,诗歌唱和成为一时风气;加之,唐代进士科“以诗取士”,这都促进了诗歌创作的普及、技巧的讲求和质量的提高。
唐代文学的繁荣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前代文学的发展,如先秦两汉《诗》、《骚》、乐府的优秀传统,魏晋以来文学理论的研讨,创作经验的积累和格律形式的探求都为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在极富创造精神的唐人手中绽放出绚丽之花,结下丰硕之果。
唐代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第一,作品数量极多,作者身份空前复杂。
以唐诗为例,据清代康熙年间编《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2200余人,诗作48900余首。
上自帝王将相、后妃宫女,下至贩夫走卒、娼优释道,社会各个阶层都参与其中。
第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大至政治风云变幻、社会民生疾苦,小至个人生活感受,举凡士卒征戍、边塞风光、贬谪流徙、羁旅行役、游宴别离、爱情闺怨、民俗风情、山水田园等,无不入诗。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说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社会的统一。
但短暂的隋朝随即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代社会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又可分为初唐、盛唐,后期又可分为中唐、晚唐。
前期是走向鼎盛的时期,后期虽有所衰落但还是保持着比较强的国力。
总体上说唐代社会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放,体现了一种盛世气象。
唐代针对六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豪门士族的庄园制经济,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手工业和交通业也日益发展,商业城市也日益繁华。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和繁荣。
儒、释、道思想的自由传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都显示着开发的文化心态,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
科举制度和多种入仕途径也为士人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
唐代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渐渐积聚,土地兼并、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等,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而走向了灭亡。
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北方的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南方诸国虽也有战乱,但局势相对稳定一些。
尤其是南唐和后蜀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
二、隋唐五代文学概况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
隋代文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北入隋的作家,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一类是由南入隋的作家,如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
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
至于作家虽各有所取,但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一)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
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
隋唐五代文学
岑参的边塞诗以出乎常情的奇特 想象抒发豪迈情怀,充满奇情壮 采,富有力量感。代表作为《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 李白
1)李白的生平
2)李白诗歌的“气”
李白诗歌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以气夺人。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首开以气论文的先河。所谓 “气”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 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 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代表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 孟浩然
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其人品和诗风都 深得时人的赞赏和仰慕,李白曾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山水诗的 人,其诗今存200多首,大部分是他在漫 游途中所写的山水行旅诗。
3)从内容上看,南北朝以个人日常生活 的喜怒哀乐为主;而唐诗则有丰富多彩 的面貌。
4)诗歌艺术形式的完善。
3 唐代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
1)传奇:源于六朝志怪,其中写文人生 活的最集中,其中许多优秀作品都涉及 到士子与妓女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唐代 文人浪漫的生活情调,也透露出市井民 众的生活气息。
刘、张用明快轻捷的七言歌行体 来处理人世沧桑之感,笔调流丽, 遂避免了沉重颓废之感,呈现为 美丽动人的青春惆怅。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 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常叹息。今年 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 柏催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 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 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以明朗活泼如家常生活的语言,传达出 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