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

1、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2、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生:我觉得“妒忌”就是XXX看到XXX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留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XXX才会————生:想办法来难XXX。

生:让XXX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XXX的罪,没想到他答应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XXX嫉妒XXX的才干,想要陷害他)3、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言语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终身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结果是(XXX长叹说:“XXX神机神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XXX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

我想XXX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XXX确实比自己强。

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一、导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

1、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2、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生:我觉得“妒忌”就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注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周瑜才会————生:想办法来刁难诸葛亮。

生: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没想到他承诺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要陷害他)3、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一生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

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自己强。

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8篇教学实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教学过程和细节,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教师可以总结和分享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草船借箭》教学实录,希望你喜欢。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精选篇1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复习1、齐读课题。

2、提问:⑴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⑵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⑶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⑷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二、新授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

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2、提出要求: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⑴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⑵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⑶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6、小结: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

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能力+自信=成功善之人巧筹划【课后作业】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精选篇7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精选15篇)《草船借箭》篇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

课文写谁借箭?生:诸葛亮借箭。

师:诸葛亮跟谁借箭?生: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师:借多少?生:借10万支。

师:他用什么方式借箭?生:利用草船借箭。

师:结果呢?生:大获全胜。

师:谁能把以上的答案连起来说说?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万支箭,获得成功。

生: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师:我还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板书:为何借?生:老师,我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师:噢?你说是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有根据吗?大家议一议。

(小组讨论一分钟。

)生:有。

周瑜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可是给诸葛亮的造箭期限长达10天,这与军情紧急自相矛盾。

由此可见,让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实目的。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这番话的确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无遗。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生:应该读出阴险的语气。

生:周瑜自以为诸葛亮在劫难逃,因此要读出得意的语气。

师:(抽读、范读、齐读)我明白了。

周瑜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生:而是陷害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生: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师:(板书“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曾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生:老师,我查过词典,妒忌的意思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师:这是背词典里的解释。

能说说在句子中的意思吗?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师:造箭是假,害人是真。

可是,聪明能干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生: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没有退路了。

师:明明是火坑啊,诸葛亮就敢往里边跳?生:因为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了。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 回顾导入,切入中心1.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和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

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想得是那样的准确。

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的实施。

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指名读这句话。

师: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谁来读?3.指名读这句话(一到两人)4.师小结: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个形象,这个样子。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1.(出示课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划出来。

再想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把你认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横线划出来,然后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好,现在开始。

(学生读文找答案,教师巡视,点拨引导)2.指名答。

师: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的确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那我们这个,请你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其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来说一说。

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生若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大雾是草船借箭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3.PPT出示这句话。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师:老师觉得我们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那不行,你能把读这句话时的内心感受读出来吗?(看到这句话你感觉到这场雾怎么样?来,读一读。

生读师;比刚才大一点了,这场雾谁能读得更大。

生读(叫一到两名学生)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师:是呀,这是一场非常大非常大的雾,大到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2023年《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2023年《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2023年《草船借箭》课堂实录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一】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请杨济清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听哦,看谁能听出她讲的是什么故事?(生完整连贯地讲故事)生: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师:你听得真仔细!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生齐答)诸葛亮和周瑜!根据你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你想如何来评价他们?生: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师:这两个词用得真好!生:周瑜妒忌心强,但据我了解他也是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人。

师:你能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物,很好!生: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者的化身。

生:他智慧超群、精明能干。

生: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师:看来大家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还真不少,你知道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哪本古典文学名著吗?生齐答:《三国演义》!2、师: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又一个精彩故事。

(板书:草船借箭)你想怎样读这个课题?生:我想重读“借”这个字,这样可以强调是诸葛亮在向曹操“借箭”。

师: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你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课题吧!(生读)师:同学们,题目是一篇__的“文眼”,我们常常可以从__的题目洞悉它的中心内容,读课题时你完全可以带上自己的理解,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课题吧!(生齐读)3、师介绍“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采用图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评析]:通过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评价“诸葛亮”“周瑜”两个人物,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准备。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为下面体会“借”字的.精妙用法做了铺垫。

此环节意在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外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由“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自然过渡到“草船借箭”,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1、师: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注意把句子读准确、通顺。

(生认真读文)2、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诫子书》教学实录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文章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在讨论交流中做到文从字顺的翻译。

3.联系实际,培养自己勤学立志,宁静修身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重点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尝试翻译课文。

2.在情景朗读中,体会家书中饱含着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难点感悟文中蕴含的修身励志哲理在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

四、学习过程课前交流:培养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感情。

导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师:诸葛亮不仅是忠诚和智慧的代表,还是善于用智慧教子的父亲。

今天我们就来拜读他在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的一篇《诫子书》。

一、初读——把握节奏读出韵味1.正字音,读通读顺。

2.把握节奏,体会文章的韵律之美。

3.感受句式特点,体会句式工整之美。

二、译读——疏通文意读出意味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2.质疑问难,全班交流,理解文章的意思。

3.出示不加标点的文章,学生尝试练习句读。

三、悟读——沉入文字读出情味结合背景,指导学生朗读。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诸葛亮的殷殷期望和这封家信对诸葛瞻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思读——自我修身读出理味1.从文中选几句话送给自己,说说原因。

2.结合诸葛亮的一生,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蕴含的哲理。

五、感悟升华总结提升《诫子书》对学生及我们每个人在自我修身及勤学励志方面的积极意义。

结束语:我们对于《诫子书》的学习才刚刚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愿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它,践行它!愿同学们爱上经典,爱上文言文!草船借箭教学实录篇二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授课地点:xx班教室授课内容:《草船借箭》授课教师:xx老师授课内容: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有四部熠熠生辉的长篇小说,它们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草船借箭》教学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课堂实录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诸葛亮是笑着说的。

我觉得这里挺有意思。

前面都是诸葛亮说,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有意思,值得玩味。

你们研究研究看,诸葛亮他在笑谁,笑什么?小声读书,好好揣摩揣摩。

生:(自由轻声读)生:我觉得诸葛亮这时可能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战,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

师: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他太了解曹操了。

这是挖苦的笑、轻蔑的笑。

生:这是一种嘲笑。

师:对,是嘲笑。

你读!(学生读。

)师:不错!是在嘲笑曹操。

生:我觉得诸葛亮是在暗自快乐。

他心里想:这次算对了天,算对了人,让周瑜的小算盘又失算了。

呵呵呵师:你的理解挺有意思。

他对草船借箭充满了信心。

所以这也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来,把这种满足、自信读出来!(学生读。

)师:不错,诸葛亮可能还在笑谁?生:他还在笑鲁肃,因为鲁肃前面问诸葛亮: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告诉了鲁肃,其实他早已经胸有成竹,算准曹操不敢轻易出兵。

师: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内幕。

这是一种幽默的笑、一种宽厚友善的笑。

来,你幽默、宽厚地笑一笑,读一读。

(学生读。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在笑周瑜。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生:因为周瑜本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他觉得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

诸葛亮这时是一种得意的笑。

师:有道理。

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带着鲁肃来取箭了,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神。

师:真的神算!。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草船借箭》课堂实录6篇教学实录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将所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反应等详细记录下来的文本记录。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希望你喜欢。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篇1)【设计理念】“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草船借箭》这课,教师不读《三国演义》,特别是第42回至第46回,就很难把课文讲清。

而如果教师不仅自己读,还组织学生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思不到的效果。

【设计特色】课内课外结合,自读自悟结合。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

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

想一想:1.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是怎样的?2.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他说过哪些要加害诸葛亮的话?3.草船借箭是在什么季节进行的?经过是怎样的?(季节对于草船借箭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二、请学生介绍当时形势。

介绍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三、展开谈话,理解历史背景,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四、阅读全文,分清过程。

1.读全文,将草船借箭这一事件分为几个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

(以学生自己分段、自列段意为主,不强求统一,但要注意纠错,激励学生创造。

教师选取其一作为教例。

)2.借分段的机会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

(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

(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六、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

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

(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

(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成剑霞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说:同学们,在《赤壁之战》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一起抵抗曹操。

因为谋略得当,在赤壁,周瑜用3 万精兵大败曹操号称80 万的大军,创下了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那么,在这场战斗中,周瑜军队所使用的箭是怎么得来的,你们知道吗?2、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师说:看了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呢?生自由提问:(谁借箭?为什么借?向谁借?用什么借?借到了吗?)3、学生带问题自主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讲谁?生说:(周瑜、鲁肃、曹操、诸葛亮)(诸葛亮)2、师问:课文主要表现诸葛亮的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生说:神机妙算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适时出示课件)1、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2、学生讨论交流。

A、知天文出示:(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师问: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生答:吃惊师问: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生答: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师问: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能够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

行吗?好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5篇[修改版]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5篇[修改版]

第一篇:《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可以是小说,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助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非常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知道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

今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应该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老师:(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XXX上惯看XXX春风……)引入课题。

介绍作者,生字教学)老师:P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

读完以后,老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老师:四个人物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你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学生:我认为XXX排第一位、XXX排第二、XXX排在第三、XXX第四。

老师多提问几个同学,从不同答案中肯定XXX排第一)老师:从谋略和伶俐的角度,每位同砚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五种答案,但同砚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学生:(齐答)XXX排第一。

老师:对,XXX排第一,XXX是最聪明的,是吧?这是同砚们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获得的共鸣。

课件出示:P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写XXX很多地方,现在老师请你们再仔仔细细读一遍,你觉得这篇课文当中写XXX的谋略和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读出精彩来,明白吗?学生:我觉得七和八自然段中写XXX的谋略和智慧最精彩。

老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生读)老师:读得不错。

这两段话如果多去读几遍,那可能对你帮助就更大。

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XXX写得最精彩。

我再叫一个同学读一遍。

课件出示:P这时候候大雾漫天……天亮了就回去。

”师引导学生读,师生范读,抓住“XXX吃惊地说:‘如果XXX出来如何办?’”这句话的“吃惊”以及“XXX笑着说:‘雾这样大,XXX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喝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佚名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认识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学关键: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提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设计教时第一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题把握课文的重点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投影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1、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师生一起梳理问题)3、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4、反馈。

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兴趣,提高读书的效率。

通过知道什么,还想象知道什么,把学生带进课文内容中。

(二)抓“借箭”读文,领悟大意。

1、字词反馈: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生字旁书写一遍)、初步理解字义。

(1)(2)诸葛亮置备了草船,趁着大雾向曹操“借箭”。

(3)出示小黑板出示投影落实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三)课后小结------------------------------------------------------------教时第二教时时间课业内容2、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突破重点,明确文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的主要原因课前准备录音投影环节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一)导读第2段,突破重点段1、回忆课文内容及思路。

2、默读课文第3段,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3、分析诸葛亮在大雾掩护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过程,剖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设计理念遵循"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从文本语句的前后联系中品析人物形象,提升语文素养;设计特色注重研究阅读的过程,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预设1、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妒忌、神机妙算”等词语;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周瑜、诸葛亮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借箭经过”的研究性阅读,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课内外联系,引导对“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评析;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感受祖国古典文化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研读文本语言,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共同确定研究的问题;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草船借箭;板书课题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草船借箭的原因”,谁来说一说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用十天造好十万只箭来为难他;3、师:那么,“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呢指生读第四段;板书:神机妙算师:那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愿意来说说生: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对事情有预见性,能根据情况决定策略;师:你预习的真全面,如果不照着念,而用自己理解的话来说就更好了; 师:当鲁肃告诉了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就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比不上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三段“借箭的经过”,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板书:二、精读“借箭经过”,领悟“神机妙算”;1、教师提示读书策略:师:阅读之前,老师给你一点小小的提示,老师经常和大家说,学习语文要学会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要学会感悟课文中没有明白写出的内容,那么我们想知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就要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思考:诸葛亮怎样做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2、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视辅导;3、小组快速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准备汇报;4、交流研究成果,相机引导品读、感悟:根据学生的汇报,紧扣前后有联系的语句,进行灵活机动的处理;生1:我画的是这句话:“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了船里;”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诸葛亮很不着急,他对这件事很有把握;师:很好,可是这样“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会不会有点罗索呢没有动静干脆不写,直接写“第四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不更好吗清楚,简练;改不改为什么生:我觉得不是罗嗦,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指导朗读这段话;要读出鲁肃心中的着急和诸葛亮的沉稳师:你体会的真好,那么诸葛亮这样的胸有成竹是为什么呢请你们继续回报生2:我画了这一句:“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觉得真是因为这个大雾他才那么的胸有成竹;师:也就是说这场大雾是不是诸葛亮碰巧赶上的呢生:不是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生:从刚才那句话中,“第一天不见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也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才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可见,诸葛亮已经做好了第三天去借箭的准备;师:同学们这么聪明,通过研究这两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体会到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早已预见到的,他了解气象知识,能充分地利用天气的变化进行“借箭”,所以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擦掉问号的下面部分,板书:大雾满天知天文师:很好,请同学们继续汇报,你还画了诸葛亮的那些言行体会到了什么生3:我画了这句话:“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觉得诸葛亮这样做也是有目的的;师:真聪明,那是什么目的呢生3:这时候大雾满天,就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这二十天船很容易走散;而诸葛亮用绳索把他们连起来,就不会丢了;师:同时也方便他作统一的指挥,你说对吗生:对;师:好,就这样体会,还有吗生 4 :我画的是“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船的侧面对着曹营,这样能让箭斗射到船上;师:也就是说,穿的侧面要比船的头部和尾部面积大,使受箭的面积大,对吗这真是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你真细心;这句话你们还有其他的体会吗生:师:那么你们想一想,他叫士兵们擂鼓还呐喊,他是什么用心呢他的每一步可都不是白做的呀生:我知道了老师;古代打仗;都要擂鼓,是为了有气势,壮军心也迷惑了曹军,让他们不知道这便到底有多少人;师:恩,你说的真好,也很有道理,的确是这样的,这也叫障眼法;那么就没有其他的作用了吗见学生有困难,教师引导:这样大的雾,乱箭齐放,可是怎么一定会射到草把子上呢这鼓声实际也是在给曹兵一个目标,使曹兵的箭不要乱射,避免了浪费,要不诸葛亮的箭就达不到十万了,你们说对不对可见呀;这诸葛亮步步为营,用尽心思;可是有一点,你们说,他这样大胆的擂鼓又呐喊,他不怕曹操出兵吗生5:老师,我画了这句话“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一定不敢派兵,他怎么这么自信呢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你们这些小诸机灵鬼想一想,替诸葛亮把没有明说的意思说出来;生:诸葛亮会说:雾太大了,曹操根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是个谨慎小心的人,所以他根本不敢出兵; 生:诸葛亮会说,你就放心吧,我太了解曹操的为人了,他那么很谨慎,有多疑,再不确定我们虚实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出兵的;师:你们说得很好,简直就是小诸葛亮呀通过研究这几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同学们体会到诸葛亮对自己的对手了如指掌,准确地判断曹操多疑、谨慎,不敢派兵,只会放箭,所以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擦掉问号的上面部分,板书:曹识人心师:那么诸葛亮的预见对不对呢生:对,老师,我读了这段话;“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这样大,敌人突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触动;只叫弓弩手草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多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六千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就像下雨一样;”从这一段对曹操言行的描写,我觉得和诸葛亮预测的一样,曹操果然不敢出兵; 师:是呀,这个多疑的曹操果然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你们看这个句子“六千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就像下雨一样;”作者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呀生:比喻;师:说明什么生:箭多,像雨点一样密集;师:是呀,真好;怎么读指导练读;师:还有吗继续汇报;生:“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调转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我觉得诸葛亮是想两面都射上箭,好够十万只; 师:你体会得很好,这是要船的双面受箭,增加箭的数量;可是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调转船头的呢他怎么知道这面已经满了呢你们落了一个细节 ,知道是什么吗生:师:“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质疑:取乐的方式有很多呀,可以弹琴,可以下棋,为什么一定饮酒呢师:有困难了是吗这个内容课文中没有明说,但是老师给你们看一段录象,你们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想一想“饮酒作乐”的原因;教师播放三国演义的片断;师:你们发现了吗生:老师我看见酒就要洒了; 师:那么酒为什么就要洒了呢生:我想是因为这面船上的箭太多了,很重,师:那么酒这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起到了提示作用,诸葛亮就知道这时候该调转船头了;师:那么这个船头调转还有什么作用呢最后的效果怎样呢教师版画,生:“曹操知道上当了,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给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想追也来不及了;”师:诸葛亮的船怎么这么快呀飞一样是不是太夸张了生:就是因为回来的时候,诸葛亮把船头调转了东面,所以“顺风顺水”船才跑得这么快;师:你说得太好了;通过看这段录像,以及体会前后有联系的这几句话,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每一个步骤都不是平白无故做的;考虑问题特别全面,布置安排非常周密,不仅懂得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借箭”之后及时赶回,还能用这碗中的酒作为调转船头的标尺,既保持了行船的平衡,又能双面受箭,保证了箭的数量,这次不仅是周瑜长叹连我们也要情不自禁地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真不如他;擦掉问号的中间部分, 板书:顺风顺水懂地利学生自由朗读这几句话;三、小结过渡:师:我们研究“借箭的经过”,可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诸葛亮的神机妙的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段“借箭的准备”,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四、略读“借箭准备”,进一步体会“神机妙算”;1、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交流生:我读了这句话“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抱有十万只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去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很相信鲁肃;师:就像了解曹操一样,诸葛亮也知道鲁肃是一个生:守信用的人;师:讲诚信是吗嗬嗬,是一个忠厚老实守信用的人;那么为什么不能告诉给周瑜呢生:因为周瑜会从中破坏的;生:因为周瑜本来就是要陷害诸葛亮的,他不会让诸葛亮那么顺利地完成任务;师:也就是说,诸葛亮也识周瑜,算到周瑜对自己的陷害,了解周瑜也不是等闲之辈,借船的事不能告诉他,否则,借箭就很难实现;板书:鲁周2、识鲁质疑、过渡:师: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陷害自己;为什么还要答应借箭的任务呢不接受不行吗四、课堂总结,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师: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教师在版画上板书: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指导朗读;五、延伸阅读,课外拓展:1、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与本文有关的故事;师:课文我们是学完了,但是三国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赤壁风云乍起,战事一触即发,诸葛亮神机妙算,借来的箭怎样还给曹操呢曹操怎么回甘心被诸葛亮戏弄呢心胸狭窄的周瑜真的服气了吗他和诸葛亮之间还有哪些明争暗斗呢三国演义的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那么老师请同学们会去拜读这部历史着作,一个月之后,我们召开三国演义的读书汇报会;生各个跃跃欲试,很有兴致;2、师:另外呀,草船借箭中的四个人物可谓是各具特点,诸葛亮顾全大局,神机妙算让整个故事妙不可言;周瑜心胸狭窄,暗藏杀机叫人心惊胆寒;鲁肃为人正直、忠厚老实,在草船借箭过程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曹操一世英名,却因为过度的谨慎多疑白白的丢点了十万只良箭;在他们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你对他们又有怎样的评价呢我们就以草船借箭人物小评或者草船借箭人物给我的启示为题目来写我们这一周的小组日记,好吗生:好;草船借箭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背景,创设气氛;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2.观看借箭经过影像,初步感知;评:精妙的导语给学生以古典文学语言的熏陶,恢宏的背景、生动的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二、紧扣主题,探究性学习1.初读,学生质疑;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生:神机妙算;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师:很好,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点出中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可以和同学讨论,呆会儿选择一处体会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2.学生全面读书,从字词句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交流评价;生: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生: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生:他还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生:他让船一字儿排开,借箭时,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边受满箭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说明他对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生:书中说船队回来时,顺风顺水,可以看出他算到风向;评:让学生在媒体制作出的两军对垒军事简图上边演示边说,既灵活地检验了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课文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生:诸葛亮对鲁肃说:“要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说明他算了借箭所需器材的数量;……评: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读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4.小结;师:指板书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师: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生:周瑜感叹:“我比不上他”师: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并试着读一读;生: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他强;所以,我认为读这句话时,应该用比较诚恳的语气来读;生:我的看法和她的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评: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三、发散思维,创造性学习1.过渡,提炼文章特点;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生: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的;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2.创造性表演,体验角色;师:现在,请你们自己来当导演,邀请合作伙伴,选择文中某处最喜欢的片断,把它表演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设计;3.分组练习,自我体验;师:愿意展示朗读、表演才华的同学,到前面选择段落或表演或朗读;注:学生兴致颇高,居然在一起商议是排搞笑版还是正剧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评:理解和表达、创造与再现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观、课堂教学的活动观、学生的主体观;四、反思评价,开放性学习1.情境采访,深化认识;1采访“孔明”;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生:因为我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2采访“周瑜”;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生: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又算准了曹操不会出兵,鲁肃当时不会告密,唉,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方面,我都比不上呀师:“孔明才学犹堪叹,公瑾妙语亦惊人”3采访学生;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生:我想对鲁肃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生:我想对周瑜说: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那样你会更出色生:我想对曹操说:正是你的多疑,关键时不敢果断出兵,才促成了诸葛亮借箭成功;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替曹操打抱不平;我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当时大雾迷蒙,在辨敌军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损失,没有最大的把握,他当时只能那样做;师:想不到,小小年纪你就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了,真了不起;评: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评,再一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师:同学们,你们能大胆、独立地发表自己对人物的不同看法,这些思维的火花将成为火炬照亮你们的人生;授与发言同学“赛诸葛”、“赛周瑜”、“赛曹操”等称号;评: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小结延伸,拓展阅读;1小结;师:在不断深入地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结论2拓展;师: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还有哪些影像展示诸葛亮博望坡用兵、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片断,配以旁白;3延伸;师:同学们,诸事暂且按住不表,欲知详情,且看三国演义出示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场;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谁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国生:“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是三国鼎立看老师画图;师边画边讲曹操刘备联合孙权师: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要进攻孙权;因此,孙刘两家联手要抗击曹兵;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奉命来东吴帮助作战,遇到大将周瑜;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生:周瑜妒忌诸葛亮;师:周瑜让他几天之间造多少箭生:让他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师:这可能吗生:不可能;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大意三、细读课文;1、指名读1、2自然段;师:哪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生:第1自然段;师:周瑜为什么要妒忌诸葛亮生:因诸葛亮挺有才干;师:齐读这一段,注意“挺”和“很”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些;生齐读师:周瑜是怎样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怎样做的默读第2自然段;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他以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师:这部分写商议军事,接受任务几乎全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除了一处写周瑜很高兴外,没有再对他俩的神态、语气作任何细致的描写,该怎样读才好呢先请生自由读,发表意见,再指名分角色读;小结:1、2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万支”陷害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2、细读第3——5自然段;师: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生默读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师:你从中看出什么生:我看出周瑜是个奸诈、阴险的人;生:我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师: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生:从他们的语言和做法看出来的;指名分角争读3、4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3、默读6—9自然段,用“——”划出出发时间,草船借箭的有关语句;师: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怎样请看老师给同学们放“电影”;师出示电脑动画,配合录音范读,让学生观看诸葛亮是怎样在大雾漫天的环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经过师:借箭成功了吗读出书上有关语句;生读出“船两边的草把上都插满了箭”等语句师:诸葛亮借箭成功主要依靠江面上的大雾,而他选择这一天行动恰好江面上有大雾,这是巧合吗生联系上下文讨论出:这一切都是诸葛亮预料到的师:从中你对诸葛亮有什么认识生:诸葛亮的才智过人,我真佩服他;生:诸葛亮晓天文、懂地理,我应向他学习;……4、齐读第10自然段;师: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生:十万多支;师:这一天恰好是周瑜给他任务期限的第几天生:第3天;师:周瑜看到诸葛亮完成了任务,他的阴谋失败,他是怎样表现的生: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小结: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万,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四、布置作业:1、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2、准备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附:板书设计曹操刘备联合孙权诸葛亮周瑜才干妒忌因:十天造箭十万果:三天借箭十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5篇

《草船借箭教学实录》草船借箭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师:这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能够是小说,能够是连环画,能够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忙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十分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明白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必须的了解和决定。

这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生:(齐答)是!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行次,你觉得能够怎样排?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就应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样排?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生2:我觉得鲁肃就应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案例)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案例)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教学案例)早读1.全班齐读2.请学生起立读(指导读词语内部不能停顿)通过人物角色的演绎调动气氛,如评价学生,像这样一表人才的将军,像这样的巾帼英雄。

起立读全班再读。

3.听写,写句子,今天的句子要注意写标点符号。

(昨天有突击听写今天的词语,是为了让学生引起警觉)、第一课时一、导入(一)读一读单元导语(二)读古典名著的方法:1.古典名著多为章回体小说,阅读目录能帮我们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2.读的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3.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可以跳过。

4.查阅资料,观看影剧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

(三)写读后感的方法1.为什么要读这本书2.简单介绍一下文章和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深刻的部分。

3.联系生活,写出自己的感想。

比如收获是什么,读了有什么用?或者给自己怎样的启发。

(四)《三国演义》其书简介(大概p p t三行内容,不宜过多)师:打开书我们会发现很多章,一起读一读(随便抽一两回),猜一猜会发生什么故事。

师:本课选自第46回,一起读一读“用奇谋孔明……”师:这样的目录前后对称,朗朗上口;并且总结了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默读课文,用笔勾画,批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评:想一想昨天学习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想想谁是主人公。

(昨天学的梅花魂,外祖父是主人公)【P P T“草船借箭”以——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起因是——。

经过是——,结果是——。

】师评:借助老师的答案修改自己的内容,不要完全抄老师的,要有自己的思考。

师:请同学起立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现在我们已经拿出了关键环节的重要人物。

(边说黑板上边板书了周瑜、鲁肃、诸葛亮)三、分角色朗读,感悟人物形象(一)诸葛亮和周瑜师:现在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聪明,神机妙算师:现在回到第二自然段,角色扮演阅读。

(读完后)师:这个作者写得极差,全篇都在“说、说、说”那我们如何知道诸葛亮当时的状态呢,现在你们已经读了诸葛亮,请你们把提示语补充出来,写出他们说话时候的状态、表情、神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草船借箭》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老师:同学们好。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

读完以后,老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学生: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老师:四个人物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你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学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

老师:好,诸葛亮排第一。

学生1:周瑜排第二。

老师:周瑜第二。

学生1:曹操排在第三。

老师:曹操第三。

学生1:鲁肃第四。

老师:鲁肃第四。

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不一样,有不一样的意见。

好!请你说。

学生2: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老师:前面两个没问题。

学生2:前面两个不变。

老师:不变,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还有不一样的吗?学生3:我觉得诸葛亮应该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

老师:噢,周瑜成第三了。

学生3:周瑜排第三,鲁肃排第四。

老师:周瑜第三了,鲁肃还是最笨。

还有吗?还有不一样吗?学生4:我觉得诸葛亮第一。

老师:诸葛亮第一。

学生4:曹操第二。

老师:噢,曹操第二。

学生4:鲁肃第三。

老师:好,鲁肃第三。

噢,周瑜最笨。

哈哈,还有吗?还有不一样吗?学生5: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老师:周瑜第三,曹操最笨。

请坐下。

噢,非常有意思,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五种答案,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学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老师: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是吧?这是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

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写诸葛亮很多地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再仔仔细细读一遍,你觉得这篇课文当中写诸葛亮的谋略和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读出精彩来,明白吗?学生:(大声读课文,寻找写得精彩之处。

教师做现场巡视。

)老师:咱们现在交流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当中写诸葛亮的谋略、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学生1: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

老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学生1:(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我觉得七和八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写得非常精彩。

老师:体会得不错。

这两段话如果多去读几遍,那可能对你帮助就更大。

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诸葛亮写得最精彩。

我再叫一个同学读一遍。

学生2:(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老师:停!停!鲁肃怎么说?学生:吃惊地说。

老师:再读。

学生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老师:(范读)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学生2: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老师:他吃惊了吗?学生:没有。

老师:你们吃惊了吗?学生:没有。

老师:谁能读出吃惊的味道?学生3: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老师:来,请你继续读“鲁肃吃惊地说”。

学生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老师:(范读)“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再读。

学生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军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老师:停!诸葛亮怎么说?学生:笑着说。

老师:能笑吗?能笑!来,试一试。

学生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停!停!“曹操下令说”,体会一下,你们自己读一读。

“曹操下令说”,怎么说,自己都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读。

)老师:来,曹操,曹操。

咱们先叫一个女曹操,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学生1: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活脱活现的女曹操。

稍有一点遗憾,就是不要“轻易出动”,而不是“轻举妄动”,不是这样的。

好的,不错。

来,叫一个男曹操,曹操本来就是男的,注意啊,曹操在营寨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学生2: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真好啊!你继续。

学生3:(朗读接下去的课文。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老师:好。

还有同学觉得别的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谋略、写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学生4: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

诸葛亮说:“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老师:这个地方写得最精彩,是吧?可是我觉得,你想象一下,当时诸葛亮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和鲁肃说这番话。

当跟鲁肃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已经把什么东西都想好了,然后他在鲁肃面前会表现出一种什么神态?一种什么表情?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鲁肃说?再想一想,然后就把自己当作诸葛亮,你来说诸葛亮这段话。

好,我来读鲁肃说的话:“这都是你自己找得,我怎么能帮你的忙。

”诸葛亮说——学生4:(接读诸葛亮的话)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只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老师:这个诸葛亮年龄比较大,这个诸葛亮年龄比较轻,可都是诸葛亮。

有没有同学觉得别的地方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是最精彩的,还有吗?学生5:第二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比较精彩,因为他说:“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只箭。

”老师:等等,老师请你把第二段话都念一遍,好吗?老师6: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老师:注意啊,周瑜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实际上——学生6:心怀不轨,他很嫉妒诸葛亮,他想用这个造箭的名义把诸葛亮害死。

因为他死前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来非常恨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

老师:对啊,所以说,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你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刚才读得那个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怀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怀鬼胎呀!试一试,行吗?(老师读开头的话)“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学生6:“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当然是弓箭最好。

”“先生和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说:“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老师:注意!诸葛亮这个时候说,他想到的是什么?学生7:他想到了肯定周瑜是使的鬼计,干脆就将计就计。

老师:想到将计就计,他还想到了什么?学生8:想到周瑜肯定要给他出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是比登天还难。

老师:比登天还难,他想到了周瑜要害他,是吧?他还想到什么?学生9:我首先和他一样,而且我知道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曾经想到了大概他已经观象过,也可能预先想到周瑜会用这个箭来威胁他,骗他。

所以他肯定会先观一观天象。

因为一般大雾天,他们不敢出来跟你打,他肯定会用一些箭来射你,所以,他想到再过三天就有一场特别特别大的雾,最后他才想到借箭这回事。

老师:尽管诸葛亮想到周瑜想要害他,尽管诸葛亮想到了三天后这场大雾,将计就计把这十万支箭造好,尽管诸葛亮想了很多,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学生1:我觉得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将计就计,我就和你斗智。

老师:他是想跟周瑜斗斗智。

学生2:我想是这样,周瑜就是想专门找一个难题难倒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话,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证明周瑜比诸葛亮强。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是谁的军师?学生:刘备。

老师:周瑜是谁的都督。

学生:孙权。

老师:刘备和孙权可是两家呀,为什么他们现在——学生3:因为魏军当时非常强大,诸葛亮提出要东吴和蜀汉相联盟,来攻打魏军,这样才能获得胜利。

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箭,诸葛亮使计,如果把魏军的箭由我来使的话,魏军的兵力就会大大减弱,而我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那我们就可以用箭和他们相对抗,这样的就可以使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取得胜利。

老师:你讲的道理是对的,孙刘两家来联合抗曹,才可能战胜曹操。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指出来你不生气吧?那时三国还没有建立,东吴、蜀国、魏国还没有建立,孙权和刘备还是各地的一方霸主。

请你继续读,诸葛亮说——学生3:既然要交战。

老师:既然就要交战。

学生3:“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

”诸葛亮说:“只需三天。

”周瑜说:“军师你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好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老师:甘受惩罚。

学生3: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去取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走了。

老师: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好的,请坐。

我们每一个同学对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有自己独特地体会,都有自己独特地理解。

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

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谋略、诸葛亮的智慧。

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五遍了,但是尽管读了二十五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我想来想去没有明白,我甚至想到我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已经不在了,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学生:(齐答)想!老师:王老师在想啊,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