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突破选择题6个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五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练习20180301113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总复习专题整合训练一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
专题整合训练(一) 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全员必做题]1.下列与核酸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B.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C.含RNA的细胞器一定含DNAD.含DNA的活细胞一定含RNA【答案】 D【解析】含RNA的病毒不含DNA;含DNA的病毒不含RNA;核糖体含RNA,但不含DNA;含DNA的活细胞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含RNA。
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如性腺分泌的性激素B.水分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态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D.糖原是重要的多糖,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通过肌糖原的分解来直接调节血糖平衡【答案】 B【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不是蛋白质;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人体肌糖原分解后不能直接产生葡萄糖,无法直接调节血糖平衡。
3.(2017·安阳一检)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活细胞中氧原子数量最多B.脱氧核糖是构成ATP和DNA的基本成分C.在干重状态下,动物体一般比植物含氮量多,是由于动物体含蛋白质较多D.核酸区别于脂质的元素是磷和氮【答案】 C【解析】由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因而活细胞中氢原子数量最多;ATP是由核糖、磷酸和腺嘌呤构成的,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基本成分;由于动物体含蛋白质较多,故在干重状态下,动物体一般比植物含氮量多;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脂质的元素组成是C、H、O,少数也含有N、P,故从元素组成上无法区别核酸和脂质。
4.磷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下列哪项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 A.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B.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C.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D.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答案】 B【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磷脂分子中含有P元素,A不合题意;催化基因转录出mRNA的物质是RNA聚合酶,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中一般没有P,B符合题意;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tRNA含有P,C不合题意;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是ATP,ATP含有P,D不合题意。
2018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讲义:第2部分第一篇-热点题型突破
选择题的六种妙解方法和五种热考题型开篇:授人以渔,方法致胜——六法妙解高考选择题方法1“陷阱”排除法【典例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B.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C.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陷阱排查]本题C、D选项中均存在陷阱,即C中“破伤风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本不存在“高尔基体”,D中“洋葱根尖细胞”,原本无中心体,许多同学解题时只顾及C项中分泌蛋白离不开高尔基体或D项中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从而错选C、D项。
答案 B【典例2】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洋葱根尖细胞中ATP产生场所应为() A.只有细胞质基质B.只有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陷阱排查]本题陷阱为“较强光照条件”,在此陷阱引领下,将许多同学思路带入“光下ATP产生场所”这一误区,岂不知,洋葱根尖细胞原本无叶绿体,无论有无光照,其ATP产生场所都不涉及“叶绿体”。
答案 D【典例3】与平静状态相比,人在剧烈运动状态下,分解等量葡萄糖时,耗O2量与CO2产生量比值(O2/CO2)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陷阱排查]本题陷阱在于“剧烈运动”,在其引领下易将思路带入“添加无氧呼吸,CO2产生量大于O2消耗量”误区,事实上,本题涉及的是“人体细胞”,作为动物细胞,无论无氧呼吸进行与否,CO2只能产自线粒体基质中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答案 C[技法指导]“陷阱”是选择题选项常用设置伎俩,答题时务必敏锐洞察,谨防上当,尤其对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及根尖细胞(无叶绿体)等应具有高度警戒,切记原核生物不具备核膜、核糖体除外的细胞器,无生物膜系统;病毒则不具备细胞结构,它不具独立代谢功能,只能营寄生生活;根尖细胞无叶绿体;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生成CO2等。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温习冲破选择题6个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一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练习
高频考点一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1.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以下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其功能丧失,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映B.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致使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D.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量相等答案B解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以后,功能丧失,但其肽键仍然存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映。
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A、T、G、C四种碱基。
染色体高度螺旋会致使DNA难以解旋,从而使基因转录受阻难以表达。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每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都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
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各类细胞生物体内碱基A、T、G、C参与形成的核苷酸共4种B.碳元素是组成细胞的最大体元素,是因为它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高C.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失去活性D.各类糖类都能够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答案 C解析细胞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碱基A、T、G、C参与形成的核苷酸共7种,A项错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不是C元素,B项错误;激素调剂的特点是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也被分解,C项正确;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项错误。
3.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那么②是脂肪B.假设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那么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C.乙图中假设单体是氨基酸,那么该化合物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乙图中假设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那么该化合物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答案 D解析甲图中①可表示蛋白质,②可表示糖类或脂肪,③可表示DNA、RNA、ATP、磷脂等,④可表示叶绿素。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六单元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专题一含答案
专题一种群和群落[考纲要求] 1。
种群的特征(Ⅰ).2。
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
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
群落的演替(Ⅰ)。
状元笔记1.把握“种群"的内涵与外延同一区域(无地理隔离),同种生物(无生殖隔离)的“全部”个体(幼年、成年、老年个体)2.理解“λ"内涵N t=N0λt中,λ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3.与样方法有关的两个关键点①随机取样。
②求若干样方的平均值。
4.群落结构、演替关键句(1)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的“空间配置"状况—-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同种群为垂直结构,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同种群为水平结构。
(2)演替:物种丰富度从“0”开始者——初生演替,否则为次生演替,演替的实质为不同种群的“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状元反思1.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增加吗?提示:年龄组成并不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由于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原先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可能会下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到迁入率、迁出率的直接影响。
)2.“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能否看作“J"型曲线?提示:“J”型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生存环境应无环境阻力,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因此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3.群落演替何时休?提示:群落演替具有一定方向、不可逆、漫长但并非无休止的。
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时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1.(2017·全国课标卷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重在考查对样方法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2018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8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西安新东方优能中学高中理综教研组孙亮老师第一部分:高考课标全国卷生物重点考点针对课标全国卷的六道选择题,对应的六大考点如下: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二,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三,基因的本质、表达与突变。
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五,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与运用。
选择题重点部分的具体分析及知识点如下: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在近五年间,这部分内容总共出现了7次,分别是:核酸、ATP的结构、细菌的结构[2015-I卷,第1题]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2016-I 卷,第1题]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自由扩散的实例[2014-I卷,第1题]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016-Ⅲ卷,第1题]ATP、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014-Ⅱ卷,第1题]DNA、RNA的结构与分布[2013-Ⅱ卷,第1题]DNA的结构与复制[2014-Ⅱ卷,第5题]。
今年该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有A分泌蛋白的形成B水和无机盐的功能C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D生物膜系统。
二,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在近五年间,这部分内容总共出现了7次,分别是:酶活力的测定实验[2016-I卷,第3题]光照强度变化后,O2产生、CO2固定、ATP、 NADPH的变化[2014-I卷,第2题]捕获光能的色素[2016-Ⅱ卷,第4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描术[2014-Ⅱ卷,第6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与特点[2013-Ⅱ卷,第6题]捕获光能的色素[2013-Ⅱ卷,第2题]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类型[2013-Ⅱ卷,第3题]。
今年该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有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B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的区别C ATP的相关知识点D影响酶活性因素。
三,基因的本质、表达与突变。
在近五年间,这部分内容总共出现了6次,分别是:基因的表达[2013-I卷,第1题和2012,第1题]中心法则与发展[2015-I卷,第5题]DNA的复制与转录[2016-Ⅱ卷,第2题]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2013-Ⅱ卷,第5题]染色体结构变异2015-Ⅱ卷,第6题]。
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二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考点二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②定量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 自身 呼吸消耗 ;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 分解利用 ;d.未 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d 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考点二
依据。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 种类 而非生物数量。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4 个易错点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 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 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和丁分别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 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乙),A 项错误;种群数量达到 环境容纳量后在 K 值上下波动,保持相对稳定,B 项错误;群落是 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C 项错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 形成与无机环境密切相关,D 项正确。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 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试题
解析
►角度一 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判断
1.(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
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②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CO2 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CO2 量,则生态系统处于相对 稳定阶段 ;
③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CO2 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CO2 量,则生态系统往往处于 衰退阶段 。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套资料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套资料专题一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第1讲细胞的物质基础考点一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强化学思知能学有所思,思有深度[知识·核心·热点]1.熟记形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四个原因和蛋白质的五种功能(填图)2.准确识记两类生物的遗传物质(填表)3.理清核酸与蛋白质的三个层次及相互关系(填图)[范例·调研·方法]【典例1】(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解题技法](逐项判断法)1.点睛:抓住肽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逐项判断。
2.答题分析:(1)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A项正确。
(2)蛋白质并不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B项错误。
(3)蛋白质变性只是其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不是肽键的断裂,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通常是高温、过酸、过碱和重金属等,C项错误。
(4)变性蛋白质仍然存在肽链及肽键,故还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项错误。
【典例2】(2016·江苏卷)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解题技法](逐项判断法)1.点睛:解答考查某一主题(如蛋白质)的题目可用逐项判断法。
2.答题分析:(1)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项错误。
(2)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B项正确。
(3)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需要蛋白酶的催化,C项正确。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五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分析,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的 该培养基
四大类营养物质。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
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同学在某一稀释度下涂布了 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 为33、212和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7作为 统计结果。该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相似,都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等性质
(2)橘子皮
都是易燃物
新鲜材料芳香油含量高
(3)萃取法
有机溶剂
4.(2017· 云南昆明统测)红梨醋饮属于绿色健康饮品,其制作流
程如图:
① ② ③ 新鲜红梨汁 ――→ 果酒 ――→ 果醋 ――→ 红梨醋饮
请回答: ( 1)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程是否成功。 ( 2 )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 与发酵产物反应,检测①过
近年高考对微生物纯化培养、筛选、计数及无菌操作技术考 查相对较多、对传统发酵技术的考查,则往往借助生活中的
具体实例,直接考查相关实例中涉及的发酵技术中菌种的选
择、无菌操作、结果的分析与判断等,此外,对植物有效成 分提取也多有考查,考查方式往往是对相关知识点直接进行 考查,因此,全取满分的关键之举还是准确记忆!
热点五
选修模块
[命题切入点与对策]
课标卷对选修模块的分值设为 15分,分量相对较重,题目考
查难度相对较小,多数答案源自教材,选修题若想不丢分,最好 的方法是精准记忆,力争按照教材填写专用术语,因此,考前最 好多背诵教材关键语句,从而达到“见题直接快速书写答案”的 效果。
2018高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汇总
2018高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汇总一、生态系统专题 (2)二、探索生命专题 (2)三、细胞专题 (2)四、植物五大作用专题 (6)五、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专题 (8)一、生态系统专题1、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为基准,以上10000米,以下11000米。
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最大的生态系统,被划分为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使生物趋利避害)、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基本特征,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湿度等4、生态因素种内: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5、生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蚁穴溃堤;蚯蚓松土等二、探索生命专题1、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2、首次提出“生物学”名词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
3、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生物学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
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他采用的是观察法。
4、建立“进化学说”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他用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5、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是英国人哈维,他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实验法开创生物实证科学。
6、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运用实验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6、实验法基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7、实验法要求:(1)控制单一变量(2)设置对照(3)重复实验(排除偶然因素,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三、细胞专题(一)显微镜相关知识:1、使用显微镜步骤: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讲义(5)生态讲义(Word版,含答案)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讲义(5)生态讲义(Word 版,含答案)专题五生态第Ⅰ课时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种群1.理清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填图) 2.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1)曲线分析:(填表)项目“S”型曲线“J”型曲线前提环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无限条件曲线模型种群增长率曲线①资源开发与利用:维持被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处,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不影响种群再生。
②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处(若达到K/2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1)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2019·江苏卷,T10改编)(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2019·四川卷,T3C)(×)(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2019·江苏卷,T9A)(×)(4)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019·江苏卷,T5A)(5)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2019·浙江卷,T4C)(×)(6)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B.各个年龄段人数相等的人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出生率或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D.迁入率和迁出率可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解析:选A 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内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它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稳定型种群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数量适宜,而不是绝对相等;只要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就属于稳定型。
出生率或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文档资料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
复习策略与重点第二轮复习不是“炒旧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
以下是专题的划分方式:
1.体系专题:
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
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
曲线坐标题解析能力的培养;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的培养;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
生态和环境热点,如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如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如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国内大事、世界风云,如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
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轻重之分,但是各专题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
按知识体系复习,也会遇到实验、解题、热点问题。
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专题复习要遵循以下原则: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6)生态学基础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专题六生态学基础一、网络导学[本专题包括必修第八章生物与环境、必修第九章人与生物圈。
]分子生物学个体生物学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个体水平考热点预测和应试策略预测考点: 本专题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温室效应、西北大开发的环境问题、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酸雨的形成等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均来源于各种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生命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
本专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等多种能力,能充分体现出高考的能力要求。
l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该部分的命题主要是选择题,考查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分布、生理方面的影响,其中生物因素又可以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考查生物适应环境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内容。
2.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种群增长的"J 型和"S"型曲线的原因和条件,若干个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既可以是选择题的考点也可以是非选择题的考点。
应当选取典型题目(如人口变化曲线、某一动物种群变化曲线等)进行强化训练,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以提高应试能力。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主要考点。
复习时,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一些具体题目进行训练,能够举例说明,能够举一反三。
4.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其考查方式主要是选择题,可列表复习,要注意能举例说明。
知识线索:第一条主线:以生命的结构层次为线索。
第二条主线: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为线索。
1.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宏观生物学(生态学)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新课标)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5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知识网络构建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易 错 易 混 归 纳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
考情纵览
专题十一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种群与群落
1.[2013· 课标全国卷Ⅰ]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 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鼠大 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 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 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 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专题十一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种群与群落
专题十一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种群与群落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 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图中12月份没有未成熟 个体,而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表明在6个月内 可能没有新的个体出生,所以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A项正确;天敌的迁入主要捕食该种群中“老、弱、病” 的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从题图中可 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 种群的年龄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项正确;大量 诱杀雄性个体会造成性别比例失调,从而会对种群的密度 造成影响,D项错误。
专题十一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种群与群落
2.[2013·福建卷]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 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 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 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 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突破选择题6个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五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练习180301113
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突破选择题6个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五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练习180301113D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池塘自身不能保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的营养供应,因此需定期投放饵料。
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答案 D解析 S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A项正确;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遭到严重自然灾害,故B项正确;由图可知,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R时和T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故C项正确;群落演替在各时间段均会发生,故D项错误。
3.,这是某草原发生火灾前的一条食物链,其中小写字母表示相应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火灾后,来年草原上的植物会更加茂盛。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火灾前,如提木西草同化的太阳光能为M,则肉食性动物B同化的能量为M/1 000或M/125B.火灾后,该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强后趋于稳定C.火灾前,该草原内各种信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频繁地双向传递D.火灾后,该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与火山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相同答案 B解析由于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已知,所以肉食性动物B同化的能量为M×a×b×c,A项错误;火灾后,该草原的群落将发生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B项正确;行为信息只能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即生物与生物之间,C项错误;火灾后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而火山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五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草地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基本上不发生变化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答案 D解析用样方法调查草地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单子叶植物常常为丛生或蔓生,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群落演替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池塘自身不能保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的营养供应,因此需定期投放饵料。
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答案 D解析 S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A项正确;R→S 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遭到严重自然灾害,故B项正确;由图可知,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R时和T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故C项正确;群落演替在各时间段均会发生,故D项错误。
3.,这是某草原发生火灾前的一条食物链,其中小写字母表示相应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火灾后,来年草原上的植物会更加茂盛。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火灾前,如提木西草同化的太阳光能为M,则肉食性动物B同化的能量为M/1 000或M/125B.火灾后,该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强后趋于稳定C.火灾前,该草原内各种信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频繁地双向传递D.火灾后,该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与火山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相同答案 B解析由于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已知,所以肉食性动物B同化的能量为M×a×b ×c,A项错误;火灾后,该草原的群落将发生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B项正确;行为信息只能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即生物与生物之间,C项错误;火灾后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而火山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答案 D解析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种群的生物肯定属于一个物种,但是一个物种的生物可能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分为多个小的种群,所以物种的基因库一般比种群丰富,A项错误;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B项错误;因为物种可以是由多个同一生物的种群组成的,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物种的基因频率也随之改变,C项错误;同一个种群、同一个物种的个体间都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D项正确。
5.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B.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答案 B解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上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③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群,灌木与草本植物相比比较高大,在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优势,因此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光照条件的影响,B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植物①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C项正确;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D项正确。
6.下图为某桑园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桑园中蚜虫的年龄组成C.b点时,七星瓢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答案 B解析引入七星瓢虫后,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会使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A项正确;蚜虫活动能力较弱,采用样方法估算桑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B项错误;b点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正确;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D项正确。
7.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
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答案 D解析捕鱼用渔网网眼大小与捕捞的鱼的大小有关,渔网的网眼太大导致只能捕捉大鱼,估算出的种群数量也只是大鱼的数量,故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小;被标记的鱼死亡会导致估算出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大;两次捕获的数量较小,也会造成推算中较大的误差;重捕的鱼部分死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8.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答案 C解析出生率是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即:20/100=20%,A项错误;群落的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黑线姬鼠数量下降不等于灭绝,所以不会导致群落的丰富度下降,B项错误;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是指大肠杆菌的密度;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C项正确;西南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海拔不同导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D项错误。
9.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乙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③甲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④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⑤甲中的a、b、c构成内环境;⑥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A.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⑥答案 A解析①乙中的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①错误;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a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②错误;③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因此甲中d处(细胞内液)的CO2浓度最高,③正确;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④正确;⑤甲中的a组织液、b淋巴、c血浆构成内环境,⑤正确;⑥乙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看不出有几条食物链,⑥错误。
10.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
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图中d N/d 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表示种群数量,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
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B.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d N/d t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C.种群数量超过K/2时,d N/d t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答案 D解析控制有害动物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可以大量捕捞但不能任意捕捞;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某种群中不存在丰富度;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措施。
11.生态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形图表示性比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秋季更有利于该岛屿社鼠种群的繁殖B.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D.性比率通过影响年龄结构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答案 B解析由曲线可知,秋季种群数量最低,说明秋季最不利于该岛屿社鼠种群的繁殖,A项错误;分析图形可知,当种群数量多时,性比率低;性比率高时,种群数量少,说明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率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B项正确;由纵坐标可知,性比率=雌性数量/雄性数量,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性比率低,说明雌性明显少于雄性,C项错误;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D项错误;12.某岛屿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红嘴鸥。
为打造红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
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则 ( )A.物种丰富度增加,红嘴鸥种内斗争加剧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这将导致物种单一,物种丰富度下降,A项错误;由该计划可以看出,人类在改变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即人类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正确;能量流动的特征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C项错误;题中看出,通过改造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的简单,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项错误。
13.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肉食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各种杂草固定的能量只能直接或间接地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C.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首先是被自身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蜣螂是分解者属于动物而不是微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