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作者:罗羿寒尹上梓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31期摘要:广西文化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现阶段,广西文化产業整体实力偏小、资源开发分散、文化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影响因素一、引言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意义上,这一概念有时也被称为“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体文化”“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ies)”“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ies)”等,英国称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在日本则统称为“娱乐观光业”。
目前,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的文化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逐渐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并逐渐加以重视和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性及发展手段做出了部署。
党的十八报告对此也加以进行强调,党的十九大更是做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
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领域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国家统计局在官方网站发布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相关统计数据。
据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5万家企业的调查,2017年,这些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从区域划分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710亿元,占全国的74.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4853亿元、7400亿元和988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6.2%、8.0%和1.1%。
广西文化旅游思考
广西文化旅游思考[摘要]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而文化旅游业将是广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分析了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广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推动文化旅游创新等发展对策,希望为促进广西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文化旅游;问题;对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成为文化产业未来5年到1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宏观政策背景。
但是广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城市化率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珠三角地区相比,有不少劣势。
这样的现状决定了广西文化产业只能结合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差异性竞争,文化旅游业应该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1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
同时,狭义旅游业1万元增加值,可增加GDP414万元。
2009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达到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收入占全区GDP的8.99%,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从这点看,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拉动广西GDP的增长,可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一、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优势由于美丽独特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广西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优势明显。
广西文物古迹遍布,拥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9大类。
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为广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历史学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1010200001杨彬广西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文化内涵研究脞说黄振南2.201010200002奉有凤贺州瑶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以盘王节为例何海龙3.201010200003覃飞艳晚清时期的广西政府性平时社会救济研究邓永飞4.201010200004蓝卫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民间歌谣传承与保护探析何海龙——以壮族“三顿欢”为例5.201010200005蓝崇方忻城莫氏土司的军事活动及其影响探析蓝武6.201010200006李金明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刘晖龙7.201010200007黄建勇清代协饷制度广西实施宾长初8.201010200008闫慧芳山西省中阳县民间剪纸传承与保护探微黄振南9.201010200009程冉论清代婚姻制度的两面性——以《红楼梦》为例邓永飞10.201010200010张博闻“土司学”研究态势及其学科构建刍议蓝武11.201010200011张永1930年代中国白银危机探因黄振南12.201010200012刘骏丽浅析中国在南苏丹问题上的决策:1956—2014范丽萍13.201010200013张吴斌明代桂林景观建筑变迁对当今旅游发展的启示刘祥学14.201010200014栗颖高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李庆忠15.201010200015甘甜甜论蒲庙五圣宫的发展及历史意义范玉春16.201010200016廖碧霞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妓女发展状况(1927—1937)黎瑛17.201010200017李达铎中学历史教学校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刘晖龙18.201010200018农福娘孔子学院在越南述评范丽萍19.201010200019韦柳青从《申报》女性服装广告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女性审美特点黎瑛20.201010200020白文越清末新政与广西社会现代化转型黎瑛21.201010200021闵启燕广西铜鼓文化内涵、保护与开发研究廖国一22.201010200022覃天娇试论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知识分子与反战运动范丽萍23.201010200023李珍抗战时期桂林的城市发展与景观变化宾长初24.201010200024唐润莲宋代广南私盐的几个问题汪天顺25.201010200025李丽萍近代梧州城市转型与景观演变宾长初26.201010200026于萍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以人教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邓璟生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为例27.201010200027李燕“活化”高中历史地图的运用研究李庆忠28.201010200028何天凤1927-1949国民政府财政预决算对比分析——以中央、省两级财政徐毅为背景29.201010200029陈丽宪一个乡村士子眼中的近代衰乱之世——以《退想斋日记》为研究中宾长初心30.201010200030郭莹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红色历史故事为例邓璟生31.201010200031宋业贵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析刘晖龙32.201010200032陈润娟论近代北海水上人家的生存状态宾长初33.201010200033李文丽李纲战术思想研究汪天顺34.201010200034劳永进新课改实施下历史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研究刘晖龙35.201010200035张厶文以古代建筑为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广西钦州为例邓璟生36.201010200036黄芬插图在中学历史情境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刘晖龙37.201010200037陆顺基浅析村落文化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价值的影响宾长初——以大芦村为例38.201010200038曾永梅广西灵山县几项代表性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廖国一39.201010200039陈柳妃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邓璟生40.201010200040班露露新课程高中历史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探究邓璟生41.201010200041霍春英新课程高中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刘晖龙42.201010200042韦秀洪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育邓璟生实习改革为例43.201010200043李杰亮论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变化(1964-1968)王本涛44.201010200044苏芝桂试论阿罗约时期的菲中关系:2001—2010范丽萍45.201010200045覃一芳龙启瑞《经籍举要》述论韦勇强46.201010200046张煜丽石刻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桂海碑林为例邓璟生47.201010200047许晓彤新桂系时期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投资研究黎瑛48.201010200048谢瑞恩《全球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庆忠49.201010200049庞春燕抗战时期华侨对广西的贡献——以桂东南地区为例唐凌50.201010200050黄金红宋代中原文化在广西传播的研究蓝武51.201010200051黄榆探析1915——1937年中国新女性的就业特点黎瑛52.201010200052陈思媛广西陆川客家祭祖文化探析何海龙53.201010200053贾绪振浅谈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场救护活动黎瑛54.201010200054陶镇连桂东南宗祠建筑文化述论何海龙55.201010200055张小莲现代话剧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影响述论邓永飞56.201010200056冯秀秀宋代邕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维探究蓝武57.201010200057柳广凤高中历史文字史料教学实践探究邓璟生58.201010200058刘楚妍明清榜姓探讨邹长清59.201010200059梁丽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课前提示”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李庆忠60.201010200060陈宇新桂系时期广西“新民团”探析黎瑛61.201010200061黎宇萍论北流宾兴组织在清代广西的地位与作用唐凌62.201010200062高久龄高中历史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研究李庆忠63.201010200063李君兰“北师大”版书眉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李庆忠64.201010200064韦雅静高中历史道德情感教育研究李庆忠65.201010200065宁文力论明代广西的学校教育蓝武66.201010200066付彩莲“康乾盛世”与西南边疆的开发——基于凌云县历史碑刻及文献资唐凌料的分析67.201010200067朱彩云宋代广西人口与农业的发展周建明68.201010200068黎静玲清代至民国时期贺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迁邓永飞69.201010200069潘梅明清时期贺州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探析范玉春70.201010200070蒙春莲清代刻书发展趋势的量化研究——来自于《全清分省分县刻书考》、徐毅《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的证据71.201010200071刘建军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探究刘晖龙72.201010200072李玉清代公共建筑成本的量化研究——来自碑刻的证据徐毅73.201010200073李红梅广西出土汉代铜镜与社会生活初探廖国一74.201010200074刘博杰论“三寓政策”与新桂系的军事建设黎瑛75.201010200075佘丹丹清代出版机构考徐毅76.201010200076何景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合浦郡为中心周长山77.201010200077杨乔叶论民国初年旧桂系的“清赋”行动宾长初78.201010200078铁元神试论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以甘青地区为中心廖国一79.201010200079李婉莹北宋农业经济历史研究汪天顺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0201060梁开胜广西靖西县边境旅游发展策略探析钟珂2.200911701250罗巍兴安县灵渠景区的开发空间廖文芳3.201010201080叶永俊桂林市香港游客旅游活动研究廖文芳4.201010201081成碧秀上林县金莲湖综合景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201010201082曾文杰桂林恭城文庙国内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发展研究吴晓山6.201010201083韦文智发展罗城山野葡萄酒旅游探究农朝幸7.201010201084廖国俊毛南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8.201010201085麻博文桂林游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以桂林景区为例马艺芳9.201010201086杭茜北京故宫可持续发展研究——“适时门票涨价”廖文芳10.201010201087徐利娟旅游标准化建设对旅行社的影响——以桂林南北假日旅行社为例徐洁11.201010201088杜红雪浅析沈阳满族民俗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吴晓山12.201010201089祝家佳试论新《旅游法》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的影响李敏13.201010201090王佳君酒店个性化服务的优化与发展研究—以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为例廖勤14.201010201092邹京瑶宗教文化对庐山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张燕15.201010201093杨洁桂林尧山景区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吴晓山16.201010201094李婷婷浅析王府井希尔顿酒店管理培训生项目覃江浩17.201010201095陆克茂漓江机动竹筏噪音污染调查研究杨亚斌18.201010201096卢虹朱我国特种旅游项目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探究——兼对阳朔热气球事故处理的反思杨亚斌19.201010201097韦妍武鸣伊岭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0.201010201098朱小凤桂林高星级酒店品牌形象塑造吴晓山21.201010201100覃新平对旅游产品更新优化的思考——以南宁市灵水风景区为例王林22.201010201101李倩浅谈南宁市伊岭村乡村旅游发展徐洁23.201010201102孙家勤民族文化与主题酒店设置研究李闰华24.201010201103韦升笛浅论烟台金沙滩喜来登度假酒店餐饮部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吴笛霜25.201010201104陈玉婷南宁那马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6.201010201105汤嘉敏钦州跳岭头民俗旅游开发徐洁27.201010201106梁敏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探析黄松28.201010201107张榕彩广西融安骑楼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吴晓山29.201010201108施佳伟桂林旅游城市化的现状与影响分析张燕30.201010201109高歆桂林欧美客源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谭丽林31.201010201110周玲玲桂林景区门票经济转型之困和应对策略初探王林32.201010201111刘灵丽兴安葡萄节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3.201010201112李小芳基于社区参与下的灌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马艺芳34.201010201113邓微桂林漓江旅游富民现状及对策研究廖文芳35.201010201114李凯妍兴坪古镇特色旅游小镇发展对策研究陆军36.201010201115何泳龙梧州国际宝石节会展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7.201010201116杨萧蓉我国境内国际品牌酒店服务补救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桂林喜来登和北京王府井希尔顿为例覃江浩38.201010201117卢滢桂林酒店业网络营销现状与发展研究王雪芳39.201010201118黄钦强梧州市休闲旅游产品现状及优化研究王雪芳40.201010201119江小敏广西藤县道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探析王林41.201010201120莫万远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以携程网为例张燕42.201010201121罗舒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酒店营销策略探讨—以桂林五星级酒店为例覃江浩43.201010201122梁婷广西北海银滩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者消费行为角度马艺芳44.201010201123陈承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徐洁45.201010201124黄荣珍桂林市高星级酒店钟点工雇用模式的现状及其优化吴笛霜46.201010201125罗谕蔓关于构建群众更加满意的导游服务创新体系——以桂林导游为例谭丽林47.201010201126刘静娴酒店培训体系完善初探——酒店奖励培训体系的构建王雪芳48.201010201127黄海容厦门悦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途径探析刘小彤49.201010201128韦佳敏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行政楼层运营模式分析吴笛霜50.201010201129覃吉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推动下的旅游产品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徐洁51.201010201130莫龙娇浅析酒店基层员工满意度对酒店经营发展的影响—以桂林星际酒店廖勤为例52.201010201132杨文清桂林冠岩景区安全管理探析马艺芳53.201010201133庞攀浅析桂林帝苑酒店衰退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笛霜54.201010201132陈雪雁浅析玉林云天文化城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马艺芳55.201010201135王朝勇桂林熊村农家乐旅游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6.201010201136黎夏宜大容山森林公园养生旅游开发研究农朝幸57.201010201137何丽梅西林句町文化旅游特色及开发策略钟珂58.201010201138陈翠莲论百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刘小彤59.201010201139黄普悦浅论百色市红色旅游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钟珂60.201010201140潘攀旅行社服务失误与补救策略探析——以桂林旅行社为例谭丽林61.201010201141黄春映贺州文化旅游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62.201010201142林慧华黄姚古镇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研究陆军63.201010201143朱红艳田东红色旅游体验性产品开发设计研究陆军64.201010201144封华淼探讨王城景区与广西师范大学和谐共建问题杨亚斌65.201010201145梁三春凤山县三门海景区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陆军66.201010201147覃国岸基于RMP分析的桂林市夜间旅游产品研究谭丽林67.201010201148韦承谟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探讨林刚68.201010201149韦再河大桐木湾村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杨亚斌69.201010201150韦贵方广西象州县九子洞庙会旅游开发研究王林70.201010201151 韦松探析桂林婚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王雪芳71.201010201152 何文莲深圳国旅出境旅游产品在南宁市的营销策略探析谭丽林72.201010201153 周春梅桂林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研究陆军73.201010201154 李倩文网络负面口碑对酒店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及决策研究覃江浩74.201010201155 尹春风云南腾冲温泉度假养生旅游发展研究陆军75.201010201156 刘思云南省那柯里茶马驿站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王林76.201010201157 张燕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旅游提升发展研究陆军77.201010201158 杨荣凤庆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李敏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1701183 周雯婧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廖国一2.201010201159 梁昌宇从龙胜红瑶晒衣节看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李敏3.201010201160 罗丽娜探析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李闰华4.201010201161 樊晓雪网站修谱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大中华族谱网为例李闰华5.201010201162 李昳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保护探索——以杨柳青年画为例沈继松6.201010201163 孙建波桂林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刘道超7.201010201164 张博华日本初音产业链分析及启示刘小彤8.201010201165 刘菁国际旅游胜地背景下独秀峰•王城景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彭家威9.201010201166 邵九生桂林维新变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江田祥10.201010201167 任靖网络游戏流行性影响因素浅析——以英雄联盟为例李天雪11.201010201168 钟林芷中国广西地区与日本冲绳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廖国一绳刺身为例12.201010201169 玉燕军网络小说经济化发展的SWOT分析李敏13.201010201170 杨正龙广西隆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与发展分析吴晓山14.201010201171 何紫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传承陈国保15.201010201172 李哲杭州西湖后申遗时代保护开发建议陈洪波16.201010201173 李业免费开放背景下桂林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析彭家威17.201010201174 苏亚丹农业旅游节庆走特色可持续性发展路线分析—以恭城桃花节为例彭家威18.201010201175 刘常青都市报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以三湘华声全媒体为例农朝幸19.201010201176 陈彩萍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及对王城博物馆的启示陈洪波20.201010201177 刘荣珍论潮汕文化对当地学校教育的影响陈国保21.201010201178 韦璇1949以后台湾考古学发展历程----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集刊”袁俊杰为视角22.201010201179 黄明荣黄姚古镇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陈洪波23.201010201180 罗土粮桂林书画艺术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林刚24.201010201181 韩雯雯基于4C组合对郭敬明旗下文学作品营销策略的探讨林刚25.201010201182 杨群以赛事为核心推进高尔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分析林刚26.201010201183 胡夏容从文化创意产业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则、路径及方法——以“爸爸去哪儿”为中心刘道超27.201010201184 蓝丹绮中国古代文学的影视化之路——以《西游记》为例刘道超28.201010201185 莫秋群资源禀赋优势视野下博白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沈继松29.201010201186 侯群惠古民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究—以深圳观澜版画村为例农朝幸30.201010201187 韦金沙那坡黑衣壮文化旅游开发探析张燕31.201010201188 杨桂玲黄姚古镇文化旅游的ERMP分析张燕32.201010201189 覃奕论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可行性与效益——以广西东巴凤“金三角”寿乡旅游区为例陈国保33.201010201190 韦姣红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探究——以桂林市实体书店业为例廖勤34.201010201191 韦伟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刘小彤35.201010201192 陆丽君宜州市“刘三姐”文化品牌战略研究彭家威36.201010201193 廖静桂林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李闰华37.201010201194 覃春红桂林旅游工艺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廖国一38.201010201195 陆天浅论国内电子游戏产业陈国保39.201010201196 程瑶桂林影视基地的构建与发展对策李天雪40.201010201198 石凯楠舞台情景剧的现实构建: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理想冲突——以话袁俊杰剧《有一种毒药》为例41.201010201199 刘路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扬州青楼文化研究江田祥。
广西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及其路径实证研究
广西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及其路径实证研究林培炜 吴通莉广西的乡村旅游发展经历资源特色导向、农业产业带动、政府政策驱动时期后,进入市场需求导向时期。
但是,当期的匮乏旅游发展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
本课题在于探讨广西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的现状、条件以及制约因素,以理论分析和实地研究的方法,剖析广西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路径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论述为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风貌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缺乏整体的科学规划,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广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新。
如何利用好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营造服务品质更高、旅游体验更深刻的休闲区,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已是大势所趋。
一、广西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基础资源(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西土地类型齐全,地貌周高中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南部临海。
广西区内大多乡镇拥有许多尚未开发的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且使用土地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开发。
广西本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据统计,广西森林覆盖率已达62.28%,2017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0.5%,位于全国靠前水平。
(二)独特的人文资源广西历史悠久,形成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
多民族的长期聚居和建设发展,使广西拥有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不失为良好的发展路径。
广西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广西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多年来,广西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广西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经济发展广西经济多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面向东盟的外贸合作持续升温。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汇处,具备便利的贸易条件和优惠政策,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枢纽。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
旅游业发展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例如,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美景迷倒了无数游客;北海的银滩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滩之一,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而南宁则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文化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壮族民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自治区政府积极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广西的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时,广西还加强了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了教育水平,为广西未来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广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和连接东盟的桥梁,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这将为广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深化改革开放广西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广西还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加强创新驱动广西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推动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广西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资源。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 : 在新 增 长理 论 下对 民族 文化 产 业和旅 游产 业进 行研 究 , 可 以促使 两者 融合发 展 。 目前 , 广 西 民族 文 化 产 业和旅 游 产业 资 源优 势 突 出 , 但 民族 文化旅 游产 品仍 处 于低 水 平重 复 开发 状 态 , 民族 文化 旅 游 产 业 结构 层 次较 低 。基 于新 增 长理论 发 展 广 西民族 文化 旅 游产 业 , 应 注重科 技 创新 , 打 造 民族 文化 旅 游新 业 态 ; 建设 高 素 质人 才 队伍 , 以保 障 民族 文 化产 业和 旅 游产 业 融合 发展 ; 完善 市场 体 制 , 转 变 经 济发 展 方 式 , 为 民族 文化 旅
惠 和财 政补 贴 方 面产 生 重 要 作 用 , 避 免 了政 府 对 市
场 的扭 曲 , 有利 于促 进 经济 增 长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1 1
基 金项 目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中央 高校 基 本科研 业务 费专项 资金 项 目( 1 2 Z Y X S 0 8 ) ; 国家社会 科 学基金 西部 项
目( 1 1 X J Y 0 1 6 )
作 者 简介 : 陈红玲 ( 1 9 7 5一) , 女, 湖 南新 化 人 , 西 南 民族 大 学西 南 民族研 究 院博 士研 究 生 , 广 西 大 学 商 学 院副教授 ; 陈文捷 ( 1 9 6 7一) , 女, 湖 南衡 阳人 , 广 西 大 学商 学院教 授 。
正确选 择 。
一
系 。内生 技术 变 化 模 型 的 主 要 贡 献 者 有 罗 默 、 阿吉
翁 和霍 依 特 、 格 罗 斯曼 和赫 尔 普 曼 , 内生 增 长 理论 解 释 了技 术 进步 的内在 机制 , 分 析 了知识 外 溢 、 人 力 资 本 积 累 和技术 创新 对 经济 增 长 的影响 。
广西和行业发展现状
广西和行业发展现状广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自治区,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圈的重要门户和节点。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广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个行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全面发展的趋势。
首先,广西的农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广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米、糖、茶叶、水果等,同时也是中国三大糖业基地之一。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广西的农业产能不断增长,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广西的工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广西是中国的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化工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锌、铝、氟等,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此外,广西还加大了对优势产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支持,如汽车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等,推动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再次,广西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广西位于中国南方,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有象山风景区、大宁河风景区等自然景观,还有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广西旅游的重要景点和资源。
广西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了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后,广西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广西的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广西的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广西的各个行业提供了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这些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和应用,促进了广西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总之,广西的经济和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全面发展的态势。
农业、工业、旅游、科技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增长,也提升了广西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区域合作的加强,广西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市场的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未来,广西将不断加强改革开放,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实力和竞争力” 。正确 认识 广西文化产业现状 ,深入研究文化产 业的发展方 向及发展对策 .确立 广西文化产业在 全国 的有利地 位 积极参 与国际竞争 是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 发展 的必然选择。 在本文中采 用冯子标教授的分 类方法 ,即依照文化产业所包 含的产业 内容 肾其分为 资源型文化产业 ,即以文化资源 为基础 的产 业 ,包括文化旅游业 文博业 民俗文化产业等 ; 创意型文 化产业 .即以知识创造为基础 的产业 包括 演艺 业、音像业、游 戏业 、广播电视业 、报业 、广告业等 , 制造型文化产业 即以生 产技术 和产 品制造 为基础的产业 . 包括各类文化产品的制造 及经 营部 门。
的产 业 化 发 展 。
广 西 创 意 型 文化 产 业 发展 模 式 内涵 : 1本 发 展 模 式 要 求 广西 的创 意 型 文化 产 业 要 以 知识 创 造 为 基 .
物馆类 ) 和少数民族 民俗文化业 ( 壮族 民俗 、 苗族 民俗 、 侗族民俗 ) 础 。结合广 西特色文化资源和已有的文化知识型人才为背景 , 形 成 以文艺创作、文学研究 、民俗 民风研究 、艺术创造和创意理念
创意型文化产业以知识创造 为基础 , 包括动漫业 、 音像业、 游
、
资源性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资源型 文化产业 以文化资源为基础 ,包括文化旅游业、博览 戏业 、广告业等 。这一类型 文化产业的典 型特征是 以知识创造为 业,民俗文化产业等。这些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强 ,特 色明 基 础 ,这 种 特 征 决 定 了人 才和 人 力 资 本 在 创意 型 文 化 产 业 的 发展
本质上看 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模 式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胜平安乡的平安壮寨,借助龙脊梯田稻作文化景观;
() 6融合当地乡村民族风 隋 开展的乡村旅游 , 如阳朔高 田镇枥村等; 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断面世。 目 , 前 乡村旅游成为广西旅游开发的一大特色, 成为广西旅游业 的品牌。乡村旅游因其具有开发难 度小 、 见效快 、 风险低 、 适应大众消费等特点 , 在各地 农 村 兴旺 红火 。 在乡 村旅游 日趋 红火 的 同时 , 方政 地
这种乡村优秀文化大破坏在目前的乡村旅游中是屡屡上演而且这样的文化大破坏在广西部分乡村旅游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二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矛盾随着广西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不少问题和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前进和提升应当引起广西各地政府旅游部门旅游经营者足够的重视并提出相应对策广西乡村旅游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
【 收稿 日期]0 1 0 — 0 2 1- 1 1
义新农村五条标准 中的“ 经济发展 、 生活宽裕” 了 作 很好的诠释 。 以阳朔为例 , 阳朔是以田园风光和乡村
旅游见长的国际旅游 目的地 , 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
[ 网络 出版】n : w . k.e k msdti4 .28C.0 1 6 304 . 0hml C h p, wwc i t c /eal 51 6 . 2 1 0 2 .9 00 .t NKI4 — 2 8C.0 16 30 4 .2 , n n/ / 2 :5 1 6 / 2 1 0 2 . 00 0 9
宁软
既 学 报
2 1 年第 1 卷第 4 01 6 期
2 1 Vo .6 0 l 11 No4 .
J u a f n igP ltc nc o r l n n oye h i n o Na
广乡旅发现与在题析 西村游展状存问分
广西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广西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1. 本文概述在“本文概述”段落中,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广西旅游业的竞争力状况,通过系统梳理广西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市场发展动态以及相关政策环境等多维度因素,全面展现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章首先回顾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性成果,进而对其主要优势及特色资源进行了详尽阐述,如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等。
本文将进一步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翔实的数据资料,对广西旅游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揭示其内在优势与现存短板。
针对广西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区域协同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我们将展开深度探讨,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与改进措施,以期推动广西旅游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与对策探讨,期望能为广西旅游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实践指导。
2. 广西旅游业发展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地处亚热带,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近年来,广西旅游业发展迅速,依托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世界级自然遗产——桂林山水,以及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旅游业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和线路,如“桂林—漓江”黄金旅游线、“北部湾滨海度假区”、“中越边关风情游”等。
同时,自治区内各城市和地区也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业态,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旅游产品体系。
广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例如,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景区环境,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国家旅游市场,扩大广西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一)文化品位不高,旅游产品单一。
伴随旅游产业的转型,旅游市场由观光转为休闲度假,而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产品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一些因具有奇特的自然资源而被称为优质国际知名品牌的旅游地区,由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忽略了文化和人力资源,文化底蕴欠缺,文化娱乐消费不高,已经导致旅游业发展的停滞。
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商品的市场份额和类别少;二是包装不华美,水平低、质量差;三是市场价格乱,购物环境差;四是特色商品销售范围小,销售通道窄。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旅游购物收入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例很低。
(二)创新性不强,缺少专业人才。
旅游人才是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必要因素,是旅游资源的关键,旅游人才分为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才储备。
但旅游人才与当前水平、规模、质量、能力、文化不适应,不协调,明显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培养速度成为限制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旅游文化人才与从业者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全国各地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的比例较低,非常缺乏高级从业者。
所以,旅游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
(三)市场主体不成熟,无法适应多变的旅游市。
场事实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是脆弱的。
首先,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竞争在逐渐加剧。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旅游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次,旅游业对政治多元化有强烈的反应,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有更密切的接触。
第三,以旅游业为发展依托的地区,由于旅游资源、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吸收劳动力。
一些旅游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可能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针对日益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旅游业尚未发展成较成熟的企业,缺乏稳定和完善的系统,无法面对旅游客人的增长和旅游季节交替的变化,因此旅游业在适应旅游市场上应有一个更高的标准。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体验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作为世界上拥有丰富、多元民族文化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字数:216】1.2 研究意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水平。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点、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资源,是体现民族风情、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这些资源涵盖了民族建筑、服饰、饮食、舞蹈、音乐、民间传说等方面,展现了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习俗,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藏族的唐卡艺术、苗族的芦笙舞、哈尼族的梯田景观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2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各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1. 多样性和丰富性。
广西旅游产业现状与趋势
广西旅游产业现状与趋势广西位于中国中南部,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广西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广西旅游产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一、广西旅游产业的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广西拥有壮、瑶、苗等众多民族,民族文化多元化,古朴而独特;拥有桂林、阳朔、象山等壮丽的山水风景,以及南宁、桂林等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广西的交通、通讯、酒店、景区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环境。
3.旅游市场需求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首选休闲方式之一。
广西的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增多。
4.旅游业貢献经济效益:旅游业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旅游业促进了广西的经济增长,提升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广西旅游产业的趋势1.生态旅游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成为新的热点。
广西作为中国的生态宜居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生态资源,可以发展绿色旅游、休闲农业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2.民俗文化旅游推广: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未来,广西可以继续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宣传,推出更多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了解广西的民俗文化。
3.旅游业与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旅游业也在逐渐与科技融合。
未来,广西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开发更多的智能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还可以发展体育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美食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广西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
5.旅游业与文创产业结合: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陈兴旺【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文化旅游上。
针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一是深化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品牌化发展;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 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people’s focus on tourism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cultural tourism.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one i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ourism culture;the second is the in depth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rand;three is to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to reinforce tourism estate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is.【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9)005【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品牌【作者】陈兴旺【作者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城市管理系,安徽凤阳 2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人们不只是对自然风景的观光,而逐渐转移到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精神和文化享受,旅游只是一种形式,而文化才是内核,这就是文化旅游。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前景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前景作者:何颖刘倩玲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20年第07期近年来,广西自治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加大力度,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以旅游产业为平台,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以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注重内容产业的支持,营造艺术氛围,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品质档次;开展以“一带一路” 建设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展现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国际性区域发展张力。
发挥优势,补足短板,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制度建设,适应新时代需求,进行融合发展,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发挥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面向东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上,在提高文化法治化建设水平同时,努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鼓励文化内容创新,融合发展,发展“一带一路”国际性文化,实现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取得初步成效,并正在向纵深方向探索发展。
在改革中稳步发展的广西文化产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广西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社会功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为持续推进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广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加大力度,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旅游业,是融食、住、行、购、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和区域大交通格局新变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市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增强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我市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我市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启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 领导重视程度在增强。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研究旅游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启东发展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从理顺体制入手,组建启东市旅游局,负责市委市政府各项旅游决策的落实,履行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业务指导、资源整合和行业管理的职能。
同时,专门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 规划编制工作在推进。
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实施总体规划和分项目规划同步进行,逐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目前,全市已编制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圆陀角区域概念性规划》、《圆陀角区域详细性规划》和《启隆北湖地块发展战略研究》等“三个规划和一个方面研究”,并部分通过了专家评审。
《吕四海洋风情区概念性规划》、《新湖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圆陀角重点区域深化设计》、《圆陀角旅游总体规划》等已进入设计和启动阶段,为全市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引领作用。
3. 项目投资力度在加大。
近几年,由于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参与旅游投资的双重因素的影响,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正在快速加以推进。
一是政府性投资正在加大。
投资200多万的吕四洞宾广场完成招投标,已进入施工阶段;投资800多万的圆陀角老景区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投资1000多万的黄金海滩风景区项目已进入地质勘探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即将进入施工阶段;投资2000多万的鹤城公园改扩建项目正在编制方案,下半年将正式开工;同时大桥主题公园项目已摆上议事日程。
广西旅游发展现状
广西旅游发展现状广西是中国的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广西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广西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进一步便利了游客前往广西的交通。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广西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如世界自然遗产地凤凰岭、天坑群、龙脊梯田等;还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象山、靖西大观园、宁明瀑布群等。
此外,广西还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白龙江自然保护区、东党山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地方保存了广西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植物种类。
广西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广西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如桂林的灯笼节、南宁的花车巡游等,这些活动展示了广西的民族文化魅力。
广西的旅游业也在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
广西与东盟国家建立了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了双方在旅游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广西还参加了国际旅游博览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展会,扩大了广西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广西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旅游业的发展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桂林、阳朔等地,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还相对滞后。
其次是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此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旅游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进一步发展广西的旅游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其次,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扩大广西的旅游市场份额。
广西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探析
广西文化产业园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国际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繁荣。
广西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还要面临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困难。园区内缺乏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人才储备不足,阻碍了园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广西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突破,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才能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2.5 广西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对策
广西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
广西文化产业园是广西重要的文化产业聚集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通过对广西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历程、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对策的分析,揭示了该园区的现状及存在的挑战。在探讨了广西文化产业园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广西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为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6.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3.3 结论总结
通过对广西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园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西文化产业园能够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摘要】本文侧重于对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在文章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情况。
接着,在分别对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概述、旅游开发现状、开发策略、推动力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文章对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前景、开发建议和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农业文化遗产。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现状、策略、推动力、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建议、重点。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农业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遗产包括独特的耕作方式、传统种植技术、农耕节庆等,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对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开发并不充分,一些宝贵的文化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
有必要开展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融合。
通过深入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规划,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广西,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与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方式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升级、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是该地区独有的宝贵资源,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欣赏、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作者:林轶屠靖斌邹诗琦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08期摘要:当前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内涵、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一般等问题。
通过分析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创新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数字转型4个方面的创新对策,实现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广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文化旅游消费要持续提质扩容,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促进民营文化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5点举措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对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面对全国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提质升级的格局,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需紧抓时代脉搏,积极探寻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创新策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整体较强,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广西壮族自治区自1999年开始设立了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截至2018年该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超过38.4亿元。
2018—2020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
与其他经济实力相近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对旅游发展资金的支持对比,广西财政安排的旅游发展资金在中西部地区大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在广西财政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旅游产业迎来了繁荣发展期。
广西旅游产业在2010—2019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旅游总消费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在全国处于前列。
2019年,在大多省份旅游业增势放缓的背景下,广西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0 241.44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34.4%,同时也成为继粤、苏、鲁、川、浙之后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第六个省份。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的高速增长也反应出文化旅游产业的高速增长。
同时还要看到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态势。
2018年,广西入境旅游的人数和国际外汇收入中,桂林市分别占比48.85%和54.87%,国际外汇收入高达广西入境旅游一半以上;国内旅游南宁领先,桂林次之,国内旅游总收入占据广西旅游总收入的35.76%。
除此之外,国内旅游柳州市、玉林市和北海市发展相对较好。
桂林因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山水文化甲天下而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南宁和柳州则经济优势突出,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效果也较强[1]。
整体来看,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桂林和南宁一北一南双心中,柳州、北海和崇左稍有亮点,其余各市则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发展布局不平衡。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但产品开发缺乏价值内涵广西以山水旅游资源冠绝全国,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更是禀赋异常。
广西的土地上生活着以壮族为主,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据统计,广西全区国家级非遗名录共为52项,其中有民俗类三月三(壮族三月三)、中元节(资源河灯节)等16项,传统音乐类侗族大歌、多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等8项,传统舞蹈类狮舞(田阳壮族狮舞)、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等7项,传统戏剧类粤剧、桂剧等7项,传统技艺类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民间文学类刘三姐歌谣、壮族嘹歌等5项,曲艺类广西文场、桂林渔鼓2项,传统美术类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1项,传统医药类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1项;而全区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则多达762项。
除此之外,还有考古遗址类桂林甑皮岩遗址、龙隐岩摩崖石刻等,革命活动纪念地桂平金田村、百色红七军军部等,民族美食类瑶族糯米甜酒、打油茶等。
依托于这些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自治区可以将历史遗迹、文物、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延展内容加以展现与演绎,满足旅游者体验旅游文化深层次内涵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各种旅游专项资金的扶持下,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取得不断地进展,打造了一批高端“桂字号”的文化旅游产品,诸如大型情景音乐剧《印象·刘三姐》。
与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比,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则显得比较单调,在整体上还存在旅游产品供给形式单一、内涵挖掘不足、创新不足等问题[2]。
踩高跷、马戏、跳竹竿、抛绣球、高空舞狮、融安赛龙舟,这些表演模式在全国随处可见,而旅游的本质是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趋同的模式则会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3];南宁大明山有深远的驼越文化、浓厚的养生文化,其规划建设布局及其景观标识却无法体现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开发的一些娱乐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内涵,无法展现广西民族文化精髓;各级博物馆几十年如一日,以陈列展示为主,缺乏创新,少有旅游者能够领略其文化价值内涵;花山岩画主要开发利用形式是建设运营传统景区,文化资源转化成产品开发的方式还较单一,与消费结合的特色创意产品不多,开发的衍生品市场价值和认可度还不高。
(三)综合效益与旺盛的市场需求不匹配作为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超过30%,全国第六个旅游总消费突破万亿大关的省份,广西的旅游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但是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却与综合效益不相匹配。
旅游综合效益是指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之和。
经济效益又分为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两部分,宏观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微观经济效益是指各类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4]。
2017—2019年,广西旅游业的总消费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速度较快,旅游总消费增幅超过33%,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增幅,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
广西文化旅游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缺乏本土培育的文化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小等问题。
《印象·刘三姐》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开启了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但是其运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十多亿债务加身,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而产生的后果就是文化旅游产业产生的大部分利润会被抽取到别的省份,只留下小部分利润维持企业的运转。
最能体现社会效益的就是增加劳动就业机会,2016年各文化机构劳动就业人数14 992人,同比增长6.62%;2017年劳动就业数14 488人,呈现负增长;2018年劳动就业人数15 856人,同比增长9.44%,与广西旅游产业总收入相比,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显得明显较低。
生态和环境是旅游活动发生的基础,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既可能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可能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和污染[5]。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不断超出所能容纳游客活动量的最大值,使民族文化旅游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退化。
旅游超负荷的现象不断发生,旅游目的地居民形成愤怒情绪,从而对旅游的发展采取敌对态度。
环境效益低下成为阻礙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开发和经营要朝着正确、有效、既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又有利于旅游文化方向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经营。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旅游空间格局当前广西文化旅游政策主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为主,对于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政策支持不够。
优化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就要不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文化旅游较弱市县的基础设施建设。
致力各区域间的互通联动,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按线路、集群等方式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效应,促进不同区域的优化組合;二是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予政策支持,吸引更多文化旅游相关企业前来入驻;三是加强营销推广,要将品牌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改变国内外的游客只知桂林,不知其他市县的认知。
(二)创新特色文化资源、赋予文化内涵广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并不等同于旅游产品,更不能算是产业。
因此,广西要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转换文化资源,形成产品输出。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旅游者审美情趣是有区别的,他们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各自凭借自己的审美情趣对异质文化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因此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横向特色和纵向创新两个方向进行,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审美情趣。
横向上是在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上与其他文化旅游做出区别,将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提炼,形成鲜明、唯一、独特性,使得文化旅游产品能够直击人的心灵,以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审美需求。
纵向上则是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充分整合与创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积淀、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外环境因素,设计理念和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地碰撞融合,深层提升旅游的品质与意义。
(三)打造龙头文化旅游企业,带动整体发展在产业集群中,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跃度、转型升级能力往往较为薄弱。
在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道路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
目前不少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主动引领的意识,因此打造龙头文旅企业可以带动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挑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扶植对象,并结合每家企业的特点制定企业成长路线图,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整合各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
深化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文化旅游企业。
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形成不同所有制文化旅游企业共同发展、大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相互促进、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
鼓励和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渠道上市挂牌。
(四)数字化转型升级,抵御旅游脆弱性特点要利用数字科技的发展来提升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线上转化率是旅游企业加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产品内涵挖掘方面,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深度融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全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视角新颖、交互性强、沉浸感真实等特点来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感和文化价值内涵;在数据管控方面,推出数据管控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掌控全市文化和旅游客流数据、业态指标、异常感知、联动预警等;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利用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获得数字等值线图、崖面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复合产品,增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灵活性和多样性。