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选题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b56fc54ad02de80d4d84025.png)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一、经济社会类1、海西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调查2、和谐社区(村)建设情况的调查3、欠发达地区农村“386199”现象调查4、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调查5、海西地区基层“公推直选”发展状况调查6、海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调查7、通胀背景下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调查8、海西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9、海西地区中小企业员工跳槽情况调查10、发达地区人力资本迁入的影响因素调查11、城市拆迁改造问题调查12、海西地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模式调查与分析13、海西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14、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15、海西地区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生的培养问题调查16、海西地区农民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17、城市新居民生活状况调查18、海西地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状况调查19、海西地区生态建设调查20、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调查21、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22、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23、海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24、海西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调查25、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26、城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调查27、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模式调查28、海西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状况调查29、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30、资源节约型企业调查31、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32、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33、海西名牌发展战略3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35、抗灾、救灾体系机制建设情况的调查36、海西地区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37、法律赔偿执行问题调查研究38、法律援助的现状和问题调查研究39、公益诉讼问题研究40、海西地区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42、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43、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44、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45、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4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47、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状况调查48、海西地区“两新”组织发展状况调查49、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调查50、“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调查二、思想教育类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实践经验调查2、高校党风及廉政文化建设调查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调查4、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调查5、宗教对大学生中的影响调查6、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兼职问题调查7、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维权问题调查8、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调查9、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调查1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11、大学生入党问题调查12、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13、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路径的调查14、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和管理问题调查15、“青年志愿者”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16、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17、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及其原因调查18、公民社会责任感调查19、消费文化兴起调查20、民间信仰的表现及其原因调查和分析2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调查22、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23、社会转型期公民“亚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各团队将课题名称、成员名单(包括负责人)、系别班级、学号、联系方式等以书面形式上交。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5e8f5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a.png)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
思政实践课是当今高校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正确的思想和态度。
在进行思政实践课的实践报告时,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适合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的题目大全: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政实践中的应用
2.从爱国主义教育看思政实践课的价值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政实践体会
4.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思政实践课的使命与担当
5.以社会实践促使命担当,思政实践课的启示
6.以理论武装头脑,实践铸就品格——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价值
7.探索现代青年综合素质培养路径——思政实践课案例分析
8.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素养——思政实践课的有效实
践
9.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正确世界观——思政实践课中的思辨和实践
10.自信自强,追求卓越——思政实践课的个人成长之路
这些题目涵盖了思政实践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学生们在思政实践中应该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题目,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愿学生们在思政实践课的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61299123186bceb18e8bb9e.png)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一、经济社会类1、海西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调查2、和谐社区(村)建设情况的调查3、欠发达地区农村“386199”现象调查4、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调查5、海西地区基层“公推直选”发展状况调查6、海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调查7、通胀背景下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调查8、海西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9、海西地区中小企业员工跳槽情况调查10、发达地区人力资本迁入的影响因素调查11、城市拆迁改造问题调查12、海西地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模式调查与分析13、海西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14、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15、海西地区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生的培养问题调查16、海西地区农民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17、城市新居民生活状况调查18、海西地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状况调查19、海西地区生态建设调查20、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调查21、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22、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23、海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24、海西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调查25、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26、城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调查27、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模式调查28、海西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状况调查29、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30、资源节约型企业调查31、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32、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33、海西名牌发展战略3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35、抗灾、救灾体系机制建设情况的调查36、海西地区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37、法律赔偿执行问题调查研究38、法律援助的现状和问题调查研究39、公益诉讼问题研究40、海西地区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42、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43、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44、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45、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4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47、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状况调查48、海西地区“两新”组织发展状况调查49、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调查50、“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调查二、思想教育类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实践经验调查2、高校党风及廉政文化建设调查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调查4、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调查5、宗教对大学生中的影响调查6、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兼职问题调查7、大学生勤工俭学中的维权问题调查8、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调查9、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调查1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11、大学生入党问题调查12、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13、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路径的调查14、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和管理问题调查15、“青年志愿者”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16、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17、公民对慈善捐款的态度及其原因调查18、公民社会责任感调查19、消费文化兴起调查20、民间信仰的表现及其原因调查和分析2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调查22、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23、社会转型期公民“亚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各团队将课题名称、成员名单(包括负责人)、系别班级、学号、联系方式等以书面形式上交。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题(3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5fe5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5.png)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青年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因此,如何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 探讨地方高校在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做法。
3. 构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与践行的有效路径,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1)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品质、担当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要包括:对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感。
(2)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包括责任感认知、责任感情感、责任感行为等方面。
2. 地方高校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案例分析(1)地方高校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分析其在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实践案例,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
(2)案例分析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地方高校在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与践行的有效路径(1)构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
(2)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思政课社会实践参考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465fa1d1f34693daef3eb1.png)
思政课社会实践参考选题思政课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一)(任选其一作调查)大学生骨干培养活动大学生三支一扶调查研究灾区“三孤”人员的志愿服务针对灾区居民开展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计划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卫生调查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学校食堂卫生情况调查城市和农村人口对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的研究新医改方案实施与和谐社会建设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粮食价格暴涨的因素及危害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措施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大学生蜗居现象调查农村医疗卫生扶助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支教基地”实践服务活动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研究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生存状况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调查大学生就业所需能力研究与现状分析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大学生村官境遇调研应用传统节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境遇孤寡老人生存现状调查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调研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状况调查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状况调查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调查区校共建加强社区团建调研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体系的构建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研究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于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状况的调查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城市管理与执法规范化问题研究民事纠纷法律调解制度研究公共场所的隐私权问题研究大学生支教活动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官执政能力调查“基层民主建设”实践调研活动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现状调查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大学生校际交流活动校园信用卡对大学生经济行为影响研究“三免一补”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安全问题研究教育公平若干问题研究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纸介阅读与网络阅读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探索公益广告研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文化下乡大学生文明新风宣传活动如何抑制房价问题调查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宣传与调研农村常见疾病调查及预防宣教活动公众对政府监管部门信心指数调查灾后灾区人民生活卫生状况调查研究青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青少年网瘾戒除调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调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媒多样化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城市青年工作区域化整体推进方式研究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特质研究青年创业面临的瓶颈与困境研究大学生在校园开展各类创业活动模式研究就业市场拓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研究参考选题(任选其一作调查)(二)1、本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调查研究。
思政实践选题
![思政实践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0cf641c5da50e2524d7fbf.png)
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选题一、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参考选题1、校园网络购物现状调查2、大学生休闲娱乐方式调查3、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状况调查4、大学生校外住宿情况调查5、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6、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7、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8、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9、大学生婚恋观调查10、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调查11、大学生校园文明状况的调查12、大学生暑期读书状况的调查13、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14、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的调查15、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16、大学周边日租房状况调查17、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18、我校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19、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20、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2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22、身边的感动——走访调查自己身边让人感动的人和事23、公众对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状况的调查24、当代青年社会交往方式的调查25、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和伦理道德建设的调查26、自媒体(微信或QQ等)的道德问题调查27、群众对“中国梦”认同度的调查二、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情况参考选题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2、“互联网+“与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3、大学生创业团队运行情况调查4、大学生创业基本能力要求调查5、大学生创业优劣势调查6、大学生成功创业团队组建调查7、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调查8、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调查调查9、大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吻合情况调查10、大学生就业实习见习情况调查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12、就业形势对在校大学生的启示调查13、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14、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调查15、大学毕业后“啃老”状况调查三、三农问题参考选题1、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问题调查2、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调查3、农民生活环境问题调查4、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调查5、农民工劳资纠纷问题调查6、子女在城市中就学问题调查7、农民工在城市中受歧视问题调查8、有关工会组织对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现状调查9、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10、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调查11、国家调整“三农”政策以来,农民生活发生的变化12、家电下乡问题调查13、农民医疗问题现状调查1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15、农村新农合实施问题调查16、农民养老问题调查17、关于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问题调查18、新生代农民返乡创业状况及对当地影响的调查。
社会实践思政报告选题
![社会实践思政报告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85b4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1.png)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选题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选题、实施过程及成果,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1. 选题背景(1)国家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社会需求背景: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
(3)大学生自身发展背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支持。
(3)现实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三、选题内容与实施方案1. 选题内容(1)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2)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选题策略(3)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4)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成果评估2. 实施方案(1)现状分析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现状,包括参与人数、实践内容、实践效果等。
(2)选题策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选题策略,如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文化传承、农村电商发展等。
(3)实施过程组建实践团队,明确实践目标、任务、时间安排等。
通过实地调研、项目实施、成果总结等环节,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思政课实践教学选题(3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选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78972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8.png)
第1篇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一代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选题旨在通过社区服务实践,探索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教育路径。
二、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1)丰富和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
通过社区服务实践,可以探讨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教育模式,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深化对青年责任与担当内涵的认识。
通过实践,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2. 实践意义(1)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区服务实践,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区服务实践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通过青年学生的社区服务,可以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实践内容1. 实践对象:我校大学生2. 实践时间: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3. 实践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少数民族社区等4. 实践内容:(1)社区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等。
(2)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文明交通劝导等。
(3)社区共建:与社区共同举办文化活动、文体活动、科普讲座等,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栏、海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总结与反思: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撰写实践报告,分享实践心得。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5e243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a.png)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大全一、社会实践1.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方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3.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现状分析4.“饮食安全”与“健康生活”——探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当代意义5.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意义和价值6.论新时代下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实践7.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思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道8.青年创业与就业政策研究9.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10.大众传媒对青年的价值观影响分析二、思想道德修养实践1.才德修身与道德品质塑造——从大学生思政课实践看人格的培养2.思想大改革盛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教育意义3.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道德规范与职业操守4.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个人发展5.高校学生干部的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6.中国传统美德与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追求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8.思政课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9.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10.学术诚信与大学生道德发展三、人文素质拓展实践1.大学生社团活动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2.思政课对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3.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论文化创新思维的发展4.探讨大学生公共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提升5.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6.社交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7.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8.大学生公益行动与人文关怀9.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与启示10.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与实践四、法律意识与法治实践1.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反思2.法治思维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3.大学生法律实践教育的策略与路径4.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与道德观的调查与分析5.大学生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法治教育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7.大学生文明行为与法律法规培养8.大学生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价值与意义9.大学生与网络法治的互动与冲突10.法律与道德的平衡——大学生法治实践的思考五、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1.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3.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进步5.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与运营6.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7.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成功案例研究8.大学生实践教育与创业意识培养的互动关系9.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10.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与策略以上是一些思政课实践报告的题目大全,每个主题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df995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思政课实践报告题目。
1.我与社区发展这个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发展实践活动,了解社区的发展状况、问题与需求,并提出自己对社区发展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学生需要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调研社区的环境、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况,掌握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进一步理解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报告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撰写报告。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通过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报告中,学生需要介绍所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活动内容、具体经历和感悟,同时分析对自己的成长和影响。
3.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新项目或创业项目,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困难,体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商业思维的重要性。
在报告中,学生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创新点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分析自身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收获与成长。
4.社会调查与研究报告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并撰写报告。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例如就业问题、高校生活压力、社会公平等。
通过实践调研,学生可以了解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在报告中,学生需要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和过程,陈述研究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5.名人访谈及人物传记报告这个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名人访谈或研究人物传记,了解名人的成长经历、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借鉴名人的成功经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279bd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5.png)
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题目有哪些
在思政实践课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总结、归纳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选择一个合适的实践报告题目不仅可以展现出个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思政实践课实践报告的题目:
1.“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完善”
2.“担当与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4.“爱国情怀与时代使命”
5.“价值观的塑造与价值判断的自觉性”
6.“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
7.“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
8.“理想信念与奋斗目标”
9.“道德情感与社会公德”
10.“个人修养与社会规范”
通过以上报告题目的选择,同学们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总结自己在思政实践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同时也能够在实践报告中展现出较好的文笔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写实践报告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选题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2a2c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选题一、选题背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政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题十分重要,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还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选题意义本次社会实践的选题为“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建议”。
选取这个选题是因为现今社会,乡村教育的问题备受关注。
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短缺、教育质量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可以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实践目标和内容本次社会实践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走访农村学校和与相关教育工作者交流,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具体实践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地考察乡村学校:深入了解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状况、教学设备、教育资源等情况,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
2.与农村教育工作者交流:与农村教师、校长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在乡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期望。
3.社区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与农村社区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乡村教育的看法和需求,探索乡村教育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四、实践方法和步骤本次实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和交流,以全面掌握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实地走访和观察:选择几所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学校的环境、教学设备、教育资源等情况,并与学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交流与访谈:通过与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在乡村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收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3.社区访谈和问卷调查:选择几个农村社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乡村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以及他们对农村教育现状的评价。
4.数据整理和分析:对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和规律,为提出发展建议提供依据。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预期可以收获以下成果和意义:1.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全面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提供客观依据。
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题目
![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86ff3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9.png)
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拟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践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3.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1. 选题及分组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地区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调研主题。
选题应贴近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例如:(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2)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分析;(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环保意识培养研究;(4)城市社区治理与青年参与度研究;(5)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创业现状及政策支持研究。
2. 调研方法各小组可采用以下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书籍、论文、政策文件等,了解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实地调研:走访相关单位、企业、社区等,与相关人员访谈,了解实际情况;(3)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特定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4)案例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各小组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调研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2)中期实施:按照计划开展调研活动,收集相关资料;(3)后期总结:各小组整理调研成果,撰写调研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四、实践成果1. 调研报告:各小组撰写调研报告,总结调研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2. 成果展示:各小组在校园内进行成果展示,包括PPT演示、海报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3. 社会影响力:通过媒体报道、公众号推送等方式,扩大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有哪些
![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1177d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1.png)
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有哪些思政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政课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实际,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而实践报告是思政课实践环节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撰写报告,学生可以对所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在选题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践报告选题。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供参考:1. 参与社区服务这个选题可以选择在社区开展的一些公益活动,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察,撰写一份关于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报告。
可以介绍自己参与的活动内容,活动对社区以及自身的影响等。
2. 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在这个选题中,可以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并深入观察和研究该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等。
可以通过采访、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撰写一份关于该社会问题的实践报告。
3. 参与志愿者活动选择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如为贫困地区的学生辅导、为老年人提供陪伴等,通过亲身经历,撰写一份关于志愿者活动的报告。
可以对所参与的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制作社会调查报告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制定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撰写一份社会调查报告。
通过分析和总结调查结果,对该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5. 参与环保活动选择参与一些环境保护活动,如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参与植树活动等。
通过亲身经历,撰写一份关于环保活动的实践报告,总结个人体验和对于环保意识的认识。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选题。
在撰写实践报告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文风的整齐,以使报告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
总之,思政课实践报告选题有很多,关键是选择一个与自身兴趣相关且具有一定实践性的选题,同时要注重对所参与的实践活动的观察、思考和总结。
思政课实践报告主题做哪些
![思政课实践报告主题做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30864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8.png)
思政课实践报告主题选择一、引言思政课实践是大学生修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具体实践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以指导和组织实践活动的开展。
那么,思政课实践报告主题应该选择哪些方向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二、选题角度一:社会责任与公益1.社会参与与服务–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关注社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一些公益事业的关注度。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选题角度二:传统文化与社会进步1.文化传承与弘扬–通过文化讲座、展览等形式,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当地传统文化,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2.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融合,探索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分析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促进文化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
四、选题角度三: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1.学生交流与留学经验–分享出国留学经历,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
–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2.文化交流与民族和谐–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分析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问题,促进民族和谐与进步。
五、选题角度四:科学与技术创新1.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注科技发展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引导科学与技术的良性发展。
2.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研究大数据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注信息安全问题,提出防范和应对措施。
六、结论选择一个适合的思政课实践报告主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其选题角度可以包含社会责任与公益、传统文化与社会进步、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科学与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实践选题
1. 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途径探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
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与成效研究
4. 青年网络文化的思政引导研究
5. 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实践研究
6.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7. 创新型城镇化的思政引领研究
8. 探索大中学生思政实践教育模式
9. 大众媒体中的思政教育研究
10. 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1.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道德建设的关系研究
1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引导研究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政启示研究
15. 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实践研究
16. 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8. 大学生社团活动中的思政引导研究
19. 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联研究
20. 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研究
21. 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22. 社区治理中的思政工作实践研究
23. 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研究
24. 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的思政引导研究
25. 思政教育对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26. 新时代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
27. 思政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探索
28. 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思政引导研究
29. 思政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
30. 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